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 心理健康学科知识与技能

更新时间:2024-06-30 05: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模块二 心理健康学科知识与技能

课程资源的概念

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课程资源中开发出的产品,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的分类

1. 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或要素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1)所谓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从哪里来,包括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感受等因素。

(2)所谓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并不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直接对象,但却是学生学习和有所收获的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

2.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它们都可以包括要素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传统的知识性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如校内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中心、校园文化建设、各种非正式的课程等方面;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等。

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筛选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筛选机制

究竟哪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资源,还必须通过筛选机制过滤才能确定。从课程理论的角度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才能确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

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心理健康课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活动课程,辅导目标重在发展、预防,是对学生情绪的唤醒,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及心理体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使其自身的特点在其他教育形式中加以明确和突出,以便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心理健康课应该成为丝毫不加重学生

的负担,反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的课程。是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在学生没有学习知识的压力下,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使学生在这里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

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心理健康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师生关系应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平等、相互尊重、真诚、亲密,像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关系;学生是关系中的主体,教师发挥的是主导作用,对学生持非批评态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理解、信任。师生之间的活动是一种合作的、民主的、商谈式的协助活动,教师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为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发必须注意以下重要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课程,它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成长的需要、按照心理辅导的原理和技巧设计组织的、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为了达到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课程资源开发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

我们都知道,渴望自己的内心世界被他人了解,渴望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是学生共同的心理要求。他们总要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特长、爱好、兴趣和个性,虽然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希望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接纳、欣赏的愿望是共同的。心理辅导课程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要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和提供机会,我们的着眼点是所有的学生,并尽量避免只让那些活跃的的学生出头露面,而应当让那些平时不大引人注意、没有机会“表演”的大多数学生作为关注的焦点,给于他们足够的机会。实践证明,这些学生在参与中得到的帮助和收获往往更为强烈和持久。

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在制订心理健康课程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在确定教育内容时,要考虑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与普遍存在的问题; 组织活动时也要努力地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特别要给那些内向、沉静、腼腆、害羞、表达能力差, 不大引人注目的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要从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协调等方面出发,让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突出做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课程的实施方法多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

面向全体学生,涉及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课程的活动涉及的内容有学生的适应问题、学习辅导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绪调节问题、自我意识问题、个性培养问题、升学就业问题、危机干预和生命教育问题、青春发育问题、休闲和消费问题等等。 2、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因之一,学生自己是心理发展的主体。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其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生发展的内因,这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心理的自我矛盾,才能起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而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是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缺乏自觉性和主动精神,只是被迫、被动地接受教育,所谓“牛不喝水强揿qin头”,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辅导不但不能够到达一个好的效果,而且还很可能引起学生的抗拒、冷漠和敌意。原因之二,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也要求我们在心理健康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主体性原则。心理辅导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助人”只是手段,让学生“自助”才是目的。此外,青少年期是学生自我意识、独立倾向快速发展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渴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解决面临的问题,检验个人影响环境和控制自己的能力。他们往往会对成人的过度保护表示反感。因此以上种种都要求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心理健康课程切忌“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旧教学模式,应不断发现学生身边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并借题点拨,促其自悟,使学生真正领悟问题实质,认知水平得以提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要能够很好的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主体性原则要求组织课程的内容和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满足学生的正确需要。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曾经说过:“任何方法如果不是以儿童现有的需要为基础,那么,它就不会达到目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学生把教育看作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课程要考虑学生的需要,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来选择内容,安排的活动也必须是学生所关心和熟悉的,与他们生活密切联系并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重视。只能如此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2)、心理课上要鼓励学生“唱主角”。 增加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能够多说、多想、多做,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实现自我体验、自我启发、自我教育。学生是参与、完成心理辅导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从旁协助,提供建议,因此应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发挥想象力留有余地;在辅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决问题

的办法。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作为协助者,教师应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宜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我能体会”、“原来如此”、“请继续讲”、“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 ”、“请听听我的意见”、“我想作一点补充”、 “如果这样看是不是更全面”等。用杜威的话说就是:“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掌着舵,学生用力把船划向前方。” 3、活动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感悟与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课程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课程设计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在活动中接受训练和启示,在活动中得到领悟和发展。学生参与活动是课程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过程。比如,上课座位以5-6人为单位安排形成环型或半圆型,改变以往的课堂组织形式,以缩短空间距离,形成融洽的气氛,便于交流,且不会忽略个别成员;创设活动情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需要;在活动中还可以采取积极评价,正面肯定、公正真诚等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4、发展性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心理状况,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不仅仅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要求。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变化很快。教育者不可带着成见去了解、研究学生的心理,如把个别学生“看死了”,认为其“不可救药”等。即使如气质这类“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的个性心理特征,人也能“凭借自身的意志力,按照自己的目标、工作和环境的需要,对自己的气质进行相应的调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课程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也就是说,心理辅导的要求必须高于学生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是帮助学生发展,目标也是个性发展,完善自我。课内注重发展,比如华师大附属东昌中学创设了“微笑起立法”,即学生起立不再是单一的、传统的、简单的问好,而是必须做到“三要”--一要面带微笑,二要昂首挺胸,三要注视老师。由此,学生不仅可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学习,而且久之,就会慢慢养成用这种方式去迎接挑战,去面对生活,从而形成乐观自信的性格,这就是一种自我发展。 5、相容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情感上的相容,创造出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氛围,形成师生、生生之间最佳的“心理场”,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容必须要尊重 尊重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学生的权利和选择。教师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有独特价值和潜能的人,真诚接纳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在感情上接纳教师,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相容。

