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普定县“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初稿)
更新时间:2023-11-08 22: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普定县农业局局长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普定县“十三五”农业发展专项规划
(送审稿)
二〇一五年六月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1
第一节 农业发展基础 ........................................................................................................... 1
一、农业加快发展,结构不断优化 ............................................................................... 1 二、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 ............................................................................................... 5 三、农业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 6 四、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 8 第二节 农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 8
一、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难以满足消费需求 ................................................... 8 二、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对农户带动效应低 ............................................................... 9 三、农业生产条件较差,抵御自然风险不强 ............................................................... 9 四、农民技能水平低,农业科技推动力弱 ................................................................. 10 第三节 “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 10
一、有利条件 ................................................................................................................. 10 二、制约因素 ................................................................................................................. 13
第二章 “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 15
第一节 总体思路 ................................................................................................................... 15 第二节 发展目标 ................................................................................................................... 17 第三章 “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 17
第一节 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 17
一、种植业 ..................................................................................................................... 18 二、农产品加工业 ......................................................................................................... 21 第二节 优化特色优势农业布局 ........................................................................................... 24
一、种植业布局 ............................................................................................................. 25 二、农产品加工业布局 ................................................................................................. 26 第三节 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 ..................................................................................... 26
一、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 ............................................................................. 26 二、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27 三、积极推进现代农业集约化经营 ............................................................................. 28 四、创新农业产业化推进机制 ..................................................................................... 29 第五节 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30
二、推进社会主义生态小康村建设 ............................................................................. 31 第五节 大力发展第六产业,发展农村经济 ....................................................................... 32
一、大力发展第六产业 ................................................................................................. 32 二、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 ............................................................................................. 33 三、积极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 33 第六节 重大工程项目 ........................................................................................................... 34
一、生产保障工程 ......................................................................................................... 34 二、生产推进工程 ......................................................................................................... 36 三、公共服务能力条件建设工程 ................................................................................. 38 四、“三位一体”生态保护工程 ................................................................................... 40 五、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 ............................................................................................. 41 六、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园工程 ..................................................................................... 42 第四章 实施“十三五”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的保障措施 ......................................... 43 第一节 加快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工程 ..................... 43 第二节 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 44
一、完善农业生产体系 ................................................................................................. 44 二、推进农业信息化 ..................................................................................................... 47
1
三、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 ............................................................................................. 47 第三节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 48
一、加大财政资金向农业和农村倾斜的力度 ............................................................. 48 二、支持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贷款向农村倾斜 ..................................................... 49 三、建立完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 ................................................................................. 49 第四节 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 50 第五节 扩大农业对内和对外开放 ....................................................................................... 50 第六节 加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 ................................................................................... 51 附录:各类项目表 ......................................................................................................................... 52
附表1 普定县“十三五”期间主要农作物发展规划表 .................................................... 52 附表2 普定县“十三五”期间主要农业适用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项目任务计划表 52
2
普定县“十三五”农业发展专项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普定县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为全面落实中央新一轮农业发展部署,积极发展山地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普定农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根据《安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通知》、《普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定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合普定县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农业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紧紧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化同步”的目标要求,编制农业产业“5522”工程规划,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加大科技支撑,加强茶叶、蔬菜、果树、生猪等种养殖业的基地建设和规模化生产,促进扶贫开发,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农业加快发展,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规模持续扩大。2015年,普定县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2.85 亿元,比2010年的5.8亿元增加7.05亿元,年均增长10.0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1.3(17.8)亿元,比2010年的9.32亿元增长11.98亿元,年均增长11 %。其中:农业产值10.9 亿元,年
