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02 00: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二(上)课内文言文精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

一、常识

本文选自《 》,作者是 时期的 ,名 ,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被尊称为“__________”。他是继________之后的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后人也因此把这一学派的思想称为“ ”。

答案:孟子/孟子·告子下 战国 孟子 轲 亚圣 孔子 孔孟之道 二、解释加点词语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2.畎亩之中 畎: ..3.举于版筑之间 举: 4.空乏其身 空: ..5.空乏其身 乏: 6.行拂乱其所为 拂: ..7.曾益其所不能 曾: 8.衡于虑 衡: ..9.而后作 作: 10.征于色 征: ..11.而后喻 喻: 12.法家拂士 拂: ..答案:1.起,指被任用 2.田间小沟 3.选拔 4.穷 5.绝 6.拂逆 7.同“增”,增加 8.同“横”,梗塞 9.奋发 10.验 11.知晓 12.同“弼”,辅佐 三、句子翻译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答案:1.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2.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经受饥饿,全身困乏。3.用来使他的内心收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4.困扰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上,然后才能被人了解。5.这样以后才会明白,忧患足以使人生存,安乐足以使人死亡的道理。

1

初二(上)课内文言文精练 四、内容理解 1.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行为上要 。(用原文回答) 答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2.孟子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 (用课文词语回答) 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3.课文举出古代六位圣君贤相为例,说明他们的共同点是 。作者列举这六位历史人物的用意 。 答案:出身低微,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作为事实论据,阐述了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更有说服力的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4.课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 ,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造就人才 治理国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本文第一段以 的修辞手法列举 论据,证明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段论述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历苦难磨炼这一道理时,指出这种磨难有 方面的,有 方面的,也有生活方面的,还有 方面的,从而加强了论证的严密性。第三段先说“人”,论述 的道理,再说“国”,论述 的道理。全文由人到国,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全文的论点“ ”。 答案:排比 事实 精神 肉体 行动 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 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列举的人物都出身贫贱,历经磨炼,终有所为。 B.从一定意义上说,磨难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C.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运用了对比论证。 D.本文主要讲了成才和治国两个方面的道理。答案:C(举例论证) 7.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段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 B.第二段“空乏其身”意指“受到贫穷之苦”。 C.第三段从反面论证国无忧患易灭亡的道理。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C

8.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第一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

B.选文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的观点。

2

初二(上)课内文言文精练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课文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 答案:D(谈人体现“生于忧患”,论国体现“死于安乐”)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而”与“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而”用法一样,都是表示“并列”。

C.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B 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为下文论述人才的成功必须经历磨难做事实论据。 B.第二段运用排比句是论证了人才须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C.第三段的论述是从个人推及国家:生于忧患;多难兴邦。 D.文章围绕个人和国家之间的生死存亡关系提出中心论点。答案:D 11.下面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课文第一自然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说明有成就的人必先经历苦难的磨炼。 B.课文第二自然段先提出中心论点,再论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内忧外患将导致灭亡。 C.从课文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D.课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既增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感。 答案:B

1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对此句理解有误的项是( ) A.全文只有此句是用来论证“死于安乐”的。 B.此句是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C.此句是针对国君治国而言,告诫国君要居安思危,否则死于安乐。 D.此句是从正面论证受磨炼的益处。答案:D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B.本文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

C.论证“死于安乐”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

D.全文从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方面论说人要成就一番大业,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 答案:C

1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古代先贤历经磨难,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在逆境中,要以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勇敢地迎接困难和挑战。

3

初二(上)课内文言文精练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创作了《第九交响曲》等名曲,这个故事能有力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答案:D 1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第一、二自然段主要采用例证法论证了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B.文章第三自然段主要从正面论证了经受艰苦磨练的必要性。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结论对于个人成才与国家大治都适用。

D.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和“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表达的意思相近。 答案:B(错在第三自然段是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证的) 16.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前两段论证了“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多在困境中造就”的观点。 B.本文第三段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对上文的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

C.本文第四段提出了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D.本文对中心论点的论证,更多是从“死于安乐”的角度展开的。 答案:D (应是更多从“生于忧患”的角度) 1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列举了历史上六个历经磨难而成就大业的贤君名臣,这是事实论据。 B.第二段是事理的剖析,强调经受磨难是身负重任者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C.第三段由国家推及个人,指出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D.这是篇议论性的文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C(错在“由国家推及个人”,应是“由个人推及国家”) 1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①段列举六个事例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第②段论述了只有经受磨练才能担当重任的道理。 C.第③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练的必要性。

D.第④段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答案:A(错在论证的应是“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ov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