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感悟思索教学案

更新时间:2024-05-21 14: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五单元 感悟思索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背诵本单元的古诗词及短文名篇,丰富文化底蕴。 3.掌握并积累相关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熟悉常用的文言句式,了解重要的文化常识。

5.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6.了解作者丰富深厚的感情,理解古人博大精深的思想。 7.体会文本中深邃的意境,感悟其优美精致的语言。

1.自主学习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背诵名篇。 2.诵读法。养成诵读的习惯,强化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能准确应用。

3.探究理解法。对文章的构思、线索、思想内涵,都要经过探究理解,培养初步的阅读文言作品的能力。

1.加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抱负。

本单元入选的四篇散文和五首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优秀篇章。无论是写景、寓理,还是抒情,无一不表现出古代贤人的意趣和志向。

《与朱元思书》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它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着重写了“奇山”和“异水”两个方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世俗官场的清高思想。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作者在这样简短的篇幅里,却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五柳先生传》虽说是作者自况,却不等于全面纪实,而是创作,它着重刻画的是一种人物精神,一种“陶渊明精神”,是陶渊明千百年来给人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精神。全文语言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值得品味。 《马说》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自己不着一字,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却充溢其中。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是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

《诗词曲五首》中,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写作者二十多年转徙巴山楚水的悲愤心情,以及对已故友人的怀念和对保守势力的愤慨。杜牧的《赤壁》是一首咏史诗,借历史事件,抒发兴亡之感,想象奇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虽身陷囹圄,却矢志不渝,誓与朝廷共存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于中秋之夜欢饮达旦大醉后所作,写出了对弟弟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感情沉郁、气势雄浑,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来源于封建专制制度本身。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背诵本单元的古诗词及短文名篇,丰富文化底蕴。 3.掌握并积累相关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了解作者丰富深厚的感情,理解古人博大精深的思想。 5.体会文本中深邃的意境,感悟其优美精致的语言。 6.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抱负。

教学本单元,要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结合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练习要求,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和流利地背诵,并培养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要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词汇和常用的文言句式。

教学《与朱元思书》,除了让学生读懂字句,疏通文意、背诵默写外,更要让学生学会从字里行间欣赏祖国山河之美,学会如何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学会描写景物。这是一篇美文,应当让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五柳先生传》可以指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态度;了解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以点拨为主,多练习诵读。重点掌握与理解课文有关的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课文内容了解大意即可,不必逐字对译。有些句子如“不吝情去留”“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等,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不宜过细。

《马说》一文篇幅短而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艰深。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爱读,而且易于成诵,关键是教师要仔细而认真地指导学生诵读。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成诵。内容也要讲解,但不宜过深,要认真考虑学生在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为标准。教师讲述应当简而明,不旁征博引,以免剥夺学生诵读的时间。从长远观点看,能够熟练地背诵这篇短文,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

教学《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一文时,学生通过对《马说》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明白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学习本篇文章,一想继续引导学生诵读和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二想让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思想基础。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诗词曲五首》要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读、比较、鉴赏这五首诗词曲。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感情因素,都应准确把握。

第21课 第22课 第23课 第24课 第25课 写作

与朱元思书 五柳先生传 马说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诗词曲五首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1.易错字 缥碧(piǎo) 急湍(tuān) 轩邈(miǎo) 泠泠作响(líng) 嘤嘤成韵(yīng) 鸢(yuān)飞......戾(lì)天 窥谷忘反(kuī) 横柯上蔽(kē) 经纶(lún) 蝉则千转不穷(zhuàn) .....2.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的意思) .3.一词多义 绝 上 无 百

4.词类活用 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 ..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或往远处伸展) ..望峰息心(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横柯上蔽(上:名词作状语,在上边) .

5.古今异义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今义: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鸢飞戾天者(古义:至;今义:罪恶) .

6.文言句式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句。省略主语,应为:(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急湍甚箭【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鸢飞戾天者(倒装句,定语后置)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官奉朝请,通史学。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辞清拔,表现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亦能诗,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别有小说《续齐谐记》。

【文题解说】

“与”:给予。“书”:信。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叙说旅途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水光山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可称得上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 【创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水光山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喜爱自然、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它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着重写了“奇山”和“异水”两个方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世俗官场的清高思想。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才能有所创新。对字词的疏通,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抄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在突破教学的难点上,采用辩论法,对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引导学生开展辩论,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进行拓展训练时,采用练习法,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本课为2课时。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背诵全文。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4.通过作者的描写感受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 5.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1.朗读法。通过朗读,感知文本意思,品味文中隽永的语句。

2.质疑法。通过质疑,学生解决字词的梳理,探究本文的写作方法。

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点】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背诵全文。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通过作者的描写感受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 4.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4.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

【重点】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难点】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

导入?资料助读?指导朗读?疏通文意?积累词汇?初读感知

导入一:点题型

[设计意图] 由古代文人的热爱山水引出本文课题,直接点明题目和文章内容,为学生更好地阅读课文奠定基础。

古人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都喜好寄情于山水,描写山水的诗句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与朱元思书》同样为描写山水的文章,是作者游览富春江之后,写的关于富春江风光的文章,那么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导入二:回顾型

[设计意图] 由七年级所学的《山中杂诗》入手,引出课题,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鼓励学生猜想本文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1.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吴均(南朝人)。】

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文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作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 导入三:图片关联型

[设计意图] 由“三峡”的文字和图片引出本文课题,让学生了解《与朱元思书》的大致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课文及了解文意的兴趣。

古人描写山川景色的文章浩如烟海。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三峡》吗?【展示三峡风景挂图,播放《高山流水》曲。】文章描写了三峡两岸高峻的山势、奔流的江水以及三峡中四时景色的变化,充满了诗意,成为古今传诵的名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类似的文章——《与朱元思书》。

一、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师生共同补充作者和写作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基本信息,为学生更好地顺读课文、理解文意做好铺垫。

【先由学生在组内交流搜集的作者和背景等相关资料,然后教师出示课件,加以补充。】 1.作者信息。

吴均(469-520),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出身寒贱,自幼好学且有才华。所作诗文,清拔而有古气,颇为时人所赞赏,亦深得梁武帝萧衍的喜欢,遂延入朝。虽然吴均的诗文华美,风靡当世,但其为人耿直,又私下撰写《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他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明自己辞官引退后,将要到石门山中去隐居。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辞清拔有古气,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 2.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二、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范读——正读——比读——指读——齐读”等,帮学生熟练阅读全文,在读中逐步了解文意,大致明确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标注读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读不准的字。【利用工具书或资料注音】 缥碧(piǎo) 急湍(tuān) 轩邈(miǎo) 泠泠作响(líng) 嘤嘤成韵(yīng) 鸢(yuān)......飞戾(lì)天 窥谷忘反(kuī) 横柯上蔽(kē) 经纶(lún) ....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读出停顿。

提示:(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技巧点拨:这篇骈文基本上由对偶句和四字句组成,读时要注意它的节奏,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有时我们可通过它的音节读出有些句子对偶的特点,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等。】 4.指名读,(师生共评),齐读。 三、疏通文意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指导学生自读自译课文,让学生逐步理顺文意,找到疑难语句,培养学生自读自学以及组内合作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1.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独立完成。】 2.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

3.同组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4.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5.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

【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的颜色。 任意东西——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涛,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互相轩邈——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那些像鸢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6.教师补充注释。

【课件出示,生适当整理笔记。】 (1)独绝:独一无二。

(2)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一句的主语是“高山”,不是“寒树”,从下文“千百成峰”可以看出。

(3)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好:友好,友爱。韵:和谐的声音。

(4)鸢飞戾天:语出《诗经·大雅》,原诗以“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起兴,意思是鸢飞到天上,鱼在深渊中跳跃。本文作者只是借用《诗经》的语言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与原诗无关。 四、积累词汇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积累、组内合作完成等步骤,引导学生积累文中重点的词语,加深对文言词汇的印象,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动脑梳理的能力。 【教师课件分别出示重点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由小组内合作分工完成,然后教师指名回答,争取每名同学都能当堂掌握这些重点词语。然后课后留出时间及时整理笔记,以便巩固掌握。】 1.重点词语的解释。

【教师出示课件,点拨释疑。】 【词】第一段:

(1)风烟:指烟雾。(2)共色:一样的颜色。(3)俱:都。(4)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5)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6)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第二段:

(1)缥碧:青白色。(2)急湍:急流的水。(3)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第三段:

(1)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2)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3)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4)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5)相鸣:互相和鸣。(6)戾天:到天上。戾,至。(7)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8)经纶:筹划。(9)忘反:流连忘返。“反”通“返”。(10)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边,名词作状语。(11)犹:好像,如同。(12)交映:互相掩映。(13)见:显现,显露。 2.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3.一词多义。 (1)绝 (2)上 (3)无 (4)百 (5)直

4.古今异义。 (1)任意东西 古义: 今义: .. (2)蝉则千转不穷 古义: 今义: . (3)鸢飞戾天者 古义: 今义: . 5.词类活用。

(1)风烟俱净 . (2)猛浪若奔 . (3)望峰息心 .

