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农业行政执法案件的几点体会

更新时间:2023-10-03 12: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办理农业行政执法案件的几点体会

一、文书材料的准备和制作规范

适用的文书材料准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办理农业行政案件的所有执法文书材料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农业部《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准备与制作。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多年的执法实践和相关法律的要求特别注意了下面几种文书的准备。

(一)询问笔录

询问笔录首页增加了一段告知,其中包括亮证执法、检查询问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宣讲相关法律条款等内容。在笔录下面增加了案件调查人签名栏。 (二)提供证据通知书

农业行政执法能采用的强制措施不多,很多证据材料往往因当事人不愿提供而无法取得。我们为了查清违法事实,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精神,要求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执法机关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目的是为了在以后可能出现的诉讼中掌握主动权。对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写清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据的法律法规依据; 2.要确定提供证据的期限;

3.要求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要清楚、明确; 4.要告知当事人不能及时提供的后果;

5.本机关联系人、联系电话要具体明确,应该加盖执法机关印章,不能使用执法机构印章。 (三)讨论记录

由执法机构负责人召集相关执法人员,对承办人员关于具体案件的定性和处理意见等进行会办讨论。一是减少办案人员的失误,充分发挥执法机构集体智慧,如证据是否充分、定性和量罚是否准确适当等;二是让参加讨论的执法人员有一次在实践中学习交流和提高的机会。 (四)行政建议书

农业行政建议书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针对行政相对人所提出的。农业行政机关以书面形式向有关单位和人员指明问题并帮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建议书,它既能进一步宣传政策法规,又能促进行政相对人学法、守法、用法,更能充分显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初衷和诚意,体现人性化执法,从而达到使行政相对人理解和支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目的。

二是发送其它管理机关的。农业行政机关在查处(行政)违法行为时,发现当事人还存在其他违法行为需要对其进一步处罚的,向有管辖权的机关发送的书面建议书。它与案件移送函的适用范围有明显的不同,案件移送函一般是指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不属于本机关管辖,不作处罚而完全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机关管辖和处理的一种文书。

针对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建议书,内容要客观、真实,措辞、语气要城恳、善意、得当,引用政策、法律、法规要准确、具

体,既要宣传、解释有关政策、法规,也要利于当事人改进工作、防范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针对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建议书,在农业执法上运用相对广泛,它的主要作用是:

1.有利于体现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2.有利于防止当事人重复或再次发生违法行为; 3.有利于帮助行政执法机关宣传、解释涉农法规。 (五)行政处罚决定书

说理性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是规范完整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是严格按照农业部《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和《农业行政处罚文书制作规范》的要求作出的处罚决定书,它用充分的说理来论证处理行为的理由、依据和处罚内容,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使行政相对人认识到对之作出的行政处罚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处理适当、合情合理。制作规范、说理性农业行政处罚决定书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要合法;2.情节要客观真实;3.论据要充分;4.内容要完整;5.计量单位要标准;6.数字、日期要规范。 (六)目录与材料粘贴单

卷内目录:在按照《农业行政处罚文书制作规范》的要求标明序号、文件题名、页号、备注等内容的基础上,对内容较多的项目,如询问笔录等相关证据材料项,在文件题名项理设一个子项目。

证据材料粘贴单:很多证据材料(如标签、发票、购物单、

照片等)大小不一,难以整理统一装订,我们准备了一种证据材料粘贴单,主要内容有三部分:标题(注明证据材料的名称)、粘贴处(用来粘贴材料)和说明(上述证据材料的用处、所说明的问题、获取的时间地点等)。 二、如何发掘案源

发现寻找案源是执法人员必备的工作技能,农业执法人员大多来自农委其它岗位,通常在案源的发掘和拓展中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被动等待多,主动积极排查案源不足;墨守成规多,对不同时期违法案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不足;手段单一多,案源排查效率不足;单枪匹马多,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不足。 (一)发现、排查案源 1.市场巡查

市场巡查属自查范围,也是农业执法常用的查案方法,主要是通过市场监管和日常巡查中的信息资料来查处案件。一是检查农资信息台帐,主要是生产经营者的进、销、存台帐;二是产品标签,一张产品标签往往能提供很多信息。 2.举报投诉

接到举报后,要把握三点:

一是分析判断。是属于一般性的违法行为,还是可能会牵出大要案件的违法行为;是捕风捉影主观意断的,还是有明确违法事实的。

二是筛选。对有价值的线索进行筛选,从这些线索中获取信息。除基本违法事实外,还要尽可能对违法嫌疑人整个违法行为以及涉及的人员、帐目、票据等细节进行详细询问,以此

制定周密的查处方案。

三是保密。这一点很重要,主要是对举报人负责,同时也是保证前期排查摸底工作能在相对隐蔽的情况下进行。适时单线联系掌握举报线索。

3.上级文件和整治方案

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文件大多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当年形势或目前形势,对当前工作起着监督与指导的作用。仔细阅读文件、认真领会整治工作方案,切实把握当前工作的重点,据此制定查处行动方案,同样不难发现案源。 4.质量抽查

通过对一些农资产品(种子、农药、肥料、)的例行质量检查和执法抽查,可以从一些技术指标(如有效成分、发牙率、性状等)上判断该批农资产品的优劣真伪。 5.媒体公告和网络信息

各类媒体特别是网络,为农业执法信息的交流提供了方便,通过一些信息能很快查找近期农资市场状况和成功的典型案例,再结合查出各类类似的案源。 6.协查沟通

当配合其它部门或上级查案时,如果能“多长个心眼”,具备较好的职业素质,就可能捕捉到很多案源信息。在与横向联系部门(如工商、质监、公安等)的沟通协调中,经常保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也是拓宽案源的一条重要途经。 (二)进一步寻找、挖掘案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0w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