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区域产业结构分析与研究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03 07: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武汉市区域产业结构分析与研究

学号:095231005 姓名:刘云凤

一、摘要: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市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其力度决定了今后武汉市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利用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数据分析该市的产业结构现状,同时结合该市的经济发展环境透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区位优势和增长极等区域发展理论为基础探究武汉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以期为该市在中部崛起中的应有作为提出建议。并提出了武汉市今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为武汉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国民经济整体质量的重要标志。武汉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中部崛起的龙头,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为主导,优势产业为重点,建立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低耗能、低污染、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扩张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关键词:湖北武汉 产业结构 升级优化 区位优势 增长极

三、正文

(一)区域概况: 【地理位置】

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中国腹地中心、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湖北省省会,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全国特大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平面直角坐标上,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公里,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 【面积】 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75平方公里。

【海拔】 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双尖峰为武汉市境内最高点,海拔873米。

【人口】 2009年常住人口达910万。

【自然资源】

(一)地质、地貌:武汉市地质结构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几乎控制全市地质构造的轮廊。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全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

(二)气候:武汉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四季分明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5.8℃—17.5℃,极端最高气温41.3℃(1934年8月10日),

极端最低气温-18.1℃(1977年1月30日)。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年总辐射104千卡/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

(三)土壤:武汉市土壤种类繁多,共有8个土类、17个亚类、56个土属、323个土种,其中水稻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5.5%;其次为黄棕壤占24.8%,潮土占17.0%,红壤占11.2%;其他有石灰土、紫色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共占1.5%。

(四)植被:武汉市植物区系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地带。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的蕨类和种子植物有106科、607属、1066种,兼具南方和北方植物区系成份。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是全市典型的植被类型。长江、汉江以南以樟树、楠竹、杉木、叶茶油茶、女贞、柑桔为代表;长江、汉江以北以马尾松、水杉、法桐、落羽松、栎、柿、栗等树种为主。

(五)动物资源:武汉市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畜禽、水生、药用、毛皮羽用、害虫天敌、国家保护动物等动物资源。畜禽动物主要有猪、牛、鸡等10余种、70多个品种。鱼类资源有11目、22科、88种,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青、鲢等20余种。“武昌鱼”(学名团头鲂)因产于武昌梁子湖而得名,肉味鲜美,中外驰名。水禽有雁、鹳、鹈等8目、14科、54种。白鹳是国家一类保护的珍贵稀有水禽。特种经济水生物有白鳍豚、江豚、鳖等。白鳍豚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江豚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在野生动物资源中,毛皮兽类很少,主要是药用动物、农林害虫等。

(六)水资源:武汉市江河纵横,河港沟渠交织,湖泊库塘星布,滠水、府河、倒水、举水、金水、东荆河等从市区两侧汇入长江,形成以长江为干流的庞大水网。总水域面积达2187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25.8%。据测算分析,在正常年景,地下水静储量128亿立方米,地表水总量7145亿立方米,其中境内降雨径流38亿立方米,过境客水710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万千瓦。全市修建水库274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6座;总容量9.25亿立方米;有塘堰9.1万口,蓄水能力3.3亿立方米;有湖泊193个,其中城区内有湖泊43个。

(七)矿藏:全市已发现矿产33种,矿点154处,潜在经济价值8400多亿元。其中,冶金辅料和建筑材料储量最大,拥有全国最大的熔剂石灰石、白云岩、石英砂岩基地,膨润土矿储量1.18多亿吨,居全国第一位。优质矿泉水、热泉已发现8处。此外,还发现金矿点11处,铜矿点9处,锰矿、磷矿点各2处,并有5处发现石油、天然气的“油气显示”。 【GDP】

2009年度国民生产总值(GDP)

4620亿人民币

2010年GDP将突破五千亿元

阮成发在《报告》中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增长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主要污

染物排放量削减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

武汉(Wǔhà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之一,中国中部地区(华中)的最大都市和区域中心城市。

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属于特大组团式城市。截止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910万,其中城镇人口537万。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 称“江城”。

