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自考资料(详细全面)

更新时间:2023-04-09 01:4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自考分类资料(选修课资料)

第一部分填空单选(1—430)1〈〈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的作者是(马克思)

2、马克思的第一篇政治性文章是(<<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

查令>>)

3、“风格就是人”是马克思引用的那一位法国作家的话(布封)

4、<<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发表于(1843年)

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是(马克思)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为(巴黎手稿)

7、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已经同那一个政治团体建立了联系(正义者同盟)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成于(1844年4——8月)

9、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完成的标志性著作是(德法年鉴)

10、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不是非常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11、从理念世界中寻找美的哲学是(黑格尔)

12、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宗教)

1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实践)

14、中的基本思想和宗旨所在是(阐明了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5、马克思把于人的联系和被改造的自然称为(人化的自然)16、马克思在美学史上第一次科学的提出了(美是劳动的产物)

17、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的提出(劳动创造了美)

18、马克思提出人类劳动能够按照什么规律来建造(美的规律)

19、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劳动是使什么对象化的过程(人的本质力量)

20、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是(马克思)

2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见于与马克思的那一本著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2、人类最根本的实践活动是(劳动)

23、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4、提出“艺术表现感性事物的真理”的是(黑格尔)

2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由几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3个)

26、<<神圣家族>>的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27、<<神圣家族>>发表于(1845年2月)

28、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是下列那一位作家的著作(欧仁.苏)

29、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的主人公是(鲁道夫)

30、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开始他们的友谊和合作之后共同撰写的第一部论战性著作是(<<神圣家族>>)

31、战性著作是<<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同(青年黑格尔派)进行的哲学论辩

32、青年黑格尔派是19实际德国一支从黑格尔学派分化出来的哲学一政治派别。下面对其叙述错误的一项是(具有“右”倾色彩)33、青年黑格尔派的舆论阵地

是(〈〈文学总汇报〉〉)

34、青年黑格尔派的首脑人物

是(布鲁诺.鲍威尔)

35、青年黑格尔派的舆论阵地

的文艺主编是(布鲁诺.鲍威尔)

36、青年黑格尔派的显要代表

施里加把那一位作家说成是“批

判的批判家”(欧仁.苏)

37、下面关于文艺思潮和社会

思潮表述不真确的是(文艺思潮

是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

38、社会思潮即某一时期在某

一阶段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

政治情况而有较大的思想潮流。

下列不属于社会思潮的是(文艺

批判)

39、下列那一项不是马克思、

恩格斯在<<神圣家族>>所批

判的内容(主张无神论的伊壁鸠

鲁主义)

40、在<<神圣家族>>中,马克

思、恩格斯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

的辨证关系的三个具体方面对

思辩哲学进行了批判,其中不包

括(法国思潮和文艺思潮)

41、在<<神圣家族>>中,马克

思、恩格斯同青年黑格尔派进行

的是(辨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

主义)的一次严肃的交锋。

42、下面关于青年黑格尔派和

黑格尔派的相同点表述错误的

一项是(都是唯物主义)

43、下面关于青年黑格尔派表

述错误的一项是(该派所代表的

阶级已达到非常成熟的阶段)

44、青年黑格尔派政治上的病

态势必折射到哲学中去。下列哪

一项没有体现其哲学的病态(提

出著名论句:存在即被感知)

45、下列有关<<巴黎的秘密>>

中人物伦理道德的具体表述错

误的是以客观现实为出发点,从

根本上揭示人性,并还原人以自

然本色。

46、<<神圣家族>>中批判<<

巴黎的秘密>>中鲁道夫对他人

道德改造的本质是教人伪善把

丑恶的本质美饰起来。

47、从文艺学理论角度看文艺

活动不包括下列那一项(文艺交

流0

48、青年黑格尔派从文艺活动

的(文艺欣赏和文艺批判)方面

借<<巴黎的秘密>>来宣扬自

己的理论。

49、从艺术构思方面看,下列

对<<巴黎的秘密>>极其吹捧

者的批判有误的一项是(都一切

从实际出发)

50、如果说费尔巴哈揭露了现

实的秘密,那么施里加先生却反

而把现实的平凡的东西变成了

秘密这段话出自(马克思恩格斯

全集)

51、<<巴黎的秘密>>的创作思

想的主导基础方面是(思辩哲

学)

52、从文学活动方面出发,马

克思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巴黎

的秘密>>及青年黑格尔派鲍威

尔等人进行了揭露。这三个方面

不包括(艺术手法)

53、<<巴黎的秘密>>中的(鲁

道夫)被青年黑格尔派视为其中

的上帝。

54、主观唯心主义思变哲学的

最大欠缺是(把现实生活和现实

生活中的人进行理论抽象,制造

出关于社会和人的虚假概念。)

55、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在《神

圣家族》中批判青年黑格尔派,

不是因为(该派是民义机进派)

56、施里加把(德国欧仁苏的

<<巴黎的秘密>>)

57、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作是

(《德意志意识形态》)

58、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

的历史唯物主义开始趋于成熟

的作品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9、《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

(1845.9---18468)

60、《德意志意识形态》于1932

年发表于德文版(《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

61、《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

的历史背景(1844年西历西亚

纺织工人起义,德国无产者登上

政治舞台)

62、《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

的思想背景是(德国的思辩哲学

和“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阻碍

了当时工人运动和工人组织的

健康发展)

63、德国思辩哲学的代表是(鲍

威尔)

64、下列对思辩哲学叙述错误

的是(代表了当时德国上升的无

产阶级力量)

65、下列不属于德国思辩哲学

人物施蒂纳的观点是(具有一定

的唯物主义色彩)

66、下列关于从黑格尔哲学演

变而来得德国青年黑格尔派的

思辩哲学错误的是(吸取了黑格

尔哲学的合理内核)

67、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

导源于(费尔巴哈和赫斯的人道

主义)

68、下列对德国19世纪中叶真

正的社会主义表述错误的是(热

忠于将严峻的社会问题转变为

革命暴乱)

69、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思

辩哲学和“真正的社会主义”的

揭露不包括(积极作用)

70、下列对马克思、恩格斯写

《德意志民族意识》的目的不正

确的是(为了赢得生前身后名)

71、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

活决定意识这一科学论断首先

上在(《德意志民族意识》)提

7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

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73、唯心主义的思想家们颠倒

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下列不属

于这种表现的是(“从现实的、

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的观察

方法

74、对马克思恩格斯“德国哲学

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

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

上”的理解错误的是(意识或思

想比之“地”,社会存在或物质生

活比之“天”)

75、马克思恩格斯不反对下列

哪一观点(唯物论)

76、文艺创作应采取(从实际

生活出发,即现实)

77、对“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

时代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仪

这一基本规律不正确的是(阶级

社会中各阶级的意识形态之间

的关系从来都是主从单一的关

系)

78、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

有的抽象物,实际上他是一切社

会关系的总合这句话出自(《关

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7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

会化环境”不是(单指物质条件)

80、马克思恩格斯利用什么观

点考察人物和环境的关系(社会

实践观点)

81、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创造

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句话

理解错误的是(人和环境的关系

是主动和被动的单一关系)

82、〈〈卡尔贝克〈穷人之歌〉,

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诗歌》这

篇书评同恩格斯在同一时期的

另一篇书评〈〈卡尔格律恩〈从

人的观点论歌德〉〉〉一起刊登

在(〈〈德意志布鲁塞尔报〉〉)。

83、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参与

关于什么的论战,对青年黑格尔

派的思想实质及“真正的社会主

义”思潮进行了揭露和剖析(巴

黎的秘密)。

84、〈〈卡尔贝克〈穷人之歌〉,

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诗歌〉和

〈〈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

歌德〉〉〉在一起组成(诗歌和

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

85、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十九世

纪中叶产生于哪一国的一个小

资产阶级的思想派别(德国)

86、德国的小资产阶级的代表

卡尔贝克〈穷人之歌〉,和格律

恩的〈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从,

两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真正的社

会主义”的文艺思想及社会政治

思想(文艺创作文艺评论)

87、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哪一

篇文章中明确指出“真正的社会

主义”的阶级实质和危害作用

(共产党宣言)

88、下列文学作家哪一个不属

于“真正的社会主义”在德国的

代表(海涅)

89、恩格斯在评论贝克的哪部

作品时明确指出,新时代的先进

文艺,应当塑造、表现大会“歌

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

无产者”(穷人之歌)

90、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

志意识形态〉之中认为什么是区

分“新人和旧人”的根本标志(是

否具有人道主义和泛爱主义)

91、下列不属于宣扬“真正的社

会主义”学说的刊物为(〈得意

志布鲁塞尔报〉)

92、卡尔贝克作为“真正的社会

主义”在文学上的代表人物之

一,在19世纪30年代曾参加

“青年得意志”文学运动,青年得

意志派也是当时的一个政治文

学派别,它的名称来源于(文巴

尔克的文集〈美学的出征〉)

93、下列不属于“真正的社会主

义”的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从总

体上表现出来的政治思想倾向

是(以现实人类解放为历史使

命)

第六讲

95、歌德是著名的德国诗人、

剧作家、思想家,一生创作了大

量的文学作品,下面不是他的作

品的为(〈强盗〉

96、下列那一种思想意识不曾

在卡尔格律恩的思想系统内出

现(泛神论)

97、费尔巴哈哲学的核心为人

本主义,他的具体表现不包括那

一种(恢复古代的民主制度,主

张在古希腊文化艺术的基础上

建设新的文化艺术)

98、歌德虽然在历史上也是一

个比较进步的作家,但是其阶级

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还是比较

明显的下列作品就反映了歌德

的这些局限性(〈威廉,麦斯特〉

99、康德和黑格尔都属于唯心

主义哲学论者,但但他们还是有

教明显的区别的,下面那一句较

能说明这一区别(康德是先验唯

心主义哲学的是践者,黑格尔属

于客观唯心主义)

100、马克思曾对蒲鲁东的理论

进行了批判,并写在数篇著作

中,下列哪两篇具有这种批判倾

向(〈哲学的贫困〉和〈共产主

义宣言〉)

101、歌德在他自己的作品中表

达了他的思想结构,其中哪一篇

不是表达他对法国革命的诋毁

和反对的9《爱格蒙特》

102、下列歌德的哪一部作品被

恩格斯成为市民牧歌(赫曼与窦

绿苔)

103、格律恩的〈从人的观点论

歌德〉〉所宣扬和散布的人学观

念的性质是唯心主义,下面哪一

个不是他所推崇的歌德的特性

(从人的共同性和普泛性出发

来论证歌德的生存和发展)

104、格律恩眼中的歌德不是

(德国当时的启蒙主义者)

105、格律恩的人学理论和文学

评论的思想实质不包括下列那

一种(脱离社会、历史和现实的

人的观点

106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的原理,阐明了历史结构和思想

结构的关系,下面关于历史结构

和思想结构认识不正确的是(历

史结构中的经济结构和决定思

想结构)

107、德国社会历史结构的多远

性,决定了恩德的世界观和他的

思想结构的复杂性。他和他的作

品的思想结构和思想倾向是一

个多维度和多向度的集合体,下

列哪一部作品能反映其新兴市

民阶级的思想结构(《浮士德》)

108歌德的创作和作品的复杂

性和他对德国的现实生活的态

度的复杂心复杂性,再不同的时

间`地点`条件和境遇下表现出

明显相互矛盾的差异性,下面那

两部作品比较能说明这一点

(C《浮士德》和《化装游行》)

109下面关与历史结构和思想

结构的关系认识不正确的是A

思想结构决定历史结构

110文学评价和评论对象的关

系是文学评论家的评论是否公

允的天平,那麽文学评论家应该

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C文

学评论必须符合评论对象的性

质和特征

111恩格斯曾在评论歌德和他

的作品中指出,应该以下列那项

为出发地点来评论作家D美学

的,历史的观点

112格律恩把歌德说成是“人的

诗人”,把歌德变成费尔巴哈的

弟子,因素是很多的,下面那一

个最为明显A用抽象的“人”的

观点来评价歌德和他的作品

113应该怎样理解恩格斯提倡

的“不是用道德的,政治的或人

的尺度来衡量他”,下面叙述不

正确的是A作家的独立性应该

得到充分的保证,他与道德无

关、与政治无关

114、恩格斯说,我们并不象白

尔尼和门采尔那样责备歌德不

是自由主义者,我们是嫌他有时

居然是个庸人,我们并不是责备

他没有热心争取德国的自由,而

是嫌他由于对当代一切伟大的

历史浪潮所产生的恐惧心理而

牺牲了自己有时从心底出现的

较正确的美感。下列各项能正确

的理解这几句话的是(这里也论

证了恩格斯说的,我们不可能结

合着他地整个时代,他地文学前

辈和同代人来描写他,也不能从

他地发展上和结合着他地社会

地位来描写他)

115、从美学观点、历史观点来

评论作家作品和从人学观点、伦

理观点和政治观点来评论作家

作品有什么关系,或者说两中方

法孰优孰劣(再熟练的运用美学

观点和史学观点的同时,正确

的、恰当的运用人学的、伦理的、

道德的和政治的观点对作家进

行评价论是客观的真实的)

116、下面哪一项不可以作为恩

格斯反对用偏私的\道德的\政

治的\和党派的观点来评价作品

的观点的理论(这一些错误的观

点没有正确评论作为一定历史

条件下的作家的作品所反映出

来的现实生活的社会内容和思

想倾向

11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格律恩

的思想体系(人的共同性和普泛

性)。

118《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马

克思、恩格斯)。

119《共产党宣言》问世于(1848

年2月)。

120《共产党宣言》是下列哪个

组织的纲领性文件(共产主义者

联盟)。

12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

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22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是

(正义者同盟)。

123下列哪篇著作最早提出了

关于生产的世界性和经济全球

化的思想(《共产党宣言》)。

124“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到来

了”是谁的话(马克思和恩格

斯)。

125《序言》和《导言》的作者

是(马克思)。

126《序言》和《导言》的写作

时间是(19世纪50年代后期)。

127《序言》和《导言》写成于

(伦敦)。

128《序言》和《导言》是关于

下列哪个领域的著述(政治经济

学)。

129《序言》和《导言》中所阐

发的观点属于(历史唯物主义)。

130“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

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

神生活的过程。”这句话出自于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31马克思在下列哪篇著述中

详细论述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

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问题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132马克思认为《济金根》在创

作上的优点是(作品巧妙的结构

安排和情节设置)。

133马克思就如何更“莎士比

亚”化向拉萨尔提出的建议有

(革命中的贵族代表不应当占

全部注意力,农民和城市革命分

子的代表倒是应当构成十分重

要的积极的背景)。

134巴尔塔扎尔“设想”指的是

(不是借骑士纷争的形式举行

叛乱,而是打起反对皇权和公开

向诸侯开站的旗帜,济金根一定

会胜利)。

135恩格斯认为拉萨尔在戏剧

《济金根》中值得赞赏的做法不

包括(更多地通过论证性的辩论

表现人物的动机)。

136拉萨尔认为实现国家统一

这一历史任务的方式是(通过普

鲁士王朝战争来巩固普鲁士地

主在统一的德国的领导权,去争

取统一)。

137马克思、恩格斯就《济金根》

和拉萨尔的论争从根本上说属

于(政治思想观点和文学艺术观

点的学术论争)。

138关于济金根、胡登所代表的

骑士暴动,下列说法不当的是

(他们的反抗和起义代表着当

时运动的正确方向)。

139拉萨尔违背艺术真实原则

具体表现在(剧本没有反映出当

时骑士暴动的本来面目,即没有

揭示出当时德国真实的阶级关

系和典型环境,特别是没有揭示

出在这种阶级关系和典型环境

中济金根和胡登等人历史行动

的必然性)。

140判断历史剧是否达到艺术

真实的客观标准不包括(颂扬骑

士暴动和骑士代表人物)。

141造成济金根悲剧的根源表

述不正确的是(犯了策略性的错

误,企图用“狡诈的手段”去实现

“革命的目的”)。

14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悲剧冲

突的根源是(悲剧冲突的根源不

是观念,而是现实生活中的矛盾

和冲突)。

143关于悲剧,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悲剧的真正主题是文化思

潮或普遍精神,悲剧中的人物不过是普遍精神的代表和化身)。144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不正确的说法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创始于19世纪50年代末)。

145《济金根》在创作时,拉萨尔受“席勒式”根深蒂固的影响,他认为(“德国戏剧通过席勒和歌德取得了超莎士比亚的进步”,“尤其是席勒,首先创造了狭义的(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剧”)。

146拉萨尔所说的“普遍精神”

指的是(一种脱离了历史基础,来自作者纯主观的、先验的、思辨的观念)。

147不是拉萨尔的《济金根》中席勒式的主要表现是(过于尊崇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做法,使作品缺少浪漫色彩,可读性差)。148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剧中人之口,艺术的目的在于“要给照自己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在其创作活动中指的是(其戏剧大部分都忠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即使以历史、传统为题材的作品,也都常常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

149马克思、恩格斯把“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化”对比的目的在于(为了排除长期存在于德国的褒扬席勒,贬低莎士比亚的不良的创作潮流,同时两者加以对照,用形象的语言来揭示现实主义创作的规律)。

150拉萨尔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轻视人物的个人利益和命运,其悲剧主人公(从他们为之献身的思想和目标的明确性出发,被赋予一种十分坚强的,甚至是坚定的和现实主义的个性,个人命运黯然失色,退居到无足轻重的地位上去)。

151恩格斯认为,要反映作品的历史内容和体现作家的深刻意识(必须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表现出来。必须用生动、丰富的情节融合起来)。

152下列作家中有倾向文学色彩的不包括(自然主义作家群)。153在当时条件下,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倾向小说(主要面向资产阶级圈子里的读者)。

154下列说法是当时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运动不成熟性表现的有(一些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作家头脑中的社会主义带有抽象的人道主义性质,对工人及其斗争不够了解,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还是唯心的)。

155恩格斯在信中写道:“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如此。”其含义不包括(黑格尔的“这个”理论是唯心的,是完全悖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

156关于黑格尔“这个”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是黑格尔从亚里士多德那里承袭过来的虚妄学说)。

157恩格斯关于艺术典型的塑造,提出的观点不包括(艺术典型应是作家所欣赏的完美人格的体现者)。

158恩格斯对《旧人和新人》一书中提出的应改进的地方是(情节有的地方发展过于急促,作者过分欣赏自己的主人公使其理想化,缺少个性,在作品中公开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损害了作品的价值)。

159恩格斯认为一部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应怎样才能完全完成自己的使命(通过对现实关

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

关系流行的传统梦想,动摇资产

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

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世长

存的怀疑)。

160在恩格斯给拉萨尔的信中

所说的“有代表性的性格做出卓

越的个性刻画”,实际指的是(艺

术典型的塑造问题)。

161恩格斯认为典型人物(应该

具有阶级和时代的特征,应该通

过艺术描写揭示人物所属阶级

(包括阶层)的某些本质)。

162作为典型形象(它是一个体

现了某种代表性、普遍性的活生

生的“单个人”)。

163文艺作品中倾向性的对错

和强弱,主要取决于(作家对生

活的理解和态度是否正确,是否

出于主观的真诚写出了生活的

真实,揭示了客观的真理)。

164关于敏娜·考茨基《旧人和

新人》恩格斯作了不少有针对性

的评论,其中不包括(她违反了

黑格尔的“这个”理论,因而作品

的人物塑造没有一点个性,类型

化倾向严重)。

165下列作品中,虽然属于社会

主义倾向文学却仍然应该加以

肯定的是(海涅的《西里西亚的

纺织工人》)。

166恩格斯关于卓越的现实主

义大师巴尔扎克的论述不包括

(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强烈的宗

教和君主立宪思想无不表露无

遗,但仍是伟大的作品)。

167《致玛·哈克奈斯》这封信的

作者是(恩格斯)。

168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哈克奈

斯的(济金根)。

169《城市姑娘》的副题是(现

实主义的故事)。

170信中“傲慢的庸人们”指的

是(英国社会主义团体的一些坚

持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的上层

领导)。

171《城市姑娘》取材于(伦敦

东兴)的工人生活。

172下列对《致玛·哈克奈斯》

写作的历史背景理解错误的是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蓬勃发展)。

173下列哪个人不是现实主义

作家(左拉)。

174恩格斯关于典型环境和典

型性格的论述是在1888年给

(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出的。

175关于恩格斯对《城市姑娘》

真实性的评价,下列理解正确的

是(细节真实、情节也真实;典

型环境真实、典型性格也真实)。

176关于《城市姑娘》中人物和

环境的典型性,下列理解符合恩

格斯原意的是(人物典型,环境

也典型,但没有人物典型)。

177下列关于恩格斯的典型性

理论认识错误的是(因为缺点不

是先进人物的本质,所以塑造先

进人物典型时不能描写其缺

点)。

178对于作家艺术家的生活实

践,世界观和创作的关系,下列

看法符合恩格斯论述的是(作家

在创作时要放弃世界观中不符

合事实的部分)。

179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现

实关系的真实描写,使现实主义

文学具有社会主义倾向这一要

求是恩格斯在给(敏娜·考茨基)

的信中提出的。

180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现

实关系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的关系)。

181“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

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伟

大的多的现实主义大师”,恩格

斯这句话中的“一切左拉”是指

(自然主义文学流派)。

182恩格斯所说的“傲慢的庸人

们”在《城市姑娘》中指的是(格

兰特)。

183、恩格斯《致保尔恩斯特》

这封信的直接起因是(恩斯特和

巴尔、马果尔关于文艺中妇女问

题的论战,恩斯特企图用恩格斯

压服论敌)

184、恩格斯在《致保尔恩斯特》

这封信中对恩斯特的基本态度

是(批判)

185、《致保尔恩斯特》写作的

时候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在(德

国)

186、恩格斯在《致保尔恩斯特》

这封信中说“他们(挪威的小资

产者)比起堕落的小市民来是真

正的人”意思是(a挪威的小资

产者是自由农民之子,有自己的

人身自由和首创的独立的精神)

187、“巴尔先生失掉的一切…历

史发展?特点的…妇女?指(纯粹的

雌性的妇女)

188、青年派的性质是(小资产

阶级无政府主义的机会主义集

团)

189、恩格斯在关于妇女问题的

文艺论战中用以反对马果尔的

文章是(《妇女问题和社会问题》

190、恩格斯认为德国小市民阶

级和挪威小资产阶级的最大不

同在(德国小市民具有胆怯、狭

隘、毫无首创能力这样一些畸形

发展的性格,而挪威小市民有自

己的性格和首创的、独立的精

神)

191、下列哪部作品没有反映出

小市民的独立的富有反抗精神

的性格(〈少年维特之烦恼〉)

192、当拿破仑的胜利在整个欧

洲成了反动派对革命的胜利的

时候,欧洲最民主的宪法在哪个

国家(挪威)

193、《致瓦。博尔吉乌斯》的

作者是(恩格斯)

194、《致瓦。博尔吉乌斯》的

写作时间是(1894年1月25

日)

195、《致瓦。博尔吉乌斯》这

封信中致瓦。博尔吉乌斯是一个

(大学生)

196、《致瓦。博尔吉乌斯》这

封信中提到的《雾月十八日》一

书的作者是(马克思)

197、标志着生产力状况的是

(人所创造的生产工具)

198、否认经济基础归根到底对

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会犯(唯

心主义)的错误

199一般情况下,与经济基础关

系最密切的是(政治)

200、在历史的长河中,某个伟

大人物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

象,但又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

形式)

201、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

作用(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

接的,要通过一定的中间环节才

能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

202、《致瓦。博尔吉乌斯》这

封信中提到的人物托里拆利是

一个我们熟知的(物理学家)

203、文学和艺术(既是一种特

殊的社会意识,也是一种特殊的

上层建筑0

205、恩格斯在论述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时,主要运

用了哪个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

义)

2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政治

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207、关于《致瓦。博尔吉乌斯》

这封信说法错误的是(认为上层

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决定作用)

208、关于上层建筑各部门之间

说法错误的是(上层建筑各部门

之间具有绝对独立性)

209、《致瓦。博尔吉乌斯》这

封信中提到法国革命战争曾被

谁称赞为“正义的防御战争”(列

宁)

210、《致瓦。博尔吉乌斯》这

封信首次发表在(《社会主义大

学生》)

211、下列作品中,哪一本不是

法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政治

家基佐的著作(《欧洲文明史》)

212、1799年11月9日在法国

发动“雾月政变”的人是(拿破

仑)

213、党是自愿的联盟,假如他

不洗清那些宣传反党观点的党

员,他就不可避免的会瓦解,首

先在思想上瓦解,然后在(物质)

上瓦解

214党的自由的写作要用(社会

主义无产阶级的经验和生机勃

勃的工作)

215、《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的作者是(列宁)

216、《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发表于哪一年(1905)

217、列宁在哪一篇文章中说…我

们首席大臣的伪善的政府还在

胡作非为,以致《工人代表苏维

埃消息报》还在…非法的?出版(党

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218、《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原载于(《新生活报》)

219、十月革命以后在俄国造成

的(社会主义民主党)工作的新

条件,使党的出版物问题提到了

日程上来

220、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

物》中,列宁提到社会主义民主

工党中央机关报是(《无产者

报》)

221、嘲讽社会主义民主党的专

横,说它禁止刊印自由资产阶级

的温和报纸的是(古契柯夫)

222、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

物》中所指的这个俄国古老的、

半奥博洛夫式的、半商业性的原

则是(作家管写,读者管读)

223、当存在着(非法报刊和合

法报刊)时,党的报刊和非党的

报刊的非常简单而又非常虚假,

很不正常

224、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

物》中,列宁曾引用这样一句俗

话“任何比喻都是缺陷的,这句

俗语是引用哪个国家的(德国)

225、下列有关资产阶级出版物

说法不正确的是(写作事业也为

无产阶级服务)226、写作事业

可以(是有个人爱好的广阔天

地)

227、党内的(思想自由和批评

自由)永远不会使我们忘记人们

有结合成叫做党的自由团体的

自由

228、把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吸

引到写作队伍中来的是(社会主

义思想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29、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

物》中列宁说写作事业应当成为

社会民主党(有组织、有计划、

统一的)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

230、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

物》中列宁用较大的篇幅批驳了

“创作绝对自由…论,他没有从哪

个方面批判这种论调(除虫菊机

在思想上、物质上想瓦解党的角

231、根据《党的组织和党的出

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沙

皇制度已经没有力量战胜革命,

而革命有力量战胜沙皇制度)

232、根据《党的组织和党的出

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党

的报刊不是由那些同党的实际

工作者团体有某种联系的团体

主办的)

233、列宁所谓的自由的报刊的

特点不包括(摆脱了阶级的限

制)

234、以米列日科夫斯基为代表

的象征主义,以普尔流克为代表

的未来主义,以安得列也夫为代

表的颓废主义,他们以尼采和叔

本华的哲学为思想基础,大肆宣

扬个人主义、神秘主义、享乐主

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把文艺说

成(非党派)的个人事业

235、孟什维克主张放弃无产阶

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

导权,否认工农联盟,反对武装

起义,这是一种机会主义路线

236、布尔什维克的第一部合法

报纸是(新生活报)

237、正是根据当时俄国政治

上、思想文化上和艺术上(阶级

斗争和路线斗争)的需要,列宁

写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一文,提出了党的出版物原则

23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为

了保证党对写作事业的领导和

监督,列宁强调必须积极开展党

内的阶级斗争,不断清洗党的组

织)

239、党对写作事业的领导首先

是(思想政治路线)方面的领导

240、列宁号召一切报纸、杂志

出版社立即着手改组工作,使他

们参加到党组织中的意义不包

括(只有这样他才能接受党的领

导和监督)

241、列宁论述托尔斯泰的第一

篇文章是(《列夫托尔斯泰是俄

国的一面镜子》)

242、下列选项不属于托尔斯泰

主义的反动观点是(法律只是维

持阶级利益的一种工具)

243、下列不属于哲学领域里的

马赫主义者的是(民。别尔嘉也

夫)

244、马赫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

发动的猖狂进攻的表现不包括

(提倡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

245、列宁指出托尔斯泰创作的

最大特点是(“最清醒的现实主

义”)

246、《安娜。卡列尼娜》中作

为探索者形象出现的人物是(列

文。康斯丹丁。地米特立维奇)

247、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核心

和基本内容是(土地问题)

248、俄国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

关键是(清除俄国农奴制度的残

余以及在各方面的表现)

249、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转

变的内在根源不包含(俄国社会

的巨大变革让托尔斯泰看到了

宗法式的农民的贫苦和灾难

250、1861—1905年这一时期

俄国社会中的基本矛盾是(农民

与贵族地主之间的矛盾)

251、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到

宗法式农民的立场上来之后新

的思想的升华和飞跃主要反映

在(对待私有财产和生产资料私

有制的态度上)

252、《战争与和平》中的人物

追求的崇高目标,衡量一切是

非、善恶、美丑的唯一准绳是

(“整体”)

253、托尔斯泰的革命性实际上

是(宗法式农民的革命性)

254、托尔斯泰对革命的矛盾的

观点和态度,突出的反映在(对

1905年到1907年群众革命斗

争的关注上)

255、1905—1907年俄国革命

的性质确切的描述是(农民资产

阶级革命)

256、列宁对托尔斯泰的称誉是

(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

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

情绪的表现者)

257、下列观点不是出于托尔斯

泰的《当代奴隶制度》的是(我

已归结到一个伟大的思想是创

立一个新宗教,基督的宗教,但

其教义与神秘意味是经过澄清

的)

258、马克思主义者对待文化遗

产应当采取(批判继承,古为今

用的态度)

259列宁十分重视(世界观)对

创作的反映生活的作用

260、车尔米雪夫斯基的美学代

表作是(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

系)

262、民族斗争的实质是(阶级

斗争)

263、《关于民族问题的批判意

见》作者是(列宁),文章集中

批判了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

鼓吹的超阶级的民族文化的反

动谬论)

265、把整个乌克兰文化同整个

大俄罗斯文化对立起来的做法

是(对无产阶级利益的最无耻的

背叛,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效

劳)

266、下列作品是普列汉诺夫的

是(《艺术与社会生活》)

267、下列(李普曼)是崩得分

268、在阶级社会中(不存在“整

体的”、“统一的民族文化”

269、根据列宁的“两种民族文

化”的理论,无产阶级要建设自

己的精神文明,应该(要对两种

不同的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和鉴

别剔除糟粕,吸取精华

270、资产阶级提出的(民族文

化“的口号(是一个大骗局,具

有反动性和欺骗性)

271、《关于民族问题的批判意

见》的写作历史背景说法错误的

是(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

束,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正风起云

涌)

