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最新《低碳经济》试题汇总

更新时间:2024-06-27 14: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多选

1. 日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进措施中努力加强国际合作,措施有(abcd)。 (多选 )

A推出环保合作倡议 B开展双边与多边交流、合作 C加大环保资金国际救援力度 D以上都对 2.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bcd)。 (多选 ) A加强学校教育 B开展在职培训 C网络媒体宣传 D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 3. 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 (多选 ) A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 B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C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 D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4.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 abcd)。 (多选 ) A厄尔尼诺 B干旱 C洪涝 D雷暴

5.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bcd)。 (多选 ) A更具有科学性 B更具有全面性 C更具有可操作性 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 6. 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abcd)。 (多选 )

A大气环境 B水体环境 C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 D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 7 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ABCD)。 (多选 ) A理论障碍 B观念障碍 C管理障碍 D制度障碍 8. 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ABCD)。 (多选 ) 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 D以上都对 9. 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 (多选 ) A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 B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C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 D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10. 水污染主要来自( abc)。 (多选 ) A工业废水 B生活污水 C农业废水 D人畜粪便

11. 低碳经济是以(abc )为特点的经济形态。 (多选 ) A低能耗 B低污染 C低排放 D低效率 12. 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bcd)。A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B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努力减少重大自然灾害 D预测城市化、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改善环境 13. 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ABD)。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 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 C低碳设备技术 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 14 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ABCD)。 (多选 ) 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 B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 C限制开发原则 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15. 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BCD)。 (多选 ) A被动力 B源动力 C主动力 D协动力

16.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不包括(BD)。 (多选 ) A认知性 B持续性 C可操作性 D强化性 17. 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ABCD)。 (多选 ) A经济增长缓慢与低碳经济投入需求大的矛盾 B研发主体不同弱化政府主导作用 C政府减排目标与部分行业利益存在冲突 D以上都对 18. 一般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是(ABCD)。 (多选 ) A复杂性 B广泛性 C潜在性 D累积性 19.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 ABCD)。 (多选 ) A阳光经济 B风能经济 C氢能经济 D生态经济 20. 我国政府应在借鉴国际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确保未来10年内实现碳减排预期目标的有效制度体系,主要包括(ABC)。 (多选 ) A制定碳排放标准 B开放碳交易市场 C设立碳排放税制 D发展低碳能源体系 21. 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AD)。 (多选 )

A环保本身不是一种产业 B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 C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D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22. 富营养化是由于(CD )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 (多选 ) A氢 B氧 C氮 D磷

23. 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BC)。A生产的低碳化 B分配的低碳化 C消费的低碳化 D投资的低碳化 24. “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AB)。 (多选 ) A经济系统 B社会系统 C生态系统 D环境系统 25.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包括(abcd)。 (多选 ) A认知性 B可行性 C可操作性 D可承受性 26 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abcd )。 (多选 ) A水电 B生物质能 C太阳能 D风能 27.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abc)。 (多选 ) A人 B政策 C市场机制 D自然 28. 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abcd)。 (多选 ) A构建低碳能源技术开发机制 B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C构建低碳产品认证体系 D构建碳排放约束机制

29. 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bc)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多选 ) A北京 B上海 C保定 D西安

30.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科技政策支持包括(abcd)。 (多选 )

A加大科研投入资金 B制定技术导向目录 C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D完善科技法规 31. 以下有关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正确的是(ABC)。 (多选 )

A要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力度,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 B要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 C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D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低碳产业可拖后发展 32. 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ABCD )。 A有利于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B有利于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有利于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D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

33. 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BCD)。 (多选 ) A被动力 B源动力 C主动力 D协动力

34. “低碳”概念由(ABC )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多选 ) A低碳经济 B碳生产率 C碳关税 D碳排放 35 低碳经济是以(ABC)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多选 ) A低能耗B低排放 C低污染 D低产出 36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ABCD)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多选 ) A技术创新B制度创新C产业转型D新能源 37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ABCD )。 (多选 ) A厄尔尼诺 B干旱 C洪涝 D雷暴

38. 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 AC)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 (多选 ) A立法 B引导 C执法 D参与 39. 气候系统有(ABCD )。 (多选 ) A大气圈 B冰雪圈 C生物圈 D水圈

40. 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 AC)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 (多选 ) A立法 B引导 C执法 D参与 41.在实践上,我国发 n 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ABC)。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 42.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ABCD)。 (多选 ) A损害生物 B破坏自然生态系统 C腐蚀建筑材料 D腐蚀金属结构 43.. 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ABCD )。 (多选 ) A雷雨 B冰雹 C台风 D寒潮

44.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BCD )。 (多选 )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45.. 众所周知,(AB )产业属于低碳行业。 (多选 ) A知识密集型 B技术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产业密集型 46.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ABC)。 (多选 ) A政策支持B法律保障C节能减排经验D技术先进 47. 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ABCD )。A产生气候异常 B增加二氧化碳排放C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D加剧水土侵蚀 48. 酸雨中绝大部分是(AB )。 (多选 ) A硫酸B硝酸C盐酸D醋酸 49. 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ABCD)。 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 D以上都对 50. 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ABC)。 (多选 ) 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高效化 51.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AB)等方面入手。 (多选 ) A设计 B运行 C经营 D管理

52.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ACD)。 (多选 )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B注重开发新能源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 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 53.. 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ABCD)。 (多选 ) A恒温消费B安全消费C可持续消费D经济消费 54.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涉及两个重点领域,它们是(AC)。 (多选 ) A生产领域 B转移领域 C消费领域 D出售领域 55.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 ABC)。 (多选 ) A政府 B企业 C公众 D外资 56..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ABCD)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多选 ) A政府 B企业 C高等院校 D科研院所 57.坚持“三高”原则,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三高”是指(ABC)。 (多选 ) A高起点 B高要求C高效益D高效率 58. 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有(ABC )。 (多选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能 59.. 酸雨问题最早出现在( AB)。 (多选 )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南极洲 60.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BCD )。 (多选 ) A长江 B滇池 C巢湖 D太湖

二、判断

1. 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正确

2. 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错误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正确

4. 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改善能源、环境状况,而且其较大的产值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 5. “低碳”概念由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正确

6.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错误 7. 森林覆盖率是实现低碳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正确 8.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创新。 正确

9. 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正确

10. 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错误 11.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80%。 错误

12. 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错误

13.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正确 14.光伏产业属高科技型新能源产业,受到企业及各地政府的强力追捧。正确

15.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正确

16.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正确

17.2007年6月,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于年底发表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 18.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确

19.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本质是一种经济控制模式,按照减量化原则,通过源头控制减少CO2排放,即减碳。正确 20.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正确 21.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正确

22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错误

23.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看,模式孕育着范式,具有局部性的意义。正确

24.力行低碳消费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管齐下”。正确 25.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正确 26“产品营销模式”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正确

27.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不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错误

28.低碳模式以自然生态系统系统为背景,以社会经济系统为核心,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优化消费习惯达到减少碳源的目的。 正确

29.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正确 30.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正确

31.减量技术能够延长原材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及废弃物产生的技术。 错误 32.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正确 33.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正确

34.20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正确 35.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力是指市场机制。错误

36.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不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错误

37.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确 38.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正确

39.“循环”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社会系统中各家庭之间、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正确

40.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正确 41.“3+l”模式存在着偏重于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轻视了其在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正确

42.展是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和目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继续增长,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正确 错误

43.保护和改善环境仅指保护好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严衡。 错误 44. “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 (正确)

45. 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正确) 46. 低碳经济的发展仅靠单一市场规则也是可以实现的。 (错误 ) 47 .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是碳强度(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核心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 (正确)

48 .低碳经济是消耗化石能源小、向生物圈排放温室气体少的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效率高、碳排放强度低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模式。 (正确 )

49.国这样一个煤炭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转变是比较容易的。 (错误) 50.二氧化碳虽然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但其增温潜力(GWP)是最低的。 (正确) 51.发展低碳经济不需要低碳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错误)

52.发展低碳经济是历史的必然,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确)

53.基于项目的碳市场主要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机制(JI)的市场。 (正确)

54. 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 (正确)

55.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不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 (错误 )

56.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错误 ) 57.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正确 )

58.未来的发展观应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为主旨,并以其作为衡量其它一切方面发展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 (错误)

59.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正确)

60.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民间机构牵头,企业,社会团体,政府共同参与促进碳的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正确)

61.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错误)

62.“3+l”模式存在着偏重于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轻视了其在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正确 ) 63.“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 (正确 ) 64.“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与放弃的过程。 (正确 ) 65 .“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 (正确) 66.“循环”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社会系统中各家庭之间、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 (正确)

67.18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错误) 68.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错误)

69.. 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正确) 70.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

议定书》。 (正确)

71.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正确 ) 72. 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正确)

73. 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 (正确 ) 74.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先进的发展观念。 (错误) 75. 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正确)

76.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 (错误)

77. 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损失进行弥补,以恢复和保护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论与方法。 (正确) 78. 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错误 )

79.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根据各国政府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的前提下,对本国企业实行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进行交易。 (正确 )

80. 天气是指短时间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它们在短时间内造成集中的、强烈的影响和灾害。 (正确)

81. 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型”发展阶段,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贡献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正确) 6.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正确)

82. 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煤炭,燃煤发电占电力结构的80%。 (正确) 83. 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 (正确 ) 84. 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初始环节。 (正确 )

85. 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 (错误) 86. 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可持续消费)。 (单选 ) 87.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认知性)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单选 ) 88.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 错误 ) 89. 中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 (错误 )

90.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十位。 (错误 ) 91.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正确)

92. “共生”是指经济系统内部各企业之间、社会系统内部各家庭之间以及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和谐共赢、共同生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确)

93. 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库,并被公认为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 ( 错误 )

94. 低碳概念是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全球气候的名义下有利于工业化国家的策略,其用意是十分深刻的。(错误) 95. 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正确 ) 96. 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初始环节。 (正确 )

97. 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 (错误 ) 98. 低碳营销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关键。 (错误)

99. 发展是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和目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继续增长,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 (正确)

100. 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错误)

