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计划

更新时间:2024-05-18 11: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科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

习惯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一 课题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 科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

学习习惯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2课题来源 2015年昌吉州“教科研小课题” 3课题研究类型 应用研究 4课题负责人 昌吉市第十小学王瑾 5课题时间 2015.3年至2016.6 二 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实验(课题的提出)

1 从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来看。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感到培根的话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使人终身受益的大事。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必将受益终生。目前虽然教师、家长对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了认识,但对于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方法欠缺并没有形成系统。

2 从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来看。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对课程标准认知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张国忠认为:“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习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学校教育中,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而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校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3 从我校实际研究环境来看。首先,本课题的研究是我校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查了解,我综合组教师,由于每位教师每周要担任约六到七个班级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时有学习习惯不好的现象, 存在一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课前调查,课上汇报的习惯;2. 习惯于听教师讲,缺乏课前准备的习惯; 3.个别孩子课堂做小动作,没有认真倾听与表达的习惯; 4.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5.观察事物缺乏顺序性、条理性和全面性5缺乏认真思考的习惯??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另外,从我综合组的师资队伍来看有能力在本课题上做深入研究。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并尝试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也取得过一些成绩,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并且本阶段研究的课题成员有 章校长、她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有从事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经验,并本课题的研究有各种保障制度落实资金、保障时间等;

整个课题组是一支组织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有领导干部、骨干教师和任课教师。总体分析,我组有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上做深入研究。并努力从“课前准备”、“课堂倾听”、“认真思考”、“流畅表达”、“积极动手”五个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有所突破。 三 课题研究假设

本课题通过一年多时间的研究要达到以下的目标: 1.通过实验,科任课教师探索出一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好的方法。养成学生看、听、思、说、做的良好

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研究,总结出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方法

与途径。

3.转化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四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题研究内容:

1.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

2.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3.抑制和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研究重点: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本课题首先要进行调查分析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的原因,然后进行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然后进行实施并不断改进,使课题研究在不断实践中提高实效性。

1 这个研究涉及学生、教学、课堂、班级、评价、学校管理等相关因素,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立足学校整体,发挥学校整体功能。做到组内教师参与,与班主任密切配合进行研究。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尽量做到学生能发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学生能揭示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揭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要尊重儿童的权利,让孩子充分地参与。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绝不能把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奴役儿童的过程。绝不能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过程变成教师定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应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课题研究。

3 科学性原则 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时,教师要认真调查,分析,研究,明确正确的标准后,才能进行研究,不能主观臆断和猜测。研究中要努力做到研究有目标、培养有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并随研究的深入对计划中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4. 长效性原则 本课题研究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学习习惯培养是一个教育过程,它必须要经过长期、反复、不间断的训练、

强化才能形成。形成的策略、方法、经验措施,也要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再在实践中反思深化。因此,学习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坚持长效性原则。

五 实验的组织形式

1、优质团队:由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一线优秀教师组成。

2、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我们积极利用学校的常规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的研究带动和引领综合组的常规教研活动,同时借助常规教研工作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真正做到常规教研课题化,课题研究常规化;

3、理论基础:课题参与者组织、实施等均具有较强的理论素养。

六 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步骤:课题研究方案由王瑾负责撰写,每个实验教师根据课题组要求写出自己所任学科具体的实验方案。(2015年3—4月4) 1.准备阶段

(1)查阅文献,组建研究小组 (2)学生状况分析 (3)培训课题研究教师 (4)制定培养目标

2.研究阶段:实验教师根据本组实验方案制定每学年的课题研究计划并开始实施(包括理论学习),实验教师按计划开展教育研究(如从五个重点习惯培养方面进行理论研究、案例研究、文献调查、实地参观、教学评优、论文交流等。)实验老师可以边学习边实践。从2015.3开始到2016.6实验教师 每学期末都要写出阶段实验报告,自己一学期的实验成果,召开教育研究阶段总结和交流研讨活动,讨论存在的问题,写出下学期的具体实验方案。

3.总结阶段 2016年5月—6月,每位教师整理研究材料,进行研究成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课题负责人汇总实验教师的实验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接受昌吉州教研中心课题组办公室专家鉴定。 (二)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法为辅。具体的讲: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参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馈后在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重新再活动实践中进行再次的实践检验。

(2)文献资料法。整理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梳理有利于本课题研究理论资料,应用于研究活动的开展。

(3)观察、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之初,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的状态进行前期调查,分析得出学习习惯不好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制定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总结阶段,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转变进行后期的调查测量,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分析。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地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指导教学实践。

七 预期的研究成果

撰写《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研究报告及工作报告;

汇编《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论文集;

汇编《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案例集;

摄制课题研究优秀课堂实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x4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