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特别奖(文字通讯)

更新时间:2023-10-16 17: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特别奖(文字通讯)

(走基层)“三北”造林记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题:“三北”造林记 新华社记者李从军、刘思扬、李柯勇、白瑞雪、韩冰

为了生存,为了明天,一群蓑羽鹤振翅高飞,逆势而上,冲击地球之巅。它们亢奋的叫喊声,在喜马拉雅山群峰之间激荡回旋。

每年春天,这种候鸟都要从印度次大陆返回中国北方的繁衍地。 气流、天敌、折羽而亡,都无法阻断攀升前行的向往。它们挑战艰险,穿越极限,飞越珠穆朗玛峰,飞越九曲黄河,飞越万里长城,重返生命的起点。 在这里,在三北——西北、华北、东北,有一群人,如同这些悲壮的蓑羽鹤,为了生存,为了明天,艰难向上,奋力前行。漫漫35年征程,他们构筑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中国三北防护林。

这条绿色长城跨越三北,与古老长城共同挽起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未来,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苦难、忧患、奋斗与梦想。 英雄史诗

满斟烈酒的七只土瓷大碗,高举在七双粗糙大手中,七张古铜色的脸凝如泥塑。

黄沙扑面,白日惨淡。

“死也要死在沙窝里!”头扎白羊肚毛巾的壮汉一声大吼——“这事干成,就没白活这一遭!” 酒碗相撞,一饮而尽。 空碗摔在脚下,碎片八瓣。

30年前那个春寒料峭的黎明,外号“石灰锤”的陕西定边农民石光银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成了全国联户承包治沙先行者。七勇士大战毛乌素沙地,就此开创一段石破天惊的历史。

三北,中华文化重要发源地。史前遗址、万里长城、丝绸之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祖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

然而,放眼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中国版图,横贯北方万里疆土的,是漫漫黄沙、沟壑纵横、断壁残垣。风沙肆虐、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15.6万公顷的速度扩张。

1978年11月,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时,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个彪炳史册的重大决策——在我国四大沙地、八大沙漠南缘及黄土高原建设大型防护林。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历史,也改变了亿万三北人的命运。 当代人类最为悲壮雄伟的生态史诗,由此拉开帷幕。

为了承包3500亩沙地种树,石光银卖骡子卖羊。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他脑袋被驴踢了。这里黄沙一片,哪见长过一棵树?

“石灰锤”,意思是“傻子”。“石灰锤”认准的事就是板上钉钉。 树真的种活了!在乡亲们惊异的目光中,石光银大手一挥,把招贤榜贴到乡政府门口:要想栽树你就来,我出树苗你来栽!

“七勇士”壮大到127户,浩浩荡荡开进“狼窝沙”。 结果是铩羽而归。

新承包的这5.8万亩沙地,像它的名字一样险恶。 一年失利,来年再战。三战“狼窝沙”,终于大获全胜。

那天,英雄们喝光了方圆20里内的苞谷酒。3斤酒下肚,石光银翻身骑上枣红骡子,到地里撒草籽。刚撒了几把,便醉倒在骡背上。

那骡子走30多里路回家,脑袋顶开房门,卧下,把石光银轻轻放到地上。 骡子活了25岁,2004年殁了,石光银把老伙计埋在已然满目青葱的“狼窝沙”,祭上两瓶烧酒,大哭一场?? 漫长的三北工程线上,英雄与大树并肩而立。

陕西靖边农民牛玉琴把一根木杆往沙丘上一插,杆头系块绿头巾,用羊粪蛋计数,跨大步量出自家承包的1万亩荒沙:“治不了沙,我就死在沙里!” 一只三条腿的母羊和刚产下的羊羔——内蒙古乌审旗农家女殷玉珍咬牙卖了她的全部财产,换回200多棵树苗??

