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编辑意识

更新时间:2023-05-20 13:4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TELEVISION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编辑意识

陈育华

藤青

能和观众进行积极顺畅的沟通。

按照通常的分工,后期编辑拿到了新闻稿件后进行剪辑工作,稿件是后期编辑制作的依据,这是后期制作有别于文字编辑和记者的一项工作。文字编辑的工作对象是文字———稿件,而后期制作的对象是画面和声音,如何使声画准确贴切地表现文稿的内容呢?后期制作准确理解文字编辑的意图是关键。

编辑部是整个新闻部的中心,根据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重大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形,编辑部确定报道思想,拟定报道计划,关注社会热点,把握舆论导向。如果一个电视新闻后期制作对当前的形势不闻不问,那么就无法理解新闻的精神实质,对声画的把握可能就会陷于呆板机械;如果对于当前的宏观形势有了准确的了解后,对于编辑部组织当前的报道重点和报道思想就能心领神会,采用声画表现形式自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因此,电视新闻后期制作也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政策观念,从大处入眼,小处入手才能顺理成章。

除了正确理解文字编辑的意图外,电视新闻后期制作还应采取积极行动参与新闻编辑的各个环节。一般来说新闻部都会定期召开新闻例会,记者上报选题,编辑组织新闻策划等等工作,后期制作如果参与选题确定,参与新闻策划,从一开始就

BROADCASTTELEVISION

"!

在电视新闻产品的制作中,

如果后期编辑的编辑意识强烈,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多种编辑手法的话,往往会使一条新闻增色不少,如果后期编辑缺乏编辑意识,编辑手法机械呆板,一条本来可以出彩的新闻也可能会陷入平淡,引不起观众的收视兴趣。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编辑,除了能够深刻理解责任编辑的编辑意识外,还应具备有别于文字编辑的独特编辑意识,也就是对于电视新闻符号———画面和声音两者如何配置应有自己的独特意识。

一般而言,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是指根据声画同一的原则,将记者采录回来的素材根据文字编辑编好的稿子进行剪辑,最终和片头、主持人出像、音乐、字幕等合成完整的电视新闻,播出供观众收看。从电视台内部分工来看,电视新闻后期制作往往从属于编辑部或者技术部:从属于编辑部时,往往注重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编辑能力,也就是理解新闻内容的能力;从属于技术部时,往往注重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操作能力,也就是掌握实用技术的能力强弱。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角色定位模糊或者定位不准确的情况:从属于编辑部的后期制作容易忽略对技术的学习,从属于技术部的后期制作又容易忽略对新闻理论业务的学习。那么,如何对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进行准确定位呢?

从后期制作的最终产—电视新闻入手来解读,我品——

们对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角色定位应当有以下几方面认识,首先,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是一个多岗位的整体:后期制作包括图像编辑,电子编辑,字幕员等,一条新闻要达到播出要求,不是一个后期编辑就能完成的,必须依赖于各个岗位的默契配合,因此,团队合作观念对于后期制作来说至关重要的。其次,电视新闻后期制作应摆脱被动的角色,不管是属于编辑部也好,属于技术部也罢,后期制作都应发挥在制作环节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事实上,后期制作应该是编辑部和技术部的桥梁,只有搭好了这个桥梁,电视新闻产品才能保证质量。在这个环节,电视新闻后期制作应该是主人翁。

电视新闻的最终消费者是观众,观众喜欢看什么样的新闻,是所有电视新闻工作者都必须考虑的问题,而观众喜欢看哪种形式的新闻,就是电视新闻后期制作人员着重要考虑的问题。电视新闻是利用声画形象与观众进行交流的,只有对观众的收看习惯和收看心理有一定的研究,才能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准确无误地传递新闻信息。重视观众的收看爱好,形成正确的观众意识,在剪辑时就自然会站在观众的角度进行编排取舍,和观众同悲喜,共哀乐。任何时候,电视新闻后期制作心中都必须装着观众,以声画形象作为载体,适应观众的收视习惯和爱好,才

