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版离散数学习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22 21: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第二章 二元关系
第一章 集合
习题1.1
1.
a) {0, 1, 2, 3, 4} b) {11, 13, 17, 19} c) {12, 24, 36, 48, 64} 2.
a) {x | x ? N 且x ? 100}
b) Ev = {x | x ? N 且2整除x } Od = {x | x ? N 且2不能整除x } c) {y | 存在x ? I 使得 y = 10 ? x } 或 {x | x/10 ? I }
3. 极小化步骤省略 a) ①
② 或 ① ② 或 ① ②
{0, 1, 2, 3, 4, 5, 6, 7, 8, 9} ? A ; 若?, ? ? A,则??? ? A 。
{0, 1, 2, 3, 4, 5, 6, 7, 8, 9} ? A ;
若? ? A 且 a ? {0, 1, 2, 3, 4, 5, 6, 7, 8, 9},则a?? ? A 。 {0, 1, 2, 3, 4, 5, 6, 7, 8, 9} ? A ;
若? ? A 且 a ? {0, 1, 2, 3, 4, 5, 6, 7, 8, 9},则??a ? A 。
b)
① {0, 1, 2, 3, 4, 5, 6, 7, 8, 9} ? A ;
② 若?, ? ? A 且 ? ? 0,则 ??? ? A 。
c) ① 若a ? {0, 1, 2, 3, 4, 5, 6, 7, 8, 9},则 a. ? A ;
② 若? ? A 且 a ? {0, 1, 2, 3, 4, 5, 6, 7, 8, 9},则??a ? A ;
若? ? A 且 a ? {0, 1, 2, 3, 4, 5, 6, 7, 8, 9},则a?? ? A 。
或 ① {0., 1., 2., 3., 4., 5., 6., 7., 8., 9.} ? A ;
② 若? ? A 且 a ? {0, 1, 2, 3, 4, 5, 6, 7, 8, 9},则??a ? A ;
若? ? A 且 a ? {0, 1, 2, 3, 4, 5, 6, 7, 8, 9},则a?? ? A 。 d) ① {0, 10} ? A ;
② 若? ? A,则1?? ? A ;
若?, ? ? A 且 ? ? 0,则 ??? ? A 。 e) Ev定义如下:
① {0} ? Ev 或0 ? Ev ; ② 若? ? Ev,则?+2 ? Ev 。
- 1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Od定义如下:
① {1} ? Od 或1 ? Od ; ② 若? ? Od,则?+2 ? Od 。 ① {0} ? A 或 0 ? A ; ② 若? ? A,则(f)
??1)2 ? A 。
4. A = G;C = F;B = E。
5. 题号 是否正确 a) ? b) ?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 c) ? d) ? e) ? 6. 7. 8. a) b) c) d) e) f) g) 9. a) b) c) d)
f) g) h) 题号 a) b) c) d)
? ? ?
是否正确
? ( 反例:A = {a};B = ?;C = {{a}} ) ? ( 反例:A = ?;B = {?};C = {?} ) ? ( 反例:A = ?;B = {a};C = {?} ) ? ( 反例:A = ?;B = {?};C = {{?}} )
能。例如:B = A ? {A} 。
?;{1};{2};{3};{1, 2};{1, 3};{2, 3};{1, 2, 3}; ?;{1};{{2, 3}};{1, {2, 3}}; ?;{{1, {2, 3}}}; ?;{?};
?;{?};{{?}};{?, {?}}; ?;{{1, 2}};
?;{{?, 2}};{{2}};{{?, 2}, {2}};
{?,{a},{{b}},{a, {b}}}; {?,{1},{?},{1, ?}};
{?,{x},{y},{z},{x, y},{x, z},{y, z},{x, y, z}};
{?,{?},{a},{{a}},{?, a},{?, {a}},{a, {a}},{?, a, {a}}}。
习题1.2
- 2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1. a) b) c) d) e) f) g) h) 2. a) b) c) d) e)
A ? ~B = {4};
(A ? B) ? ~C = {1, 3, 5}; ~ (A ? B) = {2, 3, 4, 5}; ~A ? ~B = {2, 3, 4, 5}; (A – B) – C = ?; A – (B – C) = {4}; (A ? B) ? C = {5};
(A ? B) ? (B ? C) = {1, 2}。
B ? C 或 B – E ; A ? D ;
(A – B) ? C ; C – B 或C – A ;
(A ? C) ? (E – B) 或 (A – E) ? (E – B);
3.
a) 证明:对于任意x ? A ? C,
因为x ? A ? C,所以x ? A或x ? C。 若x ? A,则由于A ? B,因此x ? B; 若x ? C,则由于C ? D,因此x ? D。 所以,x ? B或x ? D,即x ? B ? D。 所以,A ? C ? B ? D。 类似可证A ? C ? B ? D。 d) f) 4. a)
A – (B ? C) = A ? ~ (B ? C) = A ? (~ B ? ~C) = (A ? A) ? (~ B ? ~C) = (A ? ~B) ? (A ? ~C) = (A – B) ? (A – C)
A – (A – B) = A ? ~ (A – B) = A ? ~ (A ? ~B) = A ? (~ A ? B) = (A ? ~A) ? (A ? B) = ? ? (A ? B) = A ? B
?) 若A = B,则A ? B = A且 A ? B = A。
因此,A ? B = (A ? B) – (A ? B) = A – A = ?。 ?) 若A ? B = ?,则A ? B = A ? B。 又因为A ? B ? A ? A ? B且A ? B ? B ? A ? B,所以 A ? B = A = B = A ? B。 所以A = B。
5. 证明略。
a) b) c) d) e)
?
?
? (反例:A = {a, b},B = {a},C = {b}) ? (反例:A = {a},B = {a, b},C = {a, c}) ?
- 3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6. a) b) c) d) e)
f) g) ? ? (反例:A = {a, b},B = {a},C = {b}) (反例:A = {a},B = {a, b},C = {a, c})
B ? C ? ~ A; A ? B ? C;
A ? ~ (B ? C),即B ? C ? ~ A; A ? B ? C;
(A – B) ? (A – C) = (A ? ~B) ? (A ? ~C) =
((A ? ~B) ? (A ? ~C)) – ((A ? ~B) ? (A ? ~C)) = ((A ? ~B) ? (A ? ~C)) ? ~ ((A ? ~B) ? (A ? ~C)) = ((A ? ~B) ? (A ? ~C)) ? (~ (A ? ~B) ? ~ (A ? ~C)) = ((A ? ~B) ? (A ? ~C)) ? ( (~ A ? B) ? (~A ? C)) = (A ? (~B ? ~C)) ? ( ~ A ? (B ? C)) = (A ? (~B ? ~C)) ? (B ? C) = A ? ( (B ? C) ? ~ (B ? C) ) = A ? (B ? C) 因此,若(A – B) ? (A – C) = A,则A ? (B ? C) = A。
所以,A ? (B ? C)。
f) 由上题,(A – B) ? (A – C) = A ? (B ? C) 因此,若(A – B) ? (A – C) = ?,则A ? (B ? C) = ?。 g) A = B; h) A = B = ?; i) A = B; j) B = ?;
k) B ? A 或 A ? B。 7.
a) 对于任意x ??(A) ??(B),则x ??(A) 或x ??(B)。
若x ??(A),则x ? A。因为A ? A ? B,所以,x ? A ? B。 因此,x ??(A ? B)。
若x ??(B),则x ? B。因为B ? A ? B,所以,x ? A ? B。 因此,x ??(A ? B)。
所以,总有x ??(A ? B)。
因此,?(A) ??(B) ? ?(A ? B)。
b) 对于任意x ??(A) ??(B),则x ??(A) 且x ??(B)。
x ??(A),因此x ? A。x ??(B),因此x ? B。 所以,x ? A ? B。 因此,x ??(A ? B)。
所以,?(A) ??(B) ? ?(A ? B)。 8.
a) ?{{?}} = {?},?{{?}} = {?}; b) ?{?, {?}} = {?},?{?, {?}} = ?;
- 4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c) ?{{a}, {b}, {a, b}} = {a, b},?{{a}, {b}, {a, b}} = ?。
9. 证明:
i) 若x ? R0,则x ? R且x ? 1。所以对于任意i?I+均有x < 1+1/i。即对于任意i?I+均有x
? Ri。所以,x?
??Ri?1?i。
ii) 若x ?
?Ri?1i,则对于任意i?I+均有x ? Ri。所以对于任意i?I+均有x < 1+1/i。所以,x
? 1,故x?
?Ri?1?i。
??10. 因为An+1 ? An,所以
?An?0n?A0,?An??。
n?011.
?Ax?Rx?1x?{y|y?R且y?0},?Ax?{y|y?R且0?y?1}。
x?Rx?112. a)
x?A iff ?m?0有x??Ai iff ?m?0总?n?m使得x?An;
i?m??b)
x?A iff ?m?0有x??Ai iff ?m?0使得?n?m有x?An。
i?m- 5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习题1.3
1.
a) 证明:用第一归纳法 i) 当n = 1 时,左边 = 1/2 = 右边; ii) 对任意的k ? 1,假设当n = k时命题为真,即
111k ?????1?22?3k?(k?1)k?1因为
1111?????? 1?22?3k?(k?1)(k?1)?(k?2)k1??
