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准备01——“点石成金”的“手指”

更新时间:2023-08-06 17:1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考作文准备01——“点石成金”的“手指”

“点石成金”的“手指”

我们先来看一下2007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作文题:

1.2007年江苏南通市中考作文:带着微笑出发

2.2007年泰州市中考作文题:成长与成功

3.2007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吃

4.2007年浙江杭州中考作文题:友善

5.2007年南京中考作文题: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6.2007年浙江温州中考作文题:惜

7.2007年浙江金华中考作文题:这就是幸福

8.2007年山东德州、莱芜中考作文:其实并不是这样

9.2007年山东淄博中考作文题:“美就在身边”

10.2007年山东临沂中考作文题:每一种草都会开花

11.2007年上海中考作文题:记住这一天

12.2007年广州中考作文:心中有盏红绿灯

13.2007年江苏无锡市中考作文题:在某人的引领下

14.2007年江苏盐城市中考作文题:什么改变了我

15.2007年浙江嘉兴中考作文题:我因什么而自豪

16.2007年山东滨州中考作文题:让什么永驻心中

17.2007年青岛中考作文题:孝敬父母或做人从什么开始

18.2007年四川成都中考作文题: “_______来了, 还会远吗”

19.2007年山东威海中考作文题:关于“后路”的话题

20.2007年山东烟台中考作文:话题作文“变化”

中考作文准备01——“点石成金”的“手指”

21.2007年山东济宁中考作文:话题作文“幸福”

22.2007年重庆中考作文题:话题作文“翅膀”

通过对以上2007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作文的分析、研究,可以见微知著,窥斑见豹,我们发现以下特点比较明显:

——就命题形式来看

一、命题作文占据绝对优势。从以上22道中考作文题来看,命题作文占了12道——1至12题,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二、半命题作文有所增加。在以上22道中考作文题中,半命题作文占了6道——13至18题,与以往相比,比例上有了增长。

三、话题作文趋于式微。近几年,由于受到高考作文的影响,中考话题作文一度成为主流,但从今年的情况看,22道作文题中,话题作文仅占4题——19至22题,不到五分之一。

——就命题内涵理解来看

一、需要多元理解的作文题占了大半江山。其中,“带着微笑出发”“ 吃”“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惜”“ 每一种草都会开花”“美就在身边”“ 心中有盏红绿灯”“ 什么改变了我” 以及“后路” “变化” “ 这就是幸福”“幸福” “翅膀” “_______来了, 还会远吗”等。其中的“出发”,既可指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也可指带着无形的目标、期冀、理想等拼搏、奋斗;“吃”,可理解为吃饭、吃其它实有的东西,还可指吃苦耐劳、承受艰辛等;“钥匙”可指开锁的实物,更可指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策略、途径、思想、条件;“ 惜”,可指惋惜、可惜、珍惜等;“开花”,可指自然界一切能够开花或结果的植物,也指人或人类经过耕耘、播种、努力后所取得的收获、成绩、成果、成就等;“美”,既指宇宙间令人赏心悦目的、无生命的东西,也指人的嘉言懿行; “红绿灯”,可指交通上的红灯停,绿灯行的指令灯,也可指每个人为人处事的准绳、原则、法度、理念等什么能够做,什么不能做的言谈举止;“改变”可指人、事有着好的、坏的变化;“后路”可指相对前路而言的路,也可指为人生、某件事情作好规划、打算等;“变化”与前面的“改变”相似;“幸福”可指物质的富足充裕,生活的美好,也可指精神世界的充实富有;“翅膀”可指动物能够飞行的翅膀,也可指人或人类所具有的本领、能力等;“_______来了, 还会远吗”,所补上的词语一般来说也是富有比喻与引申意义的。

二、蕴涵相对单一的作文题较少。如,“成长与成功”“友善”“ 其实并不是这样”“ 记住这一天”“ 在某人的引领下”“ 我因什么而自豪”“ 让什么永驻心中”“ 孝敬父母或做人从什么开始”,这里不再展开。

——就命题所涉及的“面”来看

中考作文准备01——“点石成金”的“手指”

一、有关乐观自信的:带着微笑出发;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每一种草都会开花;我因什么而自豪;;“_______来了, 还会远吗”。