在清末、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汉口一度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通商口岸,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武汉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著名的辛亥革命便首义于此(武昌起义)。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也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城市。

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故而武汉可以看作两市(汉口、武昌)一县(汉阳)的融合。在1926年到1949年间,三镇分别对应着汉口特别市(即直辖市)、武昌市(湖北省省会)和汉阳县。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至武汉,首次将汉口、武昌、汉阳三镇合并为京兆区,总称武汉,开三镇合并之先河。1949年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暂由中央直辖,成为新中国设立的首个直辖市。1954年6月19日,中央会议决定将武汉由中央直辖改为湖北省省会。

武汉文化底蕴深厚,有\京剧之母\美誉的汉剧,便鼎盛于汉口, 最终与徽剧合流, 诞生了国粹京剧。武

汉更是中国水域面积最大的城市,在城市面积中,水域面积约占四分之一,湖泊数量达到170个。武汉的东湖则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 武汉三镇

武汉三镇指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处,隔江鼎立的武昌(长江以南的市区部分)、汉阳(长江以北、汉江以南市区部分)、汉口(长江西北、汉水以北的市区部分)三个城镇,范围即现在的武汉市区。 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属于城市经济圈、城市旅游圈和城市农业圈。范围包括以武汉为中心的100公里半径内的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八个中小城市在内的地区(1个特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和4个小城市),是华中地区及长江中游

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

(二)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1、产业结构概况 (1)产业结构总体分析 2008年武汉市地区GDP为3960亿元,人均GDP约为4万元,约合5500美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例为3.7:46:50.值得注意的是,自2001年起,该市三类产业比例进入稳定时期,第三产业保持在50%左右,第二产业在43%—46%之间波动,第一产业比例则一直呈现稳定小幅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6.5%下降到2008年的4%左右。2001年中部地区GDP产业结构比例约为18:46:36.东部地区也只有11:48:41,而武汉市为7:43:50,说明该市的产业结构水平远远超过中部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东部部分地区,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水平,这也奠定了武汉作为中部崛起龙头城市的基础。 武汉市2009年经济总量达4560.62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占3.2%、47.0%、49.8%,2009年GDP达4620亿元,接近全省4成,副省级城市列第五,人均GDP逾6400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64.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74元,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2%。 123 1、是第一产业3.2% 2、是第二产业47.0% 3、是第三产业49.8%

2009年武汉市三大产业比例

(2) 产业结构的行业分析

从表中可看出,武汉市工业各行业内部发展差异很大,总体水平与全国相比略显落后,大部分行业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其中,皮革毛皮羽绒及制品业、木材加工、家具制造业等与全国份额28346相比,落后较大,其增长率不到全国水平的一半。从结构效应(934)上来说,烟草加工、木材加工等%%个行业的结构效益较好。其中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等的竞争力份额(:34)较大,说明武汉市在这些行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医药、饮料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大,是武汉市优势工业部门。

(3) 产业结构的区域分析

在全市工业生产总值中,中心城区约占50%,远城区占20%,东湖开发区和沌口开发区

占35%(城区和开放区存在重复计算),说明两大开发区成为武汉工业的两大引擎,战略地位明显。

(4)近几年变化趋势

1.1 经济总量平稳增长

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3年到2008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出现比较明显地增长,但第一产业增长平稳。图1 武汉第一、二、三产业和总产值额数据来源:湖北省统计年鉴2003—2008。经整理计算所得。从图2可以看出武汉2003—2008年经济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4年到2005年总产值和三次产业增长率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尤其是第二产业增长率下降明显。总产值从2004年的13.7 下降到1O.7 ,第一产业增长率由2004年的14.8 下降到2005年的8.8 , 2006年则进一步降低达到了5.7 。第二产业增长率由2004年的18.1 下降为3.8 ,而第三产业的降幅为5.

