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02 10: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道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作文中国唯一一个土生土长的宗教,自东汉创教以来已有1800多年历史。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和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道教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之大成,以道学、仙学、神学和教学为主干,并融入医学、巫术、数理、文学、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学问。同时也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这些都 是对道教文化的极大肯定。

道教成为近两千年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着巨大的社会作用。中华文化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秦朝则是崇尚依法治国;汉时期,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末时期佛教、道教开始兴起,儒家、道家、佛教、道教的文化繁荣基本上领导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格局。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谈谈道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道教文化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影响

郭沫若认为:“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墨家店早已被吞并了,孔家店仅存了一个招牌。”道教作为传承道家思想的主力,先后产生了魏晋玄学、隋唐重玄学和宋元明清内丹学,在学术领域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在哲学上,道教无中生有、道生万物的宇宙本体论和阴阳转化、规律运动的辩证思维法,在古代是被普遍接受的传统世界观和方法论。儒道互补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辟概括。

宋朝大儒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的学术思想源自高道陈抟,程朱理学将道教的宇宙图式论和儒家纲常名教结合构建了“天理”哲学体系。明朝王阳明的心学处处把“良知”说和内丹学相比拟,充分汲取了道教玄学理论和修养方法。两千年来佛、道两大传统宗教不断地进行互动。东汉时期佛教被人们视为黄老道的支派,南北朝时佛教的传播借助了老庄玄学的影响,禅宗的宗旨方法深受庄子学说的启发,密宗的修行方法大量借鉴了神仙方术。

二、道教文化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

道教认为“身国同治”、“内圣外王”,清静无为是治国和修身的通用原理。细读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汉朝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宋朝仁宗盛世,明朝洪武之治、仁宣之治,清朝康乾盛世,这些鼎盛时期都使用“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治国方针。道教“无为而治”的思想,与西方“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思想不谋而合。事实上,每当统治者以黄老学说作为指导思想时,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垂拱而治,就会“天下自正”,生产恢复

发展,经济繁荣发达,出现太平盛世。

封建统治者常常利用道教为巩固统治服务,祈求国家长治久安,秦皇汉武热衷神仙方术,唐宗宋祖尊崇扶植道教,明朝盛行崇道之风;另一方面,民间道教经常成为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和组织形式,从汉末黄巾起义、南北朝李弘起义,到元末白莲教起义、清末义和团运动,各种起义络绎不绝,“替天行道”成为农民起义的鲜明旗帜。道教与兵家有渊源关系,兵家军事谋略和道教修炼法门相互影响,《道德经》、《阴符经》常被视为兵书,“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以奇用兵”等思想被兵家研究应用,奇门遁甲等道术也在军事中实践使用。

三、道教文化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道教的玄妙思想、神仙境界、奇异方术、逍遥精神、贵生伦理渗透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道教的自然情怀、浪漫主义深深影响着传统文艺的审美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南北朝以来的《搜神记》、《酉阳杂俎》、《聊斋志异》等志怪小说与道教密切相关,唐宋传奇《枕中记》、《太平广记》等包含大量的道教元素。唐诗受道教渲染形成了古奥华丽的风格,宋词中大量词牌名源自道教,元曲中神仙飞升题材的曲目十分突出;明清小说包括四大名著都蕴含道教神学思想,形成了“智者形象道士化”的传统。此外还有独特的道教文学形式被衍生出来,如李白的游仙诗、明朝盛行的青词,以及《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神魔小说。当代流行的修真小说以丹道为主题,玄幻小说、盗墓小说、仙侠小说也与道教紧密相连。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艺术追求写意、神似、自然的风格和神韵。王羲之、顾恺之、吴道子、赵孟頫、黄公望、祝枝山、徐渭、朱耷、郑板桥等书画家都是道教徒,其作品深受道教思想浸润。道教音乐的曲调、唱腔促进了音乐戏曲的发展,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都充分汲取其营养。天人合一思想、风水堪舆道术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的选址、布局和建造。