二、有关目标理想的:成长与成功;让什么永驻心中;话题作文“翅膀”。

三、有关人生修养的:友善;心中有盏红绿灯;在某人的引领下;孝敬父母或做人从什么开始。

四、有关美好生活的:这就是幸福;“美就在身边”; 话题作文“幸福”。

五、有关不同寻常的:记住这一天;其实并不是这样。

六、有关今昔对比的:什么改变了我;话题作文“变化”。

七、有关珍惜思考的:关于“后路”的话题;惜。

八、有关物质精神的:吃。

此外,诸如校园写真,社会生活,家庭亲情,人生感悟,爱心传递,时事评说,热点聚焦,心灵独白,国计民生,友情链接,生活启悟等方面也是近几年中考关注的话题内容。

——就命题的写作文体来看

多为记叙文,或是叙议结合的文体,如“带着微笑出发”“ 记住这一天”等。

鉴于上述的考察和对考纲精神的领会——每年试题都保持连续性的原则,对2008年的中考作文备考给出如下建议与蠡测。

——建议

一、 初三年级第一学期日常写作教学力争要作到的:

在作文“思想健康,有中心,有内容,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写人叙事浑然一体,议论、抒情适当穿插”这一整体目标指导下,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来达成:把握方向,熟练方法,掌握策略,邻场应对,取得佳绩之目的。

1.片段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包括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通过这些描写,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人物有血有肉,丰满照人,跃然纸上。如一位同学在题为《忘不了他》中这样写到:“ 黑暗中,老人佝偻着背,用力而有节奏地拽着钟绳。老人中等身材,背稍,驼,黑白掺杂的头发胡乱地倒在头上,黑瘦的面颊上几颗不很明显的麻子躺在皱纹里,然而并不觉得难看,反而更显得老人温和慈祥”,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调动了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立体化地表现了这位老人的独特身份和个性特点而没有脸谱化。在写人时,还可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和抑扬技巧,使所写人物具体、生动、真切。

中考作文准备01——“点石成金”的“手指”

环境描写分生活场景描写和自然景物描写两种,它们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为了衬托人物形象,渲染当时氛围,抒发作者感情服务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教室停电的场景描写:灯火通明的教室一下子变得一片黑暗。差不多与此同时,“啊—”,几十个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喊叫。这喊声里有惊诧,有叹惋,也有愤怒。顿时教室里嚷成了一锅粥。“早不停,迟不停,偏要在这个时候停,真见鬼!”“距离中考只有418小时了!”“电老虎可真不长眼!”“同学们,安静点!”这是班主任王老师的声音。教室里渐渐恢复了平静,“你看外面多美啊!‘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为什么不到外面去赏月,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呢!”被誉为“诗人”的张伟提议。“好!”很多人表示响应,一个一个走出了教室。这时,有人点燃了一支蜡烛,几个女同学开始聚在烛光下继续看书了。”在这段学习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描写中活画出学生们对停电的埋怨和对时间紧迫的无奈及忙中抽闲欣赏月色、放松心情的愉悦心情,描写真切、到位。

2.叙事写人。记叙文写作离不开写人叙事,总要通过事件写人,通过人物写事,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侧重于通过叙事和人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如《这堂课真难忘》写道:“朋友,别哭,我永远是你的依赖;朋友,别哭,你永远在我心灵的最深处 ”随着歌声响起,我们的主题班会“心灵的交流”拉开了序幕。“今天召开这个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让大家表达自己的心声,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班长的话音刚落,施红就走上了讲台 这段话就表达了全班同学相互友爱,彼此牵挂的真挚情谊。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侧重于叙事,通过具体生动又有时代特色的典型事件的记叙来反映时代和人物的精神风貌。《2000年回母校》一文中这样写道:“21世纪,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在新世纪的第一天,有什么活动能比回到母校,参加她的50周年校庆大典更有意义呢? 我不由得陶醉在往日的回忆里”,从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回母校参加50周年校庆而兴奋不已的激动心情和神态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叙事清楚、简洁。

3.表达方式。我们说,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但这并不排斥其他方式的介入,相反,应当溶入议论和抒情的成分,此乃“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之谓也。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升华(深化)。议论的作用在于揭示记叙的事物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使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果,当然,记叙文中的议论当简明扼要,以少胜多。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记叙中的抒情能够渲染气氛,表达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但要注意抒情贵在真挚、自然,切莫无病呻吟。《真情》一文的作者这样结尾:真情,人间有的是真情,它永远存在于你和我,我和他,他和你之间,只要自己给人以真情,便会享受到别人的真情。在题为《祖国的文字》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美丽的中文寄托着沉甸甸的思念,沉甸甸的希望,期望沉甸甸的热忱。愿所有炎黄子孙的这份挚爱汇成一股巨流,结成一条最坚实的纽带,把所有中华儿女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永不分开!”以上两段议论、抒情性文字要言不繁,对文章的中心起到了深化、升华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也是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的闪光点和得分点。好的抒情、议论有时甚至能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因此同学们在写作文时,不要忽视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好处。

