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梅州导游词
更新时间:2024-02-24 00:39:01 阅读量: 导游词 文档下载
篇一:3 梅州导游词
梅州导游词
综合篇
一、概述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全市总面积为1.58万平方公里,现辖梅县、蕉岭县、平远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兴宁市和梅江区六县一市一区,全市总人口约500万人,其中客家人占97%以上,在六县一市一区中,除丰顺县有潮汕人和极少数畲族等少数民族外,其它都是 “纯客住县”。
梅州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全市山地、丘陵面积占80%以上,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市。梅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山川秀丽,景色宜人。 梅州旧称嘉应州,是著名的“世界客都”。乡土气息浓郁的客家历史文化、客家风土人情、客家村落民居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梅州又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和“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 梅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较快,以青山绿水、客家风情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丰富多彩,主要旅游景区(点)有雁南飞、雁鸣湖、汤湖热矿泥山庄、千江温泉等旅游度假区,有阴那山、五指石、七目嶂、合水湖、龙鲸河等自然山水景观,有叶剑英故居和纪念馆、人境庐、丘逢甲故居等名人故居,有南华又庐、仁厚温公祠、花萼楼等客家民居,还有灵光寺、神光寺、千佛塔、万福寺等宗教胜地。
梅州物产丰富,有水果、名茶、名烟、酒类、梅菜、牛肉干等各种客家特产,此外还有陶瓷、竹编、木雕、石雕等传统工艺。
客家菜是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用山区的物产为主要原料,保留着一定的中原风味,具有咸、香、肥的特色,以砂锅菜见长,特色名菜有酿豆腐、盐焗鸡、梅菜扣肉、肉丸等。
二、地理环境
梅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0.6℃—21.4℃。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平均降雨量约1500毫米。由于土壤肥
沃,阳光充足,生态环境良好,梅州一年四季树木常绿,鲜花常开,空气清新,景色宜人。
梅州地势北高南低,岭谷相间。 山体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从西北向东南排列,主要山脉有:西北部为项山甄山脉,它是武夷山脉的延伸部分,主峰项山甄(平远与寻乌交界处),海拔1530米,为梅州第二高峰,七目嶂(五华与河源交界处),海拔1318米,为五华最高峰、梅州第三高峰;中间是阴那山山脉和莲花山脉,它东起大埔,西至五华,绵延300多公里,其中高逾千米的山峰共19座,其中铜鼓嶂(丰顺与大埔交界处),海拔1560米,是梅州最高峰。阴那山海拔1298米,为梅县最高峰,梅州第四高峰;东南部为凤凰山脉,它沿大埔、饶平、丰顺、潮州等交界处延伸,主要山峰有西岩山(大埔),海拔1235米,释迦岽(丰顺),海拔1283米。山脉中夹着兴宁盆地、梅县盆地、蕉城—新埔盆地、汤坑盆地、水寨盆地、石正盆地、大柘盆地等,这些盆地是梅州重要的农业基地和人口聚居地。
梅州水资源丰富,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条,其中主要河流有韩江、梅江和汀江。梅江是梅州的母亲河,其起源于陆丰与紫金交界的乌突山七星岽,沿莲花山脉北麓,自西南向东北流经五华(至水寨段称琴江)、兴宁、梅县、梅江区,在大埔的三河坝与梅潭河、汀江交汇,流入韩江,再经潮汕平原后归入浩瀚南海。梅江从发源地到三河坝全长307公里,流域面积达1390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五华的周江河、五华河,兴宁的宁江河,梅县的程江河、石窟河、松源河等。此外,梅州还有众多的水库,为梅州的农业灌溉、饮用水源、防洪防涝、发电和山水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历史渊源
1、梅州建制及其变迁
梅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994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南朝齐(公元479-502年)设程乡县开始,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五代十国南汉乾和3年(公元945),升程乡县为敬州,北宋开宝4年(公元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后经多次变更建制,在清雍正11年(公元1733),程乡升格为直隶嘉应州,统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加上
本属的程乡县,称“嘉应五属”,直属广东省辖。民国3年(公元1914)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7县。后并入汕头专区,1965年7月从汕头专区分出设立梅县专区,1970年改为梅县地区。1988年撤销梅县地区改建为梅州市。
2、客家人大迁徙
客家先民经历了五次大迁徙的历程,完成了从中原向南方迁徙和从闽粤赣向外迁移的过程,从而形成完整的客家民系,其迁徙大概经历了五个时期:
第一次迁徙 东晋怀帝永嘉5年(公元311年),由于西北方蛮族入侵中原,形成了“五胡乱华”的局面。东晋统治者被迫将国都从洛阳迁到南京,中原地区的许多官员、平民也随之南迁。这些人多数暂居在江西鄱阳湖周围,有的到了安徽、福建,有一些还到了广东的大埔县。这些中原汉人为了避免和原户籍者发生混淆,新来者的户籍便称为“客”。晋元帝大兴四年(公元312年)特别下诏,正式肯定这种附设客籍的作法,称之为“给客制度”。客家人最早的祖先,就是来自东晋时代南下避难的那批中原人。
第二次迁徙 唐代末年,因黄巢起义(公元874-907),第一次南迁至江西、安徽等地区的客家先民,倍受战乱蹂躏,客户居民不得不再向南迁移至皖南、赣南、闽西、粤东等地。其集中聚居地是福建宁化石壁一带。
第三次迁徙 北宋末、南宋初(公元12世纪初),因金人、元人相继大举入侵中原,宋高宗南渡,又引发了一次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避难的浪潮。而客户居民,不少人都参加了抵抗元兵的战斗。宋亡后,他们只好退往更偏僻的粤东、粤北地区。
第四次迁徙 清代初年,客家人的祖先前三次大迁徙都是为了避难求生,被迫离乡背井客居他乡。这时生活已较安定,家族都经过了数代的繁衍,人口增加很多。在偏僻的山村,人多地少,难以为生,必须向外发展。清康熙年间,定了“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政策,鼓励客家人向外迁移,形成了客家人赣闽粤客家地区向四川、湖南、广西、台湾等地迁移的热潮。
第五次迁徙 清末,客家人洪秀全领导太平军在广西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许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压力下迁徙到广东南方山区、海南岛等地居住,不
少人向海外移民(过番)。因而形成了客家人遍布全国很多地区和南洋一带的新局面。
今天,客家人分布的地域已很广,在大陆有5512.8万人,台湾460万人,香港125万人,澳门10万人。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湖南、湖北、贵州、海南、台湾等18省(区)都有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在粤东、粤北、闽西南、赣东南和台湾一带。在国外侨居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毛里求斯、印度、美国、加拿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数约300多万人。
四、著名的“三乡”
梅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美称。
1、文化之乡
梅州,是我国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的交汇点,是宋以来客家人的集散中心,也是目前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由于梅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客家人多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使梅州成为具有典型客家特色的文化区域。梅州文化的兴盛发轫于宋代,各地办起了许多“社学”、“文学”、“书院”迄今用逾千载,兴学之风不衰。至清代中期,文化教育事业已相当发达。乾隆、嘉庆年间,科第中试为全省之冠,故有“五科五解”的美称。乾隆15年(公元1750年),王之正任嘉应州官时,特置“人文秀区”牌坊立于衙前大街,以志梅州文化之盛。清代状元吴鸿在广东省督学时,赞誉梅州“人文为岭南冠”。此时涌现出不少知名学者,如宋湘、黄遵宪、丘逢甲、胡曦、丁日昌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梅州之所以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化之乡”,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和环境背景。从历史上看,客家人的祖先来自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其中有许多是“衣冠世家、书香门第”,文化素质较高,历来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从地理环境上看,梅州地区山多田少,人多地少,谋生艰难,文化知识便成为客家人生存竞争的主要手段。所以,即使再穷再苦的人家,都会不惜一切,那怕是卖田卖屋都要供子女上学读书,读书已成为客家人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客家地区传唱着这样一首童谣:“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么老婆┅┅”。在梅州,从政府到百姓,都非
常重视教育,大家可以发现,不论在城镇还是乡村,学校的校舍相对其他建筑物都是比较好的。梅州的读书人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都是有名的。
梅州城 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国务院批准颁布),梅州城坐落在梅江河谷平原上,是梅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梅州”得名皆因当时本地有梅溪(梅江),两岸多梅花之故。城市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37万,以梅江为界,分江北、江南两城区。“一江两岸”建设集防洪、交通、观光、休闲于一体,颇具特色。城区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绿中城、城中水”为主要特色的生态环境良好的花园式现代化中等城市。梅州城是千年古城,名胜古迹众多,客家风情浓郁,虽经历代沧桑湮没,现仍存或重修的有八角亭、孔子庙、千佛塔、状元桥、吕帝庙、安定书室、嘉应古桥、曾井等众多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
