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化》大纲

更新时间:2024-07-07 23: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影视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影视文化》是一门全校范围的公共任意选修课。该课系统介绍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简史、审美

特征、表现手段及如何对影视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文化阐释。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读解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成为既精通法律与经济又具备较高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影视艺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影视的发展简史,了解主要的影视流派、类型、形式与风格,掌握影视作品读解的策略,掌握影视评论的基本技巧。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最终提高人文素质。

三、适用专业与学时数

适用全校本科各专业,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每周2学时,行课16周。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和其他艺术门类息息相关。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可以选修《摄影》、《美术》、《音乐欣赏》等任选课,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影视鉴赏》。彭吉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参考书:《世界电影鉴赏辞典》(1——3卷),郑雪来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顿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出版。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大卫.波德威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世界电影史》,大卫.波德威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六、主要教学方法

《影视文化》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应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使学生感受影视文化的魅力。因此教学方法应是多样化的。在常规的课堂理论讲授环节尽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多媒体课件中引入不同类型、不同流派的影片片断加以讲解,增强学生对电影艺术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文化解读,同时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撰写电影评论,将理论真正用于实践。

七、开课及编写大纲单位、课程负责人

新闻学院

八、课程考核办法

影视文化课程考核采取期末考试形式。

第一章 影视艺术概论

基本知识点:艺术的分类;影视艺术的概念;影视艺术的影响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影视艺术的概念;了解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影视艺术的概念

学时:1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艺术的分类

(一)从人对艺术的感知方式看,艺术可分为: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听觉艺术(音乐)、视听艺术(舞蹈、戏剧、电影、电视)、想象艺术(文学)

(二)根据艺术形象展开的原则看,艺术可分为: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时间艺术(文学、音乐)、时空艺术(舞蹈、戏剧、电影、电视)

(三)根据艺术塑造形象的方式及使用的材料看,艺术可分为: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表演艺术(音乐、舞蹈)、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

二、影视艺术 (一)概念

影视艺术是以银幕上的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叙事、达意、娱情的一门艺术。

(二)影视艺术的影响

电影和电视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传统的艺术作品和观众之间存在着某种距离,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有其自身的完整结构、有其自身独立的规律,艺术作品由于画面的边框、雕像的台座或舞台的脚光而与周围的经验世界产生了隔阂。电影和电视的发明减少了欣赏者和艺术品之间的隔阂,使欣赏者和艺术品走得更近。

第二节 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学时: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影视艺术是影像艺术

(一)物质媒介是摄影机、胶片、放映机 (二)视听艺术 (三)动态艺术

二、电影和电视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一)电影和电视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立体电影、全景电影,没有一项不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二)无声电影是在光学、电学、化学、机械学等科学应用的基础上,经过许多前人的各种实验而发明出来的

(三)有声电影是在无线电报、无线电广播的技术进步以及摄像机、录音设备的不断完善中得以产生的 (四)彩色电影同样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就是彩色胶片的发明。特别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影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更加充分地显示出高科技手段带给电影艺术的充分想象与发展空间 三、影视艺术体现了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 (一)影视艺术的逼真性 (二)影视艺术的假定性

(三)逼真性与假定性的辨证统一关系 四、影视艺术是多种艺术的综合

(一)直接诉诸观众感观的视听综合影象,是电影区别于文学(文字间接形象)、造型艺术(纯视觉形象)、音乐(纯听觉形象)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银幕视听语言的运动性和时空转换自由,又使它突破了同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和舞蹈的舞台局限

(三)每一门艺术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或者说是表现元素

绘画的艺术语言是色彩,线条,构图等;戏剧的艺术语言是台词、唱腔、表演等。

(四)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摄影、舞蹈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丰富和充实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影视艺术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它将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术、录音、音响、道具、服装、化妆等多种职能部门的电影工作者集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庞大的影视艺术工程。

(五)影视艺术与戏剧艺术的关系

戏剧艺术是综合艺术,也是表演艺术,多年来在编剧、导演、表演等方面所形成的艺术规律,为影视艺术提供了许多可贵的经验,戏剧性冲突、戏剧性情境都曾被影视艺术广泛吸纳。 (六)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关系

影视艺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视文学剧本,影视艺术从文学中吸取和借鉴了许多叙事方式和叙事手段。影视向诗歌学习,产生了富有抒情性的诗歌影视作品;向散文学习,产生了散文或纪实影视作品;向小说学习,吸取了小说的叙事手法和结构形式。 (七)影视艺术与造型艺术的关系

影视从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中,吸取了造型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使得造型性成为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在线条的运用、光影的处理、色彩的选择、形体的构置等多个方面,影视艺术广泛地吸收了造型艺术的文化营养。 (八)影视艺术与音乐的关系

影视艺术从音乐中汲取富于节奏感与感染力的表现技术与技巧,使音乐成为影视艺术作品概括主题、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影视音乐更是成为影视艺术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电影发展简史