1
均增长24 %;牧业产值9.4 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10年的44.8%提高到 52.6%;渔业产值0.58 亿元,比2010年0.19亿元增加0.39亿元,年均增长41%;粮食总产量从2011年的8.7万吨增加到了2015年的11.25 万吨,增长29%,实现连续五年增产,有效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2015年,全县茶园12.5 万亩、蔬菜16.5万亩、经果林 万亩、烤烟8700亩、中药材1.39万亩。建立了陇戛生猪、硝洞鸡、柯托生猪、马路肉牛、夜郎湖银鱼、白旗韭黄、化新蔬菜等无公害生产基地,全县畜牧业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不断得以推进。
农业经济组织不断强化。2015年,全县已有茶叶、粮油、乳业、牛羊肉、金刺梨等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20 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42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 家,市级龙头企业20 家,县丰林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夜郎食品有限公司、普定县粮油工业总厂、牧源和昌伟生猪养殖、安顺百花欢乐大世界有限公司、贵州多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贵卉公司等涉农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茶产业发展独具特色。在“十一五”的基础上,我县继续贯彻落实茶产业的主导地位,“十二五”期间,成立了茶叶集团,引领全县茶产业的发展。在2014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4.51万亩,新增种植6635.41亩,茶叶产量220吨,产值8365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55吨,产值6050万元,优质茶100吨,产值1600万元,普通茶65
2
吨,产值715万元。“朵贝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已得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的受理,“朵贝茶”品牌知名度不断得到提升,销售渠道不断增强。2014年5月,在贵定举办的“全省手工制茶大赛”活动,我县取得了一个三等奖的成绩;在“中绿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普定县获得金奖3名和银奖2名。
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引领农业发展效果明显。“十二五”期间,普定县积极响应省市号召,启动山地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项目,在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通过县委、县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共建设省级农业园区3个(普定县循环农业示范园区、普定县化处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安顺市高科技示范园区)乡级示范园区12个。其中,普定县循环农业示范园区进入省级重点示范园区,在2014年度年终考核中排名全省第21位,2015年度在第一季度全市省级园区考核中排名第一。产业示范带动效果显著,园区内农民人均收入均大大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2014年以来,普定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三个重点区域,发展七大产业”(一个目标:促进农民增收;三个重点区域:农业园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和8条公路沿线农业经济产业带;七大产业:特色粮油、“茶、果、蔬、药、花卉”“五朵金花”、生态畜牧业),全力推进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全县完成一产增加值11.05亿元,增长6.6%,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116元,增长14.6%,实现粮食总产量10.48
3
万吨。新增高标准茶、果、蔬、药、花卉“五朵金花”特色作物产业基地建设面积7万亩,其中新增百花欢乐大世界高标准花卉苗木基地0.16万亩;新增彩虹水乡高标准花卉苗木基地0.1万亩;新增龙场乡标准化白茶种植基地0.5万亩;新增沙湾农业大观园精品水果基地0.12万亩。实现生态畜牧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4.7%。
全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十二五期间,普定农业产业始终坚持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把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品牌打造作为推进发展的重点,以朵贝茶、白旗韭黄、梭筛桃、夜郎湖牌冰脆李、仙马核桃、黄金梨、秋瑾梨、金刺梨等特色品牌为支撑,全面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管理,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组织制定了以粮油、茶叶、蔬菜、水果、畜禽产品等为主的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并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涌现出了朵贝茶、白旗韭黄、柴薪大米、化处乔皮、马场水磨面等一大批农产品品牌。朵贝茶近年在参加国际国内茶事活动中更是频频亮相并屡屡夺奖。朵贝茶在2013年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基础上,去年又进入了欧盟产品互认程序,白旗韭黄成功获得原产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14年以来,新增农产品有机认证1500亩、绿色认证3000亩、无公害认证2.45万亩,累计完成三品一标认证数20个,注册商标4个。
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十二五期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督管理。仅在2014年,出动执法车辆80台次,执法人员218人次,检查农资市场98个次,检查各类农资经营户588户次,肥料生产企业6个次,取缔无证兽药经营户2户。立案查处违法经营兽药案件1件,立案查处销售未备案登记种子3件、肥料产品有效成分与登记证内容不相符案1件、经营过期饲料案1件,收缴未备案登记种子和未审定种子38公斤、收
4
缴无证经营兽药152盒(瓶、支),取缔无证兽药经营户3户。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督促养殖企业建立健全养殖档案 81个,帮助种植企业健全种植档案73个,检查养殖企业81个次,检查种植企业73个次。与养殖户和种植户签订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154份。检查中未发现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超范围使用国家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等违法行为。三是认真抓好农产品农残监测检测。到目前,完成抽样210个,其中茶叶10个样,食用菌8个样,水果22个样,蔬菜170个样,检测结果:茶叶合格率100%,其余合格率98%以上。四是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月”活动,积极参加工商等部门组织的“3.15”等各类宣传活动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张贴安顺市放心农资下乡宣传月活动-致农民朋友一封信1500份,接受咨询1800余人次。
二、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
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新农村、省、市、县三级示范村建设,省级“小城镇”建设项目、市级青岛对口帮扶项目、县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及其他整合项目全面完成。5年来,全县31个示范村积极发展各类优势产业项目,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2015年县级以上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达 元,比全县平均水平多 元。大力推广以完善“三改”、治理“三乱”、美化“三口”、推行“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庭能源利用模式,建设500-700户用沼气池3个、沼气发酵池13处,建沼气池服务网点5
5
个,安装太阳能路灯149 盏,安装垃圾箱10个;排污沟372米,建设文体活动广场2400平方米,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得以整治,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县162个行政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三、农业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十二五”期间,全县水利建设共投
入各类资金11.29亿元,新建、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48处,年总供水量增加544.87万方,解决了19.04万农村人口(含学校师生)的饮水问题,新建农村饮水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实施县城供水扩建工程,县城日供水能力达到4.12万方,满足县城及园区15万人饮用水需求;治理河道24.689km,保护农田4.85万亩,保护城镇面积5.6km,确保5.2万人的防洪安全;治理病险水库17座(含山塘),防渗加固灌溉渠道22.3km,恢复改善灌面1.29万亩;开工建设猫洞河、红坪2座小Ⅱ型水库和木拱河小Ⅰ型水库,建成后新增供水量1685万立方米、供水人口3.71万人、有效灌溉面积2.51万亩;安西灌区节水改造及农田水利工程更新灌溉渠道54.02km,安装各类灌溉输水管道49km,恢复及改善灌溉面积4.69万亩;实施59口地下机井建设,累计解决1.2万亩的农田灌溉;新建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面积0.55万亩;实施“五小水利”工程,新增水浇地面积4.08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86万亩,改善有效灌溉面积0.46万亩;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km,综合治理坡耕地面积1.05万亩;新增雨量站95个、自动水位站5
6
2
2
个和县级预警平台1个,建成村级以上防汛抗旱工作机构,全县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投入运行,初步建成了监测、通信、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防灾减灾体系。全县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得到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水生态环境及城乡用水用电条件得到改善,大大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全县继续实行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积极实施“沃土工程”、“坡耕地整理工程”等项目,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占补平衡工作力度加大,基本农田建设不断加强,同年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99%,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58700亩,水土流失得到一定遏制。
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十二五”期间,全县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完善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建成了“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乡镇、村布设立多个信息采集点、多条涉农信息采集渠道;建立1个县级信息中心、 11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及时向农民提供各类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信息,有效的指导了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促进了农产品交易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普定县着力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业农村发展条件不断优化。累计完成各类公路建设(含改造)798.71公里,累计完成投资7.535亿元。其中,完成通村油(水泥)路建设714.5公里,完成县乡道改造58.716公里,完成油路大中修25.5公里,危桥改造
