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 免费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3-12-14 22: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普通心理学教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第一章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

A.心理过程 B.认识过程 C.心理现象 D.心理特征 2.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主要包括

A.认识、情感和意念过程 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C.能力、气质和性格

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自我调节系统 3.反映的最高形式是

A.表象 B.想象 C.思维 D.意识

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下列哪两部分?

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 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5.心理活动又被称为

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 C.理性活动 D.心理状态

6.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来研究,这是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个别化原则

7.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法 8.心理学体系的三分法最早可追溯到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冯特 9.心理学体系的二分法是把心理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 B.情感与意志 C.认知与意向 D.内容与形式 10.以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心理学流派是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认知主义 11.弗洛依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来自人的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无我

二、填空题

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 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 两大部分。 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 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是—个人的整个精神或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 的总和。 5.个性心理持征包括能力、 和性格。 6.个性结构包括 和个性心理持征。

7.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 。

8.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劳动和 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9.黑猩猩利用木棍从竹筒中取到糖块、属于心理发展水平的 阶段, 10.科学心理学的创立依赖于哲学、生理学和 三大基础学科的发展。 11.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华生的行为主义及马斯洛的 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理论流派。 三、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客观性原则

更多专业心理学资料下载请登录99心理论坛:bbs.99xinli.com

普通心理学教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3.调查法 4.测验法 5.自变量 6.内省法 四、简答题

1.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范围? 2. 心理过程包括哪些结构成分? 五、论述题

1. 试述意识及意识的特征。

2.试述弗洛依德的心性发展理论。

3、试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D 5.A 6.C 7.C 8.B 9.C 10.A 11.A 二、填空题 1.1879年 2.个性 3.情绪情感 4.心理特征 5.气质

6.个性心理倾向 7.思维 8.语言 9.具体思维 10.物理学 11.人本主义 三、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客观性原则是拽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 3.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其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4.测验法是指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的研究方法。 5.自变量是在实验法研究中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

6.内省法是通过“自我”对其内在经验感受的观察和分析来进行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四、简答题

1.人的心理现象是复杂多样的,主要包括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方面。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主要有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在人的行为活动之中。个性是人的整个精神(或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及个性的自我调节系统。

2.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其包括统一在人的行为活动之中,不可分割的认识、情绪情感、意志三个过程。其中,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相思维等;情绪情感过程包括原始情绪(快乐、悲哀、愤怒、恐惧等),情绪的心境、激情、应激状态,以及高级的社会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意志过程包括作出决定制定行动计划(或采取决定)阶段与执行计划(或采取行动)阶段。 五、论述题

1.意识是心理的、高级的、完整的形式,它是人的劳动中,和语言一起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人所独有的、凭俗语言实现的心理反映。

意识的基本持征是:①自觉性——先有正确的动机、明确的目标、周密的计划、具体的

更多专业心理学资料下载请登录99心理论坛:bbs.99xinli.com

普通心理学教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方法和手段,然后再行动。②能动性——人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朗是积极的、主动的反映,有意识的、主动的调节和支配实践活动。②社会历史制约性——社会意识与个体意识以及人的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变化等都受社会因素制约与影响。④第二信号系统(即以词语为信号的条件反射活动系统)与抽象逻辑思维活动特点。

2.弗洛依德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其性本能发展的过程。控制人的性本能的能量是里必多(Libido),在儿童发展的不同时期,里必多投放的部位不同,这一部位称为“欲带”或“动欲区”。根据“欲带”的变化,儿童人格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1)口唇期(0—1岁),婴儿的活动大部分以口唇为主,口唇区域成为快感的中心。(2)肛门期(1—3岁),幼儿由于对排泄解除压力而感到快感,肛门一带成为快感中心。(3)性器期(3—5岁),这一时期里必多集中在生殖器上,性器官成为儿童获得快感的中心,男孩子会对母亲产生性的情感即“恋母情结”,女孩子会对父亲产生性的情感即“恋父情结”。(4)潜伏期(5—12岁),这一时期里必多处于休眠状态,儿童将上一阶段以父亲或母亲为对象的性冲动转移到环境中的其他事物上去,如学习、体育、游戏等。(5)生殖期(12—20岁),这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发生在随之而来的青春期,男女儿童在身体上和性上趋于成熟,性的能量和成人一样涌现出来,异性恋的行为明显。弗洛依德认为,由于“固恋”和“倒退”,很少有人能够在人格发展方面达到真正的生殖期人格这个理想水平。“固恋”是指由于里必多不能满足或过分满足而停滞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上;“倒退”则是由于里必多受到挫折而退至先前的发展阶段。

