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预防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李贵铃

更新时间:2024-06-20 03: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浅论预防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专业:学前教育 姓名:李贵铃

身份证号:632123199206072844

准考证号:010114200407 指导教师:刘军 学习类型:自学

工作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泸州校区

联系电话:13997422452

完稿日期:2015年4月25号

浅论预防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内容摘要】

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求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主

寓教于乐,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幼儿教育小学化,它主要以灌输知识为主,这不但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也违背了幼儿教育寓教于乐的思想。而本论文则主要浅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危害以及解决该现象的措施。

【关键词】 小学化 教育 培养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原因 ﹙一﹚、幼师专业素养不高

有的幼儿教师不具备专业教师资格,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所以对幼儿的教育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在教学过程中,都进行小学化教育,偏离了学前教育的教学指南,这是造成小学化倾向的首要原因。例如:在学习知识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组织幼儿从游戏中

学习,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启发引导,缺少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 ﹙二﹚、幼儿园的经济效益的驱使

一些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为了经济利益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开始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把幼儿的生活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忽略了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如观察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的开发,并且开设许多特色班级,吸引许多家长,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家长的教育观念

很多家长担心幼儿输在起跑线上,错误的把开发幼儿智力与学习知识等同起来。他们普遍对幼儿教育知识知之甚少,不懂得幼儿教育规律。很多家长把自己孩子能认识多少汉字,会背诵多少唐诗,会计算多少算术题作为孩子聪明的表现,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时,多数家长最关心的就是︰今天认识了什么字?背了几道题?等等。所以当家长把这些内容作为考察幼儿的主要能力时,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推动幼儿教育趋向小学化。 二、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一﹚、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1、学龄前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的柔弱时期,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

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他们的大脑就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使幼儿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幼儿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不良症状的产生,对幼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2、同时也伤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超越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剥夺了他们“玩”的时间,幼儿没有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变得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制、摧残,心灵受到创伤,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信等健全的人格,严重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3、出现厌学心态。处于学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全,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而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样违背规律的做法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二﹚、遏制了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 1、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幼儿的年龄特征要求幼儿教育以游戏为主,寓教于

乐。然而, 幼儿“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无法体会游戏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遵从寓教于乐的教学规律,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健康、快乐的进行,及早投入学习阶段。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呗扼杀在摇篮之中。 3、“拔苗助长”

许多家长把小学的知识提前灌输给幼儿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导致幼儿智力和能力都跟不上,最终使幼儿对上学产生反感,再加上家长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幼儿更加厌学。这对于幼儿日后的学习情况来说无异于拔苗助长。有的孩子即使勉强学了,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到了小学再学就等于留级一年,孩子似懂非懂,毫无新鲜感。

无味枯燥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容易因自己懂了而不专心听讲,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成了老师和同学们眼里的“差生”,从而使孩子产生对学校的厌恶情绪。许多家长总是埋怨孩子不学习,不争气,其实是该检讨和受到责备的正是家长自己。 ﹙三﹚、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影响幼儿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否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培养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否教孩子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幼儿终生受益。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四﹚、扰乱小学教学秩序

由于各个幼儿园不同程度的提前进行小学化教育,造成小学入校新生基础参差不齐,让小学一年级老师难以教学。

照顾基础底的,学过的学生根本就不想学;迁就基础高的,没学过的学生又听不懂。这种情况常使小学教师无所适从。让这些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是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正确,拼音教学不规范等等,而这些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应对措施 ﹙一﹚、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幼教理念

正确的幼儿教育是以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幼儿教育要以幼儿为中心,切实贯彻“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入学准备理念,当前国际流行的入学准备教育包括︰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语言发展、认知和一般知识、情绪和社会性学习方式。幼儿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二﹚、加大对幼儿教育的督导,全面提高办园质量 1、健全幼教监督机制

应该加强幼教督导机构的作用,每年对各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幼儿发展状况进行抽查。抽查内容应该全面包含纲要所规定的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及时发现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并给予相应处理。与此同时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大胆揭露幼教“小学化”的错误倾向,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加强对教师、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的监管,对一些错误宣传及时制止,使幼儿之间生存竞争的条件不再是看谁教的知识多,而是以谁的幼儿园办的好、办得正规、更合适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竞争条件。 2、全面提高办园质量

①引进先进的设备,加强对设备的管理,提高办园质量。

②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是提高办园质量的其中之一。 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至关重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等是幼儿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的预防“小学化”现象,教师必须认真负责的学习培训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加强家庭教育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所左右,所以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家长教育活动来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加强家庭教育,使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状况得以改观。 ﹙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教育既要体现内容的丰富性、启蒙性,又要注重幼儿学习的适当性、科学性。预防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既要考

虑幼小衔接的问题,还要强调幼儿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幼儿园应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方式组织教育教学,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让幼儿轻松快乐的过渡到小学教育的生活状态。

总之,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是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即将踏上幼教道路的我更应该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加以注意,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出现,并使之得到解决,为祖国幼儿园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①赵美蓉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探讨 都市家政 2012

②辛国翠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 学园教育科研 2011

③褚晓艳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都市家政 2010

④刘晓东 中国学前教育需要革命性变革 幼儿教育 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q1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