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拙医鉴》整理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3 07: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寿世新方

亚 拙 医 鉴

光绪壬辰年鋟 万邑王同仁藏版

(注:亚拙医鉴与寿世医鉴基本一致,个别之处尚有差异)

中医中药论坛“医随缘”版主搜集整理,欢迎转载

1

2

3

《亚拙医鉴》

鑑面知病诀

面有血色光润者无病也

面色白者气虚也。面色黄滞者脾有积也。 面色青者肝肾虚也 面色红者内有热也 面上时红白者血虚也 久病潮热外现阳虚也

面色白如枯骨者死将近也 面黄色如枳壳者寿将绝也 面赤色如赭石者难治也 面红色如衃血者难医也

面黑色如炲烟者必死也。面皮青簿不永也。 面黑目白者不久也。面黄微肿者血亏也。 印堂準黑者见即身亡也。面肿者受风寒也。 气散神脱者死期不远也。 久病色暗忽明者必死也。 黑掩太阳穴者莫治也。

天庭穴红赤者心火也。生疮者心经风热也。 女人天癸将至前二三日天庭红亮也。 黑色现於天庭如指拇大者不病而卒也。 小儿额角赤色者心经烦燥也。

小儿印堂青黑者腹痛夜啼也重则惊泻也。 小儿印堂红色者心热急惊也。 小儿山根青者惊泻风痰也。 眼下青色者脾有痰也。 眼下黑色者膀胱水湿也。

鼻色明亮者脾无病也。鼻头微黑者痰饮也。 鼻头赤色者肺火也。鼻内生痔者肺热极也。

4

鼻头青色者腹中痛也。鼻头黄色者湿热也。 鼻头白色者气虚也。糟红鼻者肺热也。 鼻中黄滞者小便不通也。 鼻下人中红色者肺胃有热也。

鼻孔燥痛者肺火也。鼻下赤烂者疳积也。 鼻塞声重者受风寒也。

鼻流清涕者肺寒也。鼻流臭涕者肺热也。 鼻流黄涕者肺受寒热也。 鼻流衄血者肺火上炎也。 鼻孔干燥如烟煤者阳毒深也。 鼻孔出冷气滑而黑者色阴毒也。 鼻孔煽张肺将绝也。

人中黄滞者主伤食也。人中红湿者疳积也。 小儿人中青色者风痰也。甚则嗳噫酸腐也。 小儿唇白色者虚寒呕逆也。甚则慢惊也。 小儿呵欠多者脾虚发惊也。 小儿面颊赤色者伤寒咳嗽也。 两颊青色者主吐虫也。 赤色现於两颧大如指拇者。

病虽愈而寿不久也。两颧黑色者。膀胱寒滞也。 左颧红者肝热也。生疮者肝经风热也。 右颧红者肺热也。生疮者肺经风热也。 地阁生疮痒者小便上下生疮也妇女亦然。 地阁左边生疮者左腿上生疮上下如一也。 地阁右边生疮者右腿上生也形色如一也。 小儿承浆青色者伤食被惊也。 承浆黄色者吐逆也。 承浆黑色者惊风也。

耳心疼者肾热也。耳心出血肾经血热也。 耳心灌脓者肾经风热成疮也。

5

耳边生疮有经风热也。 耳下红肿者太阳经风寒也。

耳黑枯焦者肾之败也。漫肿夜疼者阴寒也。 唇白者元气不足也。唇色过红者胃有热也。 唇肿脾胃风热也。唇肿腮痛者胃火也。 唇痛者风寒也。唇生疮者脾经风热也。 唇乾而燥邪在肌肉也。

唇焦而黑者病之危也。唇青黑者极冷也。 下唇内有包者脾有积也。白色者寒积也。 唇内生子子者脾有螬虫也。雷丸鹤虱宜用也。 唇内生小子者脾有蚘虫也。史君槟榔宜用也。 唇内生细点有纹者脾有寸白虫也。榧子宜用也。 上唇有疮为狐症。者脏有虫也。

