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应用药物学》课程标准

更新时间:2024-04-12 04: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容应用药物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美容应用药物学 适用专业:医疗美容技术专业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美容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美容方剂学及中医美容治疗技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如下:

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2.掌握89种常用美容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50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了解18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

3.具备识别常用美容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书针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临床特点,编写内容科学实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既有美容中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更强调了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89种常用美容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与人体有关的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使学生具有科学思维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学会正常生命指标的特征和检查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及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

1

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职业道德和爱国主义情操。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2、职业技能目标:

掌握89种常用美容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50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18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

3、职业素养目标:

具备识别常用美容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教学活动参单 元 教 学 内 容 教学要求 考 第一章 美容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1. 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2. 重点: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分类、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 美容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参考学时 理论 1 实践 了解 掌握 熟悉 理论讲授 1. 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了解 理论讲授 1 2

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2. 重点: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 第三章 美容中药的性能 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掌握五味的概念。 掌握 理论讲授 3 第四章 美容中药的配伍及配伍禁忌 第五章 美容药物的剂量与用法 第一章 祛斑类中药 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掌握 理论讲授 2 掌握常用的剂量单位 熟悉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 了解常用的药物用法 掌握祛斑类中药的定义,适应症,配伍注意事项;掌握常用祛斑类中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熟悉常用祛斑类中药的用法用量。 掌握 熟悉 了解 掌握 熟悉 了解 理论讲授 1 理论讲授 实践操作 2 2 第二章 美白类中药

掌握美白类中药的定义,适应症,配伍注意事项;掌握常用美白类掌握 熟悉 理论讲授 实践操作 2 2 3

中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熟悉常用美白类中药的用法用量。 第三章润肤去皱类中药 掌握润肤去皱类中药的定义,适应症,配伍注意事项;掌握常用润肤去皱类中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熟悉常用润肤去皱类中药的用法用量。 第四章 祛痤疮类中药 掌握祛痤疮类中药的定义,适应症,配伍注意事项;掌握常用祛痤疮类中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熟悉常用祛痤疮类中药的用法用量。 第五章消疣除赘类中药 掌握消疣除赘类中药的定义,适应症,配伍注意事项;掌握常用消疣除赘类中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熟悉常用消疣除赘类中药的用法用量。 第六章 祛风止痒类中药 掌握祛风止痒类中药的定义,适应症,配伍注意事项;掌握常用祛风止痒类中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熟悉常用祛风止痒类中药的用法用量。 第七章乌发

了解 掌握 熟悉 了解 理论讲授 2 掌握 熟悉 了解 理论讲授 3 掌握 熟悉 了解 理论讲授 2 掌握 熟悉 了解 理论讲授 2 掌握乌发类中药的定义,适应症,掌握 理论讲授 2 2 4

类中药 配伍注意事项;掌握常用乌发类中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熟悉常用乌发类中药的用法用量。 熟悉 了解 实践操作 第八章 生发类中药 掌握生发类中药的定义,适应症,配伍注意事项;掌握常用生发类中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熟悉常用生发类中药的用法用量。 掌握 熟悉 了解 理论讲授 2 第九章减肥塑身类中药 掌握减肥塑身类中药的定义,适应症,配伍注意事项;掌握常用减肥塑身类中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熟悉常用减肥塑身类中药的用法用量。 掌握 熟悉 了解 理论讲授 2 第十章 香口益齿类中药 掌握香口益齿类中药的定义,适应症,配伍注意事项;掌握常用香口益齿类中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熟悉常用香口益齿类中药的用法用量。 掌握 熟悉 了解 理论讲授 时间草组偶 2 2 第十一章 调心类中药 掌握调心类类中药的定义,适应症,配伍注意事项;掌握常用调心类中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熟悉常用调心类中药的用法用 掌握 熟悉 了解 理论讲授 3 第十二章调肝类中药

掌握调肝类中药的定义,适应症,配伍注意事项;掌握常用调肝类掌握 熟悉 理论讲授 3 5

中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熟悉常用调肝类中药的用法用量。 第十三章调脾胃类中药 掌握调脾胃类中药的定义,适应症,配伍注意事项;掌握常用调脾胃类中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熟悉常用调脾胃类中药的用法用量。 第十四章调肺类中药 掌握调肺类中药的定义,适应症,配伍注意事项;掌握常用调肺类中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熟悉常用调肺类中药的用法用量。 第十五章 调肾类中药 掌握调肾类中药的定义,适应症,配伍注意事项;掌握常用调肾类中药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熟悉常用调肾类中药的用法用量。 机动 四、实施建议

1.教材编写

了解 掌握 熟悉 了解 理论讲授 3 掌握 熟悉 了解 理论讲授 3 掌握 熟悉 了解 理论讲授 3 2 (1)根据本课程标准要求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任务,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加强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加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

2.教学方法

(1)基于工作岗位,将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潜移默化的教学设计思路

以培养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实际工作中典型任务的工作流程,分析工作任务,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各学习情景中,如团队合作、服务意识、创新思维等。让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都能得到提升。

(2)集中式“教、学、做”一体的现场教学方法

以项目教学为主体,根据职教规律特点,部分教学安排在实训室进行,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使学生在“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环境下,掌握美容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美容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美容治疗技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3)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

将企业的真实项目,按照教学要求重新整合成,按照工作过程和特点将项目分解为多个任务,每个任务都将对项目进行功能上的拓展,通过每个任务中对于项目的不断拓展来推动整个项目的完成。教师讲授和学生操作融入任务中,教师在任务阶段集中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集中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完成任务。

(4)案例分析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使同学们明白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技能点,才能完成此工作任务,已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分组讨论法

将班级中学生分成若干工作小组,由教师提出任务,通过小组分析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工作计划,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相应项目。这样既锻炼学生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组内、组间互评及老师评定的考核方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教学评价建议

(1)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与手段,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评价。

(2)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评定综合成绩。

(3)本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为单位,每学习完一个项目即进行与项目

7

相关的项目单元考核。考核方法多元化,小组互测、教师考核等多种方法。各考核成绩按大纲要求,按比例计入总成绩。

项目考核方案:学生自评占20%;学生互评占20%;教师考核占60%。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应用

(1)重视实验实训指导书及教材的开发应用

(2)加强实践环境建设,丰富完善了实验实训硬件设备,同时配备了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及相关软件,采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可随时到实验室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随时上网,如经常光顾工控网、自动化网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发挥网站平台优势,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换。同时本课程网站的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包括教学课件、视频演示、图文教学、参考书籍等丰富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x9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