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农业生产条件与发展措施

更新时间:2023-09-01 19: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章 农业生产条件与发展措施

第一节 生产条件

一 、耕地

明朝时期,明王朝与土司实行“土流合治”的统治制度,这种统治制度一直延袭到清雍正5年才被废除。在这345年的历史长河中,虹桥的“军屯”汉族人,在同土官划定的军事领地之内,开垦了杨家湾子、王毕洼、魏家垦、中路上、槽子地的部分土地为耕地。他们以“三分种地、七分护防”,朝廷具不收税赋,也不拨军饷,州、府也不支付堡铺的费用,种粮以养活自己为主,因此,耕地面积很少。

清雍正5年(1727年),改土归流后,中原汉族大量汉族各姓进入云南。在宣威结束了安土司数百年来的世袭统治,取消了明王朝同土司划定的“军事领地”的界线。虹桥定居的人逐渐增多,居住在宣威境内的汉族人也陆续进入马房安家。两村人民开始开发盘龙河两岸的土地,由安土司家养马放牧的草地,逐步开垦成旱地和水田。特别是在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县知州岳辉文组织民众,从板桥到来宾大屯段的盘龙河进行疏通、筑埂治理,减少了水患,河两岸开垦扩大了不少土地。由于,顺自然河道治理,仍还有大部分面积是水淹荒芜的海子。

中华民国初期,虹桥的后山梁子吕家坟、小蛇坡,环村的“七星”和月牙山,马房的东山脚下大小山垴包都还是原始森林,盘龙河两岸只开垦出一半左右的耕地,白虎山海子荆棘丛生的原始森林里,都还躲藏有各种野兽自由出入,民国7年。虹桥第13生产队吕宗吉在白虎山海子放牛,曾被藏在树林、灌木丛里的豹子咬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土地改革时,通过统计虹桥乡(含马房)有耕地6570亩,人均有耕地1.6亩,其中水田3600亩,大部分的水田在盘龙河两岸。

1953年,宣威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统一规划,从东屯村到倘塘全长100余里的盘龙河,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治理。虹桥、马房两乡党支部、乡政府,带领两乡人民群众,上接庄子村的干河村、下到钱屯村地界的盘龙河,按照规划切湾拉直、改道扩宽,又在阿路卡、格林卡两个彝族村前面,修

建了两座双空大石拱桥。彻底治服了水患排除了内涝后,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把两岸边的土地全部开垦成耕地。增加了土地耕种面积2900亩。

1959年,电厂水库建成关水,库区占用了虹桥4500多亩、马房1500多亩,每人减少了土地1亩多。虹桥不得不逐步转向开垦1958年,毁坏了树林的扬家坡、小蛇坡、刘家坟等10多个垴包和垴包周围的荒草地。马房向村背后砍光树木的山垴包,刨了树桩开垦成耕地。

1962年,按照国民经济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精神,宣威县直属的五个中公社合并,调整为板桥区公所。虹桥、马房分别成立小公社。通过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六十条)和云南省委《加强生产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指示精神中规定:“允许社员开垦种植与自留地同等面积的小片荒地”。两村群众在公社党支部和生产队的安排下,开垦了在耕地周围零星闲置不少的荒草地。经过社员们2-3年的辛勤耕耘,清除了杂草,与生产队的耕地连成一片,变成了好地。

1965年,对土地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核定,称“法定”面积。虹桥有耕地7852亩,其中水田585亩,马房有耕地2440亩,其中水田105亩。这次的核定面积一直到1982年未变。

2002年10月,虹桥、马房合并,成立了虹桥街道办事处。虹桥分别成立了3个居民委员会:

月 牙:耕地总面积2475亩,其中水田75亩,人均0.72亩 虹 桥:耕地总面积2360亩,其中水田60亩,人均0.67亩 北 云:耕地总面积2767亩,其中水田50亩,人均0.69亩 马房村:耕地总面积2000亩,其中水田15亩,人均0.77亩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第三产业的兴起,个体、私营企业、润凯洋芋淀粉厂的建设用地,新办企业占用土地,宣天公路的扩修占地,市委、市政府对虹桥的城市规划及退耕还林,虹桥、马房小学的扩建,虹桥中学的新建,人口增加居(村)民建盖房屋,农民小区的规划建设占地。共减少了耕地2050亩,其中马房有390亩。

二、劳力

明、清时期,由于人口迁来移去,劳力不稳定。特别是中华民国时期,

为了躲兵、躲债、受灾逃难,青壮劳力跟随父辈、亲友外出帮工、学手艺、做生意,在家务农的劳力只占到总劳力的三分之一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2006年的57年里,村民安居乐业,劳动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和增加。

