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更新时间:2023-09-19 12:45: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谨以此文献给一直陪伴我的爱人--橘子

东恩

在开始我的公务员考试经验写作之前,我想把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的名言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正是这些名言激励着我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正是这些名言化解我遇到的一个又一个困难,正是这些名言让我坚定信念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1、此刻打盹,您将做梦;而此刻学习,您将圆梦。 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9、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10、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时间在流逝。

13、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14、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1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17、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19、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20、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相信通过对这些名言的学习,您的心中已经燃起克服一切困难的熊熊烈火。但想在公考路上成功问鼎,不仅需要激情,还需要头脑冷静。什么是头脑冷静,头脑冷静就是我们能够从容面对我们所要面对的困难和挫折。那我们怎么又能够从容呢?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复习方法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1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为了让大家相信在公考路上,不管是什么样的基础,哪怕是对公考毫无了解,也能够顺利成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我先把我个人公考经历向大家做个说明(在这里我并不想炫耀,当然也没有什么资本好炫耀):本人从研一开始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虽然是研究生,但基础比较薄弱),由于学业紧张和之前对公务员一无所知,每次省考成绩从来没有105,国考成绩没有超过90(省考参加次数比较多,国考只参加过一次)。这些成绩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公务员考试对于我这样零基础的人来说,如果没有踏踏实实的复习(也就是裸考),想要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简直比登天还难。

研二过后,6月底我向学校请了假,回老家复习考试(老家在农村)。在老家各方面的事情少了很多,这样可以一心一意的复习。回到家之后并没有急着看公务员考试的书,而是一直在思考复习方法。没有正确思想(复习方法)的指导,任何行动也只是盲动,这也是很多人辛苦复习,却一直没有成功的原因所在。同时也在看《毛泽东选集》,我对这套书情有独钟,特别是第一卷,我认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基本上都在这本书里,结合在qzzn论坛里学到的经验,我悟出了“全面复习、各个击破,长期积累、短期突破”的十六字复习方针。

在这十六字复习方针的指导下,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这种努力每个人都能做到),老天开始对我有回报了。2011年9月,参加江西省2011年党委办公系统特殊职位录用考试,这是我正式复习参加的第一场考试,最后考试成绩是119.6分。由于我报的是一个三不限的岗位,理所当然的没有进入面试,但此时我的信心可以说是暴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分数从100刚出头到逼近120分的大关,可想这个分数对个人的信心具有何种的作用。在此之后,还是按照以前的复习方法进行。本以为国考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国考还是失败了,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只考了99.2分。可以这么说,国考对我的打击还是很大。虽然如此,还是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时我的心态也越来越平和,不在乎哪一场考试的成功或者失败。

时间进入了2012年,2月26日江西省的农村信用社录用考试,考了110分(总分150分),就差一分,没有进面试;3月3日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考了134分,没有进面试;3月11日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考了190.8分(总分300分),没有进入面试;3月24日河南选调生录用考试,考了119.8分,没有进入面试。就在这样的挫折和磨砺下,终于有了收获:4月8日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考了135.8分,进入面试,之后面试成绩第二,总分第二(招三个)进入体检;4月21日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考了119.5分,进入面试,面试成功翻盘,以最后一名的总成绩进入体检;湖北省某市招考研究生担任副科级领导干部考试,考了80.2分,进入面试,之后面试成绩89.2,以总分在所有科考成绩当中排名第四进入体检。以上就是我从2011年7月到2012年7月份之间的考试经历。

从我的例子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比较愚笨的人,同时想要成为一名公务员,必须下一番狠功夫,必须具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精神,也要相信任何付出都会有回报的。

2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给大家打打气,特别是有志于仕途的,准备好几年都没能成为公务员的战友。接下来,我简单和大家交流下这十六字方针的大概意思:

全面复习、各个击破: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这是二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二点论不是说只有两点、而是多点,是我们全面而不是片面的分析和理解事物,重点论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对此我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公务员考试是一个系统工程,也就是说要在这个系统中发挥它最好的效果,就必须没有短板,就如一台奔驰的汽车,少颗螺丝钉都有可能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更不要说少轮胎或者其他重要部件。对于复习公务员考试,我们同样可以这样去理解。大部分人都认为申论复习没有什么效果,因为就是不复习,考试也能及格,最重要的是行测。其实这存在很大的误区,就我个人而言有几次考试分数比较高,但还是没有进入面试(特别是河南省的选调生考试,申论只考了40多分),这主要是申论分数考的太低了。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块知识点,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不管是言语理解还是资料分析,我们都要全面复习,力求每一个知识点都能精确的掌握。

在一个很长的复习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同时复习这么多的知识点。在每一个复习的阶段,也都有这个阶段所要掌握的重点。相对来说,行测的考点是最多的,申论的考点比较少,因为把行测拆分开,我们就是考了五门课:常识、言语、逻辑判断、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这就要求各个击破,不能全面开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一个时间段,可以集中力量攻其一个知识模块,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达到深度记忆。

长期积累、短期突破:

这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是量变质变的关系。量变质变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规律中重要的一条,看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相当的难。

长期积累,是量的积累的过程。没有长期的一点一滴的积累,是不可能有质的突破的。我在论坛里看到一个战友说他行测考80分的经验,就是大量做题,他总共做了1万多道题,可想而知长期积累的重要性。那长期积累,要有多长呢,对于这么愚笨的我来说至少是180天以上。当然每一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时间也会不相同。

短期突破是我们在进行单项复习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要达到的正确率。不能复习了跟没有复习是同样的效果。这样做目的是不断给自己信心,同时也是扎实掌握考点一个重要依据。

以上只是简要的说明这十六个字的一些涵义,我相信您通过复习会有更深的理解。下面我和大家交流下两个不同类型考试的复习方法:一个是公务员录用考试,另一个是公考招考硕士研究生担任副科级领导干部考试。

