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法门 慧明法师 白话

更新时间:2024-07-04 11: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地法门 慧明法师开示

弟子陈耀智记 四明居士语译

佛法理论深奥,经典浩瀚如海,每部经都赞叹本经的微妙功德;各宗的修行者,又都说自己所修的法门最殊胜无上,使学人无所适从。很多学佛的人,听某法师讲某经,就一心跟着读某经;有人说某经有灵感,就急着诵某经;某经某咒能消业障、开智慧、除疾病、增福寿,又加上某经某咒。几年下来,学会了许多经咒,因为有功德,都不愿放弃,于是早课诵某某这几种经,晚课念某某那几种经,初一月半佛诞六斋日又诵另一些经咒,脑子里忙忙碌碌终日被经转,问他修的是什么法,或许他会说,读诵大乘,求生净土啊。现在很多善男子善女人确实都有如此情况的。

佛法虽然法门无量,头绪却只有一个,就在一个“心”字上。经中说,心包太虚,心遍十方,心生种种法生,一切唯心造,心力不可思议。。。等等。十法界只是心的觉与迷的差别而已。所以学佛的人不了悟自心,心外有法,知见不正,不明事理,舍本逐末,就会被外境诱惑。今年修这法,明年修那法,以为功课种类越多,功德就越大,又不知什么叫做功德。于是就愚昧无知地走进了迷信的领域,化费很多精力,浪费宝贵光阴,真是深可惋惜的。

慧明法师是近代难得的大德。他是农民出身,不识字,没有文化。少年时就出家为僧,在寺内做些种菜烧饭搞卫生等苦差使(修福),有空欢喜打坐参禅(修慧)。因听《圆觉经》后悟理明心,竟成为大法师。一个不识字的人,能成为讲深奥玄妙佛理的大法师,原因就是他发挥了心的作用。

这本《心地法门》是他的开示,当时是由弟子陈耀智记录的。弘扬净土数十年的四明居士,读此书后,爱不释手,认为这样稀有的法宝应该普遍流通,深入群众。慧明法师在第一讲里虽然明显地告诉我们,禅宗古德谁不懂教,谁不以粗俗的话来开示学人,而法师自己也是以粗俗的话来教导的,目的是使人人能懂;可是当时记录的是用文言文,对于现代一般读者在文字上恐有障碍。为此四明居士将它译成浅显易懂的语体文,同时把佛教的专用名词和术语也通俗化了,力求大家能通过文字悟明真理。

一个莲友问他:“慧明法师是修禅修密的,你一向赞扬净土,劝人念佛,规劝同道不要修其他法门,为什么对这本书特别青睐呢?”居士回答说:“心地法门是佛法的精髓,不论任何宗派,修行的目的都是为了净心和明心,等到心地清净了,同归净土,还有什么种种法门的区别呢?(都是众生妄想心起分别),法

师不是说,一切法门不出自心,禅就是净,净就是密,三而一,一而三吗?不管我们修的是哪一法门,都应该认真对待这本《心地法门》,透过文字,领会真实义理,然后依法踏实修行,才不辜负老法师苦口婆心的一番开示啊!” 现在学佛念佛的人多,若不知道心地法门,不能善用其心,往往事理不圆融,产生偏计和执着,影响进步和往生,这是我处编印这本书的目的。谨此谢谢四明居士的语译。

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

一九九三年九月初版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修正版

一九九八年一月再版

缘起

吾师弘法江汉,越四年矣。同人随侍丈席,得师一言半偈,如甲坼在原被春风而不自知其长养。曩者,裒其旨要,辑为语录,间违謦咳,资以启发。顾以言简意远,难抉幽微,兢兢以不得正知见为惧。乙亥秋,师如自南京:展礼之馀,群思饶益,环请开示。师曰:“佛法本无定法可说,禅密兼修,只重悟证,不尚言说,於离言法中,必欲以言显说,则言说亦成筌路蹄,能会斯旨,不妨方便敷演,用策事修,若执筌蹄。失宗义矣。”同人唯唯。迨圆音广播,语语具含多味,法法摄归一心。心地法门之大旨,咸各于是。而方便导引,意则由浅及深,语则深入浅出,不即经教,不离经教。於是执教者,自惭隔雾观花,始分根蒂;初机者,自幸荒陬失路顿识归途。罢讲之馀,同声赞叹。远地同人,阻於胜会,佥以瀑悬绝山献,隔壑闻声;月在中天,万川现影。不有记录,何以传薪?不付枣梨,何从分膳?纷纷函述,所请胥同。师鉴其诚,遂许可焉。乃汇辑成篇,刊而布之,颜曰开示录。俾与会者入耳成因,未与会者亦得因言会意,惟耀智阙於修,而浅於学,不能仰见吾师指外之月,遂难绘箜篌指上之音。笔述既竟,渐悚实多,谨志端倪,以明缘起。

丙子春弟子陈耀智敬述

丙子春弟子陈耀智敬述

第一座 信愿行

同学们,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它是不立语言文字的,所以说“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密法道理更不可说。由于大家再三启请,又因各位修持多年,对本法已有认识,就随缘来方便说一说,不过使大家知道学佛的过程,以作

修持的策进。望大家净心谛听,不要起分别;一起分别,便生知见,与道就相背驰了。

“心即是佛”一语,是禅宗的根本,无论讲到什么地方都离不开它,因为一切是唯心的。“信愿行”三字,有循序渐进的意义,学人往往随便看过,没有很好地去想一想。须知这三字中,每一个字都有它的过程与差别。在座的同学们,也有知教理的,也有初发心的,我且把“信愿行”三字的过程与差别,略略解释如下:

“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所以首先就要重视一个“信”字。但信有真妄的分别,这中间更要经历许多过程。如果不明了这种过程,难免真妄混淆,中途退悔,或发生其他差错。信字过程,简单说,有下列几种:

一、不信。众生本来所有的佛性,与佛没有丝毫差别;但是由于多劫以来的业力障蔽,所以以前对于佛法是不信的。以后逐渐经亲友劝导,或因环境关系,一时为外力促动,于是存一个不妨试一试的念头去学佛。不过这时表面上虽学佛,而心中实在并没有起信。

二、疑信。什么叫做疑信呢?所谓疑,就是惑而不定。初学的人,一面生信,一面又在怀疑。今天觉得学佛是好,明天又觉得学佛是不好的。今天遇一善因缘的人来赞叹,便增加信心;明天遇一恶因缘的人,笑为迷信,便又生疑惑。思想上经常会发生矛盾,发生动摇。这种信,名为疑信。那末,这个“疑”,究竟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当知还是从自心上生出来的。试问,自心既已生信,为什么又生疑呢?这是因为“信”为真心所动,“疑”是业力所生。众生业力太重,所以一念真心将起,而无边业力就来遮障,不许学人起信修持。这正是佛魔交战的关头,何等危险!所以必须断疑才能生信。

三、浅信。初学的人经过熏习,对佛法稍有认识,疑减少了,信增加了;但发心不真,因此,所信的程度很浅。他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世法上的一切希望,或求知识上的渊博多闻,这样,仅仅是普通的信,不能发生愿与行的力量。为什么?因为信的浅,所以等到利益看不见,或环境变迁,便把信心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种信,譬如空中羽毛,遇到一阵风,就不知吹到什么地方去了。

四、深信。学佛的人经过相当时间的修持,已经得到受用,觉得佛法确实是具有真理,于是加强修持,立志不变。这时还算不得真正认识,只可说是墙上草,虽说有根,一旦遇风吹来,还是要二面倒的。这就是说,信佛的根基虽然立定了,但是信师信法的心还不坚固。今天归依这个法师学禅,明天又归依那个法师学密,他会随着境界转,见到新奇的就想改变。这是由于不明自心佛,不知一门深入的道理。

五、定信。定们就是坚定的信仰。学人修到这个时候,熏习得久了,业障逐渐消除,信心才算坚定下来。象是树大根深,风就不能动摇它了。信师信法专一而不变移,猛勇精进,不生厌怠。但大风吹来的时候,大树还可能动摇。如修行人根本业障翻动,加以外境压迫,信心还是不免有退转的可能。所以定信还不是究竟。

六、真信。真信就是契合“真如”的信。真如是如如不动,清净无相的。信心到了这个地步,才算是真信。真信不动,也就同虚空一般不可动摇。这时自心与佛、法、师,心心相应,息息相关,没有纤毫痕迹,也没有丝毫分别。所以《金刚经》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信心到了这个境界,才是真信;真信才是究竟。 照上述信字的过程看来,分析似乎嫌多了一些。其实,不把这些等级差别分析清楚,不能发生真信。怎样能真呢?去妄即真。所以去妄是最要紧最直截的功夫。然而去妄又谈何容易,若要容易,最好先从语言上下手。信字从人从言,一边是人字,一边是言字,是说人的言语应该是真实无妄,可以信赖的。这就是指示我们下手的方法,要从语言真实上做功夫。大家必定以为这信字是世法上所说的,信实的信,相信的信,这跟佛法上所说的信仰的信,有什么相干呢?须知佛法不离世法,言从心生,人以信立,人有信用才能在社会上站脚。慧明以前要大家守心口如一的戒,其用意就在这里。

大家不要把“心口如一”四字看轻了。这一戒条,就是去除虚假,建立信用的实际工夫。佛要比丘自己陈述过失,发露错误就是为了徵信,看看比丘所说的是不是心里话。儒家也说,“言而有信”,说话要有信用,“言忠信”,说话要忠实可信,也是教人从言语上建立信字的基础。就是以商场来说,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商店,他们的货物比别家都贵,而生意鼎盛,历久不衰;别家的货比较便宜,顾客倒不愿去购买。为什么这样的呢,因为一则是真的一言堂,货真价实;一则是喊价齐天,还价齐地,是有欺骗性质的。就从这一点来说,已可证明言行不二,才能立信,才能被人信得过,更可见信字的重要。世法上说:“民无信不立”,人没有信用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佛法上说:“信为功德母”,一切功德都是从信所生的。足见信字是世间法和出世法的根本。希望同学们时时审查自己,是不是心口如一,言而有信。切不可随口说话,随便答应,缺少信用,信用一失,做人的立场尚且不够,怎能谈得上学佛呢?

再说愿字。人们做一件事,必须先有愿,没有愿绝对不能成事,所以愿也叫愿力。因为有了一种愿望,才能发生一种力量;有力量,才能向前推进。因此,信心具备了以后,就应当立愿。但愿有小愿、空愿、真愿、大愿的分别:

什么叫小愿?初学佛的,多半只求自利,他的愿力小。小愿又可分为三种:一、求现世荣乐,就是求名利福寿,乃至妻财子禄等;二、求来世福报,就是求来世生人生天,得大富足,享受快乐;三、为求自了,着于涅磐。他们不知道名利恭敬,妻财子禄,都是人们往劫有漏善因所造成,本来不需要祈求;就是求得了,而人生如梦,转眼成空。生人生天,富贵快乐,在轮回之中,难逃生老病死的苦。所以六祖说:“拟将修福欲来罪,后世得福罪还在。”因此说,这些都是小愿。至于妄想去求涅磐的,只希望自己了脱生死,不知如来应世,为的是救世度生,假使只知自了,而不知利他,那是执着顽空,也是小愿。

什么是空愿呢?空愿就象空头支票不能兑现。也就是说,学佛人虽然有了信心,但是业识的障蔽还是很深,偶尔激於情感,一时兴奋,就轻率地立个誓愿,那心口是不相应的,所以一愿出口,转身便忘了。或者只凭口说,借此获得虚名。这样的立愿,不但容易成为妄语,而且增加违背誓愿的大罪。