1958—1961年的“大跃进”,受“一大二公”的共产风影响,提出:“全党全民大办农业,粮食是第一元帅”。1966—1971年的的“文化大革命”,受极左路线的干扰,限制多种经营全面发展。这10年左右,当时称:“以粮为纲、劳力归田”,搞着别样行业误认为是“不务正业”,因此,80%以上的劳力以种植为主。其余的47年,基本上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分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才能,生产粮食和发展经济。特别是1982年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调整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生产劳动积极性,真正做到了“人尽其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通过以下4年劳力分布状况统计表,就能充分的看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分工及从事不同行业的劳力分布状况。

1950年劳动力及劳力分布状况

1965年劳动力及劳力分布状况

1982年劳动力及劳力分布状况

第二节:农机具

一、传统农具

虹桥铁、木农具的生产加工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但满足本村村民的使用,而且,还大量生产销售到县内、县外各乡村的农户。

农田耕作长期以来,一直延用耕耙靠牛,挖地薅锄用各样铁农具,割用镰刀,运输靠人背、畜拉,粮食加工用石磨、木碓的生产、生活工具。分别是:

1、耕作农具;木犁、木耙、耕索、小犁铲。

2、劳动工具;板锄、括扒、条锄、钉扒(有三齿和四齿两种)、二齿,以上工具有大、中、小型号,由于在本村生产加工,村民们多以自己的需要而定打或定购。

3、积造、施肥工具:“大篮子、大篮篮、粪篮子”(这三种篮子分大、中、小三种,各又分尖底和平底两样型号,多数村民喜欢购买西泽人编织的平底篮),松毛扒(有竹片和铁丝加工的两种),粪箕、木粪桶、木粪缸、木粪瓢、铡刀。

4、提、装、运水工具:手摇或脚踩木水车,木水槽、木桶、木缸、石缸、木盆、木瓢、土罐。

随着钢铁、塑料工业的发展,以上木制工具逐步被铁、塑料制品代替到2006年止,在全村范围内,已很少有木桶、木缸、木盆、之类的生产工具和家庭用具。

5、运输工具:木牛车、竹子编织的纤笆、对结巴编织的垫笆,人拉的双轮的小木轮子车,扁担、钩担、背架、处扒、绳子(分别由棕、草、头发、麻加工而成),皮条(牛、马皮划成条)铁链子(铁匠打制)。

6、收割、脱粒工具;镰刀、连枷(连杆)、石碾子、撮箕、簸箕、筛子、朗巴、杨杈、手摇风柜。

7、粮食加工:小石磨、大石磨(2-3人或一匹马推)、木碓(人工脚踩)、筛面筛子、箩筛。

8、避雨工具:棕衣、蔑帽、纸伞,在野外田边地角的高埂子上开挖大小不等的土窝棚、草棚。

二、农具更新

1、耕作:虹桥、马房和其它乡、村一样,历来用木犁翻犁田、地抽沟

播种,用木耙平田、耙地,一人使牛扶犁,用水牛一头、黄牛两头牵犁,一天一架牛犁田,犁地1—1.5亩。

1956年,合作化时期引进推广使用工厂制造的双轮双铧犁和7寸、8寸、10寸新式步犁,代替传统村民自制的木犁。由于,犁自重大,又不适应翻犁高原土质板结的土壤,在试用时,畜力难于牵动而停用。

劳动工具引进了机制的十字镐(洋挖挖)、铁铲(洋铲)、洋板锄。 1958年9月,县政府从曲靖地区国营拖拉机站,借用安排一台履带式拖拉机,帮助虹桥耕地和开垦空山洞周围的荒地,虹桥和周边村民才见到“犁地不用牛”的情景,认识了拖拉机犁地的好处。

1965年,虹桥公社集体购买一台东方红“54型”履带拖拉机。 1977年,虹桥大队集体购买一台东方红“75型”履带拖拉机,带上机引耙、推土铲犁推两用,由综合厂统一安排调配、深翻土地、修理、保养。基本上满足本大队秋收后翻犁土地的需要。

1979年,落实了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鼓励支持发展重点户、专业户,虹桥 的铁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吕金维、吕金玩、吕金伦、陶文清、陶文荣等铁匠,根据木制农具木料的困缺,抓住农户生产的迫切需要,办起了铁农具制品加工厂,用废铁打压成22、24园粗的铁条,12园粗的铁条。加工成牛车轮子,胶轮车轮子不用钢丝,在钢圈上焊接10、随后,又生产牛、马车的铁车厢、铁犁、铁耙取而代之木制农具,这样的改制使牛、马车和农具经久耐用和方便使用。不但满足本村、周边邻村的农户需要,而且,成批成车销往外县。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按照国务院“鼓励农民发展农机,自主选择农机”的精神,农业机械逐步转向私营为主,集体农机、具一次性折价处理给农民,为适应农户土地面积分散,大中型农机、具相对减少,中小型配套农机、具迅速增长。虹桥第6合作社吕全昌,用铁牛“55型”胶轮拖拉机改装成旋耕机,第4合作社赵宏开用手扶式拖拉机改装上一个犁铧抄地,第9合作社胡光早率先购置旋耕机犁地。发展到2006年有购买了施耕机。

