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质土壤改良技术探析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13 15: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黏质土壤改良技术探析

作者:张涛

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05期

摘要:指出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之一,它能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而土壤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势的好坏。孝感市金卉庄园地处107国道旁,土质较差,土壤贫瘠,不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为改善土壤条件,采用了人工改良技术,改善了土壤物理结构、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消除了污染,从施用外源改良物质等方面,增强了植物生长势,提升了园林景观效果。

关键词:土壤改良;深翻熟化;培土掺砂;有机肥 中图分类号:S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28-03 1 引言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结构的优化是植物栽培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土壤管理的基础。科学的土壤改良能够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并能够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降低植物的养护成本[1,2]。

王潇(2012)在苏北盐碱地耐盐树种选择与土壤改良技术的研究中,针对土壤pH值和含盐量较高的今天,提出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3]。张大玲(2014)提出土壤改良要将耕作层的土壤改良技术与土壤养护措施相结合[4]。李生辉(2012)从深翻熟化、客土栽培、培土、化学调节等方法探讨了园林土壤改良的技术方法[5]。龚文平(2008)提出通过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改良相结合的相应措施[6]。相关改良方法的研究己取得一些成果,但是结合工程技术,进行短时期的土壤修复和改良技术的研究较少,并且未对工艺、工法进行详解的实验和验证,笔者正是基于改良地现状,提出了基于粘性土质工程改良方法和相适应的改良对策,以提高本园植物生长土壤条件和景观质量。 2 试验地概况

孝感市地处鄂东北西部,江汉平原西北部,年平均降水量为1133.8 mm;光热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96.7 h,年平均气温为16.0 ℃,大于等于10 ℃的积温为5091.9 ℃,有利于农作物发育、生长,是我国光、热、水条件配合较好的地带[7]。但初夏梅雨期暴雨频繁易洪涝,盛夏高温蒸发量大,常有伏旱。洪涝、干旱成为孝感市主要的自然灾害,重点是黄棕壤,该区域河网纵横,水系发达,农业发达,水稻种植较为广泛和普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p4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