下唇有疮为惑症。虫食肛也。久则无粪泻血也。 唇青黑者寿不长也。口角青黑者难医也。 病中唇舌卷如黧黑者无治也。 病人齿忽变黑者十三日必死也。

齿痛左肝胆右肺脾之风热也。上齿痛者必热也。 下齿痛者肾热也。病人口张者三日必死也。 口张如鱼口气出不反者难治也。

腮肿不红者阴寒也。牙关不开者风寒也。 口苦者胆热也。口甜者脾热也。

口燥咽干者肾热也。舌干口苦者心热也。 口鼻之气粗急出急入者病主外感也。 口鼻之气微徐出徐入者病主内伤也。 爪甲黄者黄疸也有阴阳也。

病人爪甲白者不治也。疮肿夜痛者阴寒也。 病人手掌肿无纹者无治也。 肝病皮白者庚辛日死也。

脾病唇黄面肿者戊己日死。面青者甲乙日死。

6

肺病颊赤目肿丙丁日死也。 心病目黑皮壬癸日死也。 肾病面肿唇黄者戊己日死也。

鑑目知病诀

瞳神属肾清明如漆者肾无病也。

瞳神昏暗者肾不足也。女人多带症也。 瞳神散大者肾虚也。瞳神枯小者肾有火也。 瞳神坑舀者肾损也。目珠痛者肾受风热也。 瞳神生白云者肾虚而受风也。 瞳神有血筋者肾经血热也。 目珠白如银星者肾虚受风毒也。

目珠绿色者肾虚极而受也。日久难治也。 瞳神擞战者受惊骇也。

瞳神反背者肾虚极光散不收也。

左瞳神散大右瞳神如常者左边头痛受风也。 右瞳神散大左瞳神如常者右边头痛受风也。 瞳神外有乌睛清亮者肝无病也。

乌睛边有红色者肝火也。病人多怒也。 乌睛外红而露血筋肝经热积也。

乌睛高起者肝气不舒也。左胁气痛也。 乌睛外影影淡红者血虚也。血虚发热也。 乌睛缺陷者血亏损也。足转筋也。

乌睛外带蓝色者气伤肝也。手足麻木也。 乌睛外黄色胆虚也。胆无补法胆虚则热。 跡生眼皮内者积在脾经也。

眼内跡如菜豆大者脏之积有鸡子大也。 眼内跡如芥子大者脏之积有胡桃大也。 眼内跡有方长一块者脏之积有如一也。 眼角属心眼角血色如常者心经无病也。

7

大眼角红者心热也。小眼角红淡者心虚也。 小眼角红筋露出者小肠经血滞也。

大眼角红筋渐浸乌睛者心中焦燥而生也。 大眼角露筋红者心经积热也。

大眼角红甚者小便热淋也。心与小肠相表里。 瞳神散大小眼角淡红者心肾不交梦遗滑精也。 妇人目珠夜痛者阴虚气郁也。

大眼角赤滥者心奸也。眼角露脓者虚热也。 胞胳属脾胃不肿不红者脾无病也。 胞胳肿不红者脾虚肿也。

胞胳肿痒者脾受风也。眼眩烂者脾热也。 胞胳红肿者脾有热积也。 下眼皮红胃热也。

眼皮生疮者胃经风热也。

眼生干眼眵者肺热也。眵——眼屎——眼矢 眼生稀眼眵者肺虚也。目干者水不养木也。 眼泪热者肝热也。眼泪冷者肝虚也。

上午眼痛者阳有馀也。下午眼痛者阴气伤也。 眼不能远视者阳不足也。 眼不能近视者阴不足也。 小儿眼黑睛者黄者主有热也。

白睛黄滞者主食积也。亦必陈寒也。

小儿两眼连劄者肝有风热也。劄(扎)—刺—刺绣——刺痛。 小儿病危眼似开而又不开者终难愈也。 目反上视横目斜视瞪目。

直视及眼忽然陷下。属肝风内动也。者五脏已绝之症也。 杂病双目不明者将脱也。补气也。

阳脱者见鬼也。阴脱者目肓也。夜明沙治也。

鑑舌知病诀

8

舌上红活者无病也。人未病而舌先病也。 舌尖独红者心热也。舌根红者肾热也。 舌中红者胃热也。舌上左边红者肝热也。 舌右边红者肺热也。舌上满红者内蓄热也。 白舌而粗者疫热也。舌白而滑阴寒也。 舌黄而滑内有寒也。舌黄而燥胃有积热也。 舌黑而燥阴虚火旺也。舌黑而滑阴虚裹寒也。 舌上苔白沫者伤寒也。舌黑心红可救也。 舌见纯红内有黑形。如小舌者邪热在裹也。 舌见红色内有小黑点者蓄热入胃而发癍也。 舌见淡红中有大红点者阴君火也。

