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调查与分析复习名词解释与简答

更新时间:2023-11-05 07: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交通调查与分析

第一章

1、 交通调查:是一种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其有关现象的片断,并进行分

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通流的规律。P1 第二章

1、 周日交通量变化系数D或Kw:年平均日交通量与全年中某周日的平均日交通量之比。又称日不均匀系数,日换算系数P9 2、 高峰小时系数PHF:高峰小时实测交通量与由5min或15min高峰区间推算所得的扩大高

峰小时交通量之比,即位高峰小时系数。P9

3、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一年内连续累计交通量之和除以该年的天数(365或366)所得的

交通量。P8

4、 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把高峰区间的累计交通量扩大推算为1小时时间内的交通量即为

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P9 5、 第30位年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一般简称为第30h交通量。将一年中所有8760h的

小时交通通量按顺序由大到小排列时其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P9 6、 高峰区间:某高峰小时内连续5min(或15min)累计交通量最大的区间称为该高峰小时内

的高峰区间。P9

7、 第30为交通量系数(K30):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简称第30h系数。P9

8、 道路方向分布系数Kd:用百分数表示的主要行车方向交通量占双向行车总交通量的比值。P9 第三章

1、空间平均车速:在给定的路段上,同一瞬间车速分布的平均值。P54

2、时间平均车速:道路某一断面上车速分布的平均值,即断面上各车辆通过时起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P54

3、运营车速:车辆在运输线上的周转速度即车辆行驶距离与运营时间的比值。P53 4、行程车速:亦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在道路某一区间的距离与行程时间的比值。(行程时间包括行驶时间和中途受阻时的停车时间。)53

5、行驶车速:亦称运行车速,是车辆行驶在道路某一区间的距离与行驶时间(行程时间中扣除因阻滞而产生的停车时间)的比值。P53

6、地点车速:车辆通过道路某一地点(道路某断面)时的车速,亦称瞬时车速。P53 第四章

1、空间占有率:在单位长度车道上,汽车投影面积总和占车道面积的百分率。P91 2、时间占有率:在单位测定时间内,车辆通过某一断面的累计时间占测定时间的百分率。P91 第五章

1、可能通行能力:已知公路的一组成部分在实际或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机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的车辆(在混合交通公路上围标准汽车)的最大辆数。(交通工程)

2、基本通行能力:公路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交通工程)

1

3、道路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道路、交通、环境条件下,道路上某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其单位通常为辆/h。P107

4、设计通行能力:设计中的公路的一部分在预测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该组成 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设计服务水平下,1h所能通过的车辆(在混合交通公路上为标准汽车)的最大辆数。(交通工程) 第六章

1、排队延误:车辆排队时间与车辆按自由行驶车速驶过排队路段的时间(自由行驶时间)之差。排队时间是指车辆从第一次停车时间到越过停车线所用的时间。排队路段是指车辆的第一次停车断面与停车线之间的道路。P130

2、延误率:车辆通过单位长度路段的实际运行时间与车辆在理想条件下通过该路段所需时间(标准运行时间)之差值。P130

3、固定延误:由交通控制装置引起的延误,与交通量大小及交通干扰无关,主要发生在交叉口处。P130 4、运行延误: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互相干扰而引起的延误。P130

5、行程时间延误:实际行驶的总行程时间与完全排除干扰后以平均速度通过调查路段的自由行驶时间之差。P130 第七章

1、分隔核查线:为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而在调查区域内按天然、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P152

2、OD表:即表示起讫小区之间出行交换数量的表格。

3、期望线:又称愿望线,为连接个小区形心间的直线,它的宽度表示区间出行的次数。因其反映人们期望的最短距离而得名,与实际出行距离无关。P152

4、主流倾向线:又称综合期望线,是将若干条流向相近的期望线合并汇总而成,目的是简化期望线图,突出交通的主要流向。P152 5、小区形心:指小区内出行端点(发生或吸引)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即小区内交通出行的中心点,不定是该小区的几何面积重心。P152 6、出行吸引:相对于出行产生,包括交通分区内下述出行端点:家庭出行中的非家庭一端的端点,不论其为出发点还是到达点;非家庭出行中的到达点。整个调查区域的出行数应等于出行产生数。 7、出行产生:包括交通分区内下述出行端点:家庭出行中的家庭一端端点,不论其为出发点还是到达点;非家庭出行的出发点。P152 8、区内出行:调查区域分成若干交通小区后,起讫点都在同一个小区内的出行。P152 9、区间出行:调查区域分成若干交通小区后,起讫点分别位于不同小区内的出行。P152 10、区域境界线:包围全部调查区域的一条假想线,有时还分设内线和外线,内线常为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包围线。P152 11、过境出行:起讫点都在调查区域范围外的出行。P156

12、出行分布:又称OD交通量。调查区域内各交通小区之间的车、人出行次数,当限位车

辆出行时,亦称交通分布。 第八章

1、停放周转率:表示一定时间段内每个停车车位平均停放车辆次数,即用停车设施容量除实际停放数求得。P182

2、停车供应:指路内、路外停放场地可能提供的最大停放车位数(或面积)。P181 3、停放吸引量:在指定小区或停放点上一定时间内的停车数量。P181

2

4、停放吸引:指车主(驾驶人、骑车人)在出行活动中有目的的路内(路外)停放。P181 5、停放车指数:指某一时刻实际停放量与停车供应设施容量之比。它反应了停放场地的拥挤程度。P182

