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悲剧的个人原因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23 21:03: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骆驼祥子》论文之

祥子悲剧命运的个人因素

姓名:李茂林

1

班级:2009级中文七班 学号:200940100250

2

目录

1、 2、 3、

摘要 ……………………………………………………………1 过分自信、过分膨胀的成功欲………………………………2 文化知识的匮乏………………………………………………2 外强中干,脆弱的心理防线………………………………3 不善于从生活中总结经验验………………………………4 落后的思想观念………………………………………………5 结语 ……………………………………………………………8 注释 …………………………………………………………… 8 参考文献…………………………………………………………9

3

4、 5、 6、

7、 8、 9、

祥子悲剧命运的个人因素

李茂林

摘要

被视为老舍代表作品之一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艺术成就最大,影响也最为深远。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赵园所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思想,还是艺术——着眼,《骆驼祥子》被作为老舍的代表作,都是有充分理由的。其中最令人揪心的便是祥子的悲剧命运。他的悲剧认识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将透过祥子自身的因素来探讨其悲剧命运的原因,从而加深对小人物不可避免的起落人生的认知。 关键字

祥子 自身原因 落后思想 懦弱性格 悲剧命运

《骆驼祥子》“描写了一个外号骆驼名唤祥子的人力车夫的人生悲剧”。祥子的悲剧命运令我们产生无尽的同情,很多人都把这种悲剧命运的原因归结于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病态的人际关系及心理状态。或许祥子真的是生不逢时,生在了一个极其不幸的时代。但是无论是和平盛世还是动乱年代,每个时期都不乏英雄任务、成功人士。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从客观的角度来讲,祥子在当时的社会中仍是有很多出路的,也不乏有许多机会助其安居乐业,悠哉一生。换言

1

之,在当时社会中造成祥子的悲剧人生的原因,除却诸多人力所不能改变的社会发展因素以外,祥子自身也是有许多原因的。

一、过分自信、过分膨胀的成功欲

祥子二十岁左右的样子来到北平,进入了一个他之前从未接触的城市生活圈。在二十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农村里,农村我想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吧,农村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着种地,靠地里的收成来维持生活,如果有点心眼,专心点,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有个好的收成还是不算太困难,而从祥子的体格来看,身体健壮,身材高大,倘若他在农村生活,相比于其他人而言,在社产力和劳动力上,他是占据巨大的体能优势的。而且祥子积极进取,有一股不到黄河心不死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硬汉劲,如果他在农村生活,他完全有能力生活的安安稳稳,不愁吃喝。可是他偏偏选择来到全中国最繁华,享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美誉的北平,在如此巨大儿激烈的竞争之下,碰壁或是受阻是毫无疑问的。我真是不明白他是想在北平过怎么样的好生活?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淳朴的农村人只身一人在那么繁华,复杂的大城市里怎能不遇到点“坎坷”?能不碰钉子?那么如此看来,祥子的悲惨遭遇是就有点理所当然的意味了。或许祥子的第一个选择来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就是个错误的选择,至少该去个二线,三线城市!

二、 文化知识的匮乏

祥子是个农村人,从小就没有上过什么学,是个粗人,他没有接收到过科学教育,也没读过什么书,在知识方面,他就像一张白纸一

2

样的空白,刚来北平拉车的时候,他连说话都是那么的不自然。李嘉诚曾说过“知识改变命运。”而祥子没有知识,或许我想,祥子的命运也是不那么容易来改变的吧。祥子的思想也很单纯,他根本不知道这个城市世界有多么的黑暗,更不懂当时的社会局势以及黑暗程度,他不会思考。他只是想用简单的拉车来挣点为自己买车的钱,他就只想要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我真是不知道,即便是祥子有了自己的车并且始终保持着,又何尝能够摆脱那些压制而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劳动者?这种不切实际的买车思想,使他一开始就陷入盲目性,一切真诚的努力都是毫无意义的,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悲剧。祥子自身知识的缺乏决定了他只能扮演社会底层的角色,他的文化程度决定了他不可能爬得太高。小市民的生活是如此卑微,他们没有开通的思想,只能一昧地听天由命,没办法再困顿中开出一条新路来。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他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量力而行,一步步踏踏实实走完自己的人生,不能跨步太大。

三、外强中干,脆弱的心理防线

小说中明确表明,祥子没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来面对失败而不被摧毁,他不会思考自己的人生来为自己化未来,他更不懂失败是成功之母。在面对那些打击与挫折后,导致了祥子不敢面对现实、一味逃避现实的性格。他起先还保留着在乡村间形成的善良、勤劳、忠厚的性格,但同时也保留了个体劳动者特有的性格,由于是独自劳动就养成了各扫门前雪的自私性格。祥子在接二连三的打击面前,逐渐丧失了方向,慢慢开始自暴自弃起来。面对大兵和孙侦探的直截了当的抢夺,

3

他试图反抗,但是对方的力量太大,无奈之下只好屈从。而对虎妞的诱骗,他不愿屈服,但老马和小马的命运让他想到了自己的未来,他就放弃了反抗,甘愿受虎妞的钳制。这一切让他倾家荡产,人格受到侮辱的打击,使他认为穷人的命是“枣核儿两头尖”,于是想“乐一天是一天吧,干吗成天际咬着牙跟自己过不去呢?”最后为葬虎妞卖车,小福子又自尽了,他彻底失去了生活目标而方寸大乱,同时也彻底放弃了挣扎,放弃了任何向上的努力,随波逐流于往日他所不齿的社会恶习里,带着对生活的绝望堕落了。在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后,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挣扎,祥子从一开始的坚强到最后的自甘堕落,小福子的死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所有的坚持都成了笑话,祥子彻底崩溃了,他虽然朦胧的意识到社会是不公平的,并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他却没有探究其中的原因,而是将这一切归结于自己的命。他虽意识到“命是自己的,可是命却叫别人管着”,无可奈何,只能从命。种种的不幸使他想到了命,命运使他不幸,他只是服从了命运的安排,命成为了他逃避的借口。他放纵、不在挣扎,他成为了悲剧。

