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各地名校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大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更新时间:2023-07-26 13:2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北省各地名校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大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河北省各地名校

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大汇编

诗歌鉴赏专题

唐山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病起书怀①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①本诗写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的成都。陆游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

此诗。

(1)联系颔联分析作者“书怀”的内容是什么?(4分)

(2)“出师一表通今古”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夜半挑灯更细看”用了什么样的描

写方法?尾联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2.答案:暗示

(1)“位卑未敢忘忧国”表现了作者即使地位卑微也不忘忧国的责任感。(有“责任感”即

2分)“事定犹须待阖棺”表达的是作者对自己仍有机会重新被起用(或说为国出力)的后

事充满信心、希望。(有“信心”“希望”之意即2分)

(2)前句是用典的手法(1分),后一句用了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有“动作”或“细

节”即1分)令人回味无穷或说含蓄(1分)地表达了作者忠心报国的愿望(1分)

河北省辛集中学08—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 鸪 词

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鹧 鸪 词

河北省各地名校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大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李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1)两诗都用了“湘江”.“斑竹”.“鹧鸪”等形象,都是表现一种愁苦之情的。这种“愁

苦之情”具体说来有何不同?(4分)

(2)两诗在表现手法上都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采用了传统手法中的哪一

种?请简要说明。(4分)

15.参考答案:(1)李益诗主要是写一位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苦,末句我们仿佛可以感

觉到她盼望郎归来的急切心情。李涉诗有对“二女”的同情,有对屈原沉江自杀的叹息,也表

现了自己的羁旅愁绪。不象李益诗所抒之情集中一点,而是泛咏愁情。

(2)起兴。李益诗由“斑竹”的典故及鹧鸪写起,勾起了自己怀念情郎的愁怀。李涉诗由湘

江水深引出对屈原沉江的感叹,由“斑竹”典故想到“二女”垂泪的故事,由鹧鸪的啼叫引起了

自己的羁旅之愁。

河北省石家庄市2008-2009年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章谦亨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①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注]①六丁:道教中的火神。

(1) 有人说,“偷”字在词中最为传神,试加以分析。

答:

(2) 作者观赏鹅湖山时的心情怎样?试作简要赏析。

答:

12.(1)鹅湖山本来是被云遮住的,作者却说是被神“偷去”,想象丰富,构思新奇,幽默

而有情趣,(1分) 照应题目中的“藏”,(1分) 运用拟人手法。(1分)(共3分)

(2)喜悦、轻松、悠闲。(2分,喜悦1分,轻松或悠闲1分)作者本来冒着“春寒”来观

赏鹅湖山,却因云遮雾罩,而暂未见到,但作者把这看作是有人将高山“偷”去了。刚刚设

河北省各地名校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大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想是“六丁”神将它搬离人间,却又觉得是“晓云闲”来无事,顽皮地来“遮拦”;转眼间

风吹云散,作者高兴地认为是风又为自己把山追了回来。透露出诗人轻松、悠闲、喜悦的心

情。(3分)(共5分)

河北省清苑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四 1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有关问题(8分)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愈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 (4分)“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怎样的一种感情?

答:

------------------------------------------------------------------------------------------------------------

(2) (4分)“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愈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精神?“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12

(1) 答:作者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抒发了自己跟一片浮云齐飘远天,与一轮孤月共度长

夜的飘零落寞之感。

(2)答:第五六两句表达了作者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最后两句的言外之意指

自己虽已年老,但自信还有一定的才识。

--

河北正定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①~③题。(8分)

[双调]殿前欢

梅花景元启(元)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祥老笔①应难画,别样清佳。

据胡床再看咱②,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③梅花是我,

我是梅花。

[注释]①逃祥老笔:南宋家杨无咎,号“逃祥老人”,以擅画梅花著称。②据:靠。咱:句

末语气词。③大都来:只不过。

①“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一句中的“疏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2分)

②有人说,“山妻骂,为甚情牵挂”一句,似神来之笔,摹态传情,十分生动。你对此

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3分)

③请简要分析“梅花是我,我是梅花”一句的含义。(3分)

12.①月下梅影(只答梅、梅花、梅影等,给1分)

②作者以妻子的嗔怪(或骂)(1分。要点嗔怪、娇嗔或骂),侧面描写(或者受梅之情深(或

对梅花的痴情)(1分。要点“受梅情深”或“对梅的痴情”)。

③作者以梅花自比(或“与梅花融为一体”)(1分。要点“在梅花自比”或“与梅花融为一

体”,表现了对梅花的挚爱)(1分。要点“挚爱”),寄寓了高洁的情趣(1分。要点“高洁

的情操”)。

意思对即可。

河北省各地名校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大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河北省滦县一中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2.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两题。(8分)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请简析这首诗反映了当是怎样的社会环境。(4分)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2.(1)“未休兵”写战争频仍,时局动荡;“无家问死生”写民不聊生。(由“断人行”、

“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可推知。两点得4分,对一个

得2分)

(2)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

会安定。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月考试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因反对和议,触怒秦桧,被贬斥回家。②张罗地:指门前可以张网捕鸟的地方,形容无

人经过,门庭寂寂。

(1) 请对诗中的“自”字做赏析。

(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是怎样通过“景语”表现“情语”的,请结合诗句简要

分析。

12. (1)“自掩门”的“自”字,传出一种空廓无聊赖的意味,暗示像这样寂寞自处、与世

隔绝已非一日。这里虽不免流露出空寂落寞之感,但同时又有对炎凉世态的不屑之意,

表现了主人公傲岸的性格。

(2)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自己的处境。淅淅沥沥的小雨好像细丝一样,想要把即将逝去的

春天网住,但落花狼藉,是风雨摧残的结果,也是春天消逝的标志。抒发了作者惜春与伤春

之感。后两句写诗人自身的处境,门庭冷落车马稀,点出了作者冷落之境,而“自掩门”写

出了作者坦然傲岸的胸怀。

【思路分析】(1)本题考查了鉴赏评价能力,侧重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

层级为E级。对于“自”字,不仅要理解表层义,还要联系深层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2)

本题考查了鉴赏评价能力,侧重在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能力层级为E级。解答时注意

诗歌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特点。

玉田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1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河北省各地名校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大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4分)

答: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

感,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13.(8分)(1)、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

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

象。

(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

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情态,也把作者目

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 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

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

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

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5.①本诗上片写梦境,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述梦境的?这样的梦境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有关。

答:

河北省各地名校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大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② 本诗下片写梦醒,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情与景的交融。

答:

15【①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听秋声乱起,号角悲鸣;望铁马骑兵冒雪疾奔,想西北边塞关河失地未收。这样的梦境源于作者北定中原,收复故土的深厚的爱国感情】

【②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黑夜因作者的心事变得悲凉,而冷落的环境,又反衬出作者在熊熊燃烧报国热望和“自许封候在万里”的坚定信念。借景抒情,以冷寂的环境反衬作者的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火热胸怀,以及对朝廷排斥爱国者行径的义愤和谴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p4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