基本知识点:世界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发展史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世界和中国电影的发展简史;了解电影发展的各个阶段、各种风格流派及其代表作;了解世界和中国著名电影导演

教学重点与难点:世界电影的新发展、新探索时期

第一节 世界电影发展史

学时: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无声电影时期(1895--1927)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和他的哥哥首次公映了他们拍摄的〈〈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2部短片。公映获得极大成功,并很快轰动法国,传遍世界。这一天便定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卢米埃尔兄弟因此被誉为“电影之父”。电影因此是世界上唯一可以知道诞生日期的艺术。

梅里爱便把戏剧艺术引入了电影制作的过程,较系统地把舞台那一套运用到银幕上,拍摄了一大批戏剧化的影片,实质是强化电影的艺术性。他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摄影棚,把戏剧艺术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许多具体方法运用到电影中,他还运用了多种摄影技巧去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月球旅行记〉〉是梅里爱的最佳代表作,它的成功标志着室内排演片对于卢米埃尔的“户外摄影”的历史性胜利,不仅大大提高了电影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为电影的工业化和产业化打开了通路。但梅里爱陷入对戏剧的简单模仿不能自拔,他重视电影艺术的假定性,但抓住舞台上的假定性不放,没有分清戏剧和电影的区别,最后走向了必然的衰落。

美国的电影导演格里菲斯被称为电影艺术的奠基人,他不断地对电影特性尤其是摄影构图和蒙太奇进行多方的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赫的成就。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取得成功,继而拍〈〈党同伐异〉〉。

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的出现,标志着有声电影的产生与默片时代的结束。 二、艺术成熟期即有声期(1927-1960)

(一)法国电影

1.先锋派电影运动: 2.现实主义电影

在以人性的立场批判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影片,如《大赌局》、《米摩莎公寓》、《托尼》、《兰基先生的犯罪》、《同心协力》、《幻灭》、《逃犯贝贝》、《太阳升起》、《衣冠禽兽》和《游戏规则》等。人们习惯上把30年代克莱尔、维果、雷诺阿、卡尔内等人的优秀影片称为“诗意的现实主义”的作品,代表人物及作品:雷诺阿《幻灭》和《游戏规则》。 3.“新浪潮”电影

代表人物:戈达尔、特吕弗。代表作《精疲力尽》、《狂人皮埃罗》、《四百击》、《朱尔与吉姆》。 “左岸派” :阿伦.雷乃。代表作《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二)前苏联电影

1.隐喻电影: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和普多夫金的《母亲》

2.“散文化”电影及其后的电影:西里耶夫兄弟1934年导演的《夏伯阳》 《第四十一》、《雁南飞》、《晴朗的天空》、《一个人的遭遇》、《静静的顿河》 (三)美国电影

1.歌舞片:西德尼 1944《出水芙蓉》,罗伯特.怀斯 1965《音乐之声》 2.喜剧片:默片时代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

《凡尔木工先生》,卡普拉1934年的《一夜风流》

3.犯罪片:霍克斯《疤脸大盗》,勒洛埃《我是一个逃犯》,佩恩《帮妮和克莱德》。 4.推理片:希区柯克的《蝴蝶梦》、《深闺疑云》、《爱德华大夫》、《后窗》、《美人记》、《电话谋杀案》、《西北偏北》等。

5.严肃片:福特的《关山飞渡》、齐纳曼的《正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威尔斯的《公民凯恩》 四、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德意志零年》 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和桑蒂斯的《罗马11时》 三、新发展、新探索时期(60年代--70年代)

(一)日本电影:

沟口健二、小津安二郎和黑泽明。代表作品:《雨月物语》、《东京物语》、《罗生门》、《七武士》等。 70年代到80年代初著名的影片有:中村登1971年的《生死恋》,山本萨夫1974年的《华丽家族》,佐藤纯弥1976年的《追捕》,野村芳太郎1974年的《砂器》,佐藤纯弥1977年的《人证》,山田洋次1980年的《远山的呼唤》,山田洋次1977年的《幸福的黄手帕》。 (二)新德国电影运动 《奥勃豪森宣言》, 克鲁格的《告别昨天》、沙莫尼的《禁猎狐狸的季节》、施隆多夫的《特莱斯》 法斯宾德、赫尔措格和文斯特 施隆多夫导演的《锡鼓》,法斯宾德的《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和赫尔措格的《吸血鬼》。 (三)美国电影

1.越战题材:西米诺的《猎鹿人》、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 2.情感题材:《克莱默夫妇》、《普通人》和《金色池塘》