【学生合作完成后,课件出示答案。】

〔答案〕 2.(1)“转”通“啭”,鸟叫声。 (2)“反”通“返”,返回。

3.(1)绝美,绝妙/断,停 (2)向上/在上边 (3)没有/不 (4)确数,十的倍数/概数,表示多 (5)直接/笔直

4.(1)方向词,向东或者向西。/指物品。 (2)穷尽/贫穷。 (3)至/罪恶。 5.(1)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 (2)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3)使动用法,使……平息

五、初读感知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梳理文本内容,了解文章结构和大意,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和分析对比的能力。

再读课文,梳理出每段的内容,理顺作者的写作脉络。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划分本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目的是什么?

【点拨:通过理顺文意后,明确了每一段的内容,主要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还要分析作者写景都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组内讨论后,班内展示。】 〔明确〕

1.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 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第一段总领全篇,点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三段分写,紧承上文,具体而细致地分别描写异水和奇山。

3.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手法。 表现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一百许里)水之清澈和两岸夹山之高峻。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的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画,因为它不仅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同学们,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或借助电脑,制作一组“富春江水明信片”如何?

1.整理重点文言词汇,做好识记。 2.初背课文,抓住背诵的规律。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读——译——累——感

课时

1.通过作者的描写感受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在理顺全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重点】

1.通过作者的描写感受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在理顺全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难点】

1.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在理顺全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诊断导入?理清结构?探究主旨?悉心体味?背诵全文

诊断导入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检查上堂课所学,让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情,也引领学生回顾了课文知识,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重点做好铺垫。 【诊断】

1.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出下列句子。 【生独立完成,组内互阅。】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明确〕 (1)凭借(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高处发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2)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3)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远山融为一色。(4)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5)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6)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那样昏暗。 2.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明确〕 (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的一段山水。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标明段落序号,理清文章的结构。请把结构提纲写在下面。

〔明确〕 本文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来写的。先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来进行概览性的总写,接着分写山水之奇异:先写异水(二段),再写奇山(三段)。 【导入】

在上一堂课中,我们理顺了文意,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知道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是怎样用他的“吴均体”来给我们呈现这些“奇山异水”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层层揭开这一神秘面纱。

一、理清结构,把握要点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总体上概括文本内容,帮学生建立起对文本的整体印象,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梳理文本的良好阅读习惯。 1.本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明确〕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山异水”;第二段先写“异水”部分;第三段再写“奇山”部分。

2.课文分写异水、奇山,抓住了“异水”的什么特点,又从哪些角度分写了“奇山”的特点? 【提示:“水”部分找出相应关键词语概括;“山”部分从“观感”角度进行辨析。】 〔明确〕 分写: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静态之美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态之美

奇山:“看”(高山寒树,轩邈成峰)→视觉 “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听觉 “感”(望峰息心,窥谷忘反)→感觉 二、再读课文,探究主旨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层层引领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理解每一部分的文意,逐步明确本文是怎样抓住特点详细描述的,培养学生“寻读课文”和“归纳阅读”的能力。 (一)教师解说。

第一段写自己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水总的印象。“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这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乘船随着江流漂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奇山异水”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这一段总领全篇,结构上细举目张,脉络分明。 【学生齐读第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顺流而下,尽兴观赏的情形。】

(二)第二、三段接下来应该围绕“奇山异水”来分别写山之奇、水之异。

【在问题引领下,快速找到相应语句,然后反复诵读,体会这些词句在表现“山水”的特点上起着怎样的作用。然后教师予以点拨。】

1.哪些语句写“异水”,哪些语句写“奇山”呢?

〔明确〕 从“水皆缥碧”到“猛浪若奔”写的是“异水”。从“夹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写的是“奇山”。 2.先读“异水”部分。

(1)作者是怎样写“异水”的,写了哪几方面?

〔明确〕 写水,突出“异”。写水色、水清、水急。 (2)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

〔明确〕 没有。 “千丈”是写水深,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

(3)“甚箭”“若奔”,分别是什么意思?“于”字在这里省略了。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 “甚箭”,是甚于箭,比箭还快速。“若奔”,像奔马一样。 夸张和比喻。 (4)大家看看以上写异水的三个句子,前两句和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 前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一句是间接描写。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最后一句是动态描写。动静两两结合,直接间接描写两两结合,所以才如此美妙。

小结:“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说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几句突出水之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说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这两句突出了水之急。作者从两个侧面来写水,把静态的色和动态的形都描摹得异常形象。 【学生齐读第二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与壮阔。】 3.再读“奇山”部分。

(1)作者是怎样写“奇山”的?

【点拨:大家知道,山是静态的,生长时也是默默的,可是,这里24个字,就写出了夹岸高山昂扬的生命力。这种写法,叫什么?】 〔明确〕 化静为动。

(2)“泉水……无绝”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来写的?写了哪几种景物? 〔明确〕 听觉。 泉水、鸟、蝉、猿,四种。

【点拨:通过听觉来写的。有泠泠作响的水声,有嘤嘤成韵的鸟鸣声,有千转不穷的蝉叫,有百叫无绝的猿啼。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对吧?——大家再仔细品一品。这是一种嘈杂的气氛吗?】 小结:这里表面上喧闹、嘈杂,实际上,却都是自然界的非常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上、官场里、商场里,那种人声鼎沸。这种嘈杂,是一种天籁之声,是上天构造的,是所有这些动物发出的真实的声响,是非常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声音,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既不是奉迎拍马之声,也不是争权夺利之声,更不是风萧萧、马悲鸣、刀枪剑戟冲撞的厮杀之声!这里的声音,都是安静的、“洁净”的。所以这是以闹来写静,或者是,以表面的繁杂来写单纯。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赞美之情。 小结:写山,突出“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写树之“寒”反衬山之“奇”,以“竞上”“轩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清越的泉声、悦耳的鸟声、延宕的蝉声、清厉的猿声,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以动写静,寓视于听,动静相生。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应怎样理解?

【点拨:鸢,一种凶猛的鸟。戾,到达的意思。飞得非常高的鸢,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平息自己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经纶,就是筹划、治理。筹划世俗事物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这是作者的感慨。】

小结:具有高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这几句从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 (5)怎样理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作者留下这几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作者乘着船,在刚刚发出那番感慨后,船继续前进,江面上又出现了一种景观:两岸高大繁茂的树木,把整个江面遮蔽了,好像一个大帐篷,船就在这种笼罩中慢慢前进,慢慢游弋,一会儿又到了江面稍宽的地段,“横柯”变成了“疏条”。短小精悍,诗中有画,这就有名的“吴均体”。

小结: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这可算作是文章的补笔,补写群峰,扣林深叶茂来突出作者喜不自胜、流连忘返的观赏之情。

三、悉心体味,发现文“美”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指导学生主动发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寄托点和语言的优美之处,培养学生联想阅读和发现阅读的能力。

1.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提示:吴均曾得宠于梁武帝,并任史官,后因直言,一度被贬。虽然后来朝廷也曾授予他官职,但他从官场倾轧中悟出了仕途的险恶,于是完全淡泊了功名。他的这种思想在本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几句,作者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仅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明确〕 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

2.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说说本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 抓住特征、有层次描写景物和从多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来表现富春江山水的特点是这篇游记散文主要特色。【生自由例举语句,教师予以点拨肯定。】 四、把握特点,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教师帮学生梳理本文的写作特点,然后围绕写作特点进行背诵,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就会有所依傍。此环节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当堂背诵,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师以课件形式告知学生本文写作特点的框架,然后由组内组织讨论每一条写作特点对应的文章语言,然后加以印证。】 1.写作特点。

(1)写作顺序:由总到分、由下到上的顺序描写景物。 学生印证:文章第一部分开篇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游富春江的总体感受,然后交代了自己游览的路线后,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括文章内容。 文章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二段照应上文总括的“异水”,第三段照应上文的“奇山”。由总到分,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文章第二段先写水,先写水底“游鱼细石”,然后写水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接着第三段写山,由低到高,再写山间景物。整体景物由下到上、自然按视觉的移动来写景物,有条不紊。

(2)景特描写: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学生印证:本文总写山水时,用奇异来形容概括。

第二段写水时,抓住了动静两种情况下水的特点:在迂缓处水的特点是清澈。作者描写水清澈的特点用了夸张的修辞:“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而且用水底景物来突出这个特点:“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流迅急处水的特点是飞速汹涌,作者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三段写山时,抓住了山陡峭高耸和山间景色优美的特点来写的。在写山的陡峭高峻时写群山“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竞”“直指”生动描画出山峰陡直的样子。写山间景色,作者选取山间生机勃勃、千姿百态的动物、植物、泉水,动静结合,声色俱全地展现了山间美景。

