《新课标中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 - 图

更新时间:2023-03-09 18: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开 题 报 告

立项编号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学科分类 课题承担人 所在单位

11040824

新课标中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自筹经费青年专项课题

基础教育 杨博玲

河北省大厂回民中学

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2011年9月

1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11年11月 开题地点:大厂回民中学行政楼会议室 评议专家:谢德润、邢国民、幺德广、赵树林、王琳玉等 参与人员:课题组全体成员及全校教研组长和杨建辉、果锡勇两位校长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新课标中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一、研究背景 1、各国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经验及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强调课程的综合性,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的课程整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积极探究与发现学习,加强中小学生的综合活动学习。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更是现代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 2、高考越来越重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题目开放性、灵活性大大增强,研究性学习则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为重要目标,这恰与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的变革相吻合。 3、高中地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我校学生大多为中下等生,相当数量的学生因地理难度较大,成绩不理想而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不仅增加地理教学的难度,也影响到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对地理课堂教学起到非常积极、有利的推动作用,也是改变学生地理学习现状的理想途径。 二、研究意义 新课程理论:明确提出教学实践中要引进研究性学习方式。这一理论对于教与学的整合、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整合以及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整合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开展本课题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可以积累经验,上升到理性高度,形成和完善相应的理念。 2、丰富和充实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3、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业务水平。 4、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群体合作意识,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及审美情趣。 三、研究目标

2

杜威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其突出特点是更加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尝试和体验、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以此理论为基础,本课题研究将努力改变传统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功能,改变学生过多依赖教师,被动的学习方式;并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实践能力,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以及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研究性学习的操作环节,提升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3、通过本课题研究,全面了解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 4、通过本课题研究,取得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初步掌握提高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并完成实践性成果和理论成果。 四、研究内容: (一)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的研究,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研究,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找准现实基础。 (二)构建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主要研究两大类:一类是“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另一类是“课外活动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 1、选取学校、社会、家庭中有研究价值的学习任务的研究。 例如,⑴.你的家乡有哪些资源优势?目前对这些资源利用的现状如何?要促进家乡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你能为此做哪些工作?⑵.调查当地某一旅游景点,分析该景点的形成条件,并提出发展建议,思考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影响。 2、科学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研究。 3、提高小组成员的互助合作技能的研究。 4、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的研究。 主要研究形式: 1、小组合作研究。小组合作研究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的主要形式,通常由3—5人组成。小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在研究过程中,小组实施方案和计划的合理制定,彼此良好的配合、交流、协作,利于课题研究的完成。 小组合作研究的基本步骤大致如下: (1)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的组成要注意男、女生,学生学科成绩的等级,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强弱搭配,其中学科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且愿为

3

大家服务的同学为组长。 (2)制定研究方案。这方案包括研究课题的内容、范围、目标、方法、步骤及研究人员的分工。每个学生都必须履行职责,认真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研究的内容,要与学生所学教材的内容同步,并根据该校该社区的教育资源的状况确定;研究的范围,要根据研究课题的中心及课题涉及的知识确定;研究的目标,要根据学生的文化水平、能力层次确定;研究的方法,既要根据研究课题的内容,又要根据学生的特长确定,可以先调查、实践,后进行研究,也可以边调查、实践,边进行研究;研究的步骤,要有计划地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先进入问题的情境,进行实践体验,再进行表达交流。方案应具有灵活性,在研究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应随时修改补充。 (3)探索与研究。此阶段进入具体的实践体验阶段,大致的研究方式有观察、查阅资料、咨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跟踪调查、实地考察、问卷、访谈等)、实践等,然后综合整理获得的信息,得出可靠的结论。此活动小组成员要根据分工,可单独完成任务,也可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及时交流汇总。这一阶段,有关地理老师要让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其研究的进展情况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以便老师调控研究进度,促进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 (4)撰写研究报告。这一阶段,学生将自己的实践体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写成研究报告。根据研究课题的不同,报告可以是情况的反映,也可以是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形式。其内容大致为: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研究,问题的解决及取得的成果,尤其是重要的、创新的成果等等。报告的体例为;题目、报告完成人、摘要、报告主体、参考文献等,其中报告的主体为:引言、工作方法和过程、结果或结论。报告应在小组内反复讨论、修改,有关地理老师应及时指导,由专人执笔完成。 (5)展示、交流研究成果。这一阶段主要是以班级活动或校级活动方式进行。各小组在有关地理老师的组织安排下,根据研究课题内容的不同,将研究的结论或成果采用文字、多媒体演示、报告会、辩论会、展板、墙报、刊物等形式,向全班或全校展示,大家分享其研究成果,提高课题研究的价值。 2、个人独立研究。一个人独立进行对某一个问题的探索研究,这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全面、细致地体验研究的全过程,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但受个人知识、能力的限制,往往研究耗时长,进程慢,甚至顾此失彼收效低。 3、个人研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研究。全班同学围绕同一个课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研究活动,取得结论或观点,再通过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化研究。 这三种研究形式,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根据分工的不同,单独进行个人活动;在活动中间,各个小组又必须定期向班集体汇报课题的进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等,在活动结束时的总结或成果汇报,又是以 4