272、波兰的文化和犹太的民族

文化(都含有无产阶级文化的成

分)

273、“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与“两

种民族文化”关系是(两者都是

不同的,但也存在着联系)274、

根据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的

理论,可以知道“两种文化”的地

位和作用(不平衡的)

275、恩格斯称车尔尼雪夫斯基

为(伟大的思想家)

276、出身与剥削阶级的艺术家

和思想家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具

有一定意义的文化成果,是由

(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277、关于“民族文化”口号说法

错误的是(是列宁提出的)

278、普列汉诺夫的确活动可分

为三个阶段,叙述错误的是

(1875年以前是教权派的领导)

279、普列汉诺夫的美学和艺术

的主要代表作是(《艺术与社会

生活》和《没有地址的信》)

280、列宁给高尔基的信《致阿

马高尔基》写于(1919年)

281、《致阿马高尔基》中列宁

关于(要观察,就应该在下面观

察)的思想,对革命的文艺工作

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82、高尔基在从事其革命文学

活动的过程中,思想曾经出现过

(二)次较大的反复

283、高尔基一度受了波格丹诺

夫等人鼓吹的马赫主义和造神

说的影响,曾写了一部有严重错

误倾向的小说是(〈忏悔〉)

284、下列四项都涉及文艺理论

的内容,你认为正确的是(作家

的生活环境、政治经验对其思

想、创作有重要的影响)

285、无产阶级文艺家改造世界

观,获得文艺创作的必由之路是

(作家要深入工农兵的火热斗

争生活,直接观察他们之中的新

生事物)

286、列宁给高尔基的信〈致阿。

马。高尔基〉公开发表于(1935

年)

287、高尔基指责的低级文学是(加里宁领导的在火车上印刷、散发的革命文学)

288、1919年作家高尔基的职业及居住地址是(翻译文学编辑、彼得格勒)

289、列宁指出“要观察就应当到下面观察”的号召指(外地的农村、工厂和前线)

290、1906年,高尔基写成反映俄国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母亲〉)奠定了俄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基础

291、高尔基一度受了波格丹诺夫等人鼓吹的(马赫主义和造神说)的影响,曾写了一部有严重错误倾向的小说是〈忏悔〉292、列宁根据(唯物主义反映论),深刻分析了高尔基产生病态原理和不健康的思想情绪的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包围,脱离工人、农民和战士的革命斗争生活,缺乏政治经验)

293、散文诗〈海燕〉的作者是(高尔基)

295、高尔基的理论错误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他低估了农民参加革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过高的估计了知识分子的进步性和他们在革命中的作用

296、高尔基错误的把列宁组织领导的十月革命看成是把(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变成俄国农民的牺牲品的冒险行为

297、下面几种观点不符合“要观察就应该到下面观察”的观点是(作家的创作出自作家的想象)298、下面几种观点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是(存在决定意识)299、下面几种观点与“观察就应当到下面去观察”不一致的是(观察资产阶级里的新事物)300、回忆录《列宁》的作者是(高尔基)

301、回忆录《列宁》中写道“他对我的态度是一个严厉的教师和一个和善的体贴入微的朋友的态度”。这句话里的“他”指的是(列宁)

302、文艺理论认为,作家的生活环境、政治经验对其思想、创作有重要的影响,下面几项不符合这种说法的是(作家要到工人、农民和士兵之中去)303、下列那一部小说不属于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阿尔达莫诺夫的事业)

304、列宁在给高尔基的这封信中,就许多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意见,但主要是两个问题,即(农民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305、在列宁给高尔基的这封信中,曾经提到“故”都,“故”都是指(彼德格勒)

306、列宁提出“要观察,就应当到下面去观察”的号召,观察的原则是(区别旧事物的腐朽和新事物的萌芽)

307、列宁称赞一位作家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权威”,无疑是无产阶级最杰出的代表,他对无产阶级作出了许多贡献“这位作家是(高尔基)

308、列宁的这封信对高尔基的思想上的反复作出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次思想上的反复大致时间是(1917年到1919年)309、从1919年到1920年,高尔基发表了许多具有社会意义的文章,下列几项不属于这类文章的是(《海燕》)

310、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于(1918年9月29日)311、1920年10月2日至10月10日俄国共青团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312、俄国共青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哪个地方召开的(莫斯科)313、《共青团的任务》一文的

作者是(列宁)

314、《共青团的任务》是列宁

在哪次大会上的演讲(俄国共青

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315、苏维埃的正式机关报是

(《消息报》)

316、《共青团的任务》一文最

早载入(《真理报》)上。

317、1920年10月2日至10

月10日列宁在俄国共青团第三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演讲是

(《关于共青团的任务》)

318、列宁说的“自命为无产阶级

文化专家的人”是指(以波格丹

诺夫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化派)

319、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成立于

(1917、9)

320、《关于无产阶级文化》的

起草者是(列宁),时间是

(1920、10、8),

是哪次会议上的决议草案(无产

阶级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最早发表在《红色处女地》。

324、《消息报》的全称是《全

俄工人、农民、哥萨克和红军代

表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莫

斯科工人和红军代表苏维埃消

息报》),其成为苏维埃政权的

正式机关报的时间是1917、10、

19。

326、无产阶级文化协会首次代

表大会的召开时间(1920、10、

5—12),1920年划归(教育人

民委员会和地方机关)管辖。

328、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叙

述错误的是(1918年迅速发展

遍及全国)

329、《关于青年团的任务》和

《无产阶级文化》没有涉及下列

那些问题(“两种民族文化”的理

论问题)

330、《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讲话》全文发表与(1943)

331、小说《毁灭》的作者是(法

捷耶夫)

332、在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

中,有各种战线,其中也可以说

有两个战线,即(文化战线和军

事战线)

333、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

的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

其干部),其中将“大众化”解释

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

情与工农兵的思想感情打成一

片)。

334、下列主张无产阶级文艺,

反对资产阶级文艺的作家是(鲁

迅)

335、毛泽东在《讲话》中论述

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把工农兵提高到封建

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的高度上去)

336、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是(工农兵

的火热斗争生活,即人民的社会

生活)

337、文艺工作和整个革命工作

的关系是(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

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

部分)

339、文艺与政治的正确关系是

(文艺从属政治,但又反过来给

政治极大的影响)

340、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即

(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二者

的关系为(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

相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善

尽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

341、法捷耶夫的主要作品《毁

灭》、《泛滥》、《逆流》、《青

年近卫军》等。

343、在歌颂与暴露的问题上,

毛泽东在《讲话》中做了明确的

阐述,错误的是(从来的文艺作

品都是写光明和黑暗并重,一半

对一半)。

344、社会生活是文艺作品的唯

一源泉,文艺作品是反映社会生

活的观念形态,下列不符合这种

说法的是(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

论的创作方法妨害作家的创作

情绪)

345、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

必须批判的继承一切优秀的文

学艺术遗产,下列不正确的是

(虚无主义的全盘否定)

346、下列几项都是关于文学作

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不

正确的是(文学作品的内容于形

式可以等量齐观,不分彼此)

347、下列选项都涉及了文艺与

群众的关系,不符合《讲话》的

思想的是(城市小资产阶级不是

革命文艺服务的对象)

348、下列几项内容都是有关文

艺批评与欣赏,不正确的是(人

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对文艺作品的批评

要尊重人民大众的意见,真理在

多数人的一边)

349、革命的文艺工作者的正确

立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

立场)

350、革命的文艺工作者的态度

需要因人而异,辨证的看待,不

正确的是(无产阶级中还保留着

许多落后思想,需要积极的暴

露)

351、下列文艺观点与《讲话》

文艺思想不相符合的是(文艺工

作者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不需具

体分析,就可否定文化遗产和民

族文化的传统思想)

352、《讲话》在马克思文艺观

和方法论上系统的阐述了许多

文艺理论问题,这些包括(文艺

与人性)

353、下列观点符合马克思主义

文艺观的是(必须批判的继承一

切优秀的文化遗产)

354、鲁迅曾经批判一位作家为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尖锐

的批评了他的反动思想,指出他

宣扬资本主义文艺,反对无产阶

级文艺,这位作家是(梁实秋)

355、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

文学艺术的源泉是工农兵的生

活,与这种观念不相符的是(书

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国外

的文艺作品)

356在《讲话》中毛泽东阐述了

文艺界的统一战线问题,下列有

关统一战线说法错误的是(党的

同情分子,小资产阶级的文艺家

和一切赞成抗日的资产阶级、地

主阶级的文艺家,不是团结的对

象)

357、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

即其动机是否正确,应该看他的

(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影

响)

358《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一书

的作者是(周作人)

359、在对待文艺遗产的问题

上,正确的态度是(取齐精华、

弃其糟粕)

360、《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产生于(1956年)

361、《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的作者是(毛泽东)

362、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中作者说当时有党员(200万)

363、孔子在他的“六门课程”即

六艺中把音乐列为(二门)

364、辨证法“个别就是一般”是

(黑格尔)天才的指出过的

365、隋唐的音乐是(九)部的

366、唐朝的音乐是(十)部的

367、《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中说十月革命是(俄)国革命的

民族形式

368、外国与中国近代文化相比

(外国比中国高)

369、哪个作家认为民族形式必

须表现民族生活的内容,是完全

符合文艺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

的原则(茅盾)

370、文艺的民族形式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运用)

371、鲁迅的第一篇小说《狂人

日记》是借鉴俄国作家(果戈里)

的《狂人日记》

372、列宁在评论(托尔斯泰)

的作品时曾经指出“在他的遗产

里有着没有成为过去而是属于

未来的东西”

373、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

原则各个国家(都是相同的)

374、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

的谈话》中所说的“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学是指(基本理论)

375、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的

指导)

376、一部文艺作品所表现出来

的民族形式不可能是(抽象的)

377、从(艺术创作)来看,艺

术的基本原理和客观规律都是

表现在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中

378、从(艺术欣赏)来看,具

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艺术

作品能为我国各族人民喜闻乐

见、易于接受,全盘西化被接受

的可能性很小

379、俄国的(卢那察尔斯基)

在歌德逝世100周年大会上说:

“英国领先走上资产阶级发展道

路,英国发生社会大突变早于其

他国家——是大可引他们为光

荣的”

380、(郭沫若)在《我怎样作

起小说来》一文中曾说过,为了

作小说他曾涉猎过大量名著,但

所以做起小说是因为所求的作

品是叫喊和反抗,不过想利用它

的力量来改良社会

381、《风波》是谁的小说(鲁

迅)

382、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中》,毛泽东称赞理论书硬译,

有个好处(准确)

383、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

性,但表现形式更多元化,要有

(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

38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鲁

迅认为,民族形式必须表现民族

生活的内容,是完全符合文艺作

品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

38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唐朝

的九部音乐多是西域音乐,还有

高丽、印度来的外国音乐)

38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所谓

以自己的东西为主,对于文艺创

作来说,就是重视本国的传统,

要重视文艺的民族形式和民族

风格)

38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文

化领域里,狭义的民族主义和民

族虚无主义都是无产阶级的思

想观念)

388、对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

的活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这一

提法反对了狭隘民族主义的错

误论调)

389、对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这一说法理解错误的是(它的意

思是要复古,要套用外国的东

西)

390、〈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的问题〉文章最早发表于

(1957年),作者是(毛泽东),

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393、对于科学上的是与非,应

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

讨论,不要轻率作出结论

394、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政

权的基本力量在(无产阶级领导

下的劳动人民手中

395、资产阶级分子和从旧社会

来的知识分子中(绝大多数)是

爱国的

396、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资产

阶级、小资产阶级,他们的思想

意识是一定要在(政治和思想问

题上)用各种方法顽强的表现自

397、对社会上错误思想的泛

滥,我们应当用(辨证的批评方

法来看待和解决)

398、知识分子的问题首先是

(思想问题)

399、知识分子的改造,特别是

他们(世界观的改变)要有一个

长期过程

400、百花齐放是一种发展(艺

术)的方针

401、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

学)的方针

402、在我国基本上完成社会主

义改造后,毛泽东提出要把(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为国家

政治生活的主题

403、百花齐放的原则最早见于

毛泽东对于(戏曲活动)的批示

404、提倡(题材的多样化)是

百花齐放方针,用于创作实践的

第一标志

405、作家、艺术家(个性的差

异)决定了作品的千差万别,丰

富多彩

406、我们的文学艺术必须坚持

(社会主义的方向),这就是社

会主义艺术的共性

407、社会主义艺术生产的(共

性与个性辨证统一规律),决定

了所生产的艺术作品以个别性

和特殊性的形态存在

408、(竞赛)是无产阶级形成

和发展的唯一道路

409、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

针正是由于符合(共性与个性)

的辨证规律,所以才是发展社会

主义的唯一正确方针

410、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产生的

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

生活和审美的需要)

411、邓小平的《祝词》发表以

(1979)年

412、下列那句话不是出自《祝

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

413、(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是

今后一个相当时期内全国人民

压倒一切的任务,是决定祖国命

运的千秋大业

414、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

415、(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

母亲

416、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生

命在于(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417、作品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

就应当由(人民来决定)

418、毛泽东同志在开国的时候

提出“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

来,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个文化建

设的高潮”出自(《中国人民站

起来了》)

419、下列(文艺为人民服务)

不是邓小平继承而来的一条具

有创新性质的文艺政策

420、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根本点

是(实事求是)

421、邓小平是我党(第三)代

领导核心

422、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

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

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423、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主题

是(和平与发展)

424、毛泽东时期,文艺为政治

服务的口号是同资产阶级鼓吹

的(为艺术二艺术)的主张相对

425、(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是

文艺学的一个根本性和原则性

的问题

426、我们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

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

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

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

427、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

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

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

428、下列哪项不是文艺为政治

服务的口号,造成的消极影响

(对人们所受封建思想毒害的

加深)

429、下列哪项不是邓小平文艺

理论的内容(要重视文学艺术的

特征和遵循文学艺术的发展规

律)

430、“黑线专政”最先是林彪、

江青一伙用来污蔑(共和国成立

的17年)文艺工作的用语

第二部分多选(1—147)

1关于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

查令的叙述正确的几项是(ABC)

A马克思对文化专制舆论进行

了批判

B强调了写作风格的主体性特

C论证了风格的主体因素和客

观性因素的辨证统一性

2下列观选自评普鲁士最近的

书包检查令的是(ABCD)

A真理占有我,而我不占有真理

B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

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 C

难道对本身的性质不应当对探

讨发生一些即使是最微小的影

响吗 D作家有权力表露自己

的精神面貌

3下列说法对马克思写作手稿

的背景叙述正确的是(ABCDE)

A工人运动迅速开展 B巴黎是

当时革命运动的中心

C马克思同法国很多秘密工人

团体建立了联系 D马克思亲身

参加了工人运动 E马克思从唯

心主义开始转向唯物主义

4马克思根据斗争实践的需要

批判的吸收了人类思想的优秀

成果并加以改造和发展,这些优

秀成果是(ABC)

A德国的古典哲学

B英国的古典政经济学C法国

空想社会主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类智

慧发展的最高成就是(AB)

A黑格尔的学术思想B费尔巴

哈的学术思想

6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做是

(ABC)

A手稿B神圣家族

C黑格尔法学批判

7马克思在手提出的重要美学

命题是(ABCDE)

A劳动创造了美

B人也按造美的规律来建造C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话D自然的

人化E人化的自然

8下列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属人

化关系的是(ABCDE)

A隔膜B陌生

C敌对D恐怖

E疏远

9马克思在阐美的规律问题时

提到的三个尺度是(ABC)

A动物所属的那个中的尺度B

任何一个种的尺度C内在尺度

10人的生产与动物的活动相比

具有的特点是(ABCDE)

A自觉性B有意识的C有目的的

D自由的E具有社会主义性的

宗教

11动物的生产人类特点是

(ABCDE)

A盲目的B受动的

C下意识的D满足本能的肉体

需要的

E仅限与维系生传宗接代的

12从政治思潮文艺思潮的关系

角度出发,青年黑格尔派赋予

《巴黎的秘密》神一样的权威

“的理由是因为它(ABCDE)

A明显地宣扬了流行于当时的

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潮

B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与青年黑

格尔派思辩哲学的原哲相近C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思哲学的幻想相通D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是青年黑格尔派推行其思辩哲学的实践途径E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是青年黑格尔派实施思辩哲学的实验手段

13 宗教的作用是两面的。下列不属于起消极作用的是(BE)B他是人民大众爆发革命举起的旗帜

E它成为人类追求没,善精神信仰的支柱

14本黎的秘密所宣扬的伦理道德对于物产阶级革命风暴即将来临的广大人民群众来说(ABCDE)

A具有欺骗性

B具有愚弄性

C具有禁锢性

D不利于革命是业开展E阻碍群众参加变革

15巴黎的秘密中鲁道夫对他人的道德改造的途径归纳为以下几类(ABCDE)

A法学手段和神学手段相结合B 世俗的乘法和宗教的规劝相结合C肉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疗法想结合D政治上的奴役和道德上的精华相结合

E刽子手的只能神甫的职能相结合

16下列有关青年黑格尔和黑格尔学派的比教正确的是(ABCDE)

A青年黑格尔派是主观唯心主义着

B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C 黑格尔在思辩的叙述做出把握住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叙述

D青年黑格尔派的叙述则往往不在任何地方渗入现实的内容E黑格尔的象限学在思辩的原罪中有许多方面提供了真实的评书人类关系的因素,而青年黑格尔只是提供了一幅毫无保留的漫画

17下列有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表述正确的(ACDE)A社会意识形态,无论是他的存在和发展,还是他的内容和性质,都取决与一定社会的物质条件C社会精神领域中的东西只不过是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

D没有完全游离于物质生活之外的纯粹的意识E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18马克思,恩格斯在德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德国哲学从天降到地上,和他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这段的意义是(ABCDE)

A深刻的阐明了意识和存在的关系B划清了良种认识论的界限C为我们反唯意志论、精神万能论、上层建筑决定论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D为我们坚持现实主义文艺创作提供了正确的知道思想E为我们贯彻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制定了科学的基础

19从文艺创作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马克思、恩格斯赞成文艺创作(AC)

A提倡伦勃朗式、莎士比亚花C主张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20在文学创作中,如果将作家的主观动机和观念强加与人物自身,那么(ABCDE)

A会造成概念的人物化或任务的意识化,甚至把意识看做是有生命的个人

B容易背离人物的内在的性格逻辑

C违反了生活规律和艺术规律D易使创作中作家夸大的主观

性推向主观随意性E可能会歪

曲或颠倒对个人和人物的描写

21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

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一

论断以成为分析历史上和当代

的作家的基本依据。对于社会

主义时期作家和文艺家的创作

应该(BCD)

B确立并巩固无产阶级的领导

地位

C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并逐步

取代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

D扩大马克思思想的阵地

22人的本质(ABC)

A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B是

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C表现为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23恩格斯在《得意制布鲁塞尔

报》刊载的一组标题为《诗歌和

散文中的的国社会主义》的两篇

述评为(AC)

A《卡尔倍克穷人之歌或真正的

社会主义的诗歌

C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

24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派代

表人(ABCD)

A卡尔格律恩B卡尔倍克C海尔

曼克利盖D格奥尔格

25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思潮和学

说的理论源源来自下面哪几个

方面(ACD)

A空想社会主义

C黑格尔的思辨哲学D费尔巴

哈的人道主义

26任何一种社会思想都必须反

映到文学领域,真正的社会主义

的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表现出

来的政治思想倾向为(ABCDE)

A讴歌抽象的人的保守倾向B

讴歌抽象的爱的保守主义C唯

心主义D信仰和推崇抽象的人

道主义和空想主义E灵魂的保

守的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

改良思潮

27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争论家和

文艺家在作品中表达了人类的

美好的愿望,拯救社会的处方是

无效的原因(ABCD)

A文学是美学中的一部分,美学

有阶级性,文学也一样,B他们

看不到新的生产力的先锋队,看

不到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C他

们没有意识到具有改良社会环

境能力的哪一个阶级D他们认

为温和的改良,抽象的社会主义

和泛爱的道德注意能是有产阶

级放弃自身利益

28构成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创

作思想的具有统摄意义的核心

和灵魂(BD)

B主观维新主义的自我意识D

抽象人本主义的人学理论

29下列属于真正文学主义创作

思想的是(ABCDE)

A主光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B

抽象人本主义的文学理论C无

意识中脱离了描写对象的客观

属性的规范和制约D对泛爱主

义的人性感化的力量寄予愿望

E把叙述的事实同一般的环境

割裂开来

30在不坚定的世界观的影响下

真正的社会主义在创作的思想,

方法和倾向上都有一些去同性

表现在(BC)

B一思辩哲学为核心的唯心主

义C一表面的世界观来反对本

质的世界观,陷入自然主义

31塑造人阶级新形象的意义在

于(CDE)

C工人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相对

立的一个阶级,越来越成为历史

的领导者和书写者

D革命的无产者和工人阶级的

新形象新时代的新的社会生产

力和新的社会思想的代表者和

体现者

E是完整的反映现实生活的需

32塑造工人阶级新形象是文艺

自身发规律的要求的原因有那

些(ABCDE)

A工人阶级新形象是新时代新

阶级出现的发言人,是先进人

物,英雄人物

B他们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

会理想和审美理想的化身

C他们具有感召力,激励和鼓舞

人们开拓进取、奋勇向前的精神

力量

D他们的形象的出现给文艺自

身的发展带来富有时代感的新

内容和新的形式

E他们总新生活创造者的姿态

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33下面哪几项属于歌德具有进

步思想的作品(ABD)

A浮士德

B伊非尼亚在桃里斯到上

D围攻美茵兹

34下面哪几项反映了歌德的思

想局限(BC)

B爱格蒙特

C威廉麦撕特

35格律恩把歌德作为人的诗

人,他的人具有什么特点(ABC)

A抽象化了的

B脱离历史、社会和现实生活的

C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

的痕迹

36下面能说明卡尔格律恩在从

人的观点论歌德一书中的评论

错误的是(ABCD)

A从抽象的人的观念出发论歌

B从固执的,狭隘的小市民偏见

出发论歌德

C想把歌德身上的所谓的人的

东西、加以吹捧和颂扬

D歪曲、改制和屏弃了所谓歌德

思想中的伟大的、天才的人文精

37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

义有下面哪两篇书组成(CE)

C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

德》

E卡尔倍克《穷人之歌》或真正

的社会主义的诗歌

38恩格斯对格律恩平歌德的批

判和揭露作用在于(AB)

A郭清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障碍

B对正确开展文学评论和文学

研究有原则性的指导意义

39到底该如何理解歌德身上在

世界观和思想方面的复杂性,下

面可取的观点是(ABC)

A作为作家和诗人,歌德有他存

在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各种

思想或文化因素的渗透是不可

避免的

B歌德对人的理解和表现也会

一定程度上有某种消极、落后的

观点,不是全可取,但也不全不

可取

C德国历史结构的多元性决定

了歌德的世界观和他的思想结

构的复杂性

40关于历史结构和思想结构的

关系,正确的(ACD)

A历史结构影响和决定思想结

构C社会的历史结构和作家作

平的思想结构往往表现出一定

的同构性D历史结构和思想结

构之间有缓冲的中间地带,比

如,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心理领

41下了属于历史结构的(ABDE)

A经济结构B政治结构D文化

结构E心理结构

42歌德和他的作品的思想结构

和思想倾向是一个多纬度和多

向度的集合体的原因有(ABCD)

A在歌德的精神世界中有新兴

市民的思想结构B有小资产阶

级的思想结构C有封建贵族的

思想结构D一般的说,有什么

样的创作思想,便有什么样的作

品面貌与之想适应,而作家的创

作思想作为文化结构的一部分,

和思想结构有紧密的联系

43关于恩格斯提倡的史学观

念,正确的(ABC)

A这对格律恩的抽象的观点来

说,有很大的针对性B这里面

应该包括人学观点C这是格律

恩对文艺的观念模式和文艺的

批评模式的完整结构、系统结构

的理论中不可却的一部分

44下列各项关于作好文学批评

的论述正确的(BCD)

B文学评论必须符合评论对想

的性质和特征C文学评论不应

忽视一定时代的国家和地区的

历史结构的复杂性的双重性或

两重性D文学评论不能否定哦

的主观能动性

45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正

确的(ABCDE)

A写作于1847年12月到1848

年1月B于1848年二月问

世 C是攻占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性文件 D对各种错误的批判、

有害的思潮进行了澄清和批

判 E向全世界公开说明了攻占

党人的观点、目的、意图

46下列论述出自共产党宣言的

是(ABCD)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

常革命的作用B资产阶级把医

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

了他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C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

上的温情默默的面纱,把这种关

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D资

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关系的迅

速改进,由于交通的及其便利,

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

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47下列关于新旧社会关系的论

述正确的是(ABDE)

A新社会生长的因素从旧社会

的母体中逐渐形成B新社会取

代旧社会要经理相当长的积累

和发长过程D信号色会发展成

为旧社会的颠覆力量E新旧社

会经历长时期曲折斗争,最终新

社会取代旧社会,实现历史的新

变革,这一过程是艰巨而有意义

48下列可以正确论述社会存在

和社会意识关系的(ABCDE)

A精神生产随物质生产的改造

而改造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社会意识岁社会存在的发展

而发展C人们的意识,随着人

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社会

存在的改变而改变D物质生活

的生产发誓决定着整个社会生

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E一定社会的思想机构和意识

形态都是一定时代和历史条件

下的社会结构的产物

49下列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

历史作用的认识正确的

(ABCDE)

A带有明显的双重性 B既有

进步的一面,又带有非人的罪恶

的一面C结素了漫长的封建社

会的黑暗统治,具有重大的积极

意义D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的物

质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E造成

道德败坏和两极分化,导致了人

类的异化和人文精神的堕落

50马克思指出,工人在他的对

象中的异化表现是(ABCDE)

A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够消费

的越少B工人创造的价值越多,

他自己越没有价值C工人创造

的对象越文明,他自己越野蛮D

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E

劳动越技巧,工人越愚钝,越成

为自然接的奴隶

51资本主义世界性声产的性质

有(ABDE)

A扩张性B征服性D广泛性E

深刻性

52资本主义世界性生产造成的

结果有(ABCDE)

A是农村从属于世界B是未开

化的半开花化的国家从属于文

明的国家C是农民的民族从属

于资产阶级民族D是东方从属

于西方E以上说法都正确

53下列关于文学的世界性和

年、民族性的关系正确的(ABCD)

A在资本主义冲击下,名组的片

面性、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而转向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的发

展道路B多民族性、地方性的

文学通过资本主义全球性生产

而彼此联系形成了世界的文学

C只有那种即是民族的同时又

是一般人类的文学,才识真正民

族性的D只有那种即使一般的

人类的又是民族性的文学,才是

真正人类的

54马克思、恩格斯怎样认识工

人阶级(ABCDE)

A工人阶级代表着历史发展的

未来B工人阶级具有历史的主

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C工人

既然机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决

自己D工人阶级扮演着资产阶

级掘墓人的角色E工人阶级

必须用暴力手段来推翻资产阶

级统治,建立自己的联合体,实

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

55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的

自由发展的相互关系(AD)

A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

发展的条件D每个人的自由发

展要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紧密

联系

56下列关于《序言》和《导言》

论述正确的(BCDE)

B协作与19世纪50年代后期C

在工人运动陷入低潮是写成的

D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E

简明精湛的阐述了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57下列符合唯物史观的

(ABCDE)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经

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生产力

决定生产关系D一定的社会意

识反映一定的社会存在E物质

生活的方式制约者整个社会生

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58下列关于文艺认识正确的

(ABDE)

A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B

昌盛与社会存在并从中获得独

立发展D反映并服务于一定社

会存在E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

发展,但同物质生产发展并不

平衡

59艺术生产中包含的问题有下

列哪几对关系(ABCDE)

A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B

艺术生产与意识形态的关系C

生产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关系

D生产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

系E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60下列符合马克思关于艺术特

征和功能的论述的是(ABCDE)

A意象想象和幻想在艺术思维

中有重要作用B艺术生产所创

造的对象有其目的性C神话是

人类童年时期的艺术瑰宝D艺

术对世界的掌握,是思维到实践

的完整的、全面的统一E希腊神

话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土壤

61下列符合马克思关于艺术特

征和工能的论述是(ACE)

A希腊深化不只是希腊艺术的

宝库,而是他的土壤C某些有

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

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才是可能

的E他们的艺术对我们所产生

的魅力,同这种艺术在其中声长

的哪个不发达阶段的哪个不发

达阶段并不矛盾

62下列哪写因素对文艺的发展

起到作用(ABCDE)

A社会经济状况B政治氛围C

文化心理D社会精神意象E文

艺自身的传统,他度和趋向

63下列关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

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BCDE)

A生产和消费互为手段B上访

互为中介C双方互为依存D具

有直接的同一性E表现为一个

行为的两个要素

64下列关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

生产论表述正确的(ACDE)

A意识形态论认为艺术的本质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

术生产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一

种特殊的精神生产C这两种论

点在《序言》和《导言》中都有

提级D两者并不想驳E是从不

同视角对艺术问题作出的相同

的统一的理论表述

65莎士比亚化的要求有(ACD)

A要求严格的从客观的现实生

活出发,严格的按照现实的面貌

再现现实

C要求文艺创作广泛而深刻的

描写社会生活,正确处理人物和

环境的关系。通过对特定环境中

人物的真实描写,揭示现实生活

的本质方面D要达到情节的生

动性丰富性人物塑造的个性化

以及语言的明快朴实生动富有

生活气息等等

66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物塑造

问题上所做的论述,包含(ABCD)

A在人物塑造问题上批评了两

种违背现实主义创作的倾向,忽

视人物本质的个性化和忽视个

性感刻画的概念化倾向B人物

的阶级倾向和时代特征,要通过

情节的进程来表现C刻画人物

性格,不仅要边县他要做什么,

而且要表现他怎样做D现实主

义的人物描写,很重要的一个手

段是采用对比的手段

67关于济金根领导的骑士暴

动,正确的(ABCDE)

A属于反封建诸侯的斗争,具有

一定的进步意义B他毕竟是带

有改良主义性质的运动,它所要

求的目的仅仅是改良帝国C运

动中的那些骑士,并没有想废除

奴隶制,而农民身受骑士敲骨吸

髓的剥削和虐待,视骑士为死

敌,所以两者不可能结成巩固的

联盟D由于骑士集团所处的阶

级地位和自身的阶级本性,骑士

暴动的失败是必然的E巴尔塔

扎尔的设想从根本上说不具有

实现的可能性

68关于清洁的生动性和丰富

性,正确的(ABC)