什么是真愿呢?就是真实不虚的愿。无论愿的大小,都出于至诚,经过详细审思。愿心发了以后,存心动念不敢随便转变,任凭情况怎样,始终如一绝不违背。譬如发愿要对同参互相亲爱。以后对同参就要隐恶扬善,遇事随顺他们的意见。发愿不动瞋恨,便得对人事事和蔼,烦恼不生,渐渐做到冤亲平等。不过,这些愿真而不大,虽有受用,还是不究竟的。

什么是大愿呢?学佛到了因缘成熟,得遇善知识,澈底明了佛法真义,深知佛恩难报,于是发至诚不二的心,立利他无我,弘法利生,众生不尽,我誓不尽的大愿。至於为了佛法可以不顾惜身体,为了佛法可以倾家荡产不要生命,那还属于次要的。这样才是宏誓大愿。

大家当知,愿心就是“因心”,因地的发心。有了“因心”才有“果觉”,果地的正觉。因大果大,因真果真,所谓“因该果海,果澈因源。”因包括了果,果贯彻到因。不但学佛要立愿心,才能由因生果,就是一种政策主张,一种技术创造,也必须先有正确的见解。具备了正确的见解,还须有坚定的愿望,不怕艰难困苦,遭到任何打击决不回头,然后才可达到目的。若是胸中没有一定的见解,固然不能成功;而愿力不坚,也必至精神涣散,结果还将遭到失败。这种事例很多,不必细说。学佛人在自利方面,为明心见性;在利他方面,为救济世人度化众生,这固然是难事,而明心见性,也不是近期内所能成功的,所以更非立真实的大愿不可。我们发愿,和发誓一般,所以又叫做誓愿,凡是违背的,必受严重的谴责和报应。

最后说行字。学佛的人一开始就要“行,所谓依法奉行。但“行”是根据愿而来的。真实的心愿发了以后,就应当照愿实行。若是有愿而不去实践,或行动不力,就同口说皇帝筵席上的丰盛菜肴,而实行际上得不到一饱。所以无论愿的大小,或自修,或利他,必须难行要行,难忍要忍,即使粉身碎骨,也没有顾虑,修行达不到愿望,中途决不改变。但行字范围很广,简单说,就是要行菩萨道。菩萨道就是广大无边的六度万行。然而万行不离六度,依照佛说,以布施度悭贪,对治贪爱和吝啬;以持戒度毁犯,对治防范各种过失和犯罪;以忍辱度瞋恨,对治愤怒发脾气;以精进度懈怠,对治懒惰;以禅定度散乱,对治胡思乱想;以般若度愚痴,对治愚昧邪见。这六度都含有度己度人同登彼岸的意义,也就是行字所包含的意义。那末,度人度己应该以哪一项为先呢?

须知人我原是一体,自他两利,何必有先后之分呢?因为度人就是度己,度己正是为了度人。大乘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所以只知利他,正因为只知利他,结果众生未尽,而自己已得度;小乘菩萨着於我相人相,只知自利,正因为只知自利,所以我执难破,结果不易自度。由此可知,自利不利,尚在此岸,利他无我,才登彼岸。

总之,信愿行三字,都是从心里发出来的。大家学习心地法门,更应当时时在心上用功。所以六祖教人:“此须心行”,这必须从心上去修。“迷人口说,智者心行”。迷人只在口头上说,有智慧的人能在心上去实行。他又说:“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口里诵经与心不相应,就是被经所转。望大家依心起信,依心立愿,依心力行。心是真如,真如是真实不虚,如如不动的意思。念念能依这样的心,就可成为真信、真愿、真行。心本来是没有限量的,它的体是大到没

有边际。如果处处能依这样的心起信发愿修行,就可成为大信、大愿、大行了。既真且大,自然可以达到心佛共同一体,互相感应了。

慧明所说的话,都很粗俗;但话虽粗俗,也不无理由。禅宗古德,谁不懂教,谁不是以粗俗的话来开示学人。他们所以这样教导,是恐怕学人离开自心自性,专在经教文字上上枉用功夫,徒然增加理障罢了。

第二座 戒定慧

同学们,上次讲过信愿行,今天讲的戒定慧,“信愿行戒定慧”,这六个字是学佛的人最要紧的基础;而且是不能分开的。因为要是真信愿行,才能谈到戒定慧;相对地说,能持戒、习定、生慧,才能有真的信愿行。

禅宗以“心即是佛”为根本,一切都要在心上用功。心以无相为相,今天便讲无相戒定慧。但是既然是无相,为什么又有戒定慧呢?这就是六祖所谓“随方解缚”,随顺方便,解除众生的束缚的意思。因为众生的业识很重,若是没有方便,怎能深入?所以学佛的人要先从持戒做起。能持戒,才能习定生慧。 什么是戒呢?“心地无非自性戒”。戒有有相和无相的分别。有相名为身戒,无相名为心戒。修习心地法门的,应该严持心戒。大家现在打坐,就是做心戒的工夫。为什么?因为上座后一心持咒,(净宗念佛也一样),依靠咒力锁住一切妄念。(也可以用念佛转化妄想杂念。)久之妄念不生,便是“心地无非”的境界,也就是没有善念,没有恶念,没有无记的境界。不但在座的时候是这样,下座后还是这样。一切时、一切处,都不起分别,不生烦恼(念佛的人行住坐卧,一句佛号不中断)。自然动静一如,才算完成“心地无非”的戒。心戒境界虽然太高,只要真能发心,具有真信愿行,又有什么困难呢?不过,业力没有消除,定力不够,容易见境生心,心随境转,所以不如同时守持有相戒,比较稳妥而有益。望大家参照以前所订的透关八条(一、心口不一,二、杀盗邪淫,三、两舌恶口,四、贪戾悭吝,五、瞋恨嫉妒,六、自大轻人,七、信心不坚,八、我执烦恼。附后),仔细体会。什么是属于事相,什么是属于心相呢?事相是有相戒,心相是无相戒。由事相而戒到心相,就是从有相戒,达到无相戒。