101.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和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金属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CO2排放量其值越高说明废弃物利用效率越高,新资源的开采量就越小,社会总能耗就越小。 (判断 ) 102. 价格在营销组合中是最敏感、最重要的因素。 (正确 )

103. 保护和改善环境仅指保护好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严衡。 (错误 )

104. 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北变暖最明显,其中东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错误 ) 105. 社会循环是循环经济的最高级形式。 (错误 )

106.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6 )种受控温室气体。 (正确)

107. 空气污染主要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并主要分布在污染源集中的城市地区。 (正确 ) 108. 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内容。(正确 )

109矿产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包括: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和金属再生利用率。 (正确)

110. 矿产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包括: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和金属再生利用率。 (正确)

111. 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正确) 112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 (正确)

113. 能源利用指标中,产品单位能耗越小,能源利用效率越低。 (错误)

114. 能源系数(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率/GDP年平均增长率),适合跨国及跨地区间的能源效率比较。但是该指标稳定性较差。 (正确)

115. 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不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错误 )

116. 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但现在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 (正确 ) 117.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两头在外”:生产中所需的高纯度多晶硅和生产设备主要来自国外,而大部分光伏产品也依赖国外市场。 (正确)

118.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错误)

119. 我国在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低碳产业的发展。 (正确 ) 120. 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是有机结合的。 (正确)

121.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 (正确) 122.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 (错误 ) 123. 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内容。 (正确)

124. 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内容。 (正确)

125. 低碳能源开发机制是发展低碳产业的基础和前提。 (正确 )

127. 发展是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和目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继续增长,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 (正确)

128. 可持续发展最根本、最棘手的就是如何解决因化石能源无度利用导致温室气体过度排放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正确)

129. 力行低碳消费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管齐下”。 (正确) 130.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 (正确)

131. 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低下。 (错误 )

132.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改造,可以破坏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偿和调节功能、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为原则。 (错)

133. 人类可以采用征服者统治异民族的方法来对待自然界,而应当在改造的同时,积极地加以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双方的协调发展。 (错误)

134. 人类可以采用征服者统治异民族的方法来对待自然界,而应当在改造的同时,积极地加以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双方的协调发展。 (错误 )

135. 森林覆盖率是实现低碳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正确 )

136. 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各国纷纷表明将把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抉择。 (正确) 137.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正确)

138. 核能不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还是未来人类最适合、最可靠、最安全、最绿色、最理想、最持久的替代能源。 (错误 )

139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蕴含了节能减碳的价值品质。 (正确 )

140. 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出路在于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尽快改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源高消耗、低效益和粗放经营的局面,坚持走资源低消耗、高效益的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道路。 (正确)

三、单选

1. 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c)驱动型”发展阶段。 (单选 ) A生产 B消费 C要素 D技术

2. 下列关于低碳模式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 (单选 )

A低碳模式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按一定系统规则、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B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 C低碳模式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

D在低碳模式内部,不存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 3.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c)。 (单选 )

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B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C仅发展经济 D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4. (d)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单选 ) A产业内部结构升级 B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 C技术进步与创新 D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 5.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c)。 (单选 ) A发展水平低 B长期以煤炭为主 C立法保障 D技术水平低 6 我国能耗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b)倍。 (单选 ) A0.5 B2.2 C8 D10

7. 循环经济发展是以(b)为先导的。 (单选 ) A先进的发展观念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 D完善的市场机制

8. 介于基础科技与应用科技之间的应用性基础技术,被誉为“高技术的基础”的技术是指(b)。 (单选 ) A绿色化学技术 B新材料技术 C生态农业技术 D绿色消费技术 8. 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的方式没有(D)。 (单选 )

A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B大力发展风电 C发展核电 D发展火力发电

9. ( A)年美国 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 (单选 ) A1993 B1994 C1995 D1996 10.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C )种受控温室气体。 (单选 ) A4 B5 C6 D7

11. 非洲大陆有世界上最大的旱地,大约是(A )公顷。 (单选 ) A20亿 B30亿 C40亿 D50亿

12. (b)在多种能源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它的大比例使用是造成国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单选 )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铁矿石 13.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财政政策不包括(d)。 A财政直接投资政策 B财政购买政策 C财政补贴政策 D财政税收政策 14.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b)仍然占最主要部分。 (单选 )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太阳能 15. 能源短缺就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a)。 A人口激增 B过度开发 C资源利用不足 D产能落后 16. 气候变化是由(D )的变化引起的。 (单选 ) A生态系统 B环境系统 C水系统 D气候系统

17.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C)。 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B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C仅发展经济 D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18. 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不包括(D) (单选 ) A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清洁生产 B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低碳技术科技 C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 D只需政府、企业做好就行了

19. 国内燃煤造成的(A)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80%。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钙 D二氧化硅 20. 低碳模式的特征不包括(C)。 (单选 ) A低能耗 B低污染 C低效率 D低排放 2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不包括(D)。 (单选 ) A经济结构偏重,煤炭消耗总量大 B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C技术、设备改造尚需逐步进行 D具有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22. 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不包括(B)。 (单选 ) A复杂性 B不可积累性 C广泛性 D潜在性 23. 虽然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A)。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24. (C)是用来衡量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结构状况。 (单选 )

A水资源利用指标分析 B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 C能源利用指标分析 D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分析 25. 太阳能的优点不包括(B)。 (单选 ) A不受季节限制 B方便便捷 C没有区域局限性 D经济环保 26. 循环经济的特征不包括(D)。 (单选 ) A观念先行性 B技术先导性 C物质循环性 D主体单一化 27. 煤的精细生产高效利用属于(A)。 A降碳技术 B零碳技术 C消碳技术 D高碳技术 28. 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B)。 (单选 ) A低 B高 C无关 D无法确定 29. 光伏产业的核心是(C)。 (单选 ) A发展低碳技术 B推进清洁生产 C太阳能综合利用 D降低能源消耗 30.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不包括(D)。 (单选 ) A人口 B环境 C资源 D科技 31. 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d)。 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安全消费 D可持续消费 32. (c ),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单选 )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33. 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即(d)消费。 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安全消费” D“可持续消费”

34.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法是(a)。A《循环经济促进法》 B《宪法》 C《环境保护法》 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5. 地球表面(c )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A50% B60% C70% D80% 36. 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的对象不包括(d)A区域产业 B城市基础设施 C人居环境 D社会生产 37. 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原则不包括(d)。 A生态平衡原则 B自我调控原则 C整体效应原则 D极力利用资源 38. (b)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单选 ) A保护环境 B人口众多 C发展科技 D计划生育 39( 臭氧)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 (单选 ) 40.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纳入GDP碳强度考核指标。 (单选 ) 41. (1990年 ),国际热带木材组织第一个制订了热带森林可持续管理标准和指南。 (单选 ) 42. (1992年 )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单选 )

43. (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44. 低碳经济的SWOT矩阵应用中,WO战略组合意即(产业结构调整)。 (单选 ) 45. 低碳模式的理论基础不包括(A)。 (单选 ) A人生哲理B生态伦理C生态经济D循环经济 46. 光伏发电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不包括(B)。 A充分的清洁性B相对的安全性C相对的广泛性D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 47. 低碳模式集成体系包括理论集成和(现实框架 )。 (单选 ) 48. 低碳模式可分为(四)个相互影响的时间跨度。 (单选 )

49. 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即(经济消费 )消费。 (单选 ) 50. 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中,不包括(D)。 A产业技术落后B“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C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不明显D高水平竞 51.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出路是(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单选 ) A大力发展科技 B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C控制人口 D发展教育 52. 核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属于(零碳技术)。 (单选 )

53. 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 (单选 ) 54. 气候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变化敏感性(增大)。 (单选 ) 55. 太阳能的优点不包括()。 (单选 ) A不受季节限制 B方便便捷 C没有区域局限性 D经济环保

56. (光伏产业)是指围绕太阳能光伏技术,以可释放电子的半导体物质为核心,包括上游的硅材料制备及电池制造,中游的电池组件封装以及逆变器、控制系统和蓄电池等配套部件的生产以及下游光伏系统集成与应用的一个新兴产业。 (单选 )

57. (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58.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 (单选 ) 59. (太阳能热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加热工作介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高压空气,驱动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60. (行政管理机制 )作为对环境资源与环境功能的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共机制,是解决全局与局部利益、公众整体与个体利益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具体方式。 (单选 ) A法律机制 B道德建设 C文化建设 D行政管理机制 61. 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不包括(可过度开发原则)。 (单选 ) 62. 发展低碳经济,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间的关系。 (单选 ) 63.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认知性)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单选 ) 64. 关于光伏产业发展的能源效应机制论述,错误的是(D)。 (单选 ) A有助于节省传统资源,优化能源结构B可减

少碳、硫化合物的排放C有助于降低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D提高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

65.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不包括(D)。 (单选 ) A人口 B环境 C资源 D科技 66. 能源短缺就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激增)。 (单选 )

67. 通过对重要元素的工循环代谢分析,将在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是指(资源化技术)。 (单选 )

68.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 )位。 (单选 ) 69. 循环经济的特征不包括(D)。 (单选 ) A观念先行性 B技术先导性C物质循环性D主体单一化 70.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人)。 (单选 ) 71. 以下属于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中的指标是(金属再生利用率)。 (单选 )

72. 自20世纪(90 )年代末,循环经济理念传入我国,国内有识之士开始研究循环经济并掀起了一股热潮。 (单选 73. (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单选 ) 74. 除南极外,( 北极)臭氧层耗损也很明显 (单选 ) 75.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不包括(D)。 (单选 )

A经济结构偏重,煤炭消耗总量大 B产业结构调整缓慢C技术、设备改造尚需逐步进行D具有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76. 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单选 ) 77.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操作性 )即指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 (单选 ) 78. 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正确)8. 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低碳技术创新)。 (单选 ) 79. 19世纪末,人们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奥托内燃机和迪塞尔内燃机,1908年,(福特)研制成功了第一辆汽车。 80. 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几乎达(500亿)美元。 (单选 ) 81. (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单选 ) 82. 保护海洋环境的国际行动是从防止海洋(石油 )污染开始的。 (单选 )