A是表现作家深刻意识和反映

作品历史所必然不可缺少的B

所谓情节的生动性,是指作品中

情节的发展符合生活逻辑,合情

合理,逼真可信生动形象C所

谓情节的丰富性是指情节的发

展曲折交错,富有变化细节描写

丰富多彩不单一化,雷同性

69为了求得旗帜鲜明,在表达

倾向的方式上,可以有不同的途

径,例如(ABC)

A着眼于人物言行的刻画,侧重

性格的描绘,作家的思想感情、

美学评价、政治见解全部渗透在

艺术形象里,而无作者主观穿插

的表达方式B探求蕴藏在生活

深处的人生哲理,在构筑作品的

形象体系的同时融进了议论抒

情,并探求新的艺术形式,以酣

畅淋漓的抒发自己在现实生活

之中所激发的热情,见解和感

觉 C情节的铺叙和场面的勾

勒是基本的,人物的具体活动是

主要的,富有生命力的议论和抒

情插笔,是形象塑造的一种手段

70关于敏娜烤茨的《旧人和新

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它具有显示主义的真实性、社会主义的倾向性和两者某种程度上的结合B恩格斯肯定了《旧人和新人》的现实主义倾向性,如作家对盐场工人生活的生动描写C《旧人和新人》有社会主义倾向性,但作家在表现该倾向性是有缺陷恩格斯指出:D关于恩格斯对阿尔诺德、爱莎个性描写不够和理想化的批评,说明《旧人和新人》的显示主义真实性还不太充分E《旧人和新人》虽然没有直接描写矿工与资产者的冲突,但维也纳社交界的豪华奢侈场面,同矿工的贫苦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还揭示了上层社会的人的内心世界

71在《旧人和新人》中,作机安排下层群众祈祷游行以期望上帝降福,免去人们更大的不幸的情节,用意在于(ABD)

A旨在较为广泛的反映下层劳

动群众的思想情绪,表现社会生活的某本质方面,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社会背景B表现宗教精神对受苦群众意识的危害,从一个侧面反映下层群众的生活状况D为了表明新与旧的冲突实质上就是科学与宗教迷信的矛盾,为阿尔诺德等新人的政治活动奠定基础

72文艺的倾向性和真实性的辨证统一的原则,放映了文艺创作的客观规律,关于这个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ACDE)

A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正确认识和艺术反映,它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C

文学作品的倾向性,包含有作家对于所描写的事物所做出的评价和所持的情感态度,它不应游离于所描写的事物之外,成为抽象的说教,这种评价和态度是属于作家主观的东西,它只能符合而不是改变描写的事物的呢报纸规律及客观倾向D要求作家艺术家树立实践的观点E文艺作品的描写对象主要是人,促进人物行动的是他自身的性格和围绕他的环境----真实体验

73文艺的倾向性与真实性辨怔统一的原则,要求作家艺术家树立生活实践的观点,因为(ABC)A作家艺术家只有勇敢的投入

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取得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是自己的作品的倾向性与真实性得到客观的检验逐步求得两者的真实统一

B轻视实践,缺乏生活经验的作家艺术家,-----作品抽象化概念化C历史上有一些作家和艺术家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初步改变自己的立场,世界观,或者在某些写问题上暂时突破了自己的阶级偏见的局限,从而创作出倾向性和真实性相一致的作品74作家的文艺作品的倾向性来源于(ABCD)

A作家的作品的倾向性同他的

意识形态和阶级地位相联系B

作家作为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的代表,虽然不能把他门所处的阶级等同起来,但他们处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就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的社会现象表现出来某种政治伦理、情感态度C基于作家随处的阶级关系,他们会表现出对某种美好事物的憧憬和追求,对丑恶事物的憎恶和拒斥D作家的好恶反映到文艺作品中就成为有血有肉的文艺作品的倾向性

75关于托尔斯泰的作品的弊病,下列说法正确的(ABC)

A托尔斯泰作品中的那些说教,不仅减弱了作品的艺术魅力,而且扭曲了生活B尽管存在不少的弊病,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仍是欧洲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C在《战争与和平》和〈复

活〉里,作者长篇累牍的议论

-----关于道德的自我完善的议

论,关于勿以暴力抗恶的议论都

曾给作品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

76恩格斯之所以说作者的见解

越隐蔽,对艺术作品就越好,因

为(ABCDE)

A作家的世界观状况复杂,既有

进步的倾向,也有消极思想的局

限B为了避免作家不正确的思

想观点,因而更严重的损害他的

作品C无产阶级作家如果公开

晒制的表露自己的观点,会遭到

更多的迫害从而会被剥夺掉斗

争武器D归根结底,是为了文

学更有效的争取读者,更有利于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发展E19

世纪三四时年代的倾向文学存

在的倾向文学,习惯于用一些引

起公众注意的政治暗语来弥补

作品中才华的不足,忽视了文艺

作品的形象性和艺术品味,恩

格斯的理论也含有对他们的批

77在恩格斯时代有不少作家忽

视文艺形象的特点,表现

(ABCDE)

A思想往往淹没了形象B雄辩

代替具体的描绘C人物变成作

者单一的传声筒D对政治的讽

喻掩饰着艺术上的浅露E作品

不够血肉丰满,难以达到是人心

荡神驰的感人力量

78黑格尔在艺术典型的个性描

写方面,主张必须具有三个特征

是(CDE)

C丰富性D明确性E坚定性

79下列观点出自恩格斯《致玛

哈克奈斯》这封信的有(ABC)

A现实主义作家要有棉队现实、

忠于现实的勇气B现实主义作

品要强调真实性C现实主义就

是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

典型人物

80下列关于19 世纪80年代西

欧的文学状况正确(BCD)

B批判现实主义达到全盛C法

国自然主义代替现实主义开始

盛行D英国出现大量仿自然主

义的作品

81哈克奈斯现实主义艺术家的

勇气表现在(ABCDE)

A敢于批判某些革命领袖B敢

于描写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C

敢于触机当时社会主义运动中

的传统观念和错误倾向D坚持

现实主义E运用现实主义的朴

实无华的创作方法手段技巧

82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所提出

的两条原则(BC)

B细节的真实C典型环境中典

型性格的真实

83下列作品属于19世纪80年

代社会主义萌芽期文艺的是

(ABCDE)

A《西里西亚纺织工人》B〈国

际歌〉C〈旧人和新人〉D《城

市姑娘》E维尔特的诗

84恩格斯提出的现实主义的文

艺使命(AE)

A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现实

的真实描写,使现实主义文学具

有社会主义倾向E正确的表现

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工人阶

85请在下列作平中选出异卜生

的作品(ABCE)

A玩偶之家B社会支柱C群魔E

人民公敌

86下列对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

国的社会背景正确(ABCDE)

A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

政B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

国主义过渡C国际工人运动的

从法国移到德国D工人运动蓬

勃发展打击俾斯麦的高压政策

E机会主义思潮开始滋生

87以恩格斯为代表的青年派的

理论特点(BC)

B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套语来把

自己相当贫乏的历史知识尽速

构成体系C显然不动自己所维

护的世界观,只不过是一种被歪

曲的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

88造成德国小市民和挪威小资

产阶级相隔天壤的性格的原因

(ABD)

A挪威政局比较稳定,没有像德

国那样遭受革命失败后反动势

力的压迫和战争的摧残B挪威

的市民阶层具有独立性有实力

的经济地位德国市民身受反动

势力压迫D挪威长期处于与欧

洲大陆隔绝的状态很大程度上

避免了欧洲大民族资本主义的

冲击,德国不但参与革命而且经

历革命的惨败

89恩格斯用违反历史唯物主义

的态度对待历史事实的错误主

要表现(CE)

C把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庸俗

社会学和机械唯物主义历史观

E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解

决实际问题是犯教条主义错误

90.19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

政府为瓦解工人运动颁布了一

系列迷惑工人的社会立法有

(ABC)

A1883年的疾病保险法B1884

年的意外灾难保险法C1889年

的残疾和老年保险法

9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

关系(BC)

B经济基础归跟揭底对上层建

筑决定作用C上层建筑对经济

基础有反作用

92文学和宗教(ABD)

A都属于上层建筑B两者之间

是有联系的D都对经济基础产

生反作用

93恩格斯指出了上层建筑对经

济基础反作用的三种特殊情况,

这三种特殊情况(BDE)

B促进经济发展D阻碍经济发

展E促使经济沿着一方向走

94下列选项属于上层建筑的是

(ABCDE)

A文学B艺术C政治D宗教E

法律

95下列选项属于经济基础的是

(AD)

A生产力D地理基础

96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一文中列宁说确定党的观点和

反党的观点的界限是(ABC)

A党章B党纲C党的策略决议

97〈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

文中列宁分析了当时国内形式

和党的报刊宣传情况,提出了党

的出版物的那些原则(ABCDE)

A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来说,

写作事业是党的事业B党的事

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

的一部分C自由的写作是为千

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D党的宣

传机构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党的

出版物必须接受党的监督E党

对写作事业的领导,必须充分注

意写作事业的特殊性

98〈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

文中列宁说这个该诅咒的时代

是指(BCDE)

B伊索式的笔调C写作上的屈

从D奴隶的语言E思想上的农

奴制

99作家管写,读者管读被列为

(ADE)

A俄国古老的D半亚洲式的书

报检查制度玷污的E半商业性

1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D)

A非党性是资产阶级思想,是

资产阶级性质的产物B1905年

孟什维克代表会议通过的〈组织

章程〉没有规定同党的机关刊物

和党员作者有任何联系C党的

报纸杂志以及其他出版物应当

旗帜鲜明的宣传党的观点D写

作事业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

务决定着写作的无产阶级性质

101在写作事业中,绝对必须保

证(ACD)

A有个人创造性C有个人爱好

的广泛天地D有思想和幻想的

广阔天地

102下列观点出自〈列尼托尔斯

泰和他的时代〉一文的(ABD)

A托尔斯泰主义的现实的历史

内容,正式这种东方制度的即亚

洲式制度的思想体系B托尔斯

泰说是空想的学说,就其内容来

说是反动D在一切采用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里有一种社

会主义,他代表着将代替资产阶

级的哪个阶级的思想体系

103.1861~1905年这个时期俄

国生活的历史特点和历史趋势

(BCD)

B社会基本矛盾激化C阶级关

系剧烈变动D社会经济结构改

104针对当时俄国社会的阶级

矛盾,托尔斯泰塑造的不同贵族

形象(ABCE)

A垂死没落型B屈膝依附型C

追求和探索型E反叛和转化型

105列宁深刻指出托尔斯泰的

世界观所包含的显著矛盾

(ABCD)

A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的信仰基

督的地主B一方面他对社会的

撒谎和虚伪提出了非常有利的

直率的抗议,另一方面是一个托

尔斯泰主义者C一方面无情的

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另一方

面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D一

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另一方面

鼓吹最卑鄙龌嵯的东西之一宗

106给托尔斯泰的创作带来变

化的因素(BCDE)

B俄国的社会变革C政治经济

的重组D阶级关系的变化E历

史发展的总趋势

107列宁的〈关于民族问题的批

评意见〉回击了谁的挑衅(AE)

A崩裂分子李普曼E机会主义分

子列甫龙凯维奇

108对于列宁两种民族文化理

论正确的有(ABCD)

A阶级社会中之所以存在良种

民族文化是因为民族的内部是

划分为阶级的,民族文化必然打

上阶级的烙印 B两种民族文化

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思想

家头脑里固有的C他阐明了两

种文化的地位和之作用是不均

衡的D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

有两种民族文化。----意识形态

109一般情况下,关于对统治阶

级的思想和被统治阶级的思想,

正确的(AC)

A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

位的思想C被统治阶级的思想

受摧残

110关于民族文化口号的说法

正确(ABE)

A民族文化口号是资产阶级的

骗局B他有危害革命事业的本

质E具有欺骗性和反动性

111细致列说法符合马克思要

求的(BE)

B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维护

无产阶级运动共同的文化E以

绝内容的态度对待用任何语言

进行宣传的问题和这种宣传中

如何照顾纯地方的

112列宁分析了高尔基产生病

态心理的原因(ABC)

A资产阶级的包围B脱离工人、

农民战士C缺乏政治经验

113以下说法与要观察就要到

下面去观察的关点一直的是

(ABCDE)

A作家要深入到外地的农村、工

厂B观察到建设新生活的情况

C观察部队里的新事物D作家

要深入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E

要注意农村工厂和连队的建设

114在列宁的关怀下高尔基改

正错误,发表的文章有(ACE)

A〈动手工作〉C〈走向幸福之

路〉E〈五一节〉

115高尔基的理论错误表现在

(AE)

A他过地的估计了农民参加革

命的可能性E他过高的估计了

知识分子的进步性

116在列宁给高尔基的信中,列

宁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文艺观点,

符合文中观点的是(ABCDE)

A要观察,就应当到下面去观察

B改换环境不仅可以解决创作

源泉的问题还回对思想感情、世

界观产生积极的影响C作家的

生活环境、政治经济对其思想创

作有重要影响D作家要深入工

农兵的火热生活,直接观察他们

之中的新生事物E存在决定意

识,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客观

现实确定了作家的思想感情

117关于物产阶级文化派的论

述正确的(ABCDE)

A以波格丹诺夫为代表的无产

阶级文化派否定马克思主义鼓

吹马赫主义B在文艺上信奉未

来主义颓废主义C主张打倒一

切旧文化,以实验室方式建立无

产阶级新文化D无站阶级文化

派反对把无产阶级协会置于苏

维埃政权之下E其本质是为了

阻碍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建设

118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正

确的(ACDE)

A在十月革命前夕曾公开宣布

不接受克伦斯基的教育部管辖

C1920年10月首次召开代表大

会D1920年根据列宁的批示,

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划归教育部

和地方机关管辖E成立于1917

年9月,十月革命后。波格丹诺

夫长我了其领导权

119在〈无产阶级文化〉中列宁

提出的创建无产阶级文化的主

张有(ABCD)

A无产阶级创造自己的新文化,

必须在自己政党的领导下进行

B无产阶级创建自己的新闻化,

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作

指导C创建无产阶级新文化必

须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D创建

无产阶级新闻化必须批判的继

承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成果

120〈讲话〉阐述的观点有

(ABCDE)

A文艺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

是为工农兵的B文艺要在普及

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

C文艺来源与生活,更真实的反

映生活D文艺创作的典型话

——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

典型更理想更带普及性E必须

批判的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

术遗产

121下列集中文艺观点不符合

马克思文艺观的是(ABCD)

A文艺的基本出国法点是爱是

人列之爱B从来的文艺作品都

是写光明和黑暗并重C从来文

艺的任务就在于暴露D提畅学

习马克思主义就是重复辨证唯

物论的错误,就要防碍创作情绪

122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其

表现对象(BCD)

B作家要表现性的人物、新的世

界C所谓心得人物,就是人民

大众首先是工农兵的形象,所谓

心得世界就是人民大众首先是

工农兵的斗争生活D塑造心得

人物形象,描写心得斗争生活

123文艺创作的点型化,是《讲

话》主要阐述的问题之一,关于

这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

(ABCDE)

A文艺创作的典型化,就是从生

活到艺术的过程,就是把平淡无

奇的生活概括提炼B典型化不

是对生活拔高,而是把生活提高

为艺术美,C在文艺典型化的过

程中,首先要着眼于表现丰富多

才的内容和任务性格D文艺

创作的典型化,只有从个性特殊

性出发才能正确表现生活内容

E典型的任务形象,应当是一种

独特的发现,既概括某一任务的

共同特点有要突出任务形象的

鲜明而独特的个性特点

124革命的文艺中存在着许多

应该解决的问题,包括(ABCDE)

A立场问题B态度问题C工作对

象问题D工作问题E学习问题

125研究文艺的基本原则与民

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关系,也就

是研究文艺的(AB)关系

A共同性与差异性B一般性与

个别性

126艺术的基本原里有其共同

性,表现形式要多样化,有(CD)

C民族形式D民族风格

1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E)

A研究文艺的基本原理与民族

形式和民族风格的关系,也就是

研究文艺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一

般性与个别性的关系B毛泽东

十分重视学习外国的长处,认为

这是创造中国自己的东西的一

个重要的条件C毛泽东认为接

受外国长处的目的是为了使我

们自己的殴打奶奶能够系有一

个跃进 E想古人学习是为了现

在的活人,想外国人学习是为了

今天的中国人

1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CD)

B文艺创作的繁荣只能靠作家、

艺术家对生活的熟悉理解和挖

掘的程度C一般只能在个别中

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多

数情况下个别都是一般D文学

的民族化与其艺术形式相同,如

戏曲。音乐,美术,舞蹈等,他

门的民族形式的特征是直感的

129细致列属于矛盾关于文艺

的民族形式的说法正确的

(ABCDE)

A我们反对把内容和形式对立,

就像形式主义者所为B不能把

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原则作为惟

一C一个作品中主要是内容问

题,这个内容用民族语言来表现

D我们不能设想没有民族生活

内容的民族形式E民族形式必

须表现民族生活的内容

13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BC)

A促进艺术发展的方针B促进

科学发展的方针C促进我国社

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131多余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

应当采取(ABC)

A讨论的方法B批评的方法C

说理的方法

132修正主义者(ACDE)

A又叫右倾机会主义者C反对

或歪曲唯物论和辩证法D反对

或企图削弱人民民主专政和共

产党领导E攻击马克思最为本

质的东西

133毛泽东在批评我们言论和

行动的是非的政治标准中最为

重要的(AC)

A社会主义道路C共产党的领

134从政治角度看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的方针(ABE)

A是根据社会矛盾的新变化提

出的B是以我国发展国民经济

和文化事业的急切需要为依据

的E是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

义普遍原理和中国文艺运动的实际想结合的范例

135下列出自毛泽东《关于正确相互里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是(DE)

D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E我们在批判教条主义的同时,必须同时注意修正主义的批判

136下列属于科学范畴的是(ABCD)

A图书管理学B地理学C文艺学D美学

137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在艺术上的表现是(BCD)

B创作题材的多样化C形式的多样化D风格的自由发展

138由于每个艺术家的(ABCDE)的不同,因而他们的艺术认识和艺术实践的具体途径和手段、广度、深度,以及实践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A生活环境B知识准备C认识能力D世界观方法论E创作方法和艺术修养

139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

艺术规律和科学规律体现在(ACE)

A是以艺术家的个人独特性劳

动为依据的C是以艺术生产的个性和共性辨证统一规律为依据的E是依据艺术欣赏的多样性和一致性辨证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

140社会艺术生产的共性和个

性的辨证统一关系可以做如下哪几种表述(ABD)

A社会主义艺术的共性不能通

过个性表现出来,就谈不上社会主义艺术的共性B没有共性就没有社会主义个性D没有个性得到发展,共性就不会发展

141文学欣赏的一致性表现为(ABCD)

A时代的一致性B民族的一致性C阶级的一致性D阶层内的一致性

142艺术和科学中的问题应当

通过(AB)

A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B

艺术和科学的实践

143自粉碎四人帮到邓小平的《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在文学领域涌现的文学流派(ABC)

A伤痕文学B新写实小说C先锋小说

144对文艺的重要作用表述恰

当的是(ABCD)

A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

需要B培养社会主义新人C一概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D作为政治的产生筒

145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应当包

括以下那些方面(ABCD)

A是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B 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C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D有宽广的眼界和求实精神

146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ABCE)

A真实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B

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C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E作为社会化、纯粹化的娱乐方式和技巧

147要完整、准确的理解和坚持毛泽东文艺思想,应当解决以下那些认识(CDE)

C毛泽东文艺思想是一个发达

的科学体系D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是他的科学文艺论著和正确文艺思想E要抓住事实求是这个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根本点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1—63)1风格就是人:这是马克思援引18世纪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的话。布封在《论风格》一文

中指出:“文章的风格仅仅是作

者放在他的思想里的层次和气

势”,“风格即人”,主张“文章要

有思想、灵魂和趣味”。马克思

据此说明,风格是作为写作主体

的人的精神个性,反映着作家的

心灵世界内在的独特的意向和

质态。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是马克思1844年4~8月在巴黎

写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巴黎手

稿”。它由三个未完成的手稿组

成。这些手稿反映了当时马克思

在经济学和哲学方面的研究成

果,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形

成阶段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在批

判黑格尔唯心论和改造费尔巴

哈唯物论的基础上论证了自己

的观点,涉及并阐述了美和美感

等问题,包含有丰富、深刻的文

艺思想和美学思想。

3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是德

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对美的认

识。黑格尔在理念世界中寻求

美,认为美是理念的衍化和外

化,将美学问题禁锢在绝对精神

的牢笼里,无法得出科学的结

论。

4自然的人化:这是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提出的观点,他把与人的劳动联

系和被改造过的自然称为“人化

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劳动

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

指物质生产活动。劳动使人和自

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使二者的关系从相互隔膜、陌

生、敌对、恐怖的状态,从异化

和疏远的状态开始变得彼此接

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沟通。

5美的规律: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所

谓美的规律,在这里是造型的规

律或造型美的规律,在从事物质

生产或艺术生产时,根据一定的

目的,选择确定“物种的尺度”

和“内在的尺度”。美的规律存在

于上述两种尺度的综合之中。

6内在尺度: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论述美

的规律问题时提出的,认为人

“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

运用到对象上去”。内在的尺度

是指人这个主体在改造对象时

用以规划劳动对象的尺度。从它

的内容和根源来说,是客观的,

它反映了劳动对象的内部规律,

同时,它又体现了人类改造、利

用对象的愿望和要求,体现了人

类生活活动的需要和目的性,体

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7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是马

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

稿》中多次谈到的一个命题。马

克思认为劳动是使人的本质对

象化的实践活动,劳动的过程就

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过程。人的

生产不同于动物的生产,人的生

产是有目的的、自由的,人通过

劳动把它的目的、观念实现在劳

动产品中,使对象成为人化的对

象,使人的本质对象化了。人的

劳动既有实用的目的和需要,也

有审美的目的和需要,因此,只

有通过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美才能体现在人化的自然中。

8《神圣家族》:全名为《神圣

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

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

伴》。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

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之后

首次共同撰写的一部论战性著

作,发表于1845年2月。该作

品是马克思、恩格斯凭借和通过

对欧仁.苏的长篇小说〈巴黎的

秘密〉的评论和青年黑格尔派对

〈巴黎的秘密〉的评论的评论所

进行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

义思想的交锋。作品中充分体现

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的现实

主义的文艺理论的辨证唯物主

义的思想实质。

9青年黑格尔派:19世纪中叶

流行于德国知识界的具有“左”

倾色彩的一支哲学—政治派别,

从黑格尔学派分化而来。以布鲁

诺.鲍威尔、阿尔诺德.卢格、莫

泽斯.赫斯等为代表,以《文学

总汇报》为舆论阵地宣扬自己的

主观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对当时

德国无产阶级革命起到不良影

响。

10《德意志意识形态》:全名为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

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

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

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

批判》。这是继《神圣家族》后,

马克思、恩格斯于1985年9月

至1846年8月和写的又一部论

战性著作。1932年发表于德文

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

卷。《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批判

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指当

时流行于整个德国的思辨哲学

和“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该书

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作,标志着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

物主义开始趋于成熟。

11“真正的社会主义”:(1)“真

正的社会主义”是19世纪中叶

产生于德国的一个小资产阶级

的思想派别。(2)“真正的社会

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莫泽斯.赫

斯、卡尔.格律恩、海尔曼.克利

盖以及信奉费尔巴哈的人道主

义学说的海尔曼.皮特曼、格奥

尔格.容克等。(3)他们组成“共

产主义俱乐部”,通过自办刊物

《社会明镜》、《人民论坛报》、

《特利尔日报》、《莱茵社会改

革年鉴》、《威斯特伐利亚汽船》、

制造舆论,大肆宣扬所谓的“真

正的社会主义”学说。(4)“真

正的社会主义”的思潮和学说的

理论渊源来自空想社会主义、黑

格尔的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的

人本主义。

12卡尔.格律恩的“人”的观点:

(1)卡尔.格律恩,德国小资产

阶级政论家,“真正的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之一。原属于青年黑格

尔派,费尔巴哈信徒。(2)格

律恩的“人”的观点具体可见于

《从人的观点论歌德》。格律恩

在这篇文章里所宣扬和散布的

人学观念的性质是唯心主义的。

他所说的“人”是经过包装的、被

抽象化了的人,其主要核心仍为

费尔巴哈主义的泛滥。(3)这

种人表面上看来是脱离历史的、

社会的和现实生活的,他否定了

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4)格

律恩的“人”的观点是从“抽象的

人”出发,是从狭隘的、偏私的、

道德的、政治的和党派的观点出

发,而不是从美学观点和史学观

点出发。是不正确的。

13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1)

费尔巴哈研究人,从人与自然的

关系及人与动物的区别两个出

发点出发。前者否定人是上帝的

创造物,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

但他不能深刻地把握人的社会

本质,说不出人和自然的本质区

别。他看不到人的社会性、阶级

性、没有把人作为感性的活动来

对待。后者指出人与动物的区别

在于“类”,即把许多个人纯粹

地、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是抽象的、静态的一致性,并不

是指人的关系。(2)我们看到

费尔巴哈的人与自然,即自然人

化;人与自身,即人格神化,这

两种关系的出发点是人的抽象

思维。这样对象化使人的本质从

人分离出来反过来统治人。他看

到的人是主体,也是客体,而不

是马克思所发展的主体和客体

的关系。

14“文学”:马克思、恩格斯所指

的文学泛指科学、艺术、哲学、

政治等一切书写的著作和文体。

15启蒙思想:18世纪欧洲一些

国家和民族的主流的意识形态。

启蒙主义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人

物有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

卢梭、狄德罗等人。他们不承认

任何外界的权威,以资产阶级的

理性主义为武器,对宗教、自然、

社会、国家和一切传统的封建主

义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批判。

16生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取得物质生活资料的

能力,又称为物质生产力或社会

生产力。生产力的诸要素为:劳

动者、生产工具、劳动资料。生

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

因素。他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生

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17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

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也称为

社会生产关系。他包括:生产资

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

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

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

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主要方面。

18生产方式:人类获得生活资

料的方式,也叫物质资料的生产

方式或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人

们为了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必须

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及与之相适

应的生产关系,二者的对立统一

构成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生

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

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生产方式

的性质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

定的。每一个社会,都建立在一

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生产方式

归根到底决定全部社会制度、政

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19古代的(生产方式):指以

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奴隶

制社会的生产方式。

20《荷马史诗》:约公元前5

世纪时期,古代希腊文化达到全

盛,尤以希腊神话为杰出代表。

诗人荷马将民间口头传说,诸如

关于神和英雄的故事汇集在一

起,写成长诗《伊利亚特》和《奥

德赛》,合称《荷马史诗》。书

中广泛涉及了当时希腊社会的

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

面,具有极高的历史、现实价值

和不朽的艺术成就。

21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恩

格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对莎士

比亚创作经验和创作特点的概

括和总结,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基

本特征和创作规律的形象化表

达,其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

要求严格地从客观的现实生活

出发,按现实的本来面貌再现现

实。(2)要求文艺创作广泛而

深刻地描写社会生活,正确处理

人物和环境的关系,通过对特定

环境中的现实人物的真实描写,

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3)

除了上述两个要点外,还包括情

节的生动性、丰富性,人物塑造

的个性化以及语言的明快、朴

实、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等等,

内容十分丰富。

22席勒式:指的是席勒创作中

部分地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

创作倾向,即在席勒的部分创作

中存在的从观念出发的演绎代

替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把个

人变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的创

作倾向。作为一种有害的创作倾

向,“席勒式”被德国后来的某些

作家接受了下来,并造成了深远

的消极影响,所以遭到马克思等

持有现实主义创作观的文艺评

论者的强烈反对和批评。

23黑格尔“这个”理论:“这个”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最早见于黑

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第一章,

在他的《美学》中作了详细的论

述。“这个”不仅是指事物和现象

的“绝对个别的存在”,同时也指

“普遍的东西或共相”,即指的是

具有某种可以被人的感官所感

知的有物质属性的存在物。黑格

尔的“这个”理论包含辩证法的

两个方面:第一,具有感性确定

性、个别性,个别性又是与“共

相”即普遍性相连接的。第二,

具有感性确定性的“这个”,是诸

多特质的集合体,具有普遍性的

直接性。诸多感性确定性互相贯

通、互相联系,从而形成“诸多

性质的同一”。黑格尔的“这个”

理论,虽有唯心主义成分,仍是

对欧洲艺术创作经验和典型理

论的卓越的历史总结。

24青年派:是19世纪末随着工

人阶级斗争环境改变、容克资产

阶级统治手法的改变和机会主

义思潮的兴起而在德国出现的

一个无政府主义派别,其主要成

员是恩格斯等一些以党的理论

家和领导者自居的大学生和青

年作家,其性质是小资产阶级无

政府主义的机会主义集团。他们

从无政府主义的立场出发,反对

利用合法地位进行合法斗争,鼓

吹和迷信无政府主义的冒险活

动,主张离开党的有组织的领

导,搞所谓“直接行动”。幻想通

过国际性的总罢工,使生产资料

归工会所有,以消灭资本主义,

从而消灭任何形式的国家。恩格

斯指出:这个小资产阶级无政府

政治派别的理论和实践,对德国

党和工人运动来说,是“更危险

的多”的危险,称他们的行为为

“大学生骚动”或“大学生的合

唱”。

25经济基础:是人类在一定生

产关系中依靠前人所获得的生

产力所进行的物质生产,并由此

而形成的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

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基

础既包括生产力,也包括经济关

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以及过

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

阶段的残余和围绕着这一社会

形式的外部环境。

26创作的绝对自由:所谓“绝对

自由”的言论不过是资产阶级的

一种伪善而已。世界上只有具体

的自由,没有抽象的“绝对自

由”。在广大劳动者一贫如洗而

一小撮富人过着寄生生活的社

会中,不可能有实际的和真正的

“自由”。列宁指出,所谓“创作

的绝对自由”不过是“资产阶级

的或者说是无政府主义的空话”

而已,“因为无政府主义作为世

界观是改头换面的资产阶级思

想。

27托尔斯泰主义:指托尔斯泰

在作品、论文、和书信里,一方

面用俄国宗法式农民的观点批

判农奴制度和资本主义;另一方

面,又竭力鼓吹净化了的新宗

教、“不用暴力抵抗邪恶”

、“道德上的自我修身”等一系列

发动说教。

28僧侣主义:又称信仰主义,

是一种把宗教看作是真理的唯

一准绳的唯心主义思想。列宁指

出:“可以把各处的…僧侣主义?

