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1课时社会发展的规律备选设计新人教版必修4

更新时间:2023-11-06 16: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备选设计第一课时 社会发展的规律

复习导入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要认识自然界的奥秘,还要追索社会生活的本质,探究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寻觅社会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共同探讨和分享这些问题。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6页探究框题以及“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阅读讨论,教师点评,得出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观的缺陷。 板书: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观的缺陷 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由此便形成了一种假象,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

由此引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概念和两者的关系。 板书: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复习物质和意识的概念和两者的辩证关系,说明如果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运用到观察社会历史领域的问题,就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由此使学生产生出关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概念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的抽象印象。为了进一步使学生明确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概念,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相关链接”,联系物质和意识的概念,分析体会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和外延。

(1)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3)两者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候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对两者辩证关系的理解,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教材的探究活动加以分析,也可以运用寓言典故或名言加以分析,例如:

寓言典故——负暄献曝

宋国有个农夫,披着破絮麻布熬过了冬天。来年开春,农夫在田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身惬意,不知道天底下原来还有广厦温室和丝袄狐裘。他回头招呼妻子说:“这般享受的办法,别人一定还不知道,等我们去告诉国王,肯定会有重赏哩。”

(简要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也与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所受的社会教育等密切相关。这个农夫有这样的想法,是由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所受的社会教育等社会存在决定的。

在分析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后,教师指导学生总结上述内容,并思考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科学所在。

板书: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问题,教师点评总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

专心 爱心 用心

1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在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进行分析后,有必要总结比较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区别,作为拓展补充的内容。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部分,理论性较强,采取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法。 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问题如下: 物质生产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如何?

什么是经济基础?什么是上层建筑?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矛盾?

在人类社会中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什么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怎样才能解开社会历史之谜?

师生互动,共同完成问题后,教师对本目进行总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第一次解开了社会历史领域的“斯芬克斯”之谜,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板书: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

教师通过展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几种社会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得出本目的第一个知识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本目第二个和第三个知识点的教学,教师可采用对比教学法进行。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1页和92页相关内容后,对比思考问题,如下表: 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的性质 基本矛盾解决的主要方式 基本矛盾解决的目的 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完成表格,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板书:2.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式 板书: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式 关于社会社会主义改革,教师还可以根据时事热点,列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增强说服力和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改革意识。如下列数据:

世界银行统计,1980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时,国内人均收入只有190美元。我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4月发布的修正数字是,2006年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 042美元。十六大至今,国民经济近几年递增10%以上,为世界所独有。我国社会发展的真正提速,是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的——是在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战略之后。1992~1996年,GDP年均增速为12.1%。1997~1998年,亚洲、俄罗斯先后发生金融危机,国民经济陷入困境。而我国却保持着10%的增速。到2002年人均GDP首次接近1 000美元,也就是说,1949~2002年人均GDP从不足100美元提高至1 000美元,整整用去了53年之久的时间。2004~2006年,人均GDP由1 000美元跃升为2 042美元,仅仅用了3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总量在世界排名中一路飙升。1979年排名第15位;1990年第11位;1995年第7位;2004年第6位;2006年第4位,总量达26 452亿美元,直逼排名

专心 爱心 用心

2

第三的德国(29 900亿美元);按照保守的预测,一二年内我国将会超过德国而排名第三(位居美、日之后)。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外汇储备也在节节升高。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6亿美元;1983年增为89亿美元;1993年为211.99亿美元;1997年为1 398.9亿美元;2000年为1 655.74亿美元;2004年为6 099亿美元;2006年2月达8 189亿美元,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2006年底达10 663亿美元;2007年4月为1.2万亿美元;2007年突破1.5万亿美元。许多国家苦于负债累累,而我国却在为避免外汇储备过快、过多的增长而苦思良策。

再看人均寿命统计。1949年我国人均寿命仅为35岁,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7岁。1997年我国人均寿命为70岁,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27岁;2006年我国人均寿命增为72岁(男71,女74),继续扩大与世界平均水平高低差距。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在迅速提高扩大,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课堂小结

教师可引用邓小平的两句名言进行总结。

名言: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邓小平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邓小平

专心 爱心 用心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0g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