4.真情实感。那些空泛浮夸、虚假造作、描写失真的假、大、空的文章是作文的大忌。同学们要在记叙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切莫“为赋新辞编故事”,有的同学为了突出人物悔过的真诚,竟写人物用心爱的丝巾擦教室的窗户,有的同学写战胜一次小小的挫折,夸大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更有甚者,为了表现自己的坚强,人为地制造了诸多“车祸”、“天

中考作文准备01——“点石成金”的“手指”

灾”、“父母患绝症双亡”之类的悲剧在自己身上,以博得阅卷教师的怜悯与同情。有的同学常抱怨,学习紧张,活动范围就是两点一线的家、校,没时间看课外书,了解外面的时间和机会很少。果真如此吗?实际上并非生活薄待了这些同学,而是他们的视觉、听觉处于一种休眠自闭状态,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罢了。其实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一草一木,亲人朋友多得很,值得我们动容的人和事可谓俯拾皆是,只要同学们“放出眼光”,用心撷取生活中的鲜活而多彩的浪花,就一定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5.创新立意。千人一面的文章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同学们一定要懂得“文必独创”的道理。在上海市曾经的中考作文题《良师》写作中,有的同学只是写一些平凡的小事而没有从中发现它们的不平凡之处,没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缺乏立意的新颖和深刻之处。对此,同学们拿到作文题时,一定要展开发散思维而不是线性思维,当你首先想到的一、二个立意应摒弃,因为你所想到的,可能是与其他同学“所见略同”,当你挖掘出第三、四种立意时,你可能就是独一无二的了。

6.用心审题。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此话对作文同样适用。有的同学一看到文题即奋笔疾书,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谬之千里。因此,每当作文时,在审题上大约要花5-6分钟的工夫,审清题后再行文。如《难忘那目光》要求写生活中给予自己帮助、鼓励、爱护的目光,使自己积极向上,不在徘徊,可竟然有些学生写成了自己宠物的“目光”,令人哭笑不得。再如《尝试》这个文题,其基本意义是一个人或一些人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从而获得某种感受或启迪。这里的“主动”、“第一次”最为关键,审题时要花心思。可惜的是,很多同学只写了“第一次”而忽略了“主动性”,其结果可想而知,不言而喻。对此,同学们要有足够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因小失大,后悔莫及。

对于记叙文写作中的其它诸如选材、语言、结构、开头、结尾、过渡等问题也应予以训练和指导,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二、 初三年级第二学期写作教学要努力作到的:

在初一、初二和初三第一学期写作教学与训练的基础上,初三第二学期的写作教学就应该完成“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跨越,具体地说:

1.专题训练。就作文训练的命题形式来说,要结合以上归结的中考作文命题所涉及的“面”中所罗列的几个方面进行命题的专项写作训练,如关于“目标理想”专题的写作训练,可拟题为“我要飞翔”“心中的梦想”“美的呼唤”等。

2.审题指导。除了上面“用心审题”提到的基本方法外,教学中主要让学生自己来审好每一道题,通过教师、学生的智慧碰撞,集思广益,在相互交流、启发中获得审题的技法与技巧。

3.慧眼选材。因在考场上时间紧,压力大,不允许考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储满作文材料的“源头活水”,在考场上即可“临渴掘井”,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①平中见奇。有的学生常常抱怨生活贫乏,对身边的凡人琐事缺乏生活体验和独立思考,不

中考作文准备01——“点石成金”的“手指”

能在生活的海洋中寻宝揽胜,有所收益,而是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置之不理,如水过沙石,不留痕迹。这怎么能从生活中用独特的眼光去积累和发掘大量而鲜活的写作素材呢?北京大学教授、作家、博士生导师曹文轩在《我的作文观》中深刻指出:对写作者来说,所有的生活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创作的源泉。这一点考生们一定要切记。日常生活中务必要善于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人、事、物,做到先“占有”,再“创新”,平中生奇。如对于“我的理想”这个问题,一般都会把当明星、成为科学家、白衣天使等作为自己的理想,这样的立意就显得比较平庸,而有一位同学却是把自己成为一只足球当做理想,当对方队员踢时偏不入门,当自己一方踢时主动入门,这样的构思表现了他憧憬中国足球走向强大的渴望与梦想。对于一只司空见惯的足球,该同学却写得如此独特而有深意。另外,语言也要平中出新,如一位同学在一篇作文中这样写道:“晒过的被子,带着阳光的味道”,多么新奇的语言啊!