一次都改为…信仰主义?,并在注

解中加以说明”,“信仰主义是一

种以信仰代替知识或一般地赋

予信仰以一定意义的学说”。

29基督教无政府主义:19世纪

中叶带有宗教色彩的资产阶级

改良主义的发动思潮。他企图把

基督教的教义说成是保护劳动

人民的。鼓吹“博爱”。否定暴力

革命,宣扬废除一切国家政权,

幻想通过实践基督教的教义进

行个人道德的自我修养,来改变

现存的社会制度

30.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是不是

19世纪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的

一种政治思潮。自由主义者把资

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等口号,

按照资产阶级政权确立以后要

加以修改和补充,主张个人的活

动和发展完全自由,提倡个人权

利,实现无拘无束的自由竞争和

资产阶级剥削自由,拥护有财产

限制的选举权和两院制议会,以

剥削劳动人民的政治权利。到了

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自由主

义以反对马克思主义破坏无产

阶级革命运动为其主旨,成为帝

国主义反动势力的有力工具。

31.自由主义民粹派:19世纪

后期的民粹派。俄国民粹派,在

民意党被摧垮后,逐渐失去革命

性,和沙皇政府妥协,代表富农

阶级利益,疯狂反对马克思主

义。

32.路标派:俄国一批反动的资

产阶级立宪民主党分子。他们在

1909因为出版反动论文集》路

标》而得名。论文集极力攻击唯

物主义世界观,妄图恢复宗教的

世界观,丰富保护国革命民主主

义者的民主传统;反对1905年

革命运动,肆意污蔑人民群众的

解放斗争;赞扬资产阶级的背判

行为,感谢沙皇政府镇压革命。

列宁指出:“《路标》反映了现

代立宪民主主义的无置疑的本

质立宪民主主义就是《路标》

党”。

33.金融资本:译财政资本。在

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由生产

高度集中造成工业垄断,推动银

行酱的积累和集中,形成银行垄

断。银行垄断组织和工业垄断组

织有互相收买对方企业的股票

和参加对方董事会的方法,使银

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结合,发展成

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帝国主义

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34、军国主义:指宗教唯心主

义世界观,主张人应从神的“启

示”中“领悟”到宇宙的“秘密”。

35军国主义:帝国主义为了准

备和发动侵略战争,在国内极力

增加军费,扩大军备,扩张军需

工业,使国民经济军事化。向人

民灌输侵略思想,强迫人民服兵

役,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加紧镇

压人民革命运动。对外则加紧掠

夺殖民地,干涉和破坏别国主

权,制造颠覆活动,甚至公开发

动侵略战争。这就叫军国主义。

36、民粹派:是俄国历史上的

小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产生于是

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19世纪60年代,彼行堡、莫

斯科出现了一批民粹派团体,先

在工人和知识分子中进行革命

工作。19世纪70年代,他们

发动“到民间去”的运动,穿起农

民的服装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

行推翻沙皇制度的斗争。他们抱

着“英雄造时势”的英雄史观,自

以为是人民的精华,所以才有

“民粹派”之称。

37、禁欲主义:一种唯心主义

的宗教伦理学说。它鼓吹“物质

欲望”是一切罪恶和痛苦的根

源。宣传压抑人的生活需要和

“戒除肉欲”。禁欲主义者鄙视物

质生活,要求克制欲望,苦行寡

欲,以至靠自我完善而接近于

神,以求超脱现实。禁欲主义常

和一定的宗教密切结合,客观上

掩盖剥削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使

人民安于奴隶生活,放弃争取解

放斗争。

38“万物本源“:本源即根源。

万物本源即万物产生的根源。唯

心主义认为万物是由“精神”产

生的,“精神”是“万物本源”。

39、封建社会主义:一种代表没落贵族利益的反动社会主义思潮。由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斗争中打败了封建贵族,因而封建贵族的代表和思想家伪装同情工人,企图拉拢无产阶级和他们一起反对资产阶级,并给自己的理论抹上“社会主义”的油彩。他们指责资本主义使劳动者贫困,力图证明工人情况恶化是因为封建王朝被推翻的缘故,把封建社会描写成“贵”和“贱”之

间的和谐一致的时代,鼓吹封建专制政权会“拯救世界”并把社

会引向“社会主义”。封建社会主义理论,是封建贵族企图利用反资本主义宣传来笼络工人以恢复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

40、“取消主义”:俄国防大学1905年革命失败后,在斯托雷平反动时期,俄国社会主义民主工党内的孟什维克机会主义分子取消现有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组织,甚至公然放弃党的策略和纲领,被称为“取消派”。

41、寂静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宿命论思想,鼓吹清虚无为,诱使人们放弃必要的斗争。

42、教权派:利用宗教形式维护和巩固剥削阶级统治的政治派别,主张神权高于君权,借教权维护皇权,把教会和僧侣视为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主宰,教权派是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从精神上奴役和毒害工人阶级和劳动为民的帮凶。

43、民族同化:民族同化指某一民族逐渐失去民族特点而演化为另一个民族。同化形式有二:一是通过民族压迫所进行的强制同化;二是由于长期同居一地、相互影响、彼此交通所形成的自然同化。

44、崩得:即“立陶宛、波兰和俄罗斯犹太工人总聪明“,成立于1897年。1898年集体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退出。1906年重新入党。由于坚持民族主义的反动立场,1912年被清除出党。十月革命后,崩得分子开始分化。1921年3月,崩得自行解散,部分成员转而加入布尔什维克。

45、白卫分子:又译白卫军,也称为白党。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在国内战争时期,以残余的沙皇俄国时代的反动军官为骨干,由沙俄反对军人、地主、资产家、富农、反动知识分子等组成的反革命武装,叫做白卫军。他们打着白旗以代表被推翻的沙皇政权,这支反革命武装与帝国主度相勾结,进行反对苏维埃政权,他们最后被红军消灭。46、“五四”:指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这一革命队伍运动简称为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队伍的影响下发生的,是在当时的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口号影响下发生的,也是在中国国内工人阶级不断壮大的情况下发生的。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划出了一个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47、封建文化:是宣传封建思想和封建道德和封建道德观念,反映封建的政治、经济,为地主阶级利益服务的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封建文化做过如下的解释:“其政治是封建的政治,其经济是封建的经济。而为这种政治和经济之反映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则是封建的文化。”48、为艺术的艺术:是资产阶

级的文艺观点,它最早是由法国

作家戈蒂耶提出来的。这一理论

认定,作家、艺术家从事创作,

除了对艺术本身━━“美”的追

求以外,无其他目的。这一理论

否定艺术的社会作用。在我国

“五四”以后的新文学运动中,

“新月派”、“第三种人”等文学流

派,都曾打出“为艺术而艺术”

的幌子。

49、启蒙运动:一般指18世纪

欧洲资产阶级为了从封建阶级

手里夺取政权而造舆论的思想

文化运动。这个思想文化运动的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伏尔泰、卢

梭、狄德罗,德国的莱辛等。他

们鼓吹“人权”、“平等”、“博爱”

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

50、虚无主义:是19世纪60

年代流行于俄国的一种社会思

潮,它代表激进的小资产阶级思

想。虚无主义者否定他们所认为

的一切旧事物,否定现存的一切

权威、道德观念和传统习惯,主

张个人有绝对的自由。我们通常

所说的虚无主义,是指对任何事

物不加分析,持一概怀疑和否定

的态度。虚无主义也被用来指不

做具体分析而轻易否定文化遗

产、否定民族文化传统的思想。

51、人民大众:是指最广大的

人民,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

上的人民,即工人、农民、士兵

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工人是领导

革命的阶级,农民是革命中最坚

决的同盟军,士兵是革命战争的

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

众和知识分子,他们也是革命的

同盟军,这四种人是中华民族的

最大部分,即最广大的人民大

众。

52、多元论:哲学上的“元”

指世界的本原野。多元论认为,

世界人本原野有许多个。多元论

有唯物与唯心之分。唯物主义多

元论如中国古化的五行说,认为

构成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

火、土;唯心主义的多元论如德

国的莱布尼茨,认为构成世界的

本原是无数独立的精神实体“单

子”。

53、买办文化:是在殖民地和

半殖民地的国家中,为帝国主义

势力服务的文化。它宣扬投靠帝

国主义的奴化思想,为帝国主义

的侵略行为辩护,摧残民族自信

心,麻痹人民群众的反帝半争意

志。

54、文学的民族化:文学是语

言的艺术,它的民族化不同于其

他艺术形式,如戏曲、音乐、美

术、舞蹈等,它们的民族形式特

征是直感的。文学的民族形式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运用。

55、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它

的意思是毛泽东曾经明确提出

的“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

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

中国人”,这是马克思主义正确

对待中外遗产的高度概括。它反

对民族虚无主义和狭隘民族主

义的错误论调;不管是向古人学

习还是向外国人学习,都是为了

发展中国主化。

56、民族沙文主度:否认文艺

的共性和共同性,为应该摒弃一

切外国的优秀文艺创作成果,对

其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它也叫

狭隘民族主义。

57、民族虚无主义:忽视文艺

的个性和差异性,视本国、本民

族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创

作,认为应该采取“全盘西化”

的态度。

58、教条主义:即用形而上学

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把它

看成僵死的东西,这就是教条主

义。

59、修正主义:又称右倾机会

主义。它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原则和普遍真理,抹杀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的区别以及无产阶

级专政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区别,

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主张

的是资本主义路线。

60、“双百方针”:“百花齐放”

是一种发展艺术的方法,“百家

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

它是毛泽东提出的符合艺术和

科学规律的发展艺术和科学的

惟一正确的方法。

61、黑线专政:最先是林彪、

江青一伙用来诬蔑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17年后文艺工作

的用语。1966年2月,林彪

指使江青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

谈会,做出《部队文艺座谈会纪

要》。纪要断言:文艺界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被一条

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相对立的反

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

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

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

思想枯木逢春所谓30年代文

艺的结合”。后来,林彪、江青

一伙又把“黑线专政”论扩展到

教育工作、出版工作、体育工作、

卫生工作、公安工作,党的组织

工作、宣传工作、统一战线工作

以及其他党政工作。这种颠倒是

非的荒谬估计,是“文化大革命”

的主要论点之一,给各条战线的

工作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62、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他们

是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他

们有那种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

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

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面貌。

63、四个现代化:包括工业的

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国防的

现代化和科技的现代化。

第四部分简答题(1—115)

1.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

令》中,马克思是如何宣传文学

风格的?

答:(1)“风格就是人”。风格

作为写作主体的人的精神个性,

反映着作家心灵世界内的独特

的意志和质态。(2)每个作家

都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构成我

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我权利表

露自己精神风貌。(3)靠法律

和指令强制风格的一致性违背

了作家的个性与自由,我是一个

幽默家,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

肃的笔调。我是一个激情的人,

可是法律却指令我用谦逊的风

格。(4)风格的主体性因素客

观性因素是辨证统一的。一方

面,马克思肯定了风格主体性因

素。他指出:同一对象在不同的

个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并

使自己的各个不同方面变成同

样多不同的精神性质。另一方

面,马克思又十分强调风格的个

体性因素。重视客观对象的特

征,属性,尤其是外部世界客观

真理性对作家的创作个性和创

作风格的制约性。马克思说难道

探讨的方式不应当随着对象改

变吗?当对象欢笑的时候,探讨

难道应当严肃吗?当对象悲痛

的时候,探讨难道应当谦逊吗?

如果我们撇开一切主观的东西

即上述情况不谈,难道对象本身

的性质不应当对探讨发生一些

即使是最微小的影响吗?

2.简诉马克思。〈评普鲁士最

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对文化

专制舆论的批判。

答:(1)普鲁士政府为了维护

自己的思想统治,竭力控制书报

和媒体,限制著作家和创作家的

写作自由,大造文化专制主义的

舆论,但他们却以文明的语言修

辞表达出来,如“要谦逊”、“要

严肃”、“要合乎真理”等。马克

思对此进行了批判。(2)马克

思认为,谦逊不能理解为像所说

的叫花子那样的谦逊,不能“把

精神变成叫花子”。谦逊意味着

有助于揭示事物本质特征、思想

的普遍性,即真理。(3)马克

思认为,如果不是把严肃理解为

“掩盖灵魂缺陷的一种伪装”,而

是把严肃理解为“对待事物的严

肃”,那么规定“要严肃”的命令,

则会完全失去意义。严肃的本质

是要求按照事物本身的面貌来

说话。“过分的严肃”会流于“最

大的滑稽”,会妨碍对真理的探

讨,不可能使美学批评表现得彻

底。(4)马克思认为,作家的

一切创作活动都是这样那样追

求真理的,但对真理本身存在着

一个解释的问题,不应当根本上

歪曲真理和抽象地理解真理本

身,然后再把这种被歪曲、被抽

象化了的真理钦定为“官方的真

理”和“官方的色彩”比做禁锢和

封杀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

格的手段。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写作的历史背景。

答:(1)19世纪三四十年代,

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

内部固有的矛盾已经暴露,工人

运动迅速开展。法国里昂工人起

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

亚织工起义,是这个时期最不复

存在的革命运动。(2)1844

全巴黎工人举行了频繁的起义,

巴黎成为欧洲革命运动的中心,

此时住在巴黎的马克思同很多

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3)马

克思根据斗争实践的需要,批判

地吸收了人类先进思想的优秀

成果,并加以改造和发展。(4)

1843年夏,马克思感到需要研

究政治经济学,之后他阅读了国

民经济学家的著作,着手物质生

活关系的研究,并在1844年8

月完成了这部手稿的写作。

4.为什么说马克思用社会实践

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美学是美学

研究史上的根本变革?

答:(1)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

学术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之

前人类智慧发展的最高成就,但

由于他们都离开社会实践去探

讨美学问题,因而不能得出科学

的结论。(2)黑格尔在理念世

界中去寻求美的问题,认为“美

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局限于“理

念世界”的圈子里谈美,无法得

出科学的结论。(3)费尔巴哈

批判了“理念论”,但只把人视为

感性的对象,没有把人理解为社

会关系的总和。(4)实践的观

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阐

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和

巨大作用,是《手稿》中的基本

思想和宗旨所在。从经济学和哲

学的结合上,运用社会实践的观

点和方法观察美学现象,是美学

研究方法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5.马克思如何从实践的观点看

美的产生和美的根源?

答:(1)旧的唯物主义美学和

唯心主义美学都不懂得从人的

实践活动方面去探讨美的根源

及其本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划

时代的贡献,就在于它第一次从

人类的实践方面去探讨美的根

源和本质,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

美是劳动的产物。(2)马克思

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

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

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

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

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

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

建造。”这是对“劳动创造了美联

社”这一重要命题的进一步说

明。

6.为什么说美是社会实践的产

物?

答:(1)人类通过劳动,改造

着自然,同时形成了人的社会生

活。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是根本

谈不上“人化自然”的,因此美是

社会劳动创造的。(2)人类的

劳动是社会劳动,人类的生活是

社会生活,人类的实践是社会实

践,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也是社会性的。(3)随着社会

劳动的进行,随着生产力的发

展,一方面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美

联社的产品,一方面也扩大了人

们的审美领域。

7.简述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历史

发展。

答:(1)人的审美能力是在实

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随着人的生

产实践活动的发展,人的思维能

力、审美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和提

高。(2)审美能力在审美过程

中有重要意义,是在社会性的欣

赏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一种社会

人的感觉。

8.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

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

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是毫

无意义……”你如何理解这段

话?

答:(1)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

的音乐感,只有音乐的美才能激

起人对音乐的美感,只有现实的

美才能激起人的现实美感。换句

话说,因为有了客观事物的美,

才有欣赏者主观方面的美感,这

就是审美上的唯物论。(2)对

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最美的音

乐也没有意义,但并不因为没有

音乐感即不辨音律的耳朵就影

响了音乐本身的美。(3)为要

感知美,就要培养审美者的主观

审美能力。马克思说:“如果你

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

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9.中国当代美学界如何理解马

克思提出的“两个尺度”?

答:(1)认为“种的尺度”和“内

在的尺度”均指客观事物和审美

对象本身的固有的本质或规律

性。(2)认为“种的尺度”指客

观事物和审美对象本身的固有

的本质或规律性,而“内在的尺

度”则指人的内在需要和人的生

产的目的性。(3)无论“种的

尺度”还是内在的尺度“都与客

观事物和审美对象无关,均指主

体的内在需要和人的生产和目

的性。

10.简述审美对象的特点。

答:(1)审美对象和艺术形象

所蕴涵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

具体的,特殊的,活生生的,是

以现象的生动形态呈现出来的

能够概括对象的丰富而深刻的

内容综合观念。(2)作为创作

对象的客观事物的存在个性与

共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

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3)

文艺创作所反映的对象总是对

那些人化的自然,特别是选择和

捕捉生活中那些能够成为确证

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加以描

写。

11.简述审美主体的特点。

答:(1)文艺创作基于审美体

验。从审美上驾驭对象,对客观

现实进行感性把握。艺术体验的

广度和深度决定艺术表现的广

度和深度。(2)艺术认识和艺

术发现是作家艺术家发挥创造

精神的基础。创造精神要求对社

会生活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

有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发现。使

他们的作品能够一定程度上反

时代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3)创

作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

必然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创作个

性和创作风格二者的确立是一

个作家走向成熟的标志。

1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对理解美感和艺术起源的启示。

答: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

我们只能从人化的自然社会生

活中去寻求美。美和美感都是社

会实践的产物。2)人类实践活

动的初期,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是同时进行的,在满足肉体的需

要时,又能引起人们精神上的愉

悦。享受和情感上的反映。人们

制造物体,同时也把自己的力

量,智慧等体现出来。因此,当

他们再看到他们所制造的物体

时,便从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

自身从而获得审美的享受。3)

艺术的产生也是和物质活动密

切相关的。如狩猎前后大跳集体

舞,目的显然是为了猎取食物,

但也是和艺术活动结合着的。4)

费尔巴哈认为,实用的需要,社

会生活的需要在先,审美的艺术

的活动在后,马克思继承了这一

思想。人们首先按照人的各种需

要改造自然物,对象的审美属性

开始隐藏在使用价值中。5)美

感的观念产生后和各种观念复

杂的结合在一起,如实用的观

念,富有的观念,心理的观念,

奇怪的道德观念等。6)马克思

在《手稿》中记述了提高审美感

受能力对进行审美活动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

13.一般的讲,对艺术家来说存

在哪三个世界?

答:一是外在于作家头脑的客观

世界,二是艺术家头脑中的主观

世界。三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

的形象反映所构成的艺术世界,

即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是由主

观和客观两方面组成的。

14.文艺创作中有哪两个方面的

错误倾向?

答:1)唯心主义倾向。只强调

作家要表现主观世界,夸大创作

主观能动作用,用主观去消融客

观。把文艺创作视为主体的观念

和情绪的简单外射。否认,抹杀

艺术中的客观思想,背离乃至违

反人物和事件的内在逻辑和固

有的规律性。2)自然主义和机

械唯物主义倾向。看不到作家在

文艺创作中的能动作用。无视作

家的世界观和他的本质力量对

创作的影响。单纯的,片面的,

孤立的强调生活对创作的作用。

用对象本身所包含的的客观思

想等同甚至取代作家的主观思

想。

15.应如何理解生活,世界观和

文艺创作的关系。

答:在此问题上历来存在不同的

理解。一种观点认为,是生活对

创作起决定作用,另一种观点认

为是作家世界观对创作起决定

作用。2)从马克思《手稿》中

的记述看文艺创作一方面要反

映对象…所固有的标准…或尺度,

同时又要展示作家的?本质力

量,可见两者对文艺创作都起作

用,是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文艺创

作起决定作用。3)归根到底是

生活起决定作用。作家的世界观

只在反作用的意义上起决定作

用。而这种决定作用仍然必须遵

循生活的逻辑道贺艺术的规律。

4)对文艺创作来说,生活决定

艺术的基本内容,但以什么样的

方式反映对象。反映对象的那些

方面却和反映者有着重要关系。

16.马克思在《手稿》中是如何

认识文艺创作个性问题的?

答:马克思指出,对象和人的本

质力量都是具体的,方式是独特

的,对象的独特性和人的本质和

个性的特殊性都影响着创作和

作品的风貌。2)同时不能脱离

阶级性来强调个性。

17.怎样看待宗教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答:宗教意识和宗教伦理,包括宗教伦理的一切道德思潮,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从来都是具有两面性的。1)正面的积极作用。社会改革时期通过宗教的名义和政治宗教的改革,举起义旗策动社会变革。和平时期宗教的教化功能有利于稳定生活秩序,对宗教的信仰和企盼,能够缓解人们内心的焦灼和痛苦。从逆境中得到精神寄托和心理平衡。2)反面的消极作用当宗教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变成统治阶级用来宣传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维护现状和抵挡社会变动的工具时,它起的作用就是消极反动的。

18.马克思是怎样揭示和披露鲁道夫道德改造穷人和恶人的?并以改造刺客为例加以说明。答:马克思通过对作品中鲁道夫道德改造他人情节分析得出鲁道夫行善的方法:1)法学手段和神学手段相结合。2)世俗的惩罪和宗教的规劝相结合。3)肉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疗救相结合。4)政治上的奴役和道德上的净化相结合。5)侩子手的职能和神甫的职能相结合。只有将单纯的肉体消灭和道德感化兼施并用才能使恶人们从肉体到精神全面屈服和就范。

鲁道夫运用上述办法把刺客由屠夫改造成老实之人。鲁道夫对刺客着实的打了几拳

以后,进行了一系列道德感化和道德说教,诸如教他伪善等,使他具有被恐惧和节制所规范的温顺的谨小慎微的品性。这样,鲁道夫用宗教和暴力对刺客进行了质的改变。把刺客这个粗野凶恶的屠夫变成了有道德的生物。

19.从文艺理论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从艺术构思角度对作品《巴黎的秘密》和其评论者鲍威尔,施里加等的思辩哲学进行揭露和批判的。

答: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文艺活动应当真实的评述人类关系。他们认为,在对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巴黎》和青年黑格尔派共同崇拜的思辩哲学比黑格尔的思辩哲学走得更远。黑格尔善于利用感性的直观和表象常常在思辩的叙述中作出把握住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叙述。他的现象学尽管有其思辩的原罪,但还是有许多方面提供了真实的评诉人类关系的因素。而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辩结构没有任何碍手碍脚的附属物。不在任何地方渗入现实的内容。很明显青年黑格尔派的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引向了主观唯心主义。2)以主观唯心主义思辩哲学为理论基础写成的小说《巴黎》及评论,割断了艺术同生活的紧密联系。制造出一种“绝对的主客体,”使得存在和思维的思辩的神秘统一,在批判那里以实践和理论的同样神秘的神秘统一的形势重复着,并且抱着这个目的,用虚幻的联系神秘的主客体来代替世界秩序和世界事件之间的自然的合乎人性的联系。《巴黎》从这种绝对的自我意识出发,遵循主题先行论的先验原则,设定一个现实生活和私人生活的秘密。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到如果说费尔巴哈揭露了现实的秘密。那么施里加先生却反而把现实的平凡的东西变成了秘密。他的本领不是要揭露被掩盖的东西,而是掩盖已经被揭露的东西。20.从文艺理论角度看,作品《巴

黎的秘密》及青年黑格尔派对其

的评论是如何在塑造人物时表

现其思辨哲学的?

答:(1)《巴黎的秘密》中主

人公鲁道夫以“批判的批判家

“自居,挥动思辨哲学的利剑,

套用思辨哲学的模式,对小说人

物的性格和思想随意宰割,加以

改制和重塑,使其发生严重的扭

曲和病变。(2)以玛丽花受思

辨哲学改造前后的人性改变为

例,说明思辨哲学粕原则和幻想

对小说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摆

布和支配达到的严重程度。思辨

哲学批判前的玛丽花是一个朝

气蓬勃、精力充沛、愉快活泼、

生性灵活、敢于坚持斗争、富于

反抗精神的女郎。经思辨哲学批

判后玛丽花开始皈依宗教,几经

折磨,沦为自己有罪的意识的奴

隶,成为上帝神谕的奴隶,把忍

受当美德,把忏悔当荣誉,被宗

教束缚至死,从“本来的形象”

变成了“批判的变态”。

21.从安排情节看,思辨哲学在

《巴黎的秘密》中是如何体现

的?

答:(1)推动《巴黎的秘密》

故事整个发展过程的驱动力是

主观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自我

意识和起策应作用的基督教的

伦理道德观念和空想社会主义

的虚幻理论的精神意向。作品的

故事叙述和虚假理会和自我意

识,以宣扬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

哲学的原则和幻想和与之相配

合的基督教的教义归宿。(2)

从不同人物的性格的蜕变和命

运的归宿而言,用思辨哲学的幻

想和原则,使被侮辱损害的少女

玛丽花赎罪而死;使凶狠残忍的

“刺客”悔罪变成鲁道夫忠实的

“看家狗”;使作恶多端的“校长”

被治罪挖掉双眼。玛丽花和“刺

客”处于小说情节中的行为过程

都不是出自真正自我的固有人

性和内在动机,而是思辨哲学的

原则和基督教的教义。

第四讲

22.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创

作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答:(1)历史背景:①十九世

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起

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

治舞台。德国和西欧的工人运动

和工人组织急需正确的思想武

装。②当时德国的思辨白水客

“真正的社会主义分子”等一此

事社会思潮对德国和西欧的工

人运动和工人组织产生了十分

有害影响。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潮

哲学,以“惟一者”、“自我意识”

为核心,“把现实的人变成了抽

象的观点”,主张靠改善意识形

态来改良社会。“真正的社会主

义”导源于费尔巴哈和赫斯的人

道主义,按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

思维方式,追求脱离现实的浮泛

的理想,主张用人道主义从精神

领域去改变世界。③要清除思辨

哲学和“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

对德国和西欧的工人运动和工

人组织的影响,必须创建科学的

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体

系。(2)目的:为了使欧洲无

产阶级拥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

观念,同时使“投合沉溺于幻想

的精神萎靡的德国人民口味”的

思辨哲学“得不到任何信任”。为

了使欧洲,特别是德国的工人阶

级摆脱思辨哲学的影响,马克

思、恩格斯毅然戳穿青年黑格尔

派所设置的“哲学驱局”,并揭露

“整个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渺小

卑微和地方局限性。

23,怎样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

的科学诊断:“不是意识决定生

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答:(1)它所阐明的是意识和

存在的关系,即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

在。(2)社会精神生产和社会

的意识形态,无论是它的性质还

是它的存在和发展,都取决于一

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精神领

域中的东西只不过是“物质生活

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只不过是

一种被意识化了的或意识到了

的社会存在,是“这一生活过程

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

没有完全游离于物质生活之外

的纯粹的意识。

24.怎样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归结的

“德国哲学座天上降到地上;和

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

升到天上,……”?

答:(1)这是马克思、恩格斯

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的

基本分歧和不同的认识路线所

做的生动归结。(2)它主张从

现实活动出发,去理解真正的

人。“天”指意识或思想,“地”指

社会存在或物质生活,“从天上

降到地上”即从人们所说的、所

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去

理解真正的人。“从地上升到天

上”即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及他

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提示其在意

识形态的上反射和回声的发展。

前一种是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

做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唯心主义

观,后一种是从现实的、有生命

的个人出发的唯物主义观。(3)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段论述阐明

了意识和存在的关系,划清了两

种认识论的原则界限,不仅为我

们反对“唯意志论”、“精神万能

论”、“上层建筑决定论”等唯心

主义理论提供了锐利理论武器,

而且也为我们坚持现实主义的

创作方法,贯彻唯物主义的认识

论制定了科学的哲学基础和正

确的指导思想。

第五讲

25.“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思

想倾向主要有哪些?并分析其

形成原因。

答:(1)“真正的社会主义“的

理论渊源来自空想社会主义、黑

格尔的思辨哲学以及费尔巴哈

的人本主义。这个派别认为共产

主义只是一种超阶级的爱的推

广,他们否定人的历史性、现实

性。他们认识不到人的现实斗争

的必要性,因此他们对无产阶级

力量和无产阶级革命都没有正

确的认识。(2)从文学源于现

实,分析”真正的社会主义“这一

社会政治思想在文学上有所表

现的原因。文学源于现实但高于

现实,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认识的

结晶,有主观性和社会性,”真

正的社会主义“的文艺家们下是

由于对现实的社会关系有了错

误的认识,教会形成带有阶级局

限性的思想倾向。他们在文艺创

作和文艺评论上总的思想倾向

是把历史的现实的人丰碑为自

然界的“类”的人道主义,忽视现

实社会关系的空想社会主义和

保守的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的社

会改良思潮。

26.“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文学代

表们是如何具体体现其阶级实

质和危害作用的?请从历史和

文学两个角度分析。

答:(1)19世纪中叶,德国的

无产阶级开始觉醒,但是封建专

制力量以及腐朽的贵族力量的

存在,都严重地梏锢了社会变动

和历史的变型,而“真正的社会

主义”者们下是在此历史背景下

登上历史舞台,并迅速形成了其

代表性文学家。他们在政治上是

以阻挡和抵制无产阶级的历史

变革为目的的。(2)“真正的社

会主义”的思想家和文艺家们不

理解贫富悬殊,阶级对立这一基

本事实,他们的小资产阶级代表

立场即显现于此。(3)“真正的

社会主义”的文艺家们由于阶级

局限性不可能认识到无产阶级

(或者说工人阶级)作为新的生

产力的代表所具有的改变社会

环境的能力。他们仅是把工人阶

级视为不能自觉和自助的一如

意社会蒙昧者。(4)他们试图

用温和的改良主义、抽象的人道

主义和泛爱的道德感化来缓冲

现实生活中的阶级矛盾,而没有

看到消灭资产者势力存在基础

的社会关系的必要性。这中能导

致把德国的现实社会的宗法制

度合法化、理想化。

27.如何理解恩格斯把作家的创

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作为批判和

揭露“真正的社会主义”这一思

想派别的立脚点的合理性?