(k?1)(k?1)?(k?2)
k?(k?2)?1(k?1)2(k?1) ??(k?1)?(k?2)(k?1)?(k?2)(k?2) 即当n = k+1时命题也为真。 由i) ii)可知,对于任意n?1均有
111n。 ?????1?22?3n?(n?1)n?1b) 证明:用第一归纳法
i) 当n = 1 时,左边 = 2 = 右边; ii) 对任意的k ? 1,假设当n = k时命题为真,即 c)
2+22+23+?+2k = 2k+1-2 因为
2+22+23+?+2k+ 2k+1= 2k+1-2+2k+1 =2k+2-2 即当n = k+1时命题也为真。 由i) ii)可知,对于任意n?1均有
2+22+23+?+2n = 2n+1-2。
证明:用第一归纳法
i) 当n = 0 时,左边 = 1 ? 0 = 右边; 当n = 1 时,左边 = 2 ? 2 = 右边;
ii) 对任意的k ? 1,假设当n = k时命题为真,即 2k ? 2k 因为 2k+1= 2?2k ? 2?2k ? 2k+2 =2(k+1) (因为k ? 1) 即当n = k+1时命题也为真。 由i) ii)可知,对于任意n?1均有 2n = 2n。
- 6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d) 证明:用第一归纳法
i) 当n = 1 时,左边 = 3 ,右边 = 3,3|3,所以n=1时命题为真; ii) 对任意的k ? 1,假设当n = k时命题为真,即 3 | k3 +2k 因为 (k+1)3 + 2(k+1) = k3 + 3k2 + 3k +1 + 2k +2 = (k3 + 2k) + 3(k2 + k +1) 由于3 | k3 +2k且3 | 3(k2 + k +1),因此,3 | (k+1)3 +2(k+1) 即当n = k+1时命题也为真。 由i) ii)可知,对于任意n?1均有 3 | n3 +2n。
e) 证明:用第一归纳法 i) 当n = 1 时,左边 = 6 = 右边 = 3,所以n=1时命题为真; ii) 对任意的k ? 1,假设当n = k时命题为真,即 f)
1?2?3 + 2?3?4 + ? + k(k+1)(k+2) = k(k+1)(k+2)(k+3) / 4 因为
1?2?3 + 2?3?4 + ? + k(k+1)(k+2) + (k+1)(k+2)(k+3) = k(k+1)(k+2)(k+3) / 4+ (k+1)(k+2)(k+3) = (k+1)(k+2)(k+3)(k+4) / 4 即当n = k+1时命题也为真。 由i) ii)可知,对于任意n?1均有
1?2?3 + 2?3?4 + ? + n(n+1)(n+2) = n(n+1)(n+2)(n+3) / 4。
证明:证明分三部分
①三个相邻整数中最小者 ? 0; ②三个相邻整数中最小者 = -1; ③三个相邻整数中最小者 ? -2。
对①用第一归纳法,即证9 | n3 + (n+1) 3 + (n+2) 3 i) 当n = 0 时,9 | 9,所以n = 0时命题为真; ii) 对任意的k ? 0,假设当n = k时命题为真,即 9 | k3 + (k+1) 3 + (k+2) 3 因为 (k+1)3 + (k+2) 3 + (k+3) 3 = k3 + 3k2 + 3k +1 + (k+1) 3 + 3(k+1)2 + 3(k+1) +1 + (k+2) 3 + 3(k+2)2 + 3(k+2) +1 = k3 + (k+1) 3 + (k+2) 3 + 3k2 + 3k +1 + 3(k+1)2 + 3(k+1) +1 + 3(k+2)2 + 3(k+2) +1 = k3 + (k+1) 3 + (k+2) 3 + 9k2 + 27k +27 = k3 + (k+1) 3 + (k+2) 3 + 9(k2 + 3k +3) 由于 9 | k3 + (k+1) 3 + (k+2) 3且9 | 9(k2 + 3k +3) 所以,9 | (k+1)3 + (k+2) 3 + (k+3) 3,即当n = k+1时命题也为真。
由i) ii)可知,对于任意n ? 0均有 9 | n3 + (n+1) 3 + (n+2) 3
对③由于9 | n3 + (n+1) 3 + (n+2) 3,所以,9 | (-n)3 + (-(n+1)) 3 + (-(n+2)) 3。 对②因为9 | 0,所以此时命题也为真。
根据以上证明可知,任意三个相邻整数的立方和能被9整除。
- 7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g)
3. 证明:用第二归纳法
i) 当n = 1 时,(证明:用第一归纳法
i) 当n = 0 时,112 + 121 = 133,133 | 133,所以n = 0时命题为真; ii) 对任意的k ? 0,假设当n = k时命题为真,即 133 | 11 k+2+122 k+1 因为 11 k+3+122 (k+1)+1 = 11?11 k+2+122?122 k + 1 = 11? (11 k+2+122 k + 1) + 133?122 k + 1 由于 133 | 11 k+2+122 k+1 且 133 | 133?122 k + 1 因此,133 | 11? (11 k+2+122 k + 1) + 133?122 k + 1。 即当n = k+1时命题也为真。 由i) ii)可知,对于任意n?1均有 133 | 11 n+2+122 n+1
1?5?11?50)?F1?(),所以n = 1时命题为真; 221?51),所以n = 2时命题为真; 2当n = 2 时,1?F2?F1?F0?1?(
ii) 对任意的k ? 2,假设当2 ? n ? k时命题均为真,
则由 对于任意n?I+,Fn+1 = Fn + Fn-1 可知
Fk+1 = Fk + Fk-1 ? (
1?5k?11?5k?2)?() 22
? (1?5k?21?51?5k?23?5)(?1) ? ()() 2222
? (1?5k) 21?5k?21?5k?3)?() 22
Fk+1 = Fk + Fk-1 ? (
? (1?5k?31?51?5k?33?5)(?1) ? ()() 2222
? (1?5k?1) 2 即当n = k+1时命题也为真。 由i) ii)可知,对于任意n?1均有
1?5n?21?5n?1()?Fn?() 。
22- 8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4. 分析:(证明略) 设n = (m+1) q + r,m ? r > 0。
首先,甲扳倒r根,然后每当乙扳倒x(1? x ? m)根,因为1? (m+1) – x ? m,所以此时甲可扳倒(m+1) – x根,故甲总能获胜。 证明:对q(即n除以m+1的商)用第一归纳法。 i) 当q = 0时,因为n = r且m ? r ? 1,所以甲可一次将r根全部扳倒,则甲获胜。 ii) 对任意的k ? 0,假设当q = k时命题为真,
则当q = k+1时,即存在r使得n = (m+1) (q+1) + r,m ? r > 0 ,由于 此时甲可扳倒r根,然后乙只能扳倒x(1? x ? m)根,此时剩下n? = (m+1)q+(m+1)-q根, 因为1? (m+1) – x ? m,则根据归纳假设可知甲总能获胜。 即当q = k+1时命题也为真。
由i) ii)可知,对于任意q ? 0均有甲总能获胜。
5. 证明:用第一归纳法
对于每个i ? i0,用Q(i)表示下列命题: 对于任意j ? j0,P (i, j)皆真。 下面验证:Q(i)满足第一归纳法的条件。 i) Q(i0)为真, 因为(对j用第一归纳法):
a) P(i0, j0)为真;
b) 若P(i0, j)为真,则P (i0, j+1)为真; 由归纳法可知,Q(i0)为真。 ii) 若Q(i)为真(i ? i0),即对于任意i ? i0,j ? j0,P (i, j)为真。 则对于任意j ? j0,P(i+1, j)为真,即Q (i+1)为真。 由i)和ii)可知,对于任意i ? i0,Q (i)皆真。 所以,对于任意i ? i0,j ? j0,P (i, j)为真。
6. 证明:假设有n ? N使n ? n ,即 {n} ? n ,故n+ = {n}?n ? n ,同时n ? n+ ,所以
n = n+。矛盾!(与皮亚诺公理矛盾)
10. 证明:假设有m ? N使n < m,则由“<”定义可知n ? m,所以由习题7有n ? m。因
为n ? m 且n ? m,所以 n?{n} ? m,即n+ ? m。
而m < n+,则由“<”定义可知m ? n+,由习题7有m ? n+。
n+ ? m与m ? n+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即不可能有m ? N使n < m < n+。
- 9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习题1.4
1.
a) A ? {1} ? B = {<0, 1, 1>, <0, 1, 2>, <1, 1, 1>, <1, 1, 2> }
b) A2 ? B = {<0, 0, 1>, <0, 0, 2>, <0, 1, 1>, <0, 1, 2>, <1, 0, 1>, <1, 0, 2>, <1, 1, 1>, <1, 1, 2> } c) (B ? A)2 = { <1, 0, 1, 0>, <1, 0, 1, 1>, <1, 0, 2, 0>, <1, 0, 2, 1>,
<1, 1, 1, 0>, <1, 1, 1, 1>, <1, 1, 2, 0>, <1, 1, 2, 1>, <2, 0, 1, 0>, <2, 0, 1, 1>, <2, 0, 2, 0>, <2, 0, 2, 1>, <2, 1, 1, 0>, <2, 1, 1, 1>, <2, 1, 2, 0>, <2, 1, 2, 1> }
2. 题号 是否正确 a) ? (反例:A=D={a},B=C=?,则左边={},而右边=?) b) ? c) ? (反例:A=C=D=N,B=?,则左边=?,而右边=N?N)
d) ? (反例:A=C={1, 2},B={1},D={2},则左边={<2, 1>},
而右边={<1, 1>, <2, 1>, <2, 2>})
7. 证明:题目等价于证明:若 =
② {a, A} = {d, B}且{b, B} = {c, A} 则因为A?B,所以a = B, d = A, b = A且c = B。
所以,a = c且b = d。
故总有:a = c且b = d。
第二章 二元关系
习题2.1
1. d) e) 2.
R = {<0, 0>, <0, 2>, <2, 0>, <2, 2>} R = {<1, 1>, <4, 2>}
R1 ? R2 = {<1, 2>, <2, 4>, <3, 3>, <1, 3>, <4, 2>} R1 ? R2 = {<2, 4>}
- 10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dom R1 = {1, 2, 3} dom R2 = {1, 2, 4} ran R1 = {2, 3, 4} ran R2 = {2, 3, 4} dom (R1 ? R2) = {1, 2, 3, 4} ran (R1 ? R2) = {4}
3. 证明:(根据定义域和值域的定义进行证明) 因为
x ? dom (R1 ? R2) 当且仅当 有y ? B使得
若x ? ran (R1 ? R2),则
有x ? A使得
有x ? A使得
所以,ran (R1 ? R2) ? ran (R1) ? ran (R2) 。
4.
L = {<1, 2>, <1, 3>, <1, 6>, <2, 3>, <2, 6>, <3, 6> };
D = {<1, 1>, <1, 2>, <1, 3>, <1, 6>, <2, 2>, <2, 6>, <3, 3>, <3, 6>, <6, 6> }; L ? D = { <1, 2>, <1, 3>, <1, 6>, <2, 6>, <3, 6> }。 5.
a) ?上的空关系?;
b) 集合 {1, 2 } 上的二元关系 { <1, 1> }; c) 集合 {1, 2 } 上的二元关系 { <1, 1> } ;
d) 集合 {1, 2, 3 } 上的二元关系 { <1, 2>, <2, 1>, <1, 3> } ; 6.
若R, S自反, 则R ? S , R ? S自反,R – S , R ? S必不自反。 若R, S反自反, 则R ? S , R ? S , R – S , R ? S反自反。 若R, S对称, 则R ? S , R ? S , R – S , R ? S对称。
若R, S反对称, 则R ? S , R – S反对称,R ? S , R ? S不一定反对称。
- 11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若R, S传递, 则R ? S传递,, R – S , R ? S , R ? S不一定传递。 8.
a) S是对称的、传递的; b) S是自反的、对称的; c) S是反对称的、传递的;
d) S是反自反的、反对称的、传递的; 8.
n ( Am ) = nm ; n (?( Am ) ) = 2nm ;
nm因为R ? Am,所以A上共有2个m元关系。
10.
证明: 用反证法。
假设R不是反对称的,即 存在a, b ? A,使得 ? A, ? A 且a ? b。 因为R是传递的,所以由 ? A且 ? A可知 ? A。 这与R反自反性质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即R是反对称的。 11.
证明:因为R = {
证明:因为dom R ? fld R = ? ( ? R ),ran R ? fld R = ? ( ? R ), 所以,R ? dom R ? ran R ? ? ( ? R ) ? ? ( ? R ) 。
习题2.2
1.
R是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 2.
(1) 自反的;
(2) 反对称的、传递的; (3) 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
- 12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4) 自反的、传递的; (5) 无; (6) 对称的;
(7) 自反的、反对称的、传递的; (8) 对称的; (9) 对称的; (10) 反对称的; (11) 自反的、反对称的; (12) 反对称的、传递的。 4.
b) A上共有2c) A上共有2d) A上共有2n2?n个不相同的自反关系; 个不相同的反自反关系; 个不相同的对称关系;
n2?n2n2?nn2?n2e) A上共有2?3f)
nn个不相同的反对称关系;
A上共有2个不相同的既是对称的又是反对称的关系;
习题2.3
1. 最多能有n(A) 个元素为1。 2. 证明:
i) R ? R-1为A上包含R的最小对称关系 ① R ? R ? R-1。所以,R?R-1包含R。
② 因为对于任意 ? R ? R-1,有 ? R或 ? R-1。 若 ? R,则 ? R-1;若 ? R-1,则 ? R。 因此, ? R ? R-1。所以,R?R-1为A上的对称关系。 ③ 设R?为任意的A上包含R的对称关系,则
对于任意 ? R ? R-1,有 ? R或 ? R-1。 若 ? R,由于R?包含R,所以 ? R?; 若 ? R-1,则 ? R,由于R?包含R,所以 ? R?,而R?对称,所以 ? R?。 因此,总有 ? R?。所以,R ? R-1 ? R?。
由①②③可知,R ? R-1为A上包含R的最小对称关系。
ii) R ? R-1为A上包含在R中的最大对称关系
- 13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① R ? R-1 ? R。所以,R ? R-1包含在R中。
② 因为对于任意 ? R ? R-1,有 ? R且 ? R-1。 ? R,所以 ? R-1; ? R-1,所以 ? R。 因此, ? R ? R-1。所以,R ? R-1为A上的对称关系。 ③ 设R?为任意的A上包含在R中的对称关系,则
对于任意 ? R?,由于R?包含在R中,所以 ? R;
又由于R?对称,所以 ? R?,而R?包含在R中,所以 ? R,因此, ? R-1; 因此,总有 ? R ? R-1。所以,R ? R?R-1。
由①②③可知,R ? R-1为A上包含在R中的最大对称关系。
习题2.4
1.
R2 ? R1 = {
2. m = 1, n = 16。
4. A = {1, 2, 3}
令R1 = {<1, 2>, <1, 3>};R2 = {<2, 2>};R3 = {<3, 2>};则 R1 ? ( R2 ? R3 ) = ?;( R1 ? R2 ) ? ( R1 ? R3 ) = {<1, 3>}; 所以,R1 ? ( R2 ? R3 ) ? ( R1 ? R2 ) ? ( R1 ? R3 ) 。
令R2 = {<2, 2>};R3 = {<2, 3>};R4 = {<2, 1>, <3, 1>};则 ( R2 ? R3 ) ? R4 = ?;( R2 ? R4 ) ? ( R3 ? R4 ) = {<2, 1>}; 所以,( R2 ? R3 ) ? R4 ? ( R2 ? R4 ) ? ( R3 ? R4 ) ; 5.
a) 正确。 b) 不正确。令A = {1, 2},则R1 = {<1, 2>}, R2 = {<2, 1>}都是反自反的,但R1 ? R2 ={<1, 1>}
不是反自反的。
c) 不正确。令A = {1, 2, 3},则R1 = {<1, 2>, <2, 1>}, R2 = {<2, 3>, <3, 2>}都是对称的,但
R1 ? R2 = {<1, 3>}不是对称的。
d) 不正确。令A = {1, 2, 3},则R1 = {<1, 2>, <3, 1>}, R2 = {<2, 3>, <1, 1>}都是反对称的,
但R1 ? R2 = {<1, 3>, <3, 1>}不是反对称的。
e) 不正确。令A = {1, 2, 3},则R1 = {<1, 2>, <3, 1>, <3, 2>}, R2 = {<2, 3>, <1, 1>}都是传递
的,但R1 ? R2 = {<1, 3>, <3, 1>, <3, 3>}不是传递的。
9. 证明:
a) 对于任意k ? N,因为Rs = Rt ,所以Rs+k = Rs ?Rk = Rt ?Rk = Rt+k 。 b) 用关于k的归纳法证明。 i) 当k=0时,Rs+i = Rs+i。所以命题成立。 ii) 假设当k=m时命题成立,即Rs + mp + i = Rs + i。
- 14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f)
则当k=m+1时,因为Rs + (m+1) p + i=Rs + p + mp+ i=Rt + mp + i=Rt ?Rmp+i =Rs ?Rmp+i =Rs + mp + i。 由归纳假设,Rs + (m+1) p + i = Rs + mp + i = Rs + i。
由i) ii)可知对于任意k, i ? N,均有Rs + kp + i = Rs + i 。 若k ? t-1,则Rk ? {R0, R1, …, Rt-1};
若k ? t,则k = s + (t-s)q + r,即k = s + pq + r;(其中,q? N, 0 ? r < t-s = p) 此时,由b)可知Rk = Rs + pq + r = Rs + r ? {R0, R1, …, Rt-1}。 所以,若k ? N,则Rk ? {R0, R1, …, Rt-1}。
习题2.5
2.
