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04月自学考试00398《学前教育原理》历年真题

更新时间:2023-12-13 06:2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39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包括学前家庭教育和( B )1-3 A.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 C.学前社区教育

B.学前公共教育 D.托幼机构教育

2.使幼儿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之共鸣,改善幼儿社会行为的方法是( B )6-214 A.自然后果法 C.生活锻炼法

B.移情训练法 D.社会评价法

3.儿童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 A )2-66 A.家庭 C.幼儿园

B.社区 D.少年宫

4.幼儿园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开始于( C )8-292 A.19世纪2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5.对儿童实行公有公育,并且儿童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与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是( A )1-5 A.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C.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

B.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 D.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6.我国最早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 )9-327 A.孔子 C.朱熹

B.孟子 D.荀子

7.从近代起,我国学前教育的终止年龄确定为( A )1-2 A.6-7岁 C.7岁

B.6岁 D.8岁

8.20世纪50年代,把“学前教育”这一概念引入幼儿园的是( D )8-292 A.皮亚杰 C.维果斯基

B.杜威 D.乌索娃

9.我国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中指出,教与学的共同基础是( C )1-39 A.一日生活

B.游戏

C.活动 D.教学

10.在美国,各种日托中心、保育学校托收幼儿的年龄为( B )6-191 A.0—3岁 C.2—6岁

B.2—5岁 D.3—6岁

11.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中,不属于托幼机构组织的活动是( B )2-68 ...A.家长会 C.家长学校

B.家庭访问 D.家长委员会

12.目前的研究表明,现已知道的学习类型主要有( B )9-329 A.视觉型、听觉型、嗅觉型、书面型和群体互动型 B.视觉型、听觉型、肢体型、书面型和群体互动型 C.视觉型、听觉型、肢体型、口语型和群体互动型 D.视觉型、触觉型、肢体型、书面型和群体互动型

13.一般由各班开办,教师用书面形式及时向家长反映本班幼儿的最新情况、幼儿的点滴进步、阶段目标和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这是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中的( D )2-71 A.园(所)刊 C.家园联系册

B.家园(所)专栏 D.家园(所)之窗

14.在假设的情境中,幼儿的利他行为( A )6-215 A.较多 C.很少

B.较少 D.几乎没有

15.在学前阶段,最为明显的、直接体现出来的效益是( D )1-32 A.内部效益 C.个人经济效益

16.幼儿园教学的基本途径是( B )8-316 A.上课 C.劳动

B.生活活动 D.游戏 B.社会效益 D.个人精神效益

17.信息时代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师幼关系方面,教师要由师幼关系的控制者转变为师幼关系的( A )3-100 A.协调者与合作者 C.领导者与协调者

B.引导者与合作者 D.指导者与合作者

18.个人本位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 C )7-230 A.柏拉图 C.卢梭

B.英格曼 D.乌索娃

19.面对幼儿的告状行为,专业化教师会做出的反应是( D )3-116 A.抓紧了解情况,当务之急是消除争端

B.通过转移注意力、大声训斥、拿走玩具、分开、说教等方式息事宁人 C.考虑“怎样迅速解决这场纠纷”,尽量不要影响正在开展的教育活动 D.把这一事件以及对它的思考作为课程设计和班级管理的依据

20.表现出平静、性情平和、可信赖、克制、有思想、谨慎、被动等特征的是( A )9-330 A.稳定的内倾型 C.不稳定的内倾型

B.稳定的外倾型 D.不稳定的外倾型

21.下面不属于师幼关系单向度表现的是( B )5-177 ...A.教师——儿童的“代言人”,儿童——教师的“应声虫” B.教师——引导者,儿童——探索者

C.教师——规则的维护者,儿童——规则的执行者 D.儿童——教师的“玩具”,教师——“玩具”的操纵者

22.认为“课程是儿童和青年获得这些目标所必须具有的一连串经验”的是( D )7-219 A.麦克唐纳 C.坎萨斯

B.杜威 D.博比特

23.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辅导的主要和主导力量是( A )6-212 A.教师 C.班级生活

B.家长 D.集体舆论

24.下面不属于建立优质师幼关系策略的是( C )5-184 ...A.与幼儿经常性的平等交谈 C.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望幼儿的活动

25.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特征主要有互动性、民主性、激励性和( C )5-175 A.平等性与分享性 C.互主体性及分享性

B.互主体性与平等性 D.互主体性与启发性 B.与幼儿建立个人关系 D.积极回应幼儿的社会性行为

26.从历史上看,“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的( B )7-218 A.汉代 C.宋代