3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第一部分 公务员录用考试复习方法

现在我们来探讨下公务员考试到底该怎么复习才是最有效果的。

一、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复习前的准备工作

公务员考试笔试复习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准备复习所需的书籍。 (一)行测复习考试的书籍准备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明公务员复习考试,其选择用书的重要性,选择了好的书籍,等与成功了一半。市面上有很多公务员考试复习的书籍,包括某公和某图。我不是某个辅导机构的托,因为我从来没有报过什么辅导班,包括面试也没有。我复习时用的书是某图的模块宝典,比较便宜的那种。

行测复习用书我建议有以下三种: 一是某图的模块宝典,总共5本;

二是习题本(这个很重要),这个靠自己去整理(当然我自己是整理好的,本来是想上传给大家的,但是任何事情只要经过自己努力的才会好好珍惜。这个我是有教训的——我把我整理好的东西给我一个朋友看,跟他说这个资料很好,希望他好好看下,但是他一点也没有看,结果也很明确。所以我希望还是大家自己整理的好。)。整理的方法是:把近三年各省(特别是联考、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和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试卷(在网上可以找到)的试题和答案按照言语、逻辑、数量和资料的模块分门别类的整理好。所有的试题放在前面,答案附在后面或者单独成本也行。每一模块弄30至40个。举个言语理解的例子:首先找到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所有能找到的省考和国考试卷。其次把这三年所有省考和国考试卷中的言语理解(只要言语理解及其答案)全部复制下来放到一个新的文档中,比如2010年江苏省的言语理解为1,2011年江苏省的言语理解为2,答案也是如此。以此类推其他省和国考试题。之所以说那么多,是因为这项工作很繁琐,也很累。但是这项工程对提高行测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是国考历年真题和所要考的省份历年真题。这是在最后综合复习阶段要做的题。虽然我们在前面有些题目已经做过了,但是我相信很多题目您还是会做错,所以做过题目也不要紧。

(二)申论复习考试的书籍准备

申论考试考的不是短时间的复习,而是长期的积累。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万能八条天天背、解题思路时时记,可一到考场,该不会的还是不会。这不是万能八条的不对,究其原因还是知识储备不够,写起来肚子里没有货,就是给再好的框架您还是只有骨头没有血肉。所以申论不能简简单单的看看模块宝典,做做试卷,更需要知识面的储备。我建议申论复习要有以下几个材料:

4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一是某图的模块宝典,这个模块宝典主要是教会您解题的技巧,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术。当然道也有,这个主要是靠自己去悟。

二是半月谈。上一年的或者是今年的半月谈。半月谈不是很贵,我建议您向半月谈发行部买来上一年所有的半月谈读本。

三是国考历年真题和您所要报考省份的历年真题。

二、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复习时间安排

很多战友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去看书,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最关键还是对时间没有有效的处理好。由于我的基础比较差,我整个公务员考试笔试复习时间为六个月。我这里所说的时间相对来说适合应届毕业生和辞去工作一心一意准备公务员考试的筒子。当然对于有工作、白天要上班的筒子也可以来交流下。

(一)怎么分配一天的时间

日子都是一天一天过,学习也是一天一天进行,如果不能有效的把当天时间利用好,那再宏伟的目标也是虚无缥缈。那一天的时间该怎么分配好呢?我是这样认为的:

1、夯实基础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完成行测模块宝典和习题本,这段时间,一般在4~5个月。在这段时间里,白天复习行测,晚上复习申论。我当时白天复习时间是从早上7点到下午5点,除去3个小时的吃饭和休息时间,白天一般复习7个小时。晚上从7点到11点,除去中间休息1个小时,通常是3个小时的复习时间。这样一天平均有10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如果您比较努力,一般一天复习时间会达到11个小时,但是不能超过11个小时,复习时间太长,身体吃不消。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行测考点太多,虽然说是考行测一门,其实是考五门,所以花费的时间要多点。

2、巩固提高阶段

这个阶段是开始做行测和申论历年真题的阶段,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在这个阶段,上午做行测历年真题(上午8点到10点),核对答案并对错题进行整理。下午做申论历年真题(2点半到5点),晚上分析并整理。

(二)怎么分配这六个月的时间

六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六个月我们以180天来计算,那我们怎样才能在这半年中实现人生的突破呢?六个月的时间分为夯实基础阶段和巩固提高阶段。夯实基础阶段分为白天复习和晚上复习,白天主要复习行测,晚上复习申论;巩固提高阶段分为上午和下午(下午包括下午和晚上)。

1、夯实基础阶段

白天复习时间安排:言语理解的复习时间为24天;逻辑判断的复习时间为45天;数量关系的复习时间为46天;资料分析时间为30天。这一段时间总共为145天,如果您感觉这些时间还不够

5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复习,可以延长为150天,最好可以不超过150天。常识在我们学习半月谈的时候就可以顺带复习了,所以一般不专门拿出时间来复习。

晚上复习时间安排:申论模块宝典复习时间为28天,当您去看的时候,可能还不需要这么多天(时间多的话可以看两遍以上),但是我想说的,对这个书绝对不能急,一定要吃透里面的解题方法;学习半月谈的时间为100天,至少要看30本半月谈,在这个时间段内主要就是把半月谈给看懂了,看起来时间很长,其实任务很艰巨。

2、巩固提高阶段

行测基础复习剩下的时间(最短为30天)上午做国考或者省考历年真题。每一年的历年真题都要求能背下来,特别是做错了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要习惯把错题都记在本子上。这个特别重要。做多了,您在考试中会发现有很多题的解题思路很类似。

申论基础复习剩下的时间(最短为52天)下午或者晚上做国考或者省考历年真题。每一年的历年真题都要做3遍以上。做3遍以上的目的是检测自己的思路,对照不同的答案查找自己思维的不足。我还没有开始做之前就以为做过一遍了,答案不都记住了吗。其实不然,虽然有可能会记住一些零星的答案,但是您会发现每一次做的思路和感觉都不一样。申论关键靠积累和练习,练习主要是对历年真题的反复做。