使t (R1 ? R2) ? t ( R1 ) ? t ( R2 ) 的R1 和R2 的具体实例如下: A = {1, 2},R1 = {<1, 2>},R1 = {<2, 1>};
则t ( R1 ) = R1 ,t ( R2 ) = R2 ,t (R1 ? R2) = {<1, 2>, <2, 1>, <1, 1>, <2, 2>}, 故真包含。 4.
b) 使s (R1 ? R2) ? s ( R1 ) ? s ( R2 ) 的R1 和R2 的具体实例如下: A = {1, 2},R1 = {<1, 2>},R1 = {<2, 1>};
则s ( R1 ) = s ( R2 ) = {<1, 2>, <2, 1>},s (R1 ? R2) = s(?) = ?。 故真包含:s (R1 ? R2) ? s ( R1 ) ? s ( R2 )。
b) 使t (R1 ? R2) ? t ( R1 ) ? t ( R2 ) 的R1 和R2 的具体实例如下: A = {1, 2, 3},R1 = {<1, 2>, <2, 1>},R1 = {<1, 3>, <3, 1>};
则t ( R1 ) = {<1, 2>, <2, 1>, <1, 1>, <2, 2>},t ( R2 ) = {<1, 3>, <3, 1>, <1, 1>, <3, 3>}, t (R1 ? R2) = s(?) = ?。
故真包含:t (R1 ? R2) ? t ( R1 ) ? t ( R2 )。
6. 令A = {1, 2},R = {<1, 2>},则
ts(R) = t ({<1, 2>, <2, 1>}) = {<1, 2>, <2, 1>, <1, 1>, <2, 2>} st(R) = s ({<1, 2>}) = {<1, 2>, <2, 1>} 所以,st(R) ? ts(R)。
习题2.6
1. a) b) c) d) e) f)
正确; 正确; 不正确;(不自反) 不正确;(不自反) 不正确;(不一定对称) 正确。
- 15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2. R的所有极大相容类为:{x1, x2, x3},{x1, x3, x6},{x3, x4, x5},{x3, x5, x6}。
3. A上共有2
n2?n2个不相同的相容关系。
习题2.7
1.
a) 不正确;(不自反) b) 不正确;(不自反) c) 不正确;(不自反) d) 不正确;(不传递,< -1, 0 > ? R, < 0, 1 > ? R, 但<-1, 1> ? R) e) 不正确;(不对称) f) 不正确;(不对称) g) 不正确;(不传递) h) 正确; i) 不正确。(不自反,i = 10k时, ? R)
2. 不对。
应加上条件:对于任意x?A,总存在y?A使得
证明:
① 已知条件:若 ? R, ? R,则 ? R。
先证对称性:若 ? R,则由于R自反,所以 ? R,由上式有 ? R。 所以R对称。
再证传递性:若 ? R, ? R,则因为R对称,所以 ? R。由已知条件,因为 ? R且 ? R,所以 ? R。 所以R传递。 因此,R时等价关系。
② 已知条件:R是等价关系。 若 ? R, ? R,则因为R对称,所以 ? R。又由于R传递,所以, ?R。 因此,若 ? R, ? R,则 ? R。
习题2.8
1. a) b) c) d)
半序;
半序、全序、良序; 无;(不是反对称的) 无;(不是传递的)
- 16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e) f) g) h) 4. a) b) 6. a) b) c)
半序; 无;(不是传递的) 无;(不是传递的) 拟序。
设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证明:
R是A上的半序,当且仅当R ? R-1 = IIA且R = R*。 自反、反对称 ___________ _______传递 R是A上的拟序,当且仅当R ? R-1 = ? 且R = R+。 反自反 ___________ _______传递
断言中为真的有:x4Rx1, x1Rx1。 P的最小元:无;P的最大元:x1 ;
P的极小元:x4和x5;P的极大元:x1 。
{x2, x3, x4}的上界:x1;下界:x4;上确界:x1;下确界:x4。 {x3, x4, x5}的上界:x1, x3;下界:无;上确界:x3;下确界:无。 {x1, x2, x3}的上界:x1;下界:x4;上确界:x1;下确界:x4。
7. a) b) c) d) 8. 9.
< I, ? >中的非空子集I无最小元。 < I+, |>(“|”为整除关系)中的非空子集{x | x >4}无最大元。
第三章 函数
习题3.1
1. g) h) i) 2. a)
不是部分函数;原因:存在<0, 1>, <0, 2> ? f,但1 ? 2 。 部分函数;
不是部分函数。原因:存在<4, 2>, <4, -2> ? f,但2 ? -2 。
部分函数;定义域为:{1, 2, 3, 4},值域为:{<2, 3>, <3, 4>, <1, 4>}。
- 17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b) 部分函数;定义域为:{1, 2, 3},值域为:{<2, 3>, <3, 4>, <3, 2>}。 c) 不是部分函数;
d) 部分函数。定义域为:{1, 2, 3},值域为:{<2, 3>}。 3. 证明:
证明分两部分:① 部分函数之单值性;② dom f = ?(A) ? ?(A) 。
5.
e) 证明:
对于任意y ? f [A] – f [B],则y ? f [A] 且 y ? f [B] 。 因为y ? f [A] ,所以存在x ? A 使得 f (x) = y 。 又因为y ? f [B],所以x ? B。(用反证法,假设x ? B,则f (x) ? f [B],而y = f (x),所以y ? f [B]。矛盾)
所以,x ? A - B 。因此,y = f (x) ? f [A-B]。 于是,f [A-B] ? f [A] – f [B]。
“=”不能代替“?”的反例,
令X = { x1, x2 },Y = { y },f = {
则f [A-B] = {y},而f [A] – f [B] = ?。 6.
e) f = { <<-1, -1>, 0>, <<-1, 0>, -1>, <<-1, 1>, -2>, <<0, -1>, 1>, <<0, 0>, 0>, <<0, 1>, -1>,
<<1, -1>, 2>, <<1, 0>, 1>, <<1, 1>, 0> }; f) ran f = {-2, -1, 0, 1, 2};
g) f ?{0, 1}2 = { <<0, 0>, 0>, <<0, 1>, -1>, <<1, 0>, 1>, <<1, 1>, 0> }; h) 参见下题。 7.
a) ① m ? n,Pnm?n !个;② m > n,0个。
(n?m) !b) ① m < n,0个;② n = 0且m ? 0,0个;③ n = 0且m = 0,1个;
1n?1k④ m ? n ? 1,第二类Stirling数?(?1)kCn(n?k)m。
n !k?0 8.
a) 证明:f (99) = f ( f (110) ) = f (100) = f ( f (111) ) = f (101) = 91。 b) 证明:
① f (100) = f (99) = 91;
② ? i ? {1, 2, …, 9},f (89 + i) = f (90 + i),所以f (89) = f (90) = … = f (99) = 91。 f (89 + i) = f ( f (89 + i + 11) ) = f (90 + i)。
- 18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③ 假设当k+1 ? x ? 100时,f (x)均等于91。(0 ? k ? 89)
则当x = k ( k ? 0 ) 时,则有 f (k) = f ( f (k+11) )。
而0 ? k ? 89,所以 k+1 ? k+11 ? 100,由归纳假设有f (k+11) = 91,即f (k) = f (91) = 91。
所以,f (x) = 91对于0 ? k ? 89也成立。
习题3.2
4. 归纳法。 5. 证明:
① 因为f : A?A为满射,所以? a ? A . ? xa ? A使得f ( xa ) = a。
又因为f ? f = f,所以f (a) = f ( f ( xa ) ) = f ? f ( xa ) = f ( xa ) = a ,即 f (a) = a。 所以 II A ? f 。 ② 对于任意
下面要证明II A ? f不可能。用反证法,假设II A ? f,则 存在a? ? a使得f (a?) = a。 因为f为满射,所以必存在x a? ? A使得f (x a?) = a?。
因为f ? f = f,所以a? = f (x a?) = f ? f (x a?) = f ( f (x a?) ) = f (a? ) = a ,即 a? = a。 这与a? ? a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即II A ? f不可能。 由①②可知II A = f 。 6.
证明:首先,dom (g ? f ) = f -1 [dom g]。 因为ran f ? dom g ,所以dom f = f –1 [ ran f ] ? f –1 [ dom g ]。
又因为dom g ? Y,而f -1 [Y] = domg f,所以f –1 [ dom g ] ? f –1 [ Y ] = dom f。 所以,dom (g ? f ) = dom f 。 8.
a) 因为f ? f = f ,所以对于任意i ? A,均有f (f (i) ) = f (i) 。即若f (i) = j ( j ? i ),则f (j) =
i。设m为集合{ i | i ? A且f (i) = i }的元素个数,即m为f中对应到自身的二元序偶个
数。则对m求累加和得到满足f ? f = f的函数个数为
?Cm?1nmnmn?m个。
b) f ? f = II A,所以f为双射,并且对于任意i ? A,均有f (f (i) ) = i(即若?f且i?j,
则
- 19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且f (i) = i }的元素个数/2,即2k为f中对应到自身的二元序偶个数。则对k求累加和得到满足f ? f = II A的函数个数: 当n为偶数时,有
?Ck?0n/22kn?(n?2k?1)?(n?2k?3)???1个;
(n?1)/2当n为奇数时,有
?Ck?02k?1n?(n?2k?2)?(n?2k?4)???1个。
c) f ? f ? f = II A ,所以f为双射,因此满足f ? f ? f = II A的函数个数:
(n?1)/3当n = 3k+1 ( k ? N ) 时,有个;
?Ck?03k?1n?((n?3k?2)?(n?3k?3)?1)???(2?1?1)(n?2)/3当n = 3k+2 ( k ? N ) 时,有个;
当n = 3k ( k ? N ) 时,有
?Ck?03kn3k?2n?((n?3k?3)?(n?3k?4)?1)???(2?1?1)?Ck?0n/3?((n?3k?1)?(n?3k?2)?1)???(2?1?1)个。
9.
a) 证明:因为g ? f 为满射,所以g为满射。而g又是内射,所以g为双射。
假设f不是满射,则存在y ? Y使得 y ? ran f。 而g是双射,所以g (y) ? Z,又g ? f 为满射,所以ran (g ? f ) = Z。即g (y) ? ran (g ? f )。 所以存在x ? X使得 g (y) = g ? f (x) = g ( f (x) )。
因为g为内射,所以y = f (x)。因此,y ? ran f。这与y ? ran f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即f 是满射。
b) 证明:因为g ? f 为内射,所以f为内射。而f又是满射,所以f为双射。
假设g不是内射,则存在y1, y2 ? Y使得 y1 ? y2并且 g (y1) = g (y2) 。
因为f为双射,所以存在x1, x2 ? X使得 x1 ? x2并且 f (x1) = y1,f (x2) = y2 。 而g ? f 为内射,则 g ? f (x1) ? g ? f (x2) ,即 g (y1) ? g (y2)。 这与g (y1) = g (y2)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即g 是内射。
- 20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习题3.3
3.
a) k (x) = ? x / 3 ? ; b) k (x) = ? (x+1) / 3 ? ; c)
4. f左可逆,但g不一定左可逆。
证明:因为g ? f左可逆,则g ? f为内射,所以f为内射。 g不一定左可逆,反例如下: A = {a}, B = {b1, b2}, C = {c}。 f = {},g = {
证明:f是可逆的,则易证f又唯一的左(右)逆。 另一边证明以“f有唯一左逆,则f可逆。”为例。 ?a ? A,g = f-1 ? (( Y – ran f ) ? {a})就是f的一个左逆。
而f仅有唯一左逆且n(A)?2 ,这说明Y – ran f = ?,即ran f = Y。 所以,f为满射。又因为f左可逆,所以f为内射。 即f为双射。所以f可逆。
习题3.4
2. a) b) c) d)
A ? B ? C = ? ; A = B; B = ?; A = B。
习题3.5
1.
b)
1?0 x ? ?2?1?1f(x)??()n?1 x ? ()n (n?2)
2?2其它 ?x ??- 21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1?0 x ? ?2?1?1 x ? (n?2) 或 f(x)??n?n?1其它 ?x ??
c) f (x) = 1/2 – x/4 或 f (x) = 1/2 cos(?x/3)。 2.
