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的命运,落红萧萧为哪般

更新时间:2024-01-22 22:2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鸽子的命运

①深夜,一个不经意的翻身,抖落我所有的睡意。窗外柔柔的月光轻抚着大地,房间里洒满整床的银白,熟睡的妻和儿子淹没其中,恬恬的,静静的。我头枕着臂弯,眼睛注视着天花板,神经被那一只鸽子硌得生疼,让我的睡意全无。

②一只鸽子突然闯进了我的视线,闯进了我的心灵。

③那天,我和妻正在客厅休息,突然一只鸽子穿过防盗窗的方格,重重地撞在玻璃上,跌落阳台。我把他捧在手中,细细观察,发现这是一只幼年的鸽子,嘴角边还有黄黄的斑纹。也许是因为它太淘气了,迷失了方向,才使我们有了一面之缘。

④妻对于这只鸽子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专门从集市买回一个鸟笼,又从远在几十公里之外的老家带回麦子和玉米作为食物。每天准时料理这只鸽子的生活起居,显然这只鸽子的待遇已经上升为我们家的第一位置。

⑤如此精心地照料一只素不相识的鸽子并不是因为她喜欢它,妻有自己的打算,她希望这只鸽子能给儿子的生活带来一丝快乐。自从儿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变得闷闷不乐,失去了原来的光彩。妻很担心儿子未来的生活,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想法。

⑥然而事与愿违,这只鸽子并没有安静下来,它拼命地挣扎,扇动着翅膀向鸟笼的顶部撞去,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似乎要把整个鸟笼都要掀个底朝天。每天鸟笼的周围都会有一层软软的绒毛。看到这样的情景,妻的心头都会有些发酸。我知道鸽子撞的不是鸟笼,而是妻的心。

⑦妻的良苦用心没有得到回报,儿子对这只意外出现的鸽子并没有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在玩耍了几次之后,便拂袖扬长而去,一头扎进玩具车堆里,把妻的心放在了一边。

⑧儿子今年三周岁,像其他的同龄人一样被送进了幼儿园,本是无知的快乐之年却早早地被套上沉重的枷锁。儿子是那种喜欢自由,无拘无束的孩子,像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一样。每次送到幼儿园门口时,儿子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一珠子不停地往下掉,两只手不停地向我挥舞着,像那只要冲出鸟笼的鸽子一样。乞求的眼神让我的心针扎般地疼痛。每次我都让我想起我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玩泥巴,滚铁圈,弹玻璃球,早出晚归,那时天空蓝蓝的,感觉整个世界都任我们来翱翔。

⑨看着鸽子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我劝妻还是把它放了吧,妻却迟迟不肯。她相信会有一天鸽子会停下来接受现实。

⑩果真有一天,鸽子终于安静了下来。它不吃不喝,身体日渐消瘦,失去了以往的精神。妻没有办法,只得同意我的观点。就在我为这只鸽子感到庆幸时,就在这个生物即将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时,来家作客的表弟,得知我们决定放生时,不由分说便把鸽子带回了老家。

⑾鸽子消失了,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变得静悄悄的。儿子依然把自己埋在玩具车堆里享受着车给他带来的快乐,妻显得有些憔悴,一段时间以来的折腾让她力不从心。我倒是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至少鸽子没有在我们的视线中死去,没有看到人类残酷的手段夺去它的生命,虽然这是自欺欺人。

⑿它现在怎么样了,还像以前一样吗,它适不适应乡下的生活,是否已经消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 ⒀突然有了些睡意,闭上眼睛,却还是睡不着。 ⒁儿子呢,儿子将来会怎么样呢? 1.依据鸽子的遭遇,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撞上玻璃,跌入我家阳台→ → →不吃不喝,身体日渐消瘦→ 。

2.品析第⑥节两处划线句,按要求答题。(4分) (1)赏析下面句子。(2分) 它拼命地挣扎,扇动着翅膀向鸟笼的顶部撞去,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似乎要把整个鸟笼都要掀个底朝天。

(2)解释下面句子含义。(2分)

我知道鸽子撞的不是鸟笼,而是妻的心。

3.文中多次提到儿子,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4.你希望鸽子在乡下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2分)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①节中景物描写,表达了“我”因挂念鸽子而伤感。 B.妻子精心地照料一只素不相识的鸽子是因为儿子。

C.文中写“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是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主题。 D.鸽子没有在我们的视线中死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是有些自欺欺人的。

落红萧萧为哪般 迟子建

①萧红出生时,呼兰河水是清的。月亮喜欢把垂下的长发,轻轻浸在河里,洗濯它一路走来惹上的尘埃。于是我们在萧红的作品中,看到了呼兰河上摇曳的月光。那样的月光即使沉重,也带着股芬芳之气。萧红在香港辞世时,呼兰河水仍是清的。

②我三月来到香港大学做驻校作家时,北国还是一片苍茫。看惯了白雪,陡然间满目绿色,还有点不适应。我用晚饭后漫长的散步,来融入异乡的春天。

③来港后的次日黄昏,我无意中散步到一个小山坡,见到围栏上悬挂的金字匾额是“圣士提反女子中学”时,心下一惊,难道这就是萧红另一半骨灰的埋葬地?难道不期然间,我已与她相逢?

