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虚词和实词
更新时间:2024-06-12 05: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老师文言文高考常考实词和虚词有哪些能全列出来吗
答:同学,你好!为你提供如下: 实词:
书:①书信:使人遗赵王书(廉) ②书写、书法:凭几学书(项) ③字 ④书籍
请:①请求 ②邀请:乃请宾客(信) ③拜访:公子闻之,往请(信) ④表敬副词
对:①回答:奏对称旨(谭) ②对着:对酒当歌(成语)
幸:①幸运: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论) ②帝王到某处: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六)③宠爱、宠幸:如姬最幸(信)④侥幸:幸复得此妇(孔) ⑤表敬副词:大王亦幸赦臣(廉)
许:①答应:宁许以负秦曲(廉) ②表示不确定的零数:高可二黍许(核)
负:①倚仗:秦贪,负其强(廉) ②承担:予此行所负之责任(黄) ③背弃:决负约不偿城(廉) ④辜负:吾上恐负朝廷(左) ⑤背 ⑥败
立:①站立 ②直立:大石侧立千尺 (石) ③即刻、马上:赵立奉璧来 (廉)
交:①交往:臣以为布衣之交 (廉) ②交互:叶叶相交通 (孔) ③接触:交头接耳(成语)
设:安设、设置:设九宾于廷 (廉)
引:①导引:左右引相如至(廉) ②牵、拉: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察) ③引退:引次江北 (赤)
恐:①担心:秦王恐其破璧(廉) ②害怕:舟人大恐 (石)
毕:①完、尽:录毕,走送之(送) ②都,全:靡不毕现(屈)
卒:①步兵 ②死 ③终于:卒相与欢(廉) ④通“猝”:卒然边境有急(论)
士:①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石)
②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训)③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 (毛) ④士兵
将:①将领 ②带领:使将将其军归魏 (信)
抚:①安抚:则宜抚安 (赤) ②巡抚:以大中丞抚吴者 (五)
走:①快跑:持剑盾步走 (鸿) ②趋向: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阿)
事:①事情 ②侍奉:以地事秦 (六)
礼:①礼仪:毕礼而归之 (廉) ②礼貌:秦则无礼
计:计策、谋划:莫知计所出 (指)
难:(nán)困难 (nàn)①灾难:奉命于危难之时 (出)②反驳:所谓交相问难(问)
愿:①乐意:臣愿奉璧往使(廉) ②希望:愿结友(廉)
案:①几案 ②察看:召有司案图(廉)
方:①方圆 ②并排:今操方连船舰(赤) ③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 ④方位、方向
语:(yǔ)谈论:越人语天姥 (梦游) (yù)告诉:不可不语。 (鸿)
名:①名字,名称: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芙) ②取名、命名:而此独以钟名。 (石)
曰:①说 ②叫作,称作:曰师曰弟子云者 (师)
文:①文字:其文漫灭 (游) ②文章:其文约 (屈)
进:①前进:其进愈难 (游) ②进献:相如前进缶 (廉) ③出来做官:进亦忧,退亦忧 (岳)
奇:(qí)奇异、罕见:其见愈奇 (游) (jī)单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
好:(hǎo)美好 (hào)喜好: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
出:①与“入”相对:以筒水灌之,始出 (促) ②出产:殚其地之出 (捕) ③ 超出:其出人也远矣 (师) ④出现、显露:水落石出 (成语)
极:尽: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
观:(guān)①看、观赏: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石) ②观察:古人之观于天地(游) ③景象:非常之观 (游)(guàn)宫廷建筑:大王见臣列观 (廉)
求:①寻求: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 ②请求:求而不得者也 (送)
险:①地势不平坦: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 ②险要,险阻:此为长江险已与我共之矣 (赤)
云:①说;②如此,这样:曰师曰弟子云者 (师) ③云气:云霏霏其承宇(涉)
鼓:①击鼓:百姓闻王钟鼓之声 (孟) ②动,鼓动,挥动: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信) ③弹奏:赵王鼓瑟 (廉) ④古代夜间计时:戊申晦, 五鼓(《登泰山记》)
是:①与“非”相对:是己而非人 (问) ②代词:是吾剑之所从坠(刻)
遗:(yí)①丢失:得遗金一饼(乐);②遗漏、忽略:小学而大遗(师) ③遗留:始访其遗踪 (石) (wai)赠送:先以书遗操(赤)