(3)情景交融:写景中融入了作者浓厚的感情。

学生印证:文章第一段是总写,从总体上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透露出作者悠闲、轻松之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用议论景色直接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第三段写山景的时候,描绘山的雄伟峭拔,显示出赞叹之情;写山间景色、各种动植物等,体现出对美景的陶醉神往,进而抒发了淡泊名利、向往平静自然生活的心情。

(4)文章语言:语言简约清新,内涵丰富。多用骈句,铿锵有力,工整清丽。

学生印证:文章在写景的时候运用大量骈句,使文章读起来更朗朗上口,并且把相关联的事物并列起来描绘,更是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如写山间景色;“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不仅将清越的泉水击石声和欢快的鸟鸣声并列在一起,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同时泉水和鸟鸣的声音相互和应,更别有一番风韵。而“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声的喧闹、猿声的凄厉,显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2.学生根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课文。鼓励学生当堂背诵,比赛谁背诵得快、准。

本文通过抒写行船游江的见闻感受,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的喜爱、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向往自然的心态。(抒发了作者对政治的失意、厌倦和期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1.背诵并默写《与朱元思书》。

2.选择“山”或“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家乡的景色,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写一段300字左右的写景文字。

奇山异水(总)→(分)

链接一:关于“骈文”

骈文,又称“骈体文”,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即所谓“骈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的字数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这种文体,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以后历代相沿,到清代才叫作骈体文。其次是讲求平仄,上下联要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其三是讲究用典,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时还将典故反用,起衬托、对比作用。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辞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骈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律诗、律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由于过分追求形式,逐渐走向形式主义,妨害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文章的桎梏。但其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的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链接二:《与朱元思书》美点分析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篇课文与其说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还不如看作一篇景色优美的游记散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文中描摹了优美的山水,并且课文的结构十分鲜明,句式非常工整。以下我们就以这三点来具体分析一下课文的艺术特色。 一、奇异的山水体现景色美

课文写的是富春江的水和两岸的山。“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了它们的特点。

写水时抓住“清”这一特点从静态的角度来写,结合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而写“急”这一特点时则从动态的画面来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变化,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从而突出了水的异。 写山时作者先通过视觉的角度、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不仅赋予山以生命活力,而且突出了山的高度。接着写了山峰中的泉水、百鸟、鸣蝉、山猿,从听觉上感受到了一首山林交响曲,使得整个山林变成了美妙的音乐世界,使人心旷神怡。最

后补写的山峰上的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茏,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又照应前文的“寒”字。这里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山的“奇”。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比喻的修辞结合丰富的想象给我们描摹了一幅优美的富春江山水图。

二、总分的结构体现层次美

作者在文章开头部分首先用“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点明了自己游览的去向和路程,接着突出了课文的文眼——“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另外从“奇”和“绝”二字上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作者用了十分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富阳至桐庐一带山水的总体特点,从结构上看属于总写。

从文眼中我们可以看出富春江上吸引作者的是异水和奇山,于是在概括了山水总的特点之后,作者分两段来具体向我们描绘美丽的景色。第二段作者抓住江水“清”“急”的特点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描写。第三段先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感受来写两岸的高山,然后是作者由此产生的联想,抒发的心志,最后补写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

文章虽短,但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从全文来看,属于总分的结构;从段落来看,属于并列的结构。

三、工整的句式体现语言美

作者所处的时代骈文盛行,这篇文章也不例外,但没有一般骈文的弊病。文中句式整齐富有变化,多用四言,间以六言并时而加上一些副词,使行文灵活自如,又富有疏宕谐婉的节奏。如开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就以对句开端,勾勒出山水的形象气势。又如在写动态水时用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两个整齐的比喻句来形容水的急。在刻画山的特点时更是选用了“泠泠作响”“嘤嘤成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疏条交映”等讲究对仗、声律的句子来写神奇的山峰。

这种句式的运用让课文显得更加清新流畅,也体现了作者善于锤炼语言的功力。

《与朱元思书》赏心悦目的景物、流畅自然的行文和生动简练的语言宛如一首韵味盎然的诗,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不愧为六朝山水小品文的上乘之作。

一、〔参考答案〕 略。

二、〔参考答案〕 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三、〔参考答案〕 示例:“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春江景的美是不易用语言表达的,也许只有你亲自去趟富春江才能感受到它那“山青、水清、史悠、境幽”的美轮美奂的景色。其旖旎的风光如一首清新的诗,一幅淡雅的画;又像一条历史的长河,包含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清晨日刚出,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伴随着小船随着江流漂流荡漾,我看见那江水清苍碧绿,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地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竞相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相比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泠泠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唱,山中的猿猴也时刻不住地啼叫。即使是那些像鸢鸟一样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整天忙忙碌碌,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富春江景色四季宜人,无论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艳春、“两岸绿树凝滴翠,翠色随人欲上船”的夏景,或是“一江流碧玉,两岸点红霜”的秋色,都有一番醉人的魅力。即便是“诸山皓然”“寒江独钓”的冬天,也有耐人寻味的底蕴。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水皆缥碧(piǎo) 泠泠作响(līng) ..B.千转不穷(zhuàn) 鸢飞戾天(yuān) ..C.经纶世务(lún) 互相轩邈(xuān) ..D.嘤嘤成韵(yīng) 横柯上蔽(kē) ..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猿则百叫无绝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B.从流飘荡 隶而从者 ..C.鸢飞戾天者 念无与为乐者 ..D.与朱元思书 借旁近与之 ..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B.第一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水光山色的总体特点。

C.第二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点。

D.第三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按要求用课文内容填空。

(1)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 , 。 (2)概括赞叹富春江江景的句子: , 。 二、课内语段阅读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对第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风烟”句勾勒出天朗气清、高爽明净的背景,为“天山共色”做衬。 B.“从流”二句,既写水之蜿蜒多姿,更写作者舟随水行的自由任性之态。 C.“自富阳”一句交代游览之起讫地,山水之“奇”,竟然让人不觉路远水长。

D.“奇山”两句,抒发了作者欢欣、赞美、为之倾倒之情,“奇山异水”为全文之线,“天下独绝”为全文之“眼”。

8.“水皆缥碧”四句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水清“千丈”又“直视无碍”这可能吗?谈谈你的看法。

9.好的景物描写,讲求动与静的配合布置,你认为第二段“水皆缥碧”以下四句属于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为什么?

10.第二段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刻画了富春江之“水”怎样的美? 11.对第三段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夹岸”两句总写山势。两岸皆连山起伏,山色青翠,清冷静穆。 B.“负势竞上”四句,作者移情于山,化静为动,写出了山踊跃竞上的动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强烈的生命节奏。

C.“好鸟”四句,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编织出雄浑的山林交响曲,给“奇山异水”平添灵动与生气。

D.前八句承前写“奇山”,作者不仅写山势,绘山形,而且敷山色,摹山音。 12.对文末“横柯”四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横柯”二句写景明中有暗,“疏条”二句则暗中透明,明暗辩证,两相映照。

B.“横柯”四句暗含作者之生活态度;“经纶世务者”虽拥富贵却难免烦恼,遁迹山林者虽生活俭朴却自得其乐。

C.这四句景幽暗冷清,凄冷逼人,是作者回归现实的失落与惆怅。

D.这四句于议论世事后重回写景,以清冷幽静低调淡出,保持了文章记游的统一。 三、课外类文阅读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吴均)

①②③④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

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

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与顾章书》吴均)

【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多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3.理解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互相轩邈 ..(2)窥谷忘反 .(3)蝉吟鹤唳 .(4)岂徒语哉 .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1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 16.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与解析】

1.A(“泠”的正确读音为líng。) 2.B(该项的解释应为“傍晚”。) 3.A(A项:前者为连词,可译为“就”“便”,也可不译,后者为表示转折的连词“却”;B项:均为动词“顺,随”;C项:均为代词“……的人”;D项:均为动词“给”。) 4.D(“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有误,应为“以动写静,反衬出山林之寂静”。)

5.(1)(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2)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6.(1)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2)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7.C(首先要分析第一段的内容,然后再分析所给出的各个信息。) 8.江水清莹澄澈。 “千丈”是夸张之辞,“千丈”之深却“直视无碍”,足见水之清澈。 9.孤立地看水流、鱼游当然是动态,但相对于后文“急湍”“猛浪”,则大体上是静态了;而游鱼之“动”更显水之清、之静。 10.对比手法。 柔和明静的静态美和奔腾激荡的动态美相衬相济,写出了富春江丰富多彩的美。 11.C 12.C 13.(1)高远 (2)通“返”,返回 (3)叫声 (4)难道 14.(1)湍急的流水好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2)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 15.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作用: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高,山之奇。 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之高、水之深。 16.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

附【乙】译文:

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志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

1.易错字 辄(zhé) 吝情(lìn) 短褐(hè) 箪(dān)瓢屡(lǚ)空 晏(yàn) 黔(qián) 汲汲(jí) .....俦(chóu) 衔觞(shāng) 欤(yú) .2.一词多义 以 之 言 如 许 其

3.古今异义 每有会意(古义: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今义: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 ..亲旧知其如此(古义:旧交,旧友;今义:过去的,过时的) .