②灵活“粘贴”。考场上的作文题,大多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的再现,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已经有过“零距离”的接触,只要考生们能够恰当、有效地裁剪与拷贝,连缀成文,不失为一种“捷径”。如《温馨的一幕》这个文题,在平时的作文写作中,已不只一次地写到过、体验过父母、爷爷、奶奶给自己带来的温馨而难忘的一幕幕的记忆,考生即可对以前的类似作文进行有效裁剪与拷贝,加以改造即可搞定。不仅如此,对于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形式等都可稍加改动、组合,迁移到你的考场作文中。

4.匠心立意。“文章最忌随人后”,“文似看山不喜平”,“千古文章意为高”,这些耳熟能详的话无不说明同一个道理:标新立异是文章的生命,是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制胜法宝。在看到文题后,先不要急于下笔,而要针对文题,利用5分钟左右时间来构思谋篇,当你想到的第一、二个立意时,应当忍痛割爱,善于舍弃,因为你所立意的内容,往往也是别人会想到的,这时,你应采用发散思维,逆向思考问题,说不定这就是你的独到见解,言他人之所未言,发别人之所未发。如以“生日礼物”为话题作文,一般考生可能会写自己过生日时收到来自长辈、同学、老师、好友的礼物,而有的同学则写父母结婚十年时为父母设计、抓拍了一组组恩爱、温馨镜头的照片作为自己送给父母的结婚礼物,真是别出心裁;还有的同学在父亲或母亲过生日时,送一个玻璃雕塑的半裸的时尚女性雕像,这可是女儿在精品商店里花费了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精心挑选的杰作,却被母亲一句“太庸俗”为由摔得“粉身碎骨”。该文跳出了俗套的窠臼,而翻出了“家长与子女缺少沟通,思想观念不同步”的深刻主题。

5.用好“特权”。对于补全文题的半命题的题目,考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出题者往往在题后的括号里留出备选的字、词,这同时也起到了一个提示作用,告诉考生既可以从中选择,也可以独辟蹊径、唯我独有地补全文题。在这一环节中,千万要注意使用好“让你参与命题”的特权,选择自己感受最深,最有话可写,最有情可抒的人或事行文,这样的话,相信你一定能够一鸣惊人,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来。如2004年文题:当面对——的时候(挫折、荣誉、成功、鼓励 );这里有——(亲情、信任、希望、欢乐、竞争、阳光、反复的宝藏 );——原来是这样(他,高中生活、电脑、语文、爱、幸福 )即属此类题目。

6.心有“三自”。这主要指对话题作文,要有慧心。这里的“慧心”是指考生对话题要有自己独特的慧眼和独运的匠心。我们知道,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注意”构成,其中的材料是引出话题,“提示语”是对审题、立意的范围作了限制,“话题”则是审题立意的核心和源泉,“注意”是引起考生写作时注意的事项。话题作文被后来定型为“三自”模式,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这“三自”政策为考生写出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特色,张扬个性的美文佳作提供了驰骋的空间。虽然这“三自”政策使考生拥有了作文时的范

中考作文准备01——“点石成金”的“手指”

围宽泛、表达灵活、立意自由的权利,但也不能脱离“话题”去闭门造车,否则,仍然会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

因此,在写话题作文时仍要在审题上下工夫。一是要理解话题的外延,如以①“收获”和②“我的收获”为话题作文,我们首先知道“收获”一词的本义是指“收取成熟的农作物”,由此可描绘出农民秋季收取农作物的繁忙、喜庆的劳动场面,“收获”的比喻义是指“心得”“成果”“结晶”等,由此可记叙学习、工作、生活中受到的教益、启悟,获得的知识,取得的成就等。这就是说,对“收获”的内涵与外延要明确,否则写时就难免肤浅。另外,①中的“收获”所写范围很大,既可写自己也可写他人,而②中的只能写自己,不能写别人。二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以及话题中所蕴涵的观点、主旨,确定好自己的写作取向。另外,对写作文体,表达的中心,采用的形式,都要有一个全盘考虑,了然心中。