相容必须要坦诚相待 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知书达理,文字彬彬;有的蛮横粗野,缺乏修养;有的口若悬河,目中无人;有的辞不达意,畏缩自卑??无论对待什么样的学生,教师都应该虚怀若谷、真诚接纳、不分彼此以礼相待,而不厚此薄彼。

相容必须要信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成功在于信任,情感上的相容也在于信任。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起真正的信任,才能使学生在辅导中活动中获得安全感而自愿投入、真诚袒露。信任是一种感召力量,信任可以增进自信和勇气,它可以促使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自觉接受他人的引导,获得收获和提高。相容更可以带来合作。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心理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途径

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基本途径。

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

第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

第四,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第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第六,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除此之外,课程资源的开发还要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广开思路,发掘校内外的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二)心理健康课程资源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认识问题

由于心理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所以需要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但从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需要特别注意解决三个方面的认识问题。

1心理健康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让新闻事件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资源

教材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要订购教材,或者编写教材,心理健康教育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心理辅导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尽管上世纪末我国各地各类学校普遍将心理辅导课列入到课程表中,以课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由于教材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教材的内容零零星星,缺乏系统性,难以发挥整体效应,势必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我们教师有时在上课过程中感觉,即使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引人入胜的活动情景,发人深思的故事案例,和谐融洽的课堂互动??有时收效甚微。

由于心理辅导课的对学生评价不能和其他学科一样,因此学生希望心理辅导课有意思一些,能获得一些其他学科中不能获得有用的知识与技能。如果心理辅导课在内容上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那么心理辅导课上就会出现“昏睡百年”现象。因此,为了增强心理辅导课实效性,我们应探讨如何将新闻事件引入心理辅导课。 那么怎样将新闻事件引入心理活动课堂呢?

新闻事件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首先要有了一个清晰的课程目标,然后才会想办法去开发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即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新闻事件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将新闻事件引入心理辅导课中的操作要求总结如下:

——围绕课程与课题的目标,筛选新闻事件。心理健康教育要以防为主,以培养发展学生的良好健康心理素质为目标。既然如此,在筛选新闻事件的时候,就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个目标。如将马加爵事件引入心理辅导课中,教师就要有防止马加爵类似情况的出现,强化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素质的意识。

——根据学生的关注程度,确定新闻事件。并不是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新闻事件就一定

要引入课堂,还要了解学生关注什么类型的新闻事件。如进行偶像崇拜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了解学生比较关注什么。当时学生特别关注的是选秀活动。如“超级女生”“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等,本文就将这类新闻事件引入课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确定新闻事件的切入点。新闻事件并不是心理辅导课所专用,因此进入心理辅导课中的新闻事件,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进入心理辅导课的新闻事件的切入点是什么?如汪洋见义勇为事件,在心理辅导课上,剖析汪洋人格特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即汪洋具备了这种见义勇为的人格因素,才会做出见义勇为的事情。

——了解新闻事件相关知识。将新闻事件引入课堂,无形中就需要教师掌握与新闻事件有关的知识与常识。去年世界杯决赛中齐达内撞人事件轰动一时。将此新闻事件引入课堂,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足球比赛的常识。因此,将新闻事件引入课堂之前,教师要对新闻事件有关的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考虑新闻事件的突发性、及时性、教育实效性,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计划。新闻事件具有突发性、及时性。如果没有及时地将新闻事件引入课堂,而是等学生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降低时,再进行教育的话,我认为这已经错过新闻事件最佳教育效果的时期。

引入了新闻事件的心理辅导课,学生们更愿意参加讨论、分享、游戏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将学生们的兴趣、好奇心都调动起来了。课后,有的学生还主动去找老师作深入了解,也有的学生去查阅一些相关资料,作深入研究。学生们也能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知识或常识。当然引入新闻事件的心理辅导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新闻事件是依据事实情况进行报道的,而现实情况可能与当前教育有些冲突;教师对新闻事件的背景知识掌握有限;教师要能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

2、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者之一。与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相比,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课程资源两种性质的人的要素在整个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应注意自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首先,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学生的经验实际上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因为新知识的获取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其次,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差异普遍存在于学生中间,它会导致两种不同的冲突,但是如果引导得好,学生就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是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为目的的实践课程。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他们的心理需要和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活动内容,并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开放的活动氛围中,以学生的心理自我训练为主线,以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为核心,以心理发展和成长为归宿,以学会自助和助人为目的,让学生始终处于独立探索、主动积极地调整和构件自己的认知结构,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状态,表现出热情、活跃、关注等积极的情绪体验,在活动的实践与体验中实现学生学会自助、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促使全体学生健康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如何开发利用好学生这一重要资源呢? (一)关注生活:让学生真情投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心理辅导的活动内容必须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让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讲出心中所想,走进学生心灵,产生心理辅导的教育效果。 1、从生活中找话题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在心理辅导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用自己的心发现孩子的心,精心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渴望解决的问题,拨动孩子们的心弦,引起共鸣,引发大家的话题。做到知其心、辅其需、引其道。如我们可以在开学的第一次心理辅导活动课上,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档案卡,不仅把自己的全面情况告诉老师,更要写上自己的悄悄话,由此来找出学生生活中共同的话题。《我不喜欢这样的绰号》、《快乐的双休日》等辅导活动就孕育而生。活动中,让学生倾诉自己的亲身经历,学习调节消极情绪的技巧,让愉悦占据学生的心田。