舌见红色尖见青黑者阴虚肾热也。属心脉於阻。 舌见红色中心裂如人字者君火燔灼也。

舌见红色内有黑色苔重者热毒也。主热极、寒极。 舌尖白根黄。胃热外感风热化热入裹。 表症未罢也。舌苔滑者两感寒也。

舌上白苔外有微黄者必作泄也。宜解热分利也。 舌见边红中灰色者裹热失下也。

舌上如米粉满布者疫热重也。黄燥入裹也。 舌上干苔者实火也。舌上有苔,内有积也。 舌如胭脂色者阴虚火旺也。 舌根上有苔者胸下结滞也。

舌上白苔小便赤色疫热在裹也。属心火亢盛。

舌生芒刺者热极也。舌强者脾热甚也。热入心包。 舌边有芒刺者。肝胆郁热也。

舌肿麻木心中毒热也。小舌落下相火也。 舌生灰色者风热入裹也。

舌硬舌短缩神昏者危证也。热入心包。 阴阳易病吐舌数寸者绝症也。 小儿弄舌舔出口外者脾经虚热也。

9

舌麻血虚而有风痰也。

舌肿口外针刺血出者速服承气汤可救也。

闻声知病诀

声出于肺金空则鸣也。笑声病在心也。 呻吟者病在肾也。歌声者病在脾也。 悲声者病在肝也。哭声者病在肺也。

语言微细者不足也。属寒症。声嘶者阴虚火旺也。 属肺阴虚。

声音洪大皮热有馀也。

谵语言神言鬼者阳症也。属实热。 谵语郑声言语如常者阴症也。属虚。 喉内有痰喘声者阳将绝也。 小儿惊风音如鸦声者必殇也。

疯癎症忽然倒地音如猪声者病在肾也。 如马声者病在心也。如羊声者病在脾也。

问症知病诀

阳属六腑。阴属五脏 伤寒阳症身轻向外卧。

口臭舌干眼睁或眼赤声音洪亮。

大便结小便赤而短。涩甚而谵语发狂。 越墙上屋阳症也。

亦有泻黄水者热结膀胱也。 伤寒阴症身重面向内卧。

舌滑有苔不燥。眼喜闭话懒言二便如常。

或便结血枯也。小便少者阴虚也泻不休脾虚也。 谵语神昏其言如家常者阴症也。 凡发热静而默默者邪在表也。 凡发热动而燥乃谵语者邪在裹也。

10

凡病仰卧者多热也覆卧者多寒也。 伸脚者多热也。卷脚者多寒也。 喜衣被全覆手足不露者必寒也。 即恶寒非表即直中阴经矣。

掀扬衣被扬手露足者身必恶热也即恶热必邪入腑。 亦有阳症似阴症。似阳真热假寒假热真寒者。 又必以口臭舌苔脉象兼而審之不可不慎也。 假热者身热指尖不热也。 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者痉症也。

天柱骨倒而元气败也。头摇不止者绝症也。 病中循衣摸床两手撮空神去而魂乱也。

大肉己去者难治也。饮食不思到七日胃绝也。 喜饮热汤者阳不足也。喜饮冷者内有热也。 伤风者畏风也。伤寒者恶寒也。

内有热者恶热也。不思饮食者伤食也。 喜食苦者心不足也。喜食甜者脾不足也。 喜食酸者肝不足也。喜食辛者肺不足也。 喜食咸者肾不足也。似饥饿者脾有虫也。 头痛汗出者风寒也。口渴汗不收者裹热也。 平日自汗者阳虚也。夜卧盗汗者阴虚也。 新病者可表消也。久病者宜和宜温也。

妇科知病诀

妇女月经对日无病也

先期而至者血热也。药宜凉血也。 后期而至者血寒也。药宜温经也。

经来腹疼气痛者气滞也。药调经行气也。 行后而痛者气血虚也。药宜补气血温经也。 经来紫色者风热也。淡白色者痰凝也。属寒。 烟尘黄水者血虚也。绿色者元阳虚极也。

11

崩病紫血者风热也。药宜清热除风也。 鲜血者血热也。药宜凉血也。 黄血色者败血也。药补气补血也。 初崩血热。久崩者脾虚也。补血。

腹痛而崩者气滞血热也香附蒲黄宜用也。 崩后而痛者气虚也归脾汤加黑姜可服也。 带症者脾虚也。药宜补脾温经也。

带症带黄色者气血具虚也药宜补血收塞也。 带症腹痛者气虚有寒也。药宜温补也。

鑑症知病诀

喉痛舌上有苔口干者实热也。属肺胃蕴热也。

喉痛舌滑日轻夜重者虚热裹寒也。属肺肾阴虚居多。 喉内红肿有包者乳蛾也。风热甚而生也。属肾虚火旺。 喉内有白块寒也。吐者胃有寒积也。属白喉。 呕者霍乱有寒也。得食即吐者胃有热也。 得食缓时而吐者内有寒也。少阳有寒作呕也。 今日食明日吐者元阳虚极内无火也。 夜食不化者命门无火也。 心胃痛舌滑便清者寒痛也。 心胃痛舌燥口干者热痛也。