三、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复习方法

书准备好了,时间也安排好了。接下来就要把具体实施方案设计好,让它具有可行性。毛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当我们的路线和方针确定好了之后,策略(也就是方法)就是我们的生命。从这句话我们可想而知策略的重要性,但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还需要自己去复习,在这里我只是跟大家交流下复习方法和心得体会。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阶段 (一)行测复习的策略

1、行测复习秩序。行测一般复习秩序为言语、逻辑、资料和数量。把言语理解放在第一个复习的位置是因为它相对来说好掌握一些,容易给自己增加信心,这样能让自己很快就投入到复习状态中来。相信大多数人都把言语和资料分析相对的归为容易的一类,所以后面的就不解释了。在整张行测试卷中,言语理解和逻辑判断不但题量大(一般都会有75至80道题),而且分数比重也很大,所以作为新手,刚开始一定要先把这个两块的基础打牢。

2、行测各部分复习主要内容和复习时间安排 (1)言语理解

主要复习选词填空和片段阅读,现在除了极少数省份还会考语言表达和篇章阅读之外,基本上就考这两类。而选词填空的重点是实词和成语,片段阅读主要是考主旨概括、意图推断、态度观点

6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和细节判断题。掌握了这些考点,也就抓住了言语理解的重点了,当然其他其他内容也要适当的复习下比如说排序。

复习时间一般为24天,10天的时间看完模块宝典、11天的时间来做习题本、3天时间巩固前面所学考点。在这个阶段,要达到言语理解的每一个考点都烂熟于心,每一道做过的题都知道来龙去脉。判断这部分的内容是否复习到位了就看您做题的正确率了:平均每40道题错7至9个。

(2)逻辑判断

在这一板块中,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很重要,都要认真复习。在逻辑判断中复习秩序是类比推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和逻辑推理。类比推理考的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而图形推理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图形推理的难度比它的难度要大的多,这样复习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定义判断考的是从抽象到具体。逻辑推理考查的内容很全面,基本上都有,逻辑推理的难度也比较大的,是一个重要的拉分点,所以放在最后复习。

复习时间一般为45天。17天的时间看模块宝典、21天做习题本、7天时间用来巩固知识点。时间之所以搞那么长,是因为这个部分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而且都是重点。只要把这个部分拿下来了,您就会发现您的分数立马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一定要重视习题本的作用,只有把您在模块宝典里看到的知识运用熟练了,在考场上才能有个最好的发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考点内化到心里去,一看到题目就能想起具体的考点,很多人不会做题,是因为对考点记得还不清晰,或者说不够准确。当然逻辑判断题很多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说类比推理,因为它很多时候考查您的知识面,这个时候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不要在乎一些您不知道题目的得失,关键是把您可能会的一定要做对。

一般说来,平均每40道题错9-11道,说明您复习就很有效果了。 (3)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模块宝典,有很多东西是不需要看的,因为在考场上您压根就没有时间运用那么复杂的公式,所以在学习资料分析的过程中,怎么简单同时正确率又高,就怎么用。在这个书本里除了误差初步理论不要看之外(因为这部分的内容在应试过程中没有什么作用),其他都要认真复习,当然也有重点,主要是估算法、直除法、截位法和公式法。在把方法复习后,就可以开始做题了。在做后面的复习题时有,尽量按照时间来完成,刚开始做题的时候每一篇(以5道小题来计算)所花的时间可以长一点,比如说7分钟,但是复习到一定程度所花时间尽量控制在5分钟之内。

复习时间一般为30天。11天的时间看模块宝典、15天的时间做习题本、4天的时间巩固。这一部分关键是在做习题本的时候控制好时间。因为在做资料分析时如果没有控制时间的概念,时间很快就不知不觉的过去。

这部分的复习效果能达到每20道题对16个最好。 (4)数量关系

7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把数量关系放在最后,是因为它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难。如果一上来就复习最难的内容,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打击,而复习公考最重要的是信心。相信通过前面的学您您已经有足够强大的信心来面对这个难缠的家伙。

数量关系比较难是因为它的考点特别多,而且考试的方式又很灵活。虽然有很多解题的方法,但是要全部记下来难度还是很大。所以在复习本部分所花时间也是最长的。有人就会问了,这个数量分析才20道,最多不会超过25道,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时间来复习这个,是不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啊。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根据这么多的考试经验,有人发现一个这样的道理:如果您想考75分左右,数量关系一定要拿下。拿下的标准是每20道题最多错4道。因为数量关系部分虽然题少,但是分值比较重,有些省份最多可以达到一分一个。所以对于追求高分的同志来说这部分就尤其重要了。

复习时间一般为46天。18天用来看模块宝典、20天的时间做习题本、7天用来巩固。现在基本上不考数字推理了,但是也不知道今后的会不会有变化,对于这部分的内容可以适当的看下,以防万一。重点还是数学运算。对于复习数学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就是扎实的背公式和做题。复习到最后要把所有的公式都印在大脑里,所有题目的解题思路都能记下来。

复习效果比较好的是平均每20道题错4至6道。 (二)申论复习策略

申论的复习不仅在于做题,还在于积累。这积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文章结构;二是文章的内容。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形式和内容。对于公文写作来说,文章框架比较固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基本能掌握,但并不是说它不重要。申论文章不但要有结构,而且要结构精美,不但要有条理,而且条理要很容易看出来。内容比较千变万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都需要去了解。申论先复习模块宝典主要就是为了解决结构和条理的问题,再通过对半月谈的学习,就解决了内容上积累的问题。

我和国考申论考65分以上以及省考考70分以上的人交流的时候,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知识特别丰富,知识面也很广,对社会时事热点问题比较关注,能够用官方的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这些可以说明内容的积累非常重要。

1、模块宝典的复习

复习时间可以为28天,虽然是这么长,但都是晚上的时间,其实也没有多少,总共100个小时不到,所以认真算起来,时间还是很紧。这段时间复习的重点是试卷的前三题,也就是除了大作文的题目,因为这些题完全可以通过对模块宝典的复习加以解决。这些题目(概括题、对策建议题、语句理解题等等)看起来是主观题,实际上是客观题,因为它改试卷的参考答案是确定的。所以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些题目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这段时间可以适当的拿几套历年真题来有针对性的练习下。