2、运输:虹桥、马房历代以来,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上的运输主要靠牛车,1964年,虹桥公社鼓励支持社员购买发展胶轮手推车640多张,第2、4、5、6、7、8、16、19、21、25、30、31等生产队干部,在集体经济一穷

二白,又难于购买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想方设法集体购买大马车共15张,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在1979年以前,汽车是国家统一计划,统一分配到国营运输总站购买,大型厂矿、企业、县以上单位购买运输车辆,要通过省计委批准,县以下的区(镇)、大队想买根本买不到,胶轮式拖拉机生产很少,要购买应提前写报告给县计委作计划上报后,慢慢才能分配买到。1963年,宣威县汽车 队成立到1979年,发展了15年,客车、货车还足100辆。运输十分紧缺。

1975年,县计划委员会分配到县物资局,分给虹桥大队购买一台上海丰收“35型”胶轮拖拉机。

1977年,又分配一台铁牛“55型”胶轮拖拉机。

1978年,虹桥大队第7队队长吕云朴、17队队长吕则栋,他们为发展集体经济有胆识,在难于购买的情况下,两个生产队千方百计率先购买上海丰收“35型”和昆“40型”胶轮拖拉机各一台,连上大队共四台拖拉机主要用于农业运输。

1985年,全省开展“增百致富”大讨论,号召全体村民放手放胆勤劳致富,尽早尽快脱贫致富,赵光田、吕金希、符仕伦、陶宏先、吕现 、吕则林、吕则益,王 等先后购买了中巴客车、大客车拉客,吕全县购买了昆明牌汽车搞运输,吕希宝、吕韬、赵忠远、吕金汝等购买手扶式拖拉机搞短途运输,从此,汽车、拖拉机发展到家庭。至2006年止,各种车辆发展如下表:

3、收割、脱粒:1955年以前,虹桥、马房两村民用镰刀割倒谷麦,背、拉到家后,脱粒稻谷在木板或石板上甩惯,脱粒豆、荞、麦、油菜用连枷(也称连杆)打或用牛、马拉石碾滚碾压,包谷脱粒靠人工用包谷骨头或家中的火钳相摩擦而脱下粒。

1956年虹桥铁业社从曲靖学习引进打谷机、苞谷脱粒机生产技术后,生产出了2-3人脚踏打谷机和一人脚踏一人喂苞谷的脱粒机后,1957年,每个社购买1-3台打谷机脱粒稻谷、麦子、荞子,秕子、糠叶的分离靠自然风用人工高扬。购买2-5台不等的苞谷脱粒机脱粒苞谷,由于脱粒时苞谷破碎大影响苞谷质量而停用。

1982年以后,为适应家庭的生产需要,虹桥铁件制品厂吕金维自行设计生产出小型(一个脚踏)的打谷机和轻便灵巧的手摇式苞谷脱粒机,很

受县内、外农户的欢迎。虹桥、马房田少,打谷机销往外村、外县,苞谷脱粒机在本村平均每两户就有一台,销往外地的也不少,为农户节省了不少的劳动力和大量的劳动时间。

4、加工:在没有电力以前,虹桥、马房推、碾粮食加工靠用人工体力,1961年10月,虹桥铁业社从宣威坝上架设6600伏输电线路后,购置了小钢磨、碾米机、饵块机、洋芋破碎机、粉糠机等粮食、饲料加工机械。1973年5月,马房通电后,也购置了粮食加工机械。为更好地发展养殖业,虹桥铁件加工厂吕金维、吕金玩、吕金伦,虹桥铁件铸造厂陶文清、陶文荣、陶成帮、陶承俊、陶承功生产了青饲料粉碎机,养殖的农户家家都购备一台,使两村群众逐步摆脱繁重的家务劳动和靠体力加工的负担,提高了生活水平,丰富了生活质量。

第三节 生产措施

一、农田建设

虹桥的耕地多年的种植习惯,分为旱地和麦地两种,旱地多为红壤,土质瘦薄,农户们常说:“三天不下雨就为小旱,七天不下雨为大旱,半月不下雨粮食产量就要遭受到严重影响,”因而,旱灾对旱地的农作物生长是第一大威胁。