得:①得到 ②收获:往往有得 (游)
谓:①对??说 ②叫做,称为:可谓死君乎 (崤) ③以为:众谓余一行为可以纾祸(指)
至:到,到达
察:①细看:徐而察之 (石) ②考察:察己则可以知人 (察)
乐:(l?)高兴,快乐 :喜闻乐见(成语) (yua)乐曲:今王鼓乐于此 (孟)
师:①军队 ②老师 ③学习:不耻相师(师)
传:(zhuàn)①传记: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黄) ②注释经义的文字: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 ③驿舍:舍相如广成传舍 (廉)(chuán)①传送、传递; ②传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 ③流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游)
道:①道路 ②道理,规律 ③学说,思想:益慕圣贤之道 (送) ④说 ⑤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⑥风尚:师道之不传 (师)
受:①接受 ②遭受: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 ③传授、授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
惑:①迷惑:不亦惑乎(察) ②疑惑:惑之不解 (师)
贱:①物价低: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 ②卑贱、地位低:其辱人贱行 (五) ③谦词:贱妾留空房 (孔)
圣:①圣明、贤明:圣人之所以为圣 (师) ②具有较高智慧和道德的人:是故天下有七十一圣 (察) ③尊称皇帝:圣旨
愚:①愚昧、愚蠢 ②谦词(自称):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赤)
足:①脚 ②足够、充足: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 ③值得:竖子不足与谋(鸿)
攻:①进攻 ②学习、研究:术业有专攻(师)
经:①经典 ②经络:技经肯綮之未尝 (庖) ③经过:备经年裹物之用 (芙)
劝:①勉励 ②劝说学:学习
中:zhōng①内、里 ②不高不下:中述汤武 (屈)zh?ng合乎:木直中绳 (劝)
疾:①病 ②痛恨:屈平疾王听之不聪(屈) ③通“嫉”: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孙子吴起列传》) ④
急速:皇上于阅兵时疾驰入仆营 (谭)⑤加强:声非加疾也 (劝)
致:①达到:而致千里(劝) ②招致:以致天下之士(过)假:①借:人多以书假余(送) ②借助,凭借:假舆马者(劝) ③宽容: 愿大王少假借之(荆)④给: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边形(潭)
绝:①断,断绝:楚诚能绝齐(屈) ②横渡:而绝江河(劝) ③极: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兴:①兴起:风雨兴焉(劝) ②发动:大兴师伐秦 (屈)
功:①成绩、成效:功在不舍(劝) ②功劳:以相如功大(廉)
强:①有力:筋骨之强(劝) ②强盛:强国请服 (过)
用:①使用 ②资财:君子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训)
军:①军队 ②驻扎:沛公军霸上 (鸿)
击:①敲打:为一击缶(廉) ②攻打:为击破沛公军(沛)
内:(nai)①与“外”相对 ②内心:内怀犹豫之计(赤) (nà)接纳,放入:内所著披袄中肝沥胆(王)
如:①到,去:至海陵,如高沙(指) ②赶得上:固不如也(鸿)
倍:①加倍:尤倍重于三十年前(黄) ②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谢:①道歉:至鸿门,谢曰(鸿) ②辞别:乃谢客就车(信) ③拒绝:阿母谢媒人(孔) ④告诉、告诫:多谢后世人(孔) ⑤凋落:花之既谢 (芙)
意:①心意、意图:吾意决矣 (赤) ②意料: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鸿)
坐:①坐 ②座位 ③犯罪或错误:何坐?曰坐盗 (《晏子使楚》) ④因:停车坐爱枫林晚 (山)
举:①举起,抬起 ②成功:莫令事不举 (孔) ③攻占:戍卒叫,函谷举 (阿)④全 ⑤拿:举以予人(六) ⑥发动:举事必循法以动 (察)
胜:(shang)胜利 (shēng)①能承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五); ②尽:刑人如恐不胜(鸿)
斗:(dǒu)酒器:亚父受玉斗 (鸿)(d?u)斗争,争斗:钩心斗角 (阿)置:放置
声:①声音 ②伸张:为之声义 (五)
发:(fā):①发出 ②出发、派遣:主人忘归客不发(琵) ③打开: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荆) ④显露:雄姿英发(念)(fà):头发
易:①换取 ②改变: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五) ③容易 ④轻视:是以古之易财 (五)