证明:若存在1 ? k? ? n使得x1 + … + xk? 被n整除,则取i = 1, k = k? 即可。
否则,x1 , x1 + x2 , … , x1 + … + xn共n个数,而它们被n除的余数除0外仅有n-1个。 根据抽屉原则,其中必有两个它们被n除的余数相等。假设它们为:(j1 < j2) x1 + … + xj1和x1 + … + xj2 则取i = j1+1, k = j2 即可。 4.
?1??3??5??2n?1??共有n组数据。任取n+1个小于等于2n正整数中必有证明:?? ?? ?? ... ??2??4??6??2n?????????两个数处于同一组,这两个数互素。
6.
证明:一个整数被100除的余数共有100个,可以将它们分成51组
?0??1??2??50??? ?? ?? ... ??。任取52个整数中必有两个数除100后余数同处于一组。这?0??99??98??50?????????是有两种情况:一是它们除100后余数相同,此时两个数相减即可;一是它们除100后余数不同,此时两个数相加即可。 8.
a) # ?* = ?0。
其中双射为:f ( ai) = i 。 b) # Q = ?0。
正有理数a = m / n,m>0, n>0并且m和n互质,则: Q+ ~ N?N ~ N。所以 # Q+ = ?0。
# Q = 2 ? #Q+ + 1 = 1 + ?0 + ?0 = ?0。 c) ?0。
10. f({n0,n1,...,nk})?2
n0?2n1???2nk。
- 22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第四章 命题逻辑
习题4.1
1. 题号 a) 2.
b) c) d) e) f) g)
是否为命题 ? ? ? ? ? ? ?
命题的真值 (没有确定的真假) F T T F
(祈使句) (疑问句)
c) ?P?R?Q d) Q?R e) ?P
f) Q R??P (需考虑优先级)
3. (答案不止一种,只要真值表相同即可) a) ?P : P?P P?Q : (P?Q)?(P?Q)即?(P?Q) P?Q : (P?P)?(Q?Q)
P?Q : P?(Q?Q) P Q : (P?Q)?((P?P)?(Q?Q))或(P?(Q?Q))?(Q?(P?P)) b) ?P : P?P P?Q : (P?Q)?(P?Q)即?(P?Q) P?Q : (P?P)?(Q?Q) ?和 参考c)或d)定义 c) P?Q : ?(?P??Q) P?Q : ?P?Q
P Q : ?(P?Q)??(?P??Q) d) P?Q : ?(?P??Q) P?Q : ?(P??Q)
P Q : ?(P??Q) ?? (Q??P) e) P?Q : ?P?Q 其它参考c)
f) 证明:要证明用?、?、?、 不能表示?,只需证明仅用?、?、?、 不能表达出含?的某些公式即可。
因为P?P?P;P?P?P;P?P?T;P P ?T。
增加T之后,T?P?P?T?P;P?T ? T?P?T;T?P?P;P?T?T; T P ? P T ?P。 这也就是说,由?、?、?、 只能得出P或T,不能得出?P。
习题4.2
1. a) T b) T 2. 以e)为例
c) T
d) F
e) F
f) T
- 23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P F F T T 3. c) d) 4. 5.
Q F T F T P ? ? Q ? ? P ? ? Q F F T F T T F T T F F F F T T T F T F T T T T F T F T T T F T F F T T F T F F T 解释以P、Q、R的顺序排列,则为真的解释如下所示: (F F T)、(F T T)、(T F T)、(T T T) (F F F)、(F T F) a) 是永真的 b) 是永真的 c) 是永真的 d) 是可满足的 e) 是可满足的 f) 是可满足的 g) 是永真的 h) 是永真的 i) 是永假的 j) 是永假的
a) (((P?Q)?((P?Q)?R))?(P?Q))?(P?Q) (有的括号可省略) b) (Q?(P??P))?((P??P)?Q) (有的括号可省略) 6. c)是a)的代换实例( Q/P,(P?P)/Q ) d)是a)的代换实例( (P?(Q?P))/Q ) e)是b)的代换实例( R/P,S/Q,Q/R,P/S ) b)是e)的代换实例( S/P,R/Q,P/R,Q/S )
习题4.3
1. 以a)为例:
a) P?(Q?P) ?P?(P?Q)的真值表如下:
P F F T T Q F T F T P ? (Q ? P) ? P ? (P ? Q) F T F T F T T F T F T F F T T F F T T F T F T T T T F T T T F T T T F F T T T T T T F T T T T T 上述真值表说明P?(Q?P) ?P?(P?Q)为永真式。 所以,P?(Q?P) ? ?P?(P?Q)。 2. a)
? ? ? ? ? ? ? ?
?(?P??Q)?? (?P?Q) (??P???Q) ?? (?P?Q) (P???Q) ?? (?P?Q) (P?Q) ?? (?P?Q) (P?Q) ? (??P??Q) (P?Q) ? (P??Q) P? (Q ? ?Q) P?T P
- 24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所以,?(?P??Q)?? (?P?Q) ? P 。
根据对偶原理得出的新的等价式为:
?(?P??Q) ?? (?P?Q) ? P 。
b) (P??Q) ? (P?Q) ? (?P??Q)
? (P? (?Q ? Q )) ? (?P??Q) ? (P? F) ? (?P??Q) ? P ? (?P??Q) ? (P ? ?P ) ? ( P ? ?Q ) ? F ? ( P ? ?Q ) ? ( P ? ?Q ) ? (??P? ?Q) ? ? (?P ? Q ) 所以,(P??Q) ? (P?Q) ? (?P??Q) ? ? (?P?Q) 。 根据对偶原理得出的新的等价式为:
(P??Q) ? (P?Q) ? (?P??Q) ? ? (?P?Q) 4. a)
P?Q
? Q (I2) ? P?Q (I6)
c)
P?Q
? P?P? P?Q (I9) ? P? P?Q (I1)
e) (P??P?Q)?(P??P?R)
? (T?Q)?(P??P?R) (E23) ? (T?Q)?(T?R) (E23) ? (?F?Q)?(T?R) (E16) ? (?F?Q)?(?F?R) (E16) ? (T?Q)?( ?F?R) ? (T?Q)?( T ? R) ? (Q?T)?( R ? T) (E3) ? Q? R (E14)
上述均为等价变换,所以蕴含式也成立。 5. 以b)为例: b) P? (?Q?R?P) ? P? (?(?Q?R) ? P) ? P? ((??Q??R) ? P) ? P? ((Q??R) ? P) ? P? (P ? (Q??R))
? (P? P) ? (Q??R) ? P? Q ? ?R
? ?(?P? ?Q ? R)
?(?P? ?Q ? R)为P? (?Q?R?P)只包含?和?的化简式。- 25 -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 26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习题4.4
1.
e) ?P??Q?(P ?Q)
? ?P??Q?((P??Q) ? (?P???Q)) (化去 ) ? ?(?P??Q) ? ((P??Q) ? (?P???Q)) (化去?) ? (??P???Q) ? ((P??Q) ? (?P???Q)) (?内移) ? (P?Q) ? ((P??Q) ? (?P?Q)) (最多保留一个?) ? (P?Q) ? (P??Q) ? (?P?Q)
(P?Q) ? (P??Q) ? (?P?Q)为?P??Q?(P ?Q)的主合取范式。
(P?Q) ? (P??Q) ? (?P?Q) ? (P? (Q ? ?Q)) ? (?P?Q) ? (P? T) ? (?P?Q) ? P ? (?P?Q)
? (P ? ?P) ? (P ?Q) ? T? (P ?Q) ? P ? Q
P? Q为?P??Q? (P ?Q)的主合取范式。
(P?Q?R) ? (?P??Q??R)
(?P? (Q?R)) ? (??P? (?Q??R)) (化去?) (?P? (Q?R)) ? (P? (?Q??R)) (最多保留一个?) (?P? Q) ? (?P?R) ? (P? ?Q ) ? (P??R) (?关于?的分配率)
g)
? ? ?
? (?P? Q ? R) ? (?P? Q ? ?R) ? (?P? Q ? R) ? (?P??Q?R) ? (P??Q??R) ?
(P??Q?R) ? (P? Q ??R) ? (P? ?Q ??R) (变为极大项)
? (?P? Q ? R) ? (?P? Q ? ?R) ? (?P??Q?R) ? (P??Q??R) ? (P??Q?R) ? (P? Q
??R) (合并相同项)
(?P? Q ? R) ? (?P? Q ? ?R) ? (?P??Q?R) ? (P??Q??R) ? (P??Q?R) ? (P? Q ??R)为(P?Q?R) ? (?P??Q??R)的主合取范式。
(P?Q?R) ? (?P??Q??R)
? (?P? (Q?R)) ? (??P? (?Q??R)) (化去?) ? (?P? (Q?R)) ? (P? (?Q??R)) (最多保留一个?) ? (?P? P) ? (?P??Q??R) ? (Q?R?P) ? (Q?R??Q??R) (?关于?的分配率) ? F ? (?P??Q??R) ? (Q?R?P) ? F (化简) ? (?P??Q??R) ? (Q?R?P) (化简) (?P??Q??R) ? (Q?R?P)为(P?Q?R) ? (?P??Q??R)的主析取范式。
2. a)
? ? ?
(P?Q) ? (P?R) (?P? Q) ? (?P? R)
(?P? Q? R) ? (?P? Q? ?R) ? (?P? Q? R) ? (?P? ?Q? R) (?P? Q? R) ? (?P? Q? ?R) ? (?P? ?Q? R)
- 27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P? Q? R ? ?P? (Q ? R)
? (?P? Q) ? (?P? R)
? (?P? Q? R) ? (?P? Q? ?R) ? (?P? ?Q? R)
所以,(P?Q) ? (P?R) ? P? Q? R 。 c)
? ? ?
P?Q?(?P??Q)
(P?Q??P)? (P?Q??Q) F?F F
?P??Q? (P?Q)
? (?P??Q?P)? (?P??Q?Q) ? F?F ? F
所以,P?Q?(?P??Q) ? ?P??Q? (P?Q) 。
3. 合式公式P既是主合取范式,又是主析取范式。
4. 求wff A的主析取范式的算法:
i) 利用E16和E22删去?和 在A中的所有出现,得到A1;
ii) 利用德?摩尔根律将A1中的?内移到原子之前,并用E1使每个原子之前至多仅有
一个?;
iii) 在用分配律将ii) 的结果化为若干个合取式的析取,其中每个合取式的因子皆为原
子或原子的否定;
iv) 对于iii) 的结果中的每个合取式B,若命题变元P在B中不出现,利用 (B?P) ? (B??P) ( ? B?(P??P) ? B?T ? B)
取代B,直到每个合取式都变为极小项,最后删除相同项。
第五章 谓词逻辑
习题5.1
1.
a) 每个自然数都有唯一的后继; 解:“每个”是全称的概念;“自然数”需引进一个特性谓词;“有”表示存在;“唯一”表示所有具有该性质的元素均相等(即若x具有该性质,y也具有该性质,则x等于y);“后继”
- 28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用谓词表示。于是,可令: N(x):x是自然数; Q(x, y):y是x的后继; E(x, y):x等于y; 则上述命题可以符号化为:
(? x) ( N ( x ) ? (? y) (Q ( x, y ) ? (? z) (Q ( x, z ) ? E ( y, z ) )
b) 没有以0为后继的自然数; 解:“没有”表示不存在;“自然数”用特性谓词表示;“后继”用谓词表示。于是,可令: N(x):x是自然数; Q(x, y):y是x的后继; 则上述命题可以符号化为:
? (? x)( N ( x ) ? Q ( x, 0 ) )
注意:① 对于引进的特性谓词,在全称量词约束下要用逻辑联结词“?”,在存在量词约束
下要用逻辑联结词“?”。 ② “唯一”概念的符号化。 2.
g) 存在唯一的偶素数; 解:“存在”是存在量词的概念;“唯一”可参照上题;“偶数”、“素数”用谓词表示。于是,可令: E(x):x是偶数; S(x):x是素数; R(x, y):x等于y; 则上述命题可以符号化为:
(? x) ( E ( x ) ? S ( x ) ? (? y) ( E ( y ) ? S ( y ) ? R ( x, y ) )
h) 没有既是奇数又是偶数的数; 解:“没有”表示不存在;“奇数”、“偶数”、“数”用谓词表示。于是,可令: O(x):x是奇数; E(x):x是偶数; Q(x):x是数; 则上述命题可以符号化为:
? (? x) ( Q ( x ) ? O ( x ) ? E ( x ) )
3.
a) 所有可证明的算术命题都是真的; b) 存在真的但不可证明的算术命题;
c) 对于任意的三个算术命题x, y, z ,若z = x ? y且z是可证明的,则x是可证明的或y是可证明的;
d) 对于任意的三个算术命题x, y, z ,若x是真的并且z = x ? y,则z是真的; 4.