1949年以前,是听天由命的种植,在5-9月遇到10天以上不下雨,村民们在族间长老的带领下,杀鸡宰 羊到窑上、大龙潭、水田冲三个冲冲的龙潭边、马房村民在龙洞祭龙,求祈老天爷开恩,龙王爷发慈悲下雨救民的迷信做法。

1950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届党支部特别是“农业学大寨”的初期和后期,学习大寨人改地换天艰苦奋斗精神,冬、春季节年复一年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的有效措施。

(一)旱地:

建立电力抽水站,由“三干下种”(地干、农家肥干、种子干)变为“三潮下种”的点种方法和抽水抗旱保苗夺丰收。

1、1965年,在长山东侧国道公路旁建24英吋、扬程50米高一座抽水站,称“综合厂抽水站”;

2、1971年,在小街子垴包东侧建两台排、灌两用24英吋、扬程60

米高,称“小街子抽水站”。1988年,在此基础上又建980米长的大渡槽。

3、1984年,在黄泥塘电厂水库边建16英吋、扬程60米高的抽水站一座,称“黄泥塘抽水站”。

以上三座抽水站于2003年,扩修宣天公路时拆除未重新而停止。 4、1979年,把宣威县氮肥厂生产排出的废氮水,开沟渠打隧道引到水田冲王家桥下20米处,建双机单管24英吋、扬程80米高的抽水站一座,1981年,县氮厂并给磷肥厂改为生活区后,1988年,抽水站被拆除。但沟渠仍取到雨季排内涝,春季从山中顺沟流出积蓄水,使坡上片18-22生产队的秧田水、烤烟育苗用水得到补充和灌溉。

5、1981年,在1队龙树垴包东侧建24英吋、扬程30米高的抽水站一座,称“龙树抽水站”。在第2生产队高家垴包建小型抽水站一座,称“2队抽水站”。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于1988年被拆除。

1965年,马房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建水轮泵抽水站一座。 (二)麦地:

分布在小西河、盘龙河两岸,上接大塘子的扬家湾子,下与钱屯村相接壤,由于是淤积土,天天又有河流水调节潮润,怕涝不怕旱,涝灾是第一大灾,历朝历代以来,由于社会制度束缚,生产关系的局限性,一年发生了洪涝灾害,各户只是各自为阵的小抓小挡,不可能从根本上来进行治理。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宣威知州岳辉文组织居住在盘龙河两岸有田地民众,从板桥到来宾大屯段全长60里,修筑堤高、宽各1.5丈的河埂,排除了部分水患,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好处,民众称“岳公堤”。当时因顺自然河道修筑,几年之后河道又淤填,洪水季节,水涨决堤,水患又重返还原。中华民国时期也无能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3年,在宣威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上从东屯开始,下到倘塘全长100多里,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治理,全面彻底的改道扩宽、切弯拉直开挖治理后,才完全解除了水患,虹桥、马房面积上的河道取名称:“大新河”。新河两岸还有一半左右野草荆棘丛生的荒草地,乡人民政府动员号召,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村民开垦成耕地后。虹桥、马房粮食产量大增。

1959年被宣威电厂水库占用,马房剩下顺铁路东侧,有极少部分低洼

的沙质土是麦地,虹桥只有从白虎山海子以上,到扬家湾子的小西河两岸是麦地。每年夏季大雨来临,电厂为了正常发电,提前把水库闸门紧关,由于地处三水相交,洪水进入虹桥地段流速缓慢,大量泥沙就沉淤在水库上段,小西河只2-3年就成了地上河,使两岸的土地年年受水灾。

1965年,虹桥公社党支部带领虹桥人民,采取治理盘龙河的办法改道扩宽,切弯拉直小西河。改道分流胡家坟、窑上冲的洪水沟,在小西河两岸的麦地上统一规划开挖大大小小的排涝沟。

1977年以后,虹桥大队党支部安排各生产队,只种苞谷,不种大豆、杂豆等矮棵作物,在苞谷即将成熟的夏未秋初,农作物不受多大危害,遇到大雨涨水时,一年组织多次安排好防洪人员,干部带头、专人负责抓住有利时机,有意识地从上游赖子洞河段挖开河堤,放水淤填中、下游的土地。大西河从年家湾子开口,淤填白沙坡的水田。使小板桥、绿阴塘的土地、白沙坡的水田,原来低于国道公路2-3米,通过几年采取这样利用洪水以害变益的办法,随水送来了数十万立方米的肥土,使白沙坡、绿阴塘、小板桥的土地普遍提高。