3.(1)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而且随着认识过程的深化,情感也会变化;另一方面,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它可以提高认识过程的积极性和认识活动的效率,也可以降低认识过程的积极性。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只有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意志活动时正确确定目的、制定计划、预见行动的进程;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使人在认识过程中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不断克服困难,使认识更加深入。

(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活动的积极性,成为意志的动力;消极的情感则会妨碍意志活动的进行。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消极的情感,相反则会为消极情感左右。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

一、单项选择题 1.视觉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额叶 B.大脑皮层顶叶 C.大脑皮层枕叶 D.大脑皮层颞叶 2.下列哪种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膝跳反射 D.信号反射 3.传入神经元也称为

A.联络神经元 B.感觉神经元 C.运动神经元 D.中间神经元 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

A.周围神经 B.中枢神经 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

5.下列哪一种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见风流泪 D.乐极生悲

更多专业心理学资料下载请登录99心理论坛:bbs.99xinli.com

普通心理学教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C.谈梅生津 D.望梅止渴

6.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来、是下列哪种反射?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 C.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本能的反射 7.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A.精神活动 B.意识活动 C.反射活动 D.技能活动 8.“狼孩”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A.遗传因素 B.缺乏营养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9.下列哪种属于感应性反映水平?

A.草履虫趋利避害反应 B.蜜蜂对花的反应 C.鸟的条件反射 D.猩猩的条件反射

二、填空题

1.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即指心理是 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2.大脑皮层主要分为 、顶叶、额叶和枕叶四个区,其中 是视觉中枢。

3.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周围神经系统和 两部分构成的;其中周围神经系统又分为脊神经、脑神经和 三部分。

4.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的反射,其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的 。

5.反射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和 两类,条件反射又分为第—信号系统和 两种。

6.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或通路),它是由 、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 等构成的。

三、名词解释 1.反射 2.反射弧 3.强化 4.泛化 5.分化 6.动力定型 7.第一信号系统 8.第二信号系统 9.非条件性抑制 10.外抑制 11.超限抑制 12.条件性抑制 13.消退抑制 14.分化抑制 15.相互诱导 16.反映 17.感应性 四、简答题

1.简答人的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功能?

2.试述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3、简答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 五、论述题

1.试分析人的心理的实质。

更多专业心理学资料下载请登录99心理论坛:bbs.99xinli.com

普通心理学教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2.试分析劳动与言语和语言在人的意识形成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1.客观现实 2.颞叶 枕叶

3.中枢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 4.暂时神经联系

5.无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 6.感受器 效应器

三、名词解释

1.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

2.反射弧是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一般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3.强化是指在刺激到反应的联结过程中,通过施加满意刺激或撤除厌恶刺激可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4.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就是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称为泛化。

5.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物和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物做出不同的反应,这种现象叫做分化。

6.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称这种现象为动力定型。

7.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8.用抽象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9.非条件性抑制又称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 10.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

11.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叫超限抑制。

12.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13.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叫做消退抑制。

14.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15.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16.反映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17.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四、简答题

1.人的神经系统的最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是神经元,具有接受、传递和整合信息的作用。神经元经过复杂连接而构成神经系统,其中周围神经系统是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构成.实现着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和效应器官的联系。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构成的,脊髓是低级中枢部位,脑是高级部位。脑又分小脑、脑干和大脑。小脑主要协调骨伤肌肉的活动,保持身体平衡;脑干主要起传递信息、觉醒和无条件反射的中枢;大脑两半