3.科幻题材:70年代科幻电影在美国形成热潮。此期的科幻影片主要以两种形态出现:一种是把灾难片和科幻片融合而成的“灾难”科幻片,一种是反映宇宙航行的“银河”科幻片。灾难片:《海神号遇险记》、《大白鲨》、《地震》、《航空港75》、《兴登堡号飞船》、《世界末日》、《摩天大楼着火记》、《逃生》、《死城》和《牙》等,“银河” 片:《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超人》等。 (四)苏联的“思考电影” 《一年中的九天》、《普通法西斯主义》和《列宁在波兰》是苏联“思考电影”的代表作。 达涅里亚1979年导演的《秋天的马拉松》,主人公布兹欧金。 缅绍夫1979年导演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罗斯托茨基1979年导演的军事题材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四、80年代至今的世界影坛

(一) 美国电影:

1.反思战争的影片如《鸟人》、《野战排》、《早安、越南》、《西贡》、《汉堡包山丘》、《生于七月四日》等。 2.展示家庭、婚姻、性爱等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影片,如《雨人》、《致命的诱惑》、《布拉格之恋》、《危险关系》等。

3.宣扬个人奋斗、高张人权和鼓吹妇女解放的影片。 4.表现法与情的冲突,理与智的冲突的“法庭电影”。 5.在众多的通俗作品中也涌出了大量的精品:《与狼共舞》、《沉默的羔羊》、《阿甘正传》、《辛德勒的名单》等有相当的深度。

技术因素是吸引人的重要因素,如《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等。 (二)英国电影

《法国中尉的女人》1981,《英伦医院》1981 《甘地传》 (1982)、 《热与尘》(1983)、《印度之行》

(1984)、《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1.爱尔兰民族题材的影片: 《我的左脚》、《土地》。 2.历史与个人传记题材的影片:《享利五世》、《爱德华二世》、《霍华德庄园》。 3.青年题材的影片:《废物》、《21岁》、《伦敦要了我的命》 4.爱情题材的影片:英法合拍片:《烈火情人》、《苦月亮》。 (三)法国电影

1.是以动物为题材的影片较多,阿诺的《熊》、贝松的《蓝色的大海》。 2.“问题青年”片深受观众的青睐,杜瓦荣的《小罪犯》、弗贡的《爱情》、贝松的《妮基塔》。

3.家庭题材占有优势。女导演柯琳娜·塞罗1985年执导的《三个男人和一个摇篮》是其中一部成功的代表作品。 4.爱情片,《情人》。

第二节 中国电影发展史

学时:1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中国的早期电影

1.1905年,北京的正泰照相馆摄制了京剧舞台记录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人摄制影片的历史序幕。2.30年代是中国早期电影的一个重大转折点,1932 -1937年间出现了《神女》、《新女性》、《渔光曲》、《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优秀影片。

3.1945年后,电影工作者更加成熟,出现了《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郑君生)、《万家灯火》、《乌鸦和麻雀》、《八千里路云和月》、《丽人行》、《小城之春》等。 (二)“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电影

1.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共先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东影”和“北影”、和“上影”三大国营制片厂体系。1949年“东影”完成《心桥》,成为新中国电影为工农兵服务 发轫之作。

比较好的影片有《柳堡的故事》(编剧、黄字江,导演、王苹)、《林则徐》(郑君里导演)、《林家铺子》(夏衍改编,水华导演)、《青春之歌》(崔嵬导演)、《五朵金花》(王家乙导演)、《李双双》(李准编剧、鲁韧导演)、《早春二月》(谢铁骊)、《农奴》等。 2.“文革”时期,《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 (三)新时期电影:

1.老一代导演:榭晋《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最后的贵族》。 2.中年导演:吴贻弓《城南旧事》、吴天明《老井》、黄蜀芹《人.鬼.情》 3.第五代导演:陈凯歌:《黄土地》、《霸王别姬》。张艺谋:《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也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 (四)港台电影

1.香港:徐克几乎成了新武侠片的象征,代表作《蝶变》、《鬼马智多星》。许鞍华的《疯劫》被誉为“香港第一部自觉地探讨电影的叙事模式、手法和功能的电影”。吴宇森的《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等作品被好莱坞接受的第一位华人导演。王家卫是两岸三地最具个人风格的导演,其作品《东邪西毒》、《重庆森林》、《花样年华》有强烈的都市感和现代感。

2.台湾电影的真正繁荣应该是从“台湾新电影”开始的。1982年,以四位年轻的导演柯一正、陶德辰、扬德昌、张毅执导的一批影片,侯孝贤的《悲情都市》是新电影的扛鼎之作。李安的电影在商业娱乐的包装下延伸出较为浓厚的文化韵味,更容易受观众接受。1993年,他编导的《喜宴》融合了中西方不同民族的伦理观念,成为台湾当年卖座最佳的影片。