7
682.05延米,完成农村公路安保设施210.557公里,建成客货枢纽1座,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建设200个,完成乡镇渡口码头建设46道,建成便民码头建设2座,完成7整治航道0.5公里。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通达力不断提高。
四、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全县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速度加快,为“三农”服务、为民生服务的社会和公共管理职能得以强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等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加强,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工作基本完成;乡财县管、省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及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工作有序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目村“一事一议”制度开展顺利,坚持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摆在重要位臵,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良好进展,义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清理化解乡村债务改革试点工作开展顺利,乡村债务化解取得初步成效。
第二节 农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难以满足消费需求
农产品特色不明显。普定县农产品种类大多为与县外差别不大、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这些普通农产品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产品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难以满足现阶段各地城乡
8
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个性化、专用化的消费需求。
农产品品牌效应不强。“十二五”期间,普定通过引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提供技术服务等,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但这些农业特色产品规模不大,知名度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效果不明显。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滞后。全县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上初具规模,但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仍然滞后。 全县也为建立一支专门的质量安全指导、监测队伍,全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绿色、有机等高层次的农产品规模小、加工水平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户对质量认证、产品标识等认识不足,难以充分参与中高端农产品市场竞争,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对农户带动效应低
到2012年,全县有耕地60.02万亩,农民人均面积0.61亩,户均耕地面积小,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难度大、工作多,农产品生产费用普遍偏高,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生产,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提高,缺乏相对比较优势,难以参与市场竞争,也满足不了农民增收需要;此外,各村中介组织发育不足,市场建设缓慢,龙头企业和回乡农民创办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农户带动力不强。
三、农业生产条件较差,抵御自然风险不强
近年来,普定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占整个社会投入的比重仍然很低。全县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依然偏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一旦发生洪灾、冻灾、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或暴发
9
病虫灾害、动物疫病,当年农业生产就容易受到较大影响,不但难以实现农民增收,甚至可能导致部分农民因灾返贫。
四、农民技能水平低,农业科技推动力弱
“十二五”期间,为提高农民技能,普定县仅2014年开展阳光工程培训21期,培训农民1062人;举办冬春科技大培训培训58个期,培训农民3399人,举办退耕还林培训22期1368人,开展技术咨询1.2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7650余份(册);开展田间现场技术指导120期(次),受训1.82万余人(次),其中开展水稻农业技术培训68期,培训人次1.12万人,开展玉米农业技术培训52期,培训人次0.7万人;推广杂交良种面积6.9万亩,推广水稻旱育保姆育秧技术面积5.6万亩,旱育稀植技术面积6.9万亩。但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任务繁重,扶贫任务重等原因,农民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技术应用能力依然偏弱。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不健全,农业科技对普定县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弱。
第三节 “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一、有利条件
(一)综合区位优势
普定县隶属贵州省安顺市,位于素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的黔中腹地,东与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安顺市开发区宋旗镇相接,南与安顺市开发区么铺镇、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相邻,西靠六枝特区龙场乡、毕节地区织金县白泥乡,北与
10
织金县熊家场相毗。普定县城距安顺市中心20公里,距贵阳105公里。普定交通便捷,境内公路东西纵横,南北延伸,距黄果树机场15公里、贵阳龙洞堡机场110公里,贵昆铁路、珠六复线、黄织铁路和省道安(顺)织(金)公路穿境而过,全县公路总里程1800公里,公路密度为165km/100平方公里。普(定)安(顺)高速公路已于2011年底建成通车。普定至安顺同城大道的建成把普定与安顺融为一体,进一步提升了普定县经济发展优势。
(二)自然气候条件优势
普定气候宜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季风交替明显,全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干秋凉,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少,辐射能量低。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日照时数1164.9小时,无霜期301天,年平均降水1378.2毫米,属全省三大降雨中心地区之一。农业气候具有春长、夏短、秋早、冬暖的特点。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
(三)生态环境优势
普定县森林覆盖率达42%以上,工业欠发达,环境污染指数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质类别达到Ⅰ级。在中国雾霾天气、水体污染日益加重的背景下,普定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水源优势更加突出,为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和休闲避暑旅游
11
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先条件
(四)特色产业禀赋组合优势
拥有水火互济的能源与原材料产业组合、城郊现代高效农业与立体生态农业、民族民间历史文化与高禀赋特色生态旅游资源以及商贸物流等特色服务组合优势。
(五)品牌优势
“朵贝茶”、白旗韭黄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金铭牌”PVC—U异型材、“夜郎湖牌”白酒等成为地域名牌产品。此外,马场水磨面、猴场小红蒜、“定南王”牛肉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和“百花欢乐大世界”、“阿宝古寨”等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品牌开发潜质。
(六)“十三五”期间重大政策和产业转移优势
“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总体形势和政策取向。十三五”期间
我国农业现代化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机遇,国家农业部明确把“一个中心”、“两个联动”以及“三个抓手、三个关键”作为 “十三五”农业现代化重大政策导向。“一个中心”即以“工业反哺农业”的农业现代化思路为中心。“两个联动”即建立“农村—城镇”、“农民—居民”联动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机制。“三个抓手、三个关键”即坚持以生产为抓手,关键在于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本、劳动力、科技
12
的有效投入;坚持以经营为抓手,关键在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以销售为抓手,关键在于创新农业销售途径。贵州省委已经明确了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作为“十三五”规划的主基调。要在加速发展中推进加快转型,在加快转型中促进加速发展,这为普定县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外,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目标,要继续加强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工程建设。将会有更多的资金、项目、人才等投入到贵州的水利和生态建设中,必然会对普定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拥有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当前我国面临产能过剩和出口增速减慢的问题,而农业发展相对处于滞后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十三五期间矿产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将向农业产业转移,同时由于沿海发达地区土地、劳动力、气候条件等原因,农业生产基地正加速的向贵州转移,因此,我县要紧紧抓住这次机遇,做好规划,搭建平台,承接产业的转移,在十二五期间,我县已成功承接了百花欢乐大世界、康乃馨、工业辣椒等产业的转移,在十三五期间,在上海、广东、云南等农业产业将大规模向贵州转移,为我县十三五农业发展提供了招商引资历史机遇。
二、制约因素
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一是土地资源短缺且利用不合理。2015
13
年,普定县0.61亩的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土地资源相对短缺;此外,生态环境愈发脆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日益严重,并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将更加有限,违法占地、田地荒废也将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冲击。二是当前水资源开发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资源质量持续下降,农业用水缺口较大;与此同时,近年来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增多,水资源对农业的约束作用日益凸显。三是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相对滞后。由于农户缺乏收入保障,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不愿意流转土地。四是立体化种植水平低,土地利用率不高。
