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面对大学生就业难

更新时间:2023-12-15 06: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正确面对大学生就业难

就业指导处 张福新

0

目录

第一章 就业难的现状????????????????????????? 1 第二章 第三章

原因分析 破解之策 ??????????????????????????? 1????????????????? 1

1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渐渐显露出来的一个较为复杂而突出的社会问题,当前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足够重视。按理说,当代大学生经过数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经过至少十六、七年以上的校园培育,堪称社会精英,人中翘楚,群伦骄子,其就业应该是“良禽择木而栖”,随心所欲,挑三拣四,被用人单位追逐争抢才是。可时下,毕业即失业! 的确,在某些地方,某些学校、某些专业就业形势很不乐观,许许多多大学生走出校门后四顾茫然,求职无门,只好灰头土脸地再回家门,厚颜面对家中父老。

一、就业难的现状

有些大学生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不得已开出了“零工资试用”的条件。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够找到一份像样、体面的工作,挖门子、托关系,不惜大把大把地花钱求人,可谓倾其所有,尽其所能。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目前全国有各类院校2003所,截止2007年9月1日,有351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尽管比2006年同期增加54万,但仍有144万的2007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而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再加上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往年积压未就业毕业生的存在等因素,今年大学生找工作更难.预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600万。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就业率却有所下降,失业率则更高。

大学生就业难,应该说坑害了不能就业的学生及其家长。据统计,我国上大学的费用按占人均收入比例计算,在世界上数一数二。试想,花了那么长的时间,花了那么多的钱,最后还不如戳大岗、找零活的农民工, 还不如开个“面馆”,当个出租司机实惠,谁心里能平衡,能好受?

最无奈最无助的就要数那些农家子弟和下岗失业家庭的学生。因为他们的父母本身就属弱势群体,供养孩子上完大学已是勉强支撑,甚至举债而为,孩子上学四年间一般来说家境也每况愈下。这部分学生一旦没能及时就业,他们还能指望父母再帮助吗?还有,他们的父母面对比供孩子上大学难度系数还要高得多的为孩子找工作,又能帮助他们什么呢?这些毕业生那种求助无门的苦衷,那种自我迷失的痛楚,只能让人“无语”。 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是不是大学生人多为患了呢?症结应该不在这里。

平心而论,尽管高校扩招后,每年都有近500万大学生涌向社会,但对于像我们这样一

2

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这区区500万人,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零头”而已,更何况他们还是高等人才。

那么,莘莘学子们“寒窗苦读十几年”,为何却落得个“就业难”,其原因何在呢?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具体成因如下:

二、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气候大背景的原因,也有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钩的因素;既有各地区、各院校、各专业的差异,也有大学生自我定位的偏失,凡此种种,难以一概而论。但撮其要者,大体如下:

1、教育体制的僵化和教学内容的陈旧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不可否认,我国的各类院校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取得了公认的成就,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又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之一就是高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及教师的任用制度造成的。就目前的公立大学而言,大都属于事业单位,高校的管理者,校级领导(也即管理者和决策者)均为国家“统配”干部,坐的是“铁交椅”,挣的是“俸禄”,尽管其中多为学有专精的干才、学者,但从其思想深处极易滋生“官气”。教师的任用也是这样。教师的聘用机制和淘汰机制尚属有名无实。做为事业编制的教师,有些人通过各种关系,一旦就职,便“铁饭碗”一端,优哉游哉,吃定了“皇粮”,不思进取。更有甚者,整日“劳于喝酒,逸于教书”,毫无师者的尊严和风范。对于这样的教师,因体制及其他原因,谁也没办法裁汰他离职,只好硬让学生“陪”他上课。不合格的老师怎么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这样没有市场机制、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的学校怎能培养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纵横驰骋的骄子呢?诚如一位全国政协领导尖锐指出的那样,大学生就业难归根结底是因为高等教育的体制和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教育是国家的事,就业也是国家的事,现在教育还是国家的事,就业却成了个人的事。

由此可见,目前的大学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把大学生就业看得与已无关,把大学生当成“住店”的旅客,当成营利赚钱的对象,挣完他们的学费、食宿费了事,学生就业与否不关其痛痒,这样的大学体制实在难以把学生的就业当回事,也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从这样的大学中培养的大学生,其就业能一帆风顺吗?

再者,学以致用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而现在大学的一些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净是些空洞空泛的内容。近乎两年的所谓基础课教育,大而

3

不当,空而不实,让学生学的多是不着边际的内容,有人还美其名曰“培养的是底蕴,培养的是素质”。再看至关重要的实习期,许多大学对此形同虚设,有的学校干脆采取“大撒把”的态度,让学生自己随意找个单位开个“实习证明”便算实习结束,完全是自欺欺人。调查表明,70%的毕业生将就业难的原因归在自己身上,认为是自身技能不足所致,有的为了实现就业重考技校。这不能不说是大学院校的悲哀。从本质上说,这都是教学内容不当,教育质量低下造成的。请看,大学生在学校三、四年之久,而且还是大好青春、求知若渴的三、四年,文科学生不会写说明不会发传真不会复印文件,理科学生不会开汽车不会接电线不会使用空调,这样素质的大学生莫要说在中国就业难,就是到最不发达的非洲国家去恐怕也是“闲人”一个,因为哪里也不稀缺这样的“人才”。

由于教育体制僵化,教学内容陈旧,教育质量低劣,由此造成了教育质量愈益降低与就业机会愈益减少发生矛盾,就业难与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发生矛盾,与培养成本越来越高发生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高等教育体制僵化,教育内容陈旧无疑难辞其咎,应该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智力角度看,谁都得承认,凡是进入高校者,皆是国家的精英,皆是民族的栋梁。因此,各高校没有把他们培养成蓝领或白领人材,不仅仅是误人子弟,也是对国家对民族人才资源和智慧的巨大浪费,也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背道而驰。 2、就业难与基本国情有关。