- 29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a) 对任意整数x, y和z,x < z是x < y且y < z的必要条件; 解:“任意”是全称的概念;“整数”需引进一个特性谓词;“<”用谓词表示;“必要条件”用逻辑联结词来表示。于是,可令: I(x):x是整数; L(x, y):x < y; 则上述命题可以符号化为:
(? x) (? y) (? z) ( I ( x ) ? I ( y ) ? I ( z ) ? ( L ( x, y ) ? L ( y, z ) ? L ( x, z ) ) )
b) 对任意整数x,若x = 2,则3? x = 6;反之亦然; 解:“任意”是全称的概念;“整数”需引进一个特性谓词;“=”用谓词表示;“? ”用函词表示。于是,可令:(2、3、6可以用常元表示) I(x):x是整数; E(x, y):x = y; f(x, y):x? y; 则上述命题可以符号化为:
(? x) ( I ( x ) ? ( E ( x, 2 ) ? E ( f(3, x), 6 ) ) ? ( E ( f(3, x), 6 ) ? E ( x, 2 ) ) ) 或 (? x) ( I ( x ) ? ( E ( x, 2 ) E ( f(3, x), 6 ) ) )
习题5.2
1.
b) 除了最后一个x是自由出现外,其它的6次x的出现都是约束出现。 第一个(? x) 的辖域为下面的划线部分:
(? x) ( P ( x ) ? ( ? x ) Q ( x ) ) ? ( (? x) P ( x ) ? Q ( x ) ) 第一个( ? x ) 的辖域为下面的划线部分:
(? x) ( P ( x ) ? ( ? x ) Q ( x ) ) ? ( (? x) P ( x ) ? Q ( x ) ) 第二个(? x) 的辖域为下面的划线部分:
(? x) ( P ( x ) ? ( ? x ) Q ( x ) ) ? ( (? x) P ( x ) ? Q ( x ) )
2. a) T ; b) F ;c) F ;d) T ;e) T ;f) T 。 以a)为例:
解:因为 P ( a , a ) 为T,所以 ( ? y ) P ( a , y ) 为T;
因为 P ( b , b ) 为T,所以 ( ? y ) P ( b , y ) 为T;
因为( ? y ) P ( a , y ) 和 ( ? y ) P ( b , y ) 均为T,所以 ( ? x ) ( ? y ) P ( x , y ) 也为T。
3. a) F ; b) T ;c) F。
4. a) T ; b) F ;c) T。
习题5.3
- 30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1.
a) (? x ) ( P ( x ) ? Q ( x ) ) ? ( (? x ) P ( x ) ? (? x ) Q ( x ) ) 为永真式。 证明:给定 (? x ) ( P ( x ) ? Q ( x ) ) ? ( (? x ) P ( x ) ? (? x ) Q ( x ) ) 在论域D上的任意解释I,如果 (? x ) P ( x ) ? ( ? x ) Q ( x ) 在I 下为假,则
(? x ) P ( x ) 在I 下为真, 并且 (? x ) Q ( x ) 在I 下为假。
因为 (? x ) Q ( x ) 在I 下为假,所以存在c ? D使Q ( c ) 在I 下为假。 因为 (? x ) P ( x ) 在I 下为真,所以 P ( c ) 在I 下为真。 因此,P ( c ) ? Q ( c ) 在I 下为假。
所以,(? x ) ( P ( x ) ? Q ( x ) ) 在I 下为假。
于是,(? x ) ( P ( x ) ? Q ( x ) ) ? ( (? x ) P ( x ) ? (? x ) Q ( x ) ) 为永真式。
b) ( (? x ) P ( x ) ? (? x )Q ( x ) ) ? (? x ) ( P ( x ) ? Q ( x ) ) 不是永真式。 解:取上述合式公式的解释I 如下:
i) 论域D = {a, b};
ii) P ( a ) P ( b ) Q ( a ) Q ( b )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F T F F
则(? x ) ( P ( x ) ? Q ( x ) ) 在I 下为假,( (? x ) P ( x ) ? (? x )Q ( x ) ) 在I 下为真。
所以,( (? x ) P ( x ) ? (? x )Q ( x ) ) ? (? x ) ( P ( x ) ? Q ( x ) ) 在I 下为假。
c) ( ( ? x ) P ( x ) ? (? x ) Q ( x ) ) ? (? x ) ( P ( x ) ? Q ( x ) ) 为永真式。 证明:给定 ( ( ? x ) P ( x ) ? (? x ) Q ( x ) ) ? (? x ) ( P ( x ) ? Q ( x ) ) 在论域D上的任意解释I,如果 (? x ) ( P ( x ) ? Q ( x ) ) 在I 下为假,则 存在c ? D使 P ( c ) ? Q ( c ) 在I 下为假。即 P ( c ) 在I 下为真 并且Q ( c ) 在I 下为假。 因为P ( c ) 在I 下为真,所以 ( ? x ) P ( x ) 在I 下为真。 因为Q ( c ) 在I 下为假,所以 (? x ) Q ( x ) 在I 下为假。 所以,( ? x ) P ( x ) ? (? x ) Q ( x ) 在I 下为假。
于是,( ( ? x ) P ( x ) ? (? x ) Q ( x ) ) ? (? x ) ( P ( x ) ? Q ( x ) ) 为永真式。
d) (? x ) ( P ( x ) ? Q ( x ) ) ? ( ( ? x ) P ( x ) ? (? x ) Q ( x ) ) 不是永真式。 解:取上述合式公式的解释I 如下:
i) 论域D = {a, b};
ii) P ( a ) P ( b ) Q ( a ) Q ( b )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F T F T
则(? x ) ( P ( x ) ? Q ( x ) ) 在I 下为真,( ( ? x ) P ( x ) ? (? x ) Q ( x ) ) 在I 下为假。
所以,(? x ) ( P ( x ) ? Q ( x ) ) ? ( ( ? x ) P ( x ) ? (? x ) Q ( x ) ) 在I 下为假。 2.
??????
d)
(? x ) (? y ) ( P ( x ) ? Q ( y ) )
- 31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 (? x ) ( P ( x ) ? (? y ) Q ( y ) ) (因为y在P ( x )中没有自由出现) ? (? x ) P ( x ) ? (? y ) Q ( y ) (因为x在 (? y ) Q ( y ) 中没有自由出现)
所以,(? x ) (? y ) ( P ( x ) ? Q ( y ) ) ? (? x ) P ( x ) ? (? y ) Q ( y )。 e)
(? x ) (? y ) ( P ( x ) ? Q ( y ) ) ? (? x ) ( P ( x ) ? (? y ) Q ( y ) ) ? (? x ) P ( x ) ? (? y ) Q ( y ) ? (? x ) P ( x )
(因为y在P ( x )中没有自由出现)
(因为x在 (? y ) Q ( y ) 中没有自由出现)
f)
所以,(? x ) (? y ) ( P ( x ) ? Q ( y ) ) ? (? x ) P ( x ) 。
(? x ) (? y ) ( P ( x ) ? Q ( y ) )
? (? x ) ( P ( x ) ? (? y ) Q ( y ) ) (因为y在P ( x )中没有自由出现)
? (? x ) P ( x ) ? (? y ) Q ( y ) (因为x在 (? y ) Q ( y ) 中没有自由出现)
所以,(? x ) (? y ) ( P ( x ) ? Q ( y ) ) ? (? x ) P ( x ) ? (? y ) Q ( y ) 。 ? ? ? ? ?
(? x ) (? y ) ( P ( x ) ? Q ( y ) ) (? x ) (? y ) ( ? P ( x ) ? Q ( y ) )
(? x ) (? P ( x ) ? (? y ) Q ( y ) ) (因为y在? P ( x )中没有自由出现)
(? x ) (? P ( x ) ) ? (? y ) Q ( y ) (因为x在 (? y ) Q ( y ) 中没有自由出现) ? (? x ) P ( x ) ? (? y ) Q ( y ) (? x ) P ( x ) ? (? y ) Q ( y )
g)
h)
所以,(? x ) (? y ) ( P ( x ) ? Q ( y ) ) ? (? x ) P ( x ) ? (? y ) Q ( y ) 。
(? x ) (? y ) ( P ( x ) ? Q ( y ) ) (? x ) (? y ) ( ? P ( x ) ? Q ( y ) )
(? x ) (? P ( x ) ? (? y ) Q ( y ) ) (因为y在? P ( x )中没有自由出现)
(? x ) (? P ( x ) ) ? (? y ) Q ( y ) (因为x在 (? y ) Q ( y ) 中没有自由出现) ? (? x ) P ( x ) ? (? y ) Q ( y ) (? x ) P ( x ) ? (? y ) Q ( y )
? ? ? ? ?
所以,(? x ) (? y ) ( P ( x ) ? Q ( y ) ) ? (? x ) P ( x ) ? (? y ) Q ( y ) 。 3. 解: ? ( ? x ) (? P ( x ) ? ? Q ( x ) )
? ? ( ( ? x ) (? P ( x ) ) ? ( ? x ) ( ? Q ( x ) ) ) ____ 上述这一步不正确。 根据书中105页I 16:
( ? x ) (? P ( x ) ? ? Q ( x ) ) ? ( ? x ) (? P ( x ) ) ? ( ? x ) ( ? Q ( x ) )
可知:
- 32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 ( ? x ) (? P ( x ) ? ? Q ( x ) ) ? ? ( ( ? x ) (? P ( x ) ) ? ( ? x ) ( ? Q ( x ) ) )
因此,最后应该证明出: ( ? x ) ( P ( x ) ? Q ( x ) ) ? ( ? x ) P ( x ) ? ( ? x ) Q ( x ) ) 这就是书中的I 15。
习题5.4
1.
a) (? y ) (? z ) ( P ( z, y ) ? (? x ) ( P ( z, x ) ? P ( x, z ) ) )
? (? y ) (? z ) ( ( P ( z, y ) ? ? (? x ) ( P ( z, x ) ? P ( x, z ) ) )
? (? P ( z, y ) ? ? ? (? x ) ( P ( z, x ) ? P ( x, z ) ) ) ) (化去 )
? (? y ) (? z ) ( ( P ( z, y ) ? (? x ) (? P ( z, x ) ? ? P ( x, z ) ) ) ? (? P ( z, y ) ? (? x ) ( P ( z, x ) ? P ( x, z ) ) ) ) (? 内移)
? (? y ) (? z ) ( (? x ) ( P ( z, y ) ? (? P ( z, x ) ? ? P ( x, z ) ) )
? (? x ) (? P ( z, y ) ? ( P ( z, x ) ? P ( x, z ) ) ) ) (?、?前移)
? (? y ) (? z ) ( (? x ) ( P ( z, y ) ? (? P ( z, x ) ? ? P ( x, z ) ) )
? (? u ) (? P ( z, y ) ? ( P ( z, u ) ? P ( u, z ) ) ) ) (换名)
? (? y ) (? z ) (? x ) (? u ) ( ( P ( z, y ) ? (? P ( z, x ) ? ? P ( x, z ) ) )
? (? P ( z, y ) ? ( P ( z, u ) ? P ( u, z ) ) ) ) (?、?前移)
上述公式即为原公式的前束范式。
令f为二元函词,则原公式的无?前束范式为:
(? z ) (? x ) ( ( P ( z, a ) ? (? P ( z, x ) ? ? P ( x, z ) ) ) ?
(? P ( z, a ) ? ( P ( z, f ( z, x ) ) ? P ( f ( z, x ), z ) ) ) ) b)
? (? x ) (? y ) (? z ) ( ( P ( x, y ) ? P ( y, z ) ? P ( z, z ) ) ?
( P ( x, y ) ? Q ( x, y ) ? Q ( x, z ) ? Q ( z, z ) ) )
? ? (? x ) (? y ) (? z ) ( (? P ( x, y ) ? ( P ( y, z ) ? P ( z, z ) ) ) ?
(? ( P ( x, y ) ? Q ( x, y ) ) ? (Q ( x, z ) ? Q ( z, z ) ) ) ) (化去?)
? (? x ) (? y ) (? z ) ( ( P ( x, y ) ? (? P ( y, z ) ? ? P ( z, z ) ) ) ?
( ( P ( x, y ) ? Q ( x, y ) ) ? (? Q ( x, z ) ? ? Q ( z, z ) ) ) ) (? 内移)
上述公式即为原公式的前束范式。
令g为二元函词,则原公式的无?前束范式为:
(? x ) (? y ) ( ( P ( x, y ) ? (? P ( y, g ( x, y ) ) ? ? P ( g ( x, y ), g ( x, y ) ) ) ) ?
