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上期末综合测试题(一)(精)

更新时间:2024-06-30 16: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都外国语学校 2015~2016学年度上期末综合测试题(一 七 年 级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至 4页,第Ⅱ卷 8至 12页。共 15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5分

一、厚基础功底 。 (33分,每小题 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堕 . 落 (du? 静谧 . (m ì 清洌 . (li è 玲珑剔 . 透(t ī B .嶙 . 峋(l ín 菡萏 . (d àn 枯涸 . (h é 猝 . 然长逝(z ù C .玷 . 污 (diàn 花穗 . (hu ì 酝酿(ni àng 获益匪 . 浅(f ěi D .黛 . 色(d ài 喧嚣 . (xi āo 地窖 . (g ào 骇 . 人听闻 (h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饶头 幽雅 繁弦急管 轻飞曼舞 B .凌落 朗润 春华秋实 可望不可及 C .喑哑 决别 绝处逢身 一丝不苟 D .笼罩 惊惶 慧心未泯 险象叠生 3、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纳罕(惊奇、诧异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B .伫立(长时间站立 莽莽榛榛(草木枯死的样子

C .澹澹(荡漾的样子 苦心孤诣(苦心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地步

D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4、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 . 可惜, 故乡日远, 大漠孤烟, 他们只能在茫茫大戈壁上小心翼翼 .... 地前行。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 表示赞同。

C . “农机补贴、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是不 . 言而喻 ... 的。

D . “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 .... , 使观众深受教育。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下来吧,孩子, ”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 “晚饭做好了。 ”

B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 要他不死。

C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D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谁也不能否认好的课外书籍对我们没有很大的作用?

B .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C .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一项长期而 艰巨的历史任务。

D .随着终场哨响, “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不得不接受球队被淘汰,在 世界万千球迷的泪眼中黯然退场。

7、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 ,思想 , 意志 。 ①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②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③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A .②③① B .③②① C .①②③ D .②①③

8、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比喻 B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拟人 C .第一次去露营, 第一次动手做饭, 第一次坐火车, 第一次坐飞机?? (排比 D .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反问 9、下列各项文学常识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 . 《童趣》——《浮生六记》——沈复——明代 B . 《绿色蝈蝈》——《昆虫的故事》——法布尔——法国

C . 《金色花》——《泰戈尔诗选》——泰戈尔——意大利 D . 《风筝》——《呐喊》——鲁迅——中国近代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春》全文用诗的笔调,按“盼春——绘春——颂春”的思路,抓住春 天的景物特点依次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雨、春风、迎春五幅画面。

B . 《走一步,再走一步》不仅启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 艰难险阻, 关键是化整为零, 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 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教子

有方的父亲。

C . 《陈太丘与友期》中客人不守信约,不仅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 太丘;元方义正辞严指出对方“无信” “无礼” ,逼得对方无言可答。

D . 《荷叶 母亲》以清丽的笔调描写雨中红莲、荷叶遮蔽莲花,抒写了母爱 的光辉,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母亲炽热的感激、爱恋和赞美之情,平实中蕴涵真情。 11、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切乌有 (乌,同“无” B.项为之强(强,通“僵” C . 诲女知之乎 (知,通“智” D.尊君在不(不,通“否” 二、品古典雅韵。 (12分,每小题 3分

12、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 .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九种富有特征的事物,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苍凉的 深秋晚景图,简约之中见深细。

B .此曲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 “人家” 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 .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 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 .诗言志。作者在诗中直接抒发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乡哀愁, 这与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中用江水东流之景表达无限悲愁 之情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是不同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15题。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 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二课外精美现代文阅读。 (15分 26— 29题。 (15分 访 兰 贾平凹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 之间, 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 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 方圆十几里的人 就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却不再 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 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 :“访兰去吧 ! ”

我们走了半天, 一直到了山的深处。 那里有一道瀑布, 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 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 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 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着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 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 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长出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 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 ” 我说:“这里的好! ”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 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 , 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 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 ”

父亲说 :“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泮的 趣姿;一经培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

“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 :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 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欣赏它呢 ?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 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 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 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 欣赏它的这种纯朴, 后悔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 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 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 他看着兰, 也在看着我, 说 :“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 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 ”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 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26、 “父亲喜欢兰草” ,但当“方圆十几里的人就跑来观赏”父亲栽培的兰草时, 父亲“倒有几分愠怒” ,这是为什么?(4分

27、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 的 ? (4分

28、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 兰” ,为什么? (4分

29、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3分 五、书精彩华章。 (共 50分

30、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50分 文题 (一 :我们生活的每一天, 都在别人的关爱之中。 当你睁开惺忪的睡眼, 闻到早餐的阵阵香味; 当你走在干净的街道, 看到路旁鲜艳的花朵; 当你坐在静 谧的教室里,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当你遇到难题束手无策,同学帮你解开疑 惑……你,是否想到了感谢呢?

