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更新时间:2024-05-03 03: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15年)

安 徽 省 人 民 政 府

二〇一〇年六月

=============== 安矿家园 bbs.ahkuang.com =============

国土资源部关于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 2015年)的复函

国土资函〔201O〕137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

《关于请批准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的函》(皖政秘〔2009〕145号)收悉。根据《国务院关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批复》(国函〔2008〕120号)和《省级矿产资源规划审批办法》,经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现函复如下:

一、同意《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请子发布,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你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和有色金属生产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你省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保

=============== 安矿家园 bbs.ahkuang.com =============

障矿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必须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依法保护的原则,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

三、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提高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拓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加强煤、铁、铜、金、银、铁、铅、锌等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加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深部资源潜力预测,加大对大中型矿产地深部和外围的勘查力度。严格监督管理,改善矿业投资环境,构建地质勘查新机制,鼓励和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提高重要矿产供应能力。

=============== 安矿家园 bbs.ahkuang.com =============

四、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宏观调控。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煤炭资源。鼓励铁、铜、铅、锌等金属矿产和两淮地区煤层气开发利用。限制开采石煤、钨、锑、钼等矿产。禁止开采泥炭和可耕地砖瓦用粘土.严格执行《规划》确定的分区管理制度和准入条件,调整优化勘查开发利用布局,严格执行最低规模开采制度,提高集约化水平。严格规范管理,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积极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和矿业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 用。

五、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督促采矿权人依法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义务。健全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企制度。积极探索新机制,加快淮北、淮南、巢湖、铜陵一马鞍山等重点地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建立健全监测监督体系,加

=============== 安矿家园 bbs.ahkuang.com =============

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状况的调查和监测。建立并推进矿区土地复垦费征收使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矿区土地复垦。

六、做好《规划》组织实施工作。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在《规划》指导下,抓紧组织编制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各级矿产资源规划的目标和主要指标应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依据《规划》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活动,对不符合规划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环境治理与矿区土地复垦等项目,不得批准立项,不得审批、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不得批准用地。强化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九日

=============== 安矿家园 bbs.ahkuang.com =============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社会经济与矿产资源形势?????????? 2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2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5 三、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15 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24 一、指导思想??????????????????24 二、基本原则??????????????????25 三、规划目标??????????????????27 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34 一、工作部署原则????????????????34 二、公益性地质工作???????????????36 三、矿产资源勘查????????????????38 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总量调控????????47 一、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47 二、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52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55 四、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主要措施??????64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67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总体要求??????????67 二、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69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70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72

=============== 安矿家园 bbs.ahkuang.com =============

第七章 保证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74 一、加强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建设?????????74 二、强化规划实施的行政管理??????????75 三、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措施?????78 四、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评估调整机制???????80 五、强化《规划》实施的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80 六、保障规划实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82 第八章 附则??????????????????82

=============== 安矿家园 bbs.ahkuang.com =============

第一章 总则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省矿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宏观调控,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的保障能力,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2007年为基期,2008-2015年为规划期,2016-2020年为规划展望期。

本《规划》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范围。

1

第二章 社会经济与矿产资源形势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我省地处华东腹地,承东启西,是泛长三角经济区重要的能源、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资源与区位优势明显。

(一)2001-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2007年全省人口6676万人,GDP达到7364.2亿元,人均GDP达12045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3:44.7:3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56元;全省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43.7亿元。2001-200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5%,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4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14%。

(二)2001-2007年矿业经济回顾

首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以来,我省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勘查取得了积极成果。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安排项

2

目22个已基本完成;商业性矿产勘查逐步规范化,矿业权市场初步建立,有效探矿权数量逐年增加,勘查投入逐步多元化,私营地质勘查投入增长50.61倍,新增矿产地51处,矿产资源总量累计增长14.58%。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稳步发展,开采总量调控初见成效,开发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矿山已占矿产地总数的80%左右,基本实现“十五”规划目标提出的各项任务(见专栏一2001-2007年矿业经济完成情况)。由于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了产值超百亿元的淮南矿业、淮北矿业、皖北煤电、新集能源、铜陵有色、马钢集团、海螺水泥等七家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大型矿业集团,矿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采矿权市场日趋活跃,促进了招商引资,加快了我省社会经济发展。