唇内有子者虫痛也。已久者有寒有热也。 肚腹痛在脐之上者少阴腹痛也。 在脐之中者太阴腹痛也。 在脐之下者厥阴腹痛也。

痛不休者寒痛而时痛止热痛也。

痛而畏按者实痛也。痛而喜按者虚痛也。 痛而有包口胃清水者虫痛也。 痛无定所气痛也亦有风寒湿热也。

痛而畏寒者寒入血分也。小健中汤可也。

12

妇人小腹痛阴疝也。

泻症腹痛者内有积也。泻后腹痛者脾虚也。 泻清水者水泻也。药宜分利也。 泻如酱色者实热也。药宜清热也。 泻而或多或少者内有痰也。 泻血在粪前者实热也。 泻血在粪后者脾虚也。

泻淡红血者心脾虚也。泻紫黑血者风热也。 暑热亦有泻血水者。药宜清热分利也。 泻常在辰刻是阳虚也。

泻常在半夜时者肾虚也。药宜补肾也。 久病作泻者脾虚也。水泻多寒痢疾多热也。 数月泻血无粪者虫食肛也。 痢疾泻血者内有热积也。 泻白痢者内有寒积。

泻痢黄赤黑色者皆热也。

泻痢青白色米谷不化者皆冷也。 痢疾忌温补忌分利忌大下也。 食饭直出者内有热也。 裹急后重者胸前结滞也。

小儿鸦溏泻即绿色者脾元虚也。宜温补也。 小儿小便如米汁者心脾之积热也。 脱肛红痛者肺家实热也。

脱肛不痛者脾虚也。便毒者大肠经风热也。 痔疮痛而流血者实热也。痒者风热也。 痔疮不痛粪后下血者脾虚也。

无故下血者肠风下血也。大便痒者内有虫也。 肿症朝宽暮肿者血虚也。

朝肿暮宽者气虚也。初肿者消积利水也。 头面肿者风寒也。足下肿者肾虚也。

13

手按随起者气肿也。

手按成坑起迟者肾虚水肿也。

肿而烧热者湿热也。肿而坚实者脾有积也。 日肿夜消气虚也。肚腹肾囊肿者水肿也。 噎嗝者血枯也。粪如梨辨者可治也。 粪如羊屎者无治也。治宜补血温散也。 火哽有虫者蓝靛能治之。 骨哽有积者鵞血能化也。

咳嗽头痛口干者风热也。有痰者脾虚也。 咳嗽舌滑者风寒也。无痰者气虚热重也。 痰如浓涕者脾虚也。痰如水泡者肾虚也。 痰如咸者肾虚也。痰色绿者脾肾不足也。 咳嗽喉中痒者风寒也。久咳者宜温补也。 夜咳不愈者阴分有寒也。白痰者败症也。 小儿咳嗽眼眩如醉或泻者麻疹也。