好读书,不求甚解(古义: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今义:只求懂....

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造饮辄尽(古义:到,往;今义:制造) .或置酒而招之(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因以为号焉(古义:以之为,把(它)当作;今义:认为)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古义: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今义:夸.

奖,夸赞) 4.词类活用 亦不详其姓字(详: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 .亲旧知其如此(亲: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以乐其志(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性嗜酒(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

5.文言句式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省略句。缺少主语,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句。缺少主语,应为“(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倒装句。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一说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田园诗人、隐逸诗人。

【文题解说】

“传”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学。从字面上看,是为五柳先生作的传,因为陶渊明的宅边有五棵柳树,所以他自称“五柳先生”,故本文其实是篇自传。 【创作背景】

陶渊明历来被称为“田园诗人”,因为他的很多诗歌都是归隐田园以后的作品。他赞美劳动的生活和大自然的优美恬静,幻想出现没有贫困、压榨的理想社会。他的作品语言朴素、自然、优美,一反六朝时代追求华丽堆砌的文风,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对后代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五柳先生的生活、性格特点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安贫乐道、抱朴守真、不追求荣华富贵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来取得富贵,而要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情感。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全文在简短的篇幅里,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五柳先生传》虽说是作者自况,却不等于全面纪实,而是创作,它着重刻画的是一种人物精神,一种“陶渊明精神”,是陶渊明千百年来给人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精神。全文语言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值得品味。 本文教学可以指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态度;了解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以点拨为主,多练习诵读。重点掌握与理解课文有关的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课文内容了解大意即可,不必逐字对译。有些句子如“不吝情去留”“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等,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不宜过细。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可做简要介绍。 本课为1课时。

1.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2.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

3.理解陶渊明的性格情趣和精神风貌及安贫乐道的思想。 4.背诵课文。

5.学习本文简洁洗练、画龙点睛的语言特点。

1.通过诵读,迅速、准确地把握文中关键信息。 2.熟读课文,体会文章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重点】

1.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2.理解陶渊明的性格情趣和精神风貌及安贫乐道的思想。 3.学习本文简洁洗练、画龙点睛的语言特点。 【难点】

学习本文简洁洗练、画龙点睛的语言特点。

导入?“闻”先生?“读”先生?“识”先生?“悟”先生?“评”先生

导入一:点题型

[设计意图] 由学习过的陶渊明的诗文谈起,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陶渊明的“田园氛围”,点出课题,了解其基本信息和创作特色,为学生更好地认知文本做好铺垫。

说起陶渊明先生,同学们一定会感到亲切和熟悉。他曾经带着我们领略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桃源风光,欣赏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美景,我们曾跟随他一起“种豆南山”“采菊东篱”。在陶渊明的诗文中,我们结识了一个崇尚自然、热爱田园生活的隐者形象,那么,在陶渊明眼中,他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读《五柳先生传》,再次走近陶渊明,加深对先生的印象。 导入二:简介型

[设计意图] 简单介绍陶渊明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认识,为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做好铺垫。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自传笔法写的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 导入三:历史型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东晋时期的历史人物,认识陶渊明在历史上的光辉形象,让学生带着一种急于了解陶渊明情况的心理走进文本,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书中,东晋时期的历史上,只涉及两个人物,一个是书法家王羲之,另一个人物是诗人陶渊明。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有这样的话: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由此可见陶渊明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今天我们来学习《归去来兮辞》的姊妹篇——《五柳先生传》。

一、“闻”先生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师生共同交流作者和文体的信息,让学生明了陶渊明的基本信息,为顺读课文、理解文意奠定基础。

【生在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信息,然后教师补充,生快速阅读,加深对作者和文体的印象。】

资料一:【课件展示】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一说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年时代由于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曾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二十九岁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他早年便有爱慕自然、贪羡隐逸的思想。当仕途不得志时,就更怀念这种生活。所以,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不常。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这一年,他亲自参加劳动,因“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适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

儿。”即解职而归。从此,完全走上了归田的道路。陶渊明的归田是对污浊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他韵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对污浊的现实表现出强烈不满。还有大量的田园诗,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劳动本身的赞美,如《饮酒》《归园田居》及晚年的《桃花源诗并序》,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他的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率真自然的抒写,来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使人感觉真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没有一点的痕迹。

资料二:【课件展示】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的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 二、“读”先生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既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又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语感,让学生达到朗朗上口的读书效果。 1.听课文录音。【画出不把握的读音和节奏。】

2.字词学习。【课件出示,生齐读两遍,在文中标注注音。】 辄( ) 吝情( ) 短褐( ) ... 箪瓢( ) 屡空( ) 晏( ) ... 黔( ) 汲汲( ) 俦( ) ... 衔觞( ) 欤( ) ..

〔答案〕 zhé lìn hè dān lǚ yàn qián jí chóu shāng yú 3.指导学生朗读。

第一,身心放松,无拘无束。 第二,读出自我,读出困惑。

【指导:怎样才叫读出了自我,就是要读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过读书的四步骤,曰:“精取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4.自由朗读,再指名朗读,师生点评,最后再齐读一遍。 5.课文节奏划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三、“识”先生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自主翻译全文,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让学生在交流中把握文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 指导:以四人为一小组,按“读文——释词——译句”步骤释疑解难。 【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

1.借助课下注释自读自译,将不懂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再提交全班讨论解决。

2.教师用课文中一些重点词,重点句提问全班同学,了解同学们对课文意的理解情况。【多媒体展示重点解释。】

请同学们归纳要掌握的重点词句:

许:处所 详:知道 因:就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焉:语气助词 不求甚解: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会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性:本性 嗜:爱好 旧:旧交,旧友 或:有时 置:准备 招:招待 造:往,到 辄:就 尽:喝个尽兴 期:期望 曾不:竟不 吝情:舍不得 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萧然:空寂 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晏:平静,安逸 如:……的样子 终:结束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兹:此,指五柳先生 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俦:辈,同类 衔觞:喝酒。觞,酒杯 以:来 乐:使……快乐 志:心意,志向

3.译完重点语句后,再请同桌相互配合,一人一句,交替着将全文口头翻译一遍。 4.指导特殊句式:【课件展示,教师指导其如何去翻译“省略句”“倒装句”。】

(1)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省略句。缺少主语,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2)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句。缺少主语,应为“(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3)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倒装句。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 四、“悟”先生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教师的引领,指导学生逐步明晰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这里主要依靠组内合作交流完成,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完成对人物形象的“感悟”。 【以下环节由教师提出问题,生组织组内讨论,交流后师生共同明确。】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提示:分别找出表明其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再分析这些语句即可。下面有问题的追问,在追问中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这一问题。】 〔明确〕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点出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2)第一大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不求对书系统深入地把握,只重在其中会己心、惬己意者,也就是从中寻找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也是他不求荣利思想的反映。

(3)第二大爱好——性嗜酒。【他喝酒为什么要“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造饮辄尽”“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

(4)第三大志趣——著文章。五柳先生才华出众,著文章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官禄,而只是“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使这个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的五柳先生形象更让人钦佩万分。 (2)至(4)条概括起来就是他的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师小结: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拘小节。 思想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生活状况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人生志趣 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精神状态 晏如也;“不戚戚”“不汲汲”

2.描写五柳先生居住情况、生活状况的句子“宅边有五柳树”“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有何作用?

【提示:环境描写的作用是衬托、渲染,这里主要是衬托。】

〔明确〕 家居环境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生活状况不仅写出了他的穷困潦倒,而且含蓄地说明了作者以古贤颜回自比,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提示:主要理解怎样才是“不慕荣利”,再找出相对应的语句即可。】 〔明确〕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 4.作者为什么要托言为五柳先生写传记?而且还要交代人物为什么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明确〕 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而不自署其名,可能与他的隐退思想有关。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但不知道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起了一个字号。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先生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世风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表现了他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而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意味,以五柳为号也显示出他的志趣。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点拨:结合这几个问题思考:作者生活的历史背景?作者写此文时所处的环境?作者与世人作风的区别?】

〔明确〕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五、“评”先生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学生对文本提出质疑,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解决质疑,逐步明朗起对五柳先生的认识。提高其“读书贵在有疑”的意识,同时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1.问题:陶渊明读书的特点是不求甚解。今天我们也常用“不求甚解”,常含贬义。怎样理解陶渊明的读书观呢?