顾:①看,回头看 ②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③但,不过:顾吾念之(廉)
加:①加上,放上:加彘肩上(鸿) ②益处:万钟于我何加焉(孟) ③更加:则其至又加少矣 (游)
遇:①待遇:斯固百世之遇也 (五) ②相遇: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左传》) ③接触: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庖》)
记:①记忆:不记语从何起 (祭) ②记载:余是以记之 (石)
明:①明亮 ②照亮:火尚足以明也 (游) ③证明、阐明:明死生之大(五)④清楚、明白:谗谄之蔽明也 (屈)
草:①荒野:草行露宿 (指) ②草稿:文方成草(左)
良:①美好:未为良时 (梦) ②优良、杰出:良剑期乎断 (察)
有:①与“无”相对 ②通“又”: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
归:①返回:予不得归矣 (指) ②归还 ③旧称女子出嫁:吾妻来归 (项)
实:①与“虚”相对:无苗时采,则实而沉 (梦) ②果实 ③实际:今以实校之 (赤)
虚:①与“实”“盈”相对:有苗时采,则虚而浮 (梦) 成顾蟋蟀笼虚(促) ②虚心
长:(cháng)①与短相对 ②长处、优点(zhǎng)①生长: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 (梦) ②担当:尔翁长铨(记)③年长:孰与君少长 (鸿)
定:①安定、平安 ②规定: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梦) ③决定:计未定(廉)
守:①太守 ②守卫:战守迁皆不及施 (指)
类:①种类 ②像:俨然类画 (促)
理:①道理 ②规律:依乎天理 (庖) ③条理:称为政理 (张)
怪:奇异的,奇怪:怪石乱卧 (促)
正:①正面 ②献上:臣乃敢上壁 (廉)
法:①法令、制度 ②方法 ③效法:犹若不可得而法 (察)
成:①完成 ②成功: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出师表》)
持:①治理:悖乱不可以持国(察) ②拿
宜:①应当,应该:理固宜然 (六) ②适宜,合适
病:①疾病 ②生病 ③缺点、毛病: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训)
动:①与“静”相对 ②感动:感天动地窦娥冤 (窦)
反:①与“正”相对 ②反叛、谋反: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
投:抛掷:譬若以肉投馁虎 (信)
见:(jiàn)①看见 ②会见: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 ③表被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xiàn)①显露:图穷而匕首见 (荆)②推荐,介绍:胡不见我于王(孟子)
先:①与“后”相对 ②抢先,走在前面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五) ③祖先 ④对已死的人的尊称:先君子尝言 (左)
列:①分、割:列缺霹雳 (梦游)②位次,行列:陈力就列 (《论语》) ③一般:大王见臣列观 (廉)
止:①停止,留住:止子路宿 (《论语》) ②阻止、禁止:臣舍人蔺相如止臣 (廉)
固:①坚固:据崤函之固 (过) ②一再:乃辞谢,固请(廉) ③固执:汝心之固 (《愚公移山》)
后:①与“前”相对 ②国君:夏后皋之墓也 (崤)③王后
寡:①少 ②老而无夫 ③国君自称
问:询问
勤:辛劳:四体不勤 (《论语》)
废:废弃,停止:今有其本不忍废 (指)
欲:①欲望:暴秦之欲无厌 (六) ②想要:余方心动欲还 (石)
舍:(sha)①房屋 ②住宿、居住: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shě)放弃,舍弃:舍问其奚决焉 (问)
甚:厉害,严重
恶:a:与“善”相对 wù厌恶:死亦我所恶 (孟)
患:①灾祸,忧患:诸侯之所大患 (六) ②担忧:不患贫而患不均(《论语》)
身:①身体 ②自身:向为身死而不受 (孟) ③亲自:将军身率益州之兵(隆)④妇女怀孕:且以汝之有身也 (与)
游:①游览 ②游学:游于三辅(张) ③游泳 ④交往:秦时与臣游 (鸿)
国:①国家 ②国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崤) ③诸侯王封地
拜:①行礼:拜送书于庭 (廉) ②授官: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
数:(shù)①几个: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 ②旧指命运:胜负之数 (六)(shǔ)①计算: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②责备: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shu?)屡次:数请魏王??