( ( P ( x, y ) ? Q ( x, y ) ) ? (? Q ( x, g ( x, y ) ) ? ? Q ( g ( x, y ), g ( x, y ) ) ) ) )
2. 令原公式为X,则
? X
? (? x ) (? y ) (? P ( x, y ) ? P ( y, x ) ) ? (? x ) (? y ) (? z ) (? P ( x, y ) ? ? P ( y, z ) ?
P ( x, z ) ) ? (? x ) (? y ) P ( x, y ) ? (? x ) (? P ( x, x ) ) (? 内移) ? (? x ) (? y ) (? z ) ( (? P ( x, y ) ? P ( y, x ) ) ? (? P ( x, y ) ? ? P ( y, z ) ? P ( x, z ) ) )
? (? x ) (? y ) P ( x, y ) ? (? x ) (? P ( x, x ) ) (?前移) ? (? x ) (? y ) (? z ) ( (? P ( x, y ) ? P ( y, x ) ) ? (? P ( x, y ) ? ? P ( y, z ) ? P ( x, z ) ) ) ? (? x ) (? u ) P ( x, u ) ? (? v ) (? P ( v, v ) ) (换名)
- 33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 (? v ) ( (? x ) (? y ) (? z ) ( (? P ( x, y ) ? P ( y, x ) ) ? (? P ( x, y ) ? ? P ( y, z ) ? P
( x, z ) ) ) ? (? x ) (? u ) P ( x, u ) ? ? P ( v, v ) ) (?前移) ? (? v ) (? x ) ( (? y ) (? z ) ( (? P ( x, y ) ? P ( y, x ) ) ? (? P ( x, y ) ? ? P ( y, z ) ? P
( x, z ) ) ) ? (? u ) P ( x, u ) ? ? P ( v, v ) ) (?前移)
? (? v ) (? x ) (? u ) ( (? y ) (? z ) ( (? P ( x, y ) ? P ( y, x ) ) ? (? P ( x, y ) ? ? P ( y, z ) ?
P ( x, z ) ) ) ? P ( x, u ) ? ? P ( v, v ) ) (?前移) ? (? v ) (? x ) (? u ) (? y ) (? z ) ( (? P ( x, y ) ? P ( y, x ) ) ? (? P ( x, y ) ? ? P ( y, z ) ? P ( x, z ) ) ? P ( x, u ) ? ? P ( v, v ) ) (?前移) 上述公式即为原公式的前束范式。
令f为一元函词,则原公式的无?前束范式为:
(? x ) (? y ) (? z ) ( (? P ( x, y ) ? P ( y, x ) ) ? (? P ( x, y ) ? ? P ( y, z ) ? P ( x, z ) ) ?
P ( x, f ( x ) ) ? ? P ( a, a ) )
所以,H = { a, f (a), f ( f (a) ), ? } 若将? X的无?前束范式看成(? x ) (? y ) (? z ) B( x, y, z ),则B( a, f(a), a )为永假式。根据艾尔布朗定理可知上述原公式的无?前束范式为永假式,即? X为永假式。所以,X为永真式。
B( a, f(a), a ) 为
(? P ( a, f ( a ) ) ? P ( f ( a ), a ) ) ? (? P ( a, f ( a ) ) ? ? P ( f ( a ), a ) ? P ( a, a ) ) ? P ( a, f ( a ) ) ? ? P ( a, a )
? P ( f ( a ), a ) ? ( ? P ( f ( a ), a ) ? P ( a, a ) ) ? P ( a, f ( a ) ) ? ? P ( a, a ) ? P ( a, a ) ? P ( a, f ( a ) ) ? ? P ( a, a ) ? F
第六章 自然推理系统
习题6.1
1. 不用导出规则证明 b) ?— (A? (B?C)) (B?(A?C)) 证明:
1. A? (B?C), B, A ?— A 2. A? (B?C), B, A ?— A? (B?C) 3. A? (B?C), B, A ?— B?C 4. A? (B?C), B, A ?— B 5. A? (B?C), B, A ?— C 6. A? (B?C), B ?— A?C 7. A? (B?C) ?— B? (A?C)
- 34 -
(?) (?)
(?-) (1, 2) (?)
(?-) (3, 4) (?+) (5) (?+) (6)
第二章 二元关系
8. B? (A?C) ?— A? (B?C) 9. ?— (A? (B?C)) (B?(A?C))
c) (A? B) ? C ?—? A ? (B?C) 证明:先证 (A? B) ? C?— A ? (B?C)
1. A ?— A 2. A ?— A ? (B?C) 3. B ?— B 4. B ?— B?C 同理可证 ( +) (7, 8)
(?) (?+) (1) (?) (?+) (3) 5. B ?— A ? (B?C) 6. A? B ?— A ? (B?C) 7. C ?— C 8. C ?— B?C 9. C ?— A ? (B?C) 10. (A? B) ? C ?— A ? (B?C)
A ? (B?C) ?— (A? B) ? C 证明类似
所以,(A? B) ? C ?—? A ? (B?C) d) ?— (A?B) (?B??A) 证明:
1. A?B, ?B, A ?— A 2. A?B, ?B, A ?— A?B 3. A?B, ?B, A ?— B 4. A?B, ?B, A ?— ?B 5. A?B, ?B ?— ?A 6. A?B ?— ?B??A
7. ?B ??A, A, ?B ?— ?B 8. ?B ??A, A, ?B ?— ?B ??A 9. ?B ??A, A, ?B ?— ?A 10. ?B ??A, A, ?B ?— A 11. ?B ??A, A ?— ??B 12. ?B ??A, A ?— B 13. ?B ??A ?— A?B 14. ?— (A?B) (?B??A)
e) A ? ?A ?—? F
证明:先证A ? ?A
?— F
1. A ? ?A ?— A ? ?A 2. A ? ?A ?— A 3. A ? ?A ?— ?A 4. A ? ?A
?— F
(?+) (4) (?-) (2, 5) (?) (?+) (7) (?+) (8) (?-) (6, 9)
(?) (?)
(?-) (1, 2) (?)
(?+) (3, 4) (?+) (5) (?) (?)
(?-) (7, 8) (?)
(?+) (9, 10) (??-) (11) (?+) (12)
( +) (6, 13)
(?) (?-) (1) (?-) (1)
(?-) (2, 3)
- 35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再证F ?— A ? ?A 1. F ?— F 2. F ?— ?F 3. F ?— A ? ?A
所以,A ? ?A ?—? F 。
f) A? (B?C) ?—? A?B?C 证明:先证A? (B?C) ?— A?B?C
1. A? (B?C), A?B ?— A?B 2. A? (B?C), A?B ?— A 3. A? (B?C), A?B ?— B 4. A? (B?C), A?B ?— A? (B?C) 5. A? (B?C), A?B ?— B?C 6. A? (B?C), A?B ?— C 7. A? (B?C) ?— A?B?C
再证A?B?C ?— A? (B?C) 1. A?B?C, A, B ?— A 2. A?B?C, A, B ?— B 3. A?B?C, A, B ?— A?B 4. A?B?C, A, B ?— A?B?C 5. A?B?C, A, B ?— C 6. A?B?C, A ?— B?C 7. A?B?C ?— A? (B?C)
所以,A? (B?C) ?—? A?B?C 。 2.
i) (?x) A(x) ?— (?x) A(x) 证明:
1. (?x) A(x) ?— (?x) A(x) 2. (?x) A(x) ?— A(x) 3. (?x) A(x) ?— (?x) A(x)
j) (?x) (?y) A(x, y) ?— (?y) (?x) A(x, y) 证明:
1. (?y) A(x, y) ?— (?y) A(x, y) 2. (?y) A(x, y) ?— A(x, y) 3. (?y) A(x, y) ?— (?x) A(x, y) 4. (?y) A(x, y) ?— (?y) (?x) A(x, y) 5. (?x) (?y) A(x, y) ?— (?y) (?x) A(x, y)
- 36 -
(?)
(F规则) (?-) (1, 2)
(?) (?-) (1) (?-) (1) (?)
(?-) (2, 4) (?-) (3, 5) (?+) (6)
(?) (?)
(?+) (1, 2) (?)
(?-) (3, 4) (?+) (5) (?+) (6)
(?) (?-) (1) (?+) (2)
(?) (?-) (1) (?+) (2) (?+) (3) (左?+) (4)
第二章 二元关系
k) (?x) A(x) ? (?x) B(x) ?— (?x) (A(x) ? B(x)) 证明:
1. (?x) A(x) ?— (?x) A(x) (?) 2. (?x) A(x) ?— A(x) (?-) (1) 3. (?x) A(x) ?— A(x) ? B(x) (?+) (2) 4. (?x) A(x) ?— (?x) (A(x) ? B(x)) (?+) (3) 5. (?x) B(x) ?— (?x) (A(x) ? B(x)) 同理可证 6. (?x) A(x) ? (?x) B(x) ?— (?x) (A(x) ? B(x)) (?-) (4, 5)
l) (?x) (A? B(x)) ?—? A?(?x) B(x),其中x不是A中的自由变元。 证明:先证 (?x) (A? B(x)) ?— A?(?x) B(x)
1. (?x) (A? B(x)), A ?— A (?) 2. (?x) (A? B(x)), A ?— (?x) (A? B(x)) (?) 3. (?x) (A? B(x)), A ?— A? B(x) (?-) (2) 4. (?x) (A? B(x)), A ?— B(x) (?-) (1, 3) 5. (?x) (A? B(x)), A ?— (?x)B(x) (?+) (4) 6. (?x) (A? B(x)) ?— A? (?x)B(x) (?+) (5)
再证A?(?x)B(x) ?— (?x) (A? B(x)) 1. A?(?x)B(x), A ?— A (?) 2. A?(?x)B(x), A ?— A?(?x)B(x) (?) 3. A?(?x)B(x), A ?— (?x)B(x) (?-) (1, 2) 4. A?(?x)B(x), A ?— B(x) (?-) (3) 5. A?(?x)B(x) ?— A?B(x) (?+) (4) 6. A?(?x)B(x) ?— (?x) (A? B(x)) (?+) (5)
所以,(?x) (A? B(x)) ?—? A?(?x) B(x) 。
m) (?x) (A(x)?B(x)) ?—? (?x)A(x)? (?x)B(x) 证明:先证 (?x) (A(x)?B(x)) ?— (?x)A(x)? (?x)B(x)
1. A(x) ?— A(x) (?) 2. A(x) ?— (?x) A(x) (?+) (1) 3. A(x) ?— (?x) A(x) ? (?x)B(x) (?+) (2) 4. B(x) ?— (?x) A(x) ? (?x)B(x) 同理可证 5. A(x)?B(x) ?— (?x) A(x) ? (?x)B(x) (?-) (4) 6. (?x) (A(x)?B(x)) ?— (?x) A(x) ? (?x)B(x) (左?+) (5)
再证 (?x)A(x)? (?x)B(x) ?— (?x) (A(x)?B(x)) 1. A(x) ?— A(x) (?) 2. A(x) ?— A(x)?B(x) (?+) (1) 3. A(x) ?— (?x) (A(x)?B(x)) (?+) (2) 4. (?x) A(x) ?— (?x) (A(x)?B(x)) (左?+) (3) 5. (?x) B(x) ?— (?x) (A(x)?B(x)) 同理可证 6. (?x) A(x) ? (?x)B(x) ?— (?x) (A(x)?B(x)) (?-) (4, 5)
- 37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所以,(?x) (A(x)?B(x)) ?—? (?x)A(x)? (?x)B(x) 。
n) (?x) (A(x)?B(x)) ?—? (?x)A(x) ? (?x)B(x) 证明:先证 (?x) (A(x)?B(x)) ?— (?x)A(x) ? (?x)B(x)
1. (?x) (A(x)?B(x)) ?— (?x) (A(x)?B(x)) (?) 2. (?x) (A(x)?B(x)) ?— A(x)?B(x) (?-) (1) 3. (?x) (A(x)?B(x)) ?— A(x) (?-) (2) 4. (?x) (A(x)?B(x)) ?— (?x) A(x) (?+) (3) 5. (?x) (A(x)?B(x)) ?— B(x) (?-) (2) 6. (?x) (A(x)?B(x)) ?— (?x) B(x) (?+) (5) 7. (?x) (A(x)?B(x)) ?— (?x)A(x) ? (?x) B(x) (?+) (4, 6)
再证 (?x)A(x) ? (?x)B(x) ?— (?x) (A(x)?B(x)) 1. (?x)A(x) ? (?x)B(x) ?— (?x)A(x) ? (?x)B(x) (?) 2. (?x)A(x) ? (?x)B(x) ?— (?x)A(x) (?-) (1) 3. (?x)A(x) ? (?x)B(x) ?— A(x) (?-) (2) 4. (?x)A(x) ? (?x)B(x) ?— (?x)B(x) (?-) (1) 5. (?x)A(x) ? (?x)B(x) ?— B(x) (?-) (4) 6. (?x)A(x) ? (?x)B(x) ?— A(x)?B(x) (?+) (3, 5) 7. (?x)A(x) ? (?x)B(x) ?— (?x) (A(x)?B(x)) (?+) (6)
所以,(?x) (A(x)?B(x)) ?—? (?x)A(x) ? (?x)B(x) 。
o) (?x) A(x) ? (?x) B(x) ?— (?x) (A(x) ? B(x)) 证明:
1. (?x) A(x) ? (?x) B(x), A(x) ?— A(x) (?) 2. (?x) A(x) ? (?x) B(x), A(x) ?— (?x) A(x) (?+) (1) 3. (?x) A(x) ? (?x) B(x), A(x) ?— (?x) A(x) ? (?x) B(x) (?) 4. (?x) A(x) ? (?x) B(x), A(x) ?— (?x) B(x) (?-) (2, 3) 5. (?x) A(x) ? (?x) B(x), A(x) ?— B(x) (?-) (4) 6. (?x) A(x) ? (?x) B(x) ?— A(x) ?B(x) (?+) (5) 7. (?x) A(x) ? (?x) B(x) ?— (?x) (A(x) ?B(x)) (?+) (6)
p) (?x) (A(x) ? B(x)) ?— (?x) A(x) ? (?x) B(x) 证明:
1. (?x) (A(x) ? B(x)), (?x) A(x) ?— (?x) A(x) (?) 2. (?x) (A(x) ? B(x)), (?x) A(x) ?— A(x) (?-) (1) 3. (?x) (A(x) ? B(x)), (?x) A(x) ?— (?x) (A(x) ? B(x)) (?) 4. (?x) (A(x) ? B(x)), (?x) A(x) ?— A(x) ? B(x) (?-) (3) 5. (?x) (A(x) ? B(x)), (?x) A(x) ?— B(x) (?-) (2, 4) 6. (?x) (A(x) ? B(x)), (?x) A(x) ?— (?x) B(x) (?+) (5) 7. (?x) (A(x) ? B(x)) ?— (?x) A(x) ? (?x) B(x) (?+) (6)
- 38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3.