83. (企业)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 (单选 ) 84. (水电)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发展。 (单选 )

85. “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是在借鉴国外三种典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不包括(D)。 (单选 ) 86. 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几乎达( 500亿)美元。 (单选 ) 87. 从1995年起,每年的( 9月 )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单选 ) A7月 B8月 C9月 D10月 88.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法是( 碳中和技术)。 (单选 ) 89.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 (单选 ) 90. 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 (单选 ) 9. 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即( “恒温消费”)消费。 (单选 )

91. 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长,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其寿命可达(200年 )。 (单选 ) 92.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承受性)即指人们实行低碳消费方式的经济成本可以承受。 (单选 ) 93. 国内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碳)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80%。 (单选 ) 94. 气候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变化敏感性(增大 )。 (单选 ) 95. 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 (单选 )

96. 酸雨通常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 (单选 ) 97.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D)。 (单选 ) 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 C节能减排经验 D总体技术水平落后 98.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C)。 (单选 ) A发展水平低 B长期以煤炭为主 C立法保障 D技术水平低 99. 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指的是(恒温消费)。 (单选 ) 100.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有(A)。 (单选 )

101. ( 森林)生态系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单选 ) A森林 B海洋 C陆地 D山脉 102. (1978年 )亚马逊流域8国签订“亚马逊河合作条约”,宣布为保护亚马逊河地区的生态环境而共同努力。 103. (1990年 ),国际热带木材组织第一个制订了热带森林可持续管理标准和指南。 (单选 ) 104. (C)不是三大光伏消费国。 (单选 ) A西班牙 B德国 C中国 D日本

105. (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单选 )

106.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于(2001 )年完成。 (单选 )

107.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单选 ) 108. 低碳模式集成体系包括理论集成和(现实框架)。 (单选 ) 109. 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 二氧化碳)。 (单选 ) 110. 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新技术属于(消碳技术)。 (单选 )

111. 工业化前很长一段时间全球地面的平均温度实际上是(+15℃ )左右。 (单选 ) 112.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操作性 )即指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 (单选 ) 113.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接受性 )就是在道德价值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社会接受程度。 (单选 ) 114. 煤炭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 )的发明使煤炭一跃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 (单选 )

115. 酸雨通常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 (单选 ) 116.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 )的排放量。 (单选 ) 117. 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的营销模式是(产品营销模式 )。 (单选

118. 由于臭氧层中臭氧的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会(增强)。 (单选 ) 119. 早在公元前250年,中国人便发现(石油 )是一种可燃的液体。 (单选 )

120.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气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 121.煤炭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 )的发明使煤炭一跃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 (单选 )

122.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 (单选 ) 123. 能源短缺就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激增)。 124. 能源短缺就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激增)。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专题讲座 张进球

qmzjq@163.com 祁门县第一中学 2011.8 内容提要

n低碳经济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n低碳经济的目标、途径和模式 n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n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n低碳经济与百姓日常生活

一、时代背景:经济面临的问题 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我国资源与能源状况

?矿业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五位 人均产量居世界第53位 2/3矿种短缺

?化石资源:原油储量占世界的2.43% 天然气储量占世界的1.20% 煤储量为世界人均的45% ?淡水资源:相当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第 110位,而消费量世界第一,占 总消费量的15%。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及在世界地位 传统哲学思想中 人与自然的关系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主集会巴黎共识之一。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50年内地球上即将消失14处美景

n南北极: 倒计时50年 n意大利:威尼斯 倒计时40年 n马尔代夫 : 倒计时50年 n澳洲:大堡礁 倒计时12年 n亚马逊热带雨林 : 倒计时12年 n法国:拉斯哥洞窟壁画 倒计时15年 n非洲:乞力马扎罗山 倒计时12年 n埃及卢克索神庙 : 倒计时42年 n瑞士冰河 : 倒计时42年

n尼泊尔:萨加玛塔国家公园 倒计时12年 n秘鲁:马丘比丘 倒计时50年后 n中国敦煌:莫高窟 倒计时50年 n中东:死海 倒计时20年

n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倒计时50年 国际对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2),185国家参加。

1995年.柏林 发达国家承诺,至2000年把CO2排放量恢复到1990年水准。 1997年京都 通过《京都议定书》

§到2010年六种温室气体(CO2、CH4、NO、氢氟碳化合物、全氟化碳及六氟化碳) 要比1990年排放量减2%。 §与1990年比,到2012年欧盟削减5~8% 美国削减7% 日本削减5~8%

新西兰、俄国、乌克兰可持平

爱尔兰、澳大利亚、挪威可增加10%、8%、1% 确认:共同参与但有区别责任的公平减排原则。 中国八项应对措施

n建立国家气候变化协调机构 n积极参加国际谈判

n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n认真履行《UNFCCC》义务,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n开展气候变化研究

n为实施《京都议定书》做准备。发布《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暂行管理方法》。

n宣传、教育

n2007年公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10年比2005年单位GDP能耗降20% –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比重提高10% –氧化亚氮排放稳定在2005年水准

二、低碳经济的目标、途径和模式 n(一)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n1、长远目标

n确立全社会低碳经济发展能效目标

n推进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n建立环境友好、人居和谐的低碳社会

n到本世纪末,低碳经济模式成为经济发展主要模式

n2、中期目标

n积极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n向社会公平和可持续方向引导社会能源需求 n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管理体系 n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 n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有效降低碳排放

n3、近期目标 n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n调整能源结构 n遏制奢侈浪费

n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n(二)低碳经济发展途径 n1、低碳农业

n降低对化石资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 n2、低碳工业

n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n3、低碳城市

n开发低碳居住空间,提供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n4、碳汇减碳

n植树造林,生物固碳,扩大碳汇。

n5、节能减排

n减少能源消费,增加可再生能源。 n6、发展水电

n水电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发展。 n7、国际合作

n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减排合作。

n(三)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n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n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低碳发展:低碳发展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n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节能就是在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量的前提下,获得与原来等效的经济产出。减排不仅是指污染物排放的减少,还指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偏重于温室气体减排这一内容。

n低碳经济的发展方法:碳中和技术。

n“碳中和”这术语是由伦敦的未来森林公司于1997年提出的,意思指通过计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二氧化碳捕捉和埋存等方法把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三、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n(一)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 n(二)加快中国汽车业转型发展 n(三)发展太阳能行业促进低碳经济 n(四)发展光伏产业

(一)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 n1、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n经济结构偏重,煤炭消耗总量大

n低碳观念淡薄,生活能耗、企业能耗节节攀升 n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提高能源效率短期难以实现 n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建立 n技术、设备改造尚需逐步进行 n节能及低碳技术研发、推广滞后。

n2、对策与出路:

n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清洁生产; n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低碳技术科技;

n倡导低碳社会氛围和生活方式; n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 (二)加快中国汽车业转型发展 n1、发展低碳汽车产业的必要性:

n2008年我国汽车的碳排放4.5亿t,到2020年将达到10亿t。 n交通工具是目前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n2、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实情况分析 n电动汽车的发展带来产业格局的转变 n国内大汽车企业电动汽车研发情况分析 n3、我国低碳汽车产业化的创新思路探索 n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 n国家的扶持政策要加强 n建立完善的电动车充电网络 n建立电动汽车管理规范 n优化油价政策。

(三)发展太阳能行业,促进低碳经济 n1、太阳能的应用与低碳经济

n太阳能发电、光热利用、太阳能动力、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n2、太阳能发电技术及应用 n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发电 (四)发展光伏产业 n1、效应分析

n光伏产业发展的能源结构优化效应

n首先,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有助于节约传统资源,优化能源结构 n其次,太阳能作为一种无碳能源,在光伏产品应用中可减少碳硫化合物的排放

n光伏产业发展对于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有助于降低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与经济安全

n光伏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效应

n光伏产业链条包括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的多产品制造与应用,涉及制造业门类众多,对于拉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作用巨大。

n光伏产业发展的节能减排效应

n光伏产业是以太阳能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包含不同制造部门的产业链条,既消耗能源又生产能源。光伏发电应用所产生的能源远大于从硅材料提取到光伏组件生产所消耗的能源,通常认为光伏系统的使用周期为25—30年,除去整个光伏系统建造所需的能源回收期约4年外,还有至少21年的净生产期。

n2、存在的问题 n产业技术落后 n低水平竞争

n“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 n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不明显

n3、战略路径选择

n注重技术创新,推进产业技术突破 n调整光伏产业内部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n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 n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 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n(一)发展机制的构建 n(二)产业结构的重点调整 n(三)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 n(四)金融支持 n(五)生态文化建设 n(六)法律体系建设

n(七)发展低碳技术,建设低碳城市 n(八)评价指标体系 n(九)低碳营销

(一)发展机制的构建

n1、构建低碳能源技术开发机制

n一是要按照系统工程方法把市场、科研、生产、营销各个环节联系起来

n二是要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行业的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作为主要支持对象

n三是大力扶持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n2、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n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损失进行弥补,以恢复和保护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论与方法。 n生态补偿机制是使生态保护的外部成本内部化的一种利益机制。

n生态补偿本质上是让生态破坏者承担外部成本,让生态投资者享受生态投资的合理回报。

n3、构建低碳产品认证体系

n所谓低碳产品认证,是以产品为链条,对产品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标准以法律的形式进行明确界定,对产品授予低碳标志,从而向社会推进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低碳产品采购和消费模式,以公众的消费选择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技术,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变,最终达到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效果。德、英、日、韩。

n4、构建碳排放约束机制 n制定碳排放标准 n开放碳交易市场 n设立碳排放税制

(二)产业结构的重点调整 n1、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情况 n第一产业 n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n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优质率低 n农产品加工业尚处于初级阶段 n第二产业

n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n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

n第三产业

n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

n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的第三产业依然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占40%以上。

n2、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n要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力度,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 n要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 n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n3、低碳经济的重点:发展低碳产业 n低碳产业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n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创新

n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低碳生产力的提高的动力源自于具有竞争优势的低碳产业及其低碳产业集群