更多专业心理学资料下载请登录99心理论坛:bbs.99xinli.com

普通心理学教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认识过程都和情绪、情感相联系,认识不仅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基础,也是影响、控制、调节情绪情感的重要因素。人对客观对象及环境的认知比较、判断和评价不同,其情绪状态与行为也不一样。③情绪、情感也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对人的认识产生动力或阻力性作用。从二者区别来看:①认识过程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特点和内部运动规律,而情绪、情感过程则是反映了主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②认识过程是通过具体形象、动作或抽象方式等,来反映客观对象;情绪、情感是通过态度体验来反映主客体间的关系,机体变化明显。③认识过程的随意性较强,可以随意开始或停止某种认识,情绪、情感只有通道认识活动,才具有某些随意的性质。

3.心境有如下特点:①它是一种缓和而又微弱的情绪体验;②心境体验持续时间较长,少则数日,长则数年;③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如人逢喜事精神爽,似乎会使各种事物部感染上“快乐的色彩”。引起心境的原因有:①生活中的一般事件的刺激作用,如工作顺利或失误,人际关系好或不好都可引起不同心境。②带有一般性的感情色彩的表象再现回忆能导致心境发生;③人体生物节律,即体力、智力、情绪的最佳状态呈周期性变化对心境产生影响;④对心境具有决定件影响的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的心境悲观与快乐虽受自然环境与条件的影响,但主要起作用的是让会条件和人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

4.激情有如下持点:①激情是一种非常强烈的、类似狂风暴雨般的情绪,如狂喜、暴怒、惊恐等;②持续时间很短暂,发作之后、很快停止或减缓;③指向与定向性较明显,激情通常是针对某个对象而爆发的。激情产生的原出有:①生活中的重要的或重大的事件发生,如信仰破坏、亲人死亡或极端喜悦的事出现;②与自己的意向或愿望相对立而引起的心理冲突;③过度的抑制或兴奋可能导致激情产生;④超强刺激降低了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因而对皮下中枢控制减弱、皮下情绪中枢强烈兴奋的结果。 5.应激有如下特点:①应激是在突如其来的或过分危险的条件下(如失火、地震、爆炸、飞机失事等)出现的情绪状态;②在情绪两极性维度中,它是偏重于紧张与轻松这一情绪维度中的极端紧张的表现;③应激有双重作用,它能很快改变有机体的激活水平,引起情绪的高度应激化和行动的积极化,另一方面应激使人的认识狭窄,很难实现符合目的的行动,作出不适当反应;④应激状态的延续能击溃一个人的生物化学防御机制,出现一般适应综合症。应激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惊觉阶段;阻抗阶段;衰竭阶段。最后可能导致严重疾病或死亡。 6.高尚的道德情感按其内容来分有: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与荣誉感;对劳动热爱和对公共事务负责的义务感和责任感;革命的同志感、友谊感、同情感和革命人道主义情感;是非感、善恶感、正义感等。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①由某种情境感知直接引起的直觉的道德情绪体验,如自己做错了事马上觉得“不安”或“羞愧”。②由道德典范人物的形象引起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③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 7.表情动作有如下作用:①表情动作有传递信号的意义,根据外部表情动作,人们可以判断他人内心的情绪体验,因此表情也是测量情绪的客观指标之—;②人的表情是动物表情演化来的,是生存斗争适应环境的结果;③在现代,表情具有重要的社会性功能,表情动作是文明社会的一种交际手段,是人类独特的“情情言语”,是辅助言语交际的得力工具,教师运用表情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

8. (1)情绪、情感的两极性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①积极的动力(或增力)作用与消极的阻力(或减力)作用;②肯定与否定作用;③紧张与轻松作用;④激动与平静状态;⑤情绪情感的强弱两极状态等。

(2)情绪、情感对身心的影响作用:①同身心健康关系密切(如长期焦虑、忧愁、悲伤、恼怒、压抑能导致许多心因性疾病);②同智力发展关系紧密,其对人的智力发展、认识活动有积极的动力作用与调节作用;③同人的思想品德健康也关系密切,道德情感是品德结构的一个重要成分,高尚情操(即情感和操守)是良好品德的基础;④对人的行为的动力作用、对人的智力行为和工作行为起着组织与协调作用,直接影响人的工作与学习效率;⑤可以协调人的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情绪情感通过表情传送信息,彼此共鸣,达到促进人际互动的作用。