目:①眼睛 ②看: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③递眼色:范增数目项王 (鸿) ④列:而不在使者之目 (指)
分:(fēn) ①分开,区分:五谷不分 (论荷) ②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fan) 名分,职分:予分当引决 (指)
忍:①忍耐:隐忍以行 (指) ②忍心:忍能对面为盗贼 (茅)
间:(jiān)①中间 ②量词: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 (jiàn)①间隔、间或:间以诗记所遭 (指)②离间:谗人间之 (屈) ③小路:道芷阳间行 (鸿)
贼:①强盗 ②害:天下之大贼也 (论) ③对敌人蔑称:骂逆贼当死(指)
曲:①弯曲 ②不正直、理亏:宁许以负秦曲 (廉)
下:与“上”相对
无:①没 ②无论:士无贤不肖 (信) ③不要:使天下无以古非今(《史记》)
以:①认为 ②用:贤不必以 (涉) ③虚词 (介词,连词)
故:①与“新”相对 ②交情:君安于项伯有故 (鸿) ③缘故: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廉) ④故意:广故数言欲亡 (《陈涉世家》)
就:①靠近,趋向:金就砺则利(劝) ②完成:然嬴欲就公子之名 (信)
过:①经过 ②拜访:愿枉车骑过之 (信)
待:①等待:皆待公子举酒(信) ②对待:以季孟之间待子 (《论语》)
急:①与“缓”相对 ②迫切,紧急:江都围急 ③迅速,快:急湍甚箭(与)
度(dù)①量长短标准 ②衡量:度足而居 (治) ③限度:用之亡度 (论) ④制度,法度:治威严,整法度 (张) ⑤器度,器量: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du?)估计,揣测:相如度秦王虽斋 (廉)
辞:①告辞 ②推辞,拒绝:于是辞相印不拜 (指)③言辞 ④文辞:皆好(hào)辞(屈)
存:①生存,存在 ②问候,思念:公子亲数存之 (信)
独:①单独,独自 ②表反问 (虚词):独不怜公子姊耶(信)
厚:①与“薄”相对 ②厚度 ③看重: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孔) ④厚道:宽厚而爱人(信)⑤丰厚:欲厚遗之(信)
通:①通行,通过 ②精通:通五经,贯六艺(张) ③畅通:政治未毕通也(论)④全部:通计一舟 (《核舟记》)
制:①构造:其牙机巧制(张) ②控制:履至尊而制六合(过)③制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
兵:①武器 ②兵士 ③军队:而秦兵又至矣 (六)
余:①剩余 ②整数后零头 ③第一人称代词
亡:①死亡 ②灭亡:此亡秦之续耳(鸿) ③丢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④逃跑:追亡逐北(过) ⑤通“无”:亡何,国变(柳)
北:①北面,北方 ②战败而逃:追亡逐北(过) ③指元朝:北虽貌敬(指)
金:①金属 ②古代计算货币单位:予我十金(《狱中杂记》) ③金属制的乐器、兵器或器物:铸以为金人十二 (过)
信:①确实、实在: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 ②信物:今行而无信(荆)③信用 ④信任:怀王贪而信张仪 (屈)
利:①利益 ②锋利:非兵不利(六) ③顺利: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
势:①力量:其势弱于秦 (六) ②形势:攻守之势异也(过) ③势头,趋向: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六) ④权势: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五)
破:①残破:亡国破家相随属 (屈) ②战败:六国破灭 (六)
力:①力量,势力:赂秦而力亏(六) ②有能力:力能窃之(信)
思:①思考,想 ②思念:国乱则思良相 (《史记》)
起:①站起,起来 ②兴起,发动:将军起兵江东 (赤)
弱:与“强”相对
终:①完结,终了:惜其用武之不终也 (六)②始终:终不能加胜于赵(廉)
与:(yǔ)①给予 ②结交,亲附: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
(yù)参加:蹇叔之子与师
速:①迅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 ②招致:始速祸焉(六)
败:①与“胜”相对 ②衰落,凋残:霜中败叶 (芙) ③残破:于败堵丛草处 (促)
使:①使者 ②出促 ③派遣
爱:①爱护,爱惜 ②吝惜
君:①对对方尊称:今为君计(赤) ②道德高尚的人,做官的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 ③君主
适:①适合 ②女子出嫁:始适还家门(孔)
穷:①贫穷 ②阻塞交通:日暮途穷(成语) ③穷尽:欲穷千里目(《登鹳雀楼》) ④不得志: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 ⑤处境困难:人穷则反本(屈)
乱:①无秩序,与“治”相对:悖乱不可以治国 (察) ②乐章的尾声:乱曰 (屈)
遣:①派遣 ②送走:遣去慎莫留 (孔)
作:①兴起:有圣人作 (五) ②劳动:昼夜勤作息(孔) ③著作:作《二京赋》) (张) ④制作:作浑天仪 (张)
相:①宰相、国相 ②容貌 ③辅助或辅助的人:无物以相之(游) ④互相:黄泉下相见 (孔) ⑤动作偏指一方:登即相许和 (孔)