班级为单位进行。 (三)构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机制的研究。特别是评价原则、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课题组成员搜集尽可能多的教学设计论著、论文及其相关理论材料,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界定课题、设计、论证课题。 2、行动研究法:每位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积极贯彻课题研究思想,把自己的实践过程按一定的格式编写成案例,做好课题过程资料的积累工作。 3、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访谈、问卷、座谈、测评等形式对中学地理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梳理分析,理性思考。 4、经验总结法:鼓励广大研究人员(包括感兴趣的学生)针对研究中的成功体验及失败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六、研究的进度:大致分成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2月) 建立课题组,在进行课题正式研究之前,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基础理论,加强教师在这一课题中的主观重视程度,并规划、论证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资料和理论研究,收集相关参考材料。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等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3年4月) 1、、前期分析阶段:对高一新生和高二学生分别进行地理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并进行样本分析,撰写“研究性学习活动现状报告”,对高一、二学生此阶段的学习现状作分析汇总,为今后的对策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 2、、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3年4月):按照课题方案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典型案例,做好活动过程中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撰写教学心得体会;组织不同形式的学生活动,了解并汇总学生的感受和意见,总结教学中的得失;思考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设计方案,草拟《研究性学习中地理学科课题选择和研究的指导意见》以及《高中地理新课标下问题研究的教与学》等相关教学论文,形成中期评估的研究报告,进行中期评估。课题进行期间召开座谈会,听取学生、教师对地理教学的反馈,并根据反馈做相应调整。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4月~2013年12月)整理研究资料、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进行教学展示,撰写结题报告,汇编《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典型案例集》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地理小论文集》,完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的研究与实施,申请结题。 七、研究的组织形式: 八、研究成员: 参加人员:杨博玲、罗晓萍、马永娟、金明、李静、刘海辉。 主 持:杨博玲 具体分工:

5

杨博玲:课题负责人,负责理论的原则把握、具体实施计划、研究方案的制定,负责指导、协调、综合分析、成果推广。 金 明:主要负责“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全体课题组成员参与研究) 李 静:主要负责“课堂上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刘海辉、金明、马永娟参与研究) 刘海辉:主要负责“课外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杨博玲、金明、罗晓萍参与研究) 罗晓萍:主要负责“构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机制的研究”(全体课题组成员参与) 九、课题成果 (一)实践成果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经过两年时间的地理方面的重点研究与教学,使绝大多数学生热爱学习地理,有些地理知识也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突破学科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发、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了解和体验地理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3、从对地理状况的调查、分析、比较和规划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且有利于学生利用地理知识为家乡建设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意义的研究性学习。 4提升地理老师的综合素养,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参加这次课题研究的地理老师在研究过程中,积累很多有关地理研究的资料,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本身的工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更有利于以后对学生潜移默化地,不断地进行地理思维意识的培养,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经验,有利于整体地理水平的提高。 (二)理论成果 1、课题报告:新课标中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实验报告——全面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 2、子课题报告:《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现状报告》、《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总结性评价报告》 3、发表相关论文:《高中地理新课标下问题研究的教与学》、《如何组织课堂进行合作学习》 4、多媒体课件:系列光盘。 课题主持人签名:杨博玲 2011 年 11 月 10 日

6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日

7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可加页) 1、研究的内容更加具体、切合实际。 2、研究的方法更加全面、更加多样。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五、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高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章 年 月 日 注:将开题报告送交一份至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或市教育科学规划办。

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教育厅(北院)办公大楼3楼 (306) 电话:0311-66005937 66005936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18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