1979年,以上这些地片的土地已同公路一样高,然后把11、13两个生产队小西河南岸,11、14、15、16、17五个生产队绿阴塘,12、13、14三个生产队梅子树,18、19、20、21、22、24、29七个生产队小板桥的土地,通过丈量面积、消除交界、统一规划,进行条田条地的统一治理,绿阴塘到梅子树,按照地势30-40亩一墒,西接大路,东抵公路脚,一米宽的排涝沟直通公路,顺公路旁开挖两米宽的排水渠,排涝沟内的内涝水,畅通无阻的流往大鱼塘。过去只能种植小春作物,种大春作物就要在水中捞粮的涝灾区,从1980年以后,双行洋芋套种双行苞谷的旱地作物,已毫无顾虑地种植在这些土地上。到2006年止,赵兵等大棚蔬菜安稳地种植在绿阴塘和小板桥的耕地上。

白沙坡有3、4、5、6、11、14、15、16、17、19、20、21、22共13个生产队的田和地,原来横担直架、地形大小不一,也是丈量面积抖散重分,东到大西河堤,西抵公路,一队一墒,开挖一米宽的沟,具是队与队的交界,又是排内涝的沟道,地两头有总的排水渠道,内涝水直流到大西河和小西河。队队种上大小春作物和绿肥。

二、改良土壤

俗言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虹桥、马房坐落在盘龙河两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虽然科学技术落后,但是祖祖辈辈、世代相传总结的精耕细作、熟化土壤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措施,已成为村民们的生产种植习惯。经过历代村民的实践总结,旱地和水田分别有两种不同的改良措施和办法。

(一)、旱地:

1、“请来客土”进行改良土壤 “客土”肥泥源地有4处:

一是盘龙河水从上游带来的灰红色泥巴。 二是小西河水从上游带来的山间肥土。 三是胡家坟大沟中段以上的骨柴灰土。

四是虹桥小学背后山梁的碗花土(也称紫灰土)。 马房村主要靠盘龙河泥巴。

村民们一代又一代地把以上的泥巴,搬运到旱地里铺垫抄耙混合,几种酸硷度不同的土壤,经过调和使疏松不易保水的红壤土,从土地的肥力和土壤的性质发生了新的变化,提高和增强了土地含蓄水份的保水能力,这种改良办法,一直到1982年还在继续进行。

2、翻犁土地,就地改良加深土壤

从1964-1982年近20年里,年复一年的进行拖拉机深翻,村民们常说这么一句话:“千买卖,万买卖不如刨土块”,开展平整土地,坡地改梯地、铲高填低,继续采取“请来客土”的办法,人背车拉运来肥泥铺垫二、三等瘦地和低产二荒地的冬季农田基本建设。

1977-1981年,虹桥大队开展了大规模的深翻“一条龙”的农田建设,使所有的耕地加深了土壤厚度15厘米以上,使瘦薄的垴包地变成了好地。如1队的龙树垴包、月牙山,2队的高家垴包,3-10队的小海子垴包、小蛇坡垴包,11、13队的吕家坟二、三等地,14、17队的长(读“常”音)山二荒地,12、13队的大海子荒草地,15队新房子背后的大薄地,16队中路上的大薄地,19-22队的王毕洼,24-29队的刘家坟薄地,30队的陶家海子,31队的黄石垴包,32-33队的黄泥塘、破瓦窑垴包,就是通过深翻“一条龙”,就地深挖原连续不断地改造改良土壤的有效措施,变成了高产稳产的良田好地。

马房大队的小公山、龙洞、平顶山、小石城、范家松棵,符家地等地片,就是从1964年以后,一年又一年抬开肥土,挖掉瘦土逐步平整为梯地,有效地防止了水、肥、土壤的流失。

(二)、水田:分高田(雷响田)、海田(保水田)、冷浸田(锈水田)、秧田四种。

高田:虹桥主要分布在窑上冲、大龙潭、水田冲三个山冲里,马房主要在东山脚的村背后,每年秋收割了稻谷后,给雪、凌、霜把土壤表面的病虫害冻死,在春节前后,田块晒开大裂,人们就开始用大钉扒和大二齿,朝开裂的裂缝挖下,把整个田垡一个一个的挖了翻开,底部迎天翻晒,秧田还要把田垡子垒高成墒,充分晒干底部,提高地温。到播种和栽插时,灌水细耙、放入腐熟的农家肥和绿肥,三犁三耙做到田平泥化。

1982年以后,虹桥三个冲冲,马房东山脚下的高田已逐步改为旱地。 海田:两村主要分布在盘龙河两岸,称“河底下”。低洼不易澈干水的田块,秋后及时翻犁,谷桩、杂草入泥腐烂熟化,增加有机质,到栽插时施上少量农家肥,两犁两耙或用人工铲铲耙平就可栽秧。田块高的,根据节令种植上小春作物,收了小春粮后,秕秆还田又栽上稻谷。1959年已成为电厂水库库区。

