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新闻传播学笔记

更新时间:2023-10-20 06: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闻传播事业产生发展的规律

1. 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 所有制私营 形式 性质 财团背景 半官方性质 政府的宣传机构 资金来广告 源 特点 1迎合受众 2监督政府有一定力度 1强调对受众负责 2不播广告 代表机美三大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构 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美BBC,日本NHK 法国 节目严肃但呆板 视听费 政府 公营 国营 2. 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3,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4,读者的需要使报纸多样化; 5,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

第一节 传媒性质观

西方对传媒性质的认识:西方对政党报纸和商业报纸的不同发育阶段的性质认识有所不同。政党报纸是政府的工具,政党工具。

廉价报纸即大众化报纸,特点:1、在政治立场上标榜为“超党派的独立报纸”;2、报纸业务上以新闻报道而不是评论为主;3、加强了报纸的经营管理。

当代资本主义传媒即是社会通讯交往和传播信息的工具,又是能给股东带来赢利的企业。 中国早期报刊活动家由于政党报纸的实践,对于政党报纸性质的论述与西方颇为接近。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报纸的主体始终是政党报纸。 中国对传媒性质的认识:政党报纸——喉舌论

第二节 传媒功能观

最具代表性的美国社会责任论中提出了现代社会对报刊的五项要求(韦尔伯·斯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1、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记录,并说明这些事件的意义;2、报刊应该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报刊应当把自己看成是公众讨论的公共传递者;3、报刊要描绘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画面;4、报刊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

美德;5、报刊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天的消息,报刊是破除新闻自由流通障碍的公众理人。 新闻传播事业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就是新闻传播事业的社会功能。有: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提供娱乐,传播知识,刊播广告,服务社会六种社会功能。

第三节 新闻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都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在不少西方国家,真实性的要求是职业道德规范和有关法规的主要内容。

中国:新闻真实性三个层面:细节真实、总体真实、揭示事物的本质。

第四节 新闻传播观 客观性 公正性 倾向性

客观性:以客观事实为报道本源,按本来面目报道事实的新闻特征,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上的客观,指传播人采用客观陈述手法。 西方对客观性论述:《报刊的四种理论》指客观报道的理论:新闻是单纯的记事,意见必须与新闻明确的分开。

1900年美联社改组时提出“以报道事实,而不是以报道意见”为宗旨,这是美国也是西方国家第一次正式把客观性定为新闻传播原则,也标志着客观性作为一个重要新闻概念的问世。

西方对客观性报道手法积累的经验:

1、报道新闻,要说明它的来源;2、详细地介绍新闻的出处,使读者自己做出可靠的估计;3、报道有争议有纠纷的事件,要说明纠纷的性质;4、对某个人或机构提出指控。 中国对客观性的理解:(除受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工作与新闻观点的影响,相当程度上还从马、恩的新闻学中汲取营养。)

多数人赞成客观性,客观报道,但反对客观主义,反对有闻必录的口号。普遍提倡“用事实说话”的做法。这一做法是对客观报道的借用,与西方传媒讳言新闻倾向性不同,他强调通过对事实有选择又客观的报道巧妙地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看法。

“用事实说话”成为中国新闻界对新闻的客观性,客观报道原则的朴素理解和操作方法,是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客观性”。

公正性:即公平原则,公众能够以同等机会运用媒介发表意见,争论问题和为自己辩护,传媒不偏袒任何一方。

西方:1.报纸在确实的证明他所发表的东西是社会权利而不是初遇社会好奇心之前,不应侵

害私人权利或感情;2.报纸对自己的严重的事实错误或意见错误,不管来源如何,应作出迅速的完全的改正,这是他的特权也是他的责任。

中国:“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做到客观公正。” “采写与发表新闻,不得从个人或小团体私利出发,不得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发泄私愤,或作不公正的报道。”

“贯彻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对于有争议的学术问题,不任意褒贬,不武断偏袒。”

媒介审判:“媒介审判”(trial by media)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

(法制不健全,媒介的性质,中国文化人治,媒介自身素质,当下社会转型期)

第五节 新闻价值观

西方对新闻价值观的认识 :

在西方报人和学者看来,新闻价值实质是“什么是新闻事实”的问题。

在日本学者小野秀雄看来,新闻价值首先是新闻素材——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的东西,将含有这种价值的事实写成报道(记叙),并公之于社会(见报),就是把这种实施内容的价值形态化(物化)了。西方对于什么是新闻价值的争论并不多见,他们热衷于“特殊素质”的探讨,在他们看来,后者才有操作意义。

新闻价值最重要的素质:时间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人情味 日本学者小野秀雄“现实性事实”

1)人们主观上的感受;2)时间性:接近现在 中国对新闻价值的理解:

新闻价值:多数人认为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自身具有的满足社会(受众)需要的特殊素质的总和;