五、论述题

更多专业心理学资料下载请登录99心理论坛:bbs.99xinli.com

普通心理学教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1.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百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心境,有助于人的积极性发挥,工作与学习效率的提高;不良的心境会妨碍工作、妨碍学习、影响身心健康。良好心境是人的个性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心境养成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良好心境的基础;②宽广的胸怀、眼光远大,有助于养成良好心境;③增强生活适应能力,敢于面对现实,正视现实;④培养幽默感和恢谐心理,有助于人们缓和情绪的冲突和紧张;⑤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⑥学会协调人际关系,提供好的人际环境。⑦养成广泛而深刻的兴趣爱好,对生活充满情趣,有事业心,忠诚并热爱自己的工作;⑧注意心理卫生和保健,保持心理平衡等是养成良好心境的心理条件。

2.控制激情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激情爆发之前,有意识用理智来控制,做到“三思而后行”,用“宽容忍让”的方法或“计数方法”,来缓和激情作用;②在激情爆发之中,控制某些粗鲁动作,用言语劝告宽息,并采取合理释放、适当转移、艺术升华、自慰(甜柠檬心理或酸葡萄心理)或自控方法都有控制激情的作用;③平时多加强思想修养和自我克制的意志力的锻炼。养成涵养谦逊的品质,办事既热情又稳重.冷静地处理矛盾,有良好品德、就能有效控制激情,防止过火的行为发生。

3.高尚情操的培养和不良情绪的调适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怎样进行: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良好的情绪情感倾向性提供个人意识倾向的基础;②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③有针对性地进行不良情绪的调运适。第一,要矫正学生头脑中产生消极情感的那些错误的或半糊涂的观念;第二,不应简单禁止,应用疏导方法,辅导学生以适度节制和合理释放、升华等方法消除不良情绪的纷扰,减少其心理压力和紧张度;第三,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尊重学生的人格,消除学生的逆反与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第四,应加强正面教育.利用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第五,应辅导学生热爱生活,主动社交,积极活动,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从而获得心理上的乐趣与满足。

第十章 意志

一、单项选择题

1.意志行动的基础是

A.本能行为 B.不随意运动 C.随意运动 D.技能技巧 2.眨眼反射是

A.随意动作 B.不随意动作 C.技能动作 D.条件反射动作

3.意志行动心理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和

A.确定目的 B.动机冲突 C.制定计划 D.执行决定

4.与顽固执彻、见异思迁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 B. 自制性 C. 果断性 D.坚韧性

5.机敏、迅速、合理地处理问题的品质是

A. 自觉性 B.自制性 C. 果断性 D. 坚韧性 6.“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下列哪种目标冲突?

A. 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 趋避式冲突 D. 多重趋避式冲突

7.某个毕业生选择职业时,多个单位可供选择,举棋不定属于

更多专业心理学资料下载请登录99心理论坛:bbs.99xinli.com

普通心理学教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A.双趋式冲突 B.双退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8.“前怕狼,后怕虎”是下列哪种意志品质弱的表现?(B)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9.人的良好意志品质特征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

A.勇敢性 B.顽强性 C.坚定性 D.坚韧性

二、填空题

1.意志行动是以 为基础的。

2.意志是人自觉地 ,调节支配行动,克服 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3.意志行动过程主要包括 和 两个阶段。 4.良好意志品质的特性有自觉性、 、 、坚韧性。

5.目标冲突主要有 , ,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等四种。 6.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 和 。 7.与果断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 和 。

三、名词解释 1.意志 2.动机 3.双趋冲突 4.双避冲突 5.趋避冲突 6.自觉性 7.果断性 8.自制性 9.坚韧性 四、简答题

1.意志行动有哪些特点?

2.简述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3.人的意志品质有哪些差异?