为了生存,为了子孙,一代造林人殊死奋战,在三北大地谱写了一部叱咤风云、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位于三北工程线东部的黑龙江拜泉,曾是全国出名的贫困县。二十多年前,这里的水土流失触目惊心。照这样下去,200年后,拜泉将无地可耕。

时任县长的王树清像一位将军,排兵布阵,给全县3600平方公里土地划上网格,带领56万大军奋战在绿化战场。一天下午上工,谁也找不到王县长。饲养员发现,他在马槽里睡着了。

王树清带领大伙儿发展生态农业,将拜泉打造成全国平原地区第一个百万亩人工林县。远涉重洋前来参观的美国密执安大学校长拥抱他:“这是宏大的工程,你是了不起的领导者。”

时势造英雄。改革开放,为三北造林人开辟了广阔的时代空间。 王树清说,是改革春风,吹绿了拜泉。

石光银感慨,没有联产承包,就没有我“石灰锤”的今天。 张生英说,没有体制改革,哈巴湖畔仍是一片荒漠。

在宁夏哈巴湖林场,张生英坚定地推动改革。实行责任制,打破“大锅饭”,让上千名职工吃饱了肚子,也让昔日沙丘一片湖光山色。

一个被改革触动利益的人酒后一刀,砍瞎了张生英妻子一只眼睛。 多年后,砍人者刑满释放,走投无路时万万没有想到,他被接纳回林场。这人再次走进林场场长张生英的家,一进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张生英向他伸出双手?? 英雄之心,比大漠更宽广; 英雄之泪,如岁月般苍凉。

石占军,石光银的独子,2008年在运树苗途中车祸遇难。 那天是植树节。

石光银遭到了一生中最大的打击。这条铮铮铁汉,走路都得两人扶。 在石光银治沙展览馆,我们看到石占军的遗照,大个子,一表人才。 “想他吗?”我们轻声问。 “想——”

石光银虽然还笑着,但笑容刹那间凝固了,话语中透着无限凄楚和悲凉。 当年石占军栽下的树,如今已成广袤林带,郁郁葱葱,随风起伏。

石占军就葬在这里。

石光银常到儿子坟前坐一坐,点支烟,说说话。只是此时,人们才发觉,“石灰锤”老了??

奋斗二十多年,石光银领导着一个规模庞大的治沙集团,在毛乌素沙地南缘营造了一条百余公里长的绿色屏障。

这是一个改革大潮奔涌的时代,这是一个造林英雄辈出的时代。 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647万公顷,这些树按株距3米排成单行,可绕地球赤道2300圈。

山河巨变,绿荫遍野,三北人构筑了一座当代中国的生态长城,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折。

1989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三北工程题下四个大字:绿色长城。壮士悲歌

一棵重生的树,一棵远古的树,一棵孤独的树——我们的故事,就从这三棵树讲起。

宁夏盐池,有一片自古叫做“一棵树”的沙窝子。当白春兰33年前举家迁来时,那棵不知年岁、四人合抱的老榆树已被砍掉。风沙依旧茫茫,夫妇俩在原址种下了他们的第一棵树,一棵矮小而坚硬的榆树。

要种粮,先治沙。挖个浅坑把三岁女儿往里一放,白春兰和丈夫冒贤沿着沙丘种树,娃娃烫了一屁股泡也顾不上。第四年,苗苗终于长成小树,树旁的三亩地居然也打出了四麻袋小麦。

这可是能磨出白面的麦子啊!夫妇俩喜笑颜开,赶着驴车把麦子运回家。 “粮食种出来了!”每见到路边一丛灌木,丈夫都要大声吼叫;路过一块石头,他还要再吼,驴却抢先吼了一嗓子。

两个“疯子”,一头老驴。那一天,寂静的荒漠上,笑声与吼声随风远去。 第二棵是来自远古的杉树——

2003年夏天,造林人在陕西神木挖沙时发现了它,树皮已腐烂、枝条已枯萎,20多米高的树干,却依然保持直立的姿态!

人们难以推断它的生命起点,可是能想象出昔日的惨烈:风沙呼啸,林树一棵棵倒下,唯独这棵杉树以站着死去的方式,封存下了沙漠前的绿色记忆。

而今,这一幕再现于宁蒙交界的荒滩上。退休工人邱建成的11万棵树几近死光,五六米高的枯树仿佛一双双悲愤的大手,伸向天空。

种树二十多年,邱建成挑坏十来根扁担、五六十只水桶,还断了一根手指。 从2007年起,他的树就开始成片成片枯死。林子里从前一锹就能掘出水的地方,现在挖六七米深也不见水。他说,是周边新建的工业园抽干了地下水。 邱建成潸然泪下,仰天呼啸。

——谁能救活我的树?谁能救活我的树?