专栏一 2001-2007年矿业经济完成情况

序号

“十五”规划指标

指 标

2005年预期值

矿产品总2.11亿吨 量

2005年完成情况 3.01亿吨

2007年 完成情况 3.4757亿吨

2001均增加

9.2%

2007年年

1

3

2 3 4 5 6 7 8 9

矿业产值

煤 铁 铜 水泥用灰岩 进出口贸易总额

提交大中型矿产地 矿山总数

“三率”

213.8亿元 5500万吨 850万吨 410万吨 2500万吨

404.98亿元 7801万吨 1227万吨 401万吨 5552.7万吨 30.34亿美元

459.52亿元 8556.1万

吨 1785万吨

18.3%

7.6% 11.93%

6.34%

15.8%

28.5%

619.13万吨 6063.91万吨 55.64亿美元 6处

14处

5783家 进一步提高 25%

6629家 煤68.18%, 铁84.76%, 铜88.77% 21.22%

5906家 81.11% 82.06% 80.85% 22.60%

-2.75%

1% -1.8% -0.3%

10 水平

矿山环境治理率

矿山治理面积

11 12

10152公顷 8617公顷

11685顷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矿山地质环境逐步好转。首轮规划期,重点对淮北、宿州、淮南、马鞍山、铜陵等地区加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两淮地区煤矿塌陷区治理投入资金5790万元,复垦土地

4

3129.25公顷,铜陵地区新桥和铜官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资2801万元,开展了塌陷区、废水、尾砂库治理,保护了矿山地质环境。

2007年我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含亚矿种),列入年度资源储量统计的矿产82种;矿产品总量3.4757亿吨,采矿业总产值459.5175 亿元,较2005年年均增加7.5%和6.5%;全省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包括矿产采选业、相关能源与原材料加工制品业产值达3687.8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7.0%;利税总额达到185.77亿元;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55.64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35.8%。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一)矿产资源概况

2007年资源储量统计表列入矿区1084处(不含共伴生矿床286处),其中大型矿床159处,中型227处,小型304处,小型以下394处。

5

1.主要矿产 (1)能源矿产

煤炭是我省优势矿产,在华东煤炭工业生产布局中地位显著。矿区210处,查明资源储量275.74亿吨,主要分布于两淮煤田(附表2)。

(2)金属矿产:

铁矿:矿区186处,查明资源储量43.85亿吨,小型及以上矿区76处,其中品位大于45%的富铁矿占38%,主要分布在马鞍山、庐江等地。

铜矿:矿区115处,小型及以上矿区21处,共伴生矿产地14处,累计查明铜金属储量555.94万吨;主要分布在铜陵、安庆、滁州、庐江等地。

金矿:矿区47处,小型及以上矿区29处;共伴生矿产地34处,累计查明金金属储量360.63吨;主要分布在沿江地区。

(3)非金属矿产

我省是华东地区非金属矿产重要基地,其中水泥用灰岩、方解石、硫铁矿、明矾石、凹凸棒石粘土、

6

石膏、膨润土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10位。

方解石:矿区24处,查明资源储量4.69亿吨,分布于池州、宣城等地。

硫铁矿:矿区28处,小型及以上矿区15处;共伴生矿产地47处,合计查明资源储量9.3亿吨;主要分布于沿江地区。

水泥用灰岩:矿区102处,查明资源储量87.79亿吨,小型及以上矿区99处,主要分布于沿江地区;

石膏:矿区16处,查明资源储量38.72亿吨,主要分布于定远盆地。

(4)水气矿产

地下水:地下水天然资源量183亿立方米/年,可采资源量158亿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淮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丰富,而江淮分水岭地区是全省严重缺水区。