8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2、半月谈的学习

半月谈的学习时间为100天。学习半月谈有几个关键词需要大家掌握:一是学习热点,找相关主题的资料阅读;二是学习对策,各省市采取了些什么措施,对您所在省份有哪些实际作用;三是学习结构,半月评论,如何架构文章;四是学习语言,抛弃写散文、小说的浪漫语句,学习政策性的语言;五是总结加练习,形成自己的一套写作模式。

半月谈的内容有很多,有些内容只需要了解,有些内容需要好好学习。关键是学习什么和怎么学习,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半月谈主要看半月评论、专题报道、政治观察、转型期社会道德观讨论和半月大事(常识积累)。其他的也要学习,但了解即可。在这里我主要和大家交流下半月评论和专题报道的学习方法。半月评论我相信很多人都说好,但很多人又不会看。这里我就以2012年第2期的半月评论为例谈谈个人看法:这篇半月评论的题目是《深化改革: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看题目就知道谈论的是经济改革发展的主题。主要结构是“引、议、联、结 ”:引是通过对背景的梳理引出话题(提出问题);议是议论分析的意思(分析问题);联是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结是升华主题,总结结尾。具体文章我就不附了,我就说说从第几段到第几段是那个结构及主要内容: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引”,以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为背景,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最后得出深化改革的重要性;第三段和第四段是“议”,着重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实施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和受到美欧债务危机冲击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落脚点还是在深化改革上;第五至第八段是“联”,联系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建设消费型经济,二是建设服务型经济,三是建设创新型经济;第九段是“结”,再次正面的提出要深化改革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

每本半月谈都有专题报道,2012年第二期的专题报道的题目是《手艺农村:乡土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每篇专题报道都有编者按,考过2012年安徽省省考(地市级)的战友对这个编者按可能会有印象,因为它其中有一道题考的就是这个,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写。编者按就是编者(不是作品的作者)对作品的解释或引申。编者按可以表明编者的态度和意见,也可以提示要点,还可交待背景;补充材料或借题发挥,一般起强调重点、表明态度的作用。通过对编者按的学习让我们对这个专题报道有个基本的了解。专题报道一般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调查和阐述,这相当于我们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材料,所以对于专题报道的学习方法是每两天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根据这个专题报道写一篇申论文章。写完之后可以发表到论坛里,给战友看看;也可以找几个同学一起复习,一起讨论并修改。当然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根据申论文章评分标准进行自我评价、自我修改。大家在学习模块宝典的时候对申论文章的评分标准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没有深刻的体会,大家在学习这个专题报道时候要对照申论文章的评分标准来修改自己的写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要修改几次,直到自己满意为止。通过这样的训练既可以增加自己知识储备,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

9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行测的复习时间有30-45天,经过前一个阶段对行测重要内容的长期复习,相信各位已经有了一定的功底了。但这只是基础,还属于各个部分的复习,还没有完全综合起来,也就是没有做过一整套试卷。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做历年真题,包括国考历年真题和您想考省份的历年真题,这总共加起来应该有20套左右吧。每一次做题都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完成,只有这样整个解题思路和控制时间的能力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申论前面已经说过了,主要是大量的练习,并加以总结,尽量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和答题思路。

四、公务员录用考试临场发挥要领

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分数考的比较高,但就是进不了面试。有句俗话考的好不如报的好,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这需要大家对自己的考试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以待业来考试的话可以求稳,报考相对差一点的公务员先上岸再谋后路;如果是应届毕业生则可以多考几次,前面的先报一个差点的岗位,有了底之后在报考好一点的,但是也会出现考上之后没有进取动力的困境,这个需要自己好好处理;对于已经在队伍里的战友,则可以报好一点的岗位。

古人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如果这一时没有发挥好,那前面所有的努力也都是白费。我2012年国考之所以考的那么差,除了自身能力较差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国考前一个晚上只睡了两个小时,在考场上精力很难集中,特别是做申论的时候感觉整个大脑都是糊的,很难进入状态。为了解决考前睡不着觉的问题,我想到一个笨办法:考前一天去逛街,在逛街的过程中回忆行测和申论的考点,特别是到一个比较生疏的城市考试,正好可以顺带去看考场,了解考场的周边环境,总之就是想办法让自己累点,这样晚上就能睡好觉了。在后来几次考试中都用了这个方法还是满管用的。当然这治标不治本,最关键还是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对于基础较好的战友,行测怎么做都是可以的,但是对于基础较差的战友来说则不一样,因为根据自己的特长合理的分配时间是最重要的。就我个人而言,行测五部分(以140道题为例)我倾向于难易交替的完成:言语理解(40题25分钟)、逻辑判断(40道30分钟)、资料分析(20题25分钟)、常识判断(25道题10分钟)和数量关系(15道题25分钟)。言语理解有些题目比较难,但毕竟是语言类,很多题只要抓住了关键很快就能破题。逻辑判断不仅题量多,而且难道较大,特别是图形推理和演绎推理很耗时间,如果想要个高分,这些题绝对是要认真做的,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只有在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上省下时间,这个需要大家在平常训练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资料分析没有什么好的诀窍,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掌握解题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这部分花的时间不能太多,尽量控制在25分钟之内。常识判断题是考查一个人知识面,所以这部分题您知道的就知道,不知道还是不知道,千万不要在这部分上浪费时间,不管常识判断多少题都只能在10分钟之内完成。数量关系有一个特点是您做题的时候心里有数,所以这部分的内容可以通过前面

10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所节省下来的时间一道一道慢慢做,只要有做出来的可能就不能放弃,数量关系的正确率越高,分数也越高。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申论考试时间虽说有三个小时,但经常不够用,考试结束铃声响起的时候,大作文还没有写完。所以在练习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时间的控制能力,在哪个时间段完成什么哪一块,心里一定要特别的清楚(具体的时间分配模块宝典上说的很清楚)。很多战友在考试的时候没有带表的习惯,这个习惯不是很好,尽量买那种电子表,这样可以很清楚的控制自己写作的进度而不会慌张。

