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

更新时间:2023-11-26 16: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目 录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1) 一、扇形统计图

单元计划 ?????????????????????????????????(6) 1、 扇形统计图 ??????????????????????????????(7) 2、 统计图的比较 ?????????????????????????????(9) 3、 单元测评 ???????????????????????????????(13) 二、圆柱和圆锥

单元计划 ?????????????????????????????????(14) 1、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15) 2、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8) 3、 圆柱的体积 ??????????????????????????????(23) 4、 圆锥的体积 ??????????????????????????????(29) 5、 整理与练习 ??????????????????????????????(33) 6、 单元测评 ???????????????????????????????(37)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单元计划 ?????????????????????????????????(38) 1、 转化的策略 ??????????????????????????????(39) 2、 假设的策略 ??????????????????????????????(41) 3、 单元测评 ???????????????????????????????(45) 四、比例

单元计划 ?????????????????????????????????(46) 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47) 2、 比例的基本性质 ????????????????????????????(51) 3、 解比例 ????????????????????????????????(53) 4、 比例尺 ????????????????????????????????(55) 5、 比例尺的应用 ?????????????????????????????(57) 6、 面积的变化 ??????????????????????????????(59) 7、 单元测评 ???????????????????????????????(61) 五、确定位置

单元计划 ?????????????????????????????????(62) 1、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63) 2、 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69) 3、 单元测评 ???????????????????????????????(71)

本课时第1页 共1页 全册第 页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六、正比例和反比例

单元计划 ?????????????????????????????????(72) 1、 正比例 ????????????????????????????????(73) 2、 反比例 ????????????????????????????????(78) 3、 练习十一 ???????????????????????????????(80) 4、 大树有多高 ??????????????????????????????(82) 5、 单元测评 ???????????????????????????????(84) 七、总复习

单元计划 ?????????????????????????????????(85) 1、 数与代数 ???????????????????????????????(87) 2、 图形与几何 ??????????????????????????????(102) 3、 统计与可能性 ?????????????????????????????(113) 4、 制定旅游计划 ?????????????????????????????(117) 5、 绘制平面图 ??????????????????????????????(118)

本课时第2页 共2页 全册第 页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2015—2016学年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二、教材简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扇形统计图、百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与技能:

(1)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

(2)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3)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4)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觯决问题。

(5)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6)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

本课时第1页 共3页 全册第 页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学期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数学,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重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能应用“转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②在探索和理解百分数的计算方法,比例的基本性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③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4、质量目标:

各单元测试平均分达83以上,期末质量验收平均分达85以上,优秀率、及格率分别达40%及95%以上。 四 、具体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⑴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⑵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⑶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⑷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⑸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⑴开展帮教结对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⑵对基础较好学生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力开展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适时开展

本课时第2页 共4页 全册第 页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小型多样的数学竞赛,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

⑶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后多关心学困生,他们的作业尽量面批。 ⑷每堂课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较难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课后设计选做题,让优等生做,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 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六、教具准备

小黑板 口算卡片 多媒体课件等。 七、教学时间安排

全册教科书共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包括29课时的总复习)和12课时的单元测评,总课时72课时。各单元的具体课时安排大致如下:

扇形统计图 3课时 圆柱和圆锥 10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3课时 比例 6课时 面积的变化 1课时 确定位置 3课时 正比例和反比例 4课时 大树有多高 1课时 总复习 29课时 单元测评 12课时

本课时第3页 共5页 全册第 页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八、教学进度表 周 次 1 日 期 单元名称 教 学 内 容 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2 2.29-3.4 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 单元测验和讲评 圆锥、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侧面积 3 3.7-3.11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 4 3.14-3.18 整理与练习 单元测验和讲评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 单元测验和讲评 课时 2 1 2 1 1 1 4 1 2 2 3 2 6 3.28-4.1 第四单元 比例 7 4.4-4.8 比例尺及其应用 面积的变化 单元测验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1 1 1 1 2 1 2 清明节放假一天 备 注 2月25日上课 2.22-2.26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5 3.21-3.25 8 4.11-4.15 第五单元确定位置 确定位置 单元测验 3 2 本课时第4页 共6页 全册第 页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 9 4.18-4.22 第六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10 4.25-4.29 反比例的意义 大树有多高 单元测验和讲评 正比例图像 反比例的意义 1 1 1 1 1 2 五一放假1天 期中考试 11 5.2-5.6 总复习数与代数 5 12 5.9-5.13 数与代数 5 13 5.16-5.20 七、总复习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5 14 5.23-5.27 图形与几何 4 六一开展活动 15 5.30-6.3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可能性 制定旅游计划 绘制平面图 绘制平面图 复习迎考 期末考试 4 端午节放假一天 16 6.6-6.10 5 1 17 6.13-6.17 18-19