取:①与“舍”相对 ②取出:青取之于蓝(劝) ③选择:须取无茎叶时采 (梦) ④通“娶”:终老不复取 (孔)结:①构造:结庐在人境 (饮) ②结交:愿结友 (廉)
岁:①年:不终岁 (促 ) ②年龄:成有子九岁 (促) ③年成:岁恶不入 (论)
令:①命令,法令 ②县令 ③时令:群葩当令时 (芙)
报:①回复: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 ②报答,报复:将军之仇报 (荆) ③上报: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促)
靡:(mǐ)①没有,无 ②倒下,后退 (mí)浪费
纳(内):①接纳,接受:距关勿内诸侯 (鸿) ②放入:内所著披袄中(记)
转:①转动:转侧床头 (促) ②迁职:再转为太史令 (张)
伏:①趴:有虫伏棘根 (促) ②敬词:伏惟启阿母 (孔)
复:①再,又 ②恢复:成子精神复旧 (促) ③通“ ”(夹层):复道行空 (阿)
气:①自然界冷热现象 ②气息:则气断声吞 (促) ③人的精神状态:神气痴木(促)
木:①树 ②木材:木直中绳(劝) ③呆:但儿神气痴木 (促)
冠:(guān):帽子 (guàn):①戴帽子:楚人沐猴而冠 (《项羽本纪》)②古礼,男满二十岁行冠礼 ③位居第一
历:①经过,经历:历艰难险阻(黄) ②逐个:先遣内侍持历朝圣训(谭) ③历法,历术:犹致思于天文历算(张)
役:①兵役,劳役 ②战役
寿:①寿命 ②敬酒或赠礼祝人长寿:若入前为寿 (鸿)
载:(zǎi)年,刊登(zài)①装载 ②乘坐:直上载公子上坐( 信)
善:①好 ②友好 ③擅长:衡善机巧 (张) ④通“缮”,修治:善刀而藏之 (庖)
开:①打开,张开 ②开放:只在花开之数日 (芙) ③开辟:此一部开国血史 (黄)
乘(chang)①乘坐:乘犊车,从吏卒 (赤) ②趁着:因利乘便(过) (shang)①古代战车:超乘者三百乘 ②四: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轻:①与“重”相对 ②轻视:北亦未敢遽轻吾国(指)③轻佻:秦师轻而无礼
谋:①商议,谋划: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廉) ②计谋:管仲之谋也 (《史记》)
脱:①脱身 ②疏漏:入险而脱 (崤)
及:①赶上:号呼靡及(指) ②到:自古及今 ③趁着:及时相遣归(孔)
市:①市井:谤讥于市朝 (邹) ②市场 ③作买卖:将市于周(崤) ④买:愿为市鞍马 (《木兰辞》)
具:①准备:居则具一日之积 (崤) ②完全: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 ③器械:修守战之具(过)
奉:①两手捧着:赵王于是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廉)②进献,送给:天奉我也,奉不可失 (崤) ③供给: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 ④接受:肃请得奉命 吊表二子(赤)
子:①儿子或女儿 ②对人尊称:吾子淹久于敝邑
右:①右边 ②明代以前的右为尊贵:位在廉颇之右 (廉) ③古代战车上坐在右边担任警卫的叫车右
孤:①幼年丧父 ②孤独 ③侯王谦称
辱:①侮辱: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毛) ②受辱: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崤)③可耻:其辱人贱行 (五人)
治:①治理: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 (察) ②太平:治平既久 (治)
视:①看 ②比较: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 ③看待:子孙视之不甚惜(阿)
试:①尝试、试验:试以一家计之(治) ②考试
高:①与“低”相对 ②高尚:轻辞天子,非高也 (五)
世:①父子相继:世以清白相承(训) ②时代 ③天下、世间:此子贤者,世莫能知 (信)
居:居住
敌:①敌人,仇敌 ②匹敌:势亦足以相敌(治)
辟(bì):①躲避: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崤) ②征召:连辟公府不就 (张)(pì)开辟
府:①储物之所:悉府库以赈之 (治) ②官府
约:①套:约车骑百余乘 (信) ②盟约,订约: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 ③简要:其文约(屈) ④节俭:以约失之者解矣(训)
拔:①攻占:秦伐赵,拔石城 (廉) ②拔出:项庄拔剑起舞 (鸿) ③超出:势拔五岳掩赤城 (梦游)
左:方位以东为左,坐位以左为上,官位以左为下
色:①脸色 ②颜色 :面色灰死 (促) ③容貌:年长色衰(琵)
言:①说 ②言语 ③字:凡六百一十六言 (琵)
命:①性命 ②命名:命曰《琵琶行》 (琵)
重:(zh?ng)①与“轻”相对 ②重视:故人重之 (五) (ch?ng)重复,重叠
封:①修筑坟墓: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 (五) ②筑土祭神:封狼居胥 (永) ③授予封号:封公子为信陵君 (信)
老:①年老 ②老人 ③对老人尊称:余宗老涂山 (左)
从:(c?ng)①跟随 ②由:从此以往十五郡予赵 (廉)(z?ng)合纵:从散约败 (过)
(cōng)次于最亲近的亲属: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活)
应(yīng)应该(yìng)①答应、回答 ②应和:天下云集响应 (过)