冷浸田:主要分布在长年水不干的山泉溪水边,底部冷,脚泥深陷、透气性差,采用开沟隔断水源,翻晒田块的办法,1966年以后,采用施用普钙加上农家肥效果较好。

秧田:栽种稻谷的农户十分注重,常说:“秧好一半谷”,对秧田的管理、改造、施肥十分重视,稻倒田翻身。秋未冬初就要把田翻铲好,割马桑叶,黑蒿施压在田里浸泡,具肥田又杀病虫。下种前又施足厩粪和大粪水。隔年后澈干水,干挖或牛犁堆码成墒晒干,增加田温,消除病虫害。

三、增施肥料

虹桥、马房的土壤,由于气温、土质等因素的影响,土壤状况为:缺氮、少磷、钾足,土壤中的有机质转化缓慢,农作物生长时期利用率不高。为了使土性变好,提高肥力,创造水、肥、气、热互助协调的土壤环境,使农业生产持续稳产高产,马房有部分沙质土壤,对有机肥的转化较快,农家肥粗一点都不怕,农户们常说:“今年是棍,明年就是粪”。两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积造、增施肥料的经验。经过了抓住季

节积肥造肥、发酵腐烂、熟化施用农家肥(厩肥、人粪尿),种植绿肥,推广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测土配方施肥的用肥发展过程。

(一)肥料来源

虹桥对农家肥的肥料来源,从1950年-2006年的57年里,经历了自有自足、求援受气、自给有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950年以前,第一阶段:虹桥的山林为各姓族间护林管理,每年的冬、春季节,统一开山二十天、一个月不等,各姓村民按族规上山搂松毛、叶子,就积够了一年所需的肥料,其余月份禁山。

1951-1957年之间,族山逐步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但对山林管理也十分严格,同样不准乱砍树木或随便上山任意积肥,也是统一开山、封山。村间的铁、木匠和生意人没有时间去积肥,虹桥每逢五、十为街天,就去购买灰洞、落水的村民用牛车拉来出售的松毛,东山上河石盆和彝族村民把晒干的牛粪,从东山上背来出售或换回粮食、盐巴、布匹等日用品和铁、木农具,就解决了自己田地里的用肥。

第二阶段:1958-1961年,这3年中的“大跃进”、大炼钢铁、大办集体公共食堂树木砍光,没有松毛、叶子搂,就在山上割草,草割完就铲草皮、烧火土,最后又把数千年熟化的表层肥土,用板锄连挖带刮背来做肥料。到1962年,整个山梁各冲的大小沟坎被砍光、割光、铲光、刮光,真正形成了“山是腊利头,土是红衣服”寸草不生,已是山穷水尽。

1964年以后,在公社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始植树造林,到1982年,这近20年进行了封山育林。

前10年,一年四季禁止割草,放牧、积肥,过春节的青松毛都不准撕一根。虹桥人的农家肥积造只有向周边邻村求援,每年的春、夏、冬三个季节,全村的夫妇、父子、哥弟拉着胶轮手推车,带着熟食(洋芋、苞谷面参青菜或活酸菜的粑粑),渴了在路边的河、沟里喝饱冷水起来又去积肥楼松毛。西面从灰洞村山上搂到多乐村,又到热水乡述迤村的黑石盆、乐迤村。南面到永安村的高坡顶,歌乐村的赖子洞、东山乡的小箐,两人或三人要两天,还要在山上露宿才搂得一胶轮手推车松毛拉了回来,上小学的孩子,放晚学或放早学后还要给老师请半天假,三、五成群带着煮熟了一的洋芋去迎松毛车,西边要迎到落水,南面要迎到板桥的庄子大桥上等候父、母亲、哥、姐的到来,帮助上一点点拉车之力。在这些山上天天被

看山护林的人严格检查,在搂松毛时,不注意带起棵草根或绿叶,常常把胶轮车拉到他们村去批评和罚款处理。到2006年,年满50岁以上的村民,都亲身经历和体验到这样的艰难困苦。为了摆脱贫困、多收粮食、增施农家肥而受到这种的艰辛,后人是难于想象和体会到的。

第三阶段:后10年,在冬、春季节开山两次,其余季节封山,在开山时季按照护林公约不准砍活技叶、不准割草,只准搂干松毛、叶子,逐步解决了虹桥各生产队农田施用农家肥料的需求。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按乡规民约规定放开积肥,但仍然不准乱砍,不准随意乱割青绿枝叶,仍然按照过去的规定,只允许搂干松毛和叶子。

1995年以后,山上的干松毛和叶子出了满足本村需要之外,还自给有余,灰洞、大塘、小耿屯、马房、板桥、庄子又回头,来到虹桥的山林中搂松毛积肥,一车车的干松毛拉回去。