6.20-7.1

本课时第5页 共7页 全册第 页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编排。扇形统计图不仅表示各个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侧重于用同一个圆里的大大小小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教学扇形统计图,要使学生认识它的特点。了解它的用处,能够看懂统计图所呈现的数据信息,能够利用统计图给出的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不同,体会根据数据内容合理选择统计图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不要求制作扇形统计图。因为制作扇形统计图需要扇形的知识,要计算扇形的圆心角,而小学数学只简单认识扇形,不教学画扇形,所以小学生不具备制作扇形统计图的知识与能力。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例1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并利用图中的百分数;例2比较三种统计图,了解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各自的特点;能根据要呈现的数据内容,选择适宜的统计图

练习一配合两道例题的教学。第1、2、3题配合例1,以认识扇形图,看懂其中的数据信息为主,比例1及其“练一练”的要求稍高一些。第4题配合例2,教材编排这道题,有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呈现数据的意图。第5、6、7题是综合练习题。本单元最后安排的“动手做”,是以“反应速度”为内容的游戏活动,是用统计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数据活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进一步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信息。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出的扇形统计图分析数据所反映的一些简单事实,能作出一些简单的推理与判断,进一步认识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课时安排:5课时

1、 认识扇形统计图 1课时 2、 统计图的选择 1课时 3、 扇形统计图练习课 1课时 4、 单元测评 2课时

本课时第6页 共8页 全册第 页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主备人: 张亚林 授课人: 全册第 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扇形统计图,教科书第1--2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第 1 课时 单元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简单分析 扇形统计图。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描述数据特点。 教学难点: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教具准备:PPT课件 扇形统计图 圆规 直尺等 教学程序:

首备设计 一、复习引新 1、复习旧知。 提问: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出示扇形统计图。说明: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扇形统计图)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各表示的什么意思?说明:扇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1、议一议。 出示例1的扇形统计图。问:这个统计图上都有什么特点? 出示讨论提纲:(1)圆代表( );(2)扇形代表( );(3)扇形的大小反映( );(4)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 )。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算一算。 出示信息: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请算出,并填入表中。 本课时第7页 共9页 全册第 页

二次备课记录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地形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高原 面积/万平方千米 3、比一比。(练一练) 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 随机出示扇形统计图: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进行国情教育。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提问:每个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各个扇形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2、练习一第2题。 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估计各扇形区域与花生米果盘区域的大小关系,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哪些认识?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3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时第8页 共10页 全册第 页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主备人: 张亚林 授课人: 全册 第 2课时 教学内容: 统计图的比较 教科书第2-4页例2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4题。 第 1课时 单元第 2课时 教学目标:

1、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程序:

首备设计 一、复习导入 1、 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 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出什么?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 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初步理解(出示例2) 引导学生观察例2中3个统计图,体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的特点和作用。 提问: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引发学生思考。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统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进一步提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结合刚才的分析,巩固理解根据要统计的特点和统计图的特点两者结合来选择。) 2、分析问题 学生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 全班汇报交流,并适时的总结。 3、巩固应用 出示第4页的练一练。 本课时第9页 共11页 全册第 页

二次备课记录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统计图,并说出分别要统计的内容和统计的特点。再一次的归纳总结出三种统计图的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4个问题。 明确:统计图的选择可以不唯一,选择的关键是要根据我们想了解的内容和统计图各自的特征,作出适当选择,以达到清晰、直观地描述数据的目的。 三、巩固新知 做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先观察1、2两小题中统计表的内容和特征,再根据数据完成下面的两幅统计图。(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观察和辅导) 根据刚才的统计,分析下面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1、你知道怎样选择统计图吗?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五、布置作业 做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时第10页 共12页 全册第 页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主备人: 张亚林 授课人: 全册第 3课时 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练习课 完成练习一第5--7题 第1课时 单元第 3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2、通过练习,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3、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程序: 首备设计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价归纳。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 打球 听音乐 看小说 其他 人数 80 68 74 56 23 C.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身高/cm 125 129 135 140 150 153 A用( )统计图 B用( )统计图 C用( )统计图 2、练习一第5题。 王阿姨在一块蔬菜地里种植了4种不同的蔬菜,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布如右图。其中黄瓜的种植面积是80平方米,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品种 合计 黄瓜 韭菜 萝卜 番茄 种植面积/平方米 3、练习一第6题。 出示题目 先观察分析上面的两个统计图,理解统计的内容与统计图的选择,接着算一算,本课时第11页 共13页 全册第 页