④我没有猜错,萧红就在那里。

⑤萧红1911年出生在呼兰河畔,旧中国的苦难和她个人情感生活的波折,让她饱尝艰辛,一生颠沛流离,可她的笔却始终饱蘸深情,气贯长虹。萧红留下了两部传世之作《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前者由鲁迅先生作序,后者则是茅盾先生作序。而《生死场》的原名叫《麦场》,标题亦是胡风先生为其改的。可以说,萧红踏上文坛,与这些泰斗级人物的提携和激赏是分不开的。

⑥萧红才情的爆发,恰恰是她在香港的时候,那也是她生命中的最后岁月。《呼兰河传》无疑是萧红的绝唱,茅盾先生称它为“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可谓一语中的。她用这部小说,把故园中春时的花朵和蝴蝶,夏时的火烧云和虫鸣,秋天的月光和寒霜,冬天的飞雪和麻雀,连同那些苦难辛酸而又不乏优美清丽的人间故事,用一根精巧的绣花针,疏朗有致地绣在一起,为中国现代文学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后花园”,生机盎然,经久不衰。

⑦清明节的那天,香港烟雨蒙蒙。黄昏时分,我启开一瓶红酒,提着它去圣士提反女子中学,祭奠萧红。 ⑧圣士提反女校静悄悄的。我在列堤顿道,隔着栏杆,搜寻园内可以撒酒的树。校园里的矮株植物,有叶片黄绿相间的蒲葵,有油绿的鱼尾葵,还有刚打了骨朵的米子兰。我把它们轻轻掠过,因为它们显然年轻,而萧红已经去世68年了。最终,我选择了两棵大树,它们看上去年过百岁,而且与栏杆相距半米,适合我撒酒。一株是高大的石榴树,一棵则是冠盖入云、枝干遒劲的榕树。铁栏杆的缝隙,刚好容我伸进手臂。我举着红酒,慢慢将它送进去,默念着萧红的名字,一半撒在石榴树下,另一半撒在树身如水泥浇筑的大榕树下。红酒渐渐流向树根,渗透到泥土之中。它留下的妖娆的暗红的湿痕,仿佛月亮中桂树的影子,隐隐约约,迷迷离离。

⑨走出城西公园,我踏上了圣士提反女校外的另一条路——柏道。暮色渐深,清明离我们也就越来越远了。走着走着,我忽然感觉头顶被什么轻抚了一下,跟着,一样东西飘落在地。原来从女校花园栏杆顶端自由伸出的扶桑枝条,送下来一朵扶桑花。没有风,也没有鸟的蹬踏,但看那朵艳红的扶桑,正在盛时,没有理由凋零。我不知道,它为何而落。可是又何必探究一朵花垂落的缘由呢!我拾起那朵柔软而浓艳的扶桑,带回寓所,放在枕畔,和它一起做星星梦。

1.“落红萧萧为哪般”此标题有何精妙之处?(4分)

2.“我用晚饭后漫长的散步,来融入异乡的春天。”具体说说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4分)

3.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把故园中春时的花朵和蝴蝶,夏时的火烧云和虫鸣,秋天的月光和寒霜,冬天的飞雪和麻雀,连同那些苦难辛酸而又不乏优美清丽的人间故事,用一根精巧的绣花针,疏朗有致地绣在一起,为中国现代文学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后花园”,生机盎然,经久不衰。

4.“我拾起那朵柔软而浓艳的扶桑,带回寓所,放在枕畔,和它一起做星星梦。”作者为何将那朵扶桑花带回寓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5.萧红用自己的生命为中国现代文学打造了一个别样的“后花园”,那么,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是否也遇见了你所欣赏的“后花园”呢?请你结合一部作品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4分)

【答案】鸽子的命运1.(3分)被关进鸟笼,精心照料 拼命挣扎,不惜头破血流 被表弟带回乡下老家(每点1分,意对即可)2.(4分)(1) “挣扎”“撞”“掀” 等动词,生动地写出鸽子渴望冲出鸟笼的抗争行为(1分);“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写出鸽子坚决反抗的态度。 (1分,意对即可)(2)妻子希望鸽子能给儿子的生活带来一丝快乐(1分) ,而鸽子的抗争让妻子的苦心变成了泡影。(1分,意对即可)

3.文章既写鸽子被迫接受精心照料,丧失自由的悲惨命运(1分),也暗示当前教育背景下儿子的命运令人担心(1分);当前教育束缚孩子发展,扼杀儿童天天性的现象发人深思(1分)。 (答出“既写鸽子命运,也写儿子的命运” 得2分 ;答出“当前教育”得1分,意对即可。)

4.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等等。( 1分)因为自由生活才符合它的天性,自然环境能适合它的个性发展。 ( 理由合理1分)

5. A

1.隐含了萧红的名字(2分);暗指萧红一生心酸坎坷(2分);(学生若答到以下两点各给1分:吸引读者兴趣(1分);渲染了凄楚忧伤的气氛(1分)。)

2.承上启下(2分),承接上文作者对新环境的不适应(1分),开启下文巧遇萧红墓(1分)。

3.“后花园”既指《呼兰河传》中呈现的美丽的乡间景象(2分),又指萧红清新独特的文风(2分)。 4.这朵花是萧红的象征(2分)。表达了作者对萧红缅怀、崇敬、惋惜之情(2分)。 5.略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精妙之处可以从以下角度:理解标题隐含的深刻含义、从标题运用的修辞等。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扣住“萧萧”这个词语。

2.本题考查重点语句在文章的作用。一个句子在文章中见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但在回答时一定要具体地答出承上什么与启下什么。

3.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语境义,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答出该词语的内在含义,比如理解“后花园”的语境义,就不能理解为“自然中的花园,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回答。

4.本题考察理解文章与领悟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去探寻作者将“扶桑”带回的真实用意。

5.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围绕主旨言之有理即可。(作品1分,写出作品风格1分,感受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z7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