(二)造肥施肥

每年夏、冬、春三季是积造肥料的最佳时期,而且,这三个季节积造的肥料,对农作物的施用各有不同。

夏季:把积来的松毛、叶子、山草、绿肥,放入猪、牛、马圈里踩踏腐烂后,除在粪塘里继续腐化。秋收结束后,虹桥从白虎山山咀,马房从村前河边拉回河泥晒干敞细,同腐化的农家肥混合,反复翻压2-3次,泼足水份充分发酵,使肥泥、厩粪溶为一体。在春节前的最后一道翻压泼上粪水再发酵,提高肥料的质量。

1966年以后,宣威磷肥厂开始生产磷肥,生产队开始购买磷肥,拌入农家肥中堆压发酵。1970年以后,拉云南氮肥厂的废氨水,一同与农家肥翻压发酵。虹桥3、4、5、6、7、8、11、13等生产队烧石灰出售,剩下的石灰渣拌入农家肥堆沤,24、25、26、27、28、29等生产队拉磷肥厂的炉灰和半成品磷肥,参入农家肥中堆压发酵,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户户拉电厂煤灰同农家肥一起堆压发酵。以上各种各样的肥料发酵成熟后,用于苞谷、洋芋、烤烟、大麦、小麦等农作物品种的底肥。具增加了肥料的数量,又提高了农家肥的质量。

冬季:积造的肥料主要用于追肥,在没有化肥时期,苞谷在小苗时期薅完头道就要泼粪水,薅二道拔节培土的生长期间,就要施用这个季节腐

烂熟化的农家肥。施用化肥,从不认识到认识,1958年,供销合作社按国家计划分配调进3吨硫酸铵化肥,分配给虹桥、马房两乡追苞谷青苗,施用前进行学习培训,一塘苞谷只能施一瓢,而且不能追在青苗杆上,有的社员不相信会有这么大的肥力,不按规定要求去追肥,认为,追上这么一点点,有什么效果。一把一棵的施上,造成死棵和只长秆秆的现象,由于施肥不当,还说化学肥料施不得。直到1970年,板桥云南氮肥厂生产碳酸氢氨化肥,通过培训实践才逐步认识和使用化肥。化肥紧缺的1970-1985年期间,粪水、氨水、厩粪、肥泥四样混合发酵后,追苞谷的青苗肥。碳酸氢氨有多多追,有少少施,尿素还很少,一个生产队按烤烟面积分配的尿素,用于追烤烟提青苗。烤烟生长到1月后用粪水追施小苗,生长到两月后,用尿素油枯或发酵成熟碎细的农家混合肥料。拌均匀追施青苗。

春季:积造的农家肥用于水稻栽插时的底肥、追肥及晚秋作物黄、白萝卜、种菜、栽菜的底肥。水稻在薅二道秧追施农家肥时,把厩粪脚踩手按在田泥内,只追一次。各种蔬菜施足农家肥的底肥后,追肥习惯于用粪水,一般追2-3道,在食用前一月停止追肥。

(三)用地养地

虹桥有大力种植篮花子(春籽)的传统习惯,收了洋芋后的二、三等地和荒地,撒播上篮花子,到立春节令前后,正值开花长叶的旺盛时期,土中的萝卜头已有拳头大,就地翻犁埋入土中腐烂肥地。

1964年,学习引进种植绿肥(光叶紫花苕),大力推广种植,对改良土壤,解决牲畜饲草困难、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肥料,都取到了较好的成效。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畜力。

虹桥从历年到2006年止,把发酵成熟的人粪尿(称粪水),提前拉到田间厕所里,到点苞谷下种时,一瓢粪水泼2-3塘苞谷的施肥习惯,在以生产队集体经营期间,队队的田间地角都有露天厕所,社员的房前屋后家家自挖有厕所,人口多的户还挖有两个。1980年,普查统计全大队有2210个私人厕所,人们出工劳动,身上都背粪篮子拾牛、马粪,村内和村外的田间道路上的牛、马粪到处拾得干干净净。每年由生产队评定等级付给工分,拉到地间厕所备足下种、追肥施用。那个时代,公社(大队)干部和群众身背粪篮子,手中拿小刮扒拾粪,走到那里拾到那里,粪篮子不脱身,小刮扒离手,已是司空见惯的常事。

1977年,为了解决化肥紧缺的困难,节约生产队的经济开支,大队党支部请示县政府批给,从县物资局拉来水泥、钢筋、钢材(这些建材当时由国家计划统管分配),统一制作钢模,号召全大队33个生产队,按照地块面积多少挖砌氨水池装氨水,泼入农家肥中发酵作底肥。