五、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复习策略

顺利通过了笔试,就进入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第二个环节:面试。只要进入了面试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排在前面的人不要掉以轻心,排在后面的人也不要悲观失望,守擂成功和翻盘成功在每次面试中都会出现。如果您想在面试中脱颖而出,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扎实的基础;二是较高的心理素质。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复习策略主要是围绕这两方面的能力进行(这里所说的复习策略针对的是零基础的战友)。如果从出来面试名单到面试时间之间的时间段很短,那相应的各个复习时间也要压缩,但关键的步骤不能省。

复习面试肯定是要有资料的。资料和笔试的大同小异:一是面试辅导书,这个市场上很多,您可以通过网上的介绍来买一本您喜欢的。通过对面试辅导书的学习,您能很快了解面试的基本知识,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二是国考和您所报考省份的历年真题;三是专题练习题本,这个题本的制作和笔试是一样的:找到近两年国家和各省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按照综合分析、计划组织、突发事件、人际交往、演讲串词故事漫画类、职位匹配、求职动机等专题进行归类,每一个专题的题目数量(包括答案)在50-70个之间,这些题目一定要细化到每一个专题里的小知识点,比如说综合分析还可以分为社会现象类(积极、消极和两面)、政策法规类(中央和地方)、名人名言类等等;四是搜集并思考社会最新时事热点,这主要您所在省份内的社会时事热点。

(一)面试基础复习策略

面试复习策略是一看二写三读四背五练。这个过程是我们解题模板思路从无-有-无的过程。我们刚开始拿到一个题目可能一点思路都没有,完全按照我们自己所想的回答,思路凌乱内容也不全;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特别是记住了一些模板之后很容易按照按照模板来回答问题,虽然有思路有内容了,但总感觉太僵硬;等我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就会抛开一些所谓的模板,随心所欲但思路清晰内容全面的回答问题。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对照这个标准来检测自己复习情况。还有一定是随时要注意总结,总结您对各个题型学习的心得和体会,您的总结越多,您的思路就会越清晰。具体复习方法如下:

11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一看:面试说到底是提前了解并处理今后可能在工作中出现的情况或者问题。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必须对今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就必须通过我们对辅导书的学习,在这个从不知道到熟悉的过程,我们要掌握所有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至少要看1000道例题题。这个时间一般是10天。梳理出每一个题型的解题思路也就是答题模板来,尽量形成自己的答题风格。

二写: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单单用眼睛看,还要用手写。在第一个看的阶段,把您认为好的例题做个记号,重新写一遍,在写的时候不要看答案,就当做用笔试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自己的大脑动起来。每一个题型至少20题。这个过程有点繁琐,也很辛苦,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发现你的答题思路现在开始形成了。这个时间一般是7天。

三读:面试考查主要考察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能力有些人天生就比较好,但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战友也不要灰心,这个能力完全可以通过朗读来提高。方法是每天早上和傍晚大声朗读您制作的习题本。时间为60天,每天早上6点半到7点半、傍晚从5点半到6点半,一天读2个小时。这样的目的是让我们在面试中能够流利的表达我们的思想。

四背:有些资料光看只是让我们有一个大概印象,但如果要记住这个题型的回答思路,还需要我们背一些经典的例题。让这些经典的例题的解题思路固化在我们大脑里,在考场上一旦遇到相类似的题目就可以随时调出来用,以避免思维空白所造成的紧张。每个专题尽量背20个,时间为14天。

五练:经过前段时间的复习,面试复习到了最重要的环节-面对面练习。刚开始可能还有点不习惯,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先通过面对镜子练习来克服这个障碍:自己读题,不看答案回答问题。习惯之后可以找家人或者朋友练习。这个练习先专题后综合。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先按照专题来练习,每个专题练习50题左右(可以按照题本上的来练习);在这个过程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综合练习了,综合练习以国考面试题或者最近几年的省考面试题为依据,这个数量多多益善,至少30道大题(120道小题)。

(二)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训练主要是脱敏训练,这个训练方法网上有很多。在这里我说下我从紧张过度到从容不迫的训练方法。一是当众朗读或演讲。在我们学校旁边有一个公园,每天早上和傍晚去锻炼或者散步的人都很多。为了提高自己的胆量,我在公园人流量比较大的三叉路口大声朗读,几乎每一个路过的人都会看我两眼,有些胆子大的还会上来跟我交流两句。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点放不开,随着朗读的时间越来越久,慢慢的也就习惯了,这个我总共持续了两个月;二是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战友或者家人在一起练习。有人在YY上组团练习,这样也好,但是我感觉还是没有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好。我有很多家境还可以的同学报了面试培训班,回来之后他们说东西学到的不多,就是胆量大了

12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点,在这种场景下看到生人敢说话了。不管是找您同学,还是家人,最重要的是大胆的说出来并且在规定的时间里规范的答题。这个过程一般在您掌握了面试的基础知识后开始。

六、公务员录用考试体检需注意事项

过了笔试和面试关,就进入体检了。体检基本上问题不大(除非特别情况),但是也有注意事项。公务员考试体检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公安(特警)与狱警,一种是普通公务员体检。前一种体检比较严,基本上全身上下都要检查个遍,后一种体检相对来说比较宽松一点。这个主要和大家交流下普通公务员体检需要注意的事项。

大家在得知自己进入体检了,尽量看看公务员录用考试体检标准,这样对自己的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普通公务员体检其他问题都不大,关键是肝功能和肾功能。如果你对自己不放心可以提前几天去医院体检下这两项。如果有什么超标的可以向医生咨询下,怎么可以降下这些超标的指标。网上也有一些降超标指标的方法,大家可以去网上找下,但还是以医生的建议为准比较好。