………视听纵横2008 2

BROADCAST

了解新闻的整体安排,这对后期制作把握新闻重点、了解新闻细节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后期制作是电视新闻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后期编辑不应仅仅停留在这一个环节上,对前期环节的了解与参与,是为了准确迅速地完成最后一个环节打好基础。

理解了文字编辑的意图,对整个新闻采制环节也有了清楚的认识后,接下来就要做好后期编辑的准备工作了,电视新闻用声画与观众交流,后期制作就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一个是画面素材的准备工作,一个是声音素材的准备工作。不要小看这个准备工作,有道是“磨刀不

,准备工作做得充分,误砍柴功”

后期制作就能顺畅高质地完成,准备工作做得不到家,后期制作就容易出现疙疙瘩瘩。

画面素材的准备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通读记者采制回来的声画素材,电视新闻的素材基本上是由记者采集,然后交到后期编辑手中进行编辑。通读素材体现了对记者劳动的尊重,记者采集回来的素材有哪些精彩画面、有哪些感人细节后期编辑都能了如指掌,如果素材比较长,后期编辑还应做个场记,以便编辑时方便及时地找到画面,不至于到时手忙脚乱。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素材不足或不理想的状况,以便及早采取补救措施。

二是资料画面的积累。在系列报道和重大策划报道题材中,资料的积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一些新闻背景介绍或是回顾性的策划报道中,要用到大量过去的资料画面,如果没有一定的资料积累,就不能完成新闻的剪辑工作。因此,电视新闻后期编辑心中应该有一根弦,就是对于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或是一

些不可多得的画面,要记得随时保存下来。

三是注重多渠道收集素材资料。除了自己积累素材,后期编辑还要广开思路,多方收集资

影像资料,当事人保存的照片、

料,其他媒介同行的资源,热心观众提供的影像素材,甚至一些影视资料,都是不可不多得的素材,可以极大地丰富画面信息。

声音素材的准备工作相对而言没有画面素材那么复杂,这里的声音素材指除了记者拍摄回来的同期声、现场声和主持人的配音外,还指在新闻中出现的音乐及音效,音乐音效在新闻中有转场、强化、节奏等作用,基本上都是现成的音乐资料,一般不太可能自己去谱曲。因此,电视新闻后期制作要注重平时对音乐音效素材的积累,根据音乐在新闻中所起的作用,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归档,以便于在后期制作时及时调用。

在后期制作的准备阶段,基本上就是精确理解文字编辑意图的过程,只有从精神实质上理解了文字编辑的意图,才能做好充分的声画素材准备,才有可能编出生动活泼的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很大一部分素材由记者提供,记者提供素材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期制作的可操作空间,因此,后期制作和记者之间的沟通很重要。很多后期编辑没有当过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感受就不如记者来得直接和深刻,记者经常抱怨后期制作编辑图像时浪费了许多富有信息量的素材,而是采用一些并不是最有代表性的画面;而后期制作有时也会抱怨素材太少或者是素材不够理想。如何减少或者避免这种遗憾呢?后期制作和记者之间可以通过积极的互动来解决这个问题。

研究

后期编辑要编好一条新闻,首先自己要读懂读透记者拍摄的声画素材,哪些镜头拍得比较好,哪些镜头构图不够理想,哪些镜头是欠缺的,要不要采取补救措施,声音的效果好不好都要了如指掌。就像拿到稿件后要精确理解文字编辑的意图一样,后期编辑也要准确理解记者的采访意图。要准确理解记者的采访意思,我们不妨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如果后期编辑是记者,到了新闻现场后,应该选取什么作为拍摄重点呢?选择哪种拍摄手法比较合适?镜头长短该如何取舍?细节应作如何表现呢?通过设身处地地从记者的角度出发,后期制作可以比较准确地感受到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把握,从而加深自身对素材的理解,为后续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换位思考能够准确理解记者的采访意图,但后期制作并没有亲临其境,对现场的感受就不如记者深切,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后期制作积极参与记者现场采访,对新闻事件有了第一手的感性认识后,编辑新闻才会有真切感觉,编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参与现场采访尤其有利于对细节的把握,细节赋于新闻个性,细节也使主题得到升华,细节能让一条新闻在观众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一条新闻的感人之处也在于细节,而在现场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触人心弦的细节,对每个细节所代表的含义一下子就能了然于心。参与现场采访的直接好处是,后期制作能准确迅速地抓住最富信息量的素材。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记者拍摄回来的素材有时不尽如人意,如同期声和现场声的采集是记者在前期采访时完成的,后期编辑只能根据记者采访回来的素材质量决定是否采用

2008 2

视听纵横………

BROADCASTTELEVISION

"!