新闻的价值:指新闻具有的各种价值,新闻价值是多元的。

新闻价值观:指的是人们关于新闻价值的取向,标准,它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新闻评价中的体现。

第六节 新闻宣传观

宣传,个人或团体通过传播媒介表达自己思想观点以影响人们态度或行为的社会活动。

西方传媒对宣传的忌讳:

原因:1、1622年,天主教会设立的“信仰宣传委员会”及其臭名昭著的宣传活动;2、政党报纸阶段新闻传媒过多的政党色彩喧嚣;3、20世纪30年代法德意等法西斯政党通过卑劣的宣传而获取国家政权。

拉斯韦尔:从最广泛的含义来说,就是以操纵表达来影响人们行为的技巧,所谓表达,可以采用语言,文字,图片,音乐诸形式。 中国传媒宣传的特点:

宣传与新闻的关系(4种):包容说(宣传包含新闻)、交叉说、无差别说、并列说。 新闻 宣传 信息 观点 客观 主观 定量 定性 一次性 多次 三个主要课题: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典型报道、关于灌输

第七节 新闻舆论观

舆论,即公众意见,是社会群体对近期发生的事情的看法。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和态度。

西方:舆论指群众就他们公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公开表达出来的意见综合。

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学者认为,近代史上,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获得发展后,便要求改造社会制度,要求建立民主共和政权,而在这种制度中,舆论是作为人民意志而导入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中的。

舆论的特点或功能:公共情绪就是一切,有了公共情绪,一切皆可成功,没有公共情绪,一切皆将失败。——林肯

罗素《权利论》:舆论万能,所有其他形式的权力都导源于它,它是社会事业中的主要权力。 卢梭《社会契约论》:舆论是国家基本三大法律之外的第四种,是国家的真正法律,是铭刻在公民内心的真正的法律。 舆论对新闻、宣传的关系:

小野秀雄认为,根据对历史事实的考察,新闻形成舆论,也反映舆论。 中国对舆论的理解:

从汉字语源学考证,舆论乃舆人之论——下等人的意见,意近西方人的公众意见,及至近代,中国报人才将舆论同民主政治联系起来,赋予舆论新的含义。

舆论,是一种公众的意见,这些意见涉及多数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表达这些意见的人们

具有公同的利益。

舆论的形成:有的学者认为,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辅相成条件,一是来源于群众的自发,而是来源于有目的的引导。

舆论的层次:世界性舆论;国家舆论或民族舆论;阶级或集团舆论;阶层、社会群等舆论。

第八节 新闻权利观

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谓之权利。

新闻权力:从广义上说,是公民和法人依法享有的言论、出版和新闻自由,即公民权利之一。从狭义上说,是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依法享有的言论出版和新闻自由,即新闻界和新闻从业人员的权利。

一般认为,新闻自由包括出版(报刊)的自由,报道自由和言论(批评和议政)。 西方对新闻自由的认识: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是英国政治家和新闻记者约翰·弥尔顿。

西方学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宪法和法律保障的新闻自由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制度,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终得以确立。正式从那时起,新闻自由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根本标志。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垄断与兼并的加剧,西方新闻自由制度也遇到新的挑战。为了让传统的新闻自由制度健康有效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对新闻自由进行调整和完善,就提到了西方政治生活的日程,重建一个“自由与责任报刊”的任务产生了,这就是20世纪40年代的“社会责任论”产生的背景。 中国对新闻自由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关于新闻自由的理论和实践,源于另一个意识形态体系与另一种实现机制,新闻自由的理论首先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自由论述,其要点是:

1,新闻自由是一个阶级范畴;2,新闻自由是一个历史范畴;3,新闻自由是一个政治范畴。 表达权:采取有力措施,发展新闻出版事业,畅通各种渠道,保障公民的表达权利。 社会责任:指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人员对社会安定人民身心健康··· 西方重视:《国际新闻道德信条》、《记者行为原则宣言》

第一、尊重真理及尊重公众获得真实新闻的权利,是新闻记者首要责任;第二、为履行这一责任,新闻记者要维护两种原则:忠实收集和发表新闻的自由及公正评论于批评的权利。 西方学界对报刊责任的观点

必须准确,不能对公众说谎,新闻报道应该真实的描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对事件的意义做

出解释。

新闻界应当成为公众提供交换意见和批评的论坛,不能也不应当要求新闻界发表所有人的看法,但却要求他能够承担起发表于媒介所有者相反的重要意见的责任。

新闻界有责任从客观的布不带情感偏见的角度去描绘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画面。 新闻界应当担负起提出和解释社会目标及价值观的责任。新闻媒介具有开启心智的功能,必须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

中国:社会责任是新闻传媒、新闻从业人员对社会、国家、民众所应负的责任和应承担的义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遵守法律与纪律,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奉行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八字方针。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同行之间要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等。