(三)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 n1、低碳技术的提出与演变

n“低碳经济”最早见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n由“低碳经济”而引出一系列的“低碳”名词,“碳汇”、“碳税”、“碳交易”、“碳足迹”、“碳中和”、“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n2、低碳技术对传统能源利用方式的挑战 n低碳技术挑战着原有的能源应用体制机制模式 n需要出台低碳技术引进和转让的配套政策措施

n低碳技术对人们利用能源的传统观念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n3、低碳技术与传统新技术相比的异同

n从内容来看,低碳技术的驱动力不仅仅是研究人员和企业家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和投资家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更偏重于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n从外因来看,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偏重于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而不单纯是市场的需求和社会经济价值的提高

n从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来看,“低碳技术”外延更广,不象传统新技术那样具体

n4、低碳技术的特点及其作用机理

n首先要有一大批掌握低碳技术的专家,这是人的因素 n要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低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这是物的因素 n掌握低碳技术的专家在资金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持下进行研发

n5、低碳技术在人类能源利用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n人类发展的历史,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技术上的每一次飞跃,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改变,技术从根本上说影响着人类社会

n6、低碳技术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n虽然已有低碳技术的概念,但界定不够明晰

n各国都很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但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成熟 n不少政府都在加大投资力度,但拨款方式和标准不够明确

n已有不少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出台,可是对低碳技术的评判标准还不够细化 (四)金融支持

n1、碳金融简介

n“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的变化,准确地说是涉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公约》于1994年3月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国际碳交易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

n碳金融是指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

n2、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n中国碳交易市场的规模

n根据《京都议定书》,我国在2012年之前都无需要承担减排义务,因此碳交易市场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我国作为卖方将减排额卖给有减排责任的发达国家

n中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的交易平台;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全;金融业发展滞后

n3、低碳经济发展有待金融机构支持

n金融机构支持不足:金融机构对低碳金融的认知有待提高;低碳金融的社会效益与金融机构的利润追求存在矛盾;

n4、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对策 n统一碳交易市场 n培育中介机构 n完善监管监测机构

n政府制定颁布配套的法律法规

(五)生态文化建设

n1、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地位 n应对气候变化:森林是巨大的碳储存库 n减少林木砍伐:降低排放成本低 n造林护林:营造绿色家园的最佳路径

n2、建设大林业时代的生态文化 n树立21世纪大林业时代的观念 n加快构建具有普世价值的生态文化体系 n树立生态平等的文化价值观 n把依赖林木为生转变为营造生态致富 n倡导绿色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六)法律体系建设

n1、国际上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概述

n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首先为碳交易奠定了一定的国际法基础

n2009年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哥本哈根协议》是对《京都议定书》的一种肯定和延续

n2、“低碳经济”语境下我国环保法制理念的转变 n从“促进经济发展”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n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到“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n从“闭门造车”到“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n3、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环保法制发展的展望 n低碳经济的规划应有法律的确认和保障 n引导市场主体适应新挑战、新发展 n鼓励支持公众和民间组织参与 n完善监管体系建设

(七)发展低碳技术建设低碳城市 n1、低碳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

n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一要依靠科技进步,二要依靠绿色发展。而发展低碳技术,则是具备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n2、推行低碳技术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 n世界经济全球化 n我国经济工业化 n工业化伴随城镇化

n政府职能改革与市场经济不匹配

(八)评价指标体系 n低碳经济的内涵 n低碳能源 n低碳产业 n低碳技术 n低碳政策

(九)低碳营销

n1、发展低碳营销的必然性 n是企业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 n是全球政治经济新环境对企业的要求 n是企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n2、实施低碳营销应具备的条件

n从宏观上要积极完善实施低碳营销的环境条件 n在微观上要具体落实到低碳营销策略的每一个环节 五、低碳经济与百姓日常生活 n(一)二氧化碳浓度正逼近极限

n地表气温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而温度的升高,使得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大面积土地被淹。海平面每上升一米,就有海拔4米的陆地受威胁。我国13亿人口,有8亿居住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包括沿海的富裕城市。气候的变化,还易引起洪涝、干旱、饥饿、疾病等灾难。

n(二)、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低碳经济 n1.离开房间时把灯关了吗?

n 一位清洁工对刚刚讨论完可持续发展的专家说,你们离开房间时把灯关了,行吗?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周用这个故事说明,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只是夸夸其谈,而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n2.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比比皆是:

n 一辆每年行程2万公里的汽车释放二氧化碳2吨。发动机每燃烧1升燃料,释放二氧化碳2.5公斤;电脑使用一年间接排放10.5公斤二氧化碳;洗衣机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7.75公斤;用飞机运输1吨进口水果,飞行里程为1万公里,排放二氧化碳量为3.2吨……

n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所以减排人人有责,低碳生活方式应该成为时尚。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带水杯、随手关灯、尽量步行等,都能减少碳的排放。

n4.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碳补偿的方法:捐资给专门机构,用以植树或其他减排项目,来抵消自己二氧化碳排放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区亲善大使周迅,曾购买238棵树苗,来抵消她2008年的航空飞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低碳生活方式

——联合国环境署2008.6.5

n采用传统发条闹钟代替电子闹钟减排CO2 48g/天 n附近公园慢跑代替跑步机减排CO2 1Kg/45分 n不用洗衣机甩干,自然晾干减排CO2 2.3Kg/天.人 n用荧光灯替代白炽灯减排CO2 ?

n国际航空行李低于20Kg/人,全球减排CO2 200万吨。

n不用轿车而用火车旅行减排CO2 1.7Kg/8Km 一、单项选择题

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

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

定的( 6 )种气体。

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三个 )阶段。 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 )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5.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挪威 )。 6. 发达国家中,(英国 )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7. 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倒“U”形)的曲线关系。 8.( 技术进步 )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9.(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10. 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日本 )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11. 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 巴西 )走在了世界前列。

12. 2010年“阿尔法文图斯”风能电站的并网发电标志着(德国 )的海上风电进入大发展时期。 13. 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14.(重工业)的发展使得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15. 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的增加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 )。

16. 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 )为主,而优质能源的利用存在“先天不足”。 17. 我国目前唯一现实的能大规模发展的替代能源是(核能)。 18. 人工造林面积居于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中国)。 19. 我国明确提出“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是(《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美国)参议员提出的《低碳经济法案》是迄今为止以“低碳经济”为名的世界第一份议案。 21.(规划引导)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手段。 22. 政府节能减排的财政补贴方式主要有(贴息和直接补贴)。 23. 欧盟对于节能研究项目最高提供( 50%)的资助额度。

24. 2009年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南昌)举行。 25. 可以被称为“低碳试验场”的地区是(北欧)。

26. 北欧各国得天独厚的林木和风能资源,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生物质能和风能)的地区。 27. (马尔默)地区成功地打造了“明日之城”住宅示范区。

28.( 吉林市 )是我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定的第一个低碳经济案例研究试点的城市。 29. 根据国家目前实行的“五级能效”标准,(二级)以上属于节能产品。 30. 我国目前实行的“五级能效”标准,一级能效比(大于等于)3.4。

31. 据测定,电器设备在热待机状态下耗电量一般为其开机功率的( 10%)左右。 32. 全球人均碳足迹约为( 4.3)。

33. 我国现有能源生产结构中,哪种可再生能源所占份额最大?(风能)

34. 工业是我国耗费能源、资源,污染环境的最主要产业,其能耗约占全国的多大比例?(70%.) 35. 一般混合动力车的混合动力指的是(油-电混合动力.) 36. 在我国再生纸中使用废纸浆的比例约多少?(60%-100%) 37. 我国粉煤灰的主要利用途径是什么?(用作建筑材料)

38. 生产、销售列入淘汰名录的产品、设备的,依照哪部法律的规定处罚?(产品质量法) 39.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于哪年出台?(2005年) 40. 人均而言,下列哪种出行方式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大?(飞机) 41. 在宾馆中,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循环经济的范畴?(C.)

A.采用节能照明设备 B.倡导宾客在夏天将空调温度控制在26摄氏度以上 C.提供一次性产品 D.垃圾分类处理 42. 下列产品中,哪种物质可以在自然界中较快降解?(D.) A. 玻璃瓶 B. 塑料袋 C.废旧轮胎 D. 果皮

43.下列废旧产品中,哪种属于法律禁止直接再利用?(A.) A. 报废汽车 B. 废旧电视机 C. 废旧家具 D. 废旧报纸

补充:44.在国家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指标刚性约束下,优化能源结构,降低GDP能源强度成为发展循环经济与低

经济的(核心任务)。

45.我省是一个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工业型大省。

46.2007年福建省决定把(太阳能)作为战略性产业予以重点培育。 47.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

多项选择题

1. 我国促进工业节能和提高能效方面仍面临一些( ABDE )的障碍。 A. 经济 B. 技术 C. 政治 D. 意识 E. 制度

2. 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减排政策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是(ADE )。

A. 发展核电 B. 发展煤电 C. 石油代替煤炭 D. 天然气代替煤炭 E. 发展可再生能源 3. 从森林的利用上讲,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有( ACD )。

A. 植树造林 B.毁林造田 C. 加强森林管理 D. 保持并增加碳汇 E. 减少碳汇 4. 实现低碳转型的政府政策工具大致包括( ACDE )。

A. 法律规范 B. 行政命令 C. 规划引导 D. 市场途径 E. 经济激励 5. 实现低碳转型的政府政策工具中成本比较小的是( CD )。 A. 法律规范 B. 行政命令 C. 规划引导 D. 市场途径 E. 经济激励

6. 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常用的经济手段是( CDE )。

A. 罚款 B. 许可证制度 C. 可再生能源的财税激励政策 D. 节能减排的财税优惠政策 E. 碳税 7. 我国节能减排的财税优惠政策中,产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包括( ABCDE )。

