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能乒乓球教学

更新时间:2023-04-22 02:3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课程:运动技能

老师:胡柏平

学生:林令华

学号:110729

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

运动技能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乒乓球教学 摘 要:乒乓球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技术技能的掌握要由浅入深地进行,学到的知识技能如果不练习巩固就会遗忘和消退。在乒乓球教学与训练中,要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人体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合理安排训练的计划,才能更好的提高乒乓球教学的质量和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乒乓球教学;运动技能;技能定型;教学质量

运用运动技能,首先要弄清楚“运动技能”的概念是什么?运动技能形成的机理?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来进行分析,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它的发展和提高,有赖于对人体技能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其本质是在大脑皮质中建立复杂的、连锁的和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运动条件反射建立后,还必须在刺激的作用下,机体方能产生反应。运动技能初步形成后,动作可能表现的很吃力,紧张、不协调、不连贯,甚至还可能会有多余动作和较严重的错误出现。这是大脑皮层处于兴奋过程的扩散阶段,神经活动还处于泛化阶段的原因。因此,人体的本体感受器就在不断地将动作完成情况反馈的信息传入小脑。经小脑处理,再将原有的正确信息和传入的反馈信息加以整合、比较,再及时发出校正信号,经过反复练习,最后形成运动技能。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不只是实现动作的简单过程,而是通过人体各系统间相互调节,密切配合,共同实现的。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必须了解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以及人体各器官的活动过程,它们之间的调节控制作用以及对人体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和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理效应。实践证明,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掌握必须经历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过程,其实质则是以大脑皮质活动为基础,建立运动条件反射的动作过程,这一过程的建立、形成、巩固和发展有其特定的阶段性变化和生理规律。根据动作或技术建立的复杂程度一般可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即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巩固阶段。这三个阶段其实质是大脑皮质细胞由较强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步调节到兴奋与抑制过程较为适宜的状态,使运动条件反射暂时性联系不断强化和巩固,最终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的过程。

运动技能在乒乓球技术教学的运用

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后,要将运动技能运用于教学中,就必须根据运动技能规律的各个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技术教学的良好效果。因此,在乒乓球技术的教学中,也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来进行。

1、初步掌握动作阶段

这个阶段正处于泛化阶段,学生大脑皮质部位的兴奋和抑制较广泛,不集中,表现为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准确,易出现多余动作且动作很费力。这在生理上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神经活动处于泛化阶段的原因。导致不该参加活动的肌肉也参加了活动,使得动作的完成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不准确。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一般采用简单技能教学方法。简单技能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心理上的特点是通过视知觉,观察教师示范动作的主要结构,并进行模仿练习。

2、改进与提高动作质量阶段

这个阶段大脑正处于分化阶段,此时学生大脑皮质内的兴奋和抑制相对集中,神经对肌肉的控制相对准确,错误和多余动作也减少了,基本学会了动作。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比较注意以建立完整动作技术的运动表象为手段,以肌肉的运动感觉为反馈因素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巩固正确的技术动作。此阶段要求学生的动作要规范化,让他们多思考和分析自己的动作,同时要求学生改进在动作细节中出现的错误,强调不仅要将主要环节做正确,而且还要注意动作的每一个细节,并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对普遍存在的典型错误,集中讲解、示范并分析,对个别的错误动作进行个别纠正。对学生所做的动作及时用语言肯定或者否定,并用正误示范对比的方法,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动作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并进行正确动作的强化练习。这样就可以促进分化的发展。

3、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

这个阶段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已经更加集中,内抑制相对巩固,形成了较稳定的动力定型。学生的动作细节更加完善,准确熟练的程度不断提高,能迅速、轻松、协调、自动化地完成动作,并能随机应变,灵活自如地运用动作技术。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首先是要使学生建立起对技战术概念的认识,了解技战术的组合方法,逐步建立相应的技战术意识。可采用直观演示手段并结合语言阐述,使学生明确不同技战术的运动时机和方法。在教学和训练中,要进一步完善动作细节,提高动作质量;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较大的运动量,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身体训练水平,适应动作技能发展的需要;要增加练习的难度,可采用比赛的方法进行练习,提高运用动作技能的能力。练习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要达到完善的程度,还要取决于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训练的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条件。任何一个动作如果不反复练习,就不可能掌握,更不能达到熟练和自动化的程度。要重视运用“精讲多练”的原则。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通过教学比赛,发现不足,针对在比赛中出现的缺点与不足,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专门的训练,提高在比赛中处理各种球的能力,