5 ,即由2004年的18.1%下降为11.3 。可以判断2004年到2005年武汉经济增速下滑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增速下滑导致的,这说明武汉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会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第二阶段从2006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加快,2006、2007、2008年增长率分别为14.5 、20.8 和25.5 。第一产业滞后于总产值增长在2006年才呈现拐点,第二产业和第

三产业从2006年开始增长速度加快。

2.2 各城市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从图5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内城市在产业结构上存在明显不平衡和层次性。第一层为武汉市三大产业比例为4: 46:5O,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呈现出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

(5)产业结构评价

第一, 产业规划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产业规划必须从武汉市实际情况出发与区域经济发展

阶段相适应,必须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优化产品结构,使之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并有助于武汉市区位优势的发挥,

在优势产业基础上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第二, 武汉市产业结构变动的总趋势是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但不能简单追求产业结

构的比重向“三、二、一”的模式转化,而不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武汉市虽然国内生产总值同国内!\个副省级城市相比靠前,但人均GDP仅14667.44元,远远落后于其他城市,排名第16 位。武汉市工业基础较雄厚,但质量较差,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很高,工业运行效益不高。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原有工业基础的改造和升级,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只有第二产业在质和量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才能带动第三产业的繁荣和武汉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三)武汉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 资源环境压力大 武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加之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工业比重较高。于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很大。一些重污染行业大多分布在沿江环湖地区。东湖水污染严重,环保投入不足GDP的2%,尚不能抑制环境恶化的趋势。

2、 民营经济比重较低

武汉市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重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比重高,民营经济相对不发达,这是我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的重要原因。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武汉市没有一家入围,而且武汉市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商业贸易、餐饮贸易、运输修理、简单加工等传统行业,科技含量较低,而从事产品开发、高新技术、出口创汇的民营企业不多。

3、 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

长期以来,武汉市经济结构“偏重”,重化工业一直唱主角,服务业比重偏低,虽然比例稳定在50%左右,但内部结构仍然不合理,其中金融、物流、信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现代服务业的比例偏低,仅占46%,商贸餐饮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仍然占主导地位,布局不够合理,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周围地区十分落后,形成了“二元结构”。武汉市金融业总体规模小,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

4、产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在07年度的中国竞争力报告中,武汉市的制度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开放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只排在第33、38、41、57位,武汉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在全国35个城市中排第

10位,但在基础条件、开放程度和政府服务等专项指标只分别排在14、14和22位。可见武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环境尚不理想。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武汉仍处于政府高度管制的范围之内,企业自主型的产业调整积极性不高,具有活力的产业仍受制于政府强有力的控制而缺少能动式的发展,特别是钢铁、化工、汽车制造等支柱型企业,政府过多的干预使本地和外地投资者望而却步,也使本来能与支柱产业进行配套发展的中小企业缺少安全感和投资信心。同时,政府简单的“引资”思想,使己进入的海内外投资者带有极强的“寻租”心理,在武汉跑马圈地,严重破坏了武汉市的中长期发展,破坏了各种市场要素的合理配置。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市场成熟度情况评估表,武汉的市场化程度仍处于初中期阶段。

(四)针对以上不足的对策 1、 优先发展国际现代化服务业

武汉是特大成市,发展服务业无疑是其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且“两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获批使得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重工业因污染较重,农业因附加值不高都难以在短期内有较大突破,所以发展服务业应当是当前加以重视的新增长点。具体方向是:利用人才优势发展全球知识服务外包基地,利用中部龙头的区位优势发展金融服务业,争当中部金融中心,利用交通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武汉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天然优势,而现代物流网络对城市圈和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起着组织作用,武汉要加大以现代物流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步伐。要充分利用港口和黄金通道、以及陆上铁路公路交通的多元化手段,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使武汉成为中西部沿江经济带的最佳物流节点,将全成本的压缩空间真正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流通领域。在创建中部地区一流工业基地的同时,围绕功能区的开发建设,根据充分发挥集聚效益的原则,配套成龙构建现代化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 发展特色优势高新技术产业