6、延停车数:表示各个间隔观测时段获得的延停车辆数之和。P181 第九章

1、行人动态密度:在某一指定瞬间,位于人行道或人行横道上单位面积上正在行走中的行人数量。P217 2、行人静态密度:在某一指定瞬间,位于人行道(或人行横道)单位面积上站立等候中的行人数量P217 3、步频:行人在单位时间内行走是跨步的次数(或双脚先后依次着地的次数)P217 4、步幅:又称步长。指行人行走是时每跨出一步的长度。P216

5、行人空间分配数:又称行人空间面积。是行人动态密度的倒数。即每个行走的人平均占用的面积。P217 6、行人流率:人行道或人行横道上的行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按指定方向通过某一断面的数量。P216

7、行人流量:一般指15min或更长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行人数量.单位为:人/15minP217 8、行人人均占用面积:静止等候的行人平均每人占用的面积,是行人静态密度的倒数。P217 9、行人过街等待时间:行人过街时为了等候安全的间隙穿越,往往需要有一个等待时间,对此称为行人过街等待时间。P217 第十章

1、冲突避险行为:指冲突当事者为避免事故发生而采取的“制动、转向、加速、制动绕行、加速绕行“等5种规避行为。P255

2、冲突时间TAC:指冲突当事者避险行为生效瞬间至事故接触点的时间过程。P255 3、冲突距离DB:指冲突当事者开始采取避险行为的瞬间位置距事故接触点的距离P255 4、冲突速度CS:指冲突当事者避险行为生效时的瞬间速度m/s,以机动车一方或高速一方的运动状态发生外观突变的瞬间为测量基准。P255

5、交通事故:车辆在道路上因为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生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P243 6、交通冲突TC:交通行为者在参与道路交通过程中,与其他交通行为者发生相会、超越、交错、追尾等交通遭遇时,有可能导致损害危险发生的交通现象。P255

7、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在较长的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和特征与其他正常位置相比明显突出的某些点(路段或区域)。俗称黑点。P264

8、冲突时间TAS:冲突当事方开始采取避险行为的时间至肇事点的时间过程。P255 第一章

1.什么是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有什么重要意义和作用?

答:交通调查是一种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其有关现象的片段,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通流的规律。

意思作用:交通工程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靠交通调查工作的开展和数据资料的积累与运用。

向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为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安全、

3

交通环境保护和交通流研究理论等各方面服务。 对发展我国道路交通事业有重大意义。

2.交通调查的对象和目的是什么?

答:交通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交通流现象。

目的:是为了向交通、城市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以及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提供用于改善、优化道路交通的实际参考资料和数据。 第二章

1.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答:我国道路中,除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原修建的二级汽车专用路是汽车专用的道路,其余大部分道路是汽车与其他各种车辆混合行驶。因此就存在一个以什么车辆为标准和各种车辆如何换算成标准车的问题。

换算原则:根据各种不同车辆在行驶时占用道路净空的程度,可以分别确定他们对标准车的换算系数。

方法:城市道路交通量调查时,根据标准车的不同,可分为以小汽车为标准的换算系数和以载货汽车为标准的换算系数。

其中缺乏自行车的换算系数,各地的自行车采用数值的大小不一。

2.浮动车法可测何数据?如何组织浮动车法进行观测和数据分析? 答:浮动车法可同时测得某一路段的交通量、行驶时间和行驶车速。

观测:选择一辆没有特殊标志的测试车,座位足够容纳调查人员为宜。除开车者,需一人记录与测试车对向开来的车辆数;一人记录与测试车同向行驶的的车辆中,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和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另一人报告和记录时间及停驶时间。如此沿调查路线往返12~16次,总行驶时间主要道路每英里30分,次要道路20分。 数据分析:参看课本P12

3.简述交通量人工计数法的调查方法及其优缺点?

答:调查方法:调查人员在指定路段或交叉口引道一侧。用计时器卡一段时间,用手动计数器数出需要测的车辆数据,记录在调查记录表上。

优点:人工计数法适用于任何地点、任何情况的交通量调查,机动灵活,易于掌握,精度高,

4

资料整理也很方便。适用于短期的交通量调查

缺点: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大,冬夏季室外工作辛苦,对工作人员要事先进行业务培训,在现场要进行预演调查和巡回指导、检查,不适用于长期连续的交通量调查

4.对大型环形交叉口,应如何组织人员进行流量流向调查及数据分析?

答:在各相交道路入口引道上设置断面统计入环车辆总数及右转车辆数,交通量小,1人负责,交通量大,则可3人负责。此外,还需在环道上各交织段设置4个观测断面,统计交织段流量。

数据分析(参看课本P42 的公式) 第三章

1.简述试验车跟车测速法调查区间车速的方法? 参看课本P72

测速前在1:2000以上比例地形图上量测路段全长及各变化点之间距离,进行路段编号。然后现场踏勘实地做好变化点标记,补充遗漏特征点。准备性能可跟踪道路上车辆的车,配两名观测者。

测速时,测试车除遇特慢车外不可超车。起点出发计时,熟记标记点,每经过一个立即读出时刻。减速时要记录减速次数、延误时间及原因。以此往返6~8次,每次小于40分钟,路线长不超过15KM。

2.简述地点车速调查的目的、有哪些调查方法?(课本P53) 目的:用于研究制定限制车速、设计车速、及进行交通流理论研究 方法:人工测速法、雷达测速法、自动计数器测速、录像法

3.简述区间车速调查的目的、有哪些调查方法?

目的:用于评价道路行车通畅程度、作为分析车辆产生延误原因的数据

方法:汽车牌照号码登记法、试验车跟车测速法、五轮仪测速法、光感测速仪测速、浮动车测速法

4.何为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两者有何联系?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ua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