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课程 谈谈估算教学时,学生“先算再估”引发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4-07-08 08: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通过学习《小学数学“估算与精算”的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课程。谈谈估算教学时,学生“先算再估”引发的思考。

作业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作业内容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估算能力以及灵活地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出的重要内容之一,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要重视估算教学。

要引导学生形成估算意识,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估算的意义,提高他们学习估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其次要让学生感受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给估算教学增加营养,让估算贴近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 一、在生活中,体验估算的实用价值。

我们每个家庭要计划自己家庭的收入和支出,这就需要估计;一个商场,它的营业额是多少,它的利润如何,这要进行大致的预测,这也是估计。我们可以得出生活离不开估算。因此,估算作为数学计算教学方面的一个新内容,是有道理的。 二、在数学应用中,体验估算的数学价值。

估算为判断计算器、口算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据,小学生开始使用计算器,计算器按出来一般的结果都是准确的,但有时候由于操作失误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学生有了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就能很快发现计算器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再如对加法的验算,学生在检

查376+284=552时,习惯于用调换加数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或用减法计算552-376的结果是不是284的方法来验算。其实这种验算,仅仅是利用了加数、加数、和的相互关系,采用了精算的方法来验证得数。还有一种更便利的方法,就是通过估算来验证,要知道376+284=552对不对,先看加数的个位数6+4,结果是10,则和的末位数也必定是0,这里552的个位数是2,显然是错误的。让学生获得该方法,不但现在有用,将来检查多位数四则计算更有用。我们要重视估算的价值,设计相关的练习,引导学生感受估算的作用,形成估算的意识

三、创设情境,感受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

实际上生活中大量的计算并不要求进行精确的计算,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估算次数远比精算次数多。一个仅仅着眼于精算的课程是有缺陷的,因为:精算并不总是必要的。如:买2个足球,每个78元,150元够不够?精算也并不总是可能的,如:从1数到1亿大约要多长时间? 一个正常人心跳100万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100万张纸有多厚?等等。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如在教学乘法估算前,我设计了一问: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学生们纷纷猜测。有的说:“如果每班大约30人,那么全校6个班,就大约有180人。”还有的说:“做课间操时,我发现每行大约站了10个人,全校共站了18行所以全校大约有180人。”??因此很自然地引出了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只需说出大约的近似数就够了。源于生活的

数学问题,使学生培感亲切,自然无形中体会估算的作用,从而诱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倾向。 四、设计多样化的估算题

尽管估算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由于估算教学不像四则运算那样有“法”可依,以致出现忽视或弱化对学生估算学习达标情况进行评价的现象,很多试卷中,对估算试题都少见踪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多样化的估算题,使学生体会和感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以来被人所重视与强调的估算教学,还存在许多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如:先精算后估算。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努力挖掘估算教材,积极搭建估算平台,使学生走出“为了估算而估算”的误区,自觉养成估算意识,合理选择估算策略,追求“为解决问题而估算”的境界,凸显估算的“实效性”,使数学课堂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教育宗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o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