第三章 影视的画面

基本知识点:镜头;景别;焦距;角度;运动镜头;空镜头;镜头间的变换;构图;光线;色彩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镜头、景别、焦距、角度的概念;掌握推、拉、摇、移、跟等五种运动镜头基本形式;掌握空镜头的类型;掌握镜头间的变换手法;掌握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掌握构图的主体与陪体关系;掌握构图的美学原则、主题服务原则和变化原则;掌握光线在影视中的作用;掌握色彩在影视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运动镜头;构图的美学原则、主题服务原则和变化原则

第一节 镜头元素的运用

学时: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 镜头的概念 (一)概念

1.从拍摄角度讲,镜头是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马达开动至停止这段时间内被感光的胶片。 2.从剪辑角度讲,头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胶片。 3.从观众角度讲,镜头是两个镜头之间的那段胶片。 (二)镜头是影像结构的基本单位

影像是通过一系列镜头展现的。一部故事片一般由400—800个镜头组成。 (三)镜头的运用是一种艺术手段

电影刚诞生的时候,没有镜头的概念。整场拍一个镜头,然后整场整场地接起来放映。从格里非斯开始才有现在意义上的镜头的运用。它使电影影像的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电影从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镜头的运用是一种艺术手段,景别、焦距镜头运动、角度等的选择使用,展示着影视创作者的审美情致和水平。 二、景别

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景别不同,其影视叙事功能则不同,视觉效果也不同。 (一)远景

定义:远距离拍摄所形成的视野开阔的画面 作用:介绍环境,表现与环境有关的剧情内容 (二)长景

1.定义:某种特定环境中的被摄主体的整体所构成的画面 2.作用:观众可以看清人物,也可以看见环境 (三)中景

1.定义:被拍摄主体的主要部分所构成的画面

2.作用:引起观众对人物的注意以及对人物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和联想 (四)近景

1.定义:被拍摄主体的局部所构成的画面 2.作用:看清人物表情,介入情感活动 (五)特写

1.定义:被拍摄主体的某个特定的不完整局部所构成的画面 2.作用:透视人物、境遇的关键性细节 三、焦距

焦距的长短和使用的透镜有直接关系,它决定着镜头的视野、景深、透视关系等。按焦距的长短不同,可以分为:

(一)标准镜头(40~50毫米)

(二)长焦距镜头(窄角镜头)(大于50毫米) (三)短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小于40毫米)

(四)变焦距镜头:一个镜头既可以作标准镜头,又可以作短焦距或长焦距镜头的被称为变焦距镜头 (五)景深镜头 四、 角度

摄影机镜头与被摄物体水平之间形成的夹角即镜头角度,角度不同产生多种镜头。不同的镜头可以表现风格迥异的场景和人物,使得艺术手段的使用呈现多样化。 (一)平视镜头

画面效果接近于正常的视觉效果。 (二)俯视镜头

能使被摄物体的体积压缩,易使观众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觉心理,多用来展示比较开阔的场面和空间环境。 (三)仰视镜头

能夸大物像的体积,常被用来模仿儿童的视觉,易使观众产生一种压抑感或崇敬感,多用来营造一种悲壮和崇高的效果。 五、 运动镜头

(一)定义

镜头或整个摄影机相对于被摄对象的位置变化被称为运动镜头。 (二)基本形式

运动镜头包括推、拉、摇、移、跟五种基本形式。五种基本形式在影视艺术中常常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不仅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环境、叙述故事,而且可以创造节奏、风格、意蕴。

1.推:推进。指镜头逐渐接近被摄物的运动。影像从远景到全景、中景、近景直至特写的连续变化,是由摄影机的前推完成的。推使画面中心最终被突出,造成较强的视觉冲击。

2.拉:与推相反,拉开。指镜头逐渐远离被摄物的运动,视野面积逐渐扩大,被摄主体逐渐缩小或淡化,细节随之模糊。它往往用来强调环境或环境与被摄主体之间关系。

3.摇:借助于三脚架的活动底座,使摄影机基本固定,而只是镜头上下、左右或旋转运动。因为拍摄的角度、拍摄的对象随镜头的运动而产生新的视觉效果,故而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4.移:一般指镜头的横移。摄影机的拍摄方向与被摄体的运动方向成一定角度。移动镜头可以扩展画面的空间容量,造成画面构图的变化。尤其当与物体同时运动时,由于背景的变化可以造成强烈的运动效果。

5.跟:一般指镜头与运动着的被摄物保持基本相同距离的纵向相同或完全相反的运动。因其跟踪被摄体,故可以使观众细致地观察人物的表情、细部变化及其环境的变化过程。 空镜头 (一)定义 (二) 类型 1.交代性空镜头 2.抒情性空镜头 3.隐喻性空镜头 4.想象性空镜头 七、镜头间的变换 (一)切 (二)淡 (三)化 (四)划 (五)叠印

第二节 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

学时: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影视画面与绘画、摄影一样,具有造型性。造型一般通过摄影造型、艺术造型、演员造型来完成。造型元素包括构图、光线和色彩。 一、构图