应当利用“中国光谷”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链。武汉的光纤光缆产量位居世界第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可以围绕重化工业需求发展工业高新技术,如集成电路激光加工等。:光电子产业优势。光电子产业是武汉的支柱产业,依托武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武汉的光电子产业发展迅速,其发展水平和规模在全国都是屈指可数的。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高校云集、经济实力雄厚,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禀赋与研发资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拥有重大设备、科技信息和软件开发3 大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应用领域为重点,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使武汉成为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的基地。在产业有基础、技术有优势和事关长远发展的若干重点应用领域,如光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与节能领域等,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把武汉城市圈建成“全国最有创新力的地区”之一。 3、 发展新型重化工业

武汉目前的四大支柱产业中有三项都是重化工业,为了两型社会而放弃重化工业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其发展要突出“新”字,进行工业产品的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与发展循环经济联系起来。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只是追求经济效益,它是在保护环境、降低资源消耗以及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以科技推动工业发展的新路子。武汉城市圈是我国传统的重型工业基地,又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资源矛盾突出,且环境压力巨大。武汉城市圈又是我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和智力密集区,高新技术研发力量雄厚,具有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雄厚智力和技术支撑。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建设,其实质也是要探索“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路子。因此,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建设,必能推动湖北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知识为基础发展湖北的工业化道路。

4、 发展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产业布局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当代经济世界的一个突出现象, 在我国产业集群现象也很普遍, 其中浙江最为突出在当今世界经济主要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形势下, 产业集群是分散的中小企业得以生存的一种最好方式产业集群使得集群内的企业获得外部规模效应, 同时, 集群内众多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与竞争催生了知识、技术和制度的创新, 提高了集群内产业的竞争力。两大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的三成以上,所以保持集群优势十分关键,特别值得强调的是, 近十几年来, 武汉市高科技突飞猛进, 武汉东湖地区是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中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 在通讯、生物工程、激光、微电子技术和新材料等五大领域中, 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近年王家墩CBD也发展迅猛,很有可能成为武汉的第三中心区。这三大创新产业集群分别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光电子通信和金融知识服务为中心,利用各自分工优势带动全市的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5、合理确立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对一地区发展具有战略性影响的带头产业,是能带动整个区域产业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体。主导产业是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本地资源状况、产业发展前景等来选择 的,对本地区经济发展起决定意义并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的部门。!\世纪,\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武汉市具有优良的科技教育实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对集中,“中国·光谷”在武汉的建设更吸引了大量资金和人才的聚集,这构成了武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人力资源优势。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生物工程、精细化工和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对相关产业有较强的前瞻、回顾和旁侧效应,能促进武汉科技优势的生产力转化,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将成为武汉市今后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 6、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优势,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十五” 期间,武汉市应利用在制造业上的较强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制造业潜力,使之成为武汉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基础性力量。在机械制造业方面,武汉市应积极推进机械工业的战略重组,提高生产的集中化程度和整体竞争力,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一方面加大高新技术含量的工业专用机械、机床等重型机械的生产;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出适应农村和农业需求的农业轻型机械设备。钢铁制造产业应发挥武钢的比较优势,加速钢厂的战略重组,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力开发高附加值和高强度的新品种钢材,完善冶炼工艺和技术,促进其市场竞争力和效益的全面提高。在汽车制造业上,逐步解决好规模经济、适当集聚和结构多样化等问题。力争形成以神龙轿车、东风汽车、万通轻型车等为龙头,以特种专用车、建筑工程车、客车等为支撑,以汽车零部件生产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制造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武汉市商贸的发展,有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使武汉市成为长江中游对接

国内市场的商务中心。 7、培植新兴产业。

武汉市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应大力扶植。教育产业在武汉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政府应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学科研环境,逐步将社会力量和更多激励机制引入高等教育,形成官、产、研一体化、教育产业化的良好环境。住宅产业也是拉动武汉经济的一股新兴力量,能够带动建筑业、建筑材料、家居装饰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政府应加大房地产业的监管,使其规范化,出台相关商品化住宅的法律法规,完善住房制度改革,使住宅产业成为武汉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软件产业是武汉市的朝阳产业,以武大华软、华工科技、天喻软件园、曙光软件园等为首的软件产业发展良好。积极建设武汉软件产业基地,以开发制造技术集成软件、企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及教育软件等,能提高企业的科技化和产业信息化水平,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强有力地推动武汉经济高级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8、以技术进步带动传统产业改造,提高产业技术含量。