A. 免征增值税 B. 增值税即征即退 C. 增值税即征即退50% D. 增值税先征后退 E.增值税减二免三 8. 樊纲等学者认为碳税的主要特点是( BCDE )。

A. 容易征收 B. 税率固定 C. 管理成本低 D. 财政收入可观 E.促进低碳技术的使用 9. 根据“大城市气候领导组织(其后更名为“世界大都市气候先导集团”)”的动议召开的会议分别在( BD )举办。

A. 伦敦 B. 纽约 C. 北京 D. 首尔 E. 华盛顿 10. “低碳东京”的基本政策包括(ABDE )。

A. 协助私人企业减排 B. 倡导家庭减排 C. 推行“绿色家居” D. 城市减排 E. 交通减排 11. 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是(ABD )。

A. 建筑 B. 交通 C. 水利 D.规划 E. 教育

12. 哥本哈根的绿色交通包括提倡( CDE )的使用。 A. 地铁 B. 飞机 C. 电力车 D. 氢动力车 E. 自行车

13. 保定市提出了建设“中国电谷”的概念,近年来,已经形成(ABCDE )的产业体系。 A. 光电 B. 风电 C. 储电 D. 输变电 E. 电力自动化 14. 以下行为中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CDE )。 A. 居住小户型 B. 电器不用时候保持待机 C. 购买棉质衣服 D.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E. 选择自行车出行

15. 低碳社会方式的价值体系包括(ABE )。

A. 生态文明的环境观 B. 生态文明的物质观 C. 生态文明的效率观 D. 生态文明的公平观 E. 生态文明的幸福观

16. 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能耗包括(ABCDE )。

A. 照明 B. 办公设备 C. 家用电器 D. 交通客运 E. 采暖 补充17.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实施必须建立在强大技术体系支撑之上包括(ABCD)。

A.用于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 B.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 C.生产过程无废少废与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

生产技术 D.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设计技术 18.目前我国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有(ABCD)

A.《环境保护法》 B.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C. 《清洁生产促进法》D. 《矿产资源法》 19.将(ABCD)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出台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产业政策.. A 低碳产业 B 节能 C环保 D 新能源 20.低碳产业发展的重点有(ABCD)

A 化石能源与低碳转换 B 碳汇产业 C能源的低碳消费 低碳服务业 21.3R原则是(BCD),是循环经济三原则.

A 资源化 B 再利用 C 减量 D再循环

22.对(ABD)的企业实行限制资源能源过度消费强制性税收政策. A.高消耗 B 高污染 C.高能耗 D.高消费

23.福建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发展成效主要表现在(ABCD)

A 工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B资源综合利用取得长足进步 C 大部分社区完成节能任务 D生态农业发展初具规模 24. 《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ABC)为循环经济三大主题. A减量化 B资源化 C再利用 D可循环

25. 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约束机制(ABCD)和实行严格产业发展政策.

A 制定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B 完善资源节约和废物排放强制性标准C 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 D 加强重点行业监管力度

26.对(ABCD)企业和产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A低能耗 B少污染 C无污染 D低消费 27.生态文化主要表现为(ABC)

A 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 B 环境保护制度化 C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关系调整 D环境观念深入人心

28.要逐步改变传统GDP统计方法,建立企业到政府的绿色核算制度,包括(ABCD)等,促进我省各级领导部门选择有利于循环经济的模式。

A企业绿色会计制度 B政府 C企业绿色审计制度 D绿色GDP核算体系 补充

1.经济基础日益雄厚为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2.提高节能减排成效的关键环节在于(技术创新),这也是我省当前面临的薄弱环节。 3.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温室气体(氧气)。

4.我国现有建筑中有多大比例的建筑不节能。(95%)

5.我国政府是在(2007)年9月8日首次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能源技术。 6.(“地球一小时”)已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一。 6. 率先提出循环经济发展 “3+1”模式(“3”指的是大中小循环,“1”指的是发展再生产业)的省是?(辽宁省)

7. 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是世界上著名的生态工业园区,下列哪家企业不包括在该工业共生体系中?(D.) A. 生物酶制剂厂 B. 石化厂 C. 热电厂 D. 氯碱厂 8. 下列哪种物质或材料不能循环再利用?(化肥)

9. 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二氧化碳)

10. 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的名录及管理办法,由哪个部门规定?(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

11. 在从事工艺、设备、产品及包装物设计时,应当按照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要求,下列哪个特性不属于优先选择的材料?(A)

A.易回收 B.易拆解 C.易运输 D.易降解

12. 下列哪项不属于《循环经济促进法》中规定的工业企业在节水方面应当采取的措施?(A.) A.海水淡化 B.采用先进或者适用的节水技术 C.配备和使用合格的用水计量器具 D.建立水耗统计 13. 下列哪个行业是高耗水、高污染行业?(A.) A.造纸 B.汽车 C.建筑 D.运输

14.下列哪个行业是高耗能行业?(C.)

A.饮料制造业 B.家具制造业 C.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D.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 15.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可用于制作燃料,该举措属于“3R”原则中的哪项?(资源化)

16. 回收的电器电子产品经过修复后销售,除符合再利用产品标准外,还须:(在显著位置标识为再利用产品) 17. 生产下列哪种类型的砖对土地损毁最大?(粘土砖) 19.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甲烷) 多项选择题

1. 以下气体中属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的是(BCD )。 A. 水汽 B. 二氧化碳 C. 臭氧 D. 甲烷 E. 氧化亚氮

2.《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经面世,但由于( BDE )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澳大利亚 E. 俄罗斯 3. 低碳转型的推力是( ABCDE )。

A. 保障能源安全 B. 避免碳锁定效应 C. 提升国际竞争力 D.实现可持续发展 E. 应对金融危机 4. 目前,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主要基于以下( BCD )三种原则。

A. 国际合作原则 B. 国际公平原则 C. 人际公平原则 D. 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原则 E. 基本需求原则 5. 以下这几个国家:(CDE)的碳生产力水平位列全球前三名。 A. 美国 B. 日本 C. 乍得 D. 阿富汗 E. 马里 6. 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是(ABDE )。

A. 经济发展阶段 B. 资源禀赋 C. GDP值 D. 技术进步 E. 消费模式 7.在调整能源结构方面,欧盟的能源支柱产业是(D E )。

A. 不可再生能源 B. 化石能源 C.新能源 D. 可再生能源 E. 传统能源 8. 在印度国家行动计划中,与低碳经济密切相关的项目是( BCD )。

A. 实现低碳社会行动 B. 国家太阳能行动 C. 改善能源效率国家行动 D. 绿色印度行动 E. 绿色地球行动 9. 以下不属于新能源范围的是( CD )。

A. 太阳能 B. 核能 C.煤炭能源 D.石油 E. 海洋能 10. 目前征收碳关税的国家有( ABCDE )。 A. 丹麦 B. 意大利 C. 芬兰 D. 荷兰 E.挪威 11. 欧盟能源战略的核心是( CD )。

A. 安全 B. 稳定 C. 节能 D. 提高能效 E. 价格低廉 12.属于高耗能的行业是(ABCD )。

A. 钢铁B. 水泥 C. 石油化工 D. 有色金属 E. 旅游

13、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包含下列哪些开发区?(ABC)

A.. 苏州工业园区 B.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C..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D.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14.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包含下列哪些城市?(B.D.)

A.北京 B.青岛 C.宁波 D.邯郸

15、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出现了“3+1”模式,下列哪些属于该模式的要素?(A.B.C.D.) A. 企业清洁生产 B.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C. 社会废物循环 D. 发展再生资源产业

16.对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和包装物,消费者应当将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交给下面哪些组织?(A.BC.) A.生产者 B.生产者委托回收的销售者 C. 当地环保部门 D.可以自行处理

17.废旧电子产品再利用的过程中可能排放哪些有害金属?(A.C.D.) A.铅 B.铁 C.镉 D.汞 18.生活垃圾中下列哪些物品属于可回收的?(A.B.C) A. 塑料瓶 B.易拉罐 C. 旧报纸 D. 剩饭

19.按照<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地方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A.C.)

A. 销售没有再利用产品标识的再利用电器电子产品的;B. 销售一次性餐饮用具的; C. 销售没有再制造或者翻新产品标识的再制造或者翻新产品的;D. 销售废旧家电的。

20.国家在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活动方面实行的经济激励政策包括?(A.B.C.D.) A.税收政策 B.金融政策 C.价格政策 D. 财政政策

21.宣传《循环经济促进法》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形式?(A.B.C.D.) A. 宣传画 B. 电视广告 C. 知识竞赛 D. 口袋书 补充

22.零碳项目提出了三步能源路径,它们分别是(ABC)

A.利用可再生能源 B.提高化石能源效率 C.限制能源需求 D. 利用不可再生能源 E. 遏制能源需求 23.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减排政策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是(ABC) A.发展核电 B.天然气代替煤炭 C.发展可再生资源 D.发展煤电 E.石油代替煤炭 24.非再生资源包括( BC )

A生物能 B 核能 C 煤炭 D 地热 25.可再生资源包括( ACD)

A太阳能 B 核能 C 风能 D 潮汐能

26.组织开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学习宣传应该(ABCD)。 A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力量 B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功能 C积极鼓励公众的参与 D做好与环境有关的节日宣传

判断题:

1.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生存权的斗争.(×)

2.保护全球气候以及大国责任对我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很大的压力.(对)

3.国家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使用财政性基金进行采购的,应当优先采购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及再生产品.(对)

4.汽车报废时,汽车生产厂家有义务来回收自己生产的汽车.(×). 5. 二氧化碳当量是常被用于测量温室气体的单位。

6. 臭氧是温室气体中在大气中存活时间最长、存量最大的气体。(×)

7. 产业革命以前,人类社会的碳排放对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对 ) 8.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对 )

9. 一国收入水平的高低与碳生产力的大小存在直接联系。 10.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但高增长。( 对 )

11. 低碳经济不等于贫困经济,高生活质量也不等于高排放。 12. 发展低碳经济要限制特定产业(如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 ) 13. 相对于低碳经济,对绿色经济的评价较为困难。(对 )

14. 欧盟于2008年正式启动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帮助其成员国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承诺。( × ) 15.“福田蓝图”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重要标志。( 对 ) 16. 韩国总统李明博被美国的《时代》杂志称为“环保总统”。17. 2009年获得欧盟资助最多的新能源是风能 。( × ) 18. 发展中国家普遍将建筑和交通作为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重点领域。( × ) 19. 石油是我国交通运输消耗的主要能源。( 对 )