烧热咳嗽者风寒也。每夜烧热者伤食也。

午后烧热者阴虚也。午后烧咳者痨症也。结核。 小儿烧热作惊耳边冷中指独冷者痘症也。 肺咳不己必遗屎也。肾咳不已必遗尿也。 疟疾因风寒湿热痰积而成者。

一日一发者积之轻也。间二三日而发者积之重也。 疟疾寒多者三阴经寒邪。日陷一日也消积散寒也。 疟疾热多者三阳经热邪日早一日也消积清热也。 疟疾久者固营卫而消滞也。

伤寒在太阳经者。寒在后而长也故云太阳头痛腰脊强也。 伤寒在阳明经者。寒在前而短也。

故云阳明目痛鼻干口中气热不安眠也。 伤寒在少阳经者。寒在两旁不短不长也。 故云少阳伤寒热口苦耳聋胁痛作呕也。

伤寒在太阴经者。腹满或自利口干津不到於咽喉也。

14

伤寒在少阴经者。则口燥舌干腰痛也。 伤寒在厥阴经者。则烦满囊拳身凉便清也。

伤寒五脏受病

心病舌红面赤发笑。口干烦燥掌心热或有谵语。 脉主洪数如反沉微不治也。

肝病面青目痛喜闭筋急好怒。脉弦急如反濇难愈也。 脾病不思饮食面色黄滞。

体重肢疼喜卧脉宜和缓如反弦长主凶。

肺病白形带忧愁吐血咳喘。脉必细濇如反牢大难治也。 肾病面黑爪甲青色。耳闭足寒腹痛作泻。 脉多沉滑如反缓而空大者必死。

四时外感风寒湿热也。春症多湿症也。 夏病多暑症也。秋病多燥症也。

冬病多寒症也。瘦人多火肥人多痰也。 胸腹左边烧热右边如常者内有热积也。 胸腹右边烧热左边如常者内有寒积也。 小腹烧热作痛者内有实积也亦有血积也。 大便湿滥者藏有寸白虫也。

顶心热者内有热也。顶心寒者内有寒也。 掌心热上内有热也。掌心寒者内有寒也。 疮白色不坚者内有寒也。

疮红色而坚硬者内有风热实积也。

疮已脓出而痛者虚痛也。筋痛肝气不舒也。 病人无神色鲜者死也。神败气散者死也。 人肥气短寿不永也。

孕妇面赤舌青者母活子死也。 面青舌红者母死子活也。 唇口具青者母子俱死也。

小儿病笃口吐冷水泡者大温之可救也。

15

小儿大病后多慢惊也。面赤色燥急惊也。

五脏现病诀

心病恶热窍通於舌。心脏神主血脉病则面赤。 善喜口干心烦。易健忘多惊悸怔忡不宁。 实则发狂昏冒虚悲悸凄然。

凡味之苦者入心与小肠相表裹也。

肝病恶风窍通於目。肝藏魂亦血病则面青。 善怒左肋疼转筋易染风病。

掉眩疝气耳聋眼目视物不明。虚则髪枯胆热多惊。 如人将捕之状。实则多怒肋痛悼者。

动摇抽搐眩者昏黑不明。凡味酸者入肝。肝与胆相表裹。 肺病恶寒。窍通於鼻。肺藏魄主气。病则面色白。善悲寒热。喷嚏咳唾气促肌肤痛胸下痺满。虚则气短不能续息实。则火咳目赤气满。肺主皮毛故病则气微无力。

凡味之辛者入肺。肺与大肠相表裹。

脾病恶湿窍於口脾。藏意主肌肉病则面黄。色忧多食少倦怠腹满作痛。实则重胀满便闭。虚则饮食不化作泻。脾主四肢故病则倦怠无力。凡味甘者入脾脾与胃相表裹。

肾病恶燥窍通於耳。肾藏智主骨髓。病则面黑色善恐腹胀不利。骨疼气弱心悬如饥。虚则脐下动足寒发肿厥逆。实则耳疼目珠胀痛牙疼。又通窍于二阴。溲便不利病主呵欠。肾邪上乘心。故心空如饥。诸厥属下。故足寒厥逆疝气。

凡味咸者入肾肾与膀胱相表裹。 凡病昼则增剧烦热。

至夜则安静者。是阳自旺於阳分气病而血不病也。 凡病夜则增剧烦热寒厥而昼则安静者是阴 自旺於阴分血病而气不病也。

凡病昼则增剧寒。厥而夜则安静者是阴上乘於阳分之病也。 凡病夜则增剧烦热。而昼则安静者。是阳下陷於阴分之病也。

16

凡病昼夜具寒厥而是重阴无阳之病也。 凡病昼夜具烦热是重阳无阴之病也。 凡病昼则寒厥夜则烦热者。

名曰阴阳交错若饮食不入其人之死终不免也。 外热者终日发热或拘束肤冷。 头痛鼻塞咳嗽清涕外感风热也。

内热者夜则潮执昼轻夜重。或五心烧热口干舌燥。 病最缠绵阴虚火旺也。

冬至一阳生阳升於外也。药宜清风热也。 夏至一阴生伏於内也。药宜温散也。

头晕耳闭者内有痰也。面肿黄胖者湿热也。 髪枯如草者血虚难愈也。

目赤面青者病难愈也。目视无光者水不足也。 鼻青腹痛者命不久也。口燥咽干者水涸也。 鼻寒喷嚏者肺窍受邪也。 目痛鼻干唇焦者邪作崇也。

口燥唇焦者热在肠也。口苦者胆虚作热也。 口渴者血虚液燥也。消喝者风燥其液也。 耳聋者气火上冲而闭也。或虚闭也。 耳鸣者血气虚而火旺也。 齿痛是阳明有馀少阴不足也。 面色痿白者寒伤正气也。