残缺的手在枯萎的树干上颤抖地摩挲着,摩挲着??

行走三北,这样苍凉的壮士悲歌,一次又一次激起我们心中的波澜。 在宁夏灵武农民顾芸香心里,自己不知死了多少次。

治沙,治沙,不断的投入耗光了原本丰厚的家底,作为全家唯一收入来源的100多只羊又一夜之间中毒死亡。头羊挺着不肯死去,一直到她回来,不舍地在主人腿上蹭了两下,才闭上眼睛。

追债的人来了,她躲进林子,躺在那些一天不见就挂念、却又让自己一贫如洗的树下,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种树?”

——“我为什么要种树?”三北大地的造林人,也许都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 那些沙漠、那些荒地,似乎上天就决意让它们彻底荒芜、彻底枯寂、彻底贫瘠,但总是有人不甘、不弃、不离,要改变它们和自己的命运。

后悔吗?面对我们的问题,此时已是一败涂地的顾芸香摇了摇头:“我不放弃,我没有别的选择。”

她嘴角微撇,眼睛斜望远方,目光里透着难以言说的悲伤与坚毅。一滴晶莹的泪水,挂在了她饱经风霜的脸颊上,一直没有落下。

就是这个女人,她最好的年华都伴随治沙而去了。而今,所剩的只有无钱医治的胃出血,还有那无尽的苦涩泪水。

第三棵是孤独伫立、却与守护者血脉相连的树——

在新疆库车的极旱荒原上,千年石像无嗔无喜,目睹着大千世界的变迁,也目睹了石窟守护员热合曼·阿木提20年间栽下的几百棵树渐渐死去。 几个月前,因为一项工程,仅存两棵树中的一棵也不得不挖除。

卖!她卖口粮、卖水缸、卖皮袄、卖棺材,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全都卖了,换钱买树苗。

棺材卖了,一时还用不上;皮袄卖了,怎么过冬? 先把树苗种上,冬天还没想呢。

不知多少人劝她改嫁,把林子卖了,过几天好日子。牛玉琴就一句话:“树,我不能卖;人,我不改嫁。”

她腰上挂着一只小小的铜铃铛,那是结婚前加旺送她的定情信物,已戴了48年。铃铛摇曳着她和丈夫共同的富裕梦。为了这个梦,再累,再苦,她不放弃。 年复一年,牛玉琴种树出了名,还作为改造人类生态环境杰出代表登上了联合国讲坛。人一出名,流言也跟着来了。有人说,她这个英雄掺了沙子,造林的亩数是虚报的。

牛玉琴的儿子气血翻涌,要跟人家拼命。 不动声色的牛玉琴摁住儿子。

她坐下来,写了这样一封举报信,寄了出去—— “省林业厅领导:

被誉为‘治沙英雄’的牛玉琴其实是个假英雄,其目的显然是为了骗取名誉和个人得利,动机不纯,请你们尽快派人测量核实。 1991年7月11日”

专业人员来了,精确测量后得出结果:牛玉琴治理荒沙1.7万亩,植树100万棵以上,植被覆盖率40%以上。 此招一出,谣言顿消。

多年后,她在回忆录中写道:“艰难的生活磨炼出我坚强的志气。” 三北逐梦人共同的秉性——心气高,脾气倔,韧劲足。

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梦想,他们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敢为。 另一位逐梦人殷玉珍,就住在牛玉琴家6公里外。

当初,殷玉珍嫁进沙漠,40天后才看见一个外人,兴奋得挥手大叫,结果把人家吓跑了。她找到那人的脚印,用脸盆扣起来,一连十来天,就和脚印聊天:“你是谁?为什么来这里?跟我一样苦命吗??”