须知守戒为佛法最要紧的事,无论哪个宗哪个派都重戒律,儒家也有君子的“三戒”,颜子的“四勿”。而佛法包括世间法和出世法,更非持戒不能入门。中国佛法近来不能盛行,就是因为学人不能於身戒心戒切实遵守,所以被人们所疑谤。我们应该迫切地以身作则,努力在戒字上用功,以“心地无非”为戒的根本,以“利他无我”为戒的正行,以“透关八条”为策进。戒身不妄作,戒心不妄动,久而久之,定水澄清,心珠自然显现了。

怎样叫做定呢?“心地无念自性定”。学佛以得三昧为主,三昧是正定的意思。怎样才能得正定呢?就是要一念不生。经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

相就是如如不动,不动就是定。假使念头稍为一动,那无明烦恼就会随着起来了,这样,心就不定了。所以说,心地无念就是定。只有无念才叫正念,有了正念,才能万德具足,一切智慧自然现前。同学们,不但学佛的人要有定力,才不会被魔扰乱,不为境界所转变,就是世间上的一切,没有定力也不能成功,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高贵品德就是定力所获得的。(这就是说,生活在社会上遇到富贵不会起贪心,贫贱困苦的时候,不会改变志愿,威势逼迫之下,不会被屈服。这才是真实的定力,虽然这还是世间的定,所以修定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考验,并不是离开生活,盘上腿子,一坐几日,几个月就算是定功,这种定是死定呆定。)定力是从修养(生活中修习培养)得来的,古来所有的天下立大功,名誉传到后世万代的,没有不从修养上下过功夫的。如诸葛亮一生的功业,都成就於“宁静致远”四字上。所谓宁静,就是从修养得来的定。致远就是看得远,看得广,看得深透,是从宁静中得来的慧。

什么叫做慧呢?“心地无我自性慧”。我们的自心佛,妙用无量,不可思议。只因为迷人不知,地水火风四大合成的身体,本来是虚幻的。把假我看得太真,将本来般若胜智的真我,遮障住了。学佛的人第一要破我相,把假我看破,因为有我相,便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没有我相,也就没有一切相了。那末,当体空寂,一切智慧自然现前,便能“度一切苦厄”,没有种种烦恼困苦了。所以说:“心地无我自性慧”。试看古德和世间上圣贤豪杰,哪一个不是从“无我”得来的。烈士能慷慨捐躯,牺牲生命,就是因为一念无此假我,看破这个假我,才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名垂千古。学佛人若是想把真我的珠光显露,起大智慧,就应先破我执。偈曰:

万法唯一心,权且立虚名, 有我非觉体,无相乃真成。

同学们,佛法法门虽多,总不离戒定慧。不过在三乘之中,三学境界各有不同。例如六祖告志诚说:“你师父的戒定慧是接小根智人。我的戒定慧是接大根智人。”因为戒定慧的体虽然相同,可是作用不同,所以境界也就不一样了。三学的道理,不独佛法是这样,就是儒家也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这就是戒定慧三学的次第进程。因为“克己”就是克制自己,不要贪爱五欲,那就是戒;“复礼”(礼同理,就是理性),是恢复本来的性,本性是不动的,不动就是定;“天下归仁”,仁是仁爱,普天之下人人仁爱,是妙用无穷,就是慧。可见世间法和出世法道理是一样的,因为一切是唯心的,都是在一心之内的。还有,戒定慧三学,戒中有定,定中有慧,慧中有戒。所谓一而三,三而一,都不出于自心。学人果能明白自心,自然能悟得无相戒定慧了。

第三座 四归依

同学们,四归依有有相归依和无相归依。今日所讲是无相归依。佛法有显和密的分别。学显教的,是归依佛法僧三宝。学密教的,於三宝之外加一归依师。

因为密法无上,必须尊重上师。但这都是有相归依。慧明所说的无相归依,是根据禅密兼修的道理。现在依次略略来加以说明:

归依佛,是归依哪一佛呢?若是归依释迦佛,释迦佛已灭度;若是归依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西方;若是归依十方诸佛,十方诸佛有无量无数;若是归依木雕泥塑绣绘的佛,那雕塑绣绘的佛,是表法(“表法”就是用物质形象表现种种思想意识—法。也就是象徵某种概念,例如,观音象徵慈悲,文殊象征智慧??等。),是没有知觉的。那末,究竟应该归依哪一佛呢?当知佛就是觉,佛与众生本来同样有个觉性,没有差别,只是觉与不觉的分别罢了。学佛的人是以始觉去觉悟本觉。那始觉本觉原来不离自心,所以归依佛就是归依自心觉,并不是归依心外的佛。

这样说来,那心外还有没有佛呢?回答是肯定的,是确实有佛的。释迦佛虽示现灭度,而其实并没有灭度。阿弥陀佛虽在西方,可是和十方诸佛的法身,都无量无数遍满十方,但是诸佛虽无量遍满,我们若是自心不觉,诸佛和我们又有什么相干?因此,必须自心常觉,才能和十方诸佛感应道交。所以归依佛,就是归依自心觉。

归依法。佛法法门无量,法法平等,我们究竟应归依哪一法呢?当知法就是正,归依法就是归依正。学佛的人要有正知正见,树立正言正行。什么叫做正呢?清净慈悲为正,心地无非为正,利他无我为正,无念无相(心地法门专讲心,无相不是外面没有虚幻的事相,而是心里没有相,心里没有事相的挂碍,空寂灵知,如如不动。)为正。但是清净慈悲??无相,以及佛说八正道等,都不出自心,都在自心之内。心正一切正,所谓“一即一切”。所以归依法就是归依自心正。 归依僧。僧的本来意思,是众多比丘在一处和合而住。但过去僧不可见,现在僧很多,高僧也不少,究竟应归依哪一位僧呢?当知僧就是净,归依僧就是归依净。我们的自心原本清净,只因多劫以来污染越来越深,使灵明变为晦昧,智慧变成愚痴,以至造业受苦。从今以后,要扫去一切烦恼习气种子,纤尘不染,回复本来清净面目。所以归依僧就是归依自心净。