2、从问题中找入口

在心理辅导活动中,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和生活、学习环境的特点,教师要做有心人,采用调查、观察等方式深入学生,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和人际交往中所碰到的难题,遇到的困惑,为心理辅导提供素材,并由此设计心理辅导课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内容不同、

形式各异的团体心理辅导,为学生排解心理烦恼,使他们的身心更加健康,精神更加愉快,使心理辅导落到实处。特别是每学期的新学生,在学习、环境的适应上有很多的问题行为。本期我组织了《我爱新校》、《同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乐的小铃铛》等针对性的活动辅导,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对话,达成心灵的沟通,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让学生能较快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

(二)开放情境:让学生表现自我

心理健康活动课就是学生的心理体验课,学生内心体验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阶梯。通过形式多样、目的明确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认识、了解自己,学会沟通与合作,寻求发展与创新,让学生在自我表现中增加心灵体验。 1开放心理氛围

心理素质的训练过程,是激发或唤醒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从而激发其情感共鸣,诱发其行动愿望。良好心理氛围的创设在活动中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任务。

首先利用录象、录音、电影等多媒体手段,真实地再现生活场景。其次利用音乐渲染、富有激情的语言描述,营造出与主题相映衬的气氛。这样,创设开放的课堂气氛和有利沟通的环境,营造愉快而和谐的气氛,给每个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说真话,吐真言,愉悦童心,放飞童思,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另外,教师要做到尊重、理解、信任学生,言语激励或暗示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心体验学生的感受等。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

2 开放课堂情境

a、让学生多动一动。心理辅导活动课不拘泥于课堂固定座位,可采用“扇面式”“圆弧式”“自由结组式”等有利于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沟通信息、传达情感的座位形式,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b、让学生多做一做。只有通过具体时间,训练内容才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素质。安排一些情境表演,通过表情、动作、手势表演出来,将问题融于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多鼓励个性化的思维。

c、让学生多说一说。辅导活动就是让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情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教师才能体会到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心理对话。因此,改变活动方式,提供有利学生发言的机会,给每一位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主动回答问题,在交流中获得知识,体验情感。

这样,通过创设开放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表现中体验,既可以使学生之间增进相互沟通,达到自助、助人的活动收益,又让学生感到教师真诚的期待,共同活动的乐趣。 (三)形式多样:促学生感悟升华

心理辅导活动课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能称为活动课,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是活动课顺利进行的保证。通过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

起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一些心理体验,增强其心理感受,以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活动的设计提倡用创设问题情境、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小调查、小测验等各种活动辅助辅导,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思想活跃起来,让学生全身心地获得心理感悟,通过感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通过习惯形成为稳定的心理品质。 1、以游戏为主线

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他具有趣味性、自由性、虚构性、创造性、社会性的特点。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考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游戏中,参与者的身心处于放松状态,积极性高涨,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展示自我,在互动中产生团体的凝聚力,达到彼此互相信任、经验分享,促进了学生“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情”中互交往。在学会合作的辅导中,可以设计《同舟共济》这个游戏,让八个学生同时站在一张报纸上“过河”。游戏中学生表现出高涨的情绪,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精神尤为可佳。游戏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合作的技巧。 2、模拟心理短剧

心理短剧以一种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内心的冲突和情绪波动,它有趣、简单易行,让学生容易接受。在表演中,学生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模仿现实生活情境,体验、宣泄和释放各种情感,在交流与反思中,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达到认知协调。辅导活动——《快乐的双休日》中安排表演了这样两个小品短剧:一种情境是把双休日当作学习日,另一种情境是把双休日当作玩耍日,这两种都是不良的双休日表现,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模拟情境中,进行自我感悟,充分感受到不良的双休日对健康成长影响,只有做到娱乐、学习合理安排,才能使自己快乐成长。

3、故事分享

追求新奇、喜欢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故事的人物个性栩栩如生,辅导中,辅之与活动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就会积极地把学生引入思考之中,不知不觉体验故事中情境,愉快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自我》这一辅导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积极地激励自我,展示自我。活动开始,就让学生听《驼背王子》的故事,在思考中感受到一个人充满自信就能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接着我让学生学学小王子,找自己的优势,也请同桌、好朋友找自己的优点,在这些优点的轰炸中,学生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并积极地表现自我,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它必须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以灵活多变的形式、丰富实际的内容去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助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的心理在活动中外化出来,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让他们在玩中练、乐中学、论中理、演中明,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使活动过程成为学生心理的自助过程。