嘉应学院 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由原嘉应大学和嘉应教育学院合并而成,有着91年的办学历史。梅州在清朝时称嘉应州,嘉应学院由此得名。学院校本部校园占地面积1188亩,校舍建筑面积30.6万平方米。学院有教职工10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5人。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1000多人。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有4个二级学院、17个系、4个教学部,36个本专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八大门类。学院始终把质量作为立校之本,毕业生的就业率每年都在94%以上。学院具有鲜明的侨乡和客家文化特色,自办学以来,一直得到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至目前为止,海内外乡贤为学院共捐资6000多万元。学院还与国内外许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均有著名大学的专家、教授来校作访问学者,研究客家文化和讲学。学院从1998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先后有来自美国、日本、阿根廷、泰国、印尼等国的学生来校学习。学院校园环境优美,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华侨之乡
梅州是广东省的重点侨乡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目前梅州旅外侨胞达336万人,约占全国侨胞总数的1/10,相当于梅州现有人口500万的69%。其中,梅县、梅江区、大埔、蕉岭、丰顺等华侨较多,主要分布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梅州华侨当年何以背井离乡、别妻离子、远涉重洋到异国他乡去谋生呢?其
篇二:导游词:梅州概括
梅州概况
早上好!大-家-早-上-好!(见客人没反映时补上一句),很好,大家都睡醒了,现在请大家抬起高贵的头看看车的正前方,看到什么了?导游?对!我就是你们今天的导游,那么请大家务必记住我这张长得不算美,但总算对得起观众的脸(笑声),把我留在脑海中,旅途快乐又轻松。下面呢,我就给大家正式介绍一下自己,我呢,是 ***的一名导游员,我的名字叫 ***,有缘坐在一辆车里就是一家人了,古语有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今天我们同吃、同游、同乐还同“居”(驹),哎,怎么就同居了,有些游客问,古时候不就把车叫驹吗?难道我们还不是同居吗?只要你需要我,我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面前。
那么罗嗦完自己之后呢,隆重给大家介绍一位重要人物,一般呀重要人物出场都会有一种声音-----,好,谢谢大家的掌声,他就是我们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人见人爱、车见车载、男人见了喝醋、女人见了喝蜜的^^师傅(笑声),从后脑勺看就很像梁朝伟嘛,大家想不想看看师傅正面呀?想呀?——那是不可能滴,他站起来谁给我们开车呀?好了,我替*师傅谢谢大家的掌声。好,那现在进入正题,欢迎大家来到有“世界客都”之称的梅州!竟然来到了“客都”那就先跟你们介绍一下客家人的历史吧!客家,是中华民族中汉族的一支特殊民系,两千多年来,中原地区的汉人因逃避战乱、饥荒、迫害或因政府调迁大量南迁,集中定居在闽、粤、赣地区,又进而扩散至四川、广西、海南、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各地。相对于这些地区的原居民而言,他们是客,因而称为“客家人”。从目前掌握的历史资料看,古代中原人发生过六次大规模南迁。第一次是秦始皇时期派兵50万驻扎南岭地区;第二次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和三国两晋时期;第三次是唐朝中时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第四次是南宋时期金兵南下汉人南渡;第五次是清兵南下客家人抗清失败而迁移;第六次是清代雍正年间“移湖广,填四川”,大量客家人向广西、四川等地迁移。近一两个世纪,客家人向海外的迁移逐渐增多。在客家人的迁移历史中,梅州是最主要的集散中心;由于元代梅州的原居民畲族人起义抗元失败而大量外逃,至明代梅州已不设“畲官”,几乎全为客家人所占据,成为客家人主要聚居区(现在仅在大埔有少量畲族人居住)。从集散中心和主要聚居地这两个方面而言,梅州也就成为了客家文
化的代表区域。