【点拨:可以辩论——怎样理解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与当前学生读书“不求甚解”的区别。】

〔明确〕 陶渊明读书不在字句上多下功夫,而在乎领会文章的旨意。他读书意在与作者的思想情怀相交融。真正把书读透,不只悟到人物的特征,更高境界是发现作者的神韵。 师小结:读书有三种境界:浅者读书,读其字;中者读书,读其人;高者读书,读其魂。陶渊明属于高者的境界。也只有这种境界才会让人废寝忘食。古代很多人读书多为敲开功名的大门,陶渊明的读书目的是“娱情”。

他的另一爱好“写文章”,从作者陶渊明的爱好中可见他淡泊名利的人格。他的所做不违背自己的心灵,读书也好,写诗也好,都是满足心灵和精神的需要,不为功名。

2.问题:在一般的传记文章中,都要交代人物的籍贯、姓氏等,而陶渊明在自传中不写清姓名,却假托“五柳先生”的名来作传,为什么? 【生讨论交流观点。】

〔明确〕 陶渊明是一个率真之人,做人做事喜欢不违背“真意”,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谁,所以故意隐去不写。作为隐士而言,他的这一心理便容易理解了。“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可见他很随便给自己起名号,可见“不慕荣利”的性格。

师小结:在陶渊明的形象中,这“不慕荣利”是核心,一切表现都由此出。

3.问题:陶渊明谥靖节,历史上闪烁着他人格的魅力,今天,新社会、新时代,社会开放、文化发达,生活中的你怎样评价陶渊明?

【提示:学生可以随意发表见解,可以说赞成的,也可以是反对的,只要能有充分的理由加以论证即可。】

〔明确〕 示例一:我欣赏他勇敢地与黑暗的社会决裂,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的品格值得赞美,他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是可贵的。

示例二:我认为他与世俗格格不入,他采取逃避的方式不够积极。 六、记“先生”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指导学生课上背诵课文,提高其背诵效率,积累其文言语句,学会背诵的技巧。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板书设计进行提示背诵。【同桌为单位,一人背,一人提示。】 2.检查背诵,指导背诵技巧。

在东晋黑暗、污浊、追名逐利的社会现实中,陶渊明辞官归隐,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志趣高雅,贫穷而有操守,不拘礼俗而自得其乐。他的诗文把田园风光与生活描绘得美好而快乐,开辟了田园诗风,因而文坛留名。但我们不能赞赏他用隐居避世的逃避、消极的做法来对待自己和社会。历史上有多少文人,如刘禹锡“二十三年弃置身”,而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冀;苏轼,被贬后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还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渴望;李白仕途受创,发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杜甫生不逢时,饥寒交迫,仍不改“大济苍生”之志。

今天的我们面对物欲横流、科技迅猛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更应激流勇进,学有所成,以后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造福一方,实现个人价值。

1.梳理本文重点文言现象,并整理在笔记上。

2.仿本文形式写一篇自传,简练、真实地介绍自己。

五柳先生

链接:《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

《五柳先生传》是八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面貌,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针对大多数学生不大喜欢文言文的现象,教这一课时,我首先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五柳”入手,接着引出与“五柳”有关的一个典故,自然地过渡到陶渊明,再让学生结合以往所学说说“心中的陶渊明”。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能与新知识形成一定的对比效果,自然地导入到课文的学习,这是我认为的可取处之一。

我认为的可取处之二在于对文章语言的品析上,为了避免落入俗套或者杂乱无章,我采取了限制格式但不限制内容的品析方法,让学生既放得开(可任取文中的语句)又收得拢(拢到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上)。当学生对中心句认知不一致时,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分成几派自由辩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巧妙地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结合现实对五柳先生的为人进行评价,发表看法,让学生能辩证地看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落实“教书育人”中的“育人”这一环。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解释不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朗读训练突出不够,我了解到学生上课前预习的时间较长,课文读得较熟,所以忽略了这一环节,后来通过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我才知道“读”是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俗语正说明了这点,今后我一定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以读促学。 不足之处还在于我的教学观念更新得仍不够彻底,讲课或多或少有考试的牵制,学生辩论时两方都有理,而我为了学生考试时的“唯一答案”,在辩论之后把答案牵引到了我心目中的答案上,这一点无疑是与新理念观点相违背的,对此,我只能说我还未完全从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彻底走出来需要一个过程,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逐步战胜“旧我”的。

一、〔思路点拨〕 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等等。 “说说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是开放性练习,没有统一答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二、〔参考答案〕 1.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意,指书中的旨意。 2.辄:就。期:期望。 3.萧然:空寂。

4.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5.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三、〔参考答案〕 表面看是写五柳先生,实际上是作者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心境志趣的含蓄再现。 四、〔参考答案〕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打了许多补丁;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 A.欣然(xīn) 吝情(lìn) 萧然(xiāo) ...B.嗜酒(shì) 短褐(hè) 俦(chóu) ...C.辄(zhá) 屡空(lǚ) 衔觞(shāng) ...D.好读书(hào) 宅边(zhái) 以乐其志(lè) ...2.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 )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 .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C.期在必醉(期望) .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

4.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B.闲静少言,不幕荣利。 C.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5.对本文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B.本文的“赞语”既进行了评论,又照应了前文。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C.本文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但思想过于消沉,不足为取。

D.本文多次使用带“不”字的句式,突出了五柳先生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及其高洁志趣。 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二、课外类文阅读

樵 髯 传 (清)刘大櫆

樵髯翁,姓程氏,名骏,世居桐城县之西鄙。性疏放,无文饰,而多髭须,因自号曰“樵髯”云。

少读书聪颖,拔出凡辈,于艺术匠巧嬉游之事,靡不涉猎,然皆不肯穷竟其学,曰:“吾以自娱而已。”尤嗜弈棋,常与里人弈。翁不任苦思,里人或注局凝神,翁辄颦蹙曰:“我等岂真知

弈者?聊用为戏耳。乃复效小儿辈,强为解事!”时时为人治病,亦不用以为意。诸富家尝与

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翁方据棋局哓哓然,竟不往也。

(选自《中华散文精粹·明清卷》,有删节)

【注】①靡不:无不。②解事:懂事,这里指懂得下棋的技艺。③哓哓(xiāo):争辩声。 7.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断开。(限断三处) 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因自号曰“樵髯”云 .(2)拔出凡辈 .

(3)然皆不肯穷竟其学 .(4)乃复效小儿辈 .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

10.对“樵髯翁”其人,你是否欣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

1.C(“辄”应读为zhé。) 2.B(该项中“之”是代词,其他三项是助词。) 3.A(解释为“知道”。) 4.B(应为“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5.C 6.(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 (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7.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 8.(1)取号,取名号 (2)超出,突出 (3)穷,学完,深究 (4)模仿,效法,效仿 9.我们难道真正懂得下棋吗?只是姑且把它当作游戏罢了。 10.欣赏:(1)不拘小节,性情中人;(2)不为富家治病,保持节操;(3)寄情山水,志趣高洁;(4)嗜好下棋,但不过分执着;(5)聪明非凡,涉猎广泛。 不欣赏:(1)为棋争论,而不为人治病,缺乏人道主义精神;(2)欲遗弃世事,消极避世;(3)涉猎广泛,但缺乏钻研精神。 附译文:

樵 髯 传

樵髯,姓程,名骏,世代居住在桐城县西部边远地方。性情疏阔放达,不受礼法或世俗之见的束缚,从不矫揉造作,而多髭须,因此,自己命名为“樵髯。”

小时候读书很聪明,超出同辈的人,技艺、术道、工匠、嬉戏、游玩等等,没有不涉猎的,但是都不肯学透,说:“我只是自我娱乐而已。”尤其喜欢下棋,常常与邻居下棋。他不善于苦思冥想,邻人有时注视棋局,认真思考,他便皱眉不高兴地说:“我们难道真正懂得下棋吗?只是姑且把它当作游戏罢了。只是仿效小孩那样,勉强懂点下棋的技艺!”他偶尔为人治病,也不很在意。一些富家曾经与之交往的人,有病了,希望他能为其治病,派僮奴等候。翁正为棋局而争吵,竟不去。

第23课 马 说

1.易错字 骈死(pián) 一食(shí) 食马者(sì) 而食也(sì) 槽枥(cáolì) 粟(sù) 外见(xiàn) .......祗(zhǐ) 2.通假字 食马者(“食”通“饲”,喂) .

才美不外见(“见”同“现”,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3.一词多义 策 其 能 而 食

4.古今异义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古义:这样的;今义:判断词) .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

事是后事的条件;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5.词类活用 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 .