解:令R(x, y)为x和y之间具有关系R,则
“对称”可符号化为:(?x) (?y) (R(x, y) ? R(y, x));
“传递”可符号化为:(?x) (?y) (?z) (R(x, y) ? R(y, z)? R(x, z)); “定义域是全域”可符号化为:(?x) (?y) R(x, y); “自反”可符号化为:(?x) R(x, x)。 因此,定理可描述为:
(?x) (?y) (R(x, y) ? R(y, x)), (?x) (?y) (?z) (R(x, y) ? R(y, z)? R(x, z)), (?x) (?y) R(x, y) ?— (?x) R(x, x)
令 X = (?x) (?y) (R(x, y) ? R(y, x)); Y = (?x) (?y) (?z) (R(x, y) ? R(y, z)? R(x, z)); Z = (?x) (?y) R(x, y)。 则
1. X, Y, Z ?— (?x) (?y) R(x, y) 2. X, Y, Z ?— (?y) R(x, y) 3. X, Y, Z, R(x, a) ?— R(x, a) 4. X, Y, Z, R(x, a) ?— (?x) (?y) (R(x, y) ? R(y, x)) 5. X, Y, Z, R(x, a) ?— (?y) (R(x, y) ? R(y, x)) 6. X, Y, Z, R(x, a) ?— (R(x, a) ? R(a, x)) 7. X, Y, Z, R(x, a) ?— R(a, x)) 8. X, Y, Z, R(x, a) ?— (?x) (?y) (?z) (R(x, y) ? R(y, z)? R(x, z)) 9. X, Y, Z, R(x, a) ?— (?y) (?z) (R(x, y) ? R(y, z)? R(x, z)) 10. X, Y, Z, R(x, a) ?— (?z) (R(x, a) ? R(a, z)? R(x, z)) 11. X, Y, Z, R(x, a) ?— (R(x, a) ? R(a, x)? R(x, x)) 12. X, Y, Z, R(x, a) ?— (R(x, a) ? R(a, x) 13. X, Y, Z, R(x, a) ?— R(x, x)) 14. X, Y, Z ?— R(x, x)) 15. X, Y, Z ?— (?x)R(x, x)
习题6.2
1. d) ?— ? (A?B) ?A??B 证明:
1. ? (A?B), A, B ?— A
(?) 2. ? (A?B), A, B ?— B (?)
3. ? (A?B), A, B ?— A?B (?+) (1, 2) 4. ? (A?B), A, B ?— ? (A?B) (?) 5. ? (A?B), A ?— ? B (?+) (4) 6. ? (A?B), A ?— ?A?? B (?+) (5) 7. ? (A?B), ?A ?— ? A (?) 8. ? (A?B), ?A ?— ?A?? B (?+) (7) 9. ? (A?B) ?— ?A?? B
(?-) (6, 8)
- 39 -
(?) (?-) (1) (?) (?) (?-) (4) (?-) (5) (?-) (6) (?) (?-) (8) (?-) (9) (?-) (10) (?+) (3, 7) (?-) (11,12) (?-) (2, 13) (?+) (14)
第二章 二元关系
10. ?A, A?B ?— ? A 11. ?A, A?B ?— A?B 12. ?A, A?B ?— A 13. ?A, A?B ?— F 14. ?B, A?B ?— ? B 15. ?B, A?B ?— A?B 16. ?B, A?B ?— B 17. ?B, A?B ?— F
(?) (?)
(?-) (11) (?-) (10, 12) (?) (?)
(?-) (15) (?-) (14, 16) 18. ?A?? B, A?B ?— F 19. ?A?? B, A?B ?— ? F 20. ?A?? B ?— ? (A?B) 21. ?— ? (A?B) ?A??B
f) ?— (A?B) ?A?B 证明:
1. A?B, A, ?B ?— A 2. A?B, A, ?B ?— A?B 3. A?B, A, ?B ?— B 4. A?B, A, ?B ?— ?B 5. A?B, A ?— ??B 6. A?B, A ?— B 7. A?B, A ?— ?A?B 8. A?B, ?A ?— ?A 9. A?B, ?A ?— ?A?B 10. A?B ?— ?A?B
11. ?A, A ?— A 12. ?A, A ?— ?A 13. ?A, A ?— B 14. ?A ?— A?B 15. B, A ?— B 16. B ?— A?B 17. ?A?B ?— A?B 18. ?— (A?B) ?A?B
g) ? (A?B)?— A 证明:
1. ? (A?B), ?A, A ?— A 2. ? (A?B), ?A, A ?— ?A 3. ? (A?B), ?A, A ?— B 4. ? (A?B), ?A ?— A?B 5. ? (A?B), ?A ?— ? (A?B) 6. ? (A?B) ?— ??A
(?-) (13, 17) (F规则) (?+) (18, 19) ( +) (9, 20)
(?) (?) (?-) (1, 2) (?) (?+) (4) (??-) (5) (?+) (6) (?) (?+) (8)
(?-) (7, 9)
(?) (?) (?-) (11, 12) (?+) (13) (?) (?+) (15) (?-) (14, 16) ( +) (10, 17) (?) (?) (?-) (1, 2) (?+) (3) (?) (?+) (4, 5)
- 40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7. ? (A?B) ?— A (??-) (6)
3. a) ?— (?x) (C?A(x)) (C?(?x)A(x)) 证明:
1. C?A(x), C ?— C (?) 2. C?A(x), C ?— C?A(x) (?) 3. C?A(x), C ?— A(x) (?-) (1, 2) 4. C?A(x), C ?— (?x)A(x) (?+) (3) 5. (?x) (C?A(x)), C ?— (?x)A(x) (左?+) (4) 6. (?x) (C?A(x)) ?— C? (?x)A(x) (?+) (5)
7. ? (?x) (C?A(x)) ?— (?x) (? (C?A(x))) (可证?(?x)A(x)) ?— (?x) (?A(x)) ) 8. ?— ?(?x) (C?A(x)) ? (?x) (? (C?A(x))) (?+) (7) 9. C?(?x)A(x), ? (?x) (C?A(x)) ?— ? (?x) (C?A(x)) (?) 10. C?(?x)A(x), ? (?x) (C?A(x)) ?— ?(?x) (C?A(x)) ? (?x) (? (C?A(x)))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7. 18. 19. 20. 21. 22. 23.
(?+) (8)
C?(?x)A(x), ? (?x) (C?A(x)) ?— (?x) (? (C?A(x))) (?-) (9, 10) C?(?x)A(x), ? (?x) (C?A(x)) ?— ? (C?A(x)) (?-) (11) ? (C?A(x))?— C, ?A(x)) (可证?(A?B) ?— A, ?B) ?— ? (C?A(x)) ? C (?+) (13) C?(?x)A(x), ? (?x) (C?A(x)) ?— ? (C?A(x)) ? C (?+) (14) C?(?x)A(x), ? (?x) (C?A(x)) ?— C (?-) (12, 15) C?(?x)A(x), ? (?x) (C?A(x)) ?— C?(?x)A(x) (?) C?(?x)A(x), ? (?x) (C?A(x)) ?— (?x)A(x) (?-) (16, 17)
?— ? (C?A(x)) ? ?A(x) (?+) (13) C?(?x)A(x), ? (?x) (C?A(x)) ?— ?(C?A(x))??A(x) (?+) (17) C?(?x)A(x), ? (?x) (C?A(x)) ?— ?A(x) (?-) (12, 18) C?(?x)A(x), ? (?x) (C?A(x)) ?— (?x)(?A(x)) (?+) (19) (?x)(?A(x)) ?— ? (?x) A(x) (易证) ?— (?x)(?A(x)) ? ? (?x) A(x) (?+) (21) C?(?x)A(x), ? (?x) (C?A(x)) ?— (?x)(?A(x)) ? ? (?x) A(x)
(?+) (22)
24. C?(?x)A(x), ? (?x) (C?A(x)) ?— ? (?x) A(x) (?-) (20, 23) 25. C?(?x)A(x) ?— ? ? (?x) (C?A(x)) (?+) (18, 24) 26. C?(?x)A(x) ?— (?x) (C?A(x)) (??-) (25) 27. ?— (?x) (C?A(x)) (C?(?x)A(x))
e) ?(?x)A(x) ?—? (?x) (?A(x)) 证明:?— )
1. ?(?x)A(x), ?(?x) (?A(x)), ?A(x)
- 41 -
( +) (6, 26)
?— ?A(x)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 )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x)A(x), ?(?x) (?A(x)), ?A(x) ?(?x)A(x), ?(?x) (?A(x)) , ?A(x) ?(?x)A(x), ?(?x) (?A(x)) ?(?x)A(x), ?(?x) (?A(x)) ?(?x)A(x), ?(?x) (?A(x)) ?(?x)A(x), ?(?x) (?A(x)) ?(?x)A(x) ?(?x)A(x) (?x) (?A(x)), (?x)A(x) (?x) (?A(x)), (?x)A(x), ?A(a) (?x) (?A(x)), (?x)A(x), ?A(a) (?x) (?A(x)), (?x)A(x), ?A(a) (?x) (?A(x)), (?x)A(x), ?A(a) (?x) (?A(x)), (?x)A(x) (?x) (?A(x)), (?x)A(x) (?x) (?A(x)) ?—
?— ?— ?— ?— ?— ?— ?— ?— ?— ?— ?— ?— ?— ?— ?— (?x)?A(x)
?(?x) (?A(x)) ??A(x) A(x) (?x)A(x) ?(?x)A(x) ??(?x) (?A(x)) (?x) (?A(x)) (?x) (?A(x)) ?A(a) (?x)A(x) A(a) F F ?F ?(?x)A(x) (?+) (1) (?) (?+) (3) (??-) (4) (?+) (5) (?)
(?+) (6, 7) (??-) (8) (?) (?) (?) (?-) (3) (?-) (2, 4) (?-) (1, 5) (F规则) (?+) (6, 7)
所以,?(?x)A(x) ?—? (?x) (?A(x)) 。
f) (?x) (A(x)?B(x)) ?— (?x) A(x) ? (?x) B(x) 证明:
1. A(x)?B(x) ?— A(x)?B(x) (?) 2. A(x)?B(x) ?— A(x) 3. A(x)?B(x) ?— (?x) A(x) 4. A(x)?B(x) ?— B(x) 5. A(x)?B(x) ?— (?x) B(x) 6. A(x)?B(x) ?— (?x) A(x) ? (?x) B(x) 7. (?x) (A(x)?B(x)) ?— (?x) A(x) ? (?x) B(x)
(?-) (1) (?+) (2) (?-) (1) (?+) (4) (?+) (3, 5) (左?+) (6)
第七章 图 论
习题7.1
1.
j) 非简单图;(有自圈) k) 非简单图;(有自圈) l) 简单图。 3.