答:(1)从创作方法和创作思

想的辩证关系来看:创作方法和

创作思想是紧密联系着的,创作

方法是创作思想的自觉运用;创

作方法又可以体现和折射创作

思想。(2)从作品面貌和作品

思想的密切联系来看:作为创作

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作为

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大体上

是一致的。因此,创作思想对作

家的创作和作品来说是至关重

要的带有决定性的因素。(3)

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是

作家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是把抽

象的理论展现在具体要求的作

品中,有了可感性。(4)所以,

恩格斯把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

结合起来,从世界观的高度批判

“真正的社会主义”在文学领域

内的表现的方法是合理的。

第六讲

28.试分析卡尔格律恩的《从人

的观点论歌德》中的歌德形象。

答:(1)卡尔格律恩在《从人

的观点论歌德》中的歌德形象,

是格律恩的人学观念的具体体

现。(2)卡尔格律恩在该文章

中所宣扬和散布的人学观念的

性质是唯心主义的。格律恩所说

的“人”是经过包装的、被抽象化

了的人。他所推崇的下正是歌德

的所谓的作为人的诗人所表现

出来的“的人内容”和“人的东

西”及其借以展示出来的“完美

的人性”。(3)歌德的武警顺卡

尔格律恩屋子儿被抽象化,具有

普泛的抽象性,脱离了社会和现

实生活,变成了“费尔巴哈的弟

子”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他

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本主义

泛爱原则和德国思辨哲学和幻

想出发来评论和改制歌德。(4)

卡尔格律恩在《从人的观点论歌

德》中所塑立的歌德形象是他宣

扬的一种经过理论抽象的德国

小市民的人文幻想,是格律恩们

所希望的和能被他们利用的歌

德。

29.怎样理解恩格斯阐明的历史

结构和思想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1)辅导员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的原理,阐明了历史结构和

思想结构的关系。(2)历史结

构中的物质结构影响和决定思

想结构。包括经济政治因素在内

的社会历史结构,以潜在和泛化

的形式,左右着人们的生态和心

态,也不可避免地决定着作家和

作品的思想倾向。(3)社会的

历史结构和作家作品的思想结

构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同结构,即

具有大体上相统一的对应关系,

但是也不能把作家作品的思想

结构看成社会的、历史结构的、

机械的等价和简单的分泌物。因

为两者之间有纽带和缓冲地带

的存在——社会的风气和社会

心理层面因素,而且一定时代的

国家和地域的历史结构往往带

有复杂的双重性或两面性,它们

都要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和渗

透思想结构。

30.如何理解恩格斯提倡的从美

学观点和史学观点来分析作家

作品的观点?

答:(1)恩格斯所倡导的用美

学观点和史学观点来评论对象

包括并理应体现着对作家作品

进行人学的、道德的和政治的评

价。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同人学

观点、伦理道德和政治观点总是

以一种水乳交融的状态联系着。

(2)恩格斯反对用抽象的“人”

的观点来评价作家和作品,因为

完全脱离历史、政治、伦理道德

的作家是不存在的,作为作家主

观因素影响下的作品更脱离不

了。恩格斯通过对格律恩对歌德

的抽象的人学评价的分析,阐明

了如何用正确的人学观点来评

论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作家

的作品。(3)用美学观点来要

求、衡量和评价作家作品,应当

自觉地注重和强调文艺的特殊

规律和审美属性。(4)恩格斯

提出的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不

应只狭隘地理解为文艺评论的

标准和方法,它们对文艺的观念

模式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第七讲

31.试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

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文

学艺术的存在和发展规律。

答:(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社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首先,

新旧社会交替是一个漫长的斗

争过程,新的社会因素自旧社会

母体中产生,在乐旧社会的斗争

中逐渐强大,最终成为旧社会的

颠覆力量,取代旧社会,实现社

会的变革与历史的发展;另一方

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

会意识在社会存在的作用下,经

历由旧到新、由低到高级的发展

演变。(2)与社会和社会的政

治、哲学、法和宗教等意识形式

紧密相连的文学艺术,其存在和

发展也要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

一般规律。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

会意识形式,尽管多少会受到物

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的不

平衡规律的影响,但总的来说,

仍然伴随历史的变革而变革。例

如,基督教文化取代古代文化,

具有启蒙主义思想的文化曾使

占据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文化行

动主导作用,都是时代变迁和历

史转型使然。伴随着资本主义社

会不断扫除和荡涤宗法制封建

主义残余的深刻历史过程,古典

主义文学不再成为主潮,而政治

上让位于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

革命的或批判的现实主义的文

学艺术,相继催发了现代主义文

学艺术的萌生。(3)马克思、

恩格斯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意识的历史发展基本原理的论

述,对理解和阐释文学艺术的存

在发展规律,具有深刻的启示。

32.怎样正确认识在资本主义生

产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文学的世

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

答:(1)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生

产的冲击下,世界各民族之间的

往来和依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表现得更为明显。民族的片面性

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众多

民族和众多地方的文学,因而在

体已具备的民族年基础之上又

有了相互共通的世界性。(2)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不仅物质

生产,而且包括文学与文化在内

的精神生产,都受到了资本主义

世界性生产的深刻影响。人类的

生产既要遵从生产的一般规律,

又要遵从作为精神生产自身的

特殊规律。精神生产的世界性和

民族性之间既存在着差异、矛盾

和冲突的一面,同时又表现出互

渗、补充和交融的一面。既要看

到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的世界性

对文学的民族性的激荡、冲击和

挑战,又要增强弘扬和发展人寿

保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学的

自觉意识。关键在同世界文化和

世界文学的交流、对话和竞争

中,建设自己先进的民族文化和

民族文学。

33.简述《共产党宣言》中马克

思、恩格斯对各种错误的社会政

治文化思潮的批判及其意义。

答:(1)共产主义运动兴趣之

初,尚无自己独立而鲜明的科学

斗争纲领,社会上弥漫着各种荒

谬的所谓“社会主义思潮”,它们

被反动势力拿来诽谤成长中的

社会主义运动,对共产党人、共

产党的活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分别

进行了批判,进而划清了界限,

同时也在党内部明确了纲领,统

一了思想。(2)批判的错误思

潮主要有:①对反动的社会主义

政治文化思潮的批判。指出封建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思潮,实质上

是已经失势了的封建地主贵族

对正在走上历史舞台的资产阶

级的批判。封建贵族不甘被资产

阶级夺走特权,于是在关心工人

阶级命运的掩饰之下,向新兴资

产者进行控诉和诅咒。封建社会

主义显然是一种企图把革命拉

向到退的复古主义的政治文化

思潮;指出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政治文化思潮,形成并摇摆于无

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小资

产阶级。它从小资产阶级立场替

工人阶级说话、同资产阶级作斗

争,都是为了维护自己作为中间

等级的生存免于灭亡。因此这种

“社会主义思潮”是保守甚至反

动的;而另一种所谓“真正的社

会主义”政治文化思潮,实质上

是德国虚假的思辨哲学对资产

阶级的一种舆论批判。这些教条

的哲学家运用思辨哲学的原则,

置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于不顾,

妄图通过舆论手段解决、改造社

会,实现人的解放。因为这种思

潮只是一种虚假和苍白的幻想。

②对保守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思潮的批判。这种思潮另不过是

资本主义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社

会的守护和肯定。主张通过改良

而非革命手段,从而给自身带来

实惠和好处,消弭工人阶级的自

觉的革命意识,使被美化际的资

本主义社会永世长存。③对空想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思潮的批判。

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尽管有

其进步和正确一面,但是并没有

看到工人阶级的历史主动性和

革命性,而拒绝一切革命行动,

幻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的

目的。这种思潮随着共产主义运

动的深入发展,终将失去任何意

义。(3)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上

述各种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的批

判,对我们正确认识相同、相近

和相似的各种社会政治文化思

潮以及它们同文艺思潮的关系,

或从文艺思想视角解析各种社

会政治文化思潮,都要具有方法

启迪和示范作用。

34.为什么说工人阶级代表着历

史发展的未来?

答:(1)在资本主义社会,工

人阶级作为雇佣劳动者,沦为会

说话的工具,仅为资本增殖而活

着,处于一种无法摆脱的异化状

态。(2)然而,工人阶级却代

表着历史发展的未来。工人阶级

具有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

造性。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

出的:“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

解放自己。”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改变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已经“达到了违反人性的顶点”的非人的社会环境和低劣的生活条件,引发和预示“它的目的和它的历史任务”,承担和扮演资产阶级的“掘墓人”的角色。历史发展规律是无法违抗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崃不可避免的”。

第八讲

35.怎样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阐释文艺?

答:(1)一种特殊样式和水准的文学艺术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是由一定的历史基因和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和催生的。因此,只有3现实的社会生活,才是产生特定的文学艺术的源泉。(2)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形式,包括文学艺术,都不能从自身中求得正确的阐发,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生活的总和,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3)一定历史阶段的文艺,包括它的产生、内容、性质和功能都应当而且必须从所属时代的社会结构和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中才能得到正确的、科学的解释。(4)文艺既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作家、艺术家对他们所属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反映的结晶。因此,我们应当将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有机结合,来把握文艺的性质、内容和功能。(5)脱离唯物史观单纯运用反映论来理解文艺,或撇开反映论孤立地依据唯物史观来阐释文艺,都是失之偏颇的。应当而且必须坚持观察和认识文艺现象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总体统一的原则。

36.怎样正确理解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

答:(1)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不仅具有自身的特性,而且兼有马克思所阐释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多种品格。既离不开抽象的理性思维的渗透和影响,也存在着宗教的幻想和虚化的因素,更强烈地表现着实践精神的意向。(2)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既是精神的,又是实践的。它反映着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统一。因此,不能将艺术掌握世界这种独特的专有方式狭义地限定在头脑中和思维领域之内,而应延伸到艺术活动的全过程和全方位,从艺术思维和艺术实践的总体单身和内在联系上理解艺术掌握世界这种独特的专有方式,即应当把“掌握”不只限于实践,而应理解为思维到实践的完整全面统一。

37.怎样认识艺术生产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答:(1)马克思的《导言》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生产包括艺术生产过程中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2)在生产和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往往进行着主、客体之间的转换、深化和升华。一方面,主体所生产的客体的品位和适应人们所需要的程度和质量达到更高的水准;另一方面,主体也在生产客体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智慧、素质和驾驭对象的熟练程度,在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将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将生产的主、客体关系推向更高的境界。(3)研究艺术生产活动中主、客体的双向互动、相互推进深层联系和内在规律对不起深化艺术审美关系的

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8.怎样正确解释艺术生产同物

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答:(1)首先应当指出这种不

平衡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说

到底,仍然是所属那个时代的社

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即便是希腊

神话的出现也植根于当时社会

生活的土壤。(2)文学艺术作

为一种意识形态形式飘浮于上

层建筑的顶端,距经济基础有所

疏隔,被一系列中间环节所阻滞

而变得模糊,鹿只能通过诸多中

介因素,间接地反映社会的经济

基础。(3)此外,一定的政治

氛围、文化心理、社会精神意向

对引发和推动文艺的发展起重

大的、不可忽视的作用。(4)

另外,文艺自身的传统、态势和

趋向,也会在相对独立的意义上

对文艺自身的发展起到特殊的

作用。因此,出现文艺生产同物

质生产的不平衡现象是有其合

理性的,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

理并不相悖。

第九讲

39.关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观点是

什么?

答: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真

实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

艺真实论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观

点有以下两点:(1)艺术真实

的客观标准,即能否写出特定历

史时期的典型环境,提示这个环

境中真实的阶级关系,在整体上

符合历史真实。(2)在整体上

符合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允许艺

术想象和艺术虚构。对于历史剧

来说,问题不在于能否进行想象

和虚构,而在于能否通过艺术想

象和艺术虚构,真实地反映出历

史的面貌,提示出历史发展的必

然性。

40.在拉萨尔的《济金根》中,

席勒式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

面?

答:在《济金根》中席勒式主要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创

作的出发点是观念,而不是现

实。拉萨尔在研究16世纪初叶

地德国国民革命的历史时从骑

士济金根的覆灭认识到:革命者

在进行革命的时候,革命的目的

跟狡诈的方法常常发生冲突,正

是这种冲突导致了革命者的覆

灭。他认为,这是一切革命行动

中最深刻的永远重复出现的冲

突和它的必然辩证的矛盾,写

《济金根》的目的,就是为了把

他的上述认识化为形象,而刻意

违背历史真实原则。(2)把作

品中的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

纯的传声筒”,从而使剧中的个

人只是伟大的文化历史过程及

民族命运(作为悲剧的真正主题

出现)的最深刻的对抗性矛盾的

代表和化身罢了,因而轻视人物

的个人利益和命运。(3)“席勒

式”对于拉萨尔的创作的影响,

还表现在他忽视艺术思维的情

感性、形象性的特点,离开剧情

的发展,热衷于滔滔不绝的说教

和连篇累牍的诉讼,从而使作品

味同嚼蜡,令人厌倦,失去艺术

的感染力。

4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物塑

造的论述有哪些?

答: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物塑造

问题所作的论述是“莎士比亚

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

要论述包括四个层次:(1)马

克思和恩格斯在人物塑造问题

上批评了两种违背现实主义创

作原则的倾向:忽视了人物本质

的恶劣个性化倾向和忽视个性

刻画的概念化倾向。(2)人物

垢阶级倾向和时代特征要通过

情节的进程来表现。(3)刻画

人物性格,不仅要表现他做什

么,而且要表现他怎样做。(4)

现实主义的人物描写和刻画,很

重要的一个手段是采取对比手

法。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在信

中所阐述关于人物塑造的思想

十分丰富,在这个问题上,他们

总的思想是要求对人物的有代

表性的性格做出卓越的个性刻

画,为此他们还提醒拉萨尔,不

要局限于古代人的性格描写手

法,而应该身莎士比亚学习。

42.简要概括恩格斯现实主义未

来艺术的理想。

答:恩格斯在谈到艺术创作的

“莎士比亚化”时,提出了“戏剧

的未来”即理想戏剧的问题。他

就戏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两个方面,提出了现实主义戏剧

(当然也包括一切文学艺术)的

理想,即“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

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

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

完美的融合”,这是恩格斯根据

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美学

观点而提出来全新的现实主义

的戏剧理想。所谓的“意识到的

历史内容”,是为了深刻而正确

地表现出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本

因素,就要全面地完整地反映出

人物所生活于其中的各种社会

历史关系。所谓的作品是“思想

深度”,实则是对历史内容认识

上达到的深刻程度。二者的融合

是未来戏剧发展的理想境界。不

仅如此,恩格斯还认为,无论是

作家的深刻意识,还是作品所反

映的历史内容,都必须通过对现

实生活的真实描写表现出来,都

必须用生动、丰富的情节融合起

来。

恩格斯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巨

大的理论意义,即为未来的更成

熟的现实主义文学艺术指出了

方向。

第十讲

43.简述信中恩格斯关于艺术典

型塑造成的理论。

答:恩格斯关于艺术典型塑造的

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塑造典型必须从生活出发。一个

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应严格地

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

决不允许有丝毫的主观随意性。

(2)要用鲜明的个性描写塑造

艺术典型。(3)艺术典型应是“有

代表性的性格”,典型人物应该

具有阶级和时代特征,应该通过

艺术描写提示人物所属阶级的

某些本质方面。(4)要描写好

典型人物生活的环境。

44.根据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真

实性和社会主义倾向性的理论,

我们应该怎样解决文艺的真实

性和倾向性的关系?

答:(1)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

实的正确认识和艺术反映,它有

着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

移的客观内容,不同阶级和集团

只是真实观不同,不存在各阶级

特有的真实。(2)文学作品中

的倾向性,饮食有作家对于所描

写的事物所做出的评价和所持

的情感态度。它不应游离于所描

写的事物之外,成为抽象的说

教,只能符合而不能改变所描写

的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其客观倾

向,否则就会违背甚至破坏艺术

的真实性。(3)文艺作品的描

写对象主要是人,促使人物行动

的是他自身的性格和围绕他的

环境,而不应该是作者的好恶爱

憎。作家艺术家要同情应该同情

的人物,热爱应该热爱的东西。

(4)作家艺术家对自己所塑造

人物的好恶爱憎,应植根于对客

观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对自己

所描写对象的真实体验。只有这

样,才能达到倾向性和真实性的

高度统一。(5)作家艺术家要

树立生活实践观点,从艰苦的生

活实践和创作实践,取得丰富的

实践经验才能使自己的作品的

倾向性和真实性得到客观的检

验,逐步求得两者的真实统一。

第十一讲

45.结合小说《城市姑娘》的思

想内容谈谈“现实主义艺术家的

勇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恩格斯在1888年给哈克奈

斯的信中,首先赞扬这位女作家

说:“您的小说,除了它的现实

主义的真实性以外,给我印象最

深的是它表现了真正艺术宣扬

勇气。”恩格斯所说的这种“现实

主义艺术家的勇气”,是一个现

实主义艺术家应有的精神品格,

是一切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必

要前提。它主要有以下几个表

现:(1)敢于反对某种传统的

偏见和错误倾向,提出并力图回

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问题。

哈克奈斯当时参加了英国的社

会主义运动,但她却在《城市姑

娘》中借抨击格兰特抨击了存在

严重宗派主义、教条主义的社会

主义运动的领导人。(2)敢于

描写和揭露故事背后阶级对立。

《城市姑娘》的情节虽然是“一

个老而又老的故事”,但哈克奈

斯揭露故事背后阶级对立的本

质却比当时的自然主义和“温和

的”现实深刻得多。(3)敢于标

榜现实主义。在当时现实主义被

认为是过时的时候,哈克奈斯不

仅坚持其“朴实无华的”、“如实

地叙述的”艺术手法,甚至直接

称《城市姑娘》为一个“现实主

义的故事”,充分体现了“真正艺

术家打勇气”

46.简述《城市姑娘》的思想意

义。

答:《城市姑娘》的哈克奈斯用

现实主义方法创作的带有社会

主义倾向的作品,虽然有这样那

样的不足,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工人无产者的真实生活

状况;间接批评了当时社会主义

团体上层领导脱离群众、不关心

工人迫切问题的错误倾向;深刻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冷酷,资

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和现实

的社会矛盾,因而受到了恩格斯

的重视,它也是当时社会主义文

艺萌芽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47.什么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

胜利之一”?作家怎样才能取得

这种“胜利”?

答:巴尔扎克同情上流社会的贵

族阶级,但他在作品中却对他们

进行了空前辛辣的嘲讽,恩格斯

把这种作品表现出来的文学倾

向违反作家的阶级同情和政治

偏见的现象就称之为“现实主义

最伟大的胜利之一”。造成这种

现象的原因有两点:(1)现实

主义的原则,伟大的作家总是要

深入地体察生活以获得对生活

的真正认识和深刻理解,当这种

认识与作家本人的成见偏见发

生矛盾时,作家必须坚持现实主

义的创作原则才能抛弃成见,忠

实地反映现实。(2)作家高尚

的人格,即将密切联系生活,关

注重大社会问题,追求现实,坚

持真理,惟有如此,作家才能正

确地认识现实,抛弃头脑中的偏

见,忠实地描写亲身的所闻、所

见和所感。

48.恩格斯认为“现实主义甚至

可以不顾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

来”请据此简术艺术家有生活实

践、世界观和创作的关系。

答:(1)生活、实践对艺术家

的世界观和创作有决定作用,一

部作品能否真实地反映现实生

活,作家艺术家的世界观或世界

观中的部分观点能否由反动转

向进步,归根结底起作用的是作

家艺术家的生活实践。(2)世

界观指导或制约创作。一方面,

“现实主义”可以“不顾作者的见

解而表露出来”,也就是说真正

的作家艺术家,当他的主观思

想、世界观、政治见解与客观现

实生活的真实发生矛盾时,应当

无条件地放弃自己的主观思想,

使之服从于客观的生活真实,至

少在作品中应当如此。另一方

面,虽然世界观和创作之间有矛

盾,但也并不是“世界观越反动,

创作越伟大”。因为反动的世界

观毕竟有害于作家认识和反映

生活真实,而且,当作家“看到

了”生活真实的时候,就说明他

们有了新的见解,这新的见解就

又和现实主义相一致了,作家艺

术家世界观中的坤因素(理智),

是和创作中的坤方面相一致的;

世界观中的反动因素,则和创作

中的反动面相一致,这两种因素

的矛盾斗争结果就决定了现实

主义作品的坤与否。

49.恩格斯提出的现实主义文学

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答:恩格斯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

条件和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运动

的实际情况,向现实主义提出了

如下要求,它们构成了现实主义

文学的历史使命:(1)通过对

资本主义制度下现实关系的真

实描写,提示这个制度必然灭亡

的历史趋势,使现实主义文学具

有社会主义倾向。(2)正确地

表现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工

人阶级。即把工人阶级如实地描

写成判逆旧制度的积极因素,反

映他们对旧制度的反抗和斗争,

塑造能够充分表现他们积极本

质的典型形象,当然这并不排斥

文学艺术反映时代生活的广阔

领域,描写各种各样的人物。而

且,它还必须与揭露资本主义罪

恶的任务相结合。

50.简述《致保尔。恩斯特》写

作的社会历史背景。

答:1)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继续实行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

的联合专制。19世纪七八十年

代,德国实现了工业革命,成为

近代化的工业国,开始从自由资

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2)国

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法国转移

到德国,德国无产阶级在马克

思、恩格斯直接领导下蓬勃发

展,有力打击了俾斯麦的高压政

策,并使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

传播。3)俾斯麦政府改变统治

手法、政策和策略,从1881年

起颁布了一系列迷惑工人的“社

会立法”,企业用“糖果”政策来

收买工人,腐蚀、瓦解工人阶级

的革命斗志。4)随着斗争环境

的变化,和资产阶级的手法的改

变,机会主义思潮开始在德国社

会民主党工人运动内部滋生并

泛滥开来。

51.“青年派”的理论和实践特点

是什么?

(1)理论特点是:他们只是用历

史唯物主义的套语来把自己的

相当贫乏的历史知识尽速构成

体系,而显然不懂得他们所维护

的那个世界观。只不过是一种被

歪曲的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

2)实践方面的特点:完全不顾

党进行斗争的一切现实条件,而

幻想置生死于不顾的拿下障碍

物。如果把这种幻想搬到现实中

去,则可能把一个甚至最强大

的,拥有数百万成员的党在所有

敌视他的人的完全合情合理的

嘲笑中毁灭掉。

52.挪威小市民与德国小市民的

性格有和不同?这种不同是如

何组成的?

答:德国小市民阶层具有胆怯狭

隘束手无策毫无首创能力,这样

一些畸形发展的特殊性格。而挪

威小市民却与之…相隔天壤?他们

还有自己的性格以及首创和独

立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由于挪威

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1)

从政治条件看挪威的政局比较

稳定。2)从经济条件看挪威好

几个世纪都是正常的社会状态。

2)挪威由于地处北欧边陲和他

本身自然条件的限制,挪威农业

落后与欧洲大陆隔绝,避免了资

本主义势力的侵蚀,保持了人民

的独立地位和精神。3)从历史

看,挪威的农民从来都不是农

奴,作为自由农民之子的挪威小

资产阶级比起德国小市民有很

多独立精神和人格。

53.简要分析恩斯特违反历史唯

物主义的错误表现。

答:1)把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

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唯物主义的

历史观。他非但不理解历史唯物

主义承认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

的交互作用。反而把经济因素从

交互作用中抽出并孤立起来。夸

大为决定历史的唯一动力。2)

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解决

实际问题时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他不是从挪威文学极其社会历

史条件的实际出发,以历史唯物

主义为指南,从科学分析中得出

正确结论,而是把被他歪曲的历

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当作

标签套语僵死的教条或现成的

公式用对德国小市民的看法代

替对挪威小市民的具体分析,把

这完全不同的二者等同起来。

54.简述恩格斯所说的上层建筑

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三种特殊

情况。

答:1)促进经济发展,当上层

建筑所起作用和经济发展的方

向相同时,经济就会发展的比较

快。这种情况下起到了促进作

用。2)阻碍经济发展当上层建

筑所起作用和经济发展的方向

不同,或者是阻碍经济发展,沿

着既定的方向走时,经济发展就

会停滞,甚至崩溃。这种情况下

起到了阻碍作用。3)促使经济

沿着另一方向走。这种情况可能

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坏。

55.为什么说经济基础对文学艺

术有最终的决定作用。

答:1)承认经济基础对上层建

筑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是唯物

的。2)文学艺术既是一种特殊

的社会意识也是一种特殊的上

层建筑。3)文艺的发展要受到

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影响。要受

到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的影响,当

这些影响都起不到归根到底的

最终的决定作用时,起到这种作

用的一定只能是经济基础。

56.为什么说上层建筑个部门之

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

础发生影响。

答:由于上层建筑各部门都有相

对的独立性,所以他们在受经济

必然性支配的基础上还存在着

相互之间的作用,经济对一些社

会意识部门的作用是间接的,一

些意识形态部门对经济基础的

作用是间接的。上层建筑各部门

和经济基础的关系在远近、直接

见解、密切不密切是不一样的。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还往往是通过上层建筑诸因素

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正是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的相

互作用,形成一种合力综合作用

与经济基础对其产生影响。上层

建筑诸因素的相互影响不是等

同的。有时政治占支配地位,

有时则是宗教起支配作用,此

外,哲学、法律、道德、文艺和

其他一切因素也通过他们之间

的相互作用对历史发展发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57)简述《致瓦博尔吉乌斯》这封信写作背景

答:这封信写于1894年1月25日,当时,随着资本主义的日益腐朽,没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兴起和发展,欧洲工人运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2)在此情况下,资产阶级理论家和党内的机会主义者通过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攻击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了回击他们的进攻恩格斯写了一系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问题的信,《致》就是其中的一封,这封信是回给当时一个德国大学生瓦博尔吉乌斯的,3)19世纪一些资本家把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论污蔑为笛卡尔的机械论,硬说马克思主义把经济因素看成是唯一决定因素,否认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恩格斯为了戳穿这种歪曲,在信中一一予以反驳,4)恩格斯在写这封信时,还有一些青年人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比较浅薄简单,往往把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绝对化,恩格斯写这封信也是为了帮助青年完整的、准确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澄清资产阶级理论家和党内机会主义者所造成的混乱。

58)为什么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说无产阶级暂时为俄国只争得了一半的自由?答:当时无产阶级只争取到言论,集会。出版等的一部分自由,而且这些自由也只是暂时的。争得了,沙皇政府和专制制度还没有被推翻,对于无产阶级和全体俄国人民来说着只是争了一半的自由,完成了一半的革命。59.党的出版物的原则是什么?

(1)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来说写作事业不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而是党的事业,2)党的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3)自由写作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4)党的宣传机构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党的出版物必须接受党的监督,5)党对写作事业的领导,必须充分注意写作事业的特殊性。

60.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说,我们党内也要定期清洗,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现在我们的党立即会成为群众性的党,现在我们处在急剧向公开组织转变的时刻,现在必然有许多不彻底的人,也许有某些基督教徒,甚至还有些神秘主义者会参加我们的党,我们要消化这些不彻底的人。

61.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说“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有计划的统一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怎样正确理解列宁的这个论述。

答:列宁的这段话要解决的是党的宣传机构同党的关系问题,是党的文字宣传工作在党的整个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1)党的宣传机构应当接受党的领导,党的文字宣传工作应当成为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党办的报纸`杂志以及其他出版物应当旗帜鲜明的宣传党的观点。2)党的写作事业既然是党所开动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那么他就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3)党的写作事业应把他和党的整个事业的关系摆在适当的位置上,不能把他摆在整个党的事业之上。62.怎样正确理解党的写作事业

和党的总事业的关系。

答:既要反对使党的写作事业脱

离党的总事业的倾向。也要考虑

到党的写作事业在党的总事业

中的特点;既要看到党的总事业

对党的写作事业的要求,也要看

到党的写作事业对党的总事业

的促进作业。我们不能把写作事

业和党的总事业的关系看作只

是机械死板的关系,看作只是消

极的被动的关系。

63.〈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一文发表的意义。

答:文章的发表使俄国当时布尔

什维克党的宣传工作。进入了一

个崭新的阶段。对俄国无产阶级

领导全国人民推翻沙皇统治的

革命斗争起了有力的鼓舞和推

动作用。文章不仅指导了俄国无

产阶级写作事业的发展而且对

全世界写作事业的发展都起到

了重大作用。

64.党对写作事业的领导,为什

么必须充分注意写作事业的特

殊性?

答:党对写作事业的领导,必须

在认识和把握协作规律的基础

上进行。在这个领域里是最来不

得公式主义的,其结果必然舒服

协作事业的发展。为了组织同社

会民主主义工人运动紧密而不

可分割的联系的、广大的、多方

面的、多种多样的协作事业,党

在领导写作事业时,就必须尊重

写作事业的这种特点。摆脱对写

作事业的领导是错误的;相反,

在主张党领导写作事业时否认

写作事业的特点,也同样是错误

的。

65.怎样理解自由的写作是为千

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

答:写作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

务的,还是为剥削阶级服务,这

是同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同

与资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的根

本区别。写作为千千万万劳动人

民服务,决定着写作的无产阶级

性质。无产阶级进行的事业,就

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彻底

解放而斗争。真正自由的公开同

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同样也

必须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66.简述列宁是如何还击一切反

动势力利用托尔斯泰进行的反

马克思主义的联合进攻的。

答;1)列宁指出一切反动势力

纪念托尔斯泰完全是伪善和欺

骗。2)列宁揭露了一切反动势

力评价托尔斯泰险恶阴谋,即为

了对抗无产阶级革命,为自己的

政治目的服务。3)列宁还自觉

地参与评价托尔斯泰的论战同

制造无产阶级革命舆论紧密联

系起来。

67.如何领会列宁的著名论点

…作为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他

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会反映出

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的精神

实质?

答:1)对列宁的这个著名论点,

不应做狭义的解释,因为文艺与

生活的关系包含着文艺与革命

的关系。所以…至少会反映出革

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首先应阐

释为至少反映出生活的某些本

质的方面。2)列宁认为,生活

或革命的…本质?是有…某些?方面

的,即不是单一的,而是可以分

析的。列宁对本质的这种理解,

对我们把握生活和革命的本质

具有深刻的思想启示。3)列宁

对作家和作品反映生活和革命

的…本质?。没有提出苛刻的要求。

他认为,即使对…一位真正伟大

的艺术家?来说,也只能反映出

生活或革命的…本质?的…某些?方

面,因而,不能期望一般作家完

整的反映出生活或革命的…本质?

或表现出生活和革命的…本质?的

一切方面。对文艺反映生活或革

命的…本质?应提出切合实际的合

理要求。

68.托尔斯泰的创作是如何展现

旧俄国各种社会制度的阶级本

质的?