三、吃透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教材是教学资源的核心部分,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吃透内容。 1、理解吃透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含义

吃透心理健康教材的含义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吃透课程标准。只有理解心理健康课程标准的实质,才能与时俱进、居高临下的钻研教材、确定目标、探索创新、指导教学。

二是吃透教材内容。教师只有研究教材体系,明确教学任务,弄清教材的基本结构、指导思想、知识技能、编写意图、内涵外延和深度广度,才能最终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 三是吃透重点难点。教材内同类知识中分量较大,处于重要或主要地位的内容就是教学重点;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消化、不易掌握或操作困难的内容、技巧就被确定为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重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是教学内容的知识核心。教学重点因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全局性和规律性强而在教材知识总量中占较大比重。教学重点很容易依据教学内容被确定。教学难点大多数则包含于教学重点之中,在教材总知识量中比重较小。它的特点是有局限性、差异性和局部性。在备课和教学中,教学难点则往往不易被发现。教师不应把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相互混淆。

四是吃透教材特点。教材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备课的结构、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同教材的特点要选择不同形式的教法。因此,教师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特别要理出教材的特点,才有助于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科学的教学方法。

五是弄清教材疑点。所谓教材疑点就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中含混不清、似懂非懂、容易误解且产生疑惑的部分。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容易产生质疑的问题,以便释疑解惑。

六是掌握教改信息。只有掌握最新教改信息,吸纳现代化教学理念,丰富整体教学活动,拓宽学生思维空间,转化最新教研成果,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课例 思维的革命

《思维的革命》是辽师版教材八年级活动十七。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而本课是学生学习必需的五大能力之一。

一、教学目的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l、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本着初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应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

考虑到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参与竞赛,讨论、回答、上黑板作图。老师与学生谈话、教师讲述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1、在今天上课之前,我跟大家先玩个游戏好吗?好的,我们来一个竞赛,以现在分的成的8个小组为单位,题目是这节课中所提到的题目,最后评出一个最有创意小组,获得一份神秘礼物!大家清楚了吗?清楚就开始第一题了。凡是知道答案的同学请先举手,也可以小组内讨论,记住了。

题目一:假定5只猫在5分钟之内捉到5只老鼠,那么在100分钟之内要捉到100只老鼠,需要多少只猫?(学生思考2分钟)

好,大家刚才思考了这个问题,简单吗?可是怎么我们还是花了那么多时间呢?这说明我们的思维还是不够灵活。所以呢,今天我就跟大家说一下思维的训练和应用。(版书题目:思维的革命) 2、首先呢,我跟大家说明一下思维的种类。(版书:思维的种类) A、大家知道思维可以分成几种类型吗?

第一个是发散性思维。什么叫发散性思维呢,这里我解释一下。(在黑板画出一个圆)提问:这是什么? (解释发散性思维)

B、既然有发散思维,大家想应该还有什么思维?对了,就是收敛性思维。好,举个例子:A>B,B>C,所以A>C。 (解释收敛性思维)

C、第三种思维的是多向性思维。举例来说,题目二:(幻灯片)想出一种东西是又红又黑又白的,看谁的创意好。(解释多向性思维)

D、思维的种类其实还有很多,例如逆向思维和直觉思维。逆向思维就是我们数学题里面反证法所用到的思维方式。而直觉思维就是一种没有固定形式的思维,好像碰到一位久别的同学,他向你打招呼,但你一时忘了他的名字,怎么办?这就是直觉思维。

3、上面我们看过了思维的分类,下面我来训练一下大家和思维能力。(版书:思维的训练)

题目三:(幻灯片)用两个圆,两个三角形和两条直线作图,看谁的创意最好。我们在作图之余,还要为你作的图起一个有创意的名字,大家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得出小组的最佳作品,然后上黑板画出来。(学生思考5分钟,之间可以给出例图,并注意引导学生。之后评出最初有创意组。 4、刚才我们的思维经过训练,不知大家有否觉得自己的头脑灵活了一些,下面我们来讲讲思维在生活和学刀中的应用。(版书:思维的应用)

题目四:知大家有否注意到这一点,在我们的数学题里面有没有出现过这样一道题目:有一种细菌每一分钟分裂一次,以l----2----4----8的方式分裂。假设一个这样的细菌能用60分钟把一个瓶装满,现在放两个这样的细菌入瓶中,几分钟能把瓶装满?(学生思考5分钟,提问,解题) 题目五:一天班长大人生日,请了,和6个同学一起庆祝,到切蛋糕时遇到了困难:蛋糕上有七个樱桃,大家都想吃,现在请大家帮一帮他:如何用三刀把这个蛋糕分成七份,而且每一份上都有一个樱桃?(学生思考5分钟,提问,解题)?