B.唐代 D.明代

27.当一名幼儿试图爬上攀登架但又犹豫不决时,教师支持、鼓励的目光会使他感到安全并能够自信地继续自己的活动。这体现了哪种师幼关系?( D )5-158 A.幼儿从与教师的关系中获得关爱 B.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于一定的师幼关系中

C.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关注 D.幼儿获得来自教师的安全感

28.结构主义的幼儿园课程提倡( B )7-249

A.平行式课程 C.直线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D.渐进式课程

29.认为“教师应当是父母的替代者,是幼儿自我实现和人格建构的支持者和引导者”的理论流派是( B )3-101 A.成熟主义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D.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30.意大利瑞吉欧的教育在教学方面的特色是( A )8-314 A.合作教学 C.间接教学

B.直接教学 D.支架式教学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1.学前教育价值取向1-15 答:

指的是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32.幼儿行为辅导3-108 答:

指对符合社会文化、价值标准的良好行为的塑造,对幼儿良好行为表现的支持、鼓励,以及对不良行为表现的矫正和治疗。

33.儿童观3-105 答:

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等。

34.课程模式7-236 答:

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5.简述各国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原因。10-377 答:

各国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是有一定原因的,其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基础 (2)资金基础 (3)理论基础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以上原因的促进和推动,才有了现在西方国家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才有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繁荣局面。

36.简述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途径。2-78 答:

(1)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与协作下,开展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2)密切联系社区内各种机构组织

(3)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推动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37.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8-297 答:

(1)平等性

(2)目的性与计划性 (3)广泛性(生活性) (4)多样性

38.简述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3-122 答:

幼儿教师成为专业化的教师的基本途径主要有如下几条: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2)微型教学

(3)教育活动决策训练

(4)通过反思来提高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联系实际,分析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系统性原则。4-132 答:

过去只在设计活动内容时讲求系统性,而很少在环境创设中考虑系统性。这是对环境的教育功能缺乏认识的表现,也是环境布置缺乏目标意识的表现。因此,这里强调环境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而不能盲目或随意。这就要求利用环境提供给幼儿的知识信息、活动材料等要保持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三维空间同时提供的内容要有较密切的横向联系,而且要注意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这种联系。前后更替的内容要注意纵向联系,前面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前面内容的深化和拓展。活动材料的更替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操纵由易到难。

40.结合实际论述支架式教学方式在幼儿园中的运用。8-313 答:

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1)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幼儿掌握、建构、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识活动的技能,这种掌握、建构和内化是与其年龄和认知水平相一致的,但是,一旦他获得了这种技能,便可以更多地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2)支架式教学一般包括:预热、探索、独立探索这几个环节。教师通过这几个环节逐步减少对幼儿的指导,最终放手,让幼儿独立发现、独立探索。

(3)支架式教学首先肯定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幼儿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基础。

(4)同时,为了确保学习的有效性,教育者必须不断挑战新任务和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帮助幼儿不断从借助支持到摆脱支持,逐渐达到独立完成任务的水平。这里,设置问题惰境,提出具有挑战性、能引发幼儿新旧经验之间冲突的任务,引导幼儿意识到问题的冲突,并提示解决问题的线索,便成为教育者有效的支架行为。

(5)问题在教师的提问下产生,冲突在教师的提问下明朗化,教师的提问又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线索。教师的几个问题像一个支架,把孩子的经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10分)

41.材料1:据史书记载,北宋元丰年间,饶州有一人因从小就能熟读经书而做了官,被誉为神童。于是,当地有

孩子的人家都逼着家里的小“神童”熟读《五经》。但是,小孩生性好玩,不肯好好背记。为此,家长将这些“神童”放进竹篮中,吊上树梢,使其无法玩耍。不少家长还请来家教。孩子背完一经,先生就能得到孩子家长的若干铜钿,作为酬劳与奖励。结果,饶州许多孩子被活活逼死。

材料2:近些年,不少机构或个人推出了名目繁多的培养神童的所谓“方案”、“工程”等等。在“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刺激下,很多家长趋之若鹜。例如:某培训机构曾经推出了一个计划,号称只要孩子从小接受他们的培训,10岁时就能赶超大学生。并且,不需要任何筛选,只要交钱,所有孩子都能成为“神童”。 从功能论的角度,对以上材料中的现象进行分析。1-28 答:

(1) “超前学前教育”或“神童学前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遭到人们的质疑。“超前学前教育”等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个体多方面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在儿童期。关键期或敏感期的确存在,关键期是指在某个时期儿童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错过关键期后发展障碍就完全无法弥补。