面浮肿而痛者已受风也。药宜表散也。 口生白疮者寒热并积也。

眉棱骨痛者肝血虚而受风寒也。 舌卷囊缩者邪入厥阴血涸也。

亭耳者风热相搏。津液凝而痒痛也。 头痛者火上冲也。头眩者血虚风动也。 瘰疬者血燥筋急而生也。

眩晕者风热上升也亦有痰晕也。

17

喉痛者邪化火而内焰也。肢体软者脾虚也。 肢冷者阳气不营四肢也。拘急者风冲卫也。 筋痿拘挛者血气热也。气上冲心者火逆也。 胸胀闷者积滞也。胸满胀痛者气郁而胀也。 胸胀者蓄血也。胸痛呕脓者胃脘癰也。 胃脘痛肢冷气冷者大温之可愈也。

胃脘痛喜按者虚痛也。药宜补脾舒气也。 噎嗝者胃脘干槁也。槁—枯干—炎症也。 上脘槁者能饮水而食难进也。 下脘槁者食可入而久复吐也。

不能食者胃气虚而难受也。疫热重多呕吐也。 痞气者胃脘有积也。食积者胀痛拒按也。 停滞者脾虚不能化也。不思食者食未消也。 积滞不消者药宜健脾消食也。 吞酸嗳腐者寒不能消食也。

三消者燥热结聚也。口渴消水者上消也。 消谷易饥者中消也。口渴小便如膏下消也。

嘈杂者燥忧不宁得食。暂已气促食少中虚挟痰也。 嘈杂烦扰口燥唇焦者痰火也。

呕吐者木火凌胃也热呕也。药宜化痰清热也。 亦有食不消化而反胃作呕也。 呕吐口渴者胆热移於胃也。

脾虚呕吐者中空也药宜补脾温中也。 呃逆者气郁火上冲也。亦有胃火上犯也。

舌干口燥者宜理气清热也。舌滑者温中行气也。 少阳有寒作呕者邪正相争也。必肋痛口苦也。 干呕吐涎者停饮也。关格病者尿闭而吐逆也。 痰饮者咳则作痛转侧有声也。

咳嗽者木火刑金也。喘嗽者肺寒不升降也。 咳者无痰而有声气为邪遏也。

18

嗽者有声而有痰。液已化痰也。

气喘者土不生金也。太息者气虚不足也。 喘者风寒闭塞也。发热者腠理闭塞也。 初吐血者火动其血也。咯血者阴虚火动也。 吐血者胃火迫血妄行也。

体虚吐血者速固气血也。打伤吐血宜破血也。 肺痿者火刑金伤也。

左肋痛者肝经气郁血滞也。 右肋痛者肺经气滞血凝也。

痞积者血滞成瘕。虫积者湿热所化也。 蛊胀者腹中有物非虫即血也。

心惊恐者神失守也。不得卧者思虑伤神也。 健忘者心肾不交也。梦遗者心肾不固也。 怔忡者心气不足也。惊悸者心血不足也。 痰迷心窍者顽痰壅闭也。谵语者邪攻心也。

发热烦燥者虚火炽心也。伤暑昏闷者汗喘过多也。 腹痛者肝木乘脾也。小腹痛寒结下焦也。 腹痛拒按者挟食也。小腹作癥瘕气聚也。 痛有定处者血凝於此蓄血作痛也。 少腹硬满者膀胱蓄血也。 当脐而痛溺数如淋者伤痈也。 结胸者伤寒下早邪热结聚也。 癥瘕疼痛者寒气结聚也。