五、论述题

1.在教育过程中怎样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2.为什么说采取行动、实现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关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D 5.C 6.A 7.D 8.B 9.D

二、填空题 1.随意运动

2.确定目的 困难

3.采取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阶段 4.果断性 自制性 5.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6.盲目性 独断性 7.优柔寡断 草率决定

更多专业心理学资料下载请登录99心理论坛:bbs.99xinli.com

普通心理学教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三、名词解释

1.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3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4.一个人同时遇到两种都想躲避的威胁,而他又必须接受其一,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5.一个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这种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

6.意志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

7.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8.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9.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四、简答题

1.人的意志行动有以下四个特征:①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②意识对活动的调节支配作用,使人能按自觉的目的去改造世界,这种调节作用表现在行为发动和制止以及改变行为的方向方面,也表现在调节内部和外部行为两个方面;③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特征之一,战胜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意志目标的实现过程;④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随意动作是由意识指引的活动、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的动作,是意志行动的必要组成部分。

2.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六个具体环节。一是采取决定阶段(或制定计划阶段),具体包括三个环节:①动机的斗争,选择正确的强度,适宜的动机;②目的(或目标)冲突与正确目的的确立;③行动方法与策略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再确定行之有效的行动计划。二是执行计划(或决定)阶段,具体也包括三个环节:①克服困难、障碍和干扰,使计划得到实施;②在执行中发现计划与现实脱节,必须实事求是修定计划;③目标达到,计划完成后,还应提出新的目标,采取新的决定。

3.意志品质的差异在个体身上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①自觉性差异。具有自觉性的人,行动受正确动机驱使,相信自己的目的是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能独立自主地达到目的。相反是盲目或盲从,缺乏信心与主见,易被暗示或独断专行。②果断性差异。具有果断性品质的人,反应机敏,深思熟虑,当机立断;相反是优柔寡断或冒失、轻率。③自制力差异。有自制力或自制力强者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支配自己的行动。相反,控制不住激情与冲动,对行为的自我约束力差。④坚韧性差异。具有坚韧性品质的人,表现出坚定性、坚持性、顽强性、恒心与毅力。相反是顽固性。

五、论述题

1.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①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学生的一切行动都受—定的动机和目的调节支配,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动机教育,不断提高其动机水平,有利于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②严格管理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校纪、校规和课堂规则教育;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及遵守活动规则的教育;良好班风、校风教育;严格检查与强化教育等,对自觉守纪,自制力增强都有积极作用。③引导学生在行动中锻炼、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④针对个别差异,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如对盲目性强易受暗示的学生,加强目的动机与自觉性、责任心教育,对冒失、寡断的学生加强果断与沉着品质培养,对胆怯者加强勇气与自信心培养;对缺乏耐心毅力者,加强恒心毅力培养等都是必要的。⑤启发学生自觉,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2.制定计划之后,只有付诸行动和实践,意志行动才算完成。(1)在行动中会碰到更大的困难,困难来自主客观两个方面,只有克服困难,采取有效的行动,才能推动意志行动过

更多专业心理学资料下载请登录99心理论坛:bbs.99xinli.com

普通心理学教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程顺利进行。(2)行动过程与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制定的计划是否正确与合适的标准。通过行动,实事求是,调整修定计划,也是意志行动过程的一个环节。(3)只有通过行动,实现目标,才可能提出新的奋斗目标。任何空想与纸上谈兵是意志薄弱的表现。可见采取行动,实现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关键。

第十一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一、单项选择题

1.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与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

A.需要 B. 动机 C.兴趣 D.爱好

2.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A.生理与安全 B.社交与尊重 C.求知与审美 D.自我实现

3.在动机的分类标准中,按需要种类不同,动机可划分为

A.生理性与社会性 B.高尚和低级 C.长远与短暂 D.主导性相辅助性 4.根据需要的起源不同,需要可分为

A.生理与社会需要 B.物质与精神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成就与交往需要 5.兴趣的稳定性是下列哪种品质特性?

A.指向性 B.广度 C.持久性 D.效能

6.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困难作业,最佳动机水平

A.适中 B.偏低 C.偏高 D.不定

7.根据归因理论、下列哪种选项能增强成功的动机?