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动词使动用法,使……尽) .6.文言句式

马之千里者(倒装句。定语后置,翻译时应为“千里之马者”) 策之不以其道(省略句。省略了主语“食马者”)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文题解说】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就是“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点明写作议论的对象和文体。本文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

【创作背景】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本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

马 说

本文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这篇杂文以马为喻,托物寓意,全文不过一百五十余字,却生动洗练地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论点,并进行多角度的反复论证,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语言以短句为主,行文流畅,逻辑严密,气势恢宏。本文是传统篇目,课文短小,适合诵读。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成诵的同时,介绍韩愈“长期不得志、屡遭谪贬的事实”,这样在理解本文主旨时就容易多了。 本课为1课时。

1.了解作者及“说”的文体特征。

2.掌握“之、其”等虚词的用法及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的特点。 3.把握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及含义。

4.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5.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1.把握背景,知人论世,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自主研读法,质疑交流法。

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激发学习热情。

【重点】

1.把握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及含义。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难点】

1.掌握“之、其”等虚词的用法及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的特点。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导入?资料助读?初读感知?疏通文意?研读文本?深入探究?拓展思维

导入一:点题型

[设计意图] 通过直接揭示主题导入新课,有助于学生尽快把握课堂脉搏。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听说许多人怀才不遇,怨天尤人,那么怎样才能发掘人才,使其的所有才能显现出来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韩愈的《马说》。 导入二:故事型

[设计意图] 通过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指名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

在现实生活中,千里马往往难以遇到伯乐,自己的才华也很难发挥出来,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篇唐代韩愈写的杂文《马说》,看看作者对于千里马的现实命运又有怎样的评说。 【《伯乐相马》的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一、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指导学生在了解作者及背景的基础上诵读课文,获得初步感知,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脉搏,初步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生依据搜集的信息,自由发言,尤其理解“写作背景”对理解本文的主旨思想起到铺垫作用。】

1.作者信息。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3.“说”文体。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即“托物寓意”。

二、初读感知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熟练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准确的语感。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朗读的方法。 1.指导朗读。

(1)播放录音,标画字音和朗读停顿。 (2)生自由朗读,正确把握节奏和读音。

注意下列注音: 骈死(pián) 一食(shí) 食马者(sì) 而食也(sì) 槽枥(cáolì) 粟(sù) 外见(xiàn) .......祗(zhǐ)

注意下列句子节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各组派代表轮读课文两遍,教师纠正断句不当之处,指导朗读方法。 (4)齐读两遍。 2.初步感受。

【生自由回答读后感受,组内交流后,选代表在班内展示,师适当点拨。】 三、疏通文意,积累词汇

[设计意图] 学习文言文,了解课文大意,进一步体会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是很重要的,直接牵涉到下一个环节学生能否准确、恰当地理解课文。让学生自己通过查资料,通过同同学们讨论,通过反复朗读来解决问题,同样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 (一)读译课文。

1.第一遍:生边读边译,读一句翻译一句,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同时标画出疑难语句。 2.第二遍:组内互相解决疑难语句。

3.第三遍:小组对抗,一组派代表读句,一组派代表译句,其他同学纠错。 4.第四遍:根据纠错后的译句,生独自大声朗读课文,大声翻译语句。 (二)重点梳理。

【课件出示,生在组内分工合作完成,互相纠错,师明确答案,生注意识记。】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骈死于槽枥之间 .

(2)不以千里称也 . (3)一食或尽粟一石 .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5)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

〔明确〕 (1)两马并驾 (2)著称 (3)有时 (4)等同,一样 (5)辱没 2.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1)食马者 (2)才美不外见 (3)食之不能尽其材

〔明确〕 (1)“食”通“饲”,喂 (2)“见”同“现”,表现 (3)“材”通“才”,才能 3.一词多义。 (1)策 (2)其 (3)能

〔明确〕 (1)用鞭子打/鞭子 (2)它的/难道/恐怕 (3)能够/才能 4.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 .

(2)食之不能尽其材 . 〔明确〕 (1)策,名词,马鞭子。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 (2)尽,动词使动用法,使……尽。

5.翻译下列句子。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明确〕 (1)一顿有时要吃掉一石粮食。 (2)千里马叫唤的时候,马夫却不能通晓它叫的意思。 (3)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日行千里而喂养它。 (4)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吧。

四、初读课文,研读文本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通过对几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可以基本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思考:

1.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千里马比喻什么?伯乐比喻什么?

2.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它暗示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是怎样对待真正的人才的? 3.课文中哪几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4.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点拨:学生按论说文的思路思考问题,结合作者身处的环境和当时的背景,以及作者“以马为喻”的用途。】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明确〕

1.本文的主旨句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比喻人才。 “伯乐”比喻能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人。

2.“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暗示封建统治阶级无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现实。

3.课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作者之所以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主要是因为作者韩愈长期不得志,屡遭贬谪,而且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是封建社会的一大弊端。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肯定成绩。然后进行知识扩展。】

师补充扩展:封建社会埋没了不知多少人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写出民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柳宗元,与民同乐的欧阳修,“欲为圣明除弊事”的韩愈,还有李白、苏轼、王维……许多的人才,想为国家、为百姓做些事,无奈社会黑暗,多次被贬,结局凄惨。 五、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层层引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每一段的论述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明确本文主旨。培养学生的联想阅读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一)研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3.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3.齐读第二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3)“策之……其意”中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用作动词“策”(鞭打)、“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3.齐读第三段。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六、深入研讨,扩展思维

[设计意图] 体现新课标中教学要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

同学们对作者的思想,对课文的主要内容都有了深入的了解。作者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只是缺少伯乐的发现。在封建社会,如果没有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伯乐,确实什么样的人才都会被埋没。那么,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伯乐的作用?应该树立怎样的人才观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要点提示:

(1)伯乐的作用很重要,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2)是金子总会发光,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金。

(3)不是说能日行千里的马才是好马,能拉车耕地的马只要不偷懒,也应该算是好马。 (4)既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拥有真本领,又要积极寻找机会,寻找伯乐,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

师小结:如果是伯乐,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多发现人才。如果觉得自己是个人才,也不能在家坐等伯乐上门,而要主动推销自己,让自己这块金子不被埋没,早日发光。如果想成为真正的人才,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同时,注意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使自己成为千里马。

韩愈以良马喻人才,写自己知遇之难,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我们有幸生长于新时代,能够人尽其才,那么我希望大家能够发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豪言,“天马行空任我行”的壮语。同学们,“莫愁前路无知己”,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若干年以后,你们一定会站在我面前自豪地说:天下谁人不识我!

1.将重点实词的含义和用法整理在笔记上。 2.以“我的人才观”为题,写一篇小练笔。

链接一:《马说》中的五个“也”字 江枫 “也”是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有时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用来提醒读者注意下面将要说到的内容。这些用法看起来很平常,但运用恰当,也能表达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读者的回味。《马说》中的五个“也”字就是如此。

这篇文章共分三段,每段最后一句都用“也”字收住。这三个“也”尤其值得品评,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由各段的内容决定的,同时又反转过来表达了作者在叙述这些内容时的感情状态。第一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而写得有声有色的却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即“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一形象的概括已经显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称”作结,再着一个“也”字,更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责任归于“食马者”的无知,然后步步紧逼,到段末再用反诘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而这句话中的“也”字,不仅凝聚着作者这种强烈的感情,而且包含着诉诸读者的正义感的意图。第三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其间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了。

以上三个“也”字,都跟文章的全局有关,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可以说是全篇脉络的标志,是应当反复推敲的。剩下的两个“也”字都在行文中间:一个在句末,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也”字,这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却一些无用的话。另一个在句中,即“是马也,虽有……”中的“也”字,则显然是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所造成的难堪的后果。

我们要体会“也”字(包括其他虚词)的这些微妙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朗读课文。要努力读出语气,读到烂熟于胸,好像其中的句句话都出于自己的口,再来体会就不难了。

(选自《中学生阅读》1984年第11期)

链接二:“马”字成语及意思列举

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汗马功劳: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 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走马观花:大略观看事务表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马革裹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某人的指挥来行动。

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龙马精神:形容精神旺盛、充沛。 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驽马十驾:比喻平庸的人只要勤奋,也能有所成就。

一、〔参考答案〕 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二、〔参考答案〕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加点词:策之:鞭打马;之,代词,千里马。其:代词,千里马。其:千里马。之:无实义,补充音节。策:名词,马鞭子。其:表诘问,岂、难道。其:恐怕,表推测。

三、〔参考答案〕 富有创造性。要有创造精神,能创造性地发挥,有发现新的思维方法、工作方法的潜力,以及找到实现最终目标的最佳途径的能力。 有很好的团队精神。一个具有领导才能的人才,应能领导一个集体以取得最佳成果,懂得如何激发周围人的热情,令他们团结一心、协调合作,在工作中最好地发挥个人及集体的作用。 具有正直的人格。优秀的人才不贪婪、不狡诈、不存私心,能有为所从事的工作或服务的公司竭尽全力的思想,在每项工作中都努力遵循诚实和正直的原则。

有善于学习的能力。学习能使人增长知识、才干,以便协助公司达到所企望的目的。只有善于学习、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充分利用和发挥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为每个人提供合适的发挥才能的舞台、机会和条件,培养人才,重视人才,正确使用人才,才能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一、积累与运用

1.选择注音和解释都有错的一项 (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zhǐ 只是) .B.一食或尽粟一石(或:huò 有时) .

C.一食或尽粟一石(石:dàn 十斗为一石) .D.不以千里称(称:chēn 称号) .

2.选择下列句子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 A. B. C. D.