运用了多种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心理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五、总结: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首先我们以一个猫捉老鼠的题目开始,引出我们对思维的了解。后来我们认识了思维的种类,有发散性思维,收敛性思维,多向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和直觉性思维等等。之后我们作了一个思维的训练,我们用两个圆,两个三角形和两条直线作图,并评出了最有创意的小组。最后我们把训练思维的成果应用到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去。不知大家在上完这节课之后,有没有觉得自己的脑袋变得更灵活了呢?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

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2、吃透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原则 吃透教材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以教材为依据,但应有所突破,有所超越,有所创新,拓展视野,丰富内容。 (2)从内容的角度反思,教材中的内容哪些不够全面,如何去补充、完善。

(3)从方法上研究教材,教材的体例,编排顺序,都隐含着一种学习方法。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效果,突出重难点,同样需要研究。 3、 吃透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意义

一、“吃透”教材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教材。

1、“利用”教材首先可以显示为“调整”教材。即保持教材的总量不变,只是变换教材中各个教学单元的顺序。只要不至于引起学校管理上的混乱,教师是可以调整教材的。

2、“利用”教材也可以显示为“整合”教材。整合不只是调整教材的顺序,而且将教材是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

3、“利用”教材还可以显示为“解读”或“解构”教材。即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解释和发掘教材背后的意义。

二、对教材开发挖掘,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创意。 三、教师只有领悟并掌握心理健康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思想,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得以提高。

如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可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肉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进入具体的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价值和力量。由这个比喻,我们可以感悟到,“教学情境关注的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旧知与新知、背景与知识以及问题与思维的关系和矛盾”。同时,我们还应该弄清楚这样的事实,那就是情境服务于教学,生发于教材,融合于特定的知识内容。这也决定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吃透教材。然而许多教师尚未深切领会这一点,导致所创设的情境偏离了教材,打乱了教材根据学生思维、心理发展的特点所设计的教学环节,造成课堂教学高

耗低效

四、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拓展与延伸

1、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的选择标准

在内容选择上要从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

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常常不知怎样安排心理健康课的内容和主题。因为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套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师缺少执教的蓝本。当然这一点反过来想,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老师更有了自由发挥、自由选择空间,有时甚而自己选取的主题更有启发意义,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对于内容的选择,应始终把握好一个原则,就是要从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并且这种问题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共性的问题,才能引起共鸣,引发大家的话题。比如有的老师根据小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误会,设计了《被人误解时》一课;有的根据初中低段学生自控力差,难以抵制同伴的诱惑和不良影响这一普遍现象,设计了《当你面对来自同伴的影响和压力——同伴压力》一课;有的老师根据同学们考试前易紧张的毛病,设计了《放松助你成功》一课,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还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生中采集他们所思、所想、所关注的问题。如我们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一些一手资料,了解到现在的中小学生心理的一些困惑和烦恼。并把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整理,作为上课的主题及素材。我们来看看这些中学生的烦恼:为什么我长得很丑;为什么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仍然事与愿违;如何正确面对他人的误解和不信任;优秀的人如何面对压力;如何使浮躁的情绪平静;如何克服性格中的阴暗面;如何从压力中走出来……如此鲜活的、有价值的问题都可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育主题和教育契机,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捕捉、善于运用。

2、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拓展与延伸的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提出的,它是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拓展和延伸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 博览精选,厚积薄发。教师应是一个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爱好广泛的复合型人才。他既应精通本学科的业务知识,还要掌握或略知教育学、心理学、天文、地理、文史、哲学、艺术及现代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使教师在选用资料和举例时信手拈来灵活运用。 2. 消化吸收,贵在创新。对教辅资料既不能机械照搬,更不能喧宾夺主, 而应将其作为开拓思路的工具,依据教材内容灵活选择,科学渗透。重在消化吸收,贵在用活创新。

3. 对引入教学资料中的观点,事例必须严格考证,使之科学、实用、可信。 在内容上紧扣教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避免错误,避免空洞。

4. 引入教学资料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和教改方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

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 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拓展和延伸要对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有积极作用。避免陈腐、消极、过时、无用的内容重复再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遍意义和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从而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预 防、促进”的功能。例如,中学应当把青春期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来抓。

5、教学资料的引入具有现实性原则。由于目前大多数学校都缺乏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因此,各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教师实际的教育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6、教学资料的引入还要有差异性原则。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不仅有个体差异,还有年 级差异。因此,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当遵循差异性原则,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保证学校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如,进行同伴关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时,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讲的 知识内容、所举的教育实例都应有所不同,所设计的教育活动、训练内容及方式也应有所调整。同样,对不同 特点的学生应该进行分类指导。如对离异家庭的子女或有不同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往往需要进行特殊的心理 健康的教育与活动。

2、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拓展与延伸的意义

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就是要根据具体地域特点、学校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课程结构,使课程资源开发更加合理有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 让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二级标准讲座

模块三 学科设计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关于什么是教学设计,国内外学者有许多精辟的定义,以下我们仅列出若干国际著名学者对教学设计的定义和描述,以此来展开思考。

最早提出教学设计理论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Rober MillsGagne,1916)。加涅在1988年出版的《教学设计原理》中对教学设计做了这样的界定:“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规划教学的过程。此后,不断有学者对教学设计提出一些定义。如:赖格卢特(Reigeluth)从教学设计与教学科学的关系角度认为,“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最优教学方法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梅里而(Merrll)认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

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 以上这些定义从不同的方面指出了教学设计的重要特征,强调了教学设计所包括的范围、特点以及性质。通过对它们的疏理和总结,我们可以认为:教学设计是教学指导者和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艺术原理,为达到某阶段教学目标,根据受教育者认知结构,对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划。

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精心安排。教学设计的根本特征在于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

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设计从总体来看就是把教学设计学科化体现心理健康的教学特征。无论从教学目标、师生角色、教学活动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是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原则指导下进行。同时又根据学生实际,不仅注意预设性更注意生成性。如何既能体现对学生共性问题辅导,又能对随机问题进行辅导,,这就取决于活动目标与具体活动方案,它是整个活动设计的核心内容。

(二)、教学中的主体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既不是单纯的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教师,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中心人物,即教师和学生分别是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本篇所要探讨的是:两个主体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教学设计中又如何体现两个主体及其相互间作用?