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大。一是普定县农业产业规模小,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度小,农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缺乏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受质优价廉的县外农产品冲击大;二是农产品生产难以符合供求格局,相应的质量、卫生、技术标准上较少考虑县外市场要求,自身科技含量不高,品质有待提升,难以充分参与县外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三是对特色、优势农产品的政策扶持力度小,产品相对比较优势难以充分体现,县内外农产品同构、同质化现象严重;四是农业各种服务体系建设较慢,农业转型升级的氛围不浓,成效不明显,农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一是农业面源污染凸显,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农膜残留等问题依然严重,不但造成资源浪费,对土壤、地表水和农产品不利影响加剧,也使农产品质量不安全因素增加;二是工业“三废”污染对农村环境影响加剧,畜禽养殖业的
14
发展与相应的污染防治配套滞后,出现了局部的工业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三是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农村居民尚未树立生态环保意识,生活垃圾、污水、废弃物等任意排放问题仍未引起根本重视,未能得到妥善处理,不但污染了农村居住环境,并直接威胁到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农村环保工作难以有效、深入、持久开展。
第二章 “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第一节 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聚焦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协同推进的目标要求,坚持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占市场、以市场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着力点,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以加快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面向国内外市场需求,进一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步伐,突出精品化、产业化、生态型、集约型产业发展特色,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和高效农业,建立若干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推进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15
根据农业发展的区域条件和比较优势,促进农业产业的优化布局,把石漠化治理与农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具有贵州山区特色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实现普定农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实现全县农业发展新跨越。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普定“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坚持以下指导原则。
(一)政府主导,数据服务。在世界各国发展大数据背景下,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农业数据库,打造技术、信息、交易平台,实现农业战略体系再造。为企业、农民及种养大户实现订单农业,提供最新的生产技术和现货交易平台;帮助农企、连锁机构及渠道客户实现各个环节良性发展。
(二)园区建设,示范带动。以园区建设为支点,整合各生产要素和资源,分别建立循环农业、茶叶、金果林、蔬菜、中药材等乡级园区,示范带动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使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产业升级。
(三)稳粮进经,产业融合。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继续推进粮经比例结构调整,实行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合理分配产业资源及利润,向一产倾斜提高,夯实基础产业的发展。
(四)从量到质,加快转型。因耕地资源的有限,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重点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彻底改变产业发展中量的过度扩张,注重质的提升。
16
(五)民生为本,富民优先。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民权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实现城乡群众共同富裕为最终目的,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断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六)生态优先,持续发展。坚决贯彻生态立县的方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在产业发展中保护生态;在身该建设中实现持续发展。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以提高科技贡献率,优化产业和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型和科技型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保证优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实现农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为目标,力争到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6.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7%;农业总产值达3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左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达到1.36万元,年均增长14.6%,从事非农产业人数比重在60%以上,非农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50%以上;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善,农业产业化明显推进,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第三章 “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第一节 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17
程、农村沼气,来发展生态、循环、科技、设施、景观农业,建设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到2020年,建成5个观光休闲生态农业示范园,其中省级示范园2个。
七、动态农业数据库建设项目。在世界各国发展大数据背景下,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农业数据库,打造技术、信息、交易平台,实现农业战略体系再造。为企业、农民及种养大户实现订单农业,提供最新的生产技术和现货交易平台;帮助农企、连锁机构及渠道客户实现各个环节良性发展。投资中央资金2500万元,省级资金500万元。
八、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以园区建设为支点,整合各生产要素和资源,分别建立循环农业、茶叶、金果林、蔬菜、中药材等乡级园区,示范带动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使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产业升级。到2020年,建成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0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6个以上、乡级农业示范园区13个,共计15万亩。
第四章 实施“十三五”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快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工程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巩固项目和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加大坡耕地、基本农田、农村居民点整理和废弃工矿用地复垦力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实施耕地质量检测工程,每年改良土地3.6万亩,大力实施“沃土工程”、中低产田土改造和“烟水配套”等中
43
低产田土改造工程,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实施地质灾害损毁地治理工程、水毁地治理工程和石漠化治理工程。
开发利用宜牧后备土地资源和退耕还牧,增加牧草地面积,引进新草种和畜牧良种,改良产量较低的草场,提高栽畜能力;大力实施冬闲田种草项目,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在各草场周围修建围栏,改造牲畜棚圈,对牛羊实行圈养,降低牛羊放羊对草场的践踏破坏;加强草场管理技术培训,扶持养殖小区示范户发展,实现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第二节 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一、完善农业生产体系
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探索促进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产学研、农科教结合。为农民筛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进行集成、组装、配套,编制相应的操作技术规程;继续办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速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进一步完善植物保护体系。一是加强重大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队伍建设,形成以县级为中心、乡镇为骨干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进一步提高防控生物灾害的能力。二是积极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投资350万元,实施万家灯火绿色灭虫与示范工程(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示范应用项目),“十三五”期间,共构臵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500盏,实现控害面积4-5万亩,其中优质
44
稻控害面积2.4-3万亩,无公害果蔬0.8-1万亩,优质茶叶0.8-1万亩;投入经费95.1万元,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项目,每年实施1.5万亩,五年间全县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10万亩,每年扶持5-8个规范化的专业化防治示范组织,每个组织配备5台机动喷雾器,力争2015年达25-40个专业化防治示范组织,在全县11各乡镇317个行政村实施。三是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科研体系。投入经费80万元,实施稻水象甲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项目,连续实施5年,研究该种害虫在普定县的爆发规律及其生物特性,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研究推广对该种害虫的防控新技术,控制疫情扩散蔓延;投资405万元,实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力争“十三五”期末,有害生物成灾面积控制在种植面积的5%以内,减少农药用量30%,田间天敌数量上升2-3倍,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和农产品安全目标。
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完善地方标准,投资62.5万元,实施农残检测点建设项目,合计建设25个农残检测点,实现每个乡镇、优质稻生产基地、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以及优质茶叶生产基地都建有一个农残检测点的目标。由县农业局组建一支专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队伍,负责对全县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进行生态技术指导,并负责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和监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动物及其动物产品的检疫、饲料投入品的检
45