体检前一个星期尽量不要吃荤菜,这样做对肾功能检查有好处;前一个星期尽量不要熬夜和饮酒,这样对肝功能检查有益。Qzzn网站上有很多有用的信息,大家可以多看看。

第二部分 公开招考研究生担任副科级领导干部考试

(此部分来自《七天冲刺宝典》) 一、公选命题特点和规律

公开招考研究生担任副科级领导干部考试与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的性质相同,这里都简称为公选。公选不同于学生升学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也不同于其他任何资格考试,考试的根本目的是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干部,考试考察的重点是测试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所以,公选有独特的命题特点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覆盖面广

公选考试首先是知识覆盖面广。综合素质测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省情、公文写作与处理等,重点测试应试者胜任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领导能力测试,紧扣领导干部岗位要求,通过分析判断具体案例,重点测试应试者决策应变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的目的是选拔副科级及以上干部,要求他们要有较强的行政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从这几年的公选考试的内容上分析,可以得知公选考试不但题量较大,而且涉及面较宽,对考生的政治水平、关心社会热点的敏锐度、行政管理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艺术等进行了综合的考察。

(二)现实针对性强

13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从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公选领导干部考试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公共基础知识笔试、领导能力测试,还是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大量的材料分析、案例解剖均来自于活生生的领导活动实践中,现实针对性强。公选考试其目的不是要将考生考住,而是考查考生是否关心时事,尤其是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的时事热点,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结构化面试则大多结合所报职位,本着“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进行命题。

(三)突出能力测试

从湖北、四川、辽宁最近几年公选实际操作来看,公选领导考试测试内容更加突出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测试,注重会考更会干。贯穿“干什么考什么”的理念,本着考用一致、人岗相适、才职相配、职岗相符的原则,在考试内容设计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坚持既重书本知识测试又重实际能力测试,确保选出综合素质高、领导能力强、群众公信度高的领导干部,切实解决“会考不会干”的问题。笔试由综合素质测试、领导能力测试两个部分组成,综合素质主要测试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及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领导能力主要测试分析判断、决策应变、综合协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基本理论

理论素养是一个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命题要有相当的理论深度,这是作为公选的必然要求。有些人考试下来就感叹,这次白复习了,好象书中原题目很少出现。其实这只是一种误解。公选考试不是初中、高中、大学的升学考试,理论性、实践性强、灵活性程度高是其必然的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所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是其根本所在。所以,以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为依据,以中央组织部最新修订的考试大纲学习读本为重点蓝本,通过熟悉大纲和教材,掌握基本原理,把握基本观点,奠定理论基础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是参加公选考试必不可少的环节。

(五)方式灵活多样

根据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公选实践来看,测评的方式越来越灵活多样。一是笔试类常考题型多样。1、题型分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申论文章;2、从分值上看,分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月20—30分,简答、论述、案例分析和申论70--80分;3、笔试分类形式:第一、综合卷,第二、公共卷+专业卷;第三、公共卷+领导案例分析卷;第四、有的地方把公共卷分为综合类、经济类、党群类、高校类、企业类。二是测评方式更加多样化。以前几年湖北和四川两地公选为例,均采用了笔试、能力测试、面试、考察等几种方式,湖北还在面试中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考生普遍反映,题量很大,难易适度,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行业的考生都能作答,让每个考生都能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二、明确备考思路和应对策略

14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复习备考总体要求是:

①“高处着眼与深度研究”相结合; ②“宏观把握与微观吃透”相衔接; ③“平时积累与考前冲刺”相呼应; ④“基本原理与具体问题”相融合; ⑤“系统思考与真题演练”相兼顾; ⑥“书本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统筹; ⑦“应试技巧与知识储备”相协调。

(一)平时注重知识储备与积累。强烈建议:以最近中组部修订的《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和出版的新版《学习读本》为重点读本,至少花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进行不间断地复习和梳理,积累知识基础,奠定理论功底,为后面的冲刺作好准备。同时也可以购买国家行政学院版的《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复习指南》、复习题本(主观和客观题),两者结合起来看。

作为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对于每个参与者,公选无疑都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在我们看来,赢得公选无异于种好一棵树。尤其是在冲刺的最后阶段,对知识点的梳理,关键是要把握好巨、细、遗三点。

巨,就如同大树的躯干,只有以雄健的主干作为坚实的基础,大树才能向高处、向四周自由扩展。公选复习也是如此。我们要搭建一个可以俯瞰所有知识的平台,并且要能在此基础上分清所有知识的主次。对于主干知识,一是要“记”,甚至可以用两倍于其他知识的时间去记,因为在深入复习及做题中,主干知识会被经常用到。二是要“联”,要下大力气构建那些有交叉知识点专题之间的主干知识网,这使我们在做题中一看到材料中的某个关键词,就会联想到好几个知识点。

细,就像是大树的枝叶,枝繁叶茂,大树才能挺拔耸立,而后长成栋梁之才。我们曾经访问过很多全国公选冠军,他们一个很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细微处探求知识的奥秘”。在他们的教材上,每一页,每一行,甚至每一个字都被用不同的颜色标以不同的符号,似乎在传递这样一种信息——不遗留一个知识死角、不放过一次得分机会。正是这些细微之处的累积,最后成就了他们出类拔萃的表现。这也正应了那句古语:泰山不让细土,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遗,就像是树上的鸟雀之窝,于不经意间在隐藏处的一现,就像锦上添花,往往给人带来一种意外的惊喜。公选复习,缺不得的,也就是这种不经意间的惊喜。在笔记本上,要记下我们平时遇到的各种公选可能考的知识,要将它们作为中组部专用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这样,在碰见新情景、新材料时,才能在别人惊讶的眼神中将题目的正确答案流利地回答出来。

(二)考前复习应突出“六个重点”。从板块到章节,从章节到原理,用网络挂住原理和考点。强烈建议,考前复习应突出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