四、道教文化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影响

道教具有征服自然的精神,各种追求突破生命极限的方术实践推动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道教术数学与古代数学有不解之缘,也在光学、磁学、声学、天文学领域颇有建树;四大发明中,火药源自道士炼制外丹,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也和道教密切联系;道教在炼丹实践中促进了冶炼技术的发展,道士为实现“御风而行”推动了机械制造的进步;道教为酒、水泥、颜料的制造做出了贡献,豆腐是淮南王炼丹的产物;道士炼丹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炼丹术西传到欧洲成为现代化学的先驱。

医学方面,医道通仙道,道教为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久视而极大地推动了医药学、养生学的发展。葛洪、陶弘景、孙思邈、刘守真、傅山、刘一明等众多高

道都是医学家。道教治未病、天人同构、自然无为思想成为中医的指导思想,外丹术开创了化学制药的先河,道教在生理学、经络学、解剖学、药物学、性医学、心理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服食、行气、辟谷、导引、调息等方术以及内丹学成为养生的主体内容,道家养生衍生出各种强身健体的武术气功,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都源自张三丰的内家拳。

五、道教文化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影响

著名文学家许地山先生认为:“从我国人日常生活的习惯和道教的信仰看来,道的成分比儒的多,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的理想与生活的乃是道教的思想。”道教对民间信仰的一些内容进行吸收、改造,并将其重返民间来深刻影响民间信仰。

道教积极“收编“民间俗神、吸取神话传说,纳入道教神仙谱系,如盘古、女娲、关公、妈祖、观音等,使民间信仰融入浓厚的道教色彩。 道教影响着明清时期兴起的民间宗教,各种民间宗教的最高神“无生老母”源自《道德经》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真空家乡”的世界观借鉴了道教的宇宙生成论,修炼方法来自于道教内丹学,并承袭了道教的信仰方式和组织形式。

中国的民俗基本上是属于道教的,道教信仰深深积淀在传统民俗里,影响着信仰习俗、祖宗崇拜、节日习俗、娱乐习俗和方术活动。本命年拜太岁,祭祀先人烧纸钱,春节祭灶王、贴对联、放鞭炮、接财神、拜天公、闹元宵,这些习俗都起源于道教。道教与各种方技术数都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思想基础,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辅相成,道教的理论、神仙、法术、科仪深刻影响着玄学方术。

在道教文化体系中蕴含的大量生活智慧,已融入到人类的生活之中,指导人生、利益社会,使人们能不离现实而又超然于物外,不为物累,不为名利所绕,从而升华精神环境的一剂宝贵良方。在二十一世纪中,西方文化的大量冲击下,中国文化正在面临一个较大的挑战。道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

然而进入现代,道教却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即使我们生活中的好多行为习惯、文化传统都是受道教文化所影响。但是我们都习以为常,从来未曾注意这些行为、文化背后的宗教文化。

今日世界的宗教,如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甚至台湾的佛教、新兴宗教等,大都有定期聚会,或经常聚会,有教团组织、传道方式。但相对的,道教徒则是一盘散沙,平时各人拜各人的神,并无定期聚会,各宫庙也互不相属,无人讲经传道。拜妈祖的,自认是妈祖信徒;拜关公的,是关公信徒;对道教神只毫无概念,对道教也无认同感,甚至不认为自己是道教徒;有的更刻意去攀缘佛教,弄

成道庙由和尚住持,而成了非佛非道的怪现象。所以虽然有不少香火鼎盛的宫庙,但却因各自为政,无认同感,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道教虽然历史悠久,有自己一整套独特的思想体系,但道教不仅是以一种宗教,而且还是一种文化而存在于世人心目中。要使道教更一步与现实社会相适应,合乎现实人们心灵的需要,就得不断吸取社会发展的新鲜营养,去充实到道教文化精华之中,用赋有时代的语言,去诠释道教文化的内涵,让人们能在其中获取丰富营养,利益人生。从而,使道教文化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方向,沿着这一发展新方向去大步向前迈进。即可使道教文化中的生活智慧焕发出灿烂的光辉,为人类的健康幸福和人类和谐安宁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x2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