A.失败是能力太差 B.失败是不够努力 C. 失败是任务太难 D.成功是任务太容易 8.强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巴甫洛夫与斯金纳 B. 比奈与西蒙

C.艾宾浩斯与詹姆斯 D. 韦克斯勒与布鲁姆

10.根据成败归因理论,个体把成功归为自己的努力,这种归因属于

A. 内部的稳定归因 B. 内部的不稳定归因 C. 外部的稳定归因 D. 外部的不稳定归因

11.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称为

A. 认知的内驱力 B.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 附属的内驱力 D. 胜任的内驱力

二、填空题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尊重需要和 五个层次。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 也称为爱和归属(或隶属)的需要。 3.人的需要从起源不同可分为生理需要与 ,从指向的对象(或内容)不同可分为物

更多专业心理学资料下载请登录99心理论坛:bbs.99xinli.com

普通心理学教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到气质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虽然气质类型与精神病症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但是神经类型的不平衡状态,容易引起燥狂症状或抑郁症状。了解这点对预防精神病有积极作用。另外,许多学者发现A型性格的人(即胆汁型气质)容易患心脏病,了解这些,对身心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有一定的调适和适应作用。③气质与职业选择。实践表明,有许多职业对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适应。但也有不少职业对人的气质类型有特殊要求,气质类型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④气质与人际关系。同质吸引,表明气质类型相同者关系和谐;互补吸引,表明气质类型不同的人,在交朋友、组成班子或组成家庭关系较协调。⑤气质与教育、管理工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管理不仅指能力和性格的差异而言,对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同样适用。

第十三章 性格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个性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2.—个人行动目标明确,行为一贯主动,其性格类型是

A.情绪型 B.意志型 C. 理智型 D.混合型

3.“自私与秉公、勤劳与懒惰、自负与自卑”等是对人的哪种性格特征的描述?

A.态度特征 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 D. 理智特征

4.“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两种类型”是谁提出的?

A.荣格 B.斯普兰格 C.魏特金 D.阿德勒 5.“处事谨慎、深思熟虑、顾虑多、遇事缺乏决断力、交际面狭窄”的人属于

A.内向型性格 B.外向型性格 C.情绪型性格 D.意志型性格

二、填空题

1.性格是一个人的稳固 和习惯性的 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2.性格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 、意志特征和 。 3.个性的核心成分是 ,它是与人的 相连的,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

4.斯普兰格将人的性格区分为理论型、经济型、 、社会型、 和宗教型六种。 5.弗洛姆将性格分为 和个人性格两个部分;分为生产的倾向性和 两大类型。

三、名词解释 1.性格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理智特征

四、简答题

1.气质与性格有何区别与联系?

2.性格主要分哪些类型?其划分的依据(或标准)是什么? 3.性格结构有哪些成分(或特征)?

更多专业心理学资料下载请登录99心理论坛:bbs.99xinli.com

普通心理学教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五、论述题

1.分析一个人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2.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C 5.A

二、填空题

1.态度 行为方式 2.情绪特征 理智特征 3.性格 道德

4.权力型(政治型) 审美型 5.社会性格 非生产的倾向性

三、名词解释

1.性格是个体稳固态度和习惯性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3.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

四、简答题

1.气质和性格是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其联系方面有:①二者都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都具有稳定和个别差异性的特点。②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③气质能影响性格形成的快慢,在性格上打上气质的烙印与色彩。性格也能逐渐改变人的气质。其区别在于:①气质是不受内容制约的动力性特征,性格是态度和行为的特点;②气质是带自然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社会性个性心理特征;③气质无好坏社会评价,性格有好坏社会评价意义;④相对而言气质的可塑性小,性格可塑性大;⑤年龄越小气质起作用越大,成人后性格在个性结构中有核心意义。

2.性格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如下类型:①按知、情、意等心理机能在性格中占优势地位与表现程度不同,机能类型说,把人分为情绪型、意志型、理智型和混合型。②按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或外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型与外向型。③根据个人竞争性的不同,把人的性格分为优越型与自卑型。④按照信息加工,认知方式的不同,把人的性格分为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⑤按照社会文化观和人的价值取向不同,将人的性格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等。

3.性格结构包括如下成分(或特征):①性格的态度特征:有对他人、集体态度;对学习、劳动、工作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②性格的意志特征:自觉性、自制力、果断性、坚韧性等。③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情绪强度、稳定性等。④性格的理智特征:含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方面的特点。