15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1、哲学原理:找一本哲学单行本认真研读,特别是矛盾论、真理与价值原则、社会发展规律等。2、形势与政策:以当前的政治文件(十七大、十七以来的重要文件、十八大)为基准,经济热点问题。3、经济:宏观经济学是重点。4、法律:以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为主。5、公共管理与领导学:上述两本教材里的知识。6、省情与行情。省情包括上年度统计年报的主要经济指标和与所报职位相关重要数据、省委书记和省长重要讲话、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本省调研时的讲话、省委省政府重大发展战略布局、党代会和人代会工作报告、知名专家对本省发展的学术文章。行情即所报职位本行业得情况,包括国家部委主要领导重要讲话、本年度工作报告、省内外先进工作经验和创新工作模式、本行业主要问题即应对策略、本省本行业基本情况、党和国家领导人即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本行业工作的讲话。

(三)考前冲刺应关注“八度”。公选考试迫在眉睫。经过前一阶段的基础知识梳理、专题专项归纳、变式题目训练,广大考生对各学科备考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和应试基本技能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现在已进入了综合模拟考测阶段—备考复习的冲刺阶段。在考前冲刺的这段时间里,如何稳定发挥、科学高效地应对复习中出现的情况,将对考试的结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专家建议,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重点关注“八度”:

1、考查的维度。再次静心研读一遍中组部的《公选考试大纲》,透彻理解3个问题:考什么,结合教材看考试内容和范围有没有更改与删减的变化;怎么考,结合参考样题看考题类型与往年相比有没有变化;考多难,结合各地真题从试题难度值的分布上找到难、中、易试题的感觉。

2、定位的难度。考试的题目虽有难、中、易之分,但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测试目标的中、低档试题比重还是很大,一般占到总成绩的70%-80%。要把握好复习的难度,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如果是优秀生,当然要抓难题,因为做好难题是为了选拔区分的需要,但要把中低档题作为登高的台阶和梯子。如果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某个学科总是在中等水平上徘徊,练习的选题就不要偏离中等难度题目太远,保证自己对中等难度题目的把握。

3、补网的密度。虽然已经进行了基础知识梳理和专题知识归纳两个阶段的知识织网准备,但通过一次次的考试、练习,许多有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问题会一次又一次地暴露出来。这完全是正常现象,而且是一件好事,正好为考生进行有效的查漏补缺找到了方向。要通过对每道题失分原因的剖析,检查知识的漏洞,有针对性地织补好知识网。补漏洞时要注意老师讲解的规律和方法,并把规律、方法放到学科知识体系网络中去,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发散思维,联系原理、规律,就地适度拓展。要以主干重点知识为树干,以一般知识为枝叶和根系,构筑起学科基础知识的网络体系。

4、练手的量度。考前训练需要一定量的题目作为保证,但考生不能跳入题海战术的误区,要甄选出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做到事半功倍。考练时,既要注意现成套题的长处,又要体会老师自组题的好处。两类结合,适度适量,相得益彰。

16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5、用力的均度。“木桶”原理说明了,木桶盛水量的多少是由木桶的最短组板决定的,在提升总成绩上也是一样。如果一味补薄弱势学科的“短”,势必会减少扬优势学科“长”的投入时间和精力。应提倡各科均衡发展,但不均衡用力。要注意突出制约学科增分的重点问题,抓住主干,适当增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使培优补弱得到最大的效率和效益。

6、作答的速度。在模拟考试中要不断摸索答题的节奏与速度,把时间合理分配。在制订答题顺序时,要做到三先三后,即坚持先小题后大题、先熟题后生题、先易题后难题的原则。在审题作答时,要做到一快一慢,即突出审题要慢、作答要快的意识。在决定取舍时,要做到慢做会的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也不浪费,舍去全不会。此外,还要有意识地进行限时训练,以提高答题的时间效率。

7、答案的准度。考试中作答的准确性是得分高低的关键。要根据各题答题区域安排,合理谋划好作答的布局,注意作答答案的规范性、科学性。主观题作答要做到“四化”,即抓住关键,突出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逻辑化。要注意运用本学科术语作答,叙述要准确。

8、应对的态度。越临近考期,考生越容易出现心态的失衡现象:或心浮气躁、或患得患失、或压力重重等。诚然,这时要做到心静如水是十分困难的,但也是可实现自身调节的。考生要树立自己是备考主人的思想,激发内在驱动力;要静下心来,正确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避免重小节、看弱点;要调整作息时间,树立平常心态和生活习惯,避免开夜车、强突击,使自身的生物钟节奏与考试的时间节奏相一致。

三、掌握应试诀窍和答题技巧

平时注重知识积累很重要,但同时也要明白,考试一定有技巧。考生能不能入围,一般取决于能不能把主观题答好;但能不能成为第一名或第二名则要看其能不能把客观题答好。公选中主观题占到了60%-70%的份量,对于整个考试成败影响至关重要,所以这里重点讲一讲主观题的一些答题方法和技巧。

(一)思考问题“四步曲”。

提醒广大考生,我们在思考问题和回答主观题时一定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的步骤去答,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环环紧扣。四步曲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这是赢得高分的不二法门。因为,一是从辩证法、两点论等哲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类型的题目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分析和处理,这样才能全面透彻地说清楚楚,也符合我们的辩证思维技巧;二是操作起来简便易行,便于掌握。所以在平时的训练和答题过程中,首先要找准“题眼”,即问题的症结和实质、核心,也就是“考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的“四步曲”回答,会达到“八九不离十”的效果。在此,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别人都只强调“三

17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步曲”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而忽视了“怎么看”的问题,而这正是你区别于别人,能表达出你的理论和政策水平的亮点和关键所在。以题为例:

例如问:现在一些部门和领导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联系领导多、联系群众少;听取汇报多、深入基层少;发文件多、抓落实少。你认为其原因何在?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答题思路】

1、(是什么)题目中所反映的这三种现象在我们干部队伍中一定程度的存在,反映了我们部分干部在工作作风、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错误的群众观、不正确的政绩观、浮躁的工作观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贻误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影响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对我们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百害无一利,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为什么)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主要有:第一、执政理念发生严重偏差,没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第二、党性修养严重不够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思想根源。第三、干部考评体系的不科学不合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提拔任用干部时是上面说了算,群众的话语权十分有限。第四、干部监督、问责不到位也是产生这一原因的关键因素。第五、干部作风漂浮。