亲:①父母:其将归见其亲也 (送) ②亲人:洛阳亲友如相问 (芙) ③亲近: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
深:①水深 ②时间久:夜深忽梦少年事 (琵) ③程度深: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荆)
解:①分割:始臣之解牛之时 (庖) ②消除:可以解燕国之危 (荆)
教:(jiāo)教育,教导 (jiào)使:曲罢曾教善才服 (琵)
资:①财物 ②凭借:此帝王之资也 (赤) ③蓄积:如姬资之三年(信)
振:①挥动、抖动:振长策而御宇内(过) ②通“赈”救济: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论)③通“震”: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
图:①地图 ②谋取:宜别图之 (赤)
室:①房屋 ②家:今其室十无二三焉(捕) ③刀剑的鞘:剑长,操其室(荆)
被:(bai)①遭受:禹汤被之矣(论) ②表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pī)通“披”,如被冰雪 (促)
属:(shǔ)一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 (zhǔ)①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②连接:亡国破家相随属 《屈》 ③写文章:衡少善属文 (张)
伐:①攻打 ②砍伐: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梦) ③功业:此五霸之伐也(信)④夸耀: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屈)
疏:①奏疏:论积贮疏 (论) ②疏远:王怒而疏 屈平 (屈)
离:①离散:约从离衡 (过) ②通“罹”,遭受:离骚者,犹离忧也(屈)
本:①草木的根茎 ②根本:人穷则反本(屈) ③本来的:今归民而驱之农,皆著于本 (论)
志:①记:博闻强志(屈) ②标记:寻问所志(桃) ③志向:其志洁 (屈)
指:①指向:名曰《指南录》 ②通“旨”,意图: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
闻:①听见:而闻者彰(劝) ②听说:吾闻之(屈) ③见闻:博闻强志(屈)
留:①停留,留下:城入赵而璧留秦(廉) ②扣留: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屈)
迁:①迁移:战守迁,皆不及施(指) ②流放:顷襄王怒而迁之(屈) ③官职调动:再迁为太史令 (张)
父:①(fù)父亲 ②(fǔ)对老年人尊称:渔父见而问之(屈)③(fǔ) 古代在男子名字下的美称,通“甫”:王回深父(游)
弹:①用手指轻敲:新沐者必弹冠 (屈) ②用手指演奏:莫辞更坐弹一曲(琵)
虚词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或
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例如: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例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例如: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蛟或浮或没。(《周处》) 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既
1.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之后\;也表示在隔了一段短时间以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有时\既而\连用,意义不变。例如: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论战》前\既\,已经;后\既\,完全。) 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左传》文公元年)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
2.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者由前一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分句的推论。常和\且\则\又\等词前后呼应。例如: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即
1.用作连词。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即使\纵使\;或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与妻书》)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2.用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或表示两种情况紧相联系。可译为\立即\马上\
就\等。例如:
(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采草药》)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例如: 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虽