7.情感真挚。白居易曾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此话鞭辟入里。在“面对挫折”,“战胜脆弱”的高考作文中,有些考生不顾实情,编造出“车祸”、“失火”、“家人下岗”、“父母双亡”,天灾人祸、身患重疾等无中生有的故事,有的甚至说自己是失去双臂的人,是用脚写完了作文,经查,纯属子虚乌有。其实,现实中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不胜枚举,关键是要做到:再现真实——自己历经的生活;体悟真实——从日常普通现象中悟出生活的哲理,而不是“镜像式”的写真;汇集真实——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写一个人,往往他的嘴在北京,衣服在南京,帽子在西安,只要符合人物的真实,可以“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创造真实——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升华真实,使真实附着“迷人色彩”。

总之,只要考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思想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何愁写不出感情真挚,思想充沛,吸引人,打动人的文章来。

8.主题积极。主要是指文章的思想健康,符合时代的主旋律。“思想”是指文章的观点和表达的倾向情调。“思想健康”就是要求文章观点正确、全面,情调积极、高雅,对读者有教育、启迪、鼓舞、鞭策作用,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全党上下大力弘扬人间正气,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高扬主旋律的文章显得尤为重要。有的考生对暴力、凶杀、虚拟世界等认识不清而津津乐道,纵使文笔再好,也是有违“思想健康、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要求的。

9.慎用“另类”。对以话题作文居多的考场作文来说,文体一般不限,除了记叙文、议论文外,各种文学体裁都有用武之地,如小说、故事、寓言、童话、诗歌、戏剧、书信体、小标题、日记体、文言体、散文、随笔、短论、杂文、读后感、小品、演讲稿、启事、广告、记事报告、题记、后记、新闻访谈等中考文体、形式色彩斑斓,不一而足,这些新颖的形式对深刻、充实的内容,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如《“创新”会议纪要》,《吴良心病例》,《“诚信灵”新产品介绍书》,《心灵比色卡》,《愤怒的老子在审刚惹祸的儿子》,《为诚信“招魂”》等。

当然,对于这“另类”作文,一定要根据当年作文题目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驾御能力来取舍,不可盲目套用,以免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犬。

10.特色加分。我们知道,中考作文的评分要求考生在作文时应尽力做到文章内容深刻;表达手段丰富、灵活;语言有文采,用词生动,句式灵活,有意蕴;构思立意有创新,材料新

中考作文准备01——“点石成金”的“手指”

鲜,见解独到,有个性。要做到这些,必须以小见大,主题鲜明,选材典型,写法出新,亮点夺目。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关键在于平时大量、丰富的积累和训练,有了这样的积累和训练,定会争取“特色”加分的优待。

另外,对于开头的精彩,结尾的悠长,过渡的自然,细节的生动,修辞的恰当,语言的洗练,中心的鲜明,结构的完整,条理的清晰,详略的得当,动作的准确,神态的细腻,段落的划分,病句、错字的避免,卷面的整洁,以及评分标准的问题,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同学们对此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蠡测

有关中考考试文件和考纲中一再强调:考试题型每年都应保持一定的继承性和稳定性,本着“稳中求变”的原则,改革、创新考试命题形式。这就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不主张对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和走向作过多的预测和推导,但从以往的命题中不难发现其规律性的东西,以便在作文辅导与训练中有的放矢,力争好的成绩。

资深语文专家张恒在《命题走向:人文性、自然性、科学性》(《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1日)一文中指出:实施不久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因此,2008年(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中考作文命题,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回避时代热点,淡化道德训诫,更加侧重于人文性、自然性和科学性。更多的题目可能采自常规性的人文观、自然观以及科学视野、科学精神等,将内容拓宽到社会、生活、人生、自然等各个领域范畴。从命题本身而言,题型将更加丰富多样,话题作文可能进一步减少,且鉴于这种作文所导致的宿构、套写和过于自由等负面作用,将在开放中有所约束,在灵活中有所规范。另外,题目给出的思想预置,可能会更加模糊,提供可以多角度解读的宽泛选项。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预测2008年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向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以及与考生自身联系紧密的、有助考生成长的其他文题仍将“百花齐放”,但命题作文依然是作文的主角。这从2005、2006、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同时,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题目本身体现出语文和作文特点,题型更加多元。这些,需要考生在审题时注意。

同学们,只要你们平时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和训练的步骤去写作,大致做到以上几点,相信你不论是平时写作还是在考场上应试,都能挥洒自如,从容不迫地写出美文佳作,从而获得中考作文的理想分数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ry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