有了上述理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才可能摆脱传统的仅凭经验及主观意愿来“备课”或“写教案”的形式,从而在充分研究“学生主体”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如何使学习者以主体身份达成既定目标的教学方案。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唤起学生学习动机

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就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极性,明确学习目的。只有学生的学习动机被唤起,才能使学生以主体的身份表现在学习过程中。 2、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以往的教学设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更多的是来自“指令”,或者是教师的主观认定。对于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习目标关注的并不多。而双主体的教学设计则要求教师既考虑到基础教育对学生的最基本的目标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不同需求。 3、明确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

明确学习内容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的“备课”中,对教学内容

的确定,只是教科书内容的翻版或重组,这是基于“学生是接受者”的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以及原有的知识结构。教科书为学生制定的是最基本的学习内容,因此,对教材规定内容的挖掘、迁移、深化和综合,并与学习者原有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接轨”,是充分发挥学习者主体3性的重要方面。 4、转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备课,教师更关注的是如何将教材规定的知识“教”给学生,因此教案中设计的所谓“教学方法”,更多的是教师单方面构思出的“教”的方法,而忽略学生“学”的方法。新课程提出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主动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主动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才能体现学习者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因此,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应体现出教师的研究和创新,要设计出学生易于理解并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从而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并激发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

总之,学生的“主体”体现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及接受教育方面。当教师

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影响学生,并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同时给他们创造充分发展的空间,使之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时,教师的主体地位才得以体现。 (三)教学设计的功能

教学设计并不是形式上的东西,更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它最直接的功能是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一个指导性计划,同时,它也可以帮助教师用新的教育理念去把握教材内容,驾驭课堂教学,进而提高自身作为“教育主体”的素质。 教学设计的主要功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自我认识

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对欲实施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周密的策划。如果将教学过程看做一个工作,那么教学设计就是一个蓝图,它的作用不亚于建筑师手中的图纸,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第一关,而教师则是图纸设计的工程师。因此,教学设计是教师作为教育主体最直接的体现。但是,教师并不等同于工程师,工程师面对的工程是一个“客体”,而教师面对的是不断发展的“学习主体”,是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然会不断用新的教学理念对自己进行角色转换或角色定位,以适应这种复杂的过程。

2、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将教师摆在了“设计师”、“研究者”的位置,而改变了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地位。这种角色的转变,是需要用现代教育理论来武装的,这就促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3、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的思想创新

“设计”本身就是创新。没有“设计”的教学会使教师有意无意地循着传统的道路走下去,因为传统的东西往往有根深蒂固的思想基础。教育改革所以举步履维艰,就在于传统的教学拿起书本就可以讲,最为省力,心理健康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的再创造,这必然会促使教师的思想创新,同时也加速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4、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确立却并不容易。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不能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学设计是在对学习对象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年龄特心理特征)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所作的反复推敲、深入挖掘和精心策划。整个的教学设计都要围绕着如何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影响学生,并给学生创造充分发展的空间。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在不断地调整自己角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5、教学设计有助于科学地评价教学

没有设计的教学很难科学地评价。精心设计的教学是有一定的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四、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

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不少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应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索逐渐引起学校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当时开设的心理教育课大概有活动型和知识讲座型两大类。

1、活动型课程

1992年,国家教委将活动课正式列入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因此,最初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心理活动课必须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陈旧的教学方式,而应代之以活泼多样的、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多种活动形式,他们包括几中主要形式:情境式、讨论识、游戏式、讲授式。

2、知识讲授型课程

20实际90年代初,也有不少人认识到,首先要将心理知识作为普及宣传,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获得相关的知识和理念。于是,知识讲座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比较流行。

由于知识讲座型的模式比较单一,学生比较被动,效果不大理想,相比之下,活动型的模式活泼多样,师生互动良好,越来越受到大家欢迎。因此,知识讲授型逐渐为活动型所取代,成为20实际90年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形态。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因此,它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主要是团体辅导及其相关理论。 (一)团体动力学

团体动力学的主要思想、功能及影响团体的基本因素。

团体动力学是研究团体生活动力的学说,由心理学家勒愠(KUNLEWIN)建立。它是团体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础。