答:1)托尔斯泰的创作揭露了

旧俄国经济制度的本质。2)托

尔斯泰的创作无情的抨击了旧

俄国的政治制度的本质。3)托

尔斯泰的创作以农民的义愤揭

露了旧俄国的法律制度的本质。

4)托尔斯泰无情的揭露了作为

沙皇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的官

方教会的阶级本质。此外,托尔

斯泰还对旧俄国的道德问题,教

育问题,妇女问题,恋爱,婚姻

和家庭问题都作了广泛的探索,

深刻的揭示。我们从这位天才艺

术家所描绘的这幅…无与伦比

的俄国生活的图画?里清晰的看

到了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生

长时期的俄国社会的历史性转

变,认识到旧沙皇俄国社会生活

的某些本质方面。

69.简述艺术认识和艺术表现的

关系。

答:1)艺术认识是艺术表现的

前提;2)艺术表现是艺术认识

的展示和呈现。3)艺术认识的

广度和深度决定艺术表现的深

度和广度。

70.简述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双重

性和两面性。

答:一方面,托尔斯泰是从统治

阶级和压迫者身上撕下了一切

假面具的无情的暴露者。是对他

那个时代所有的政治,宗教没,

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的伟大的

批判者,是对社会生活中种种谎

言和伪善的激烈的抗议者,另一

方面,他有是…道德上的自身修

养,的提倡者,是?最精巧的因

而是特别恶劣的僧侣主义…的鼓

吹者。是?不用暴力抵抗邪恶…的

宣扬者。

71.如何理解列宁指出的托尔斯

泰中反动的东西的出现不是偶

然的?

答:对托尔斯泰所处的时代和社

会影响来说,他是东方的亚洲的

国家体制的封闭,落后,保守寂

静主义等传统习惯和历史惰性

的影响;对俄国革命而言,他是

俄国革命的弱点的表现;对宗法

式农民而言,他是俄国宗法式农

民的…缺乏进行斗争的准备…幻想

的不成熟,政治素养的缺乏和革

命的软弱性?的反映。是宗法式

农村的软弱和…善于经营的农夫?

迟钝胆小的反映。是天真的耽于

幻想的农民受到打击后产生的

悲观绝望情绪的反映。因此,列

宁指出,托尔斯泰主义,包括…悲

观主义。不抵抗主义。向?精神…呼

吁,是这样一个时代必然要出现

的思想体系。

72.简述《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

意见》的写作背景。

答:列宁在1913年10月到12

月撰写《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

见》。此时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前夜,也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的前夜,当时,民族问题作为西

欧和俄国阶级斗争的焦点之一,

已经上升到显著地位。解决民族

问题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当务

之急。从俄国民族斗争的实际出

发,,确定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

问题的理论。原则和政策,澄清

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在民族

问题上所散布的谬论和制造的

慌乱。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面临

的重要课题。列宁提出的…两种

民族文化…的学说是当时国内

外,党内外阶级斗争尖锐化的产

物。

73.简述《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

意见》核心内容。

答:在这篇文章中,列宁指出:

…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

族文化。?不仅有体现地主资产

阶级的利益和愿望的民族文化,

而且也都有一些…民主主义的和

社会主义的即使是不发达的文

化成分,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被剥

削劳动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

然会产生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

的意识形态?。…从每一个民族的

文化中抽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成分?…只是并且绝对是为了

对抗民族的资产阶级文化,资产

阶级民族主义。?…两种民族文化?

的理论论述了…两种民族文化?的

不同内容和性质。

74。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两种文

化…遗产

答:1)两种文化是存在差别和

对立的。要正确对待他们。2)

一方面要继承历史上一切先进

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扬弃历

史上一切反动腐朽的文化。3)

要对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和鉴别。

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只批判不

继承的全盘否定,和只继承不批

判的全盘肯定的作法都是不妥

当的,采取虚无主义复古主义和

国粹主义的态度对待两种不同

文化遗产也是错误的。

75.仔细阅读列宁的回信,简要

概括无产阶级的文艺观。

答:1)作家要深入火热的斗争

生活,观察新生事物,区分旧事

物的腐朽和新事物的萌芽;生活

是作家的创作源泉。2)作家要

即使的反映工农兵的日常生活,

抨击坏人坏事,3)工厂,农村

和部队里的新事物是作家写作

的主要题材,呼吁进步人士坚决

与资产阶级决裂,投身到人类的

解放事业之中。

76.在列宁给高尔基的信中,列

宁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即农民

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请简述。

答:1)对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是工农联盟,列宁并且推荐加里

宁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的候选人。把对中农的路线贯彻

到底,2)列宁讲明了党对知识

分子的政策和革命知识分子队

伍在苏维埃共和国的发展壮大。

他划分了白卫分子的知识分子

和非白卫分子的知识分子。党正

采取一定办法,吸引知识分子去

与坏人作斗争。说明了党对一切

愿意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

的知识分子都是团结的争取的。

77.简要列举列宁在《致阿`马`

高尔基》中提出的的主要文艺论

点。

答:1)作家的生活环境,政治

经验对其思想。创作有重要的影

响。2)要彻底改换环境直接观

察工农群众的斗争生活。3)要

观察就应当到下面去观察。作家

要深入到外地的农村工厂和前

线,要观察就要区别旧事物的腐

朽和新事物的萌芽。

78.怎样认识“纯无产阶级文化

派”。

答:以波格丹诺夫为代表的所谓

“纯无产阶级文化派”具有很大

的欺骗性和迷惑作用。他信奉未

来主义,颓废主义,对古代文化

节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主张打

倒一切文化遗产,割断历史,脱

离社会斗争实践和广大劳动群

众的需要。鼓吹以“实验室方式”

搞所谓的无产阶级特殊文化。列

宁指出他们是在无产阶级的幌

子下,偷贩着资产阶级的文化观

点。他们先后组成的“召回

派”“最终通牒派”和所谓前进派

“都带有极左派的浓烈色彩和文

化上冒险主义的明显特征。所有

这些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和文

化政策相适应的,虚伪的无产阶

级的派别活动,实际上阻碍反对

和破坏建设无产阶级的新文化。

79.对待旧文化的态度应该是什

么样的。

答:以科学的审慎的态度,对过

去时代的旧文化加以鉴别区分,

一方面指出,资本主义文化的虚

伪性和欺骗性,具有麻痹,束缚

和毒害青年的作用。另一方面指

出,人类文化遗产中,存在着许

多有价值的先进的有意的思想

成分必须积极的吸取和借鉴,告

诫青年们,只有了解人类所创造

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

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因此,

他认为必须对人类社会所创造

的一切都应用批判的审慎的态

度加以选择和吸取。一点也不要

忽略过去。

80.批判继承文化遗产应作到那

两方面?

答:批判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必

须开展两方面的斗争。既反对右

的倾向也反对左的倾向,既反对

文化国粹主义倾向,也反对文化

虚无主义的倾向。既反对不加分

析的肯定一切的倾向,也反对笼

统的全盘否定的倾向,列宁是全

面的正确的,科学的对待历史文

化遗产的典范。他既批判旧文化

的虚伪性和腐朽性,同时有针对

已经产生了消极影响和危害作

用的“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极左

思潮。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尖锐

的批评。

81.怎样看待无产阶级文化派的

主张?

答。“无产阶级文化派“以貌似革

命的态度,鼓噪废弃一切历史文

化遗产,胡说什么要“从现代生

活的轮船上扔掉普希金。托尔斯

泰和其他一切作家”“把那些一

切旧的艺术形式撕毁粉碎,从地

面上消灭干净”。他们这种拒绝

和抛弃一切历史文化遗产的文

化虚无主义的言论和行为,实际

上是为了给继承和创建无产阶

级新文化设置障碍。客观上从内

部帮助贵族资产阶级维护在文

化领域的统治,阻挠无产阶级占

领思想舆论阵地。

82列宁指出书本知识与社会时

间能力的关系怎样。

答:应当把学习书本知识和增强

实际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结合起

来。列宁所强调的实质上是坚持

和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他

认为旧教育是没有活力的。“旧

学校是是死读书的学校他迫使

人们学一大堆无用的,累赘的死

知识,这种知识塞满了青年一代

的头脑。“列宁主张应当在掌握

人们积累起来的知识的同时,参

加实践斗争。用批判的眼光来对

待事物。特别关心事物的萌芽,

使自己能具备现代有学识的人

所必备的一切。”不是一堆无用

的垃圾拿来充塞自己的头脑,而

是用对一切事实的年了解来丰

富自己的头脑。“他告诫青年不

要做空头的政治家,只学共产主

义的结论,只背共产主义的口

号,是建立不了共产主义的。

83.批判继承知识和吸取创新知

识的关系是什么?

答:应当把批判继承旧知识和吸

取创新新知识看作是同一件事

情。认清旧教育的实质揭露旧学

校对青年们的奴役和毒害是必

要的,但同时必须善于从就文化

遗产中挑选出为共产主义事业

所必需的有益的东西,并学着马

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榜样,应当以

科学的态度,总结革命斗争实践

的新鲜经验,研究社会的发展规

律,了解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

义,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

革命所面临的问题做最确切,最

缜密,最深刻的研究,惟有这样,

才能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才

能象马克思那样通过辛勤的探

索“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

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

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

84为什么创建无产阶级新文

化,必须在批判的继承旧文化的

基础上进行?

答:列宁认为,了解,改造旧文

化是创建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必

要前提。任何一种新文化的产生

和出现都不是凭空的,而是利用

和改造前人所积累下来的思想

材料。以此为基础,赋予适应新

时代和新的历史要求的新的内

容和新的性质。成为文化自身的

历史延伸他既是旧文化在新历

史条件下的活化,又是新文化在

新历史条件下的催生。对浩繁的

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加以审视、鉴

别、选取,为创建全新性质的无

产阶级的新文化奠定思想材料

方面的基础。无产阶级文化是以

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

为依托的。他的内容、性质、功

能和发展趋势与旧文化有天壤

之别。他必须对旧文化进行“革

命的科学的改造“对历史上的思

想遗产作出最公正的评价。从自

身的阶级利益和富有远见的革

命胸怀出发,取其精华,弃其糟

粕既选用有益的、有价值的思想

遗产,同时有屏弃有害的陈腐的

文化传统,从而得出资产阶级被

狭隘偏见的束缚。所不能得出的

结论。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只

有确切的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

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

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

文化。“

85.列宁在《关于无产阶级文化》

一文中,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

文化虚无主义进行了批判,正面

提出了并纲领性的阐明和确定

了无产阶级文化的正确主张。这

些主张有那些?

答:1)无产阶级创造自己的新

文化,必须在自己的政党的领导

下进行。2)无产阶级创建自己

的新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

世界观做指导。3)创建无产阶

级新文化必须经过艰苦曲折的

斗争,特别是揭露和抨击打着

“创新”的旗号反对、阻挠、抵制

真正的“创新”的图谋以及一切

错误的文化观念和政策。

86.请简要列举《讲话》所阐述

的重要文艺理论问题。

答:1)文艺都是为人民大众的,

首先是为工农兵底。2)文艺要

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

下普及。3)文艺来源于生活,

更真实的反映生活。4)文艺创

作的典型化—更高、更强烈、更

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

带普及性。5)必须批判地继承

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6)

文艺批评和思想斗争。

87.请简要概括《讲话》发表的

历史背景

答;1)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

和军事形势:中国已经进行了五

年的抗日战争;全世界的反法西

斯战争;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

级在抗日战争中的动摇和对人

民的高压政策。

1)文艺界的实际状况:“五四”

以来的革命文艺运动——这个

运动在二十三年中对于革命的

伟大贡献以及它的许多缺点;八

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在这些根据地里面大批文艺工

作者和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工人

农民的结合;根据地的文艺工作

者和国民党统治区的文艺工作

者的环境和任务的区别;目前在

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

作中已经发生的争论问题。

88.“大众化”是在20世纪30

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时期提出的。当时围绕这个口号,曾经发生过不同意见的论争。请简述这些不同的观点。

答:1)鲁迅认为“大众化”就是根据不同读者的水平,写作通俗易懂的作品,以利于普及和同反动文艺进行斗争。

2)另一种观点认为“大众化”就是和大众的无知做斗争,实际上就是化“化大众”。

2)毛泽东在《讲话》着指出“大众化”就是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想和工农大众的思想感想打成一片。

89.“五四”以来的革命文艺运动并非十全十美,请写出他的缺点。

答:1)党内出现过几次“左”倾和右倾错误。特别是王明的机会主义在自己队伍内部产生了某些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思想情绪,影响了革命文艺队伍的团结造成了革命文艺队伍的不纯。混入了极少数的投机分子。2)对革命文艺的发展方向和服务对象不明确。当时的反动派把两支兄弟队伍从中隔断,造成了许多作家只能写他们熟悉的小资产阶级生活,降低了革命文艺的社会功能。3)文艺批判和思想斗争缺乏马克思主义指导。形而上学的文艺批评,一度促使某些人对民族文化遗产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或模仿外国的东西。忽视了着力创造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

90.根据《讲话》内容简要概括“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答:1)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而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他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2)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队伍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作家,艺术家在通过自己的头脑反映社会生活时,却不是消极的摹写和简单的复制,而是积极能动的创造,有取舍有加工。91.怎样理解“个别就是一般”?答:“个别就是一般”是黑格尔提出的辩证法。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

92.文化领域内“打开窗户”接受外国的长处的原因何在?

答:我们之所以必须打开窗户接受接受外国的长处,是由于世界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各自的特点。文化上都有各自的独创性,他们对于丰富世界文化的宝库也有各自的贡献。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一个国家或民族所特有的东西,常常其他国家或民族所缺少的东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常常是发展本国、本民族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重要手段。

93.怎样理解“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

答:毛泽东指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好东西,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他说:“说中国民族的东西没有规律,这是否定中国的东西这是不对的。中国的语言、音乐、绘画、,都有他自己的规律。过去说中国画不好的,无非是没有把自己的东西研究透,以为必须用西洋的画法。当然,也可以先学外国的东西,再来搞中国的东西,但是中国的东西有他自己

的规律。”这就反对了民族虚无

主义的错误论调。毛泽东认为,

学习古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艺

术的规律,是为了今天的文学艺

术的创造。他指出“一2中国艺

术为基础----进行自己的创造为

好。”学习古人优秀的文化遗产,

创造出有民族风格的中国艺术,

才能为今天中国的广大人民群

众所喜闻乐见。才能满足今天中

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

“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

…也就是毛泽东概括出的“古为

今用“。

94.毛泽东曾经说过一段话;作

为中国人,不提倡中国的民族音

乐是不行的。但是----民族化—

工具---但是如何使用工具才是

根本的。你如何认识这段话?

答:1。要民族化,但民族化不

是复古,不是象古代士兵那样

“把那种胸前背后穿着勇字的褂

子穿起”。2、民族化要取古代外

国的长处,进行新的创造。在中

国的基础上,吸取外国的东西。

有机的结合在我国民族艺术的

基础上结合古代外国的长处,创

造出新的东西。3、毛泽东倡导

向古人外国人学习是为了创新,

他反对雷同,赞同“标新立异”,

他说“特别象中国这样大的国

家,应该标新立异,但是应该是

为群众所欢迎的标新立异,” 为

群众所欢迎的标新立异,越多越

好,不要雷同。雷同就成了八

股。”可见,创新和标新立异是

民族化的关键,是为了满足今天

的中国人的审美需求。

95.怎样正确理解毛泽东关于中

国艺术要有自己的民族形式和

民族风格的论述。

答:毛泽东关于中国艺术要有自

己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论

述是符合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客

观规律的1)从艺术创作来看,

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客观规律都

表现在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中;

从艺术欣赏来看,具有民族形式

和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能为我

国各族人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全盘西化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小

…2)从毛泽东关于共性、个性和

特殊性、普遍性的辨证关系的论

述看,我国的艺术越是有民族形

式和民族风格就越是有世界性。

从走向世界的角度看,我国艺术

也应该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毛泽东所说的“中国人还要以自

己的东西为主艺术创作”艺术创

作“还要以自己的东西为主”都

是强调我国艺术要有民族形式

和民族风格。

96.怎样理解文化领域里的狭隘

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答:在文化领域里,狭隘民族主

义和民族虚无主义,都不是无产

阶级的思想观念。前者打着“维

护民族文化传统”的幌子,把吸

收和借鉴一切外国优秀的东西,

都一概斥为“洋奴哲学”和“卖国

主义”;后者打着“世界是每个人

的祖国”的幌子,漠视民族文化,

和民族传统,盲目崇拜外国。这

两种主义都是我们要批判的错

误论调。

97.毛泽东在《同文艺工作者的

谈话》中说:“艺术的基本原理

有其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

化,”“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

方面,也有相异方面这是自然法

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法则。”

这对于发展文艺创作来说有何

意义?

答:对于发展文艺创作来说,我

们首先记住这个马克思主义的

共性与个性、共同性与差异性关

系的法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

否认,文艺的共性和共同性,就

会导致摒弃一切外国的优秀文

艺创作成果,对其采取不屑一顾

的民族沙文主义的态度。反之,

忽视文艺的个性和差异性,也会

导致忽视本国、本民族的民族形

式和民族风格的创作,采取“全

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的态

度。这两种态度对于发展文艺创

作都是有害的。

98.茅盾是怎样理解文艺的民族

形式的?

答: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茅盾

曾经做过这样的解释:我们当然

不能设想没有民族生活内容的

民族形式,我们反对把内容和形

式对立,(如形式主义者之所

为);但是,也不能把内容和形

式统一的原则作为惟一,因为一

个作品中毕竟主要是个内容问

题,这个内容用民族语言来表

现,这才使作品具备民族形式。

茅盾认为民族形式必须表现民

族生活的内容,是完全符合文艺

作品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的。

99.《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发

表的意义是什么?

答:此文发表于1956年,当时

我国文艺界的情况是:既有全盘

西化的主张,也有闭关锁国的主

张,后者是主要的。毛泽东在这

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应该在发

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

有利的东西。只有如此,才能使

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得到

更加迅速的发展,以满足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高潮即将到来时人

们精神生活的迫切需要。毛泽东

的这篇作品充满着唯物辩证法,

它既批评了“闭关锁国”的民族

沙文主义,又批评了“全盘西化”

的民族虚无主义。在进行社会主

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

时期里,它不仅对音乐工作而且

对整个文艺工作,都具有极其深

刻的指导意义。

10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

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口号是在

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答: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

来的,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

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

出来的,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

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

来的。

101.简要阐释真理发展的规律。

答: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

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

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

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

某一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

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接

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

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

102.对待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针?

答:对于明显的反革命分子,破

坏社会主义事业的分子,事情好

办,剥夺他们的言论自由就行

了。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

对待精神世界的问题,用简单的

方法去处理,不但不会收效而且

非常有害。不让发表错误意见,

结果错误意见还是存在着。而正

确的意见如果是在温室里培养

出来的,如果没有见过风雨,没

有取得免疫力,遇到错误意见就

不能打胜仗。因此,只有采取讨

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理的

方法,才能真正发展正确的意

见,克服错误的意见,才能真正

解决问题。

103.在我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中,

如何判断言论和行动的是与

非?

答:根据我国的宪法的原则,根

据我国最大多数人民的意志和

我国各党派历次宣布的共同的

政治主张。这个标准大致是有利

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有利于社

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有利于巩固

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巩固民主

集中制,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

导,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

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

团结。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

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

104.毛泽东论述到领导我们的

国家可以采取的两种不同方法

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方法是收和放两种。放,就

是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

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

不怕错误的议论,不怕有毒素的

东西,发展各种意见之间的相互

争论和相互批评,既容许批评的

自由,也容许批评批评者的自

由;对于错误的意见,不是压服,

而是说服,以理服人。收,就是

不许人家说不同的意见,不许人

家发表错误的意见,发表了就

“一棍子打死。”这不是解决矛盾

的方法而是扩大矛盾的方法。

105.简要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社

会中存在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

盾及其属性和表现?

答: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其中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

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两

类性质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

表现,有时是复杂的、相互交织

的。

106.知识分子问题属于何种性

质的矛盾?应当如何处理?

答:知识分子问题属于人民内部

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通过

民主说理的方法,即“团结——

批评——团结”的方法,运用与

文学艺术和科学文化,是通过贯

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来实现的。

107.如何从规律的高度来研究

“双百方针”

答:“双百方针”的提出是以艺术

家个人独创性劳动为依据的,是

依据艺术生产的形象思维特点

提出来的,是以艺术生产个性与

共性辨证统一的规律为依据的,

是依据艺术欣赏的多样性和一

致性辨证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

是依据思想斗争只能用细致讲

理的方法来解决的特点。

108.“双百方针”是如何体现社

会主义艺术生产共性和个性辨

证统一规律的?

答:我们的文学艺术必须坚持社

会主义方向,这就是社会主义艺

术生产的共性。这种共性通过个

性表现出来,通过不同特色、风

格、流派和民族特点的文艺作品

表现出来。艺术作品的个性包括

内容和形式等各方面的不同特

点。社会主义艺术生产的共性要

寓于个性之中。在社会主义的方

向下,充分发展各自的特殊性,

就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如果背

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就不成其为

社会主义艺术;如果社会主义艺

术的共性不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艺术的共

性。没有共性就没有社会主义艺

术的个性,同时,没有个性就没

有社会主义艺术的共性。社会主

义艺术生产的共性和个性是辨

证统一在一起的。

109.“双百方针”是如何体现文

学艺术欣赏的多样性和一致性

的辨证统一规律的?

答:文学艺术的欣赏是有一致性

的,这种一致性表现为时代的、

民族的、阶级的和阶层内的一致

性。但是,人民群众欣赏的一致

性又是和多样性辨证统一在一

起的。而欣赏要求的一致性,正

是体现在各个读者多种多样的

欣赏需要之中。读者、观众欣赏

的一致性就总体来说,从大的方

面来说,但是就每个读者来说,

在总的一致的欣赏要求下有总

是有着各自不同的欣赏需要。文

学欣赏的多样性,反映了人民精

神生活、文化社会和审美生活需

要的多样性。在社会主义时代,

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要求

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欣赏要求

的多样性就觉定了社会主义文

学艺术生产的多样性。“双百方

针”正是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百花

齐放而表示一花独放的欣赏要

求的。

110.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提出的时代

和社会背景是什么?他的提出

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时代

和社会背景是在和平与发展成

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中

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科学的总结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

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

成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的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

的普遍原理当代中国和世界的

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他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生

命力,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的强大的理

论武器。

111.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建设系统中,文艺工作处在什么

样的位置?能够发挥什么样的

作用?

答: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

抓,即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两

个文明的建设要结合起来,互为

基础,互相促进,这是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

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搞好现

代化建设的必要保证之一。文艺

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

要方面,文艺对建设高度的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富有神圣的职责。

文艺的发展无论是对于满足人

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

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

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

都富有其他部门不能代替的重

要责任。

112.在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文艺政策中,文艺的两重性

是如何的到体现的?

答:邓小平将文艺作为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的一部分,科学的反映

了文艺的两重性,即:社会主义

文艺必须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

础服务;文艺与“精神文明…和整

个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联系了

起来,为提高人们的文明水平作

出努力。

113.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完整的

理解和坚持毛泽东的文艺思

想?

答: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是一个科

学体系。邓小平同志主张坚持的

都是构成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

本原理;毛泽东文艺思想不是毛

泽东全部论著和言论的总和,而

是毛泽东的科学文艺论著和正

确的文艺思想;要抓住毛泽东文

艺思想的。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

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

思想的精髓,邓小平正是根据这

一点,把文艺为政治服务改变为

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对毛

泽东文艺思想的坚持和重大发

展。

114.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对

文艺的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主

要有那些表现?

答:一些人把文艺当作政治的传

声筒,把庸俗社会学当作马克思

主义,用强迫命令和横加干涉要

求文艺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和

直接的政治任务。由此导致了文

艺题材、内容上的单一化、刻板

化和艺术表现上的公式化、概念

化,是文艺的路子越走越窄。

115.邓小平是怎样理解文艺与

政治的关系的?

答:邓小平指出:“不能继续提

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个口号,这当

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

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

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

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

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

党的利益。”

邓小平从文艺作品的社会效果

和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神

圣使命出发,把文艺同政治的关

系提到了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

和国家的利益的高度,既纠正了

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的

左的偏颇,有反对了文艺脱离政

治、远离政治的右的倾向,这就

闪烁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的光辉。

第五部分论述(1—39)

1应如何理解“按照美的规律来

建造”?

(1)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是马

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中提出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

学思想,怎样理解这个重要的美

学思想,对文艺创作、文艺批评、

文艺研究,对建设、管理和领导

文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他

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

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

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

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

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

规律来建造”。(3)正确理解马

克思提出的“两个尺度”,是理解

这个命题的关键。中国当代美学

界对两个尺度有不同的见解,归

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意见:一、认

为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均指

客观事物和审美对象本身所固

有的本质或规律性。二、认为种

的尺度指客观事物和审美对象

本身所固有的本质或规律性,而

内在的尺度则是指人的内在需

要和人的生产的目的性。三、认

为无论“种的尺度”还是内在尺

度都与客观事物和审美对象无

关,均指主体的内在需要和人的

生产的目的性(4)以上几种意

见尽管提供了具有某些合理性

的思想因素和有益的思想成分,

但从整体上和全面上说,都有直

得商榷的,我们应当从生产和创

造的视角,从主体与客体的交互

作用和辨证融合来考察这两个

尺度,人的一切生产,包括精神

生产和文艺创作在内,都是对象

吸引着主体,主体作用于客体,

美的规律实质上体现着美的创

造规律,都体现着主客体的交互

作用,两个尺度既包括对象的尺

度,也包括主体的尺度,是“对

象的性质”和“人的本质力量”相

适应(5)因此,为了从审美上

把握文艺创作的实质,必须充分

论证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两个

方面的特点,从审美对象看是具

体的,特殊的,活生生的,是以

现象的生动形态呈现出来的,能

够概括对象的丰富而深刻的内

容的综合观念,是共性与个性的

统一。是与人的精神联系的外部

世界,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艺

术认识与艺术发现,创作个性与

创作风格也不容忽视,文艺的性

质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同意,否

认任何一方面都是不正确的。

1、马克思的《手稿》对我们理解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中主客观关系有何启示?

(1)不论是文艺创作还是文艺欣赏,都要正确处理主客观的关系,否则便不会有真正的创作和欣赏,二者都要求主观方面的思想感情和客观对象的性质和属性相适应、相切合、相和谐(2)创作是在反映对象的同时表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欣赏是在对象化的作品中“直观自己本身(3)如创作中,郑板桥画竹,既表现竹的挺拔同时展示自己的高风亮节,欣赏中也是如此,人的心情心境和物的本性和属性也应当是和谐默契的,如”移情说“强调”把我的情感移注到物里去分享物的生命”,“艺术对人的目的在让他在外界寻回自我“。

2、从文艺思潮和社会思潮的关系出发,分析青年黑格尔派吹捧欧仁.苏的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的原因

(1)任何文艺思潮都是社会思潮这样那样的反映,社会思潮又取决于一定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表现为多种形态,诸如哲学思潮,法学思潮,宗教思潮等等,文艺思潮和诸多社会思潮的存在和发展总是互渗和互动的,基于一定的历史条件所产生的诸多社会思潮总会一定程度上这样那样的反映和折射到文艺思潮中来,而文艺思潮又往往作为诸多社会思潮的载体和受体使之得到形象化的呈现和张扬(3)当时流行于德国知识界的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思辩哲学思潮,基督教的伦理道德思潮和空想主义思潮都在《巴黎的秘密》中得到了比较集中的充分的表现,这样《巴黎的秘密》正好顺应青年黑格尔派宣扬自己理论的需求。首先《巴黎的秘密》作为异步文艺作品用形象的手段图解和演义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辩哲学的原则和幻想,他以唯心主义思辩哲学为理论基础,用其原则和幻想来塑造人物形象,改制人物性格和结构故事情节,处处宣扬了思辩哲学的批判功能和改造世界的伟力,正因为《巴黎的秘密》适应了青年黑格尔派理论宣传的需要。才为该派大肆吹捧其次,欧仁.苏的这部长篇小说表现了流行于当时西方的基督教伦理思潮,《巴黎的秘密》认为变革社会制度,只要依靠哲学批判和道德改造,凭借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原则对没有教养的穷人进行道德教化和道德惩治,使他们实现道德上的自我净化,和自我完善,以便求得整个社会的善化,具有改良意象的青年黑格尔派的一些伦理家妄想借助基督教的伦理道德思潮和伦理道德学说与思辩哲学联姻,以求强化批判功能,企图通过精神呼吁和思想宣传,从哲学改造和道德说教的配合和策应上,实现对社会的改良,最后,《巴黎的秘密》体现了流行于西方的空想主义,他开始勾勒的是一个黑暗而混乱的社会,贫富悬殊、道德堕落、生活动荡,到处散发着腐朽气息和充斥着荒谬和犯罪,其中理想人物鲁道夫以“救世主“的角色,制定了重建社会的改良方案,救济穷人,造福于民,谋建一个公平的”理想社会“,消除所谓的”巴黎的秘密“即文明中的野蛮和国家中的无法纪,”它所体现的这种空想社会思潮不仅和青年黑格尔派思辩哲学的原则和幻想是完全相通的。而且还是他们通过推行空想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来实施思辩哲学的原则和幻想的实践途径和实验手段(3)

欧仁.苏的长篇小说《巴黎的秘

密》,以青年黑格尔派思辩哲学

作为贯穿全书统摄全书饿主线,

将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思辩哲

学视为核心和灵魂揉进了基督

教的伦理道德,空想社会主义等

社会思潮,正适应了青年黑格尔

派理论宣传的需要,因而受其格

外吹捧。

4阐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

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

一基本规律极其在文艺现象中

的影响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要有社

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社

会存在主要指各阶级的物质生

活条件,阶级社会中,各阶级的

物质生活条件极其所处的社会

地位是不同的,“支配着物质生

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

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

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

的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占统治

的思想有不过是受统治地位的

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

是表现为思想的占统治地位的

物质关系”。(2)阶级社会中

各阶级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

关系的规律性,往往通过极为复

杂的现象表现出来。处于上升

期的新生阶级,为了孤立敌人,

壮大对敌斗争的声势和阵容,往

往是作为全社会的代表出现的,

以全体群众、大众利益的立场反

对惟一的统治阶级,尽可能地赋

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通性的形式。

另一种情况是在统治阶级腐朽

没落时期,本阶级内部发生分

化,或许会有一部分站在先进阶

级的一边或流露出同情人民、反

映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的思想和

倾向。再有就是统治阶级和平发

展时期,也有某些统治阶级的思

想家和艺术家的著作表现出一

定的人民性和民主性。所有这些

统治阶级思想的复杂表现形态,

并非游离于意识形态的规律之

外。复杂性不是对规律的否定和

修正,而是对规律性的确证、丰

富和补充。不表现为复杂性的规

律是不存在的。即使一定程度上

体现出非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

和渴望,也都掩盖了这一基本规

律。(3)这一规律渗透到文艺

作品中,被统治阶级的作家和作

品由于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统治

阶级思想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

剥削阶级的思想感情,统治阶级

为扩大自己的思想就往往假于

它们,因此分析历史上和当代的

文学现象都不能离开“统治阶级

的思想往往在每一个时代都是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一基本事

实和规律。

5、“恩格斯指出:…情节大致相

同的同样题材,在海涅的笔下会

变成对德国人的极辛辣的讽刺;

而在倍克那里仅仅成了对于把

自己和无力的沉溺于幻想的青

年人看做同一个人的诗人本身

的讽刺”,如何正确理解恩格斯

的这句话?