查、蔬菜农药溅留等检查和追溯;探索建立农资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制度,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体制机制创新,有机衔接农村改革各项措施,相互促进,有效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确权抵押融资的有效模式,扩大林权抵押范围,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夯实扩大农村土地权能基础。认真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启动鸡场坡乡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的有效方式,解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资金瓶颈问题,在总结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担保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拓宽金融机构和经营主体范围,全面推开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担保抵押融资工作。
建立了公司(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体系。在十三五期间,为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效果,让农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一是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农户增收,由村委按统进统出的方式把土地集中流转出来转给企业(合作社)和愿意自主种植的农户生产经营,由公司(合作社)按标准指导农户种植并为其保底销售,降低农户的经营风险;二是对不能承担产业发展风险的农户,
46
通过把土地流转给企业(合作社),并与企业(合作社)签订劳务用工合同,形成“租金+务工收入”的利益联结模式。考虑市场因素,土地流转按实物折价地租以保护农民利益。劳务用工合同根据农户流转土地的面积明确年最低用工量和最低用工价格,确保了农户的收入来源;三是要求企业(合作社)每年从利润中提取10%用于帮扶项目区的农户,充分发挥产业的帮扶作用。
二、推进农业信息化
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大力推进信息惠农工程建设,在全县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多功能信息服务站,到2015年实现所有自然村通电话、所有行政村能上网。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涉农部门之间农业基础信息实时交换和共享。推进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建设,整合“三网”,构筑现代化信息平台,开展面向“三农”的综合性、专业性、特色性信息服务。着力打造涉农信息网站,完善县、乡二级网站体系,为农户提供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
三、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总体战略,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走山区(丘陵)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改善装备结构,提升重点作物、特色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争2015年,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年均增长20%。
47
“十三五“期间,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思路,在稳定粮油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化基础,突出发展蔬菜、油菜、茶叶、中药材、水果、烤烟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药、茶、水果、烤烟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养殖业。
一、种植业 (一)粮油
严格保护耕地和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推进高产、优质、高标准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产量。大力实施良种、良法工程和粮食增产工程,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加强优质水稻、杂交玉米、脱毒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种植质量,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应,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种粮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到2020年,力争全县粮食稳定在3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2万吨,比2015年提高14%左右,以增加粮食播面,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
积极开发利用冬季稻田资源,逐步扩大油菜面积,加快由普通油菜、单低油菜向高产优质“双低”化转变。重点实施油菜高产创建工程。到2020年,力争全县油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2.25万亩左右。
(二)蔬菜
充分发挥当地气候资源优势,不断提高蔬菜作物种植水平。按照无公害产品质量要求,积极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的生产和加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以优质高效为主攻点,积极引进推广优质新品,大力推广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发展质量型的设施蔬菜和高档温室
18
礼品蔬菜。加强韭黄、板田大蒜等特色蔬菜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白旗韭黄”的名优品牌效应,进一步提高普定优质蔬菜的市场影响力。重点实施5000亩韭黄扩建项目、100万供袋无公害食用菌生产项目。到2020年,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次左右,基地面积稳定在8万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达6万亩,绿色、有机蔬菜认证面积达2万亩以上。其中韭黄生产基地达1.5万亩。蔬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以上要求。
(三)精品水果
充分挖掘普定资源潜力,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大力发展冰脆李、桃子、杨梅、柑桔等特色果品,逐步调优内部结构,同时引进优质新品种,不断改良果树品种,走品种-品质-品牌道路,全面提高水果的质量和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水果标准化基地建设,以种植为基础,科技为支撑,物流为保障,销售为先导,推进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水果产业链。到2020年,果园面积达15万亩以上,水果一增加种植面积,特别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完成水果的种植,实行扩大精品水果种植面积,一方面是修复生态,另外一方面是提供丰富的水果产品,以缓解对粮食过度依赖。同时,可以实行林下养殖,发展生态产业,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在保护生态的情况下,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茶叶
进一步抓好茶叶标准化生产,从茶叶种植到加工,分别实施绿色产品标准和有机产品标准生产。进一步加大优质茶叶基地建设,
19
建设高标准茶园。充分利用“朵贝”这一茶叶品牌的集聚力,统一品牌,大力发展“朵贝”系列茶产品,打造茶叶专业乡。加强以“朵贝”茶为重点的茶文化建设,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建设一批集采茶、品茶、购茶于一体的茶文化休闲场所,提高品牌效应,提升茶产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强茶叶销售网络建设,建设一个茶青交易市场和一个成品茶交易市场。鼓励大户种植和企业连片开发,支持重华、夜郎湖食品等茶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引导猫洞新民茶叶等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促进茶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到2020年,全县优质茶园面积稳定在13万亩,主要采取稳定面积,以提高茶叶亩产量为核心,把中低产茶叶改造成优质高产茶叶。
(四)中药材
依托普定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品为核心,加快构建中药药源生产体系、加工生产体系和市场营销与服务体系,搞好药材基地规划建设,实现中药材种植规模化、规范化和制药企业现代化。重点种植太子参、绞股蓝、金(山)银花、白术、桔梗、半夏、葛根、何首乌、喜树、瓜子金、山苍子、鱼腥草等品种。其中,以猫洞、猴场、补郎、马场4个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太子参、半夏、观音草等品种;以鸡场、龙场乡2个乡镇为重点适度发展太子参、何首乌、半夏、金银花、鱼腥草、白术等品种;以城关镇、坪上2个乡镇为重点积极发展太子参、半夏、何首乌等品种。到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十二五”期
20
间的面积相持平。大力发展林下间作中药材3万亩以上,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中药材对土地的占用率。规范化种植面积达1万亩;中药材业总产值达13000万元以上;逐步完善中药材市场体系,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特色知名品牌。
(五)烤烟
到2020年,烤烟种植规模在1万亩以上,比“十二五”增加2000亩,烤烟产量由1.7万担提高到2.2万担,实现产值2000万元提高到2500万元。
(六)花卉苗木
依托园区建设,到2020年,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利用苗木保护生态,并实行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发展生态产业。
二、农产品加工业
“十三五”期间,采取有力措施,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强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金和鼓励本地民间资金投入农业,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基地,建立农户和企业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做大做强现有的16家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和壮大生态农业龙头企业5家,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扩大农民增收途径,结合普定实际,应重点发展蔬菜初级加工、马铃薯加工、畜牧产品加工、茶叶加工、水果初级加工以及其他各种有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工,鼓励创建绿色名优品牌,推动胜强牛肉等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
21
根据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布局,配套发展茶叶、蔬菜、畜产品冷链保鲜等专业批发市场。在全县选择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乡镇建设农机、农资、农副产品等专业市场,加快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建设。在城关镇、补郎乡、马官镇建设2个区域性大型活畜交易市场;在化处镇、马场镇、白岩镇、龙场乡、坪上乡、鸡场坡乡建设6个中型活畜交易市场;在11个乡镇建设15个畜产品交易市场;加快建设化处镇综合农产品交易市场,完善优质茶叶主产区茶青交易市场。
三、继续推进三品一标认证,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十三五期间,继续坚持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继续把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品牌打造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以朵贝茶、白旗韭黄、梭筛桃、夜郎湖牌冰脆李、仙马核桃、黄金梨、秋瑾梨、金刺梨等特色品牌为支撑,全面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管理,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认真组织制定一系列以粮油、茶叶、蔬菜、水果、畜禽产品为主的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并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全县大宗农产品生产有标可依,基本形成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完成原产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个以上,新增农产品有机认证3个以上,认证基地面积1万亩以上,绿色认证面积10000亩以上,无公害认证10万亩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覆盖率达到80%以上,注册商标10个以上。 四、建立动态农业数据库