证明:因为n个顶点的有向简单图中,每两个不同顶点之间最多有两条边,因此其边数最多
- 42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为:。
4. 利用定理7.1.3 证明:因为任何图均有偶数个奇结点,而3度正则图的所有结点度数均为3,即均为偶结点。所以,3度正则图必有偶数个奇结点。
5. 利用定理7.1.3
6.
证明:假设六个人分别为:a, b, c, d, e, f。则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 若a认识的人大于等于3个,即b, c, d, e, f中至少有3个与a认识。不妨设c, d, e与a认识,则c, d, e必定互相不认识。(否则,c, d, e中互相认识的两人与a就构成三个人互相都认识。产生矛盾。)
② 若a认识的人小于3个,即b, c, d, e, f中至少有3个与a不认识。不妨设b, c, d与a均不认识。则因为没有3个人彼此都认识,所以b, c, d中必有两个人互相不认识。假设c, d互相不认识,则a, c, d三个人彼此都不认识。
8. a ) 图中有一个与两个度数为3的结点邻接的结点,其度数也为3。
而b ) 图中没有任何一个度数为3的结点与两个度数为3的结点邻接。 所以,a ) 与b ) 不同构。
9. b ) 图的中心结点其入度为0,而a ) 图中没有入度为0 的结点。所以两图不同构。
10. n阶简单无向图的结点度数不可能超过n-1,即取值范围为:{0, 1, 2, … , n-1}。
证明n(n>1)阶图中必有两个结点度数相等,抽屉原则应该可以使用,但n个结点,n种度数可能,抽屉原则似乎用不上。但我们发现,若图中有孤立点,则所有结点的度数只可能从0到n-2中取值,即只有n-1种可能性。于是分两种情况: ① 若G中无孤立点(度数为0的结点),则G中n个结点的度数只能从1到n-1中取值。n个结点,n-1种可能的度数取值,由抽屉原则,G中必有两个结点的度数相等。
② 若G中有孤立点,则G中n个结点的度数只能从0到n-2中取值。n个结点,n-1种可能的度数取值,由抽屉原则,G中必有两个结点的度数相等。
11. 根据定理7.1.1可知无向图中所有结点的度数和是边数的两倍。所以,
,即。
- 43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习题7.2
2. 显然G[V?]重任意两点之间必定互有有向边,并且无自圈、无平行边。 4.
(1) 自反的;
(2) 反对称的、传递的; (3) 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 (4) 自反的、传递的; (5) 无; (6) 对称的;
(7) 自反的、反对称的、传递的; (8) 对称的; (9) 对称的; (10) 反对称的; (11) 自反的、反对称的; (12) 反对称的、传递的。 4.
g) A上共有h) A上共有i) j)
A上共有A上共有个不相同的自反关系; 个不相同的反自反关系; 个不相同的对称关系;
个不相同的反对称关系;
个不相同的既是对称的又是反对称的关系;
k) A上共有
习题2.3
1. 最多能有n(A) 个元素为1。 2. 证明:
i) R ? R-1为A上包含R的最小对称关系 ① R ? R ? R-1。所以,R?R-1包含R。
② 因为对于任意 ? R ? R-1,有 ? R或 ? R-1。
- 44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若 ? R,则 ? R-1;若 ? R-1,则 ? R。 因此, ? R ? R-1。所以,R?R-1为A上的对称关系。 ③ 设R?为任意的A上包含R的对称关系,则
对于任意 ? R ? R-1,有 ? R或 ? R-1。 若 ? R,由于R?包含R,所以 ? R?; 若 ? R-1,则 ? R,由于R?包含R,所以 ? R?,而R?对称,所以 ? R?。 因此,总有 ? R?。所以,R ? R-1 ? R?。
由①②③可知,R ? R-1为A上包含R的最小对称关系。
ii) R ? R-1为A上包含在R中的最大对称关系 ① R ? R-1 ? R。所以,R ? R-1包含在R中。
② 因为对于任意 ? R ? R-1,有 ? R且 ? R-1。 ? R,所以 ? R-1; ? R-1,所以 ? R。 因此, ? R ? R-1。所以,R ? R-1为A上的对称关系。 ③ 设R?为任意的A上包含在R中的对称关系,则
对于任意 ? R?,由于R?包含在R中,所以 ? R;
又由于R?对称,所以 ? R?,而R?包含在R中,所以 ? R,因此, ? R-1; 因此,总有 ? R ? R-1。所以,R ? R?R-1。
由①②③可知,R ? R-1为A上包含在R中的最大对称关系。
习题2.4
1.
R2 ? R1 = {
2. m = 1, n = 16。
4. A = {1, 2, 3}
令R1 = {<1, 2>, <1, 3>};R2 = {<2, 2>};R3 = {<3, 2>};则 R1 ? ( R2 ? R3 ) = ?;( R1 ? R2 ) ? ( R1 ? R3 ) = {<1, 3>}; 所以,R1 ? ( R2 ? R3 ) ? ( R1 ? R2 ) ? ( R1 ? R3 ) 。
令R2 = {<2, 2>};R3 = {<2, 3>};R4 = {<2, 1>, <3, 1>};则 ( R2 ? R3 ) ? R4 = ?;( R2 ? R4 ) ? ( R3 ? R4 ) = {<2, 1>}; 所以,( R2 ? R3 ) ? R4 ? ( R2 ? R4 ) ? ( R3 ? R4 ) ; 5.
a) 正确。 b) 不正确。令A = {1, 2},则R1 = {<1, 2>}, R2 = {<2, 1>}都是反自反的,但R1 ? R2 ={<1, 1>}
不是反自反的。
c) 不正确。令A = {1, 2, 3},则R1 = {<1, 2>, <2, 1>}, R2 = {<2, 3>, <3, 2>}都是对称的,但
R1 ? R2 = {<1, 3>}不是对称的。
- 45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d) 不正确。令A = {1, 2, 3},则R1 = {<1, 2>, <3, 1>}, R2 = {<2, 3>, <1, 1>}都是反对称的,
但R1 ? R2 = {<1, 3>, <3, 1>}不是反对称的。
e) 不正确。令A = {1, 2, 3},则R1 = {<1, 2>, <3, 1>, <3, 2>}, R2 = {<2, 3>, <1, 1>}都是传递
的,但R1 ? R2 = {<1, 3>, <3, 1>, <3, 3>}不是传递的。
10. 证明:
a) 对于任意k ? N,因为Rs = Rt ,所以Rs+k = Rs ?Rk = Rt ?Rk = Rt+k 。 b) 用关于k的归纳法证明。 i) 当k=0时,Rs+i = Rs+i。所以命题成立。 ii) 假设当k=m时命题成立,即Rs + mp + i = Rs + i。 则当k=m+1时,因为Rs + (m+1) p + i=Rs + p + mp+ i=Rt + mp + i=Rt ?Rmp+i =Rs ?Rmp+i =Rs + mp + i。 由归纳假设,Rs + (m+1) p + i = Rs + mp + i = Rs + i。 由i) ii)可知对于任意k, i ? N,均有Rs + kp + i = Rs + i 。 m) 若k ? t-1,则Rk ? {R0, R1, …, Rt-1};
若k ? t,则k = s + (t-s)q + r,即k = s + pq + r;(其中,q? N, 0 ? r < t-s = p) 此时,由b)可知Rk = Rs + pq + r = Rs + r ? {R0, R1, …, Rt-1}。 所以,若k ? N,则Rk ? {R0, R1, …, Rt-1}。
习题2.5
2.
使t (R1 ? R2) ? t ( R1 ) ? t ( R2 ) 的R1 和R2 的具体实例如下: A = {1, 2},R1 = {<1, 2>},R1 = {<2, 1>};
则t ( R1 ) = R1 ,t ( R2 ) = R2 ,t (R1 ? R2) = {<1, 2>, <2, 1>, <1, 1>, <2, 2>}, 故真包含。 4.
b) 使s (R1 ? R2) ? s ( R1 ) ? s ( R2 ) 的R1 和R2 的具体实例如下: A = {1, 2},R1 = {<1, 2>},R1 = {<2, 1>};
则s ( R1 ) = s ( R2 ) = {<1, 2>, <2, 1>},s (R1 ? R2) = s(?) = ?。 故真包含:s (R1 ? R2) ? s ( R1 ) ? s ( R2 )。
b) 使t (R1 ? R2) ? t ( R1 ) ? t ( R2 ) 的R1 和R2 的具体实例如下: A = {1, 2, 3},R1 = {<1, 2>, <2, 1>},R1 = {<1, 3>, <3, 1>};
则t ( R1 ) = {<1, 2>, <2, 1>, <1, 1>, <2, 2>},t ( R2 ) = {<1, 3>, <3, 1>, <1, 1>, <3, 3>}, t (R1 ? R2) = s(?) = ?。
故真包含:t (R1 ? R2) ? t ( R1 ) ? t ( R2 )。
6. 令A = {1, 2},R = {<1, 2>},则
ts(R) = t ({<1, 2>, <2, 1>}) = {<1, 2>, <2, 1>, <1, 1>, <2, 2>} st(R) = s ({<1, 2>}) = {<1, 2>, <2, 1>} 所以,st(R) ? ts(R)。
- 46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习题2.6
1. a) b) c) d) e) f) 2.
正确; 正确; 不正确;(不自反) 不正确;(不自反) 不正确;(不一定对称) 正确。
R的所有极大相容类为:{x1, x2, x3},{x1, x3, x6},{x3, x4, x5},{x3, x5, x6}。
3. A上共有
个不相同的相容关系。
习题2.7
1.
a) 不正确;(不自反) b) 不正确;(不自反) c) 不正确;(不自反) d) 不正确;(不传递,< -1, 0 > ? R, < 0, 1 > ? R, 但<-1, 1> ? R) e) 不正确;(不对称) f) 不正确;(不对称) g) 不正确;(不传递) h) 正确; i) 不正确。(不自反,i = 10k时, ? R)
2. 不对。
应加上条件:对于任意x?A,总存在y?A使得
证明:
① 已知条件:若 ? R, ? R,则 ? R。
先证对称性:若 ? R,则由于R自反,所以 ? R,由上式有 ? R。 所以R对称。
再证传递性:若 ? R, ? R,则因为R对称,所以 ? R。由已知条件,因为 ? R且 ? R,所以 ? R。 所以R传递。 因此,R时等价关系。
② 已知条件:R是等价关系。 若 ? R, ? R,则因为R对称,所以 ? R。又由于R传递,所以, ?R。
- 47 -
第二章 二元关系
因此,若 ? R, ? R,则 ? R。
习题2.8
1. a) b) c) d) e) f) g) h) 4. a) b) 6. a) b) c)
半序;
半序、全序、良序; 无;(不是反对称的) 无;(不是传递的) 半序; 无;(不是传递的) 无;(不是传递的) 拟序。
设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证明:
R是A上的半序,当且仅当R ? R-1 = IIA且R = R*。 自反、反对称 ___________ _______传递 R是A上的拟序,当且仅当R ? R-1 = ? 且R = R+。 反自反 ___________ _______传递
断言中为真的有:x4Rx1, x1Rx1。 P的最小元:无;P的最大元:x1 ;
P的极小元:x4和x5;P的极大元:x1 。
{x2, x3, x4}的上界:x1;下界:x4;上确界:x1;下确界:x4。 {x3, x4, x5}的上界:x1, x3;下界:无;上确界:x3;下确界:无。 {x1, x2, x3}的上界:x1;下界:x4;上确界:x1;下确界:x4。
7. a) b) c) d) 8. 9.
< I, ? >中的非空子集I无最小元。 < I+, |>(“|”为整除关系)中的非空子集{x | x >4}无最大元。
- 48 -
正在阅读:
国防科大版离散数学习题答案04-22
美国农业革命道路与普鲁士农业革命道路的进程和特点的比较11-30
外研社新标准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module1测试题 .docx04-16
法律教育协同培养模式研究12-12
苏州珠江钢琴|钢琴1-10级考级曲目大全,这下知道该练哪首了04-27
新一下115-116课测试题01-15
英语单选习题汇总(二)03-14
JSPGA03-2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国防科大
- 离散
- 习题
- 答案
- 数学
- 八年级第二学期思想品德半期测试卷
- 潍坊市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人选面试人员名单
- 郑挪主线下穿分离式中桥桩基分项工程开工报告
- 动物解剖学基础题
- !包装世界必过!六章合集!!!包装与历史,生活,环境,健康,
- 导航原理作业
- 高一物理:力与物体的平衡(学生版2018.1.30)
-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等43种) - 图文
-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之比较
- 醇沉岗位生产记录
- 安徽省地质勘查技术服务公司名录2018版112家
- 多项选择 单项选择 宏观经济学
- 2007年辽宁专升本考试真题-C语言部分
- 较大危险因素经营场所设备设施安全制度
-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 市长质量奖自评报告(4.6 测量、分析与改进)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初中学业考试安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 走进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芒康多拉日朝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