而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西北与江西省毗邻,东北部与福建省接壤,西界本省河源市,南联揭阳潮汕。梅州市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全市85%左右的面积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山地,故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市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470万,辖六县一市一区。分别是:梅县、丰顺、蕉岭、大埔、平远、五华六县,一市是兴宁市,一区是梅江区。梅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南汉置敬州始,至北宋改为梅州,清朝设直隶嘉应州。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1952年8月并入汕头专区,1965年建立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1988年改建为梅州市。现梅州城区是一历史文化名城,98年建城区26.6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5万。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总面积一点五八万平方公里。人口主要为汉族,东临潮汕,北接福建龙岩和江西赣州,南邻河源市,辖梅县、蕉岭、五华、大埔、平远、丰顺、兴宁和梅江区六县一市一区,是客家人聚居的中心地,有“客乡”之称,曾经举办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世界客家联谊会,因此,誉称世界的“客都”,具有浓郁的别有特色的客家风情。
同时,梅州也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称誉。
称之为“文化之乡”是因为梅州的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迁”,大都出身于“书香门第”,读书为上品的思想较为强烈,读书风气极盛。到了明清科甲鼎盛,蜚声海内外,清乾隆年间,嘉应州官王之正在署前树立“人文秀区”牌坊。八十年代,文教事业发展更快,设立嘉应大学、嘉应教育学院等大专院校三间。1990年在全市实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而“华侨之乡”是因为梅州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海外侨胞人数多、分布广、实力强,对故乡贡献极大,梅州华侨、华人分布于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0多万人;台湾客家同胞400万人中,多数是祖籍梅州人,仅蕉岭籍人就有近50万。他们一向热爱家乡,关心乡梓建设传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关心支持乡梓建设热情更加高涨,改革开放至今全市“三胞”捐赠金额达16多亿元,目前有三资企业1419家。
还有“足球之乡”是由于梅州足球运动,有近百年历史。1956年国家体委正式授予梅县“足球之乡”的称号。1979年被列为全国16 个足球运动重点地区之一。目前,梅州市和梅县各有一支具有相当实力的专业青年足球队和女子足球
队。全市有足球传统项目学校11间,大小足球场170多个,业余足球队2000多支。全市先后输送到省级以上的运动员200多名,其中国家队30多名。四十年代的亚洲球王李惠堂就是梅州市五华县人。
近年随着梅州社会各行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开发性农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梅州又有了“新三乡”之美称。分别是“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山歌之乡”。
金柚之乡:梅县是全国沙田柚最大生产基地。沙田柚又称“金柚”。全市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量20万吨。其中梅县种植25万亩,年产量18万吨,1995年3月被国家授予“金柚之乡”称号。
单丛茶之乡:全市种植的优良品种单丛茶16万亩,年总产量达6000吨,占广东省70%,在1997年全国茶叶博览会上被誉为“单丛茶之乡”。
山歌之乡:梅州素有“山歌之乡”之誉;1996年5月梅县被文化部正式授予“山歌艺术之乡”称号。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上承诗经十五国风,它常用比喻、起兴、双关、叠字和尾驳尾等手法。传统山歌丰富多彩,尤以情歌更美,有一百多种唱腔。旧时客家人每逢佳节喜庆习惯进行山歌活动,1983年起梅州定中秋节为山歌节,开展山歌打擂台等山歌表演活动,山歌剧演出活动则遍及海内外,山歌成了连结海内外客家人亲情的纽带,也是外地游客较为欣赏的一种民间艺术。
梅州名胜古迹很多,虽经历代沧桑湮没,今仍存或重新修复的有人境庐、千佛塔、灵光寺,这些古建筑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1965年大文豪郭沫若视察梅州时,写下“文物由来第一流”的诗句。梅州名人辈出,清乾嘉间的岭南才子宋湘;清末外交家、教育家黄遵宪;抗日志士、杰出诗人、教育家丘逢甲;著名的洋务运动家、军事家、全国四大藏书家之一的丁日昌;著名爱国侨领张弼士和现代亚洲球王李惠堂及叶剑英元帅都是梅州市人。梅州城区人口近30万,占地26.1平方公里,以梅江河为界分江北、江南,河上建有通往南北的六座大桥。其中最早的是1931年兴建的梅江桥,改革开放以来新建了东山、嘉应、梅州、剑英、宪梓等五座大桥,这五座大桥成为连接江北和江南的主要交通枢纽。
游览梅州,你可以瞻仰叶剑英、黄遵宪、丘逢甲等客家名人的故居,参观中国五大民居形式之一的客家围屋,欣赏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品尝正宗的客家美食,学说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客家话,感受客家人尊师重教、勤劳热诚的人文
精神,还可以游览新建成的“绿野明珠”雁南飞茶田和文化精品千佛塔寺,泡一泡有益身心的温泉,带上一些客家娘酒、白渡牛肉干和平远梅菜开心而归。
以上就是关于梅州的一个概括了,希望在这里能够为大家留下最温馨的一段回忆,让大家满载而归!