1986年以后,化肥的紧缺现象逐步解除,但还是农资公司独家统一专营,限量供给。农家肥基本上用于底肥,化肥用于追肥,在追肥时方便、快捷、节省时间和劳力。

1990年以后,推广施用宣威市农资公司氮、磷、钾混合配制的化肥。 2004年,推广施用宣威市农业局土肥站测土配制的化肥,这两种化肥与农家肥参合做底肥。

2005年以后,才彻底放开化肥经营权,私人经销户到工商部门,领取化肥经营执照,就可销售各厂家生产的各样化肥品种。农户可根据自己需要的品种、数量购买。有的经销户在追肥期间用小拖拉机、马车送货上门,送到田地间就地销售,方便了广大农户的施肥需要。

四、品种改良

虹桥固定种植粮食的历史较长,秦修五尺道,从可渡入宣经虹桥到曲靖,明、清时期是军事领地,数代人流传着“虹桥铺苦荞粑粑垫大路”,这说明明王朝时期进行军屯、农垦、开荒种地,以种植荞麦为主。军屯之后受中原先进农业文化的影响和种植技术的传播,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从清朝中后期到中华民国时期,水稻、苞谷、洋芋,已是农户在种植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已成为粮食的主产和生活的主食。由于科技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作物品种只限于在亲朋好友之间调来换去,形成自选、自留、自种循环种植的地方老品种。

(一)稻谷:农言中同称:水稻、谷子、稻子的名称,但统分水稻和旱稻两种。

1、水稻

1971年以前,种植的品种有大白谷、红莲稻、尖头谷、大青芒谷、小青芒谷、红嘴谷、小红谷、小黑谷等品种。糯稻有马嘴稻、马尾青稻、香谷等品种。这些老品种、棵高(100-150厘米)不耐肥、不抗病、易倒伏、稻穗长但摆籽稀、谷粒小、空秕多,亩产200-300斤。1960年,两村的保水田全部征收为宣威电厂水库的库容区,虹桥只剩下窑上冲、大龙潭、水

田冲的雷田响,红领田、白沙坡的半保水田共580亩,马房也只剩下200亩雷响田。经常因春旱或夏初雨水来得慢而改种大豆、荞子等早熟的旱地作物,稻谷品种更新不多,基本是延用老品种。历年来,习惯于从落水乡的滴水村,花椒乡的太阳冲村去调调换换,因为这两村海拔高、气候凉、箐沟水灌溉稻田水温低,虹桥、马房海拔比他们低,田又是灌溉盘龙河水,水温较高,能获得增产。

1972年以后,逐步推广台中31号、台北8号、西南175号、6717号、科庆3号。1975年,又引进罗马尼亚45号等籼稻品种,这些新品种的特征属矮棵、多穗、摆籽密、耐肥、抗病、耐倒伏的高产品种,亩产300-400斤,如果小满节令栽插上,不受大的自然灾害影响,可产500斤以上。在老品种的基础上增长25-30%的产量。1975年以后,续种多年多代的老品种全部停栽。更新以上适应本地生长、产量较高的新品种。

2、旱稻 1981年,宣威县农业局从会泽县引进了白旱稻,罗平的阿冈旱稻,虹桥、马房号召动员推广种植,撒种在二、三等的旱地里,没有种洋芋套苞谷的产量高,由于产量低,只种植了一年而停止。

(二)苞谷(玉米)

从清未民初到2006年止,是两村人民主要当家的粮食品种,1958年以前,种植的品种有小黄包谷、小白苞谷、二白籽、小米牙苞谷、白糯苞谷,种子每年农户自选自留种植。

选种方法是:选择封顶、苞大、苞长、籽粒直、排列整齐、又紧密的苞谷,为了保护好苞谷芽,不受损坏、不霉变、不被老鼠吃,村民们习惯连苞苞挂在阴凉处慢慢阴干,有的农户挂在家中火炉堂的上面(中式土木结构房的楼上),给火焰熏上一层尘灰,清除种上的病虫害,小苗出土时粗壮病害少。待下种前,麦去尖尖和尾段的苞谷粒,留下中间扁大、有马牙口的苞谷粒做种子,隔上3-5年,两村农户多从东山、热水、落水的高寒冷凉山区,投亲靠友去调换种子,解决品种退化问题。种植在虹桥、马房的坝子里,换了气候和土质可获得增产的种植经验。

1959年以后,引进召通二季早、普照大白苞谷,老品种逐步淘汰,召通二季早,中棵、苞苞大,需肥量小亩产350斤左右,很受欢迎。1959年,引进的普照苞谷种,种在月牙山北面国道旁的三尖地,5、7、8三个生产队的地里,棵高、秆粗,需肥量大,当时瞎指挥生产又加上命令风,不按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sb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