在“十三五”期间,由政府部门牵头建设一个整合科技、扶贫、
22
发改、农业、林业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建设一个完备、动态的农业数据库,打造技术、信息、交易平台,实现农业战略体系再造。农业动态数据是大数据理念、技术和方法在农业的实践,涉及到耕地、播种、施肥、杀虫、收割、存储、育种、养殖、加工、市场流通等各环节,为生产者、消费者提供24小时互动视频的无间断展示农作、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农产品生产可追溯体制;为生产者农民及种养大户实现订单农业,提供最新的生产技术和现货交易平台;帮助农企、连锁机构及渠道客户实现各个环节良性发展,为普定县农业实现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服务。
动态农业数据库的版块构建
动态农业数据库的建设,将对普定县现代化农业提供重要信息技术支撑。在技术上,该平台应该充分运用先进数据管理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建设具有高效性,先进性,开放性的商务智能项目。结构上,该平台应具有良好的可配臵性,满足资源、业务流程的变
23
化。
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农业数据库必将向多元化、全球化、商品化和多媒体化发展。建设一个完备动态的农业数据库,实时提供行业研究和数据渠道,在梳理农业战略流程的同时,提供农业领域最广大的动态数据库资源。已成普定县高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
五、园区建设
2013年,普定县积极响应省市号召,启动山地高效农业产业
园区建设项目,在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通过县委、县政府的强有力的领导和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共建设省级农业园区3个(普定县循环农业示范园区、普定县化处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安顺市高科技市级乡级示范园区12个。其中,普定县循环农业示范园区进入省级重点示范园区园区,在2014年度年终考核中排名全省第21位,2015年度在第一季度全市省级园区考核中排名第一。产业示范带动效果显著,园区内农民人均收入均大大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第二节 优化特色优势农业布局
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按照东油(茶)西果中蔬南药北茶的思路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
24
一、种植业布局
粮油种植布局。重点在马场镇、化处镇、马官镇发展水稻生产,在猴场乡、补郎乡、龙场乡发展马铃薯生产,在化处镇、马官镇、城关镇镇、白岩镇发展玉米生产,在马场镇、鸡场坡乡、坪上乡发展小麦生产。油菜种植主要以化处镇、马官、补郎乡、龙场乡、鸡场坡乡、坪上乡等乡镇为主。
蔬菜种植布局。县城近郊以发展韭黄特色蔬菜间作优质叶类蔬菜和精细菜为主,在白岩、化处、马场三个乡镇打造2万亩韭黄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带动城关、马官、坪上等乡镇发展夏秋冷凉蔬菜。
经果林种植布局。以城关梭筛桃、紫王葡萄、秋锦梨,马官金刺梨, 坪上冰脆李,补郎、猴场的核桃为主,打造10万亩经果林种植,重点实施坪上镇万亩冰脆李种植,补郎、猴场 5万亩核桃种植,梭筛下大坝万亩梭筛桃,马官万亩金刺梨等精品水果生产基地扩建工程。
茶叶种植布局。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不断提高高产茶叶基地比例,完成茶叶种植从量到质的转变,在化处、猫洞、鸡场坡等8个乡(镇)大力发展优质茶叶生产。
精品花卉苗木种植布局。依托普定县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在马官镇、城关镇、龙场乡交界处,发展5万亩以上的精品花卉苗木生产基地,重点打造兰花、康乃馨、红豆杉、桂花等精品花卉苗木。
中药材种植布局。以猫洞乡万亩桔梗黄柏基地、鸡场坡乡中
25
药材种子(种苗)示范基地、龙场乡太子参种植基地、化处银杏种植等基地为主。完成新增种植1万亩,全县中药材面积达5万亩以上。
烤烟种植布局。在鸡场坡乡、马场、龙场、猴场、补郎等乡镇优化和扩大种植面积。
二、农产品加工业布局
以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产业布局为基础,以农业园区的农产品加工区为核心,引导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推进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实现农产品加工与农业生产布局的良性互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建立茶叶、金刺梨、辣椒等农产品加工基地,重点培育易兴食品、贵芝味、黔三香、夜郎蜂业、金钩豆瓣厂、梓涵冷链物流交易市场等企业。
第三节 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
农业经营主体是联系生产与市场的纽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才能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并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加快农业资源信息化、农业生产科学化、农牧产品标准化、生产设施现代化、科技成果市场化进程,实现农业产业化从粗放经营向现代高效集约化方向发展。
一、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
以百花欢乐大世界、夜郎蜂业、黔三香、贵芝味、朵贝茶业集团、易兴食品、思源、元贞等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龙头,
26
继续引进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知名龙头企业,大力支持9家省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18家市级龙头企业争创省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家庭农场,大力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范化发展,构建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的联结机制。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按照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IT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现代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商旅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初步完成农业一产接二产连三产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利润的合理分配,促进产业利润向一产倾斜,增强一产的可持续发展。到“十三五”期末,培育省、市重点龙头企业50家以上。
二、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面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依托县乡主导产业和村特色产业、种养基地、种养大户、科技能人等建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农民市场主导地位,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自然风险的能力;依靠政府、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更新、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着重改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教育、培训、技术指导、信息导向、法律咨询等功能,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农业的生产、购买、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引入现代公司经营理念,完善协会组织结构,规
27
范协会日常运营,保障协会功能的正常发挥;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的进程,培育一定数量的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农村实用人才,引导广大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使广大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把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
庭农场、种养殖大户与实施 “5541” 农村致富带头人工程(即从2013年起,每年在每村培育5户农村致富带头人,带动50户农户创业,解决400个农民就业,并人均增收1万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项目覆盖、财政支持、金融扶持、科技支撑、市场推介等措施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十三五”期末,
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社500家以上,重点扶持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5家以上,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0家以上,合作社带动农户比列90%以上。
三、积极推进现代农业集约化经营
积极推动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制定主要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推动农产品的科学化、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各园区按产业链发展要求连片集中规划,功能互补,推进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共享基础设施,促进废弃物再利用,大力实施立体种养殖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农业增效;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开展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增强农业发展活力,解决农业发展融资难问题;发展多种集约化生产模式,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
28
教一体化经营体系。
四、创新农业产业化推进机制
全力推进大农业部门职能整合,精简办事程序,推动一条龙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以项目建设整合涉农部门资源;建立农业产权流转担保投融资平台,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的问题;以政府为中心,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农户联动机制,依托行业协会构建交流平台,协调各方意见,减少分歧,实现互利共赢;依托龙头企业,调动社会资源,完善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和发展品位;完善农业重大项目咨询论证制度,规范专家咨询流程,提高项目科学性和可行性;完善各种信息库建设,健全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第四节 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推进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建设 按照“规划引领、超前布局、突出优势、循环发展”的原则,
以8条农业产业经济带和乡镇园区建设为抓手,突出精品示范、连片开发,有力推进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向生态化、信息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一、抓园区建设,引领结构调整
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目前,我县共创建16个农业园区,其中,省级园区3个、市级乡镇园区13个。在3个省级园区中,普定县循环农业示范园区是省级重点园区,系全省十大样板示范园区之一。十三五期间,我县将继续以农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按照“立足特色、轴带展开、点线
29
结合、重点突破”的原则,以8条农业产业经济带和乡镇园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强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
整。发挥园区典型引路的作用,引领全县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到十三五末建成国家级示范园区1个以上,省级示范园区5个以上,市级认定的乡镇示范园区15个以上。
二、强力推进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