(1)恩格斯这段话主要是论证

了不同创作思想指导下的作家

对同样题材的处理问题,一般来

说,有什么样的创作思想,便有

什么样的作品面貌与之相适应

(2)海涅是德国革命民主主义

的诗人他的诗歌和散文,揭露和

批判了反动的德国封建专制制

度,对德国的庸人习气进行了辛

辣的讽刺和鞭挞,他的创作思想

是民主主义思想而倍克作为“真

正的社会主义”这仪思想派别在

文学领域内的代表,其创作思想

的灵魂和核心就是“真正的社会

主义”的政治思想倾向,倍克们

的文学创作思想主要是主观唯

心的自我意识和抽象的人本主

义的人学理论,主观唯心主义自

我意识的思想和扩张,使其文学

创作几乎完全挣脱了描写对象

的客观属性的规范和制约,而抽

象人本主义的人学思想和人文

关怀则使他们把人从复杂的现

实关系中抽取和孤立出来,消解

人的社会差别和阶级分化,而只

看到普通性的“类”的存在(3)

恩格斯正是透过作品的表象,从

世界观的角度来考察作界的创

作思想和方法的成因和实质的,

海涅和倍克作为不同阶级在文

学领域上的代言人,他们于创作

上的差别即是其思想的阶级特

征的展现,这也从一个侧面论证

了文学作为美学中的一个部分,

对于美学的社会性,阶级性的论

6、“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政论家

和文艺家们通过他们的论著和

作品都表达了营造人类未来的

善良的愿望,但为什么他们会失

败?请从阶级局限和创作思想

两方面分析其原因,另附其他相

关观点也可

(1)“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文艺

创作和文学评论从总体上表现

出来的政治思想倾向是以信仰

和推崇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空想

的社会主义为基础,为灵魂的保

守的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

改良的思潮,(2)从阶级观点

来说,他们由于所属阶级的局限

性,不可能作为新的生产力的代

表,为人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指

出正确的方向,从抽象的泛爱主

义和空洞的人道主义的道德说

教出发,只能导致他们拯救社会

的美丽处方的流产,沦为社会和

审美的乌托邦,首先,他们不理

解现实的社会关系,他们忽视或

者说不愿意去注视生产者和生

产资料分离所导致的阶级对立,

他们只是从泛爱角度出发,认为

穷人的存在是解决社会问题的

关键其次,他们由于阶级的偏见

不可能把处于贫穷和异化状态

的劳动者视为历史的主人和革

命的动力,更不用说有发动他们

起来抗争的勇气了(3)从创作

思想的角度来看,主观唯心主义

的自我意识和抽象的人本主义

的人学理论构成“真正的社会主

义”的文学创作思想的核心和灵

魂,首先主观唯心主义自我意识

以幻想形式的想象和扩张,使

“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

几乎完全挣拖了描写对象的客

观属性的规范和制约,陷入一种

空泛和虚妄的自由状态,其次抽

象人本主义的人学思想和人文

关怀使道德说教、人性感化和爱

的魔力来征服人心的奢望和幻

想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们

的救世良药,而他们的文人也把

人从复杂的现实关系中抽取和

孤立出来,消解人的社会差别和

阶级分化,以致模糊掩盖和歪曲

了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和人

的社会关系的真正本质,造成恶

劣消解阶级矛盾和世间纷争的

幻想和幻想(4)而矛盾的解决

的方法存在于观察发展过程中

的人,并能找到新的生产力的代

表——具有改变社会环境能力

的工人阶级,这就正是“真正的

社会主义”者及其文艺家视野和

头脑内所欠缺的,他们的失败也

就成了必然

7、恩格斯在评论倍克的《穷人

之歌》时,说:“倍克歌颂胆怯

的小市民的鄙俗风气,歌颂…穷

人?,歌颂……革命的无产阶级

者”从这段话中恩格斯明确提出

了文学创作中的哪一个问题?

并阐述其必要性

(1)恩格斯在着一段话中明确

提出了塑造工人阶级新人形象

的问题,首先明确提出新时代的

文艺的表现对象和描写对象问

题,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

工人阶级作为与资产阶级相对

立的社会力量,越来越成为历史

的主人公和创造者,他们生活和

斗争在历史中,理应在现实的文

艺中有自己的天地,其次,从促

进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视角

来说,革命的无产者和工人阶级

的新人形象是新时代的新的社

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思想的代

表者和体现者,有改变环境的能

力,文学作为有社会影响下的艺

术形式,不应该忽略他们(2)

从文学自身发展来看,塑造工人

阶级的新人形象的必要性在于:

首先,是完整的反映现实生活的

需要,文学不仅要展现现实生活

中的假恶丑和落后面,更要反映

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积极面,

这样才能揭示人类发展的前景

和未来,激发人民创造的勇气,

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其次,是

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文艺

创作中的新人形象的塑造,即体

现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同时也

必然给文艺自身的发展带来富

有时代感的、新的内容和形式,

从而建构起文艺的新天地

8、试概括几点格律恩在《从人

的观点论歌德》中存在的比较明

显的问题,如果恩格斯有针对的

提出了驳论,也史列几条。

格律恩在《从人的观点论歌德》

中的评论方式主要有以下两个

问题:首先,他把歌德描述为抽

象的人的代表者和这种抽象的

人的利益和愿望的代言人,他从

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本主义泛

爱原则和德国哲学和幻想出发,

用脱离社会、历史和现实的人的

观点来评论和改制歌德,恩格斯

反对用抽象的“人”的观点来评

价歌德和他的作品,并且通过对

格律恩对歌德的抽象的人学评

价的分析,阐明了如何用正确的

人学观点来评论作为一定历史

条件下的作家的作品所反映出

来的现实生活的社会内容和思

想倾向,其次,格律恩对歌德的

评论问题不仅存在于历史观点

方面,还有违犯了文学评论和评

论对象的关系,文学评论家的自

由意志和主题精神不应歪曲和

篡改品论对象的本质和本来面

貌,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

点和方法阐明了历史结构和思

想结构同作家作品的思想机构

的同构关系,并特别注重分析一

定时代的国家和创作的矛盾,从

美学观点来要求和衡量,评价作

家作品,应当自觉的注重和强调

文艺的特殊规律和审美属性,这

些都为正确、科学的评论作家作

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9、如何从学理上理解恩格斯提

出的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并指

出意义何在。

首先,不宜把恩格斯提出的美学

观点和史学观点仅仅理解为一

种文艺评论的标准和方法,从文

艺的观念模式和批评模式的关

系看,文艺的批评模式是以文艺

的观念模式为基础的,文艺批评

作文运动着的美学,往往体现

着,折射着一定的文艺的观念模

式,恩格斯的这两种观点体现了

马克思主义对文艺本质的理解。

从美学观点来看文艺,着重考察

文艺的审美本质,从史学观点来

看文艺,着重揭示文艺的社会本

质,其次,恩格斯提倡的史学观

点中应当包括人学观点。因为人

是历史的人,历史是人的历史。

综合恩格斯对文艺的观点模式

和文艺的批评模式的完整的、系

统的评论,可以概括为美学观

点、史学观点和人学观点的完善

整和,恩格斯提出历史观点和美

学观点的意义,不仅在于为正确

的文学评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

泛式。也在具体的论证和形式过

程中,极大程度地丰富了马克思

主义文艺观点

10、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历

史作用?

(1)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作用

带有明显的双重性,(2)一方

面,起非常革命和进步的作用,

结束了漫长黑夜般的中世纪的

历史,取代了封建社会占统治地

位的社会所有制关系,破除了以

农业小生产为主导的宗法制的

生产方式,扫荡了君权和神权的

威严,确立了新型的以资本、市

场、商品交换为轴心的资本主义

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式,工业革命极大推进了社会的

物质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资产

阶级在它还不到一百年的统治

中,就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创

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的工业大生

产,通过商品交换关系在全世界

范围内的分化和扩展,开创了社

会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局

面。(3)另一方面,资本主义

社会存在着非人化的弊端,在资

本主义社会金钱主宰一切必然

地导致了道德败坏和两极分化,

现金交易和惟利是图成为至高

无上的原则,人与人之间是赤裸

裸的金钱关系;工人阶级沦为会

说话的工具,经济和技术的高度

发达在另一方面造成了现代贫

困和人的精神的极度空虚和贫

乏,(4)总之,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在使全社会物质生产和财

富积聚达到顶峰的同时,又导致

人的精神的堕落与人的异化,其

历史作用具有双重性,任何割

裂、忽略两方面的看法都是不全

面的

11、请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

理,论述文艺随着经济基础和社

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总的来说文艺作为一种属于上

层建筑的特殊的意义形态,同其

他所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形式一

样,其发展变化的契机和基因都

直根与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社会

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基本矛盾之中,具体反映从以

下几个方面正确理解和把握:

(1)文艺作为人们的“精神生

活”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形式”的

存在和发展是一个“过程”即是

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动态的思想

关系和样式(2)文艺的发展规

律蕴藏在社会基本矛盾之中,因

而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毛度和对抗中去发现和捕捉它

的变化的历史基因,而不能用文

艺自身的意识形态性质作为主

要依据来解释文艺自身(3)文

艺这种“意识形态的形式”作为

一种精神变革与物质性的经济

基础的变革不同,人们只能“意

识到”,无法做出定量性的明晰

的把握、判断和表述(4)文艺

的变革遵循社会意识随社会存

在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大体上

与经济基础的变革同步,但也必

然会出现超前或滞后的态势,-

但无论怎样,文艺必然这样那样

地随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的变

革而改变自己的内容、性质和形

态,(5)文艺变革不可能是凭

空的,偶尔发生的,必然具备印

发这种变革的成熟的历史条件,

无疑,文艺发展规律具有自己的

相对独立性,然而它归根结底仍

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发展规律

的决定和制约,从社会的、历史

的物质关系和生活条件之外孤

立地囿限于文艺自身来探寻所

谓“内部规律”是不可取的,文艺

变革的客观规律必然得到尊重,

那种置文艺变革的意愿和图谋

并非都能有效的推动文艺的发

展,只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

原理来考察文艺在整个社会结

构中的位置,才能发现他的发展

和变革的客观规律,从而驾驭这

些客观规律,发挥主体的能动作

用,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推动

文艺随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健康

发展

12、史论马克思、恩格斯与拉萨

尔的悲剧观念的根本区别

拉萨尔的悲剧观念是用黑格尔

的哲学术语来表述,他认为观念

是世界的本质,而历史乃是观念

的运动,历史不过是理性和自由

的不断进步,这种进步是在表面

上看来纯属外在的和物质的关

系的掩盖下,由于内在的必然性

而得到实现的,作为历史的基础

的是那种客观的合理的思维过

程,拉萨尔把他的唯心主义的历

史观贯彻到他的悲剧观念之中,

在他看来,革命者无非是革命观

念的化身和实现者,革命的观念

在实现的过程中先验地,必然的

包含着目的与方法之间的矛盾,

他认为悲剧的真正主题是文化

思潮或普遍精神,悲剧中的人物

不过是“普遍精神”的代表和化

身马克思、恩格斯不赞同拉萨尔

的悲剧观念,他们认为悲剧冲突

的根源不是观念而是现实生活

中的矛盾和冲突,即唯物主义悲

剧观,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

观念同拉萨尔的悲剧观念的根

本区别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

念是(1)悲剧是历史地具体地

存在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的事

件和人物不是什么“普遍精

神”“永恒主义”的化身,而是一

定历史的现实的人们头脑中反

映的产物(2)并不是现实生活

中的一切事件和人物都能成为

美学上和艺术上的悲剧的对象,

能成为美学上和艺术上的悲剧

的对象,能成为悲剧对象的,只

是符合历史的必要要求的,在历

史上具有合理性或至少还没有

完全丧失合理性的人物和事件

13、如何从总的精神实质来把握

恩格斯关于文学艺术倾向性的

思想

恩格斯既反对削弱文艺的倾向

性,又反对把倾向的特点指出

来,而是主张把两者辨证统一起

来,即主张把革命的倾向性寓于

对生活的真实性描写之中,即

“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的流

露出来”,但不能借恩格斯的话

就否认在作品中公开亮明见解,

直接表露倾向的叙述和描写的

合法性,如果完整准确到理解恩

格斯的学术思想,就不难看出,

这二者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1)

恩格斯的这些话是针对“青年德

意志”派,“真正的社会主义”文

学的,旨在批评他们不从客观的

现实生活出发,而是从主观观念

出发的唯心主义创作路线,批评

他们世界观的错误,但从客观先

生出发的文艺创作,公开亮明从

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新的见

解和恩格斯的主张不矛盾(2)

恩格斯这些话的矛头指向是各

种违背或有损于艺术特质的创

作倾向,他所捍卫的是艺术的生

机盎然的生命力如果作者见解

与倾向有损于艺术更不应公开

表现,但成功的作品里,情节的

铺叙和场面的勾勒始终是基本

的,人物的具体活动始终是主要

的,富有生命力的议论和抒情插

笔是形象塑造的一种有效手段

(3)恩格斯的话主要是根据当

时作家创作的实际说的,他担心

作家世界观中落后的反动部分,如果赤裸裸地加以宣扬,回给其作品带来损害,回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消极影响,但不排除一些作家消极思想中也有大量的先进部分,(4)在恩格斯时代“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而且“小说主要是面对资产阶级圈子里的读者”,在文艺条件与读者群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作家应当泾渭分明的以各种形式表明自己的立场与见解,畅所欲言

14、简要论述《旧人和新人》中的现实主义的真实性的具体表现

《旧人和新人》描写了维也纳盐矿工人的困苦生活,恶劣的劳动环境,极低的生活条件,没有接受教育的条件,连看报都要受到惩处搜查,作家还以犀利的笔调让“上层社会”的贪得无厌、尔虞我诈和虚伪奢侈与之相对照,置人物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提示了人物的思想情绪和性格特征,女作家着意将人物放在工人和社会上层矛盾的冲突中,注意人物内心世界的披露,因而人物性格鲜明。通过祈祷、游行等情节,较为广泛地反映了下层劳动群众的思想情绪与生活状况,表明新旧冲突的实质,为阿尔诺德等新人们的政治鼓动奠定基础提供了社会背景在对社会劳资矛盾的披露基础上,作家还深入所谓的上层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他们精神的龌龌和卑劣,如莱因塔尔在议会上的争议及两派之间的对立与勾结,以及莱因塔尔的“大义灭亲”,揭露了上层社会的本质,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上层的矛盾是新与旧的矛盾中的主要内容。总之,敏娜.考茨基的《旧人和新人》具有先生主义的真实性,是作家思想进步性的重要体现

15、恩格斯在给哈克耐斯的信中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请根据此分析《城市姑娘》的现实主义性,为什么“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恩格斯的这一理论概括指出了现实主义的两条基本原则:细节的真实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真实即现实主义必须同时具备真实性和典型性(1)《城市姑娘》既有细节的真实,也有情节的真实,既有典型性格的真实,也有典型环境的真实,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因为哈克耐斯虽然叙述的是一个“无产阶级姑娘被资产阶级男人所勾引”的“老而又老的故事”,但它不像同类的作家“用一大堆生造的情节和曲意的修饰来掩盖这种他们认为是平凡的结构”用琐碎的细节来掩盖阶级矛盾、阶级对立的本质,而是如实地叙述,她使我们看到伦敦东头工人的贫困生活,看到伦敦西头富人的纸醉金迷,看到以格兰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虚伪卑鄙,看到“救世军”的伪善嘴脸,这一切不但有细节的真实性又有性格和环境的典型性,都给人一种现实主义的真实感(2)《城市姑娘》的人物,环境也都体现了典型性,反映出了人物环境的某些本质方面,首先,《城市姑娘》中的环境是典型的,环境的典型性要求于局部反映整体,以现象反映本质,以个别反映一般,典型环境应市时代环境的缩影和具体化但这种典型环境还要有他的特点,有他的特别性,不能千

篇一律,都要求是先进的环境,

《城市姑娘》真实地描绘了伦敦

东头和西头两个世界,两个阶级

的对立,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及

为其服务的“激进派”、教会“救

世军”的卑鄙、凶狠、虚伪,对

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互助同情

的美德以及初步的觉悟也都有

所表现,因而是典型的环境,其

次,《城市的姑娘》的人物也是

典型的,恩格斯要求反映在文学

作品中的人物,“是一定阶级和

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的时

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也就是

说,主要人物行动的动机“不是

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是他们

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女主人

公耐丽本是一个贫苦女工,向往

贵族的奢华生活,被资产阶级的

骗子格兰特诱骗,对宗教顶礼膜

拜,可以说是一个落后工人,但

它“诚恳谦逊”、“淳朴善良”,对

夏绿蒂公寓的孩子们友善,对瘸

腿姑娘希尤金充满同情,它身上

这种无产阶级的美德和资产阶

级的丑恶灵魂有天壤之别,它最

后的觉悟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无

产阶级思想的一部分,虽然他是

一个落后的工人典型,恩格斯认

为是“够典型的”。由此可见,《城

市姑娘》既有细节的真实,又有

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真实,充

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原则。至于

恩格斯说“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

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

那样典型了”这并非否认《城市

姑娘》中环境的典型性,而只是

认为其典型程度尚不充分,小说

中的夏绿蒂公寓是灰色的,消极

的,住在那里的工人群众也是愚

昧落后的,他们一点都认识不到

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即

使同情支持耐丽也仅仅处于本

性的善良正直,而不是明确的阶

级意识和积极的斗争精神,但这

个环境的典型——伦敦东头,这

时的社会主义运动已经活跃起

来,我们承认“在文明世界里,

任何地方的工人群众都不象伦

敦东头工人的群众那样不积极

地反抗,那样消极地屈服于命

运,那样迟钝,”同样也要看到

工人阶级已经开始的积极的反

抗和斗争,所以,哈克耐斯对消

极面的描写是真实的,但没有用

足够的笔触写积极面,因而使环

境的典型性显得不够充分。

16、举例说明德、挪两国小市民

不同的性格怎样在易卜生和歌

德本人及其作品中得到反映

(1)恩格斯曾指出,德、挪两

国的小市民,包括小市民妇女的

生活和性格必然反映到德国文

学和挪威文学中,在他看来,正

是挪威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形成挪威小市民(包括妇女)特

定的性格,反映到挪威文学中,

决定了易卜生作品的独特的内

容、思想和风格,特别是易卜生

的“社会问题剧”曾以着重表现

挪威小市民独特的思想和性格,

在欧洲和世界产生过很大的影

响,比如,易卜生的代表作《玩

偶之家》和《人民公敌》都从不

同侧面表现了挪威小市民和妇

女的独立的富有反抗精神的性

格。《人民公敌》塑造了一个小

资产阶级个人反抗的英雄斯多

克芒医生的形象,他敢于“为民

请命”揭露不顾人民死活的剥削

者的贪婪,残忍和伪善,单枪披

马地与他们周旋到底,《玩偶之

家》的女主人公那拉也是一个具

有强烈反叛精神的典型形象,它

偶然间看清了丈夫——资产阶

级代表人物海尔茂的伪善、自私

和冷酷的真面目而觉醒,于是毅

然离家出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

法律道德和婚姻提出了大胆的

挑战,总之,不论《玩偶之家》

还是《人民公敌》,都反映了挪

威小市民和妇女的人格的独立

尊严和他的反叛抗争的精神,这

和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作品中所表现的德国小市民和

妇女的那种怯懦感伤悲观的思

想情绪和性格形成了比较鲜明

的对照(2)易卜生和歌德的思

想性格也是不同的易卜生富于

一种“人的精神的反叛”,而这种

精神正是身为德国人的歌德所

不具备的,歌德有时是叛逆的,

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

慎微,事实知足,胸襟狭隘的庸

人,二人的这些性格思想必然带

到他们的作品中去,总之,不论

易卜生和歌德本人的思想还是

他们的作品中的人物的性格,说

到底都体现了挪威与德国小市

民阶层的不同特性,是两国不同

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17、为什么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的关系具有动态性和复杂

性?

恩格斯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关系上强调了经济基础“最

终”“归根到底”对上层建筑起决

定作用,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的

反作用,并指出,如果否认经济

基础对上层建筑的这种作用是

从“最终”和“归根到底”的意义

上讲的,也会重蹈庸俗唯物主义

的覆辙,由此可见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关系的复杂性(1)上层

建筑各部门之间互相影响并对

经济基础发生影响,由于上层建

筑各部门之间都有相对的独立

性,所以他们在受经济必然性支

配的基础上还存在着相互之间

的作用,这就有可能发生这样一

种情况,经济对某一意识形态部

门发生影响,往往要通过一定的

中间环节,而某一意识形态对经

济发生影响,也要通过一定的中

间环节,这是因为上层建筑中的

某些社会意识部门并不总是同

经济基础发生直接的关系,在有

的部门有的时候他们之间的作

用和反作用是通过政治等中介

来完成的,经济对一些社会意识

部门的作用是间接的,同样,一

些意识形态部门对经济基础的

反作用也是间接的,上层建筑各

部门和经济基础的关系在远近、

直接间接、密切不密切上是不一

样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是

距经济较远“更高的悬浮于空

中”的部分,和经济基础的关系

多半是间接的、较不密切的;政

治、法律政权机构,法律机构距

经济基础是较近的,和经济基础

的关系是直接的密切的,上层建

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往往是

通过上层建筑诸因素的相互作

用来实现的,正是上层建筑的各

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为一种

“合力”综合作用于经济基础并

对其产生影响,上层建筑诸因素

的相互影响不是等同的,有时政

治占支配地位,通过政治斗争影

响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其他因

素,并作用于经济基础,有时则

是宗教起支配作用,通过影响其

他因素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此

外,哲学、法律、道德、文艺和

其他一切因素也通过他们之间

的相互作用而对历史发生不可

忽视的影响(2)他们往往通过

各种偶然性表现出来,由于上层

建筑中的社会意识领域远离经

济领域而使这种必然性呈现出

种种偶然性,我们在考察经济基

础与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时,应

该注意到表现在这种关系中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统一,否

认归根到底的“经济必胜性”就

不是唯物主义的,否认表现形式

的偶然性特别是否定越是远离

经济领域,越是接近于纯粹抽象

的思想领域,偶然性就越多,就

不是辨证的,恩格斯正是从这种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复杂情

况出发来论证他们的辨证关系

的(3)恩格斯还指出了上层建

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三种特

殊情况:一是促进经济发展,当

上层建筑所起作用和经济发展

的方向相同时,经济就会发展的

比较快,这种情况下起到了促进

作用二是阻碍经济发展,当上层

建筑所起作用和经济发展的方

向不同时,经济发展就会停滞,

甚至崩溃,这种情况下起到了阻

碍作用三是促使经济沿着另一

方向走,这种情况可能会对经济

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害

18.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

版物》中是如何批判资产阶级的

“创作绝对自由”论的?

列宁用党的出版物的原则批判

了资产阶级的“创作绝对自由”

论。首先,列宁从“结社自由”

和党的组织原则组织纪律的角

度批判了这种论调。党作为自由

的团体,有自由赶走利用党的招

牌来鼓吹反党观点的人,结社像

言论和出版一样应当有充分垢

自由,深度内是有思想自由和批

评自由的,也有“结合成叫做党

的自由团体的自由”身为党员而

又鼓吹反党观点,这是党所不能

允许的。党不能给官种党员以

“创作折绝对自由”。其次,列宁

从资产阶级自由的虚伪性和反

动性的角度批判了这种论调。列

宁认为,世界上只有具体的自

由,没有抽象的“绝对自由”在广

大劳动者一贫如洗而一小撮富

人过着寄生生活的社会中,不可

能有真正的自由。列宁指出,所

谓创作的绝对自由,不过是“资

产阶级的或者说是晚政府主义

的空话”而已,“因为无政府主义

作为世界观是改头面的资产阶

级思想”。资产阶级利益只代表

极少数剥削者的利益,是乐广大

人民的利益对立的,可见,绝对

自由只不过是幌子布局。最后,

列宁从摆脱资产阶级奴役的角

度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写作事业

是自由的。列宁认为,批判资产

阶级的“创作绝对自由”论,“揭

露这种伪善行为,揭掉这种假招

牌”,是“为了要用真正自由的,

公开同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

去对抗依装自由的,事实上同资

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使写作事

业同真正先进的,彻底革命的阶

级的运动汇合起来”。他又从同

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的创作

队伍,服务对象和思想内容的改

变等方面,精辟地论述了同无产

阶级相联系的写作才是真正自

由的写作。这样,资产阶级的“创

作绝对自由”论就不攻自破了。

19、列宁是如何评价托尔斯泰的

世界观和文学创作的?

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对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和创作给

予全面公正的评价,一方面,严

肃指出并深刻批判了托尔斯泰

创作中的消极因素,托尔斯泰主

义的反动本质,列宁说:“作为

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

斯泰是可笑的,所以国内外的那

些偏偏想把他学说中最弱的一

面变成一种教义的…托尔斯泰主

义者?是十分可怜的另一方面,又

充分肯定并热情赞扬托尔斯泰

世界观和创作中的积极因素极

其对俄国革命的进步意义和作

用,列宁指出:“俄国工人阶级

研究列夫.托尔斯泰的的艺术作

品,会更清楚的认识自己的敌

人,而全体俄国人民分析托尔斯

泰的学说,一定会明白他们本身

的弱点在什么地方,证实这些弱

点使他们不能把自己的解放事

业进行到底。”列宁还指出:“俄

国无产阶级要向被剥削劳动群

众阐明托尔斯泰对国家、教会、

土地私有制的批判的意义——

这样做不是为了让群众局限于

自我修身和对圣洁生活的憧憬,

而是让他们振奋起来对沙皇君

主制和地主土地占有制进行新

的打击……俄国无产阶级袄向

群众阐明托尔斯泰对资本主义

的批判,——这样做不是为了让

群众局限于诅咒资本和金钱势

力,而是让他们学会在自己的生

活和斗争中处处依靠资本主义

的技术成就和社会成就,学会把

自己团结成一支社会主义战士

的百万大军,去推翻资本主义,

去创造一个人民不在贫困、人不

在剥削人的新社会,“列宁对托

尔斯泰的科学分析,阐明恶劣无

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的批判继

承的原则,澄清了评论托尔斯泰

中的混乱,揭露并粉碎了各种反

动势力歪曲、利用托尔斯泰去宣

传阶级调和,反对暴力革命的政

治企图,撕下一切反动势力的伪

装,把当时政治思想领域中的激

烈斗争引向高潮,成为俄国无产

阶级革命的政治号召和舆论动

20为什么说托尔斯泰的作品一

定程度上表现了俄国革命的力

量和弱点?

列宁指出:“托尔斯泰的学说反

映了直到最低层都在掀起汹涌

波涛的伟大的人民海洋,既反映

了它的一切弱点,也反映了他的

一切长处。”“在托尔斯泰的作品

里,表现出来的正是农民群众运

动力量和弱点、他的威力和局限

性。”(1)托尔斯泰是这样表现

俄国革命的力量的,他对国家、

对警察和官方的教会的那种强

烈的激愤的而且常常是尖锐无

情的抗议,表达了原始的农民民

主的情绪,在这种原始的农民民

主要求里积累了农民群众由于

几世纪以来农奴制的压迫官僚

的横暴和劫掠,以及教会的伪

善、欺骗和诡诈而发出的极大的

愤怒和仇恨,他对土地私有制的

毅然决然的反对,表达了一个历

史时期的农民群众的心理,(1)

托尔斯泰的作品表现了对沙皇

统治的自发的反抗和愤怒的情

感,表达了农民民主的情绪、心

理和要求(2)托尔斯泰的作品

反映了消除农奴制残余的饿历

史趋势,明确提出了农民对土地

的要求(3)托尔斯泰的作品表

达了俄国农民妄图“建立一种自

由平等的小农的社会生活拉力

代替警察式的阶级国家”的政治

理想(2)托尔斯泰是这样表现

俄国革命的弱点的,作为俄国宗

法式农民思想家的托尔斯泰是

俄国宗法式农民的先知,具有他

们的一切优点和缺点,由于他在

反对黑暗腐败的农奴制和新崛

起的资本主义势力的斗争中接

近了农民,才使他们能够从农民

的苦难着眼对损害折磨农民的

显示制度和传统观念痛加批判,

表达宗法式农民对新社会生活

方式的追求,但这种批判和追求

是从宗法制农民的立场和观点

出发的,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追

求新的社会生活应当是什么样

子要进行什么样的斗争才能给

自己争得自由,农民过去的全部

生活教会他们憎恨老爷和官吏,

但是没有教会而且不可能教会

他们到什么地方去寻找所有这

些问题的答案,可见根据列宁的

分析,托尔斯泰所表现的俄国革

命的弱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革命农民对所追求的新的

社会生活应当是什么样子,并不

明了,并不理解,二是并不明了

为了谋求这个自己还不太清楚

新的社会生活,究竟应当采取什

么样的革命手段,列宁曾对托尔

斯泰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这些

俄国革命的弱点做过精辟的分

析深刻地揭露了这位作家的作

品中所表现的俄国革命的这些

弱点的社会根源,列宁指出:“托

尔斯泰的思想是我国农民起义

的弱点和缺陷的一面镜子,是宗

法式农村的软弱和…善于经营的

农夫…迟钝胆小的反映。”同时说

明农民的“耽于幻想、缺乏政治

素养、革命意志不坚定,”在列

宁看来,托尔斯泰作品中表现的

农民和农民革命的弱点,不过是

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农民和农

民革命弱点的真实反映,列宁指

出:“在我国革命中,有一小部

分农民是真正进行过斗争的,并

且也为了这个目的多少组织起

来了,有极小一部分人曾经拿起

武器来打击自己的敌人,消灭沙

皇的奴仆和地主的庇护者,大部

分农民则是哭泣、祈祷和空谈幻

想,写请愿书和派”请愿代表“。

这真是完全符合列夫.尼姑拉耶

维奇.托尔斯泰的精神,1905年

到1906年的士兵起义也是如

此,俄国士兵曾举起武器,暂时

夺得部分权利,可是杀死几个可

恨的军官后,便动摇妥协了,同

当局进行谈判,然后站着让人枪

毙,躺下让人鞭打重新套上枷锁

——这一切完全符合列夫.尼姑

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精神?。从

以上反系可以看出,一方面托尔

斯泰深刻揭示了俄国革命的根

源,性质和特点,真诚地表达了

俄国农民的革命要求,另一方面

又狂热鼓吹”勿以暴力抵抗邪恶

“的反动说教,抵制、取消革命,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

国革命的力量和弱点

21、列宁是如何分析托尔斯泰作

品中的矛盾的社会阶级根源

的?