少女时代对爱情和生活玫瑰色的憧憬,破碎为一片黄沙。她暗下狠劲:“宁肯种树累死,不叫沙子欺负死!”

栽树累得早产。狂风怒号,黄沙扑面,她靠墙根站着,长辫子咬在嘴里,一使劲,孩子掉落在沙子上。她剪断脐带,一拍屁股,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儿啊,你命大,像娘。”

又一个背树苗进沙窝的春天,殷玉珍流产了。

孩子埋在沙梁下,她围着小坟栽下一圈杨树苗,对还没见过世间绿色的孩子说:“娘对不起你,娘一定把你身边这些树栽活??” 爱与恨,笑与泪,生与死——梦想,与三北人血脉相连。

采访中,脖子总搭着一条白毛巾的牛玉琴带我们再次登上林丘。她脸上泛着微笑,可又有一丝落寞,一闪而过。

如今治沙11万亩,已达到行政区划允许范围的极限。无沙可治的牛玉琴,感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这是一个逐梦人无梦可逐的痛苦和惆怅。

此刻,蓦然想起牛玉琴关于最大梦想的回答——回到当年,一个人,站在沙漠上。

这个问题,我们也问过其他英雄。石光银毫不犹豫地说——治沙;王有德的回答同样是治沙。

每个造林人,都是绿色梦的追逐者。一次次伤痕累累,一次次浴火重生,即便功成名就抵达终点,又都义无反顾地选择返回人生的起点——重新出发。 不甘命运,奋力拼搏,坚韧不拔,永远向上。他们的生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这,就是三北精神!这,就是三北人! 心灵绿洲

采访车向毛乌素沙地挺进。

窗外景色由绿到黄,最终只剩下棱角分明的层层沙丘,从眼前直铺天际。包着各色头巾的西北男女在打草方格,弯腰,伫立,推进。

此情此景,恍若岁月倒流。由今天上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回到了三北工程的时间起点。

一幅幅久违的画面再次闪回——

“干!”风沙深处,石光银众人酒碗相撞,誓言在耳。 “走!”王有德带领职工,铁锹掘进沙土,挖出第一行树坑。 “叮呤呤”铃声响起,牛玉琴和张加旺抱起树苗,爬上沙丘。 在自家门口种下第一棵榆树,白春兰和丈夫相视而笑。 ??

星移斗转,三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少男少女已经两鬓斑白,一些人随风而逝。

沧海桑田,曾经的贫穷和绝望逐渐远去,埋葬了亲人战友的土地已是草木葱茏。

——绵延万里的北中国辽阔疆土,经历着由黄到绿的神奇转换。 三北治沙人,如一棵棵挺拔的大树,编织起这无尽的绿。我们问:你像什么树?

石光银说,我像樟子松,百年死不了,治沙干到老; 牛玉琴说,我像新疆杨,不弯曲,向上长; 白春兰说,我像老榆树,生命强,树冠大,好乘凉; 张生英说,我像小叶杨,能固沙,不张扬; 殷玉珍说,我像香花槐,满树都开花,老远闻到香??

三北人的生命之树各有不同的形态,又都是一样的绿,一样的坚,一样的韧,一样的向上,汇成心灵的绿洲。

三北工程35年,是生态恢复与保护的35年。 我们又想起了站在成片枯死林木之中的邱建成。

他四处去讨说法。人家争辩:为了几棵树就得把工业园关了? 邱建成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工业和种树就势不两立?

一面是生态工程艰难建设,一面是工业化狂飙突进。为工业文明的奇迹欢欣鼓舞的我们,有时也不得不为青山不再、绿树难留而扼腕叹息。

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生冲突时,该如何看待?如何取舍?如何平衡? 太中银铁路挺进河套时,在盐池划了道圆弧。有关方面增加上亿元投资,绕道十多公里,只为保护张生英和职工种植的上万亩林地。

在这道漂亮的圆弧上,我们看到了文明和进步,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未来和希望。

三北工程35年,是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的35年。

在陕西神木,新一代造林人张应龙10年种树30万亩。如今,他有新的担忧。

林场里的海子,过去每年都飞来几百只野鸭,欢叫戏水。自从发展育苗产业、大量使用除草剂,这样的画面再也见不到了。

“站在岸上,耳边一片寂静,树林起来了,鸟却少了。怎样做才更符合自然规律?该如何与自然相处?”他不断自问。

于是,他尽量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对沙漠“九治一放”——九分绿化,一分保持原貌。