3.下列句子中不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 ) A.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C.其真不知马也 D.何暇论文哉

4.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先诞生伯乐,然后才诞生千里马。)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按照它能日行千里的需求来喂养它。)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听它嘶叫却不能明白它的意思。)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点明本文中心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伯乐和千里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离开了对方,伯乐和千里马都不存在了。 C.“一食或尽粟一石”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要让千里马日行千里,必须满足它的最起码的要求。 D.本文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实,强调伯乐的重要。 6.说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策之不以其道。

8.根据要求,用课文原文回答问题。 (1)第一段描述千里马悲惨处境的语句。 (2)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3)第三段中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 二、课外类文阅读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乙】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

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①介:披上战甲。②褫(chǐ):解除。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比行百余里 .

10.翻译下列句子。

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11.【乙】文的作者是岳飞,他就是一匹名副其实的千里马,你能简要介绍有关岳飞的情况吗? 12.分析【甲】【乙】两文的相同点。 【答案与解析】

1.D(称:“chēng”,著称。) 2.C(“且”解释为“尚且”。“道”解释为“正确的方法”。) 3.C(该句是一句陈述句。) 4.A(正确的理解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5.A(本

文的中心句应该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6.(1)排比。愤怒谴责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感情强烈。 (2)反问。强烈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加强了否定的语气,增强了否定的力量。 7.(1)只是辱没在养马的仆役手中,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 (2)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8.(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9.(1)等同,一样 (2)及,等到 10.披上战甲奔驰,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很快…… 11.示例:岳飞率领“岳家军”战斗在抗击金军的前线,杀敌无数,立下赫赫战功,金兵听到“岳家军”的名号,个个胆战心惊,可见岳飞的“精忠报国”和英勇无畏,他还写下了传世佳作《满江红》。 12.写法相同:都是托物寓意的写法;阐释的道理相同: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 附【乙】译文:

我曾有这样的两匹马,所以常常对它们的表现感到奇怪。它们每天吃豆类达几斗,喝泉水一斛,然而不是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宁肯饿死也不食饮。给它们披挂上战甲奔驰,开始速度好像不怎么快,等到行到百余里,就开始竖起马鬣长鸣,快速奔驰,显示出骏马的特点来,从中午到傍晚,还可以行二百里。卸下鞍甲后既不喘粗气,也不流汗,就像没事一样。这样的马,饮食多而且不随便食用,力量充沛而不逞能,是能长途行走的良马啊。

第24课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1.易错字 嗜学(shì) 砚(yàn) 逾约(yú) 叱咄(chìduō) 俟(sì) 负箧(qiè) 曳屣(yèxǐ) 皲裂........(jūn) 媵人(yìnɡ) 烨然(yè) 持汤沃灌(wò) 以衾拥覆(qīn) 绮绣(qǐ) 缊袍敝衣......(yùn) 容臭(xiù) 既加冠(guān) ..2.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支”同“肢”,意思为: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意思为:穿) 3.一词多义 以 之 其 而 至 或

4.古今异义 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行走)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借;今义:虚假)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古义:快步走;今义:趋势) .或遇其叱咄(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卒获有所闻(古义:最终;今义:士兵,死) .

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菜汤) .主人日再食(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5.词类活用 手自笔录(手:名词用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肥: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鲜鱼和肥肉)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缊袍敝衣: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6.文言句式

弗之怠(倒装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弗怠之”)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寓逆旅(省略句。“寓”后省略介词“于”)

宋濂,明朝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末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以奉养父母为由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任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文集》。

【文题解说】

“东阳”,地名,现在浙江东阳。“马生”。姓马的后辈,指马君则,是宋濂的同乡。“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标题意为:写给东阳县晚辈马君则的一篇赠序。 【创作背景】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现在浙江义乌)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人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这篇赠序,作者现身说法,叙写自己少时求学之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刻苦勤奋,德业双修,有所成就。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舍:这里指学舍,书馆。支:同“肢”。僵劲:僵硬。媵(yìng)人:本指陪嫁奴仆(男女都可以称媵),此处指服侍的人。汤:热水。沃灌:浇洗。衾(qīn):被子。拥:围。覆:盖。久而:久,长时间。而,

指香气。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缊(yùn)袍敝衣:破旧的衣服。,旧絮。敝,破。略无:全无,毫无。慕艳:羡慕。以中有足乐者:指读书之乐。中,内心。口体之奉:供养口和身体的东西,意思是吃的穿的。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是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 学生通过对《马说》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明白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学习本篇文章,一要继续引导学生诵读和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二要让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思想基础。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本课为2课时。

1.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熟练地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3.了解作者的文学常识及本文的文体特征。 4.体会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5.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1.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自读自译法,对比探寻法。

学习古人“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求学态度,培养正确的苦乐观。

【重点】

1.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熟练地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3.体会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4.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难点】

了解本文文体特征,体会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课时

1.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积累重点实词和重点虚词“以”的用法。 3.了解作者的文学常识及本文的文体特征。 4.在反复诵读中探寻和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

1.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积累重点实词和重点虚词“以”的用法。 3.在反复诵读中探寻和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在反复诵读中探寻和理解课文内容。

导入?助读课文?确读课文?译读课文?思读课文?延读课文

导入一:关联型

[设计意图] 由古语引出“成功”的论说,再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来了解苦难对一个人的帮助。【板书课文标题】 导入二:情境型

[设计意图] 列举诸多读书人的事迹,然后分析成败原因,由此得出结论,引出课题,鼓励学生要在学习中勤奋刻苦,受到一定教育。

人到读书年龄,当入学从师,古来如此。如今更提倡终身学习,可见学习之重要。然而莘莘学子,读到头来,其结果却迥然有异。有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者;有孜孜以求,出人头地者;有碌碌无为,鲜有所获者;有半途而废,不得善终者……究其原因,除却客观因素而外,恐怕是主观勤苦程度不同使然。因此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今天我们学习明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其中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教师板书课题】 导入三:故事型

[设计意图] 由古人勤奋读书的例子引出本文的作者,学生会从中受到启迪,得到启发,鼓励学生再详细阅读课文,并且激励其认真读书,刻苦学习。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因为勤奋读书而最终成才的人和事,你能不能举出几个例子? 【生列举,师点拨。】 “囊萤映雪”说的是车胤、孙康,他们很爱读书,但家里很穷。车胤就捉萤火虫放入袋子里,晚上读书时用来照亮;孙康冬天在雪地里,借着雪的反光读书。

“悬梁刺股”,“悬梁”是说孙敬发奋读书,为了少睡觉,就把头发绑到房梁上;“刺骨”是说苏秦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扎大腿。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后就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画荻教子”,是说欧阳修幼年丧父,母亲郑氏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妇女,她勇敢地挑起了持家和教养子女的重担。她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教欧阳修学习。欧阳修按照母亲的教导刻苦学习,终于成材。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其实,除了刚刚我们举出的那些人和事,明代的宋濂也是这样一个勤奋好读书的人,而且还是个善于劝学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宋濂,走进他的《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一、助读课文——掌握课前信息

[设计意图] 此环节由师生共同交流搜集的相关背景资料和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情况奠定基础。

【先由生搜集相关作者及背景信息,然后在组内交流,教师补充。课件出示,生快速阅读,增加印象。】

1.关于马生——马君则。

“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马君则是作者的同乡,在京城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学生经考试及格,任用为政府官吏)里读书。洪武十一年(1378),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他应召入朝觐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去拜访他。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了这篇序文,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珍惜太学的学习条件,刻苦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2.关于“序”。

这是一种文体。序分为书序和赠序。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予必要的引导。

赠序:文人在送别时,常常以诗文相赠,有人把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再作一篇序,就称之为赠序。后来,尽管没有什么诗文,只写一篇送别赠言的文章,也叫赠序,内容多是劝勉、赞扬之词。 本文就是一篇赠序。本文题目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3.作者信息。

宋濂,明初文学家。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现浙江义乌人)。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称赞他为“当今文章第一”。著有《宋学士文集》。

4.关于背景。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现在浙江义乌)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人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二、确读课文——多层次准确朗读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多角度、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读熟课文,为下面准确疏通文意奠定基础。

1.教师范读,学生标注疑难字的读音,标注疑难语句的节奏。 2.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判。

4.齐读课文,正确把握节奏和读音。 5.朗读指导: (1)节奏指导: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手指/不可屈伸……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强调字音:

怠(dài) 冠(guān) 逾(yú) 叩问(kòu) 叱(chì) 咄(duō) 俟(sì) 负箧(qiè) 曳..(yè) 屣(xǐ) 皲裂(jūn) 媵人(yìng) 以衾拥覆(qīn) 皆被绮绣(pī) 容臭(xiù) .....烨然(yè) 缊袍(yùn) 敝衣(bì) ...