归依师。学佛的人迷时须要师度,悟了就可以自度。一切众生有五性差别,假使不定性的凡夫,遇到大乘学大乘,遇到小乘学小乘,遇到外道学外道,那就会事倍功半,或者竟走到岔路上去了。因此,明师的指点关系最为重要。但这只是指有形相的世间的师父,不是无相的师,无相的师就是自心。为什么呢?自心本来具足恒沙功德,无比智慧德能,和诸佛是一体的,是一样的;若是舍离自心,专向外面去求有相的师,那末,即使遇到明师,而不在自心上时时检点觉察,又怎能与师父的心相应呢?大家从我学法,如果是依我色身为师,我的色身跟大家又有什么差别?慧明在语录上明明说,以心传心为玄。既然说是玄妙的,当然不是肉心。因为肉心妄执,它是障蔽灵知的;既然说是心传,当然不是语言文字可以说明的。要知这个玄妙的心,就是大家的本心,就是三世诸佛的果体,一切众生成佛的正因,也就是我们唯一无二的真正师父。所以归依师就是归依自心做师父。

总而言之,四归依:佛是觉,法是正,僧是净,师是心。大家把这四字连贯起来,就能看到是,觉、正、净、心。倒转过来看则是,心、净、正、觉。由此可以悟到,“觉正”才能“净心”,“心净”就得到“正觉”。归依觉、正、净、心,就是归依自心。大家日日念着四归依,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四归依的道理原来是这样的。因此,迷人总是在相上去求,不在自心上去体悟。当知离心外求,论显教,有三藏之多;论密法,有五部之繁。试问从哪里去修去学?我佛出世,就为的是“心即是佛”一段大事因缘。禅宗古德继承心法,所以功德无量。我们学佛就应在自心上用功,才符合佛的宗旨。

同学们,四归依也是方便说的。正如一把钥匙交给大家拿去开锁,锁开了自然会见自心的珍宝。但不能悟到无相四归依的,总是在相上打搅。初发心的时候,会在修持时,或礼佛忏悔时便觉,一转念间,便又不觉了。这种觉,是有相妄觉,不是真觉。希望大家把这种妄想差别的着相念头,要如快刀斩乱麻似的一齐割断,专从自心上用功,从觉上做起。除去有相觉,悟入无相觉,这才是真正的自学。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说正。大家有了觉才能正。若是不觉便不能正,不正便是邪。邪了就是戒定慧都谈不上,信愿行也谈不上,还说什么四归依?至于世法上,以合法律与道德的行为为正,否则不正;向着善的方向去就正,不善就不正。凡是行为不正的,他的前途肯定会有危险。譬如铁道双轨,要平正不倾斜,火车才能通行。如果轨道倾斜不正,车便行不通;如若勉强开驶,就会发生危险。学佛的道理也是这样。

第三点,说净。学佛就是由染求净,譬如白布一匹,污染得太厉害了,就必须洗涤,然后才能洁净。我们自己想一想,能不能没有染污。不但名利恭敬,成种种贪爱的染,而且无明烦恼,更成为念念尘劳的染。当知有了一种染污,已经可以成为身心的祸害,何况是多种染污呢?所以修行人必须六根没有染污,把身口意三业逐渐消除,才可使里面的障碍不生,外面的尘垢不染,这样才能清净。 第四点,说心。释迦佛五年寻师学佛,所遇到的都不合他的要求。那末,雪山成道,究竟依靠哪一位师父呢?那不是依自心寂照为师吗?他是依靠自心,用寂照功夫成道的。六祖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可见自度的,才能算悟入;不依自心,怎么能说是自度呢?学佛人如果不依自心的真空无相的师,专向心外驰求,今天说这个法师本领高,明天说那个法师神通大,试问法师的高大,和我们的本份有什么相干?越是驰求,离心就越远。这样学佛,比如往南去的车子,向北面轨道上行驶,终于不能见到自己的本性。

如上所述,可见佛、法、僧、师都不离自心;假使离开了自心,那末,学显学密,谈性谈相,都是属于客尘影事,比如梦中说梦。如能明悟自心,那末,无量法门就象自己储藏的家珍,可以取用不尽了;不但显密圆融,性相不二,就是佛法僧师也不可得,可以说,无相归依就成为无相菩提了。

第四座 心地法门

同学们,对于“心地法门”四字,我们往往只在表面上忽略看过,而不知这四字的意义最为紧要最为广大。如能细心领会便可悟道,何必再去多求呢?这四字分开来讲,心便是佛,地比喻心量,法就是正,门就是路,也就是说,心若是能象大地一样,就可入正觉的路了。

我们的自心本来无量遍满能生万法,也象地一样具有博大深厚的德,能生万物,所以借来作为比喻。地之所以能生万物,是由于它能随时节因缘而动作,作了象是没有作,没有感受,安定不动。而我们众生呢,昏迷了真心,追逐着妄相,见到境界就生心,遇到事物就要动念,於是自己蒙蔽了灵明自心,越来越增多障碍。学佛的人以妄修真,就应当以地作为法则,作为榜样,虽然山河大地都是因妄而生,有成有坏,我们又何必以虚妄的大地作为法则呢?但须知地虽然是虚相,可是它的功德却是没有限量的。地能生一切物,能载一切物,能容纳一切物;而且所生产的一切物,是养育众生而不是自私自利;载一切物,是大小都收,清净的污秽的一样对待,而没有取舍分别的成见;容纳一切物,随便你污辱它毁坏它,钻它凿它,它是一点也不会动摇,不会有厌拒瞋恚的念头;所以称为大地。假使我们的尽量能够与地同样广大,能够同地一样利益他人,没有取舍瞋恚的我执,一切不动,便不难和真如本心相符合,那还有不成就的吗?