二次备课记录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画一画,完成下面的两个统计图。(体会扇形图和条形图既有不同,也有内在联系) 提问:表示同一组数据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从中各能获得哪些信息? 4、练习一第7题。 先确定课题和设计调查方案;接着开展调查,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然后分析数据,评价自己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最后拓宽研究课题,重新设计调查方案,开展新的统计活动。(如时间不够可作课外完成) 5、 动手做。 4人一组进行活动,每人轮流做6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练习课 教学反思

本课时第12页 共14页 全册第 页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一 单元测试或 测试 授课人: 全册第 4、5 课时 班级人数 参考人数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教 与 学 质 量 分 析 题目要求 总分 均分 分值 及格率 优秀率 改进措施 分数段情况:85分以上 人;60-84分: 人;60分以下 人 存在问题或突出优点

本课时第13页 共15页 全册第 页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②全班交流: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再展平。 ③小组合作探究: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听清要求:先独立剪开商标纸展开,再观察展开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接头处忽略不计。 ④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指名上台拿着学具汇报,生。(师再追问:通过刚才同学的汇报,我们知道了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呀?学生回答,师适时板书) ⑤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再次追问:为什么?(补充板书) ⑥小结:你们真不错,巧妙地运用化曲为直,探讨发现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①现在请你计算一下这罐椰子汁所用商标纸的面积(出示椰奶罐的底面周长约是 厘米,高约是 厘米)你是怎样算的? ②解决例2: 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直接告诉你底面周长,例如怎么算?学生独立做在书上,指名一生板演,集体反馈。 ③思考:要求一个圆柱的侧面积,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④小结:如果没有直接告诉底面周长,应用已知直径(或半径)求周长的方法,然后求侧面积。 (二)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①动手贴出圆柱表面积:拿着实物,光这样一个侧面能装饮料吗?还需加上(两个底面)我们把这个圆柱饮料罐各部分一一展开粘在纸上(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发现两种常见粘法)交流展示,最好这样放。 看着圆柱展开图,让它在头脑中动起来(长方形的长等于?宽等于?)这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想象出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指着图,由这些些部分组成了圆柱的表面积,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板书) ②动手画出圆柱表面展开图:下面我们要画圆柱的展开图,画前先算一算,学生算好后回答,师板书。 要求画在书上的方格纸上,友情提醒:一要想要画出圆柱的哪几个面?二要注意每个方格纸边长厘米,根据算的数据合理布局。(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作评价) 本课时第19页 共21页 全册第 页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3、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①例3中的圆柱表面积会算吗? 独立做在书上,交流反馈:每步求出的是什么?指出:解答时为清楚最好分步算出各部分面积。 ②出示易拉罐的数据,图例:半径:2.5厘米,高:12厘米,求铁皮用料。 ③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三、应用练习,巩固深化 过渡: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圆柱体实物,你会根据实际算出它们要求的面积吗? 1、教材第12页“练一练”(理解题意要求的是圆柱的哪部分面积后独立做) 2、练习二第6题。(通过填表帮助学生进一步区分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三个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算法;整理侧面积、底面积与表面积之间的联系,使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思路更加清楚) 四、全课总结,认识升华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4、5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时第20页 共22页 全册第 页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练习课

主备人: 张亚林 授课人: 全册第 8 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练习二第14页第7-12题。 第 1 课时 单元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白板 教学程序:

首备设计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二、实际应用 1、练习二第7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需要白铁皮多少平方米”是求几个面的面积?(侧面积)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3)集中分析评讲。 2、练习二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9题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练习二第10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这个“博士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求哪些面的面积? (3)学生自主完成。 (4)集体评讲,注重后进生辅导。 5、练习二第11题 (1)学生读题。 (2)提问:要想求“这根花柱上一共有多少朵花必须先求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 6、练习二第12题 (1)学生读题。 本课时第21页 共23页 全册第 页

二次备课记录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2)引导思考。 (3)集体练习 7、练习二思考题(学有余力学生完成。) 引导思考:截成3段截了几次?一共多了几个面?几个什么样的面?那么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呢?如果截成4段、5段会做吗?接下来学生练习。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对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四、课堂作业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时第22页 共24页 全册第 页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四课时 圆柱的体积

主备人: 张亚林 授课人: 全册第 9 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的例4和第16页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第1~3题。 第 1 课时 单元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进程,掌握圆柱体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渗透、体验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PPT课件 圆柱等分模型 教学程序:

首备设计 一、联系旧知,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呈现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提问:这几种立体的体积你都会求吗?你会求其中哪些立体的体积? 启发: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猜想一下:圆柱体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怎么算? 3、引入: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教学例4 1、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4的三个立体,提问: ⑴这三个立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⑶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吗?为什么? 2、实验操作 ⑴谈话:大家都认为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是相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积乘高。那用什么办法验证呢?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醒: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我们能不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本课时第23页 共25页 全册第 页

二次备课记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qlt.html

微信扫码分享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