肾囊缩者虚寒极也。药宜大温固肾也。 疝气肾囊坚结者肾气结聚也。莪术宜用也。 疝气肾囊松软此肾虚下坠也。药宜温补也。 偏坠红色者热遗睾丸偏纵也。

小便不禁者肝气之热遗於小肠阴挺失职也。 小便不禁者肾气不纳也。年老气虚也。

小便不通者渴则热在上焦。不渴则热在下焦也。

19

小便不通者小肠有热也。 小便赤短者水不为火也。 小便短濇者湿热拥滞也。 小便濁者湿热结於下焦也。

小便出血者膀胱血热也。尿血者心经血热也。 小便脓血者经遗热於膀胱也。 暑寒入肾经小便闭塞者。

余用韦陈茄吴萸各五钱服之即通也。 气淋者气滞水道阻塞脐下胀痛也。 血淋者蓄血茎中疼痛难忍也。

余用黑荆芥炒桅子熟军等分合丸服之而愈也。 膏淋者滴液如膏也。石淋者溺如沙石也。 老淋者老人思色精不出。

而内败大小便牵痛如淋。者药宜滋阴分利也。 痨淋者气虚也。

泄泻者土不胜湿也。久痢者气虚下陷也。 泄泻者木旺尅土也。药宜健脾平肝。 大便火结者清之即利肠枯便结宜润肠也。 老年体弱便结血虚液枯也。 久痢久虚者脾肾皆虚也。

便血者肺热遗於大肠也。黄水者败血也。 体虚下血者脾不统血也。紫血者风热也。 脱肛不痛者气虚下陷也。红痛者实火也。 火闭者火郁於肺而喘胀也。 虚闭者中气不固而发昏也。 膀胱气痛热积濇於小肠也。 便血肢冷喜热者寒在肠也。

腿酸足软者血不营筋也。腰痛者水不足也。 睡中涎流者脾热蒸湿也。自汗者热而蒸溽也。 癍疹者邪热火郁所化也。宜葛根汤加牛蒡主之。

20

戴阳症者阴火上亢也。药宜滋阴引火归源也。 水肿者先肿后喘或肿而不喘胃经蓄水也。 先肿手后肿腹逆症也。湿肿者土不胜湿也。 痰多者土衰湿化也。伤寒发呕膝冷发癍也。 身中如冷水激如蚊咬如针刺者皆痰也。 伤寒头汗者少阳寒邪化火也。

寒热往来者阴阳相争也。或将成疟疾也。 恶寒无汗者寒乘表也。 恶风有汗者风乘表也。 肌肤摇动者中风之兆也。 大指麻木者中风难免也。

中疫者头昏身酸足软口干舌燥是也。 产门不闭者气血虚也。 产后血晕者於血上攻也。 产后乳少者元气虚弱也。

心痛肝为母脾为子也。心为南方丙丁火。 肝病肾为母心为子也。肝为东方甲乙木。 脾病心为母肺为子也。脾为中央戊己土。 肺病脾为母肾为子也。肺为西方庚辛金。 肾病肺为母肝为子也。肾为北方壬癸水。 凡病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也。

如眼眩赤滥脾火也。乌精生白云肝虚也。 药宜泻西补北也馀放此。

凡药有气无味者为阳主表散上升也。 凡药有味无气者为阴主裹而下降也。 凡药有气味具有者有阴有阳表裹皆入也。 药味麻者除毒也。苦极化火反成热也。 清淡者利水也。药有毛有刺者除风也。 背为阳中阳心也。背为阳中阴肺也。 腹为阴中阴肾也。腹为阴中阳肝也。

21

腹为阴中之至阴脾也。腹背之病知所在也。

病人春日面白无光者金尅木也。夏日面黑者水尅火也。 秋日面红者火尅金也。冬日面黄者土尅水也。 病梦土坑者脾虚也。梦火发者心虚也。

梦江河者肾虚也。梦山林者肝虚也。梦刀刃者肺虚也。 凡看病人富贵者劳心甚於劳力营卫多不足。 药忌大发大下大消也。 贫贱者多受风寒也。

饮食少厚味肠胃坚固用力汗出少病也。 有用药稍重无碍也。

凡孀妇尼僧使女病为多郁气不舒。

南方之多热症也。北方之人多寒症也。 三楚之人水高人多湿病也。 凡诊脉者人长脉长人短脉短也。

切脉知病诀

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每部审四诊。病状无不应。

六部浮沉迟数切诀

心脉浮洪定主风。沉紧心痛积在胸。 迟脉心虚气不足。数脉心热火上攻。 肝脉浮大血生风。沉强左肋痛不通。 迟则血虚宜滋补。数乃血热失血凶。 肾脉浮散肾不足。沉紧腰痛血虚镕。 迟则肾气虚之极。数乃虚热便生风。 肺脉浮大风热重。肺沉紧滞痛在胸。 迟则气虚宜补脾。数乃热遗大肠中。 脾脉浮缓风湿重。沉则腹痛紧滞攻。 迟则脾弱宜温补。数则疮痒热在躬。 命脉浮紧主风寒。命沉紧疾足气痌。