在库布其沙漠,内蒙古亿利集团“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荒则荒”,科学治沙造林,尽可能使林区形成自我循环、自我修复的生态系统。同时,以“公司+农户”方式开发沙产业,不仅实现植树造林的可持续发展,还使大沙漠变成农牧民的“钱袋子”。

从毁林垦植到治沙种树,从惧怕沙漠到亲近沙漠,从征服自然到尊重自然。数十年来,三北人精神世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自然的单纯抗争,演化为和谐的对话与交融。

车下高坡,平野千里。

穿行在浓密绿荫中,我们感慨万千:是谁,为这曾经荒蛮的土地重披绿装?是谁,使饱受生态恶化之苦的三北人民重展笑颜?

3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勤劳智慧的三北人民创造了人间奇迹。三北工程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工程之难,效果之著,为世人瞩目、惊叹。

国家引导,群众参与,三北人民闯出了生态建设的中国道路。 顽强生存,追逐梦想,三北人民彰显了无愧时代的中国精神。 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三北人民凝聚了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

1978年-2050年,三北工程恰与改革开放全程同步;工程全面建成之际,也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之时。

民族复兴道路不会平坦,三北工程也进入“啃硬骨头”关键阶段。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生态文明,难点在三北,希望在三北。 三北绿色梦,与中国梦同行!

车行原野,极目远眺。遍染绿色的沙丘与依旧褐黄的沙丘交错而立,相互守望。

我们不禁遐想,在那人类感官不能触及的时空里,黄丘与绿丘是否也会喁喁私语?

绿丘:人类的几十年,改变了我们的千百年。 黄丘:我是你遥远的从前,你是我不久的未来。

绿丘:人们终于找到了打开大自然宝库的金钥匙——平衡与和谐。 黄丘:也许,找寻才刚刚开始??

车行迅疾,语声渐远。那无尽的对话,消失在莽莽丛林中。 夕阳下,古长城遗址与绿色林莽交相辉映。

突然,一群蓑羽鹤直冲云霄,在巍峨的烽火台上空低回盘旋。随着头鹤一声长鸣,它们飞向晚霞燃烧的天边,飞向生命新的起点,恰如一个代代相传的古老寓言。

作品标题 作 者 (主创人员) 刊播单位 “三北”造林记 集体 新华社 编辑 首发日期 参评项目 通讯 陈芸、汪金福 2013年9月25日 刊播版面作品字数 (名称和版通稿 10600字 (时长) 次) 这是一篇史诗般波澜壮阔、具有巨大艺术感染力的新闻精品。 作品中 国三北防护林,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35年来,在党评介 和政府领导下,三北造林人用血汗和智慧,改变了亿万人的生存环境和命运,改变了自然世界,也 改变了无数心灵,感天地,泣鬼神。《“三北”造林记》以雄奇的构思、充沛的情感、多变的手法、飞扬的文采,再现了这一慷慨悲壮的历程,写出了一部改造环境 的史诗、一部顽强生存的史诗、一部心灵成长的史诗、一部精神发展的史诗。 这 篇通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对牛玉琴、石光银、白春兰、王有德等众多造林英雄,写成功也写失败,写快乐也写痛苦,写希望也写幻灭,写坚韧也写软 弱。他们鲜明的个性和突出的时代特征,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这个群体在改革开放中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充满勇气和智慧,他们的人生故事、命运 跌宕与大漠绿洲一起构成了气势恢宏的绿色交响曲。 此稿意象奇特,结构纵横捭阖,叙事天马行空,刻画精细入微,议论精彩叠出,语言行云流水,处处体现了高超的新闻艺术水准。 此稿从哲理高度生发出了深邃的思想,以蓑羽鹤形象为比喻,提炼出了“没有终点、只有起点”的三北造林精神。稿件对人心灵世界的探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升华,发人深省,引人遐思。 在 一个半月的采访中,记者以战斗节奏,接触了三北地区8个省份采编过程 的造林人,行程约3万公里,抓到了一大批动人心魄的人物故事。他们践行“走转改”的要求,深入 基层、深入群众,每天从清晨工作到午夜。茫茫大漠,偏僻丛林,贫困山区、坑坑洼洼的乡间土路,都留下了采访团队的足迹。 在此基础上,记者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精心写作,反复打磨,九易其稿,终竟全功。 社会这 次报道被1380家中外媒体刊载,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媒体效果 用户和读者认为,新华社记者深入一线,艰苦跋涉,扎根基层,倾情讴歌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 的英雄群像和三北人民追逐“中国梦”的时代精神,这种社会责任感值得尊敬和学习,时代需要这种振奋人心的作品来唤起民众的精神力量。 三北造林英雄的故事,感动了大批网友,他们纷纷留言表达心声:“子孙后代将永远铭记这些植树英雄的功劳!” 广大林业职工认为,新华社记者走进了三北人的内心。这篇通讯揭示出了造林人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展现了从与自然抗争演化为对话与交融的升华过程。这道出了造林人想说的话,也给林业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三北”造林记》集成报道亮相 YouTube 网站后,两天内点击量突破四万次,众多欧美网友在评论中以“伟大”“了不起”等词语表达对故事主人公的钦佩,在海外舆论场触发广泛热议,激起正能量。