三、译读课文——准确疏通文意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为本堂课的主要部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译课文,既调动学生组内、同桌的合作意识,又鼓励学生大胆翻译课文,大胆提出质疑,并当堂检验翻译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生以同桌为单位,开展读译互助,一人读,一人译,然后再调换过来。

【在理解重点实词和重点语句的基础上,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翻译时,注意语句通顺,句意完整,表意准确。】

(二)同桌标画出疑难语句,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

(三)班内展示翻译的效果。师指名读句,然后其他学生举手翻译语句。 【可采用小组对抗的形式,以提高学生译句的积极性。】 (四)补充特殊语句的翻译。

1.弗之怠(倒装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弗怠之”。)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3.寓逆旅(省略句。“寓”后省略介词“于”。) (五)检测翻译效果。 【课件展示】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生独立完成,小组内纠错,组内评析翻译环节的自学效果。】 1.余幼时即嗜学。译文: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2.无从致书以观。译文:没有办法买书来看。

3.益慕圣贤之道。译文: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译文: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不能与有名望的人交往。 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译文: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6.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译文:等先生高兴了,便又向他请教。

7.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译文:在我当年从师求学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六)积累文言词汇。

【生在组内合作快速完成,然后班内交流,教师点拨、明确。】 1.同义连用。

找出课文中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联系课文理解其含义。 (1)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2)沃灌:同义连用,都有浇的意思。

(3)门人弟子:学生。门人,门生,指学生;弟子,学生。 2.古今异义。 (1)录毕,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行走) . (2)或遇其叱咄(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

(3)未尝稍降辞色(古义:脸色,表情;今义:多指颜色) . (4)卒获有所闻(古义:最终;今义:士兵,死) .

(5)主人日再食(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 (6)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菜汤) . 3.一词多义。 无从致书以观(来,连词) . 计日以还(相当于“而”,不译) . 人多以书假余(把,介词) . 以中有足乐者(因为,连词) . 以衾拥覆(用,介词) .

4.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支”同“肢”,肢体) .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 . 5.词类活用。 (1)手自笔录(手:名词用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 (2)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 (3)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肥: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鲜鱼和肥肉) .. (4)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

(5)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缊袍敝衣: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

四、思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调动学生的推理思维,辨析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培养其积极的思维。 梳理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点拨:在准确翻译全文后,再读课文,把握准每一段的内容,然后再分析每一段的层次结构。辨析每一层次间是怎样的关系。同桌交流思想,互相补充,然后再提交到全班交流。】 〔明确〕 第一段总写,突出勤奋:

无书: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为师严厉:未尝稍降辞色,(遇其)叱咄——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 第二段详写,突出艰苦:

求学中途艰难: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受人照顾: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学习生活艰苦: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乐以忘忧: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五、延读课文——搜集勤学名言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搜集交流名言并谈体会,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组内交流积累读书的名言,选取一则,谈谈个人认识和体会。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8.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提示: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求学 第

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体会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3.熟练地背诵课文。

4.学习古人“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求学态度,培养正确的苦乐观。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体会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3.学习古人“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求学态度,培养正确的苦乐观。 【难点】

体会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诊断导入?悟读课文?探读课文?联读课文?背读课文

诊断导入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检查上堂课学生所学,既帮助学生回顾旧知,更为教师掌握学情,及时调整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做铺垫。 【诊断】

【以下三题生独立完成,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然后组内互阅。】 1.解释下列词语。 嗜: 致: 假: 游: 援: 请: 叱咄: 俟: 沃灌: 烨然: 敝: 奉:

〔明确〕 爱好 得到,文中指买到 借 交往,外出求学 引、提出 询问,请教 训斥,呵责 等待 浇洗 光彩照人的样子 破 供养 2.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出下列句子。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明确〕 (1)抄写完后,赶快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有时遇到他的斥责,(我的)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辩说。 (3)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能够有所收获。 (4)因为我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 3.给下面的文言语句断句。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3)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明确〕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3)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初识了课文内容,了解了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这封书信是怎样劝导马生发奋读书,又是怎样介绍自己的求学经历的呢,这堂课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悟读课文——探究人物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由教师层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问题的探究中不断理顺文本内容,认识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勤学”的本质。培养学生推理思维和联想阅读的能力。 【以下问题均在教师的追问下,由学生层层阅读文本内容,然后同桌交流思考的意见,然后指名回答,班内交流、明确。】

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明确〕 本文讲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读书求学的经历。

2.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作者读书求学经历的特点,可以用哪个词? 〔明确〕 艰难。

3.在第一段中,“艰难”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点拨:两方面。】

〔明确〕 用书中原话回答——“无从致书以观”和“无硕师名人与游”。 4.为什么会有这么两点表现呢?作者是怎样解决这两个矛盾的呢?

〔明确〕 因为“家贫”才会有这两点表现。作者是通过借书,“手自笔录”解决了无书的难题;是通过到百里之外的“乡之先达”那里去请教,解决了无师的难题。

5.从作者借书、抄书、还书这一层内容里,你认为我们该学习他哪些品质或者方法? 【点拨: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两个角度思考其品质。】 〔明确〕 (1)勤奋好学,不怕吃苦;(2)持之以恒;(3)诚实守信;(4)抄书的读书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6.书中“乡之先达”是怎样的老师?宋濂是怎样对待这位“先达”的呢?用文中原句回答。你怎样评价宋濂的求学精神?

【点拨:对待老师应该持有什么态度才能更好地学习。】

〔明确〕 这位先达德高望重,学问渊博,但是对人严厉,甚至冷漠,还不时发脾气。 宋濂对待这位“先达”态度虔诚而恭敬——“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色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宋濂的求学精神是谦虚的,有问题需要请教,不要因为对方态度不好而放弃请教的要求,我们应该向一切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学习对方的优点,宋濂的求学精神值得我们借鉴。

7.文章第二段写了作者从师求学过程的艰苦,按照“衣—食—住—行”这几方面,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部分写得最感人? 【点拨:准确把握第二段的顺序,找出对应的语句加以阅读。】

〔明确〕 先写行,再写住,接着写食,最后写衣。 “行”这部分写得最感人,艰难跋涉,山路难走,天气恶劣,负重远行,以至于到了旅馆四肢僵硬,不能动弹。 8.文章中有多处对比,请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应语句分析。 【点拨:找出文中“我”与“同舍生”比较的语句。】 〔明确〕 请教时老师的态度和作者的态度的对比。

第6个问题中已经分析,用老师的态度反衬作者的虚心和用功。 生活状况,作者的衣食和同舍生的华丽服饰的比较。 通过对比写自己生活艰苦,进而突出学习勤苦。作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享受,而是知识的积累和精神的充实。像今天我们周围的同学攀比思想比较严重,在生活中比享受,比谁吃得好,比谁穿得好,比谁身上的名牌东西多,相反对自己的学习不大关心,甚至不屑一顾。我们应当以此为鉴。

小结:本文带给我们的启示——“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我们每一个学生的光荣任务,专心向学,读书有得,胸中自有真乐。宋濂尊师重道、不畏艰苦、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效法的。 二、探读课文——树立价值观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让学生各抒己见,探究文本延伸出的深刻话题“知足”与“不知足”,让学生在不断的辩论中明确在生活中哪些可以知足,哪些不可以知足,再通过具体事例的引导,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在讨论中,大家明白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学习中我们必须勤奋好学,发扬“永不知足”的精神。但是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作者除了“不知足”外,有时也很“知足”。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在哪些方面是“知足”的。【找出相关的语句:“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作者在吃穿住等方面很“知足”,只要吃饱、穿暖,有房子住就行。那么,大家对作者的这种做法有何感想?假如你身处此种境况,你会怎么想,怎样做? 【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3.给学生补充“足”和“勤”两方面的事例阅读,深化感受。 【“足”】

超级富豪比尔·盖茨怎样对待金钱

2004年2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比尔·盖茨以其名下的净资产466亿美元,仍排名世界富翁的首位。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世界首富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却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对打折商品感兴趣,不愿为泊车多花几美元……为这点“小钱”,如此斤斤计较,他是不是“现代的阿巴贡(吝啬鬼)”? 可另一面的事实显示,比尔·盖茨并不是那种悭吝的守财奴——比如,微软员工的收入都相当高;比如,为公益和慈善事业一次次捐出大笔善款,他还表示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95%的财产捐出去而不是留给孩子……比尔·盖茨夫妇宁愿将这些钱捐给最需要它们的人,也不随意交给孩子挥霍。比尔·盖茨甚至公开表示过:“我不会将自己的所有财产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因为这样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

看来,这位世界首富跟那种“一掷万金、摆谱显阔”的富翁迥然有异。他是不是富者中的“另类”?他对金钱持有怎样的理念和原则? 确实,比尔·盖茨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单从他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对他而言,创业是他人生的旅途,财富是他价值量化的标尺,他曾经说过:“我不是在为钱而工作,钱让我感到很累。”

“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来使用它。”这就是比尔·盖茨对金钱最真实的看法。

在微软,比尔·盖茨已经成为员工,尤其是一些新员工的榜样,他的作风感染了许多人。所以微软员工的朴素也是很出名的。这并不是说比尔·盖茨吝啬或是小气,他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也是在培养员工的艰苦创业精神,无疑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 【“勤”】

名人之所以成功的秘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tf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