矿泉水:已勘查137处,总开采量5.8167万立方米/年。

2、我省矿产资源基本特点

7

(1)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储量丰富。其中煤、铁、铜、水泥用灰岩、方解石是我省优势矿产,其资源储量在华东乃至全国均位于前列,是长三角经济区能源、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基地。

(2)大型矿床少、小型矿床多,其中大中型矿床约占总数的35.6%;贫矿多、矿石组分比较复杂,采选条件复杂。

(3)主要矿种产地分布相对比较集中(附图1)。 (4)锰、铜、铅、锌、铝、钼、钨、锑等矿产资源不足。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工作程度

到2007年底,全省共有勘查资质的地质勘查单位63个,地质勘查总投资已达4.3282亿元,其中社会投资2.945亿元,各种勘查手段较为齐全,调查评价和勘查工作不断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

1.调查评价程度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已覆盖全省;完成1:25万区域地质调查3幅,占全省总面积的25.07%;1:5

8

治理率为72.13%。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矿业结构调整步履维艰。“十五”期间,我省矿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目前“五小”矿山数量仍然较大,矿山布局虽然得到一定改善,但布局不尽合理的现象未有根本好转,大矿小采、一矿多开、矿产资源浪费的现象依然存在;采矿权整合还不到位。矿产品的换代和加工技术更新进展不快,节能减排降耗任务依然很重,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缓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依然存在,矿山环境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产品的深加工程度仍然不足。尤其是小型矿山开发利用方式粗放,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开采工艺不规范,安全管理不到位,不仅浪费矿产资源,产品也缺乏市场竞争力。

3.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比较严重,治理率明显偏低。

14

4.地下水开发利用结构不尽合理,易诱发地质环境问题。沿淮和淮北一些城市浅层地下水利用程度偏低,过分集中开采深层地下水,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大面积水位降落漏斗,其中以阜阳市问题较为严重。

5.地质勘查工作相对滞后,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不足,尤其是有色和黑色金属矿产后备矿产地严重不足。同时,矿产勘查与开发存在急功近利和短视现象,不按设计方案施工的问题仍然存在。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勘查脱节,加大了地质勘查工作的风险。

6、矿产综合勘查缺乏足够认识,在勘查某种主要矿产的同时,如何加强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勘查,无论是设计还是勘查过程都没有给予高度关注。

三、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一)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可供性分析

目前我省处于工业化初期,主要消费的传统矿产资源煤炭、铁、硫、水泥用灰岩等有一定的保证程度,而有色金属及贵金属严重不足;工业化中期所需的现

15

代矿产资源铝、钾、铬、金刚石、石油、天然气等基本空白,锰、镓、钒储量有限;而工业化后期需要的新兴矿产资源钴、锗、铂、钛和稀土元素等十分稀缺。因此,总体来说,我省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不高,供需形势比较严峻。主要矿产供需形势分析如下:

1.能源矿产:能源矿产以煤炭为主(2007年石油保有资源储量81.7万吨,年石油炼制加工消费原油449.2万吨,供需缺口较大)。据预测两淮煤田煤层气-1500米以浅资源量约为9087亿立方米,其勘查与开发利用尚处于攻关阶段,工业性利用仍需假以时日。

截至2007年,我省上表煤矿区210处,保有资源储量255.59亿吨,位居全国第10位;生产原煤8556.1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量9025.73万吨。按年增长率12%预测,2010年原煤设计产量可达1.5亿吨,实际产量可达1.2亿吨;需求量按年增长率8%预测为11370万吨,基本供需平衡。预测2015年前消耗煤炭资源储量10亿吨,即使不新增资源储量,到2015年仍保有储量240亿吨左右,完全满足规划期内

16

对煤炭资源需求。预测全省煤炭潜在资源储量611.55亿吨,分布区域为:淮北煤田267.43亿吨,约占43.73%;淮南煤田328.03亿吨,约占53.64%;江南煤田16.09亿吨,为2.63%。我省煤炭具可持续发展优势,为保障需求应加大产能。