TELEVISION

谈记录片的拍摄

杨金刚

反而可以强化视觉效果,让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突出片子的主题和所要表达的意境。近几年来,我与同事合作拍摄了不少专

“非记录”题片,其中使用了不少

的方式。而恰恰是这些“非记录”的画面,赋予了这些片子以新意。

光效

拍摄一般的记录片,我们只要按照正常的指数进行暴光设置。可是在一些专题片里,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光效,来营造一种特殊的意境。在拍摄江南古镇系列专题的过程中,我就曾与导

演商量,是否可以直接拍成“暖调子”的画面。因为,我们那天去拍摄江南古镇,其实就是想反映它的古风古韵。而假如能将画面处理成“暖调子”的效果,就可以更加贴近片子的主题,让镜头更好地反映拍摄物的内在的神韵,唤起观众的更强烈的情感共鸣。最后,导演同意了我的设想。具体做法是,在5600K的色温条件下,用3200K的滤色片调节白平衡,再恢复到5600K的滤色片进行拍摄。这样,镜头里出现的画面就可以变成我们平常所说的“暖调子”。这样,江南古镇系

“暖列片的大部分画面,就成了

调子”画面。当然,一部系列片全是充满怀旧情调的“暖调子”画面,那就不免有单调之嫌。所以,

BROADCAST

电视摄像看似一种比较简单的工作,它的目的只是记录,记录画面,记录声音。但是,在一些专题片中,画面和声音的记录,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按照国外同行的分类方法,专题片是纪录片中的一种。所以也容不得搀假的“纯记录”式的。但是,我更愿意把专题片看成电视领域里的“报告文学”。在专题片中使用一些“非记录”的加工手段,

"!

同期声和现场声,主动权掌握在记者手里,后期编辑处于被动的地位,有些记者对自然音响的采集随意性很大,这也给后期编辑采用音响带来一定的困难。记得我们在编辑一条医务人员千里护送病人回家乡时,一个负责血液的医生从血站调来所需血液后,匆匆跑向救护车,一时慌乱不小心摔了一跤,这里记者刚好拍到这个场景,但是遗憾是的我们听到记者这样一句话:“站起来再跑一下。”这时医生已经站起来了,在编辑这个画面时我们不得己去掉了现场声。所以,要获得真切可用的自然音响,非得在前期拍摄时就注意采集自然音响,如果一条稿子里要用到大量的现场声,后期制作一定要和记者及时沟通,提醒记者除了及时打开话筒外,还要注意自然音响的音质,记者不能随便开口说话,避开周围任何多余的人声,这样才能获得自然真实的音响。

后期编辑可以邀请记者一起来参与后期制作,在编辑中发现问题及时和记者交流。在每周的新闻例会上,后期编辑也可以和记者对策划稿进行沟通,在策划阶段对稿子的表现形式往往也会有所考虑,对于一些需要特殊处理的素材,后期制作要及早提醒记者应该注意摄录的画面和音响,让记者了解拍摄时应注意的采访要点,镜头的长短,景别的选取尽量避免随意性。

后期制作是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认识后期编辑的角色定位,加强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的理论学习,增进后期制作的编辑意识,重视后期制作的技术进步,才能不断提升电视新闻的质量。心有多大,后期制作的舞台就有多大,编辑技术的进步给后期制作提供了更多创造的机会,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注重积累,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心去体会,后期制作的天地会更宽,更广。

(作者单位:丽水广播电视台)

TELEVISION

………视听纵横2008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ue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