四、不善于从生活中总结经验

前面说过祥子是只身一人来到北平,他没有社会上的人际关系,没有倚得住的靠山。他只能靠自己。在大城市里,他没有生活的经验,亦不懂得积累总结自己的经验,只知道一味的蛮干,没有经验不可怕,因为祥子还是很年轻的,年轻就是他最大的资本,可是他不懂得利用他年轻的优势,当失败来的时候,他不懂得自己的年轻,还有很多的

4

成功机会,他开始慢慢变的自私,一味的想成功,甚至不惜干一些丢脸的事情。他拉了那么长时间的车了,应该有了很多的经验,知道哪里可以去,哪里不可以去,但是他没有利用自己的经验,而是被金钱冲昏了头脑,最终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丢掉了自己辛辛苦苦攒钱买的新车。丢了车子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但是后来类似的事情又连续发生了两次。小说中的虎妞,曾一度给祥子带来了过上好生活的希望,但是不幸的是虎妞难产死亡,虎妞的死给祥子带来巨大的打击,直至其彻底的堕落。但是我们从另一方面来看,祥子在北平经历了那么多,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他完全可以从头再来继续奋斗,因为他还年轻,还有资本,可是他没有,他选择了放弃,他没有利用还自己的年轻,以及这些年经历的痛苦给自己带来的经验,或许此时是他最有可能改变命运,改变生活的时候了。但他选择了彻彻底底的沦落社会的“多余者”。或许我们不能对祥子奢望太多,或许对于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者,他能撑到现在也算是个奇迹了。

五、落后的思想观念

祥子来自农村,带着农村人普遍的性格特征:小农意识、观念狭隘、愚昧自私等。祥子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他的身体,因为他年轻,有的是力气,“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他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就是力气,他最“宏伟”的目标就是有一辆自己的车,不在受车厂老板的压制,自由自在。然而他受农村环境的影响,造成他眼光狭隘,他不关心他生存的环境与他所处的社会,一心只想着他的车。“谣言吧,真事儿吧,祥子似乎忘了他曾经作过庄稼活;他不大

5

关心战争怎样的毁坏田地,也不大注意春雨的有无。他只关心他的车,他的车能产生烙饼与一切吃食,它是块万能的田地,很驯顺的随着他走,一块活地,宝地”,从这看来,祥子被抢了车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祥子虽然也是个车夫,但他觉得他和别的车夫不一样,“自己与他们早然同是在地狱里,可是层次不同”,而又因为祥子口齿不那么伶俐,“他的事他知道,不喜欢和别人讨论”,所以他也就不和别的车夫为伍。他为了攒钱买车,也和别的车夫抢生意,以致到后来连个诉苦的人都没有。他不管别人,从未想过大家一起努力,而是各走各的,在腐朽的社会中摸索自己的道路。祥子被个人奋斗蒙蔽了双眼,即使他从老马、小马那看到自己的结局,也曾思考反思过,但更加速了他赚钱的欲望,自己要更努力,同时也加速了他悲剧命运的发展。他赚的钱一定要贴身放,这样他才感觉踏实,这是典型的愚昧思想,如果他把钱存进银行或像高妈一样放高利贷的话,钱就不会被孙侦探敲诈一空了。虽然他作为社会的弱者,又处在人吃人的社会,但他却没有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又不会审时度势,只是一味的靠个人奋斗赢得自己的想要的一切,他注定是失败的。这集中体现了像祥子这样的小生产者的腐朽思想:幻想通过个人奋斗来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这种想法在如此强取豪夺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祥子既是农民又是个体劳动者,他只关注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付出以及自己应得的回报。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他的命运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

6

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也要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祥子认为像他那样年轻力壮,比起其他车夫更有绝对优势的人,只要肯吃苦,加上省吃俭用,一定会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即便是有了车,还不是像老马那样饥寒交迫,贫困潦倒吗?祥子却无法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更没有认识到依靠个人的奋斗根本不可能改变自身的命运这一现实。他认为“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面前,他虽然无比愤慨,也作了一定程度的挣扎与反抗,但并没有改善自己的生活,除了泄个人一时之愤之外,不会给他带来任何积极的结果。到后来他也觉得自己像“用线拴上的蚂蚱,有翅膀又怎样呢”?但是他还是没有想到和其他受压迫的人团结起来去革命!像老马说的赶到蚂蚱“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净,谁也没法儿治它们!”悲惨的生活经历并没有让他觉悟,对革命的认识仅仅是可以因为告发人而获得金钱。而他在出卖阮明的同时也打破了自己做人的底线,旧社会已彻底将一个充满希望的美好青年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老舍的《骆驼祥子》不仅成功塑造了祥子这一悲剧形象,还引发读者对祥子悲剧命运的深思。当我们憎恨于社会对祥子的剥削时,也为祥子的不觉悟而倍感无奈。祥子想要通过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的道路,从未想过团结别人共同斗争。祥子只能从最初的满怀希望到最后的沉沦,他一个人苦苦的挣扎,却终将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从一开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r8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