篇三:梅州导游词 6
(6)名人故居篇
一、叶剑英元帅故居、纪念馆
叶剑英生平 叶剑英(1897—1986),原名叶宜伟,字沧白,1897年4月28日出生在梅县雁洋镇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86年10月22日逝世于北京,享年90岁。
叶剑英是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中成长起来的。少年时代就曾参加过“剪辫子”,打“潮勇”等反抗清王朝的斗争。1913年,叶剑英参与创建梅县私立东山中学。在东中时,他品学兼优,连续两届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他曾登上学校后山“油岩”挥笔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诗篇:“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
叶剑于1917年夏就读于云南陆军讲武堂,1920年夏毕业后,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曾先后参加北伐与东征,立下赫赫战功。先后担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广州起义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八路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北平市市长、广东省政府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重要职务,是十大元帅之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设鞠躬尽瘁。他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叶剑英的突出贡献 在叶帅的一生中,有三次为人民作出了特殊的伟大贡献。第次,是在南昌起义前夕,冒险送情报给叶挺等起义领导,粉碎了国民党企图扑灭起义部队的阴谋,使起义取得胜利。第二次,1935年7月,叶剑英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在长征中,他为维护全党和全军的团结,机智勇敢地同张国焘分裂军、危害党中央的阴谋作斗争,为党中央和红军北上立了大功。后来,毛泽东曾多次谈到这件事,并且赞扬叶剑英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有一次,毛泽东摸着自己的脑袋,对人风趣地说:“叶剑英同志在关键时刻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没有他,就没有这个了。他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了”。第三次,是1976年,叶帅和中央一些领导一起,周密计划,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党集团,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的命运。在这场斗争中,叶剑英起
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他得到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尊敬、爱戴和怀念。所以,凡到了梅县的海内外游客都希望到叶剑英元帅故居、纪念馆看看。
叶帅故居 故居位于梅县雁洋镇虎形村,始建于清代,为他祖父所建,系客家单门楼式两杠平房,共有15间房子,其中4间为叶帅家所有。右侧第一间是厨房,第二间为叶帅父母的卧室,墙上悬挂着叶帅双亲的遗像,左侧后角二间分别是叶帅少年的卧室及杂室。1897年4月28日叶帅诞生在这里,并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进入叶帅卧室,墙上挂着一幅他少年时期的半身照片,墙角摆有两张木凳加木板的铺板床,吊着蚊帐、棉被,枕头整齐叠着,还有一个老式柜子。故居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 为缅怀叶剑英元帅的光辉业绩,由海内外乡亲捐资兴建“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纪念馆位于叶帅故居右侧,1987年7月动工兴建,1989年10月竣工,1993年冬扩建。叶帅纪念馆占地约10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3546平方米,结构布局分前庭和侧庭组成,建筑物依庭而建,平面图呈“矩形与马蹄形”组合,其风格具有客家民居的特性和现代园林建筑的手法相结合,独具一格。