2.金属矿产:我省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具有一定资源储量和规模的矿种主要为铁、铜,其次为铅、锌、金、银、锰、钨等。

铁矿:上表矿区186处,2007年保有资源储量40.22亿吨,居全国第4位;年产铁矿石1784.6万吨,矿石原料自给率仅为29.49%。马钢公司占有资源储量15.21亿吨,约占38%;未设置矿权的大中型矿产地10处,主要分布在霍邱、庐江地区,资源储量约占20亿吨左右。我省对钢铁和铁矿石的需求仍呈快速增长趋势,预测“十一五”铁矿石年均增长率为10%,2010年年产铁矿石为2376万吨,需求量约为4778万吨,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突出。由于“十一五”重点开发庐南、霍邱铁矿,铁矿资源供需矛盾将有一定程度的

17

缓解。我省庐枞、霍邱、马芜等地区仍有找矿潜力,预测可发现大中型矿产地4-8处,新增资源储量3.5-5亿吨。2015年预测需求量为7020万吨,年产矿石量3827万吨,缺口仍然较大。

铜矿:上表矿区115处,保有铜金属储量339.52万吨,居全国第8位。2007年省内自产铜矿石619.13万吨,只能满足冶炼能力的18.97%。按年增长率8%预算,2010年年产矿石量737万吨,需求量2894万吨;2015年矿石产量987万吨,需求量3873万吨,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十五”期间铜官山、金口岭等主要生产矿山,因资源枯竭相继闭坑;铜官山铜矿、凤凰山铜矿、铜山铜矿属于资源严重危机矿山。冬瓜山铜矿是新开发的矿床,采矿能力为429万吨/年,可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压力。

铅锌:上表矿区31处,铅保有金属储量44.83万吨,2007年产矿石量26.32万吨,自产矿石不能满足冶炼需要,自给率仅为40%,预测2010年需求量为31.34万吨,2015年需求量为41.95万吨;锌保有金属

18

储量86.94万吨,2007年产矿石量13.8万吨,自产矿石能满足省内冶炼需求,预测2015年需求量为22万吨。

金、银:2007年,保有金金属储量229.24吨,年产岩金矿石量89.01万吨。目前,相当一部分矿山面临资源枯竭,服务年限仅有5-10年。2007年保有银金属储量4675.13吨,矿山服务年限仅为5-10年,资源保证程度较低。

3.非金属矿产:我省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比较齐全,开采条件较好,经济潜力巨大。2007年,我省水泥用灰岩、方解石、硫铁矿、凹凸棒石粘土、膨润土、玻璃用石英岩等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非金属建材矿产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保证程度较高。

硫铁矿:保有资源储量68652.91万吨,位居全国第2位。2007年年产矿石39.45万吨。预测2015年,需求量为63万吨,资源保证程度高。

水泥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82.16亿吨,位居全国第1位。目前,79.4%的资源已被占用,其中海螺集

19

团占用资源40.86%;2007年年产矿石量6063.91万吨。按年增长率10%预测,2015年需求量为14469万吨。按年需求量1.2亿吨计算,可采68年以上,资源保证程度高。预测潜在资源储量1456.12亿吨,接续资源实力雄厚。

方解石:保有资源储量4.5782亿吨,位居全国第一位。目前精深加工或改性工艺得到较快发展,池州市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活性氧化钙、纳米级碳酸钙基地。2007年全省生产方解石矿石260.37万吨,主要销往省外或出口国外。预测2015年需求量为356万吨。按年需求量300万吨计算,可采119年,资源保证程度高。我省方解石矿资源潜力较大,仅对石台-青阳一个成矿远景区预测,潜在资源储量为11.16亿吨。

凹凸棒石粘土:保有资源储量2516.52万吨,位居全国第2位;年产矿石量6.5万吨,除供本省消费外,主要销往省外。预计2015年的需求量为10万吨,按年需求量10万吨计算,可采250年,资源保证程度