立足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基础条件,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方向,积极优化茶叶、精品水果等产业的发展,重点突出绿色和有机的发展方向,保护生态,从而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在普定县北部山区,坡度在25°以上的坡耕地,结合退耕还林、还草、精品水果种植等项目发展茶叶、核桃、金刺梨等经济林种植。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走生态产业化发展道路。到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其中,中低产茶园改造10万亩),精品果蔬(含工业辣椒)、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到30万亩以上。
第五节 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整体素质
“十三五”期间,大力实施“致富带头人”、“雨露计划”、产业化技能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培训项目,培育年轻化、专业
30
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新型职业农民,以农业企业法人、种植大户、返乡创业人员为重点对象,培训内容从单纯的种养殖技能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信息处理等综合技能方向发展,全面提升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适应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要求。到2020年,培养1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其中生产管理型300人,社会服务型200人,专业技能型9500人。
二、推进社会主义生态小康村建设
在“十三五”期间,按照“村强民富,村容整洁,村务民主,村风文明,生态良好”的要求,围绕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方向,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油产量稳定、品质优良的基础上,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实施好社会主义生态小康村建设,并以此为总抓手,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及民族民间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对旅游商品市场的开发,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依托朵贝茶、白旗韭黄、梭筛桃、金刺梨等优势品牌,结合各村优势,由“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向“多村一品”的优势产业聚集方向发展,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走品牌化、规模化、生态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生态小康村建设100个,其中,2016年15个,2017年18个,2018年20个,2019年22个,2020年25个。
充分利用村级土地、荒山、林场、水库、河流等自然资源,采用合作、合股、承包、租赁等形式进行开发,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
31
济。
加强以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公共基础设施为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村庄整治力度,着力进行治脏、治污、治乱,在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规范村寨建筑,提高村寨绿化率,完善村寨消防设施,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特色突出、风情浓郁的新村寨。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积极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繁荣农村文化事业,认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
第五节 大力发展第六产业,发展农村经济
\第六产业\即\等于
6,它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
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光明前景。
一、大力发展第六产业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完善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撬动“大市场”,使农业产业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十三五期间,我县将依托百
32
花欢乐大世界、彩虹水乡、新益农、朵贝茶集团、易兴食品等发展第六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茶叶、精品水果、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向“第六产业”方向发展,使之成为我县现代高效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让广大农户更多地分享二、三产业的利润。
二、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
进一步优化返乡农民工创业环境,研究制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的扶持办法,从整合的财政支农资金或扶贫开发资金中划拨一部分作为农民自主创业专项基金,鼓励和引导积累一定资金、技能的返乡农民工和本地有创业意愿的新型农村居民自主创办各种实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由县劳动人事保障局设立自主创业服务站,全县各级党组织通过创业服务站、村级便民服务点,提供创业一站式服务,减免证照办理费用,简化审批手续;组织农村中的致富能人和种养殖大户,采取大户带农户、“大户+农户”等模式,带动返乡农民工发展种养殖业,鼓励支持那些头脑活络、经商理念强的人积极发展农村商贸物流业,丰富农村经济的内容,从而推动全县由劳务向创业转型,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积极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依托普定县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结合气候资源、古镇、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在普定至安顺、普定至马官、普定至化处、普定至坪上、普定至补郎布局四条观光产业带。重点打造沙湾大观园、思源生态休闲观光园、百花欢乐大世界等,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型、
33
观光采摘型、田园生态型、休闲垂钓型、乡村观光型等形式的观光农业,为第六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此外,依托夜郎湖景区、普屯坝草场、朵贝茶场等资源,打造观光农业区。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将我县申报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四、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在第六产业发展的模式下,探索农业生产类财政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并量化入股和村级集体资产股份量化的方式发展村级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农业企业到试点村进行农业开发,盘活村级集体资产,利用闲臵的集体土地、水利设施设备等公共资源入股企业经营参与分红;把农业产业类项目资金支持给村集体,村集体利用该项目资金入股企业经营并据股份参与收益。到十三五期末,实现普定县216个行政村无空壳村的目标。
第六节 重大工程项目
按照“巩固基础、提升能力、保障发展”的要求,优化资源配臵,整合项目资金,重点推进“六大工程”建设。
一、生产保障工程
——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工程。继续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保障、专家咨询和配肥保障系统,健全土壤养分指标和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围绕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应用,完善、创新配方肥的供应和流通体制,建立长效供销机制,实现“测、配、产、供、施”五环节有效衔接,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种植制度,通过土壤
34
样品采集与检测,农户投肥调查及耕地地力评价、数据库建设等,宏观调控施肥结构,微观调节施肥用量,合理运筹施肥比例,科学配臵肥料资源,为农民提供免费的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提高科学施肥技术的入户率、覆盖率、贡献率和肥料利用率。到2020年,新增普定县测土配方施肥补助项目1个,累计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5万亩,每年2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总投资中央资金150万元。
——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项目。在普定县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通过有机肥厂,实现循环发展。支持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减少废弃物污染,采取技术补贴、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等方式,继续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项目,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示范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模式,提高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力度,扩大绿肥种植规模,拓宽增施商品有机肥范围。到2020年,新增普定县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1个,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累计推广绿肥种植、稻田秸秆还田、商品有机肥50万亩,秸秆还田率力争达到99%以上,田间地头焚烧秸秆现象基本杜绝,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高,减少化肥施用量20%以上。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900万元,省级资金100万元。
——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针对普定县区域性干旱日趋严重,水资源紧缺,坡耕地质量差的问题,因地制宜,开展农田节水示范,推广农田节水新技术。采取以机耕道、农膜为集雨面进行集雨,采
35
用先进设备为主的集雨节灌补水、耕地基础性整治为主的土壤水库增容和保墒固土、农机和生物技术为主的抗旱保水、地力建设为主的耕地培肥与监测及技术开发和推广为重点的研究与培训,全面推进农田节水工程。到2020年,全县农田节水技术体系得到完善,基本形成农田节水抗旱基础工程体系、农耕农艺节水技术工程体系和田间节水灌溉工程体系,旱作节水农业典型示范县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示范规模5万亩,建成省级土壤肥力、墒情监测网点。
——土地出让金用于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争取提高土地出让金用于基本农田建设的额度,通过修建机耕道、田间便道、灌排泵站、排水沟、小水池及平整土地等建设,改善耕作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到2020年,累计5万亩以上的基本农田得到改造,基本达到“方便耕作、保土保肥、抗旱排涝(洪)、稳产增产”高标准农田的要求。
二、生产推进工程
——高产创建工程。在生产条件较好地区,建设万亩连片高产创建区,示范推广优良品种,集成推广高产技术,开展专家指导、病虫害综合防控,实施专业化服务,大幅度提高单产水平,实现高产地区再高产。着力在化处、马官、城关、白岩等乡镇实施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在化处、龙场、鸡场等乡镇实施油菜高产创建项目,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在马场、鸡场、坪上等乡镇实施小麦高产创建项目,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到2020年,新创普定县粮食高产项目2个,共计10万亩,每年水稻、玉米各1万亩高
36
产示范区的创建,总投资省级资金160万元;新创普定县粮油高产整乡推进项目1个,共计10万亩,每年2万亩油菜高产示范区创建总投资省级资金80万元。