3、(怎么看)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我们正处在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工作观,发扬我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4、(怎么办)解决办法:

第一、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第二、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要热衷于“密切联系领导”。

第三、转变工作作风,重视调查研究,注重调研时效,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尊重民意。强化宗旨意识,彻底改掉官僚主义的陋习。

第四、依法建立健全官员责任追究制,落实领导问责制。要加强决策监督,实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加大对造成重大决策失误者的惩罚力度。

第五、改革和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评体系,让作风漂浮、不负责任、形式主义的干部提拔重用没机会、工作没舞台,创造一个注重实效、关注民生、真抓实干的工作氛围。

(二)回答问题重“五性”。

18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答题时应把握四度:一要有哲学的“高度”;二要有理论的“深度”;三要有结合实际的“紧密度”;四观点和遣词造句要有“亮度”。突出五性:“全面性”、“条理性”、“深刻性”、逻辑性、“创新性”。

(三)材料分析找准“点”。

公选主观题作为可信度好、区分度高、能力考查效果明显的题型,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特点。但很多考生在实际考试过程中,却往往由于答题方法不当,导致做主观题时出现“下笔千言,跑题万里”的现象,令分数大打折扣。究其原因,除没有把握好基础知识外,主要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很强的解题能力。这里主要就辨析题、材料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三种主观题答题技巧进行详细阐述。

1,辨析题

事实上,辨析题是一种兼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题型。因为在命题时,该题究竟是对是错,命题者已经制定了清楚的答案,考生在对该问题作出判断时别无选择,作出判断后进行分析时余地不大。

辨析题失分的原因

首先,不了解公选考试辨析题和学历考试辨析题在内容和答题要求上的差别。答学历考试的辨析题,通常只要辨别正确,分析恰当,基本可以满分,答题的层次性要求不明显。而公选考试的辨析题,既要辨别分析到位,又要答出三至四个层次来。不知道这个要求,就可能答不出自己本来也会的内容,自然就丢分。

其次,缺少干部考试经验。不管是学历考试,还是干部考试,辨析题都应先作出是否正确的判断辨别,这在给分标准中占1分。有的考生缺少考试经验,不知道先做辨别,上来就答为什么对或错,结果损失非常宝贵的1分。

第三,不会根据辨析题的不同类型和内容要求,进行辩证分析、正反分析、双向分析。如辨析“精简机构是政府改革的关键”。有的考生在作出判断后,要么只答“精简机构是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这并不是政府改革的关键,题目中“政府改革的关键是什么”却没有答;有的考生只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应该怎么改革?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因此,“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关键”。答题中却没有指出题目中“精简机构为什么不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关键”。正确的答法是将上述两种回答结合起来。

第四,不知道对辨析题中正确的前提也要给予适当的分析。有一类辨析题属于“前提结论型”,这种辨析题的前提一般是正确的,但由此前提推出来的结论却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如下述辨析题:“行政执行要求忠实于决策。因此,贯彻决策不能走样,要句句照办”。有的考生一看这是个错误的观点,就习惯地直接指出执行决策要从实际出发,要和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不能句句照办,教条执行,但对“行政执行要求忠实于决策”这个正确的前提只字不提。这样少了一个答题层次,就少答了1分。

19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零开始的公考成功经验

辨析题的答题艺术

一般说来,辨析题是考生比较熟悉的一种常见题型,拿到及格分没有问题。但领导干部公选不是过关考试,而是只要前几名的择优考试。要想在严酷的竞争现实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借鉴细节管理的方法,把辨析题应该答的每个步骤、每个层次都答出来,才能拿到80%左右的辨析题分。答好公选辨析题,要注意以下要求:

首先,层次要清楚,并且不少于3个层次。层次清楚不只是辨析的内容有明显的逻辑层次,而是要用序数词清晰地标明三个层次。如下面的辨析题:“公务员规定公务员职务实行委任制和聘任制”。正确答法是:(1)该说法错误。(2)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初期,依据的是1993年1月开始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该条例规定公务员职务实行委任制和聘任制,所以,早期的公务员管理中,公务员的职务可以实行聘任制。(3)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取消了公务员职务实行聘任制的规定。因此,这种说法虽然符合公务员制度早期的实际情况,但现在却是错误的。

其次,一定要先作出“该说法、观点错误或正确”的定性判断。这是辨析题答案的一个层次,也是规定的答题要求,哪怕只是写了“对”或“错”一个字,也能拿到这1分;反之,不仅拿不到这1分,有时还会因为没有先作辨析而对整题扣分。

第三,根据辨析题的不同类型,在辨别之后酌情进行辩证分析、正反分析、双向分析。如对于辨析题“在我国经济活动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是‘运动员’和‘裁判员’的统一”,回答时不仅要指出政府不应该怎样,还要指出政府应该怎样。该题答题要求是:(1)错。(2)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政府在生产经营性的经济活动中,既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扮演“运动员”的角色,又负责经济的调控,扮演“裁判员”的角色,政府的这种双重角色在当时虽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它毕竟是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重大弊端。(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市场竞争中的“运动员”;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担当市场经济活动的“裁判员”。政府一般不应直接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充当“运动员”的角色。(4)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明晰产权关系,改变政府在生产经营性经济活动中的双重身分,是增强企业活力,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第四,对辨析题中正确的部分也要作为一个答题层次简要阐述。与一般学历考试不同,公选辨析题属于领导科学和行政管理内容时,经常用“前提结论型”。虽然辨析的主体部分是结论部分,但不论对错,都要把正确的前提再强调一下。如辨析题“前人曾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那么,作为领导者,在领导工作实践中要注意提高非强制性影响力。”正确的答题要求是:(1)这一观点正确。(2)题中引文的意思是:凭借武力或暴力让别人服从,并不是别人心里真正愿意服从,而是因为力不从心不得不服从;通过“德治”去感化别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地尊重与服从。这是我国古代正确的领导思想,是重视领导者非强制性影响力的

20

请抓住每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pr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