我们学的是心地法门,日日说:“心地无非,利他无我”,到底我们的心能不能象地一样的大,能不能养育众生,能不能什么收容,听人污毁而不动呢?不要说不能任人污毁,恐怕连一句空话都不能容忍;不要说养育众生,恐怕对自己的亲属尚且不免自私自利。这样,还说得上“心地无非”吗?学习心地法门的人,时时刻刻都要将自心与地比一比,看究竟比不比得上。据我看来,不要说象大地那样大,甚至连一亩地那样小都比不上。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亩地,一年四季还能生许许多多的东西来养育众生,而且也有被侵犯而不计较的容量。试问我们的心量,比这一亩地的生育,这一亩田的容量是怎样的呢?大家如果不在这个上面去思索、去用功,无论怎样是得不着受用的。

地能大能生能载能容,和天的德相合,所以古人称天地的德为大德。我们的心量功德,能同大地一般大的,就是大德。所以学佛人已有成就的,也称为大德。儒家说:“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有大德的人,一定能得到名利福寿。学佛而成大德的,对於名利福寿已看作是梦幻泡影,只有初发心而不明佛法的,多有为求名利福寿而来的。但是要得名利福寿,必须到大德的地位才行。若想成为大德,那心量与功德必须同大地一般才行。

同学们,怎样叫做登地菩萨?因为他的心量功德俨然同大地一般大。至於二地三地的菩萨,他们的心量功德当然更大,就同两个地三个地一般大了。到了超过十地,才称为等觉、妙觉。大家想一想,思量思量,我们的心量功德,有一个地那么大没有?须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自心佛本来有着无量功德,比十地还大,只因为妄心不息,时时执着外境,遮障真如自性;也象日月光明本可普照一切,只因云雾遮蔽,于是不能显现;一旦云消雾散,光明就能顿时恢复。修行人一念真心发露可以顿超十地,也正是这样。所以广额菩萨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

大家要明白,地所以能够成就这样大量的功德,就好在浑然无知,寂然不动。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呢?就坏在知见多,容易动。要知道,知见多,容易动,都是因为妄心不息所造成的。妄心就象火,我们妄心一动,就象火在心内燃烧,于是就生烦恼。因此,烦恼也叫做热恼,这就是造业受若的根本。

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是唯心所现的,名之为火宅。火宅中本来有法王。学佛的人应在火中找到法王,才能得到真实受用。可是凡夫误认虚幻的以为是真的,舍弃真的去追逐虚幻的,以至一翳蒙蔽了眼睛,就空花乱坠,只见空花,不见法王。殊不知三界就是一心,把识转过来就是智,离开妄心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法王,不必去寻觅,自然能见到。凡夫不明白这个道理,自心中常被无明烈火燃烧着,不但见不到法王,而且被这阵火把本来有的功德都烧光了。所谓:“一念瞋心起,烧尽功德林。”我们学大乘法门,应知“诸法如幻,诸法亦真。”这话怎么说呢?凡事不动无明,不生烦恼,确认坏就是好,好就是坏,对于一切一切,不贪爱执着,也不远离舍弃。这样,不但火不能烧,而且这个火,也就转成智慧光,可以彻照无边,与诸佛同体了。我们的自心原来是能够自己作主的,但因定力不够,常被业境所转;而业境没有自性,本来是虚妄,只要我们能把得失心、是非心、瞋恨心、分别心、乃至一百六十种相续心、八万四千尘劳心一概空去,这时,妙明真心自然现前,便可与天地同德了。

心地法门以禅密兼修(或禅净并修),可以顿时超出三界,一直进入佛地,就以现在的凡夫身证得圣果,这也是登地菩萨所修的。大家能修这个无上法门,就是大家的因缘已经成熟,慧明不过是指条路罢了。希望大家,难行要行,难忍要忍,难舍要舍,难成要成,努力在心地上用功。如果遇到了象没有遇到一样,见到了象没有见到一样,错过了这个良好的机会,那不是很可惜吗?当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们学佛是来解决生死问题的。若是别有作用,另有企图,不但得不到真实受用,而且会增加业障,更不用说解决生死问题了。

人们都免不了有烦恼,若是对人生没有正确的认识,烦恼重的,容易生厌世的心。只要能依心地法门切实修心,学习“地”的气量,以“地”作为学习的榜样,不但能清凉自在,而且能转动一切改变一切,那又有什么劫难的顾虑呢?佛法的目的原是帮助大家得到自在幸福的,简要地说,就是要挽救人心的。学佛的人想挽救人心,应该先救自心;想救自心,应当在心念上用功,忏除一切恶念,增长一切善念,更要时时检查自心正不正,大不大,能不能同“地”一样不动,有没有与“地”一样功德。这样才是真修心地法门。我再给大家四句偈,如能仔细参思,自然有益:

学佛在心不外求,心地慈悲德具足; 贪瞋痴爱疑妄尽,不动无明是活佛。

第五座 禅密兼修的心宗

同学们,禅密兼修的心宗,道理本不可说,现在方便加以解释,先说禅字。这个禅字,或者以为是六度中“禅那”的禅,或者认为是六度中的“般若波罗密”。其实禅宗的禅,包括六度万行,是以心传心的意思。所以永嘉禅师说:“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还有分为如来禅与祖师禅的。要知道,祖师禅和如来禅,原是同一心传。禅宗是释迦佛於灵山会上,拿起花来给大众看,能领会的就传法给他。那时,只有迦叶尊者微笑领会,于是单独传给迦叶尊者。因此,迦叶尊者名为西方初祖。历代单传至二十八祖达摩大师。达摩大师东来传法,为东土初祖。代代相传,心心密付,所谓“教外别传”。

佛法的真理是没有言语可以说明,没有形相可以表示,所以禅宗不重言说,而是直接指出当人本来就有的心,使人亲见自性,完成佛道,这是无上法门。初祖东来,就是为了这“心即是佛”的一大事因缘,告诉人们不要迷惑受苦,向外求佛,你的心就是佛,这是人生的大事。可是禅宗境界太高,根机钝劣的,不但很少有一说明了的,而且多流为口头禅,只是在口头上说说罢了。因为末法时代的众生,大都业障深重,所以同时要修持密法,或者修念佛法门(参看第十二座),净和密是仗佛力,禅是只凭自力。佛力自力合而为一,才可以应机,深入到究竟,成就佛果。