“超前学前教育”或“神童学前教育”将关键期的作用推至极化,导致了“早期经验决定论”,否定了随后阶段教育的作用。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与发展,学习与发展是伴随终生的过程。目前,人们已达成共识的是:从0岁到65岁之间所有年龄阶段都有着开发智力的机遇,而非仅仅限于人生的早期阶段。另外,关键期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儿童的固定时间段,对于不同儿童,关键期的起止时间会有所不同。

(2) “神童方案”、“超前教育”等都把教幼儿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提出了“0岁扫盲,3步读书”等。任何学前教育方案都必须是科学的,必须以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为依据。幼儿期是语言掌握的迅速时期,但是这主要表现在口语运用方面。由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给人提供了丰富的听觉刺激以及大量的运用口语的机会,不管是人类历史还是个体发展史,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口语。对书面语的理解与运用是以口语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前提

的,只有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因此,学前期儿童的语言发展任务应以口语为主,而非以书面语为主。

(3)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办法。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如果人为地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通常会以牺牲、丧失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破坏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只有全面和谐的发展才能获得长足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就是畸形发展。从儿童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无异于“杀鸡取卵”、“揠苗助长”。

(4)通过以上简单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超前教育”、“神童教育”等都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学前教育只是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中的一个,而且学前教育作用的发挥必须以遵循儿童发展规律为原则,在儿童的生理及心理条件基础上才可能实现。“超前教育”、“神童教育”等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鼓吹学前教育万能论,最终必将导致学前教育的无能。

(4)同时,为了确保学习的有效性,教育者必须不断挑战新任务和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帮助幼儿不断从借助支持到摆脱支持,逐渐达到独立完成任务的水平。这里,设置问题惰境,提出具有挑战性、能引发幼儿新旧经验之间冲突的任务,引导幼儿意识到问题的冲突,并提示解决问题的线索,便成为教育者有效的支架行为。

(5)问题在教师的提问下产生,冲突在教师的提问下明朗化,教师的提问又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线索。教师的几个问题像一个支架,把孩子的经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10分)

41.材料1:据史书记载,北宋元丰年间,饶州有一人因从小就能熟读经书而做了官,被誉为神童。于是,当地有

孩子的人家都逼着家里的小“神童”熟读《五经》。但是,小孩生性好玩,不肯好好背记。为此,家长将这些“神童”放进竹篮中,吊上树梢,使其无法玩耍。不少家长还请来家教。孩子背完一经,先生就能得到孩子家长的若干铜钿,作为酬劳与奖励。结果,饶州许多孩子被活活逼死。

材料2:近些年,不少机构或个人推出了名目繁多的培养神童的所谓“方案”、“工程”等等。在“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刺激下,很多家长趋之若鹜。例如:某培训机构曾经推出了一个计划,号称只要孩子从小接受他们的培训,10岁时就能赶超大学生。并且,不需要任何筛选,只要交钱,所有孩子都能成为“神童”。 从功能论的角度,对以上材料中的现象进行分析。1-28 答:

(1) “超前学前教育”或“神童学前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遭到人们的质疑。“超前学前教育”等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个体多方面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在儿童期。关键期或敏感期的确存在,关键期是指在某个时期儿童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错过关键期后发展障碍就完全无法弥补。

“超前学前教育”或“神童学前教育”将关键期的作用推至极化,导致了“早期经验决定论”,否定了随后阶段教育的作用。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与发展,学习与发展是伴随终生的过程。目前,人们已达成共识的是:从0岁到65岁之间所有年龄阶段都有着开发智力的机遇,而非仅仅限于人生的早期阶段。另外,关键期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儿童的固定时间段,对于不同儿童,关键期的起止时间会有所不同。

(2) “神童方案”、“超前教育”等都把教幼儿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提出了“0岁扫盲,3步读书”等。任何学前教育方案都必须是科学的,必须以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为依据。幼儿期是语言掌握的迅速时期,但是这主要表现在口语运用方面。由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给人提供了丰富的听觉刺激以及大量的运用口语的机会,不管是人类历史还是个体发展史,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口语。对书面语的理解与运用是以口语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前提

的,只有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因此,学前期儿童的语言发展任务应以口语为主,而非以书面语为主。

(3)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办法。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如果人为地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通常会以牺牲、丧失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破坏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只有全面和谐的发展才能获得长足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就是畸形发展。从儿童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无异于“杀鸡取卵”、“揠苗助长”。

(4)通过以上简单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超前教育”、“神童教育”等都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学前教育只是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中的一个,而且学前教育作用的发挥必须以遵循儿童发展规律为原则,在儿童的生理及心理条件基础上才可能实现。“超前教育”、“神童教育”等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鼓吹学前教育万能论,最终必将导致学前教育的无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vq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