20.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单独负责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对) 21.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对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进行回收。(×)

22.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定期进行考核,并将主要评价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对)

23.生产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或者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对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负责回收。(对)

2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责任制,采取规划、财政、投资、政府采购等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对)

25.对废弃产品或者包装物,生产者可以委托销售者或者其他组织进行回收。(对) 26.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资源化优先的原则实施。(×) 27.回收的电器电子产品,需要拆解和再生利用的,应当交售给生产企业。(×) 28.《循环经济促进法》生效后,《清洁生产促进法》就可以不必执行了。(×)

29.矿山企业在开采主要矿种的同时,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不能进行开采。(×) 30.国家鼓励利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废物生产建筑材料,鼓励使用散装水泥。(对)

31.国家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统计制度,加强资源消耗、综合利用和废物产生的统计管理,并将主要统计指标每季度向社会公布。(×)

3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等规划,应当包括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容。(对)

33.公民有权举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权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 34.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 35.循环经济只是政府行为,与普通公民关系不大。(×) 36.塑料器皿底部箭头组成的三角形是“循环再生”标志。(对)

37.废弃的电子产品可以直接放入生活垃圾中丢弃,不必送回厂家或专门的回收机构处理。(×) 38.废墟下的钢筋清理出来后仍可以送到钢厂回炉再炼。(对) 39.医院中所使用过的针头可以回收直接再利用。(×)

2011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模拟考试题

考生姓名:测试 考试科目:2011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 开考时间:2012-7-31 20:36:22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判断题(每题1分) 考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很大程度上等价于增加新能源、清洁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使用比列,提高能源效率 正确 错误

2.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 正确 错误

3.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 正确 错误

4.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为战胜金融危机走出经济长期衰退的新引挚 正确 错误

5.碳预算是指根据人口数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单位能源含碳量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减排目标等因子制定一个国家、地区和个人碳耗支出和供给计划 正确 错误

6.碳贸易是指减排权交易系统 正确 错误

7.中国是世界上第一煤碳消费大国,第一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同时也是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正确 错误

8.要强化节能目标的责任考核,实行严格的问责制,不仅对未完成目标的地区,对相应的监管部门都要追究责任,给予处分 正确 错误

9.不是靠压缩发展、停滞发展、降低生活质量来实现减排、低碳,而是依靠发展、科技进步、新的替代能源、清洁能源来实现减排和发展的目标 正确 错误

10.目前太阳能发电只占可再生能源的千分之五;居四大可再生能源的末位 正确 错误

11.经济的低碳化即是要通过发展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活方式,通过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实现经济的低碳化 正确 错误

12.《京都议定书》成功之处在于:一是规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综合

试结束停止计时。 你的本次考试得分为89分,合格分数为60分! 点击关闭

历史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发达国家首先承担二氧化碳减排责任,而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减排责任 正确 错误

13.从长远看,碳及二氧化碳并不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 正确 错误

14.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低碳发展模式作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在国民经济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正确 错误

15.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虽然在全球分布不均,但却都是可再生能源 正确 错误

16.低碳经济强调建设化石能源利用量,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并积极开发新型清洁能源 正确 错误

17.就目前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已进入成熟阶段,主要有太阳能集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等方式 正确 错误

18.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构建以碳交易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碳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的参与必将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 正确 错误

19.能源需求是不具有价格弹性的。 正确 错误

20.碳基能源也可称为化石能源。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1997年签订《京都议定书》以来的12年间,全球气温平均升高了 A.0.3摄氏度 B.0.4摄氏度 C.0.5摄氏度 D.0.6摄氏度

22.工业化时代所排放的每10吨二氧化碳中,发达国家就占了 A.4吨 B.5吨 C.6吨 D.7吨

23.欧盟对减排的约束严格,2005年至2007年每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罚款是40欧元,2008年是多少欧元 A.50 B.60 C.80 D.100

24.喜马拉雅山包括天山地区的冰川缩小了21%,据预测,到2050年还将减少 A.27% B.28% C.29% D.30%

25.中国碳汇能力下降,从37%到2007年下降为10%—15%,据预测,2030年还将下降至 A.8%—9% B.7%—8% C.6%—8% D.6%—7%

26.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A.中国 B.日本 C.英国 D.美国

27.当全球气温比1750年工业革命之前测定的标准气温高出2摄氏度的时候,将会引起什么样的灾难一触即发 A.工业发展 B.生态环境 C.农业发展 D.商业发展

28.据估计,未来50年,以下哪个国家的平均气温将上升2.2—4摄氏度 A.英国 B.中国 C.美国 D.日本

29.占世界上总排放量40%以上的是那两个国家 A.中美 B.中印 C.美日 D.中日

30.北京大学的研究报告估算出从1981—2000年,中国每年的碳汇量为1.9亿—2.6亿吨,占中国碳排放量的 A.28—37% B.29—37% C.30—38%

D.31—38%

31.所谓的“巴厘岛路线图”目标直指 A.美国和日本 B.英国与美国 C.英国与日本

D.美国与发展中国家

32.截止2010年上半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13%,相当于少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碳 A.7.5亿吨 B.8亿吨 C.8.5亿吨 D.9亿吨

33.把风的动力转变成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就是 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核能发电

34.潮汐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其利用原理和什么相似 A.火力发电 B.核动力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水力发电

35.如果中国能将垃圾充分有效地用于发电,每年将节约多少煤 A.5000—6000万吨 B.5500—6000万吨 C.6000—6500万吨 D.6500—7000万吨

36.中国农业资源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且呈什么样的趋势 A.不断加剧 B.不断发展 C.不断减少 D.不断增加

37.午餐休息时间和下班后关闭电脑显示器,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A.十五分之一 B.二十分之一 C.二十五分之一 D.三十分之一

38.低碳生活”指的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什么排放 A.碳 B.臭氧 C.废气 D.垃圾

39.以下哪种方式可以使冰箱在使用过程中节电 A.充分利用冰箱空间存放食物 B.尽量少往冰箱里存放食物 C.在冷冻室做些冰水放入冷藏室 D.合理分布冰箱内存放的食品

40.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提高空调制冷效果 A.放一风扇在空调室内机下方 B.加大空调风力

C.关闭室内所有出风口 D.调低制冷温度

41.减缓气候刻不容缓。以1%的GDP投入避免多少GDP的损失。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警告说:全球正面临着抓住机遇还是错失良机的抉择。 A.20% B.15% C.10% D.30%

42.美国已经工业化半个世纪了,但其温室气体排放还在增长,相比1990年,2007年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了多少。 A.12% B.15% C.16% D.18%

43.气候峰会带头减排:按参会的每位领导人他的一名随员乘飞机产生的排放量计算,本次会议共产生多少吨二氧化碳 A.471吨 B.451吨 C.460吨 D.461吨

44.北京大学的研究报告估算出从1981年—2000年20年中国每年的碳汇量为1.9亿—2.6亿吨,占中国碳排放量的多少 A.25—35% B.27—35% C.28—38% D.28—37%

45.经济的低碳化即是要通过发展什么,通过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实现经济的低碳化。 A.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农业 B.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活方式 C.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生活方式 D.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态

三、多项选择(每题3分)

46.低碳三大国际公约是 A.《世界能源展望》

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低碳经济法案》 D.《京都议定书》 E.《巴厘岛路线图》

47.到2020年,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 A.单位GDP能耗比2000年降低 40%——60% B.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60% C.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左右 D.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E.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5%左右 48.化石能源是指 A.天然气 B.地热能 C.煤碳 D.石油 E.太阳能

49.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那三大突出难题 A.地质结构的特殊性#能源结构的特殊性 B.产业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C.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特殊性 D.在社会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50.气候变化带来的主要负面影响有 A.冰川消融、海平面下降 B.沿海城市被淹

C.生物多样性消失等

D.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 E.沿海城市地平升高

51.为什么说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在于发达国家

A.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排放占全世界二分之一的二氧化碳 B.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排放占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二氧化碳 C.工业化时代所排放的每10吨二氧化碳

D.工业化时代所排放的每10吨二氧化碳中,有7吨是发达国家排放的 E.2004年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发展中国家的4倍 52.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A.低消耗 B.低使用 C.低能耗 D.低污染 E.低排放

53.低碳考核体系包含以下那几点 A.以科技发展作为考核目标

B.以低碳发展为目标,在政府和企业层面完善中国现有的社会经济统计、监测、评价和考核体系。

C.健全低碳化政策目标与评价招标体系,对中国碳减排的潜力,成本与效率深入研究。

D.健全低碳化发展方向与建设指标体系。

E.设置科学、公平的目标责任制,加大正向激励的力度,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

54.中国低碳产业现状总的来说还处于以下哪几种状况 A.中国低碳经济基本成熟 B.中国低碳经济尚未成熟

C.低碳技术研发水平比较超前B D.低碳技术研发水平相对落后

E.低碳经济的产业化道路还在探索和尝试之中 55.在低碳产业领域方面,欧盟给了我们那些启示 A.开发低碳技术 B.构建保障体系 C.建立市场机制 D.激励企业转型 E.参与国际合作

返回顶部

宣城市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气候)。

2.中国在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 3.“恒温消费”, 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4.(碳交易)是指允许企业对政府规定的碳排放权利进行买卖的市场行为。

5.(生态文化)就是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 6.日本独创的一种“鞭打慢牛”的促进企业节能的措施是(“领跑者”制度)。 7.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施行?(2009.1.1) 8.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二氧化硫) 9.一般混合动力车的混合动力指的是 (油--电混合动力)。

10.(环境监测技术)是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已排放有害物质的成分和技术含量。 11.(森林)是巨大的碳储存库。

12.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低碳革命)。 13.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

14.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制定向节能倾斜的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是引导、推进企业和全社会积极开展节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合理的能源(价格政策)尤为重要。

15.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16.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17.“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18.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造纸)。 19.我国现有不节能建筑的比例是(95%)。