请以“感谢”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文题(二 :请以“ 的乐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任选一题作文,要求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表达真情实感。 ②若选题(二 ,请先填入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作文。 ③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记叙文。

④不写或不填好题目者,一律扣 2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卷面不整洁, 书写潦草者,降低一档次评分。

参考答案 一、 (33分,每小题 3分

1、 A (B “ z ù”应为“ c ù” ; C “ hu ì”应为“ su ì” ; D“ g ào ”应为“ ji ào ” 2、 A (B “ 凌 ”应为“零” “ 及”应为“即” ; C “ 决 ”应为“诀” “ 身” 应为“生” ;D “ 叠 ”应为“迭”

3、 B (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4、 B

5、 D (招牌加双引号,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

6、 C(A项中去掉“没” ;B 项中去掉“能不” ;D 项中“被淘汰”后加“的现实(事 实 ”

7、 D

8、 A (反复、拟人

9、 B(沈复——清代、泰戈尔——印度、 《风筝》——《野草》 10、 A(春风、春雨 11、 C

二、 (12分,每小题 3分 12、 D

13、 C (A 三省:多次反省; B 信:真诚,诚实; C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14、 D 15、 B (孔子更重视“学” ,反对离开“学”而胡思乱想, “殆 ”比“罔”危害程度 更深 三、 (22分

16、 (1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想的事情 ,不要施加在别人身 上。 (3分,大意 1分, “其” “勿”各 1分

(2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 ,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 干的。 (3分,大意 1分, “智” “而”各 1分

17、 (1夜泊秦淮近 . 酒家(2未若柳絮 . 因风起(3半亩方塘一鉴 . 开(4秋天梦 寐 . 在牧羊女的眼里(5老骥 . 伏枥 . 志在千里(6海日生 . 残夜 江春 . 入旧年(8分,每 空 1分,有添、漏、错、别字,该空不得分,注意加点字的正确书写

18、 (1亮了,好像升起一轮明月

(2红了,好像开放着无数的花朵 (写对任意一句即可得 3分 19、

(2分,每字 1分,有错该字不得分 20、意大利 《爱的教育》 恩利科(3分 四、 (33分 (一 (20分

21、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 太愚蠢。 (2分

22、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 (1分 一个小孩子(1分 因为小孩子 说话是最真实的,能更有力地揭露统治阶级的昏庸、愚蠢、虚伪(2分 应保持 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1分

23、 C (3分

24、 (1 “ 似乎 ” 二字说明皇帝既觉得自己受了骗又不敢承认的心理,表明皇帝的愚 蠢和顽固不化。 (2分

(2 “ 托 ” 字生动地描绘出内臣曲意逢迎的丑态。 (2分

25、皇帝这样做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慌,他不愿在百姓和官员面前承认自己被骗, 更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不称职,所以只好硬撑。 (3分 自欺欺人、 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等(1分

(二 (15分

26、兰草清妙脱俗,人们却把兰草当成玩赏之物,只知观赏兰花的形美即外在美而 忽视它的“本质” ,这样就亵渎了兰草,所以父亲有愠怒。 (4分,意思对即可

27、一样的兰草,因为生长环境不同,就气味不同,气质不同,山中兰草静处幽静 的山谷里,吸自然天地之精华,沐浴阳光雨露,有灵气,有风骨;庭院里的兰草虽然美 丽,也有香气,但经过人的侍弄,太媚俗,缺少格调。 (4分,大意对即可

28、 “ 访兰 ” 和 “ 赏兰 ” 有本质的区别:别人欣赏的是兰花的千姿百态、色彩斑斓和郁 郁芬芳,注重的是外表的东西,得到的是视觉和嗅觉器官的满足;而作者父子俩却是将 山野兰花当作圣灵的东西去敬重

.. , 怀着无欲的愿望前往造访的, 他们注重的是内在的品 质,把兰草当作一个具有纯真质朴的人,所以用“访”兰。 (4分,意思对即给分 29、一个人只有保持纯真质朴的品格,不献媚,不低俗,才能被人们所敬重,才能 有益于社会。 (紧扣兰草的品格,意思对即可 (3分

五、 (50分

30、参照 2011年中考作文评分等级和评分意见。 (50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ou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