影像结构的基本组织单位是“镜头”。而镜头实际上还可以再分,即“画格”。一个镜头是由无数的画格组成的。电影每秒24格。构图其实就是画格的构图。影视构图关键是如何处理人、景、物的位置关系以及形、光、色的配置关系。 (一) 主体与陪体

1.构图一般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即主体——构图的中心;陪体——主体的陪衬物;环境——主体或者也包括陪体所处的环境。这三者构成一定的关系,后两者是为第一者起修饰和映衬作用的,这些都可以通过线条、体积、位置、视点、亮度、色彩等方式来完成。 2.关于主体、陪体的常见错误理解

认为甲在画格中大,乙在画格中小,甲就是主体,乙就是陪体; 认为甲在画格中居前景,乙在画格中居后景,甲就是主体,乙就是陪体。

3.主体、陪体区分的关键是看它们在画格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作用大的是主体,作用小的是陪体。 (二)构图的原则

处理好一部影片中的构图,应当考虑以下三原则,即美学原则、主题服务原则和变化原则。其中,美学原则、主题服务原则是就一部影片中的单个具体的画格的构图而言,变化原则则是就整部影片的构图而言。 1. 美学原则

影视是一门艺术,所以它的构图首先要美,要“艺术”。换句话说,就是要具有视觉上的美感,使人看起来舒服,看起来好看。从创作角度讲,一个画格中的构图具有形式上的美感,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主体不要居中。美术、绘画中有“黄金分割原则”,这是画家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的审美经验。“黄金分割原则”即:1:1.618,近似值:2:3,3:5,5:8。

第二,水平线不要上下居中,不要一分为二地分割画面。

第三,色调、布光等不要一分为二地平分画面。如在低调的场面中,三分之二应该是暗色调,

三分之一应该是亮色调;在高调场面中,三分之二应该是亮色调,三分之一应该是暗色调。

第四,主体不要过分孤单。主体不能在画格中显得空空荡荡。 第五,主体、陪体应该主、陪分明,不应喧宾夺主。

第六,人或物的断续线不应一字排开,应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第七,人或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均等,应有疏有密。 第八,水平线及景物连天线不应歪斜不稳。

第九,人最好不要完全正面,应与画格形成一定的角度。 第十,构图不应雷同、抄袭。 2.主题服务原则

在一部影片当中,画格的构图无疑也是影片诸形式中的一种形式。而影片的主题或者说故事,才是影片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构图也必须为主题服务。

第一,为了表现好主题,要努力设计最合适、最舒服、最具视觉美感的构图。 第二,为了表现好主题,有时要有意去破坏画面构图的美感。

第三,如果某个构图优美的画面,它与整个影片的风格、主题不符,甚至妨碍了影片主题思想的表达,必须忍痛割爱。

3.变化原则

影视不是照片。观众不能忍受一部构图没有变化的影视。而变化也正是影视艺术的主要特征和它的魅力之所在。一部影视的变化可谓千变万化,除了构图所表现的内容的变化外,构图形式的变化也是一种重要的变化。景别、角度、运动(摄影机运动)、照明、色彩等都属于构图形式的变化。 二、光线

1.影视中光的分类

(一)按光线性质分:直射光、散射光

(二)按光位分:顺光、逆光、侧光、顶光、脚光

(三)按造型作用分:主光、副光、背景光、环境光、眼神光、轮廓光、修饰光 2.光影

影视影像是以光影成像的。光影的造型取决于光的质量——柔光或硬光;光的方向——前重光、侧光、背光、底光、顶光;光的亮度——强光或弱光;光调——正常光调、高调、低调。这四个方面以摄影机对光的不同的摄入方向、光线处理,表达着不同的情感和创作意图。 3.光线在影视中的作用

对于塑造人物的外形和内心心理的作用: 第一, 区分剧情时间、强化环境气氛; 第二, 结构画面; 第三, 表现性用光。 4.戏剧光效和自然光效

三、色彩

(一)色彩在影视中的作用

影视中的色彩并不只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色彩的处理与选择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效果。

色彩的造型主要取决于不同色彩的比例、面积、位置等的配置,由于不同的搭配,造成画面不同的浓与淡、明与暗等视觉感觉;通过色彩的变化制造艺术效果,表现对比强烈的内容区别;通过色调的处理,使影片的整体造型有一种喻示和内涵。 (二)影视色彩的运动感 (三)色彩的和谐、对立和变异 (四)黑白片和彩色片

第四章 影视中的声音

基本知识点:影视中的人声;音响;音乐;声画关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影视中的人声与人物性格、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掌握人声与影视作品整体艺术风格创造的关系;掌握人声与画外空间创造的关系;掌握音响的类别、作用;掌握影视中音乐的类别和作用;掌握影视中的声画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声画同步;声画分离;声画同一;声画对位

第一节人声

学时:0.5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在影视艺术中,人声作为一种造型手段,与视觉造型相结合,共同参与影视审美价值的创造。 一、 定义 二、类别