22

迟则阴虚宜温补。数乃虚热相火攻。

浮脉总诀

浮如漂木似捻葱。无力为芤有力洪。 长大为实脉主表。有力表实弱虚风。 浮迟中风数风热。浮聚风寒缓湿风。 虚浮伤暑芤失血。浮散劳极虚热洪。

六部浮脉主病

浮脉为阳表病居。有力风热无力虚。心浮头痛眩生风。虚则怔忡梦魂空。肝浮肋痛眼赤痒。无力心怯筋软风。脾虚疟痢气喘急。口淡涎多风伤脾。肺浮风痰聚在胸。气喘背寒大肠风。无力肺痿中气弱。乾嗌劳嗽或耳聋。肾浮虚火齿喉疼。腰痛风邪小便淋。

沉脉总诀

沉脉重按棉裹纱。无力为弱有力滑。似有似无为微脉。至骨为伏裹病恰。有力裹实无力虚。所滞水蓄迟冷瘕。沉数内热沉滑痰。沉瀒气郁莫咨嗟。沉弱寒热缓寒湿。紧冷牢积痛更加。

六部沉脉主病

沉潜水蓄阴经病。火则积寒细虚精。心沉血寒气滞中。崩漏冷痰痛在胸。肝沉怒气左肋痛。筋酸足软冷泪朦。脾沉中寒痛不通。吐泻身黄积滞中。

23

肺沉痰郁水停胸。呕吐失声肺生痈。 肾沉无力主泄痢。泄遗腰痛下元惫。

迟脉总诀

迟脉三至半按佳。去来极慢主脏家。 有力为瀒无力濡。似有似无缓脉挐。 有力冷痛无力虚。浮迟表寒沉裹邪。

六部迟脉主病

迟肺主寒脏多痰。细则寒滞大痛难。心迟怔忡上焦寒。痛呕小便溺如泔。肝迟寒积筋力疲。足酸眼朦痛血逆。脾迟脉滑泻无时。恶寒气冷不思食。肺迟气痞寒痰滞。气衰恶寒咳嗽浓。肾迟肾虚腰足重。滑精便溲疝气攻。

数脉总诀

数脉六至按指轻。阴微阳盛急若争。有力中弦沉为紧。火痛在腑急当清。实火有力虚火微。浮数主表热之徴。沉数裹热数虚痿。气口数实肺痈生。

六部数脉主病

数脉为阳火病炎。实宜凉泻虚补元。心数咽喉口舌疮。小便滞塞语发狂。肝脉数洪风热盛。血热多怒眼目病。脾数目肿并唇掀。身痒细卧口流涎。肺数咳嗽失血凶。上焦火盛大肠风。肾数水竭相火张。只宜滋阴降火汤。

24

脉诀辨症

浮如漂木似捻葱。无力阴虚有力风。 数热紧寒头眩痛。微则气虚滑痰攻。 沉幫筋骨棉裹纱。无力阴寒痛泄嗟。 数热滑痰水蓄滞。有力气积或癥瘕。 迟脉极慢一息三。有力冷痛脏多痰。 无力痛滞元气弱。阴盛阳亏气血寒。数脉来疾六至然。洪数为热细数寒。暴数外邪久虚损。实宜凉泻虚温元。滑脉流利快往来。气实血壅痰热灾。无力元虚脾肾弱。女人经闭是有胎。瀒脉艰澁细迟难。七情不逐生虚烦。伤精血痺手足木。反胃肠结与实寒。虚脉空虚迟无神。血虚浮洪气虚沉。身热伤暑心惊悸。劳热伤精见神门。实脉举按有力强。滑痰沉痛邪实详。三焦壅滞胸满胀。痈毒风热极发狂。长脉过位大小匀。实牢弦紧兼此形。阳毒癫痫阳明热。胀满积痛肿难行。短脉迟细位不及。短瀒秋吉春不宜。浮为血滞沉为痞。寸为头痰尺腹疾。洪脉实大无力求。失血久咳见之愁。气实血虚烦热燥。胀满相火痛咽喉。微脉微细全无神。气血具虚心不宁。恶寒发热诸劳极。精衰崩带腰腹疼。紧脉急疾有力坚。骨痛头疼浮表寒。沉为裹寒胸腹痛。瘴疟胀满冷吐痰。缓脉从容缓而和。平人四至不须药。迟细虚寒滑大热。营衰痿痺风湿确。芤脉浮大按如葱。阳实无根肠胃痈。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of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