以增强控制比赛的能力。

4、技能定型阶段

4.1泛化阶段

所谓泛化阶段的形成,是由于学生在练习中,击球时用力的肌肉收缩和放松不协调。不该用力的肌肉也参与动作,大脑皮层运动中枢部位兴奋点广泛扩散的结果。在练习的最初阶段。正确的肌肉感觉很不清晰。动作与来球不相适应,学生在打球时感到很别扭,特别是那些以前没经过正规训练而形成不正确动力定型的学生更是如此。要克服掉他们的错误动作更加困难,而从来没有接触过乒乓球的学生,其动作的可塑性就较好,这就是为什么说克服一个旧动作要比学习一个新动作更难的缘故。例如:教学生正确的握拍法,那些从来没拿过球拍的学生就比曾打过球而又握拍错误的学生掌握得快。

从击球效果来检验,在泛化阶段,学生击球的命中率低,不是下网就是出界。而且,下网和出界没有规律,分不出哪一个多或哪一个少。这是因为正确动作的概念尚没有建立,还没有从错误动作中分化出来的缘故。

在泛化阶段,教师采用以下教育方法:

从降低学生练习的难度入手,有利于学生缩短泛化阶段的时间;

①徒手练习法。即在上台练习之前,先做模仿击球动作的练习,初步获得动作过程的肌肉感觉,一但上台练习就可以凭这种肌肉感觉把击球动作做出来,这实质上是正规练习的一种过渡性练习。

②分解练习法。即把一个较复杂的完整技术动作由易到难地分解为几个步骤,按顺序一步步地完成,最后达到完整地完成。例如:在学某个动作时,先教手臂摆动动作,再以此为基础教与上体的配合,最后,再串以步法移动。

③节奏练习法,即固定击球时间,使完整动作过程与来球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形成节奏。例如,要求学生先摆好击球前的引拍姿势,教师用固定的速度供球,令学生见到球一从本方台面弹起就进行迎击来球的动作。

④多球练习法。由于增加了练习密度,使学生集中时间反复练习某一动作,教师供球的落点固定,有利于在短时间内较快形成正确动作技能。

4.2分化阶段

通过教师深入指导,学生反复练习,肌肉感觉和球感与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相应部位信息的往返传递和调整,使运动中枢的兴奋点向准确的部位集中,而不该收缩的肌肉支配部位兴奋点受到抑制,形成了分化抑制,这就使动作技能形成过程进入分化阶段。

在分化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正确地击球动作,肌肉感觉清晰了,而且,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球感,肌肉用力和放松协调,动作也不感到别扭了。因此,击球的命中率显著提高,失误减少,但是学生仍然要有意识地记忆动作过程的细节,不能分心。通过记板数的达标测验结合技评观察,可以确定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是否已经进入分化阶段。分化阶段教师应采用以下练习方法,来进一步使动作达到巩固提高:①完整练习法。只有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才符合实际比赛要求。除非在练习中又发现某些错误需要分解动作练习以外,在分化阶段,应从完整练习中善于识别错误动作,一旦出现就立即纠正。一般地讲,击球效果好的动作即正确动作,当学生经常击球失误时,应立即停下来回忆正确的动作细节,以便纠正。②预防与纠正错误法。在分化阶段还应注意,有的学生由于错误的动作得到强化,击球经常下网或经常出界,形成了错误动作的分化。这时,一方面要求及早发现,以免形成错误的定型;另一方面要善于抓住错误的关键,找到有效的纠正办法,及时给予纠正。

4.3自动化阶段

当皮层的运动中枢兴奋点高度集中,并且,使肌肉用力与来球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的协调。同时,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一感知到来球,运动中枢就立即作出反应,控制身体相应部位的肌肉做出准确的击球动作。就说明大脑皮层中,各感觉器官中枢与运动中枢的暂时联系已经建立,运动条件反射已经形成。这时,学生不必去考虑动作技术的要领方法就能将来球准确地还击回去。使动作形成自动化。在自动化阶段,学生感到击球轻松自然、省力。肌肉收缩和放松协调,思维得到解放,开始考虑动作的实用性。由原来的“球打到哪里算哪里”,而处于一种“想打到哪里就打到哪里,想加力就可以加力,想减力就可以减力,想加转就可以加转,想不转就不转”的运用自如境地。只有当击球又出现连续几次失误时,才会再次把思维拉回到考虑击球动作问题方面,来检查失误的原因,并加以校正。

5、结语

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是相辅相成、有机联系的过程,它既反映着学生认识事物、掌握动作技能的由浅至深、由简到繁逐步深化的过程,也反映学生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不断变化和提高的过程。此过程也是人体生理机能随着活动能力提高而变化过程,因此,在乒乓球教学中也应遵循运动技能规律和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磊.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学习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其适用练习方法的研究(综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5(6):48-52.

[2]付秋玲,孙栋.对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回顾与展望[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19(4):56-59.

[3]徐继存.教学方法阐释[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4]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8.

[5]吕宏宁.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4(5).

[6]林峰,徐达正,胡剑秋.关于运动技能保持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6).

[7]石炜.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qf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