由对白、独白、旁白、歌声、啼笑、感叹等组成。 三、人声与人物性格、人物形象的塑造

每个人年龄、性别、气质和性格不同,其声音的音色、音质、力度,甚至语速等也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四、人声与影视作品整体艺术风格的创造

不同的影视作品类型、样式、形态往往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而这种风格的形成不仅与画面、蒙太奇等因素相联系,而且也与人声相联系。实际上,在动作片、言情片和纪实性作品中,各自的声音处理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五、人声与画外空间的创造

人声可以通过处在画外的声音调动观众的想象,扩展银幕空间。

第二节 音响

学时:0.5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 定义

音响是指影视作品中人与物体运动所产生的声音以及所有的背景和环境声音。作为背景或环境出现的人声和音乐一般也可以被看作音响。默片是全无声音,而一部现代影视可以没有人声对话、没有音乐,但绝不可削弱乃至取消音响。 二、类别

音响可以被划分为许多种类,主要有自然音响(如水声、动作声音、脚步声等)、机械音响(如汽车、火车等)、枪炮音响、社会环境音响(如人群声、收音机声音等)、特殊音响(如电子合成音响等)。 三、音响的作用 (一)音响还原逼真感

自然界万事万物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发出声音,而人不仅通过视觉而且也通过听觉来接触和了解。因而,音响既是对现实存在方式的还原,也是对人的感知愿望的满足。 (二)音响刻画人物

音响在影视作品中具有积极的造型能力,是塑造人物,特别是刻画人物心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影视作品中,音响经常被用来强化或烘托人物的心理,如用时钟放大的声音效果来表现人物的焦灼心理,用火车轮的轰鸣声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激烈冲突。 (三)音响表达情思

音响不仅是对生活声音的还原,而且是对创作者思想情感的传达。在影视作品中,音响的运用往往可以产生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 (四)音响创造空间

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世界,但听觉并不只是对视觉形象的说明或者仅仅是视觉形象的附属,音响往往能够补充视觉形象的不足,表达视觉形象无法表达的生活内含。

第三节 音乐

学时:1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影视音乐是一种与影视视觉影像相联系的特殊的音乐形式,因而,影视音乐需要融于影视的银(屏)幕造型设计之中,以一种既具有一定独立性,同时又具有视觉配合性的音乐方式组成影视艺术的视听美感。 一、 定义 二、 类别

影视艺术中的音乐包括器乐和声乐两部分。

影视音乐在形态上可以分为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 (一)有声源音乐

也称画内音乐、客观音乐,即音乐来自画面内的声源,如画面中人在唱歌或者演奏钢琴等。 (二)无声源音乐

也称画外音乐、主观音乐,即音乐来自画面叙述场景以外,是一种外加的音乐形式。这种音乐主要用来烘托、补充或者丰富画面的造型效果,加强影视艺术的结合视听魅力。 三、影视艺术中音乐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 (一)抒发感情 (二)参与叙事 (三)展现环境 (四)创造节奏

第四节 声画的关系

学时:1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习惯上人们常把影视艺术中声与画的结合方式称为声画蒙太奇。

声画结合的方式从存在形式上可以划分为声画同步和声画分离两种形式;从相互关系上则可以划分为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两种关系。这两种关系既可以以声画同步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声画分离的形式存在。 一、声画同步

声画同步指画面中的视觉影像与出现的声音处于同步关系中,即声音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环境所产生的。声音加强画面的真实感,画面为声音提供声源,形象使声音具有可见性,声音使画面具有可闻性,从而创造现实逼真感。 二、声画分离

声画分离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同步,相互分离,即声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所产生的。这个时候,声音是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声画分离意味着声音和画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可以通过分离来达成更高层次的统一。 三、声画同一

声画同一指画面和声音无论是采用同步或是分离的方式出现,它们在内容、情绪、节奏等方面是统一的,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四、声画对位

声画对位用来指声音和画面之间在情绪、内容、艺术形象的表述上是相互独立的对比性关系,它们通过差异来达成和谐,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五、静默

在声画关系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组合现象——静默,它是指在有声影视作品中,所有声音在画面上突然消失而产生的一种艺术效果。静默所创造的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学效果。

第五章 蒙太奇理论与长镜头理论

基本知识点:蒙太奇;长镜头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蒙太奇的概念、类型、功能;熟悉蒙太奇手法在影视艺术中的表现形式;能够分析影视作品中蒙太奇手法的具体运用;了解长镜头的美学概念;了解巴赞的纪实主义电影理论;了解克拉考尔的电影美学观点;掌握长镜头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蒙太奇的类型;蒙太奇的主要功能;长镜头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蒙太奇理论