馆内现有基本陈列面积约1500平方米,展线全长280米,有5个展览室,分别以大量的照片、史料、实物、书画共5个专题向人们展示叶剑英元帅光辉伟大的一生。该馆现有藏品资料3000多件,其中实物藏品150件,主要是叶剑英元帅生前用过的实物。1994年经全国革命文物鉴定组鉴定,有2件为一级革命文物。“光昭日月丰碑在,风范长存励后人”。叶帅光辉的革命业绩,伟大的革命精神,崇高的革命品质,激励我们抓住一切机遇,抓住梅州经济发展,让“世界客都,文化梅州”享誉海内外。
二、黄遵宪与人境庐
黄遵宪生平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梅县东区(今梅江区)人,29岁中举人,后任清廷驻日本、英国使馆参赞,驻美国、新加坡总领事,湖南署理按察使等职。驻外其间,在沟通中日文化交流、抵制美国排华、保护华侨权益、创立南洋护照制度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回国后,大力宣扬维新变法,深受光绪皇帝赏识,特颁旨召见。他的著作主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
本杂事诗]等,为清末外交家、政治家、启蒙思想家和爱国诗人。
黄遵宪所生活的年代,正值清未光绪年间。虽然只是一位举人,但他博学多才,又有一颗爱国忧民之心。光绪3年(1877年)被朝廷破格晋升为驻日使馆参赞,成为驻日参使何如璋的最得力助手与参谋。在驻日友赞4年内,着重研究日本历史,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后写成一部50多万字的《日本国志》。这部书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日本历史的专著,同时也成为日本的第一部“国史”,它为当时中国的政治改革运动---即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日本回国后,黄遵宪又先后任驻美参赞、驻美国旧金山及新加坡领事。他在担任十多年外交官期间,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建议政府实行护照办法与保护华侨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华侨和中外人士的敬仰。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黄遵宪被召回国,任江宁洋务局总办。并积极投身于救国图存的维新运动,提倡科学救国,兴办实业,加强国防和改革维新,推行新政,主张对外开放,先后参与强学会和创办《时务报》,得到光绪皇帝赏识,下旨召见,当面咨询。在署理湖南按察使期间,大力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卓有成效。
戊戌政变失败后,黄遵宪因涉嫌被清政府解职放归故里后,邀集地方人士创设嘉应教育学会,大力倡办新学,为推动梅州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倡办教育的同时,在人境庐内潜心著述,先后著有《日本杂事诗》、《人境庐诗草》等,他的诗歌反映了近代史上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史诗”之称。他的诗论主张“我手写我口”,提倡反映现实,被称为“诗界革命的巨子。因此,他被列为“中国十大爱国诗人”之一。可以说,黄遵宪是在100多年前,提倡科学救国,主张改革开放的先驱,也是诗坛革命的榜样。
人境庐 人境庐取意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名句,是我国著名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黄遵宪的故居,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坐落在市区东山大桥下的小溪唇,于1884年由黄遵宪亲自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座故居占地面积不大,但建筑精巧,布局合理,里面有会客厅、书房、卧室、藏书室、无壁楼、五步楼、十步阁、息亭、花坛、假山等,藏书室内有黄遵宪的各种著作和读过的书共8000多册。庐中保留着黄遵
宪亲自撰写的对联,如会客厅对联:“万丈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另有一联:“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都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这故居的环境。进入人境庐,你就会感到这是别开生面的文化景观。
三、丘逢甲及其故居