20

高。矿区外围尚有找矿潜力,其潜在资源储量为1.33亿吨。

膨润土:保有资源储量1.49亿吨,位居全国第5位;年产矿石量15.56万吨,产品供大于求,近60%销往省外。预测2015年需求量25万吨。我省膨润土资源潜力较大,仅对兰田-绩溪一个成矿远景区预测,其潜在资源储量为4.5043亿吨。因此,膨润土是我省资源保证程度很高的矿种之一。

玻璃用石英岩:保有资源储量9140.55万吨,位居全国第7位;年产矿石量198.31万吨。预测2015年需求量316万吨,按年需求量300万吨预测,可采30年。预测我省玻璃用石英岩潜在资源储量21.59亿吨,资源潜力较大,保证程度较高。

4、水气矿产

地下水:淮河以北地区年开采量为14.88亿立方米,江淮丘陵地区年开采量仅为1亿立方米;开发利用程度低。

矿泉水:开发利用程度低。稀有珍贵矿泉水产于

21

皖西北和江淮丘陵中南部,开发前景乐观。

(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综合评价

二十一世纪前30年是我国实现工业化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关键阶段,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仍然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将快速发展,随着经济总量、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仍然呈现持续增长,要求不断扩大矿产资源的有效供给。特别是长三角经济区将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和现代矿产资源的用量不断增长,势必促进我省对能源、冶金、有色、建材和化工等矿产品的开发利用。因此,从总体看,在规划期内我省矿产资源消费总量将呈上升态势。坚持“立足国内、扩大合作”的方针,在规划期内我省矿产资源严峻的供需形势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近年来,我省能源消费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消费总量达到9025.73万吨。按年增长率8%预测,2010年和2015年煤炭需求分别达到11370万吨和16706万吨。为此,我省提出“十

22

一五”期间建设两淮亿吨煤炭基地,大力发展煤炭产业,可望缓解我省煤炭资源供应紧张局面;同时,积极推进淮南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国家“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工程,建成15条天然气省内支线管道。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降耗技术,逐步推广新能源,使天然气、煤层气、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地热能等高效、清洁能源的比重有所增加。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对石油应鼓励原油进口,限制成品油进口;煤炭工业要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实现产需平衡,加强宏观调控,扩大出口。

我省是金属矿产消费大省,2007年消耗钢铁3180.4万吨,金属铜48.6万吨,由于矿石原料供给不足,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

我省“十一五”期间充分利用我省原材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钢材短缺品种、铜材精深加工、纳米粉体材料、新型干法水泥、玻璃深加工等,努力提高矿产品附加值。2010年马钢力争达到钢产量2000万吨,铜陵电解铜生产能力达到70万吨,海螺集团形成1.5

23

亿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使非金属材料产业居国内领先地位。为实现上述目标,除部分非金属矿产资源外,大多金属矿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将愈来愈高。

为此,必须建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新格局,坚持“立足国内、扩大合作”的方针,加强矿产资源勘查,持续增加矿产资源储量;坚持有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实施开源节流并重;加强与省外乃至国际合作,鼓励我省矿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和国外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工作,努力改善我省矿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紧张的局面。

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

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坚持“在保护中开发,

24

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精品钢铁基地、有色金属基地、新型建材基地和两淮亿吨煤炭基地。大力发展煤、铁、铜的开发利用及新型建材产业。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和建设绿色矿山;坚持重点勘查,合理布局、有效利用,规范管理、科技创新。统筹兼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依据并服从上级规划的原则。本《规划》以《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为依据,与我省有关行业和部门规划相衔接。

2、开源节流、保障发展的原则。加强基础地质工

25

作,积极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努力实现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深部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着力转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和有效利用。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强化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实行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统筹的原则。统筹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切实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统筹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耕地保护。

4、优化布局与总量调控的原则。明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方向与重点,科学制定勘查与开发利用的空间布局,强化规划的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规范矿产资源勘查与开采准入条件。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6