学时: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蒙太奇的概念

蒙太奇原是建筑学上的用语,意为装配、安装。在影视艺术中,是指影视创作中的剪辑组合,也就是狭义上所指的画面、声音、色彩等诸多元素的编排组合,就其广义而言,它还是一种创作方法,是影视创作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中艺术家艺术思维方式的展现。 二、 蒙太奇的类型

蒙太奇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从功能上区别,可分为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等。从形式上区别,可分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 (一)叙事型蒙太奇

平行式;交叉式;复现式;积累式;颠倒式 (二)表现型蒙太奇

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 (三)平行蒙太奇

将不同空间和相同或不同时间发生的相对独立的情节分别并列叙述的蒙太奇形式。 (四)交叉蒙太奇

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的线索,每条线索相互依存,最终汇合在一起。交叉蒙太奇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惊险片、恐怖片和战争片常用此法制造追逐和惊险的场面。 (五)重复蒙太奇

将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以达到刻画人物、深化主题的目的。 三、蒙太奇的功能

电影史上,格里菲斯被视为是自觉使用蒙太奇最早的导演。但真正把蒙太奇方法条理化,而且将蒙太奇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电影理论体系的却是前苏联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

蒙太奇的功能主要有:叙述故事、表达情感、阐述思想。 (一)叙述故事

蒙太奇叙事功能是以交待故事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 1.形成完整的时空

影视艺术表现的时间、地点不是真实时空的简单记录,它是不同时间、地点、拍摄的镜头在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背景下,经过蒙太奇组合变成的完整的逼真的时空。 2.形成完整的情节

影视艺术表现的完整的情节,是由若干个镜头构成场面,再由场面构成段落,进而构成完整的影视情节,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都是通过蒙太奇完成的。

3.表达情感

蒙太奇通过对镜头的连接组合,可以创造情绪、表达情感。 4.阐述思想

蒙太奇借助影片用画面之间存在的隐喻、转喻关系和象征性来阐述抽象的思想观念。 5.创造风格

蒙太奇使镜头的组合,通过色彩、光线、景别、运动方式等等的变化,创造出节奏不同的影视风格。有的诗情画意、有的热烈奔放、有的舒缓凝重等等。

第二节 长镜头理论

学时:1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长镜头的美学概念 二、巴赞的纪实主义电影理论 三、克拉考尔的电影美学观点 四、长镜头的表现形式 (一)长段落镜头 (二)景深镜头 (三)镜头内部蒙太奇

第六章 影视的叙事

基本知识点:影视的时间和空间;影视的叙事特性;影视的描写;影视悬念和节奏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影视时空的特性;了解如何用摄影和剪辑技法营造影视时空;掌握影视的叙事特性;了解影视叙述结构的种类;熟悉影视的描写手法;熟悉影视悬念和节奏 教学重点与难点:用摄影和剪辑技法营造影视时空

第一节 影视的时间和空间

学时:1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 影视时空的特性

影视有时空的无限自由,但又在其有限的时空里活动

二、用摄影和剪辑技法营造影视时空

(一)摄影技巧和剪辑技法的多样性,造成影视时空的多样性和可变性 (二)银幕时间压缩 (三)银幕时间延长 (四)银幕时间凝固

(五)三种时态的转换融合:闪回、闪前 (六)心理时空

第二节 影视的叙述及结构

学时:1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影视的叙事特性

作为艺术的影视具备叙事性,使之区别于记录片、科教片等 二、影视叙述结构的种类

(一)从叙述视角看,有主观式叙述(结构)和客观式叙述(结构)

(二)从时间结构看,有顺叙、倒叙、插叙、预叙(即闪前)、分叙(平行叙述、交叉叙述)、交错式、复述、环行叙述等

(三)从叙述形式看,有单线式、多线统一式、剥笋式、串珠式、多时空多视点多线索交错式等 (四)从艺术概括方式看,有戏剧式、小说式、散文式等

第三节 影视的描写

学时:1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 定义

影视的描写是指对特定的银幕造型进行细致表现、渲染刻画,融会在影视的叙述之中。 二、类别

(一)人物描写(肖像,行动,心理)

(二)环境描写(时代、社会背景,场面,景物) (三)细节描写

第四节 影视悬念和节奏

学时:1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 影视悬念

悬念片、侦探片、一般故事片都需的手法,增强观赏效果 方法:悬念持久地贯穿全剧,观众与角色一同进入剧情 观众知道而角色不知,形成观众替角色担心的情绪 二、影视节奏

(一)影视的节奏表现为连续而有间歇的运动,影响观众的心理、情绪

(二)影视节奏的构成因素:时间长短、空间的转换、速度的徐疾、节拍的强弱、动静的交错等 (三)影视节奏的表现:影视剧作的节奏;镜头内部的节奏;镜头外部的节奏(蒙太奇节奏)