丘逢甲生平 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又名仓海,祖籍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出生于台湾苗栗县。1889年赴京考试中进士,任清廷工部主事。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即辞官返台,首倡自救,督办团练,任义军副统领,率义军坚持抗日、卫国护台,威震敌胆。后返乡办学,主讲韩山书院、东山书院、景韩书院,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教育司长等职,一生创作诗歌数千首,传世1700多首,是晚清时期的爱国先驱、抗日志士、杰出的教育家与诗人。
丘逢甲故居 位于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现改名为逢甲村。来到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末状元夏同和书写的“澹定邨”3个大字。举目四望,但见山峦叠翠,草木苍苍。农家房舍鳞次栉比。村中心有一座典型的客家两堂四横围屋,这就是1896年丘逢甲内渡后经过一年多建成的“培远堂”。
故居大门悬挂着清末翰林温仲和题写的“培远堂”匾额,两侧的对联 “培栽后进,远继先芬”,系丘逢甲所撰,其意境清新,内涵深远。进入大门,下厅的右边是表现丘逢甲1895年在台湾保卫战中奋勇杀敌的油画《抗倭守土》,英雄气概跃然纸上。左边是丘逢甲陈列室,有生平事迹年表和《春愁》诗手迹。上堂匾额“积善余庆”为台湾巡抚唐景崧所书。内堂匾额“心泰平草庐”,为当年广州巡抚许振纬所书,两侧是丘逢甲自己撰写的对联:“西枕庐峰,东朝玉笔,山水本多情,耕读渔樵俱适意;南腾天马,北度仙桥,林泉皆胜境,用藏出处尽随心。”其实,他的心并不平静,只不过借此抚慰自己。他一心要报仇雪耻,收复台湾,面向台岛,他立下了“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的誓言!陈列的诗稿和抗日保台时缴获的3把日本军刀为他作证。
故居左屋“蛰庵”,是丘逢甲当年吟咏诗联的地方,《春愁》就是在这里写成的。这座极富客家色彩又能反映思念台湾的围龙屋,背倚庐山峰,南接天马腾空,东对玉笔峰,北傍仙桥飞渡。丘逢甲将他的围屋座向安置在坐西向东,其用意是
时时面向台湾。在南北厢房上的楼窗也可以发现与其窗户不同,窗顶成三角形,下端成四字形,不难看出是个“台”字,丘逢甲抗日保台的强烈意识,活灵活现在我们眼前,令人肃然起敬。
四、张弼士与光禄第
张弼士生平 张弼士(字振勋1840——1916)是大埔县西河车龙村人,16岁随人赴南洋,从事椰子、咖啡、橡胶、锡矿等的开发经营,后成巨富,业绩辉煌,商官兼备,仕途发达,名闻中外。清光绪年间,曾任槟榔屿领事、新加坡总领事,光绪29年,光绪皇帝赐张弼士太仆待卿、光禄大夫;民国初年,张弼士被委任为袁世凯总统府顾问、工商部高等顾问、南洋宣慰使、立法会议员、参政院参政、全国商会联合会长等职务。他先后投资兴办粤汉铁路、广三铁路、烟台张裕酿酒公司等企业,所产“金奖白兰地”酒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同时,他捐巨资为国内、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兴建学校多座,贡献巨大,为名扬四海的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既是商界大亨,更是著名的爱国侨领,是客家八贤之一,他艰苦创业、实业兴邦的民族精神和“生为中华民族,当效力于中华民众”的爱国思想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
光禄第 张弼士故居“光禄第”位于大埔县西河镇车龙坪村,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整座建筑座东向西,土木结构,粗犷严谨,堂皇大观,建筑面积4180平方米,由三堂四横一围构成,是客家围龙屋的一种。屋内有18个厅、13个天井、99个房间、还有前后花园及书斋等。整座建筑工艺精致、绘雕并齐、中厅两旁斗拱有穿凿鎏金的麒麟凤凰及飞鸟走兽,大厅两旁斗拱有木凿鎏金通花金狮滚球,正六顶灰塑李鸿章手书的“光禄第”屋名。
客家民俗文化暨张裕酒文化展览馆设在“光禄第”左侧第一排横屋内,一楼下堂房间、中厅为客家民俗文化展厅,展出客家民俗文化相关图片,特别突出表现大埔各种类型的客家民居及民俗活动的风采;一楼上堂房间为张裕酒文化展厅,展出张裕酿酒公司的一百多年历史酿酒产品实物。二楼房间摆设客家民俗实物,展出客家古代生活用具、家具等实物。
中堂是接待客人和家族聚合、议事的场所。也是整个大屋讲究的建筑空间。
正在阅读:
3梅州导游词02-24
跆拳道教学计划表05-23
银行考试题库-案例题04-28
中央电大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06-09
哈理工大学物理下习题解集12-14
《牛顿第二定律》习题(第一课时)06-05
201X年11月思想汇报:不断完善自己word版本(1页)12-24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教案设计01-24
ptotel dxp试题库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