禅密兼修的心宗,有通和别两个意义。什么叫两者相通的呢?先释“心”。禅是自心,密是佛心。佛心自心,本来属於一心,都是这个妙明圆觉的心。其次释“宗”。凡是以文字显示的为教,不立文字的为宗。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所以叫做宗。密法虽有咒文,但只是循其音,而不必了解它的意义,说了等於不说,虽有文字和没有文字一样,所以也叫做宗。因此,禅密兼修叫做心宗。 什么是两者有分别的呢?禅和密各有二种意义:先谈禅的二种意义:一、依祖意,禅是达摩祖师所传的心法,没有语言文字,只是以心传心,所以说是心宗。二、遵佛旨,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而他自己却说,没有说过一个字;且於灵山会上,传心给迦叶尊者,嘱咐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咐嘱於汝,勿令断绝。”这正法眼藏就是实相无相玄妙奥秘的心,所以说是心宗。 其次谈密的二种意义:一、总释:《大日经》说:“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所以说是心宗。还有,密咒也叫真言,梵音为陀罗尼,就是总持,一总都包含了,统统都包括在内了。一切密咒都是诸佛菩萨微妙本心,秘密奥妙不容易知道,可持而不可说,所以说是心宗。二、别释:密咒有八万四千种,这六字大明咒,是观自在菩萨所说,是观自在菩萨的微妙本心,是诸佛的妙心,也就是众生的一心。传授六字大明,就是以心传心,所以说是心宗。

禅宗是教外别传,不依照经教,没有次第阶级,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所谓以心传心。古德教人,多於喜怒哀乐之中,旁敲侧击,明白启示,暗中逗引,大机大用,无非使学人顿时悟到自心,一举足便踏入如来宝所,所以名为最上乘。但是它的流弊是,容易使学人稍有悟入便以为万事已毕,不再进行事修;或者躲到深山静处去修行,沉空守寂,不知起用。密宗仪轨繁重,必须按着次序一级一级进修,由小而大,不遗漏一法,也不超越一法。先修“加行”,然后传本尊真言,再由念诵而观想,逐渐进入无相般若。以他力和自力归入三密一如,就以现

在的凡夫身而成就圣果。但它的流弊是,容易使学人炫惑於神通,着於魔境。而且置办法器,庄严道场,供养上师等等,不是富有资财而兼有闲暇的不能办到。 只有禅密兼修,取禅宗的自心是佛,实相无相,以救密法着相入魔的危险;取密法的专重事修,借不可思议的威力,感化有情,来帮助禅宗浅悟即了,以为无相无得,就不发起度化众生的偏执。因此,禅密兼修,不偏执坛场、供养等事相,不固定依次修习的阶层,只在根机相应,因缘成熟,无论贫富老幼都可以修持。一方面知道禅宗心即是佛,而不废弃事修;一方面知道密法以佛力加被,心外有玄,但是不着玄相,不会入魔。这样,定能在今生就可以成就。末法时代,这才是适应各种根机普遍摄化的法门。

密法虽有神通,须知这种神通是从微妙本心、不可思议中生出来的,还是幻妄的,学人千万不可贪着。一般修密的人欢喜谈境界谈神通,这不但淆惑观听,而且容易入魔。古德说:“神通治病,皆圣末边事。”当知密法功用是在凡俗中成为圣人,不可言说,难道只在于神通治病那些雕虫小技吗?现在东密和藏密风行全国,固然是佛法的好现象,但学者每每贪多务得,接受了一座法,不没有修得感应,又想去受第二法了。今日来一金刚上师去归依;明日来一阿阇黎也去归依。不知学到什么程度才是究竟。应该知道,修密要一门深入,信师信法更要始终不二,不能朝三暮四。这样,才能达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佛说,“一切法门究竟都归一心。”因恐众生执着文字,於是在文字语言教导之外,另传一个法门,离开语言,不执事相,以显示心即是佛的体;还特地说了密法,指出诸佛菩萨微妙本心的用。如来这样慈悲以种种方便显示心要,而有的众生认为显教好密教不好,有的则认为密教好显教不好,自己遗失衣里明珠,实在可悲可叹!慧明弘扬禅密兼修的心宗,是以禅为体,以密为用;以禅摄密,以密护禅,也就是以心摄心,以心护心。大家须知,禅和密名称虽然是二个,其实只是一个心。不过,禅密两宗,一个着重在悟,一个着重在修。所以禅密兼修,就应该修和悟并重。

大家切不可这样说,禅是顿悟自心的,不须要在事上修持了。须知理虽然可以刹那悟入,但是在事上必须重视逐渐修习。为什么?“风息浪未平,粪除臭味在”,多生习气要待修习才能清净。象黄金在矿石里,它的本质固然是金,但不采不淘不炼就不能成为纯金。密宗的六字大明咒,功德无量无边(净宗的念佛也有同样的功德)。只要至诚专修,心念归一,自然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可以消除根本业障,得到即身成就。如果不能一门深入,分别心重,或不起大悲的心,自私自利,就不能相应。当知禅密兼修,应以救世度生为心愿,以佛心为自心,本尊是我,我也就是本尊。能发这样的大心,自然和诸佛菩萨以及本尊心心相应,从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称为心宗。

第六座 心宗医心病

同学们,近日天气失常,患伤风感冒的很多。应该知道,我们的病是多种多样的,现在将病源和治法,略说如下:

病有无形和有形两种:无形的病是贪瞋痴爱以及一切烦恼;有形的病是外感内伤以及一切四大不调。无形的病是心病,有形的病是身病。身体的病起因於心病,心若是没有病,身体也就不会生病了。那心本来清净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为什么会有病呢?只因为最初一念妄动,就有了这个身体,有身体就是病。又因为你的思想牢牢执着四大合成的幻我假我,於是妄想执着,由贪瞋痴爱而起八万四千烦恼,又生心病。由于这些心病,就生出种种身体上的病来。所以生老病死随着所造的业轮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之中。我们既然知道身体的病起源于心病,心病起源于动念,病源已经查清了,就应该对症下药。什么是药呢?禅密兼修就是正本清源的阿伽陀药。这药乃是释迦佛传下来的医治众生生老病死苦的妙药,能够普遍治愈身体和心理上一切疾病。因此,如来也被称为大医王。 学佛的人知病求药,所以能离苦。而众生在睡梦中糊里糊涂,在病不知病,还认苦为乐。不知茫茫业海无量无边,贫富贤愚谁也逃不出生老病死的苦。所以有也苦,无也苦,富有的人不过是由于往劫善因较多而得到好的果报,但是善因一完了,恶果就随着来了,轻则再转人身,痴愚残疾,重则堕三恶道,长劫沉沦。这种因果轮回的事迹,或记载在书册上,或传播於世俗中,决不是虚构不实的。可惜世人不觉悟,病上加病,真可怜悯啊。近来全世界天灾人祸不断的出现,不独生者病苦颠倒,而死者也成千上万。这种共业,都由众生共同的心病所造成。那共同心病就是从各个人一念妄动所感召而来的。由于自心不清净,就使他人的心也不清净,这种辗转相引,你牵引着我,我牵引着你,于是就成为共业。如果能够觉悟到一切是幻,虚假不实,念念清净,那末,当下就身心轻安。假使自心病减,共同心病也就相应减少。为什么?就是因为自心清净,他心也清净了。如若不肯放下,事事执着,这样,事事都能够害自己生病,也使人家生病,俗话说:“心病无药医”。所以我佛慈悲,广说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尘劳的病。

大家现在学禅密兼修的心宗,就是能断病源的心药,只要肯吃,保证能治愈心病。心病痊愈了,不但身体的病也得到痊愈,一切病都可以痊愈了,又何必再去寻八万四千种法药呢?大家每日除打坐时间稍能净心片刻外,该有多少念头?要知道,每一念头都是病,又该有多少病?要知道,每一念头都是病,又该有多少病?一种病尚且能够使人不能起床,何况有多种病呢?近日大家有患伤风的,初起时本是小病,如果不及早医治,或是吃错了药,便可转为重症,甚至使人死亡。我们一念之差,一般人以为无足轻重,关系不大,殊不知念念相续,念头多了,就会使烦恼无边,病上加病。当知生死事大,人寿几何?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啊!希望大家猛省,赶快觉悟过来,赶快依法修心,以治心病。现在有一首偈,可治有形和无形的病:

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须心药医; 心若正时身亦净,心生还是病生时。

同学们,这首偈虽只是四句清淡而不深奥的话,如果大家能仔细参究钻研,或当作真言咒语持诵,自然会有妙用。要知道,禅宗的方法,一般就是参话头,话头有活话头和死话头,看学人程度深浅给予传授。这首偈可当作活话头参,长久地参参究,一定会有所悟入。大家以其平淡而忽视它。

我们有了病,因为不知病源,所以医药乱投,结果得不到效验。假使永远不能自知,这样,病越来越重,业越来越深,堕落到了三途,将更加难以知道了。知道些什么呢?知病由业生,业由烦恼生,烦恼由无明生,无明一动,心病就成为身体上的病。所以说:“自身有病自心知。”根本的病不是医药所能治,专仗佛力以难得到效果,因为病由心生,还须心治,所以说:“身病还须心药治。”什么是心药呢?心正是药。所谓正知、正见、正思惟。如果心里有所忿恚,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虑,都是烦恼,都不得其正,都是心不正。心既然不正了,就将随着外面的境界妄动,起惑造业,而成为身体上的病;若是心能正,那末,心安体泰,身体也自然清净了,没有病了,所谓“修身在正其心。”就是心正身净的道理。所以说:“心若正时身亦净。”心体本来是空寂灵明的,只因为妄动,就成为障碍,不但恶念是病,所有一切念都是病,所谓“有念皆非”,有了念头都不好,这是更进一层的说法。所以说:“心生还是病生时”。 这四句偈,讲法很多,讲得太清楚了,反而不好。因为禅宗的话头,同密法真言一样,都有破除知见的功效。(念佛也能破除知见)。长时期去参究,长时期去持念,自然可以悟道。现在全人类劫难不断发生,众生都在病中,大家因缘成熟,来学这无上心地法门,既然知道了病源,又知道了治病的药,希望照这药方,依法奉行,一面悟,一面修。修什么呢?修一切善法。一切善法就是利益众生化度众生,因为使人得到利益,你才有功德。有功德,才能正,才能净,净了就没有病。如果不行度生利他的事,徒然持咒打坐,虽有功德,利益不大;若能发心真实,逐渐罪业消除了,也可减少身心的病。禅密兼修的心宗,不但要医治自己的心病,更要医治众生的心病。为什么?因为我们应该本着“众生不尽我愿不尽”的愿,看到众生的病象是自己的病。我们应该大雄无畏,对待一切众生慈悲仁爱,弘扬心地法门,普治众生的心病。若是众生没有病,我的病也就没有了。这才是心宗医心病的本旨。

第七座 本法假修与真修

同学们,禅密兼修有假修和真修的分别。而真修中,又有决心与有恒的困难。须知“学佛容易修行难,假修容易真修难,真修容易决心难,决心容易有恒难。”学佛的人凡是修到中途退悔的,都是因为没有决心真修,或虽有决心而没有恒心。假使立愿真修,而又具有决心,且能有恒长久不变,这就决不会退转了。现在方便分为四种意义,略加说明:

什么叫假修?我们的色身本来是假,为了求真,於是要修。所以说:“以假为真”。能够舍掉假的,才能得到真的。若是处处在假我上着相,不在真我上用功,这就叫做假修。一切法门都起源於心,心就是真我。离开了心向外去求觅,就不能相应,也叫假修。心地法门教人打坐,便是修心;教人持咒,就是把散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0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