第九节 新闻受众观

受众:大众传播信息接受者的总称,又称受传者,阅听人。

新闻受众是新闻信息流程中的终端,是新闻传媒及其承载信息的消息者,有时对于新闻传媒新闻信息和新闻传播者本身的检验人。

西方: 在政党报纸阶段,西方新闻界对手受众并不重视,报业主持人只是把报纸看做推销政党观点和鼓吹政党革命的工具。到了大众化报纸、商业报纸时代,报纸成了保利赚钱的工具,满足读者需要,视读者为上帝,是大众化报纸阶段西方报人新闻学者的主要办报理念和手段。

中国:中国近现代政党办报,也将读者视为自己的宣传对象。

中国新闻学者和新闻业者不仅高度评价读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还在为人民服务方针的指导下,建立起向人民群众学习,想读者学习的观念。 总结:

1、在中国的政治条件下,新闻在实践中主要承担着宣传的角色,新闻被强烈的要求为政治和国家服务,较多的受到政府的干预和控制。

2、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条件下,新闻主要是一种市场需要,它的样式是多元的,不拘一格的,较少的受到政府的干预。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人的文化 物的文化 重人文精神 内省文化 外来文化 重伦理精神 重情文化 重智文化 重统一性 伦常本位文化 个人本位文化 重知觉体悟 西方文化: 编辑方针:

重科学精神 重宗教精神 重差别性 重逻辑分析 西方:美国人的政治信条:自由、平等、民主、法制、个人主义

1)新闻传媒摆脱外界干涉,摆脱来自政治、来自广告商甚至来自公众的干涉;

2)新闻传媒为实现“公众知情权“服务;3)新闻传媒探求这里,反映真理;4)新闻传媒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

美国新闻界基本价值观“利他”主义的民主意识,“负责任的”资本主义,小村的田园风格,个人主义,现代主义,科学理性精神,社会秩序与正义,国家的领导,民族优越感等。 2,党派利益的制约;3,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 中西新闻传播体制的异同

所有制涉及所有制和所有权两个问题。

所有制泛指人们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形式,所以通常指“生产资料所有制”。 所有权指法律确认的对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占有。 所有权是所有制法律上的表现形式。

西方:旧:私人所有、政府所有、政党所有、团体所有、合作所有、半官方所有; 1、私人所有:私人创办,私人经营,由私人或垄断资本所控制,政府不直接干预新闻传播与经营管理活动,经费来源于广告及多种经营收入,旨在追求利润,大多属于商业经济型体制。

2、政府所有:政府创办,属于国家所有,受政府全面控制,为国家利益和政府方针服务。不少西方国家的通讯社和广播电台、电视台,特别是用于对外宣传的新闻传媒都实行这种所有制形式。实行这种所有制形式,实质上是政府对新闻权、广播权和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垄断。 3、政党所有:政党创办,

4、团体所有:既非国有,也非私有,若干个团体共同所有。

5、合作所有:合作者不限于一家团体,或是个人和团体共同拥有,或是若干企业和团体共同拥有。

6、半官方所有:一些新闻传媒,或为政党所有,或为私人所有,或为合作者共有,但由于资金短缺或政治上没有后台,或由于政府出于特殊需要等原因,主动或被动接受政府资金支持或同意政府参股,而成为半官方性质的新闻传媒。为私人创办,后来政府通过参股或提供资助取得对传媒的部分控制权,如选派官员、审核方针等。

现代:私有所有,公共所有,国家(政府)所有

公共所有:目前西方国家实行的第三种新闻传媒所有制形式是公共所有制。这种形式

的新闻传媒属社会集团或公民团体所有,资金主要来源于视听费和广告,传播方针由社会各界组成的董事会决定,传播活动相对独立,是一种社会服务型和社会自治型体制。 中国:旧同西方一样;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政府所有制,20世纪90年代上层建筑信息产业

中国新闻媒体国家所有制形式的特点:

1、办报所需资金由国家按预算拨给; 2、办报所需物资由国家按计划供给;

3、报纸的发行部交邮局,实行“邮发合一”的机制; 4、办报所需的人员由国家定编定员; 5、报纸的领导由党委按干部管理权限指派。

92年:1、新闻传媒的内部一些部门和下属的一些部门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产业所有制形式; 2、报业兼并和发展的结果出现了20多个报业集团;

3、在外资金包括国外资本参与新闻媒体,使这些新闻传媒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 4、部分传媒资本重组,有的实行了股份制。

结论:1、西方国家,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传媒,它们所有制都以私人所有为主;2、各国新闻传媒所有制形式及其发育成都是同该国社会经济及政治制度的性质密切相关的;3、新闻传媒所有制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 架构最佳传媒组织的目的是:

1、在受众中建树出色的传媒形象,最大程度的满足他们的收受需求; 2、充分调动传媒内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3、以极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换取最大的收益产出;

4、在满足受众需求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传媒特定的编辑方式与办报(台、刊)宗旨。 在四个目的中,集中起来是:要哪个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受众;以最少的物质发挥最大的功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xb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