五、论述题

1.性格形成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①家庭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上各种关系通过家庭影响儿童,在他们幼小心灵里,打上深深的烙印。家庭成员的性格、人际关系与家庭气氛、教养方式与父母的榜样作用、儿童的家庭地位,都会影响人的性格的形成;②学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与教学活动,教师的为人师表与教书育人、学校的班集体以及校风、班风和学风等影响学生的性格;③长期从事的特定职业、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方式等对其性格形成都有重要影响。 除上述途径影响外,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心理条件有:①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中间环节;②动机的泛化和系统化,以及相应行为方式的巩固,形成理想与

更多专业心理学资料下载请登录99心理论坛:bbs.99xinli.com

普通心理学教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信念,是养成良好性格的又一必要条件;③解决一系列心理矛盾(新旧认知矛盾、认识与行为矛盾、新旧行为习惯的矛盾)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条件;④自我调节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结合,随时随地都在塑造个人的性格。

2.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应注意如下方面:①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信念,也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发展。②注意榜样教育的作用。家长和教师注意言传身教,发挥榜样、威信和示范作用,在学生良好性格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榜样教育还体现在英雄形象和先进典型教育方面。③集体教育在良好性格形成中的作用。良好的班集体的建立,优良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合成为学生良好性格发展的推动力量。④个别指导。性格形成上不仅有一般特点,也存在个别差异。只有针对学生性格的不同类型以及学生性格的优点与弱点,实施教育收效才好。⑤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接受正确道德原则的指导;使道德原理转化为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矫正不良行为的有效途径。学生的社会实践包括各种形式的劳动、社会政治活动、军事训练活动、科技活动等。

第十四章 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选项是特殊能力

A.认知能力 B.观察力 C.交往能力 C.记忆力 2.下列哪种选项是一般能力

A.注意力 B.计算能力 C.节奏感 D.音乐鉴赏力 3.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记忆力 B.思维力 C.观察力 D.注意力

4.下列哪种选项是韦氏智力量表中言语分量表

A.完成图片 B.积木图案 C.实物组合 D.数字记忆广度 5.世界上最早的智力量表是

A.韦克斯勒量表 B.比纳-西蒙量表 C.斯坦福-比纳量表 D.瑞文推理量表 6.在全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A.常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无规则

7.狼孩的心理障碍说明了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遗传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 D.家庭教育

二、填空题

1.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 、使活动顺利完成的 。 2.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是 。

3.人的多种 的独特组合称为才能,才能的最高发展又称为 。

4.能力的类型差异中,在知觉方面可分为综合型、 和 。 5.在能力发展的因素中,遗传素质起 作用, 起着主导作用。 6.智力测验的基本条件是 、信度、效度和施测评分的 。

更多专业心理学资料下载请登录99心理论坛:bbs.99xinli.com

普通心理学教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7.韦氏智力量表主要包含了 和 两个分量表。

8.韦氏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将 智商改成为 智商。 9.智力即一般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 、记忆力、 和想象力。 10.吉尔福特从内容、 和 三个维度上对人的智力因素进行了分析。 11.卡特尔发现一般智力因素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即 和 。

三、名词解释 1.能力 2.潜在能力 3.才能 4.天才 5.一般能力 6.模仿能力 7.创造能力 8.流体能力 9.晶体能力 10.认知能力 11.信度 12.效度 13.常模 四、简答题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如何? 2.能力与遗传素质的关系如何? 3.能力测验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4.简要说明人的能力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1.举例说明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分析说明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D 5.B 6.A 7.C

二、填空题

1.活动效率 个性心理特征 2.思维力 创造力 3.能力 天才

4.分析型 分析综合型 5.物质前提 教育 6.常模 标准化

7. 言语量表 操作量表 8. 离差 比率 9.注意力 思维力 10.操作 产物

11.流体智力 晶体智力

三、名词解释

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潜在能力是指个人能力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外部环境或教育条件许可时,可以发

更多专业心理学资料下载请登录99心理论坛:bbs.99xinli.com

普通心理学教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展成为现实能力。

3.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

4.有些人的多种能力在活动中达到了最完备的发展与结合,能够高水平、创造性地完成多种活动任务,或完成某一领域中人们通常难于完成的特殊活动任务,这种人被称为天才。 5.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它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