5、立足国内、扩大合作的原则。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依据矿产资源禀赋特点和开发利用条件,充分利用省内资源和市场,同时,积极利用省外和国外资源和市场,为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6、科技创新与完善管理机制的原则。积极推进矿产勘查、开采和综合利用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机制,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指导矿业权的合理设置,强化管理人才队伍,提高矿证管理水平。逐步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和规划管理体系。

三、规划目标

(一)2008-2010年目标

以提高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分为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两类。

1、约束性指标:主要包括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矿产

27

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指标。是确保实现的政府责任目标。

2、预期性指标:是在导向性基础上期望达到的发展目标。其内容涉及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等内容。

专栏二 2008-2010年规划约束性指标

类 别

序号

指 标

实现2010年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覆盖全省;重要成矿带1∶5万区域地质和矿产调查面积1.36万平方

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

2 1

千米;开展全省重要矿种资源潜力评价;重要成矿远景区开展1∶5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调查,开展沿江成矿带1∶2.5万航磁测量。加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及深部找矿手段的综合研究。 实现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覆盖全省。开展1:25万淮河流域农业地质调查。开展重点城市地质调查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

矿石总量年均增长6-8%,2010年达到4.32-4.383

亿吨;采矿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8%,2010年达到547.3-578.9亿元。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4

限产矿种总量(金属量)调控指标:钨570吨;钼70吨;锑459吨。 5 6 7

严格执行规划制定的小型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见附表19)。

严格执行小型矿山最低服务年限标准(见附表19)。 固体矿产开采区回采率比“十五”期间提高3-5个

28

百分点,薄煤层采区回采率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80%,厚煤层不低于70%。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8

全省矿山地质环境规划治理面积13730.66公顷,治理率达40%,土地复垦面积10877.56公顷,土地复垦率为40%;新建矿山环境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类 序别

号 1

矿产资源2

勘查

3 4

矿产资源5

开发利用

6 7

100%。矿山采选(洗)的“三废”达标排放率和综合利用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为25%。

2008-2010年规划预期性指标

指 标

预期提交可供进一步勘查的大中型矿产地10~15处,其中包括煤、铁、铜等矿产地5~8处。

新增333及以上资源储量:煤10亿吨,铜40-60万吨,铁3-5亿吨,水泥用灰岩20~30亿吨。

为危机矿山提供新增煤炭资源储量3~5亿吨、铜30~50万吨、金20~30吨、铅锌20~30万吨。

主要矿种矿石产量调控指标:煤:1.2亿吨;铁:2376万吨;铜:737万吨;方解石:293万吨;水泥用灰岩:8519万吨;冶金用白云岩:544万吨;玻璃用石英岩:236万

吨。

设置重点矿种和重要成矿区带勘查规划区块21个、开采规划区块30个。

减少小型矿山企业总数1600家,矿山企业数量控制在5000家左右。中、大型矿山比例从目前的3.03%提高到9%。 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矿山企业综合利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固体废弃物(废渣、矸石、尾砂)资源二次开发利用水平有所提高,矿山废弃物综合利

29

用率达到60%。

固体矿产选矿回收率比“十五”期间提高3-5个百分点。8

煤炭洗选量从目前的26%提高到80%以上,动力煤洗选量争取达到总洗选量的60%;逐步关闭不符合生产和安全、环保条件的小矿山。

调整重要矿种采、选、冶比例,改变以原矿生产为主的单9

一加工技术结构,加大选矿总量,增加高档次、高科技产品比重。

加强新型材料开发,大力发展碳酸钙纳米粉体材料、新型10 干法水泥、玻璃深加工等产品,进一步提高优质矿产品比

重,优质矿产品比例提高5—8个百分点。

促进中心城市地热资源利用;优化铜、铁矿山资源配置,有序开发霍邱铁矿和庐南铁矿;有序开发方解石、石英砂、11 煤系高岭土、凹凸棒石粘土等非金属矿产,形成国内领先

地位。扩大七大矿业集团规模,实现集约经济效益。建成和完善全省9大矿业经济区和6大矿业基地。 12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14

加强矿政管理,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准入条件,完善规划对矿权审批的制度。 13