武汉市原有工业基础多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为主,企业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产业研

发能力差,产品技术含量低,难以对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特别是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较少,因而难以为武汉重点产业如:电子信息、机械、汽车工业等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技术创新加快对纺织、化工、建筑、造船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注意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促进产品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必由之路。采取重点扶植,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档次,引导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树品牌、创名牌,向现代化、高科技化方向发展。以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立足于技术进步,提高各产业的发展质量,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9、制定合理产业政策,积极优化投资结构,以投资增量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投资增量的变化对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有着重大的改造功能。当前,武汉市应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实行产业扶持与技术扶持相结合,提高投资效益。注意用投资增量的合理布局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解决好原有存量资产的优化和投资增量的投入关系。对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要大力扶持,着重于基本建设投资;对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服装、化工等则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存量资产的优化改造上。目前,武汉市基建投资多,而更新改造投资较少。基本建设投资为1179867 万元,而更新改造投资仅为673633 万元,占基本建设投资的百分之五十七,必须逐步扭转这种只注重上新项目、铺新摊子的做法,积极优化投资结构。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引导企业、个人投资向能发挥地区优势、经济效益高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逐步改善产业结构。基金项目: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武汉市民营企业投资环境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10、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以构建“生态湖北”为目标,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让“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

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决不能因为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而放松节能减排工作。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强化排污许可证管理,加大重点排污企业减排力度,突出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燃煤电厂脱硫设施的改进。继续实施十大节能工程,积极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和能源、原材料等重点行业节能,加快淘

汰电力、钢铁、建材、造纸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大环保专项治理力度,实施“蓝天工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继续抓好国家和省循环经济试点,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再生资源基地,支持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加快培育低碳产业,壮大低碳装备制造业,推动低碳技术及产品产业化。编制低碳经济试点方案,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实施《湖北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加快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以两库(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两江(长江、汉江)、三湖(大东湖水网、梁子湖、四湖流域)为重点,大力推进水生态建设。组织编制并实施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加强湿地保护和重点区域的生态治理与修复,实现湖泊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抓好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长江防护林建设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经营和低产林改造,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碳汇。

逐步建立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大对生态补偿的财政投入,积极探索转移支付、对口支援、专项补贴、生态移民、异地开发等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逐步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流域水环境保护领域实行生态补偿。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建立反映资源稀缺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加快建设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市场。逐步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强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与监测体系建设,制定完善防洪、抗震、防治地质灾害、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等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预案。

四、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既反映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武汉市自身的特点。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必然导致城市相关用地及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在武汉市,首先集中围绕内环核心区发展,同时,城市逐渐向外扩张.内环核心的产业逐渐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向城市边缘及郊外迁移扩散,为了满足城市郊区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也迅速发展,形成新的副中心.武汉市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注意其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城市用地规划应该根据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规律来进行,

使得城市用地布局与城市产业结构相匹配,并且充分考虑城市新的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正确预测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及城市发展方向,以便指导城市建设,使城市能够可持发展.

五、参考文献:

[1]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宋海林.中国产业结构协调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3]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武汉市统计局.武汉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5]武汉市统计局. 2008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3月. [6] 武汉市统计局.武汉市历年经济发展数据年鉴.截止到2007年.

[7] 陈丽媛.中部崛起与湖北经济增长极的构建. 决策参考.2006年第六期. [8] 萧芍芳.试析武汉在中部崛起中的区位优势.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3月 [9] 张丹,李娟文.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湖北大学学报.2007年12月

[10] 张秀生,杨刚强.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功能及其发展路径选择.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12月.

[11] 谢兰璋: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地位与地位思考.湖北大学学报.2007年1月. [12] 贺丹,赵玉林.武汉总部经济的发展与中部崛起.特区经济.2007年10月. [13] 张秀生.中部崛起与武汉城市圈发展.武汉金融.2007年第一期.

[14] 罗刚强,李先君.中部崛起战略下武汉产业集群发展路径选择.商业时代.2007年第七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zx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