20.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列能源中,属于新型能源的是(原子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22.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是指认知性、可行性和(可承受性,可接受性,可操作性)。 2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顺应发展趋势原则,资源高效利用原则,生态环境友好原则)。

24.低碳经济的核心是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发展观的改变)。

25.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全社会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政府(能源管理,能源服务,能源监测,能源监督 )的能力和水平。

26.《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那些活动的总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

27.下列符合科学发展观和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是 (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

28.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资源节约的特征.低碳经济具有低污染,环境保护的特征,低碳经济具有低排放性,体现了清洁生产的特征)。

29.属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众、中介机构,自然界、太阳能 )。 30.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靠(绿色发展,科技进步 )。 三、判断题

31.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气温突变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

32.提出低碳经济的目的,就是有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从而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33.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地实践,创新,提高的过程。 (√) 34.推行低碳技术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 (×)

35.发展低碳经济,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减排指标要求的一种体现。 (√) 36.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

37.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土地、森林水资源、能源、物种等方面。 (√)

38.发展循环经济应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资源化优先的原则实施。 (×) 39.坐公交车出行不属于绿色消费行为。 (×)

40.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峻是设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依据。(×) 41.生态补偿本质上是让生态破坏者承担外部成本,让生态投资者享受生态投资的无偿回报。(×)

42.2007年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 43.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44.我国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有利因素。 (×)

45.丹麦是自行车的王国,在丹麦所有出行工具中,自行车为首选,公共交通为次选,最后才是私家车。(√) 46.《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

47.2007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令世人瞩目。 (√) 48.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 (×) 49.废墟下的钢筋清理出来后仍可以送回钢厂回炉再炼。(× ) 5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气温侯)

2.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3.欧盟唯一的能源净出口国和最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国是? 丹麦

4.目前世界上风能占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有着“风电王国”美誉的是 (丹麦)。 5.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是(“福田蓝图”)的提出。

6.“恒温消费”, 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7.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

8.一个社会要推动一项经济模式的发展,必须以(大众的消费模式)为根基。

9.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能用开放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持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0.长期来看,(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11.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施行?(二零零九年一月一日)

12.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

13.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可用于制作燃料,该举措属于“3R”原则中的哪项?(再利用) 14.我国现有不节能建筑的比例是 (95%)。

15.我国现有能源生产结构中,可再生能源所占份额最大的一项是(太阳能)。 16.(碳交易)是指允许企业对政府规定的碳排放权利进行买卖的市场行为。 17.(低碳技术)是对现有高效节能技术的总结和归纳。 18.(森林)是巨大的碳储存库。

19.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20.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列符合科学发展观和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是 (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

22.下列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夏天穿便装,男士不打领带;挑选保温层、双层玻璃、防风装置的住房;多去健身房运动锻炼;)。

23.公民要广泛参与低碳消费方式,提倡(健康消费;安全消费;绿色消费;环保消费 )、科学消费、节约型消费,使低碳消费方式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

24.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主要有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合作;制度创新 )。

25.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26.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含的环节是 (原材料加工;产品制造;产品使用;循环利用 )。 27.对环境法的生产力发展功能常见误区有 (环保与经济发展相互对立;片面强调经济发展 )。 28.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 (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确定公益最大化原则;限制开发原则;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29.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包括(企业;公众;政府),各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30.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靠(绿色发展;科技进步)。 三、判断题

31.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气温突变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错) 32.在分业种减排方法下,最主要的受益者是那些拥有着先进节能技术的国家。(对) 33.颗粒物是影响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对)

34.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年美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错)

35.2007年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错) 36.可持续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错)

37.十一五能源规划中强调节能优先,提高能源效率,努力建设节能型社会,就是要从需求方面改变只有少数人可以得到优质能源服务的局面。(对)

38.碳税政策能抑制碳排放增长,但同时须关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

39.我国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有利因素。(错)

40.目前,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连续三年实现翻倍增长,总装机容量目前已居世界第四位,太阳能发电总量也居世界

第一位,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实现了高速增长,在我国的能源供需结构中已占据主导地位。(错) 41.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总体呈增长态势。(对)

42.发展循环经济应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资源化优先的原则实施。(对) 43.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错) 44.循环经济只是政府行为,与一般民众没有关系。(错) 45.国家应该无条件限制一次性消费品的市场和销售。(错) 46.推行低碳技术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对)

47.生态补偿本质上是让生态破坏者承担外部成本,让生态投资者享受生态投资的无偿回报。(错) 48.低碳经济这个名词是随着低碳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错)

49.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存在不足是设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法律依据。(错)

50绿色产品标识政府管理部门依据一定的质量、环境、技术标准,在产品达到相关标准的情况下授权企业印在或贴在其产品及包装上的、全国统一的象征性图案。(对)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气候

2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 的主要原因。

3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4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5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绿色革命。 6中国在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的承诺。

7“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8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9“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10“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低碳城市和(低碳农村)的战略部署,这反映了以低碳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 求。

1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上海 12下列不能被循环再利用的物质或材料是:化肥

13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二氧化碳 14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造纸

15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可用于制作燃料,该举措属于“”原则中的哪项?:再利用 16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17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18(环境监测技术)是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已排放有害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的技术。 19(环境)既是总资源库,又是总废物处理场。 20(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多项选择题

21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生产的低碳化;分配的低碳化;消费的低碳化。 22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设备创新;制度创新;发展观的改变。

23目前发现的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

24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包括以下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遏制奢侈浪费;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

25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急剧上升。当前的能源利用面临三个问题:煤炭使用比重大,国内能源转化效率远低

于国际平均水平;清洁能源应用不足,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对外依存度增加。 26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观念先行性;技术先导性;物质循环性;效益综合性。

27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产生的废弃物类型有可直接回收的废弃物;不可直接回收但可以认为分解的废弃物;既不可回收又不可

人为分解的废弃物。

28循环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是起步阶段;发展完善阶段;成熟阶段。

29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顺应发展趋势原则;资源高效利用原则生态环 境友好原则。

3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起码应具备(先进的发展观念;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完善的市场机制)等 基本条件。 三、判断题

31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气温突变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错

32丹麦是自行车的王国,在丹麦所有出行工具中,自行车为首选,公共交通为次选,最后才是私家车。对 33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的问题。对 34“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年美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错

35《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错

36提出低碳经济的目的,就是有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从而拉动内需,刺激经济 发展。错

37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地实践,创新,提高的过程。对 38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对

39“可持续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错 40碳税政策能抑制碳排放增长,但同时须关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 41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总体呈增长态势。(错)

42“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的重点领域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核安全及环境能力建设。对) 43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经历的三段式过程是“发展——污染治理”(对)。

44发展循环经济应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资源化优先的原则实施。(对) 45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错)

46生态补偿本质上是让生态破坏者承担外部成本,让生态投资者享受生态投资的无偿回报。(错) 47倡导绿色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

48发展低碳经济,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减排指标要求的一种体现。错 49“低碳经济”这个名词是随着“低碳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错 5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对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2.日本独创的一种“鞭打慢牛”的促进企业节能的措施是。 (“领跑者”制度)

3.目前世界上风能占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有着“风电王国”美誉的是(丹麦)。 4.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是(“福田蓝图”的提出)。

5.最早发现于南美,被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国家的渔民们称为“圣婴”的气候现象的是(厄尔尼诺)。

6.中国在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6)年下降40%-45%的承诺。

27.一个社会要推动一项经济模式的发展,必须以(大众的消费模式)为根基

8.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制定向节能倾斜的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是引导、推进企业和全社会积极开展节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合理的能源(价格政策)尤为重要。 9.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10.“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11.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施行?(2009年1月1日)

12.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

13.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上海 )。 14.我国现有能源生产结构中,可再生能源所占份额最大的一项是(太阳能)。 15.一般混合动力车的混合动力指的是(油--电混合动力)。 16.(森林)是巨大的碳储存库。

17.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成果是设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18.(生态文化)就是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 19.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20.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列能源中,属于新型能源的是(原子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22.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生产的低碳化,分配的低碳化,销售的低碳化,消费的低碳化)。 2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之一,而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大部门无疑是节能工作的重点。这三大部门是指(工业,交通,建筑)

24.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包括以下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 遏制奢侈浪费,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25.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确定公益最大化原则,限制开发原则,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

26.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观念先行性,技术先导性,物质循环性,效益综合性)。

27.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产生的废弃物类型有(可直接回收的废弃物,不可直接回收但可以认为分解的废弃物,既不可回收又不可人为分解的废弃物)。

28.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靠(绿色发展,科技进步)。

29.世界上已经有(德国,英国,中国,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了低碳产品认证。

30.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低能耗)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三、判断题

31.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对 )

32.在“分业种减排方法”下,最主要的受益者是那些拥有着先进节能技术的国家。(错) 33.日本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是以企业为主导,政府资金技术投入为主体。 (错 ) 34.意大利的“白色证书”制度旨在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错 )

35.“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美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错 )

36.《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对 ) 37.“可持续消费”, 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错 ) 38.碳税政策能抑制碳排放增长,但同时须关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 )

39.2007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

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令世人瞩目。(对 )

40.2009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边界调节税”法案。即从2030年开始对进口的高排放密集型产品,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产品实施“碳关税”。(错)

41.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总体呈增长态势(对)

42.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经历的三段式过程是“发展——污染----治理”(错 ) 43.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 (错 ) 44.废墟下的钢筋清理出来后仍可以送回钢厂回炉再炼。(错 ) 45.国家应该无条件限制一次性消费品的市场和销售。 (错 ) 46.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迈向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对 ) 47.倡导绿色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 )

48.“低碳经济”这个名词是随着“低碳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错 )

49.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峻是设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依据。(错 ) 50.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存在不足是设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法律依据。错 )

一、多选

1. 日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进措施中努力加强国际合作,措施有(abcd)。 (多选 )

A推出环保合作倡议 B开展双边与多边交流、合作 C加大环保资金国际救援力度 D以上都对 2.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bcd)。 (多选 ) A加强学校教育 B开展在职培训 C网络媒体宣传 D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 3. 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 (多选 ) A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 B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C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 D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4.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 abcd)。 (多选 ) A厄尔尼诺 B干旱 C洪涝 D雷暴