列宁指出“托尔斯泰的观点和学

说中的矛盾并不是偶然的,而是

19世纪最后30多年俄国实际生

活所处的矛盾条件的表现”托尔

斯泰学说不是什么个人的东西,

不是什么反复无常和标新立异

的东西,而是由千百万人在相当

长的时期内实际所处的一种生

活条件产生的思想体系,“托尔

斯泰的观点中的矛盾,不是仅仅

他个人思想上的矛盾,而是一些

极其复杂的矛盾条件,社会影响

和历史传统的反映,这些东西决

定了改革后和改革前这一时期

俄国社会各个阶级和各个阶层

的心理”“他的批判是用只有天

才艺术家所特有的力量表现了

这一时期的俄国,即乡村的、农

民的俄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观

点的急剧转变”。根据列宁的这

些分析,我们看到,托尔斯泰的

学说,观点和作品及其表现出来

的世界观的矛盾都是当时俄国

的“现实生活”、矛盾条件。“社

会影响,和“历史传统”的反映,

存在决定意识,从1861年到

1905年,俄国社会生活动荡,

经济结构重组,阶级关系变化,

由于农奴制崩溃、资本主义崛起

的历史趋势的感召和激发,托尔

斯泰作为贵族阶级中敏感的神

经,觉察到时代的去向,醒悟到

自己的未来,开始以宗法式农民

的眼光观事物,对贵族地主的腐

败和资本主义的贪婪,对专制制

度官方教会法律机关的残酷虚

伪黑暗,腐化和种种罪行进行了

尖锐的批判和愤怒的控诉,所有

这些构成了托尔斯泰世界观中

的进步因素。托尔斯泰作为宗法

式农民的思想家,他的世界观及其矛盾并不只是属于他个人的,而是属于他的时代的,属于整个宗法式农民的,托尔斯泰的作品、学说和观点反映了俄国宗法式农民对剥削者和压迫者的愤怒和仇恨,表达了他们渴望改变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贫苦的生活境况的革命的情绪,愿望和要求,同时也明显的反映出俄国宗法式农民的种种弱点“托尔斯泰如此忠实地反映农民的情绪,甚至把他们的天真,他们对政治的疏远,他们的神秘主义,他们逃避现实世界的愿望,他们的”对邪恶不抵抗“以及他们对资本主义和…金钱势力?的无力诅咒都带到自己的学说中去了”,可见,托尔斯泰作品和思想中的深刻矛盾,说到底,是以千百万宗法式农民的生活条件为基础的,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内部和双重性恰好反映了宗法式农民本身的双重性和他们对革命的双重性“托尔斯泰反映了强烈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耽于幻想、缺乏政治素养,革命意志不坚定这种不成熟性。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既说明发生群众革命斗争的必然性,也说明他们缺乏斗争的准备,像托尔斯泰那样对邪恶不抵抗,而这种不抵抗是第一次革命运动失败的极重要的原因”。列宁不仅从托尔斯泰所处的俄国社会生活条件去阐述托尔斯泰主义的根源,而且还从“社会影响”和“历史传统“等方面论述托尔斯泰主义形成的原因,托尔斯泰的时代,虽然生活已经“都颠倒过来”但“群众是在这个旧制

度下教养出来的”列宁指出,这些宗法式的农民在吃母奶的时候便受到旧社会的影响,接受了这个制度的原则,习惯传统和信仰,他们看不出也不可能看出…开始形成?的新制度是什么样子,是那些社会力量在…形成?这种新制度以及怎样…形成?这种新制度,那些社会力量能够消除…变革?时代所特有的无数特别深重的灾难,相反,宗法式农民在这种安排给他们带来的破产面前困惑不解,于是产生“悲观主义,不抵抗主义,向精神呼吁等软弱心理,这一切完全符合托尔斯泰主义精神,东方和亚洲的历史传统也对托尔斯泰主义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托尔斯泰经常用“整个的所谓东方”“静止不动”,仿佛在“人类一般规律”之外,来为自己的学说做论证,列宁指出:“托尔斯泰主义的现实的历史内容,正是这种东方制度的即亚洲式制度的思想体系,”1905年的俄国革命使东方的静止状态开始结束,同时成为“托尔斯泰主义的历史终

点”1905年的俄国无产阶级革

命的伟大时代来到了,作为俄国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生长时代的托尔斯泰主义开始成为历史。列宁对托尔斯泰的世界观的转变、世界观的矛盾及其根源的深刻分析,为我们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作家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光辉的范例

22、为什么说列宁对托尔斯泰的评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的战斗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杰出范例?

列宁构思这一系列文章的时候,这是俄国文化、文学艺术界围绕着托尔斯泰所进行的论战,大大超出了文学评论的范围,实际上是一场政治思想战线上的严重斗争,是一次革命力量和反动势力的角逐和较量,关系到当时俄国两种命运的决战,从沙皇政府的反动文人、资产阶级自由派到

孟什维克取消派和召回派都毫

无例外地通过吹捧托尔斯泰学

说中的落后,反动的部分,来表

达他们反动的政治主张,通过宣

扬以…道德上的自我修身…和不以

暴力抵抗邪恶?等反动说教为主

要内容的托尔斯泰主义来毒害

人民的革命意志,瓦解群众的战

斗意志,解除无产阶级的思想武

装,以对抗、抵制俄国革命的红

色风暴,一切反动势力,都协力

煽起一阵评托尔斯泰“热”,掀起

一场颂扬反动的托尔斯泰主义

的大合唱,向马克思列宁主义和

无产阶级猖狂挑衅,是斗争,还

是调和,是前进还是后退,是革

命还是妥协,是用暴力革命摧毁

旧的国家机制还是保全或维护

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面临着

这种关系到革命的道路和前途

的重大问题,需要作出严肃的回

答,为了粉碎形形色色的破碎和

瓦解无产阶级革命的反动谬论,

为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发动和舆论动员,列宁高度自觉

的将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反动思

潮发动了反击,列宁操起带有鲜

明的政论特色的文艺评论的武

器,廓清了反动势力假手与评价

托尔斯泰散布的层层迷雾,消除

了反马克思主义者为无产阶级

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设置的重

重障碍,为无产阶级革命在俄国

的胜利发展,吹响了进军号。列

宁对托尔斯泰的评论,是党性和

科学性、革命精神和求实精神相

结合的光辉典范,列宁运用马克

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

托尔斯泰所处的时代,对托尔斯

泰时代的社会生活条件、政治经

济结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

形式和趋势,对托尔斯泰的作品

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对托尔

斯泰的世界观的转变及其阶级

的社会的根源,对托尔斯泰主义

产生的土壤和他的反动性、欺骗

性和危害性,以及它作为一种反

对的思想体系的历史的“起点”

和“终点”,都进行恶劣令人信服

的科学的分析,得出了正确的结

论,列宁不仅十分重视从政治上

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进行

透彻的剖析,而且非常注意对托

尔斯泰的作品进行艺术上的评

论,艺术是通过自己的特点来为

一定的政治服务的,这要求文艺

评论应当透过对作品的艺术分

析作出对作品的政治评价,并力

图将对作品的艺术分析和对作

品的政治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

列宁对托尔斯泰的作品进行政

治评价时,非常注意艺术的形象

性和注重艺术的情感特点,他把

托尔斯泰比做俄国革命的镜子,

称赞托尔斯泰的创作勾勒了一

幅“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

片”引《安娜卡列尼娜》里的列

文的话“一切都翻了个身”形象

的说明托尔斯泰时代的历史性

转变,摄取士兵门“突然发亮”

的眼睛,生动传神地形容穿起军

装的庄稼汉对土地的深情……

这些足以说明列宁十分注意艺

术的形象性特点,列宁还非常强

调托尔斯泰创作中情感因素的

作用,他不止一次的指出托尔斯

泰是带着强烈的情感进行创作

的,称颂他的作品“对社会上的

撒谎和虚伪提出了非常有力的、

直率的、真诚的对抗”,“满怀最

深沉的感情和最强烈的愤怒对

资本主义进行的不断的揭露”,

“用非凡的力量表达被现代制度

所压迫的广大群众的情绪,描绘

他们的境况,表现他们自发的反

抗和愤怒的情感”,反映了他们

“强烈的仇恨”。因此,列宁称誉

托尔斯泰是“千百万农民在俄国

资产阶级革命开要来到的时候

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可见,

列宁对托尔斯泰的评论,不仅是

“政治”的,而且是“文艺”的,是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评论。

23、你是怎样理解列宁的“两种

民族文化”这个理论的?请谈谈

你的看法。

列宁在1913年10月到12月撰

写了《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

见》此时,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前夜,也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的前夜,当时民族问题作为西欧

和俄国阶级斗争的焦点之一,已

经上升到显著地位,解决民族问

题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当务之

急,从俄国民族斗争的实际出

发,确定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

题的理论原则和政策,澄清资产

阶级和机会主义者在民族问题

上所散步的谬论和制造的慌乱,

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面临的重

要课题,列宁提出的关于“两种

民族文化”的学说是当时国内

外、党内外阶级斗争尖锐化的产

物。在这篇文章中,列宁指出:

“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

民族文化”不仅有体现地主资产

阶级的利益和愿望的民族文化,

而且也“都有一些民主主义和社

会主义的即使是不发达的文化

成分,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被剥削

劳动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

会产生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

的意识形态”“从每一个民族的

文化中抽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成分”“只是并且绝对是为

了对抗民族的资产阶级文化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两种民族文

化”的理论论述了“两种民族文

化”的不同的性质和内容,批判

了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鼓吹

超阶级的“民族文化”的反动谬

论,揭露了所谓的“民族文化”

的思潮对工人的欺骗,腐蚀作用

和危害革命事业的反动本质。

阶级社会中之所以存在“两种民

族文化”是因为民族的内部是划

分为阶级的,民族文化必然打上

阶级大烙印既然不存在纯粹的

单一的、超阶级的民族,那么所

谓“整体的”绝对“统一的民族文

化”也只能是谎言和呓语,“两种

民族文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思想家们的头脑中所固

有的,列宁用科学的唯物史观和

辨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相结合的

观点揭示了产生“两种民族文

化”的社会根源,指出:“两种民

族文化”现取决于不同阶级的生

活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辨证唯物论的反映论认为: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

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阶

级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

争必然渗透到文化领域,形成

“两种文化”的差别和对立。这是

文化思想史上的基本事实。“两

种民族文化”理论阐明了“两种

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均衡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

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

统治地位的思想“列宁继承并发

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个论

点,资本主义这会中,作为统治

阶级的思想和文化是占统治地

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形态上的

要求和表现,因而必然是占统治

地位的思想和文化,俄国代表统

治阶级的利益的”民族文化“就

好似地主、神父、资产阶级的文

化”沙皇专制政权施展强制和欺

骗手段,向被统治阶级灌输统治

阶级的思想,并禁锢被统治阶级

的思想,以扩大巩固自己的思想

阵地,俄国是这样,其他国家亦

然。《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

一文,对民族文化作了辨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具

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他的关于

“两种文化”的学说,对我们用阶

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方法、正确

分析、评价阶级社会中的民族文

化的斗争,批判继承民族文化遗

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4、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为什么

会对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社会生

活产生不健康的印象,结论和不

健康的思想情绪

列宁根据唯物主义反映论,深刻

分析了高尔基产生病态心理和

不健康思想情绪的原因(1)资

产阶级的包围,在俄国无产阶级

夺取政权之前,高尔基由于生活

在工人之中,曾写出〈母亲>和

<海燕>等歌颂工人阶级和富有

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但当十月

革命后,高尔基生活在彼德格

勒”这近来最不健康的地方”而

且由于职务上的原因他”受到那

些满怀怨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

子的包围”,这对他产生了有害

的影响(2)脱离工人农民和战士

的革命斗争生活,高尔基所从事

的组织翻译和职业编辑的特殊

工作,把自己捆在一个最头痛的

地方,使他”不能直接观察到工

人和农民,即俄国十分之九的人

口生活中的新事物””无论是部

队里的新事物,或是农村里的新

事物,或是工厂里的新事物”他”

是不可能观察到进行研究的”(3)

缺乏政治经验,列宁指出,彼德

格勒并不是不存在任何生活建

设,只是”这种建设按独特方式

进行的,而在彼德格勒又最少

见,”要想在彼德格勒对整个政

治形式有清醒的认识,”只有非

常通晓政治,具有特别丰富的政

治经验,才会确信这一点”,而高

尔基那时恰恰不具备这一切

25\请论述”要观察,就应该在下

面观察”的思想对文艺工作者的

指导意义

(1)“要观察,就应该在下面观

察”这就是说,作家要深入工农

兵的火热斗争生活,直接观察他

们之中的新生事物,这是无产阶

级文艺家改造世界观,获得文艺

创作源泉的必由之路,(2)下

面就是外地的农村、工厂和前

线,要观察就要区分旧事物的腐

朽和新事物的萌芽,作家要观察

建设新生活的情况,观察到工人

和农民你,即俄国十分之九的人

口生活中的新事物,观察部队里

的新事物,农村里的新事物,工

厂里的新事物(3)作家要深入

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

常工作中实际的创造新事物,多

检查检查,看看这些新事物中有

多少共产主义成分。要注意农村

工厂和连队的日常生活,这里创

造的新事物最多,最需要关心,

报道和公众的批评,最需要抨击

坏人坏事,号召学习好人好事

26、1920年,列宁写作《青年

团的任务》和《关于无产阶级文

化》两篇巨著的背景是什么?

1920年,俄国人民粉碎了国内

外敌人的颠覆活动,无产阶级为

发展经济巩固政权,必须加强对

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领

导和建设,各式各样的反动势力

和异己力量纠合起来,转向文化

领域,妄图破坏,瓦解无产阶级

的思想舆论阵地,贵族资产阶级

从外面利用他们文化上的优势,

向无产阶级文化进行抨击,以波

格丹诺夫为代表的反对派控制

无产阶级问哈协会,打着革命的

旗号,与反动势力相策应,配合,

从内部对无产阶级文化进行扰

乱和破坏,为了给社会主义的经

济建设廓清道路,列宁在俄国共

青团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三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以政论和驳论相

结合,批判了所谓“无产阶级文

化派”的“左”倾错误和反动论

点;论述了批判继承历史文化遗

产,培养和造就用科学知识武装

起来的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

创建无产阶级新文化的迫切性

和重要性。

27、应该如何批判的继承历史文

化遗产?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

历史上“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

展”无产阶级应当是历史上的一

切文化遗产的批判者和继承者,

他以科学的审慎的态度,对过去

时代的旧文化加以鉴别区分,他

认为必须对人类社会所创造的

一切,都应用批判的审慎的态度

加以选择和吸取,一点也不要忽

略过去,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

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

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

人杜撰出来的。”为了批判继承

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开展两方面

的斗争,即反对右的倾向,也反

对左的倾向,既反对文化国粹主

义倾向,也反对笼统地全盘否定

一切的倾向,既批判旧文化的虚

伪性和腐朽性,同时又针对已经

产生了消极影响和危害作用的

“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极左思潮

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尖锐的批

评,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文化派

“实际上是为了给继续和创建无

产阶级新文化设置障碍,客观上

从内部帮助贵族资产阶级维护

上层文化领域的统治,阻挠无产

阶级占领思想舆论阵地,列宁认

为,只有批判地继承人类创造的

全部优秀的文化遗产,才能使无

产阶级充实和聪明起来,才能利

用前人所积累起来的”思想材料

“建立起自己的上层建筑,只有

无产阶级才能作为一切历史文

化遗产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

28、为了培养和造就共产主义的

接班人,列宁提出必须解决那些

问题?

培养和造就共产主义接班人,必

须清除旧思想对青年们的束缚

和奴役,应当哪个用无产阶级的

全新的世界观武装他们的头脑

(1)列宁指导青年们全面认清

旧教育的利弊,并从中吸取实行

真正共产主义所必须的东西,

(2)对待旧的历史文化遗产应

采取批判继承审视改造的态度,

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3)应

当把学习书本知识和增强实际

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4)应当把批判继承旧知识和

吸取创新知识看作是同一件事

29、应当如何创建无产阶级的新

文化?

列宁认为,了解,改造旧文化是

创建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必要前

提,任何一种新文化的产生和出

现都不是凭空的,而是利用和改

造前人所积累和新得历史要求

的新的内容和新的性质,成为文

化自身的历史延伸,他既是旧文

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化,又

是新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

催生,对浩繁的历史文化遗产必

须加以审视,鉴别选取,为创建

全新性质的无产阶级的新文化

奠定思想材料方面的基础。历史

上的一切剥削阶级,由于他们都

具有以私有制为共同特征的社

会文化关系,尽管有时也出于自

己阶级的需要,对旧有的文化遗

产作一定的程度的改造和利用,

但决不会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

变和消除旧有文化的私有制性

质和特征,无产阶级文化是以公

有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为

依托的,他的内容性质和功能和

发展趋势与旧文化有天壤之别,

他必须对旧文化进行“革命的科

学的改造”,对历史上的思想遗

产作出最公正的评价,从自身的

阶级利益和富有远见的革命胸

怀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既选用有益的有价值的思想遗

产,同时又弃有害的陈腐的文化

传统,从而得出资产阶级被狭隘

或偏见的束缚所不能得出的结

论,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只有

确切的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

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

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文

化。”同时,列宁在《关于无产

阶级文化》一文中,针对“无产

阶级文化派的文化”虚无主义正

面提出了并纲领性的阐述和确

定了创建无产阶级文化的正确

主张。(1)无产阶级创造自己

的新文化,必须在自己的政党的

领导下进行,为了创建无产阶级

新文化,在批判的继承前人所积

累的思想成果的同时,应该坚决

的同为人剥削人的现象做论证

作辩护的旧的文化传统势力和

传统思想做不协调的斗争,而

“没有铁一般的在斗争中锻炼出

来的党没有为本阶级一切正直

的人们所信赖的党,没有善于考

察群众情绪和影响群众情绪的

党,要顺利的进行这种斗争是不

可能的”(2)无产阶级创建自己

的新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

世界观做指导,因为只有马克思

主义的世界观才真正的反映了

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

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已经

正在和必将取得历史性的伟大

胜利,他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和方法考察包括文艺在内的文

化的发展规律,无产阶级文化的

产生是人类史和文化史不断向

前推进的必然的逻辑结果,从某

种意义上说,创建无产阶级新文

化,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

指导,同时也意味从文化视角建

设马克思世界观,即意味着从文

化的自我建设,简言之,创建无

产阶级新文化实质上也是发展

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3)

创建无产阶级新文化必须经过

艰苦曲折的斗争,特别揭露和抨

击打着“创新”的旗号反对阻挠

抵制真正的“创新”的图谋以及

一切错误的文化观念和政策。列

宁着重批判了“无产阶级文化

派”鼓吹的所谓“特殊文化”,指

出他们所宣扬的“创新”的幌子,

向我吹来一阵另人眩目的迷雾,

然而并不能掩盖真理,也不能扰

乱无产阶级的清醒的神经,为了

创建无产阶级新文化,必须无情

揭露以旧充新,以“假新”冒充和

抵制消解“真新”的种种错误企

图,列宁关于创建无产阶级新文

化的正确主张,反映了新时代的

历史要求,体现了广大无产阶级

的利益,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客观

规律

30、请论述“文艺都是为人民大

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的文

艺思想

(1)文学艺术第一是为工人的,

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

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

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

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

军和其他人民的武装队伍,这是

革命战斗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

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

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军

(2)作家艺术家要表现新的人

物,新的世界,所谓新的人物,

就是人民大众首先是工农兵的

形象,所谓新的世界就是人民大

众首先是工农兵的斗争生活,塑

造新的人物形象,描绘新的斗争

生活,是无产阶级文艺的重要历

史使命(3)作家艺术家必须深

入工厂农村部队和党政机关,去

了解和熟悉各种人各种事,文学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作家艺术家还必须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民大众的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

31、应该怎样理解“文艺界的主要的斗争方法之一是文艺批评”?

(1)繁荣文艺创作,必须活跃文艺批评,因为文艺作品要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除了作品本身的条件外,还必须靠活跃的文艺评论,文艺批评既是浇灌佳花的手段,又是铲除毒草的手段,他起着提醒读者接受什么,扬弃什么的重要作用,(2)在文艺斗争中,不同阶级总是极力为本阶级的文艺观进行宣传,这种宣传不仅对读者会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他将直接影响文艺创作的实践,因而不管从作家艺术家的创作需要,还是从提高读者阅读欣赏水平来看,文艺批评都具有重要作用(3)文艺批评也是体现党对无产阶级文艺运动领导的一个重要途径,党运用文艺批评的方法,贯彻执行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因此,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艺批评,对于加强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具有重要意义

32、请具体分析“文艺创作的典型化”问题。

(1)文艺的典型化,首先是矛盾和斗争的典型化,毛泽东要求作家,文艺家把日常生活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作家艺术家必须首先着眼于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着力于矛盾冲突的典型化,形成典型情节和典型环境(2)文艺典型化的中心是人物的典型化,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这里所指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就是作家以塑造典型化的方法,所创造出来的既反映一定社会生活本质,又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形象(3)文艺创作的典型化,就是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就是把平淡无奇的生活现象概括提炼提高为鲜明强烈的艺术形象的过程,典型的人物形象,应当是一种独特的发现,既能概括某一类人的某些共同特征,又要突出人物形象的鲜明而独特的个性特点,使共性和个性达到完美的结合的高度统一(4)文艺创作的典型化,只有从个性特殊性出发,而不是从共性、普遍性出发,才能正确表现生活内容,才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独具鲜明的个性典型特点的典型人物来

33、请详细分析“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关系(1)文艺评论的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好似艺术标准,文艺批评的标准不是绝对不变化的,而是随着历史条件和阶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政治标准和不同的艺术标准(2)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艺批评必须把作家、作品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加以考察研究和评价,不能一永恒不变的标准去对待一切作家和文学作品,文艺批评的标准在阶级社会中,总是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离开特定的历史时代和阶级利益,便无法确定文艺批评的标准,(3)毛泽东在《讲话》中把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分为第一和第二,是和当时的历史条件,革命任务分不开的,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

首先从一部文艺作品的政治工

作倾向上进行考察研究和评价

是必要的,(4)政治标准和艺

术标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作为标准二者是不能等的作

为批评;二者又不能割裂开来,

毛泽东对文艺创作实践,要求革

命的政治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

艺术形式的统一

34、毛泽东说:“我们接受外国

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

一个跃进,中国和外国的要有结

合,而不是套用国外的东西,学

外国织帽子的方法,要织中国的

帽子,外国有用的东西都要学

到,用来改进和发扬中国的洞

子,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搬要

搬一些,但要以自己的东西为

住,要《死魂灵》也要《阿Q

正传》鲁迅翻译了《死魂灵》《毁

灭》等等,但是他的光彩主要不

在这方面,是在创作”请分析这

段话

毛泽东首先强了接受外国长处

的目的即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

一个跃进”我们知道文艺创作的

繁荣固然要靠作家艺术家是否

鉴于借鉴一切有益的文化遗产,

包括外国的一切有益的东西,这

个借鉴是很重要的,有这个借鉴

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一样的,有

这个借鉴,会使我们更充分的掌

握文艺发展的一般规律,避免重

复外国文艺已经走国的弯路,使

中国自己的文学艺术,沿着社会

主义文学艺术发展的道路,取得

新的跃进,以满足最广大的人民

群众精神生活的迫切需要,五四

时期,我国的新文学和新艺术,

就学习了外国的长处,使“自己

的东西有一个跃进”达到了前所

未有的薪水平,郭沫若、鲁迅等

文学大师,由于学习了外国的长

处,而使自己的创作达到高水

平,这些都说明接受外国的长处

会使我们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

有一个进步,其次毛泽东的主张

允许搬用一些外国的东西,但要

以创造自己的东西为主,他用鲁

迅的翻译和创作为例说明了要

以创作为主,这也是一种辨证

法,我们既反对搬用,翻译为住,

也反对禁绝搬用和翻译的做法,

再次,在怎样学习外国的长处创

造自己的东西的问题上,毛泽东

反对简单的套用外国的东西,主

张“中国和外国的要有机结合,”

这就有一个民族化的问题,我们

应把外国的长处,外国有用的东

西化到我们所创作的中国的独

特的新东西中,毛泽东说:“应

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

的创造出中国的,有独特的民族

风格的东西,”这种有独特的民

族风格的东西是化进了外国的

长处的

35、恩格斯说:“真确的认识是

在一系列谬误中实现的”请对这

句话进行适当的理论阐释,并结

合文艺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和错误是对立的统一,正确

是对错误而言,他们共处于一个

统一体中,既互相联系,又互相

斗争,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对方

而单独存在,离开了错误就无所

谓正确,错误的认识对于正确的

认识的形成也是有一定的意义

的,客观世界和人们的认识能力

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人们

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随着历史

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发展

而发展的,因此,任何正确的认

识都只是具有相对的意义,不能

把他们看成终极的、一成不变的

尽善尽美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

论上的许多成果,在其形成和发

展的过程中,往往是既包括正确

的内容又包括错误的内容,所谓

优秀作品评论或理论,无非是正

确的部分占的比重较大,纯而又

纯的东西是没有的,有的艺术流

派,是由原来对立的两个流派形

成的,这两个流派,都各自从一

个方面揭示了部分的真理,也都

有部分错误,经过多年的争论,

成为一个容纳两个对立流派的

部分真理的,进一步的揭示了真

理的新流派

36、艺术生产不同于其他精神生

产的特点和规律是什么?

精神生产分为艺术生产和科学

研究两种,艺术生产和科学研究

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即

科学研究主要是运用抽象思维,

艺术生产主要靠形象思维,形象

思维的内容不同于抽象思维的

内容的,形象思维是以社会生活

五彩缤纷、生动活泼的形象为思

维对象的,而社会生活中的形象

是千差完别无限多样的,因而,

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形象的反映

的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就会呈现

出丰富多彩的状况其次艺术生

产的形象思维过程中是离不开

形象的,作家艺术家在进行形象

思维时,因为他们的思维是形象

的,所以就带有形象的多样性,

鲜明性和独特性,再次,从艺术

创作的形象思维的结果看,形象

思维的结果是艺术形象,在艺术

形象的过程中,生活的形象变成

了艺术的形象一般说来。这种艺

术形象同别的艺术形象有差别

性,因为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

活形象,所以也不可能有两个完

全相同的艺术形象

37、从政治角度考察“双百方针”

提出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双百方针”是根据社会矛盾的

新变化,根据人民内部矛盾已经

突出并成为迫切需要正确处理

和解决的新课题的情况下提出

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

要是通过民主说理的方法,即

“团结——批评——团结”的方

法,这种民主说理的方法,运用

于文学艺术和科学文化,是通过

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方针来实现的。“双百方针”的提

出,是以我国发展国民经济和文

化科学事业的急切需要为依据

的,1956年以后,我国进入了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为了改

变文化科学落后的状况,必须迅

速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科学事

业,从文学艺术的实际情况看

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大大改

善,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

活,他们需要作家、艺术家为他

们创造出具有高度的思想内容

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的文

艺作品,这就必须迅速地发展社

会主义文艺“双百方针”正是为

了适应这一需要而及时提出来

的。“双百方针”不仅四根据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提出来的,

而且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继

承和发展,他是创造性的运用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

包括文艺运动的实际相结合的

范例,“双百方针”正是为了开拓

个人创造、思想和幻想,形式和

内容的广大空间,用竞赛而不是

禁止的方法鼓励优秀的作品,抵

制低劣的作品发展无产阶级文

艺事业

38、请论述在我党革命和建设这

一时期中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

变化历程极其诱惑?

文艺为政治服务,毛泽东在中国

革命生死攸关的历史关头曾经

提出,在现在世界里,一切文化

和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

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观

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曾

经以“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

政治服务”作为我们革命文艺工

作的方向和口号,这个口号反映

了文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能,

他是同资产阶级鼓吹的“为艺术

而艺术”主张相对立而提出来

的,在斗争中起积极的作用。文

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我们工作重

点由革命象建设的转移和文艺

本身的发展,文艺为政治服务的

口号,便逐渐显示出它的重大局

限,这个口号也曾经被不适当的

夸大和绝对化了,给文艺的发展

带来了严重的消极的影响,邓小

平从文艺作品的社会效果和进

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的神圣

使命出发,把文艺同政治的关系

提到了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和

国家的利益的高度,既纠正了文

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的

“左”的偏颇,又反对了文艺脱离

政治、远离政治的右的倾向,这

就闪烁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

法的光辉,邓小平在第四次全国

文代会上以及以后,在文艺与政

治上的重大理论建树,对我国新

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和繁

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新

时期文艺的欣欣向荣,雄辩的证

明了邓小平以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代替过

去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的

正确性

39、请论述邓小平的“人民需要

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的命题

的重大和深刻的内涵?

文艺同人民的关系问题,是文艺

学的一个根本和基本的问题,邓

小平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创造

性的提出了“人民需要艺术,艺

术更需要人民”的命题,对文艺

与人民的关系做了新的论述;人

民需要艺术,是因为人民需要文

艺满足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

文艺可以在人民中培养社会主

义新人,可以提高人民的思想,

文化和道德水平,我们的文艺努

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

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

神,邓小平在《在中国文学艺术

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

词》中强调了“文艺属于人民”

和“艺术更需要人民”主要体现

在:文艺要表现和赞美人民,邓

小平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源泉,

文艺是人民生活的反映的立场

出发,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文艺

必须充分表现人民的优秀品质,

赞美人民的伟大胜利;人民来教

育文艺工作者,给他们以营养,

邓小平把文艺工作者同人民的

这种血肉联系视为文艺工作者

的艺术生命的源泉和社会主义

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有权

对它加以评论,人民是我们的文

艺作品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

就应当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邓

小平关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

也需要人民”的思想是对列宁、

毛泽东文艺思想关于艺术同人

民关系论述的坚持和发展,也是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

的重要依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zw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