6.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再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7.创造能力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8.流体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式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而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先天秉赋。

9.晶体能力是指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

10.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11.信度是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也可称作可靠度。 12.效度是指所测验的结果是不是所要测量的东西。

13.常模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它是依据测验适用对象总体的平均成绩来确定的。

四、简答题

1.能力、知识、技能是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从其联系来看:①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技能的形成,而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则能推动和促进能力的发展;相反,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会造成能力发展的巨大障碍;②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又是以一定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往往制约掌握知识以及形成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灵活性和巩固程度。从其区别来看:①三者概括水平不同,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概括对象是客观事物;技能是对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对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心理活动水平的概括。②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基本属于心理活动过程范畴,而能力是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③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热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2.遗传素质和能力的关系如下:①遗传素质是人生来具有的通过生物性遗传获得的解剖生理特性。②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没有这个自然前提,能力发展会出现障碍。③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能力的发展,决定能力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实践(家庭、环境,教育),其中教育则起主导作用。④素质不是能力的直接生理机制。在遗传素质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及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则是能力的直接生理机制。

3.能力测验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①常模是解释测验结果(分数)的依据:通常用平均数和标准差标志。②信度是指—个测验量表(工具)可靠的程度。—般用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来表示信度的高低。③效度是—个测验希望测量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与准确程度。也用相关程度来表示。④施测程序与记分标准化。评分要客观、准确、经济、实用等。

4.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①能力的类型差异,知觉方面有综合型、分析型和分析综合型;记忆方面有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差异,以及直观形象记忆型、词的抽象记忆型和中间记忆型差异;言语和思维方面有生动的思维言语型、逻辑的思维言语型和中间型差异等。②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智力超常、智力低常、智力平常的差异。③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有智力早慧、中年成才和大器晚成之分。④其他还有性别与职业等特征方面的能力差异等。

五、论述题

1.能力形成的条件主要有:①遗传因素与营养条件。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发展的自然前提,婴幼儿期是身体和脑发言最快时期,营养会影响神经系统及大脑的发育,从而影响人的能力发展。如先天愚型头颅畸形等遗传疾病会使入弱智;婴幼儿营养不良会不同程度影响智力落后。②早期经验。学前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婴幼儿的早期经验(言语能力、动作能力、观察能力)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生动刺激有益于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与成人交往机会频繁有利于儿童的言语能力发展;完全隔离环境,心理发展会受到严重障碍;

更多专业心理学资料下载请登录99心理论坛:bbs.99xinli.com

普通心理学教学习题及答案详解

及早进行辅助性教育,可使某些心理障碍明显减轻。③教育与教学。教育对能力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不仅使儿童获得前人的知识经验,而且通过教育唤起儿童心理能力的发展。④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智力和各种特殊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础。⑤勤奋与其他主观心理条件。天才在于勤奋,要获得能力较完备的增长,没有主观的勤奋努力是根本不可能的。⑥兴趣与爱好等其他非智力因素都是促进个人能力发展的必要心理条件。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重视早期教育,适时进行早期教育。早期教育要按教育与心理规律办事,要重视观察力、动作协调、言语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要纠正在早期教育中过分重知识学习与强制儿童进行专业训练的不良倾向;要重视和发展智力与能力,对超常的儿童给予特殊培养。②通过教学活动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与教育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又要传授学习知识与训练技能的方法,采用启发式与“发现学习法”,让学生自己思考、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纠正单纯传播知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重视学生素质的综合而又全面的发展。③在课外与校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爱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好动是青少年的重要特点,有益的活动可以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培养品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良好兴趣品质的养成和认识能力与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特殊能力发展与专门人才的发现。因此学校及社会应创造良好条件,重视课外校外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④注意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实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对超常儿童应在全面教育的基础上,合理而又适当地对其进行加速与加深学习;对常态范围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多关心,多帮助,实施具体辅导;对所合中学生应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发展其特长。实践证明,在班级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施教、分类推进、个别指导,有助于提高因材施教的效果。

更多专业心理学资料下载请登录99心理论坛:bbs.99xinli.com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qm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