5.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bcd)。 (多选 ) A更具有科学性 B更具有全面性 C更具有可操作性 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 6. 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abcd)。 (多选 )

A大气环境 B水体环境 C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 D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 7 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ABCD)。 (多选 ) A理论障碍 B观念障碍 C管理障碍 D制度障碍 8. 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ABCD)。 (多选 ) 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 D以上都对 9. 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 (多选 ) A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 B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C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 D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10. 水污染主要来自( abc)。 (多选 ) A工业废水 B生活污水 C农业废水 D人畜粪便

11. 低碳经济是以(abc )为特点的经济形态。 (多选 ) A低能耗 B低污染 C低排放 D低效率 12. 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bcd)。A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B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努力减少重大自然灾害 D预测城市化、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改善环境 13. 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ABD)。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 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 C低碳设备技术 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 14 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ABCD)。 (多选 ) 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 B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 C限制开发原则 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15. 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BCD)。 (多选 ) A被动力 B源动力 C主动力 D协动力

16.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不包括(BD)。 (多选 ) A认知性 B持续性 C可操作性 D强化性 17. 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ABCD)。 (多选 ) A经济增长缓慢与低碳经济投入需求大的矛盾 B研发主体不同弱化政府主导作用 C政府减排目标与部分行业利益存在冲突 D以上都对 18. 一般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是(ABCD)。 (多选 ) A复杂性 B广泛性 C潜在性 D累积性 19.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 ABCD)。 (多选 ) A阳光经济 B风能经济 C氢能经济 D生态经济 20. 我国政府应在借鉴国际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确保未来10年内实现碳减排预期目标的有效制度体系,主要包括(ABC)。 (多选 ) A制定碳排放标准 B开放碳交易市场 C设立碳排放税制 D发展低碳能源体系 21. 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AD)。 (多选 )

A环保本身不是一种产业 B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 C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D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22. 富营养化是由于(CD )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 (多选 ) A氢 B氧 C氮 D磷

23. 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BC)。A生产的低碳化 B分配的低碳化 C消费的低碳化 D投资的低碳化 24. “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AB)。 (多选 ) A经济系统 B社会系统 C生态系统 D环境系统 25.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包括(abcd)。 (多选 ) A认知性 B可行性 C可操作性 D可承受性 26 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abcd )。 (多选 ) A水电 B生物质能 C太阳能 D风能 27.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abc)。 (多选 ) A人 B政策 C市场机制 D自然 28. 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abcd)。 (多选 ) A构建低碳能源技术开发机制 B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C构建低碳产品认证体系 D构建碳排放约束机制

29. 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bc)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多选 ) A北京 B上海 C保定 D西安

30.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科技政策支持包括(abcd)。 (多选 )

A加大科研投入资金 B制定技术导向目录 C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D完善科技法规 31. 以下有关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正确的是(ABC)。 (多选 )

A要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力度,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 B要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 C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D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低碳产业可拖后发展 32. 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ABCD )。 A有利于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B有利于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有利于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D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

33. 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BCD)。 (多选 ) A被动力 B源动力 C主动力 D协动力

34. “低碳”概念由(ABC )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多选 ) A低碳经济 B碳生产率 C碳关税 D碳排放 35 低碳经济是以(ABC)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多选 ) A低能耗B低排放 C低污染 D低产出 36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ABCD)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多选 ) A技术创新B制度创新C产业转型D新能源 37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ABCD )。 (多选 ) A厄尔尼诺 B干旱 C洪涝 D雷暴

38. 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 AC)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 (多选 ) A立法 B引导 C执法 D参与 39. 气候系统有(ABCD )。 (多选 ) A大气圈 B冰雪圈 C生物圈 D水圈

40. 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 AC)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 (多选 ) A立法 B引导 C执法 D参与 41.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ABC)。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 42.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ABCD)。 (多选 ) A损害生物 B破坏自然生态系统 C腐蚀建筑材料 D腐蚀金属结构 43.. 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ABCD )。 (多选 ) A雷雨 B冰雹 C台风 D寒潮

44.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BCD )。 (多选 )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45.. 众所周知,(AB )产业属于低碳行业。 (多选 ) A知识密集型 B技术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产业密集型 46.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ABC)。 (多选 ) A政策支持B法律保障C节能减排经验D技术先进 47. 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ABCD )。A产生气候异常 B增加二氧化碳排放C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D加剧水土侵蚀 48. 酸雨中绝大部分是(AB )。 (多选 ) A硫酸B硝酸C盐酸D醋酸 49. 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ABCD)。 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 D以上都对 50. 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ABC)。 (多选 ) 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高效化 51.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AB)等方面入手。 (多选 ) A设计 B运行 C经营 D管理

52.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ACD)。 (多选 )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B注重开发新能源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 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 53.. 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ABCD)。 (多选 ) A恒温消费B安全消费C可持续消费D经济消费 54.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涉及两个重点领域,它们是(AC)。 (多选 ) A生产领域 B转移领域 C消费领域 D出售领域 55.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 ABC)。 (多选 ) A政府 B企业 C公众 D外资 56..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ABCD)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多选 ) A政府 B企业 C高等院校 D科研院所 57.坚持“三高”原则,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三高”是指(ABC)。 (多选 ) A高起点 B高要求C高效益D高效率 58. 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有(ABC )。 (多选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能 59.. 酸雨问题最早出现在( AB)。 (多选 )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南极洲 60.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BCD )。 (多选 ) A长江 B滇池 C巢湖 D太湖

二、判断

1. 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正确

2. 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错误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正确

4. 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改善能源、环境状况,而且其较大的产值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 5. “低碳”概念由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正确

6.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错误 7. 森林覆盖率是实现低碳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正确 8.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创新。 正确

9. 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正确

10. 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错误

11.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80%。 错误

12. 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错误

13.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正确 14.光伏产业属高科技型新能源产业,受到企业及各地政府的强力追捧。正确

15.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正确

16.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正确

17.2007年6月,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于年底发表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 18.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确

19.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本质是一种经济控制模式,按照减量化原则,通过源头控制减少CO2排放,即减碳。正确 20.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正确 21.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正确

22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错误

23.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看,模式孕育着范式,具有局部性的意义。正确 24.力行低碳消费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管齐下”。正确 25.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正确 26“产品营销模式”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正确

27.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不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错误

28.低碳模式以自然生态系统系统为背景,以社会经济系统为核心,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优化消费习惯达到减少碳源的目的。 正确

29.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正确 30.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正确

31.减量技术能够延长原材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及废弃物产生的技术。 错误 32.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正确 33.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正确

34.20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正确 35.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力是指市场机制。错误

36.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不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错误

37.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确 38.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正确

39.“循环”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社会系统中各家庭之间、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正确

40.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正确 41.“3+l”模式存在着偏重于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轻视了其在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正确

42.展是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和目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继续增长,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正确 错误

43.保护和改善环境仅指保护好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严衡。 错误 44. “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 (正确)

45. 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正确) 46. 低碳经济的发展仅靠单一市场规则也是可以实现的。 (错误 ) 47 .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是碳强度(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核心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 (正确)

48 .低碳经济是消耗化石能源小、向生物圈排放温室气体少的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效率高、碳排放强度低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模式。 (正确 )

49.国这样一个煤炭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转变是比较容易的。 (错误) 50.二氧化碳虽然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但其增温潜力(GWP)是最低的。 (正确) 51.发展低碳经济不需要低碳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错误)

52.发展低碳经济是历史的必然,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确)

53.基于项目的碳市场主要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机制(JI)的市场。 (正确)

54. 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 (正确)

55.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不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 (错误 )

56.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错误 ) 57.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正确 )

58.未来的发展观应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为主旨,并以其作为衡量其它一切方面发展的出发点和评

价标准。 (错误)

59.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正确)

60.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民间机构牵头,企业,社会团体,政府共同参与促进碳的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正确)

61.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错误)

62.“3+l”模式存在着偏重于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轻视了其在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正确 ) 63.“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 (正确 ) 64.“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与放弃的过程。 (正确 ) 65 .“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 (正确) 66.“循环”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社会系统中各家庭之间、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 (正确)

67.18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错误) 68.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错误)

69.. 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正确) 70.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正确)

71.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正确 ) 72. 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正确)

73. 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 (正确 ) 74.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先进的发展观念。 (错误) 75. 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正确)

76.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 (错误)

77. 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损失进行弥补,以恢复和保护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论与方法。 (正确) 78. 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错误 )

79.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根据各国政府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的前提下,对本国企业实行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进行交易。 (正确 )

80. 天气是指短时间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它们在短时间内造成集中的、强烈的影响和灾害。 (正确)

81. 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型”发展阶段,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贡献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正确) 6.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正确)

82. 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煤炭,燃煤发电占电力结构的80%。 (正确) 83. 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 (正确 ) 84. 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初始环节。 (正确 )

85. 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 (错误) 86. 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可持续消费)。 (单选 ) 87.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认知性)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单选 ) 88.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 错误 ) 89. 中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 (错误 )

90.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十位。 (错误 ) 91.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正确)

92. “共生”是指经济系统内部各企业之间、社会系统内部各家庭之间以及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和谐共赢、共同生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确)

93. 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库,并被公认为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 ( 错误 )

94. 低碳概念是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全球气候的名义下有利于工业化国家的策略,其用意是十分深刻的。(错误) 95. 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正确 ) 96. 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初始环节。 (正确 )

97. 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 (错误 ) 98. 低碳营销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关键。 (错误)

99. 发展是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和目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继续增长,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 (正确)

100. 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错误)

101.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和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金属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CO2排放量其值越高说明废弃物利用效率越高,新资源的开采量就越小,社会总能耗就越小。 (判断 ) 102. 价格在营销组合中是最敏感、最重要的因素。 (正确 )

103. 保护和改善环境仅指保护好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严衡。 (错误 )

104. 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北变暖最明显,其中东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错误 ) 105. 社会循环是循环经济的最高级形式。 (错误 )

106.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6 )种受控温室气体。 (正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r8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