我们国家面临的一切难题似乎都与“人口多、底子薄”这个基本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生就业难也不例外。大学生就业难只不过是所有就业难的一部分,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严肃问题。这就是大学生毕业后必须面对的国情和现实。大学生就业难只是所有人就业难的一部分而已,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3、高校毕业生自我定位偏失,也是就业难的重要方面。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也与大学生自我定位过高有关,他们考入大学后自以为就会出人头地,就会前程锦绣,就会有一个铺满鲜花与钞票的未来。可事实并非如此,现实的情况是,他们必须面对更多的挑战,更多的不确定因素,甚至是更多的无奈。因为,曾几何时,在社会上已把应届“大学生”与“低能”画上了等号,可他们中的许多人却浑然不知,还在孤芳自赏,还在自我陶醉。当然,人嘛,特别是优秀的年轻人,谁个没有五彩斑斓的梦,谁个没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情壮志,这是人之常情。这种精英情绪与就业障碍是有着内在关联的,唯其如此,他们的远大抱负、美好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反差极大。以至于他们自己也在扪心自问:难道真是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吗?

4

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毕业后就业难父母养得起,他们的父母并不急于让他们屈尊低就,而宁愿把他们宠养在家中,成了所谓的“啃老族”,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三、破解之策

作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无疑是一个民族人力资源、智慧资源的巨大浪费,给社会带来

个不安定的因素,给个人造成了深重的失落和苦闷。特别对于那些社会低层的家庭来说,更有悖于他们供养子女念大学的初衷和预期。此事不可小觑。

应该看到的是,我们目前的高考制度与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它对于运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不拘一格、不分门第、不分等级选拔人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充分展示了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一旦通过高考选拔、筛选上来的人才,就业发生困难,其影响所及恐怕就不止是就业难本身了。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因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又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甚至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这决非危言耸听,的确应该引起政府和社会的足够关注。

就目前来看,怎样走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局呢?

1、以人为本,改革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坚持“三个面向”方针。

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落实这些方针,决不是什么空对空的口号,而应该是实打实的行动。这就需要教育工作必须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面向未来”的方针。我们应该深

入地改革目前教育体制、教学内容。

以人为本,就是要我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财富的思想。平时人们常说“有什么水平的人干什么水平的事”,“事在人为”。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人才。一个国家教育的水平决定产业水平。大学的校长、大学的教师应以办好办活大学、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亟需的人才为天职。对于那些平庸之辈应该硬性的淘汰机制,对不称职者应令其快速下课,对于就业率过低的大学应该也像对待亏损企业那样,令其及时关闭。这里真不需要再说什么大话空话套话,道理极为浅显,因为教育事业或者说学校与别的产业或企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的“产品”是“人”,是“人才”,如果“产品”不“适销对路”,岂不

误人一生,耽误浪费的是宝贵的生命时段。

2、学院应加强与企业合作,打破封闭办学,多创建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既然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学院教育本身造成的,那么,解决这个问题首先

5

就要从解决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入手,“解铃还需系铃人”, 学院就要从根本上丢掉“来的都是客”,人走茶凉的思想,实实在在地树立起“以学生为本”,切实担负起对学生由学业到就业有机衔接、平稳过渡的职责。各系及各处室应放下架子,放下身份,出于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做些扎实细致的市场调研和就业服务工作,主动与相关企业实行产学合作,在相关企业建立就业见习基地。这样做既可解决许多大学目前由学院自行实习的散乱问题,又可让学生掌握真才实学,为学生的将来就业夯实基础,直至找到出路。政府和社会应把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情况好坏做为评价一个学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政府应采取措施,确保大学生的就业比率,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多渠道多层面解决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不独在中国存在,在发达国家也同样常见。它们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机制(举例)。我们已充分借鉴和学习这些国家的成功作法,并加以改进和完善,为我所用。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就业服务网络。今年国家又开始推出了大学生失业领取最低社会保障金的政策,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今年我们国家又推出了多项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失业各种有利得及保障政策,这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4、改变择业观念,

毕业生应摆脱精英情绪,抛弃雇佣思想,期望值 不要过高,走现实就业之路,走自己创业之路。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毕业生自我定位出现了偏失,这也同我们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年代密切相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多数毕业生经过屡试优胜后,产生了一种精英情绪,以社会精英自居,在就业时只想一味高攀,而不肯屈尊低就。再就是压根就有一种学成后被赏识,被人使用的雇佣思想,相对来说,毕业后自主创业意识,自主创业冲动则显得不足或根本没有,所以毕业后面对纷纭复杂的就业市场一片茫然,如堕五里雾中。学校应为大学生开设就业、择业、创业、职场知识方面的必修课,请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专职人员介绍情况(这本应是基础课),使他们在自我定位时有个恰当、清醒的自我评估,在就业择业问题上现实一些,既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也要有“随遇而安”、“随高就低”的思想准备,要树立“哪行挣钱哪行就是好职业,哪地方挣钱哪就是好地方”的观念。这样才能尽早走出就业难的困境,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当代大学生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本,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工作着是美丽的”,工作着就意味着自我实现,就意味着自己不是“多余的人”,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任何冠冕堂皇的话都不能掩盖大学生失业者的苦闷、彷徨、失落。所以各级政府和社会

6

各界应拿出百倍真诚和热情,以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为依托,千方百计探寻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破解之策,为他们早日就业创造良好条件,为他们早日施展聪明才智提供用武之地。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zj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