第七章 影视解读

基本知识点:语言与作者研究,影视叙事与修辞,意识形态与主流影视,性别策略与女性观点,历史、本土与世界。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中外优秀影视作品的赏析,了解中外优秀影视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现实;理解中外优秀影视作品所表现的思想主题;通过写影视评论等鉴赏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影视作品的解读策略 学时:10学时。

第一节 语言与作者研究

学时: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放大》:自反的艺术 (一)关于导演安东尼奥尼 (二)主题与视觉呈现 (三)自反与叙事

二、贝托鲁奇:资产者的儿子 (一)寻父:儿子的故事 (二)假面:乱伦的幻想 (三)秩序内外:精神分析的功能 (四)革命之前:世界与东方

三、《十诫:关于杀人的短片》:人道主义的困境 (一)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十诫》 (二)古老的两难处境 (三)叙事:纪实与戏剧 (四)革命之前:世界与东方

四、《十诫:关于爱情的短片》:孤独者的恋人絮语 (一)恋人絮语 (二)窥视与反窥视 (三)叙事:修辞与拯救

第二节 影视叙事与修辞

学时: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一个心灵的个案分析 (一)一个安提戈涅式的性格 (二)逃脱与落网 (三)谎言与真实 (四)性别、视点与媒介

二、《法国中尉的女人》:一个重述的爱情故事 (一)叙事:历史与意义张力 (二)人物:镜与套层结构 (三)画面:叙事与影视语言 (四)意义:评判与叙事人 三、《卡门》:套层结构与镜式文本 (一)历史反思与镜式文本 (二)套层结构与文本呈现 (三)扮演与真实 (四)镜像:舞台与空间

四、《玫瑰之名》:小说、影视与文化分析 (一)艾柯和《玫瑰之名》 (二)叙事:文化与阐述

(三)迷宫、知识、权力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主流影视

学时: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夺宝奇兵》:好莱坞神话一例 (一)神话与意识形态 (二)语义矩形与多重编码 (三)程式与好莱坞式的叙事 二、《飞越疯人院》:在反叛故事的背后 (一)疯人院的寓言 (二)性别、种族与神话 (三)视点、空间、修辞 三、《美国往事》:美国梦的正反面 (一)英雄正题与反题 (二)叙事组合与男性情谊 (三)男人、女人、结构

四、《官方说法》:真实、话语与叙事 (一)缝合与消解 (二)真实与话语 (三)叙事人与叙事

第四节 性别策略与女性观点

学时: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代罪羔羊》:阶级、性别与情节剧 (一)情节剧一议 (二)犹在镜中 (三)男性的梦魇与释梦

二、《致命的诱惑》:性别与谎言的构成 (一)好莱坞意义 (二)性别与谎言 (三)叙事与骗术

(四)类型嫁接术

三、《沉默的羔羊》:好莱坞的新策略 (一)性别角色与叙事策略 (二)精神分析与影视话语 (三)父亲:离轨者与意识形态 (四)类型嫁接术

第五节 历史、本土与世界。

学时: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青春之歌》:历史视野中的重读 (一)英雄故事与历史困境 (二)女人历史与叙事

二、《红旗谱》:一座意识形态的浮桥 (一)一次意识形态实践 (二)缝合与超载

(三)父子秩序与凸显的英雄 三、《霸王别姬》:历史的景片 (一)历史写作

(二)男人、女人与人生故事 (三)暴力迷宫

第六节 法律影视作品解读

学时: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一、法律与人性、宗教,

如《七宗罪》、《最后判决》、《宾虚》、《不忠》、《阿马罗神父的罪恶》、《死囚168小时》、《爱在哈佛》等 二、审判和法官

如《十二怒汉》《圣皮埃尔的寡妇》、《被告》、《失控的陪审团》、《芝加哥》、《纽伦堡大审判》、《刮痧》、《秋菊打官司》、《法官老张轶事》、《法官老张轶事》、《法官妈妈》; 三、律师及其伦理困境

如《魔鬼代言人》、《律师行》《警花燕子》、《三岔口》;

四、警察与犯罪,如《寻枪》、《天下无贼》、《警察故事》、《新警察故事》、《无间道》、《警花燕子》、《七

宗罪》、《国家公敌》、《陌路人》

五、犯罪及刑罚《无间道》、《天下无贼》、《大只佬》《肖申克的救赎》、《因父之六、检察官及检察文化,如《国家公诉》、《控辨双方》《刺杀肯尼迪》

七、科幻、未来法律问题,如《黑客帝国》、《少数派报告》、《银翼杀手》、《兽性大发》、《机械公敌》、《星球大战》;科幻小说《三体》等 八、动漫中的法律

《黑猫警长》《正义总动员》《政治最前线》《死亡笔记》等

《影视文化》课程各章节学时的具体分配如下: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教学内容 影视艺术概论 影视发展简史 影视的画面 影视中的声音 蒙太奇理论与长镜头理论 影视的叙事 影视解读 学时 3 3 4 3 3 4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p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