和政府领导下,三北造林人用血汗和智慧,改变了亿万人的生存环境和命运,改变了自然世界,也 改变了无数心灵,感天地,泣鬼神。《“三北”造林记》以雄奇的构思、充沛的情感、多变的手法、飞扬的文采,再现了这一慷慨悲壮的历程,写出了一部改造环境 的史诗、一部顽强生存的史诗、一部心灵成长的史诗、一部精神发展的史诗。 这 篇通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对牛玉琴、石光银、白春兰、王有德等众多造林英雄,写成功也写失败,写快乐也写痛苦,写希望也写幻灭,写坚韧也写软 弱。他们鲜明的个性和突出的时代特征,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这个群体在改革开放中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充满勇气和智慧,他们的人生故事、命运 跌宕与大漠绿洲一起构成了气势恢宏的绿色交响曲。 此稿意象奇特,结构纵横捭阖,叙事天马行空,刻画精细入微,议论精彩叠出,语言行云流水,处处体现了高超的新闻艺术水准。 此稿从哲理高度生发出了深邃的思想,以蓑羽鹤形象为比喻,提炼出了“没有终点、只有起点”的三北造林精神。稿件对人心灵世界的探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升华,发人深省,引人遐思。 在 一个半月的采访中,记者以战斗节奏,接触了三北地区8个省份采编过程 的造林人,行程约3万公里,抓到了一大批动人心魄的人物故事。他们践行“走转改”的要求,深入 基层、深入群众,每天从清晨工作到午夜。茫茫大漠,偏僻丛林,贫困山区、坑坑洼洼的乡间土路,都留下了采访团队的足迹。 在此基础上,记者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精心写作,反复打磨,九易其稿,终竟全功。 社会这 次报道被1380家中外媒体刊载,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媒体效果 用户和读者认为,新华社记者深入一线,艰苦跋涉,扎根基层,倾情讴歌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 的英雄群像和三北人民追逐“中国梦”的时代精神,这种社会责任感值得尊敬和学习,时代需要这种振奋人心的作品来唤起民众的精神力量。 三北造林英雄的故事,感动了大批网友,他们纷纷留言表达心声:“子孙后代将永远铭记这些植树英雄的功劳!” 广大林业职工认为,新华社记者走进了三北人的内心。这篇通讯揭示出了造林人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展现了从与自然抗争演化为对话与交融的升华过程。这道出了造林人想说的话,也给林业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三北”造林记》集成报道亮相 YouTube 网站后,两天内点击量突破四万次,众多欧美网友在评论中以“伟大”“了不起”等词语表达对故事主人公的钦佩,在海外舆论场触发广泛热议,激起正能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wf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