建立健全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和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

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制度体系和行政监督管理体系,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以及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实现全省矿山环境的基本好转。

(二)2011-2015年规划目标

1、约束性指标

30

专栏三 2011-2015年规划约束性指标

类 别

序号

公益性地质调1

查和矿产资源勘查

2 3

4

矿产资源开发5 利用

6

7

矿山环

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8

指 标

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基础性、公益性地质

调查以1:5万矿调为重点,加强区域矿产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和农业地质调查力度。加强重点成矿区成矿规律及深部找矿综合研究。

加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基本防止因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地下水污染监测和预报系统。 矿石总量年均增长6%左右,2015年达到5.82亿吨;采矿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2015年达到827.35亿元。限产矿种总量(金属量)调控指标:钨629吨;钼78吨;锑791吨。 严格执行规划制定的小型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见附表19)。

严格执行小型矿山最低服务年限标准(见附表19)。固体矿产开采回采率比“十一五”期间提高2-3个百分点,矿山规模结构进一步调整,压缩小型矿山总数的20%,矿山总数控制在4000家左右。中、大型矿山比例提高到12%。

全省矿山地质环境规划治理面积20120.73公顷,治理率达60%,土地复垦面积15068.99公顷,土地复垦率为60%;新建矿山环境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100%。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为35%,土地复垦率为30%。

2011-2015年规划预期性指标

31

类 别

序号

指 标

矿产1

资源勘查

2 3

矿产4

资源开发5 利用

6

7

在重要成矿远景区初步实现深部找矿和新类型、新矿种的找矿突破,完成大宗支柱性矿产地的详查-勘探5-8处,

其中包括煤、铁、铜矿产地3-5处。争取发现一批可供普查的大中型矿产地,提交334资源量的大中型矿产地8-10处。

新增333及以上资源储量煤10亿吨,铜50-80万吨,铁4-6亿吨,水泥用灰岩40~50亿吨。

主要矿产矿石总量调控目标为:原煤17663万吨;铁3827万吨,铜987万吨,铅41.95万吨,锌22万吨,金142万吨;水泥用灰岩15013万吨;方解石限产保值,年增长率为4%(附表7)。限制开采普通萤石、石煤、重晶石、石棉、建筑石料、砖瓦用粘土等矿产,严格控制现有矿山开采总量。控制低品位硫铁矿、磷矿的开采总量(附表7),禁止新建低品位硫铁矿矿山。

设置重点矿种和重要成矿区带勘查规划区块50个、开采规划区块42个。

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论证,严格矿山设计要求,矿山企业严格按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积极发展精深加工技术,强化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制。 固体矿产综合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分别比“十一五”提高3—5、5—8个百分点。固体废弃物(废渣、矸石、尾砂)资源二次开发利用水平有所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

努力形成矿产品多渠道、可持续的供应机制。鼓励支持“走出去”勘查开发我省工业发展短缺的富铁矿、铜矿和经济建设急需的其它矿种,建立稳定的供应基地。鼓励矿山企业参与我国西部石油、钾盐、磷、锰、铝等资源开发。

32

8

扩大七大矿业集团规模,进一步完善全省9大矿业经济区和6大矿业基地。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规范矿业权市场,逐步完善以矿

9

山企业为主体的矿业权市场。不断完善矿政管理,强化规划对矿权的审批制度。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10

健全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和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

健全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制度体系和行政监督管

11

理体系,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以及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监督管理,加强历史遗留矿山环境治理,实现全省矿山环境的根本好转。

(三)2016-2020年规划目标展望

继续完成重要成矿远景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土壤化探测量;开展重要成矿区带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提高地质矿产地勘查程度,主要矿种包括煤、铁、铜。坚持“立足国内、扩大合作”,使矿产资源的可供性和保证程度进一步提高;应用GIS技术完善矿产资源评价系统、水工环地质评价信息系统。

全省矿石量保持稳定增长,采矿业总产值保持持续增长,矿产品精深加工比例进一步提高,进出口贸

3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vm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