——粮食增产工程。在边远贫困和中低产地区,以水稻和玉米为突破口,以示范推广杂交良种和主体技术为核心,配套推广综合增产技术,不断优化水稻和玉米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的平衡发展。2011年到2015年,在马场、化处、马官等乡镇建设实施优质稻基地建设项目,选用优质稻品种,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在在化处、龙场、鸡场等乡镇建设10万亩优质油菜基地。到2020年,新建普定县粮食增产工程项目2个,共计60万亩,其中包括每年水稻、玉米各6万亩粮食增产工程补助,总投资省级资金290万元。
——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优势发展区域,创建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高标准、高水平、具有引领作用的园艺作物标准园。到2020年,新增韭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个,规模10000亩,预计投资省级资金1000万元,其他1000万元;新增茶叶标准园5万亩(每年建设1万亩茶园),预计投资资金省级资金4000万元,其他6000万元;建成普定县现代高效标准化花卉苗木生产基地2万亩,其中百花欢乐大世界3900亩,康乃馨500亩,智能大棚兰花种植45亩,葡萄标准化基地5000亩,红豆沙、桂花等珍惜苗木1.36万亩。预计投资省级资金2000万元,其他3000
37
万元。
——蔬菜产业示范工程。基地建设:主要实施保供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和生产设施配套建设。新建大棚韭黄种植2000亩,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省级资金1000万元,其他资金2000万元;普定县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普定县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其中,建设1个农产品配送中心,5000亩无公害韭黄生产基地、2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1个大型农贸市场,配臵冷链物流相关设备。
——茶产业专项资金项目。新增普定县猫洞乡茶叶种植观光园建设项目1个,茶园8000亩,创建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标准园,投资中央资金3000万元,省级资金5000万元,省级以下资金1000万元,其他1.6亿元。示范带动茶叶质量提高和茶园效益提升,全面提升茶业竞争力;2-3家茶叶清洁化生产示范加工厂建设,引导在茶园集中产区,特别是新建茶园规模大的区域,建设拥有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茶叶清洁生产线示范加工厂,提高茶青资源综合利用率。在化处农产品仓储加工项目,规划占地900亩,主要内容为茶叶 等农产品保鲜、储运、加工。新建1个交易成品茶交易市场、10个茶青交易市场,重点茶区建立茶青交易市场,在县城建成品茶交易市场。新建茶叶加工厂9个。
三、公共服务能力条件建设工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解决“菜篮子”的质量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建立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速测站(点)延伸到乡(镇)和基地,确保大型农贸市场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
38
率达98%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到2020年,完善县级综合质检站建设和11个乡级农产品质检(站)点建设,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监测预警(站)点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建设 。
——植保体系建设工程。继续实施好植保工程项目,全面提升农作物有害生物和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综合治理与应急控制能力,提高农药和药械管理与安全使用能力,把病、虫、杂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到2020年,完成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的建设,综合防治能力迅速增强,检疫性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科学用药水平全面提升,农药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农药有效利用率得到提高。
——农业科技推广条件建设工程。完成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改革和建设工作,使其有明确的工作职能、有规范的运行机制、有优良的推广队伍、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有必要的工作条件,重点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农技人员培训,提升农技推广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能力。到2020年,改善11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技术推广服务条件和设施水平,新建区域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村级服务站点,培训基层农技人员0.1万人。
——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重点推广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技术、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玉米收获青贮机械化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搞好农机合作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到2020
39
年,示范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5万亩, 马铃薯、茶叶、烤烟、生态畜牧业、玉米等生产机械化技术5万亩,节水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1万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1万亩,建农机化综合示范区,完善农机维修网点。
——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通过实施不同模式、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项目,推广先进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切实搞好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到2020年,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覆盖80%以上,使项目区60%的农户受益;“三电合一” 和“12316”信息平台服务覆盖全省所有县,受益农户4万户;同时,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及供求、农情调度、农产品质量追溯、重大动物疫情、植物病虫害、农业资源环境、农业自然灾害、测土配方施肥、农村经营管理等方面,全面启用决策支持系统,提高动态管理技术水平。
四、“三位一体”生态保护工程
——农村沼气建设工程。重点选择在旅游区、生态脆弱退耕还林区、天然林保护区、无煤区和石漠化区等具备突出代表性和示范辐射作用的区域,继续稳步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联户沼气示范、大中型沼气工程、乡村沼气服务示范网点建设等,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构建农村能源建设服务的新格局,充分发挥农村能源建设综合效益。预计十三五规划期间,建设沼气池、沼气(服务)站项目20个,其中沼气(服务)站项目5个,拟建后续服务网点50个,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5个共计1000口,大中型常温沼气池建设
40
项目10个共计10口;总投资1.18亿元,其中沼气(服务)站250万元,农村户用沼气池农村户用沼气池8150万元,大中型常温沼气池3400万元,中央资金2025万元,省级资金275万元,其他9500万元。农村沼气池的建设项目以B型池为主的“一池三改”特色建造;大中型常温沼气池建设项目需要建设的内容有300立方米CSTR厌氧中温发酵罐、200立方米湿地贮气柜、沼气脱硫和脱水设施、50千瓦沼气静音发电机组及余热回收系统、10万大卡锅炉1套、集污池80立方米。
——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通过对家园清洁设施、田园清洁设施和村公共清洁设施的改善,推广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秸秆等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五、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
——传统农产品加工产业。粮食:结合主产区,扶持建设适宜的稻谷、玉米以及各类小杂粮加工厂,鼓励发展粮食制品二次加工,不断提高加工转换率,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蔬菜:围绕重点布局和产业带建设,利用气候优势种植反季节蔬菜和生产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优势,抓好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培育,大力发展蔬菜保鲜包装行业;依托路网建设,抓好外销,使蔬菜成为我省大宗农产品加工的主要优势行业之一。水果:依托易兴金刺梨加工、黔三香、贵芝味等企业、完成主要水果产品的产
41
后加工,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到2020年,农产品产后加工业产值达到40%以上。其中,完成4万吨金刺梨加工厂,新建2万亩工业辣椒加工厂、新建年产200吨茶多酚生产线项目1项,建成生产线2条,加工厂房3000平米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投资中央资金1000万元,省级资金1000万元,其他资金40000万元。
——优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茶产业:强化基础管理、扩大加工能力、着力打造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在茶产区布局形成制茶企业集群。植物油加工产业:在油菜籽主要产地形成油菜籽加工产业群,培育适销对路的油料专用品种,调整种植结构,采用“订单”形式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油料生产基地。到2020年,特色食品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新建年产200吨茶多酚生产线项目1项,建成生产线2条,加工厂房3000平米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投资中央资金1000万元,省级资金1000万元,其他资金3000万元;新增普定县高端优质茶叶加工厂1个,加工厂房3个各3000平米,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投资中央资金500万元,省级资金1000万元,其他资金8500万元。
六、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园工程
——旅游精品沿线示范项目。利用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发展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田园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到2020年,围绕百花欢乐大世界、沙湾农业大观园、思源观光休闲生态园、秀水村休闲旅游等打造农业生态示范园区,配臵花卉、蔬菜、水果、茶叶、畜牧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以及利用农村清洁工
42
正在阅读:
忘不了作文500字06-26
自编童话作文450字07-08
人与山的哲学思考05-10
浙江省安吉县振民中学高一英语《unit 1 friendship》单元测验09-12
2014细胞学作业 答案 - 图文09-20
刮板输送机培训考试题05-23
2017全国咨询工程师(投资)网络教育-化工医药(资本运作)试卷及答案11-10
化学系物理化学思考题及答案12-24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普定县
- 初稿
- 农业局
- 发展规划
- 农业
- 十三五
- 基于单片机的水位检测与控制系统
-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标准概要
- 水泥厂石灰石矿山爆破事故应急预案
- 二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课程纲要
- 侵权责任法的成功与不足—杨立新
- 流体传动技术实验指导书
- 经典个人简历模板全集
- 长江三峡水电站葛洲坝二江发电厂毕业实习报告 - 图文
- 原子物理学++课后答案
- DSOFramer.ocx 帮助文档
- 双重否定句练习(加答案)
- 行业人士对汇川英威腾的对比分析
- 电力系统复习题解析
- 恋爱通告经典台词经典法则
- 江苏省电动自行车企业名录2018版1683家 - 图文
- 二叉树及其应用(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 2010年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8年金属工艺品现状研究及发展前景趋势(目录)
- 王姓蛇宝宝起名字
- 毕业论文-基于Php的网上商城网站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