1、团体动力学的主要思想 (1)团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勒温的观点,他认为个体不是孤立的个别属性的机械相加,它是在一定生活空间里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由此推断,团体决不是各个互不相干的个体的集合,而是有着联系的个体间的一组关系,作为团体,它不是由各个个体特征所决定的,而取决于团体成员的状况与行动密切相关。(2)团体具有改变个体行为的力量。勒温认为,虽然团体的行动要由各个成员来执行,但是,团体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对个体具有和很大的支配力。要改变个体应该先使所属团体发生变化,这远比直接改变个体来得容易。勒温在1943年做的关于“饮食习惯”的研究,完成证实了这种观点。当时,他发现通过组织家庭主妇集体讨论决定,远比靠演讲、说服她们来增加牛奶消耗更为有效。类似的结果见之于动员母亲给婴鱼肝油和橘子汁,也是通过小组讨论要比让母亲们听演讲接受一般号召的效果好。勒温指出,只要团体的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团体的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一旦团体标准发生了变化,那么,由于个体依附于该团体而产生的那种抵抗也随之消失。

(3)团体决策的动力作用。勒温进一步思考,是什么力量促使团体的价值和行为发生变化?他认为,这是团体决策的力量。一般来说变化总是从“非变化”开始的,并以“非变化”告终,从稳定动力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勒温把这种“非变化”称之为“准稳定平衡”。有两种方式可以引起这种准稳定平衡的变化:一种是增加团体行为的促动力;另一种是减少团体行为的对抗力。除此之外,团体本身还具有一种“内在的对变化的抵制”,勒温称为“社会习惯”,它隐蔽于个体和团体标准的关系中,维系着团体行为的变化,还必须要有足以打破社会习惯和解冻团体原有标准的力,团体决策就可以起到这种力的作用。

由上可知,团体具有吸引各个成员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来自于成员对团体内部建立起来的一定的规范和价值的遵从,它强有力地把个体的动机需要与团体目标结构联结在一起,使得团体行为深深地把个体的行为,团体内有个体所没有的动机特征。这为调动同伴群体的`教育资源,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提供了理论依据。

2.团体辅导的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二个理论支持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原理。所谓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并不是所有的团体活动都能对人产生积极的意义,只有团体活动本省具有成长性,才能促进个人的成长。因此,团体辅导活动本身具有成长性,才能促进个人的成长。因此,团体辅导具有以下功能:

(1)在积极的互动中增进相互了解

在团体辅导中,由于成员的人际互动,他人的存在对自己就像一面“镜子”,有时自己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源身在此山中”,而他人的意见可以使自己反省,能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成员之间互相倾诉,表露,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也对别人有了进一步了解,这对培养自己的同情心、理解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有益的。团体互动的效果是个别辅导情境无法达到的。

(2)经验与感受的分享

当个人遇到困难或情绪不佳时,常常会感到恐惧、无助和失望,并且常常认为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倒霉鬼。但未必能消除。如果在团体情境中,局面会有所不同,这些成员在团体中会发现和自己相同处境的人居然也不少,从而孤独感便会降低,不再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可怜的人了。例如,离婚家庭的子女、高考落榜的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有社会退缩的学生等。他们发现感受彼此“同是天涯沦落人”,便会产生“我们”的感觉。这种经验感受的分担,具有治疗性功能,可以消除个体自责、自卑、退缩等不良情绪,增加彼此的理解与支持。

(3)多元价值观和信息的冲击

团体中的成员各自有不同的背景和经验,对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解与理解。不同视角、不同立场的多元信息,无疑为团体成员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开启了他们的思路。个体的经验和信息毕竟是有限的,若得到不到这些观念的冲击,自我封闭,缺少启示,当然就无法解决自己成长中的问题。不过,多元观念的冲击也有一个适度的问题,过于开放,难以形成共识,也不会达到辅导的目的。

(4)反馈的功效

团体辅导能给成员充分的接受反馈的机会。团体中他人的建议、反应和观点往往是很有必要价值的。在团体辅导中,成员能有很多的机会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别人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团体的反馈与个别情境的反馈完全不同,前者更具有冲击性。一个人的反馈,接受者可能不理会了。团体的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自己的想法。

(5)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团体是社会的缩影,团体的反映是社会的真实反映。利富特(1972)说过,“团体咨询提供成员在一个与真实生活类似的情境中,接受多元的刺激,来学习面对、处理自己的困难的问题。”团体并不是遭遇困难的避难所。因此,团体辅导员不必刻意创造出理想或虚幻的情况,以免成员在其间只有得到暂时逃避,或憧憬不现实的情景。这样不利于团体成员在现实生活中适应能力的提高。

(二)社会学基础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在班集体中开展,它一方面会对这个学生团体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又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效果的关键因素。从更积极的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要开发群体资源。可见,从社会学角度了解和研究学生团体的特点,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1、学生团体概述

人是高度社会性的动物,个体总是依存于某个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里工作、学习、交往、娱乐和休闲。离开了群体,个体就像大海里的一叶孤舟,难以生存。群体不仅是个体赖以的绿洲,而且还能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改善个体的行为方式。

(1) 团体的概念

什么叫团体?(GROUP,又可译为群体。)在体育观看足球比赛的观众是团体吗?在机场候机的乘客是团体吗?这些陈述从日常生活概念出发,都可以看作是团体。但严格地说,都不是学术意义上的团体。当然学者们也各有不同见解。

哈默斯(1950)指出:所谓团体是指一群人彼此互相沟通一段时间,以使每个人不需通过他人,能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沟通。