\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例如: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然\。例如: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3.复音虚词\虽然\。
现在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例如: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然
1.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用作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例如: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成然之。(《促织》) 若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惟(唯、维)
1.用作副词。
(一)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例如: 天下健者,惟有足下。(《谭嗣同》)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二)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如: 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赤壁之战》)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梦溪笔谈》)
(三)表示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希望\或\请\。如: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根据与缘由,相当于\正因为\只因为\。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殽之战》)
2.用作助词,常与\是\搭配成固定结构\唯??是??\ 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问说》)\惟\唯\维\作为虚词使用时,古时可以通用。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盖
1.用作副词。 \盖\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如: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表示这种意思的\盖\,也有用于句中的。如:
正在阅读:
高考文言虚词和实词06-12
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综论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07-23
最全的药物分析习题及答案04-08
2018年人教版新目标初三英语Unit11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1-28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钢结构和空间网格结构)05SG109-411-05
第八单元20以内加减法07-29
2009年-2010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05-29
2015广西南宁兴宁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招聘城市管理协管员公告04-30
我爱家乡的牡丹花作文700字06-2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实词
- 虚词
- 文言
- 高考
- 2.中国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实证研究
-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句补写题
- 二上语文教学计划
- 养生旅游市场分析调查及投资前景行业报告2018目录
- 矿井维修电工中级工单选
- 国学经典 —古诗词吟诵
- 天宏催化操作规程
- 大学英语四级语法全集下载
-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1-8章部分作业答案
- OA系统培训方案(办公自动化)
- 李培胜三下乡活动方案 - 图文
-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三作文400字500字写写自己的故
-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18届高考数学总复习作业 75绝对值不等式含答案(理科)
- 法硕(非法学)高分技巧
- 完整计算机应用基础月考试题
- 屋面保温施工方案(xps挤塑聚苯板)
- 音乐与治疗癌症
- 房地产经纪公司店长晨会、夕会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