勒温(1948)认为:不管团体的大小、结构及活动如何,所有称为团体的都需要建立在其成员彼此的互动上。

简言之,团体是一群人在同一目标的指引和同一规范约束之下,彼此影响、互相作用和协同活动的一个组合。

团体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团体不是一群人的凑合,而是有组织的。在大部分团体中,成员间的关系是稳定而有序的。团体中的组织性由三种要素决定,即角色、规范和成员间的关系。每个成员在团体中都在扮演一定的角色。例如,在班级群体中,有的是学生干部,有的是体育明星,有的是歌星,有的是班上的“人缘儿”,

有的是班上的“嫌弃儿”,等等。规矩是群体成员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保证了团体目标和利益的实现。成员间的关系是紧密型的还是松散型的、是权威型的还是民主型的,等等,这对团体的效能有很大的影响。

团体有一定的目标。团体通常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存在的,成员聚集在一起来完成他们独自难以完成的目标。在现在社会里,有越来越多的事是无法有个人来完成的,而要靠群体的力量。在团体里,成员们共同解决问题、沟通观念、切磋技艺、创作生产、寻找乐趣,甚至使个人获得安全感、自尊和爱的力量。因此,在实现群体目标的同时,也满足了个人的心理需求。

团体意识。组成团体的各个成员都具有团体意思。每个成员都能意思到自己是团体的一员,意思到其他成员的存在,与他们相互影响,建立起相互依存的关系和情感,以“我们”的称呼来区别其他的群体。团体成员在心理上必定有一定的联系,发生相互影响,才会有“我们”的团体意思。

(2)正式群体

学生团体可以分为三种: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和参照群体。本文重点介绍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那些为了达成有组织任务、有明确的特定目标、执行组织的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一般来说,正式群体是由正式文件规定,其成员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并且按照一定的程序而组织起来的团体。在学校里的正式群体有班级、少先队和共青团等。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学生主要是在班级里学习和生活。班级作为一种正式的学生群体,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班级的组成是指令性的,编班一般不考虑学生个人的情感和愿望,学生也不能随意调换班级。

班级成员的年龄基本相同,虽有差异,但身心发展大体处于同等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班主任是班级中大特殊成员,是班级的领导者和指导者。班级状况的好坏往往取决于班主任的教育与管理能力。

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学校的其他班级、学生家庭、大众传媒和社会风气都会给班级及其成员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3)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交往中自发地组织起来的。(详略) (4)参照群体

所谓参照群体,就是人们心目中所向往的团体。(详略)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个宗旨就是要开发、整合学生团体的教育资源,由于辅导活动的主题大多是学生们自身成长的,而且通过班级辅导活动,使大家达到一定的共识,这实际上就是起到了协调各种团体价值冲突的作用。

2.学生团体对个体的影响

对学生具有直接影响的团体有两个:一个是班级集体;一个是同辈群体。前者是正式群体,后者是非正式群体。由于这些团体的目标、结构、规范、凝聚力不同,对个体的影响也不同。

(1) 班级对学生个体的影响

班级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学生自我意思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意思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发展的。青少年阶段,学生的自我意思正在从客观化自我转向主观化自我,虽然他们已经开始有独立判断和评价的能力,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他人的态度和意见来确定自己的自我评价标准。在班级里,教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鉴别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这将有助于学生自我意思的发展。

班级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环境

在班级是学生,学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之间常常会有感情和需求的冲突,这就促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各项班级活动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习如何遵守规范和规则;另一方面也使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和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温暖。这将有力地促进他们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化,树立起对未来社会生活需要担任的特殊角色的责任感。

班级是学生社会控制的重要环节。一个健康的班级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是遵守社会

规范的整体,有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正确的舆论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从各方面影响和熏陶学生,使学生逐步地产生对集体和社会的归属感,感受到群体压力和社会的要求,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表现出与社会大多数成员的一致性,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中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人对事都有丰富

的感情色彩,良好的集体气氛使学生感到班级的温暖和教师的可亲。着将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2)同辈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孩子进入学校是从家庭进入外部世界的第一站,从这个时候起,把孩子与家庭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开始松弛了,不仅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非亲非故的成年人的监督下度过,而且,孩子也成为同辈群体的一部分。这个团体满足了孩子巨大的而又日益增长的需要。孩子与同伴在一起,学会并发展了适度的和被人接纳的新感觉。他们的标准不是成年人行为的标准,而是一种更容易达到的同龄伙伴的标准。

同辈群体作为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其积极意义在于:

同辈群体中的关系基本上是平等关系,是在自愿基础上结合而成的。即使有领导和服从,也是自然协商的结果。是个体愿意接受的。每个人都因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而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它使得学生形成服从共同利益的能力以及维护自己的权利、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联系起来的能力。如果没有同伴之间的交往,个体就难以培养起成年后所必需的交往技能。因此,同伴群体使个体练习平等交往技能,为成为正式的社会成员做好准备。

同辈群体促进个体达到自尊的体验。在同辈群体里个体作为这个群体的成员,体验到同伴之间的团结和友爱,不仅有助于他们脱离成年人而自立,而且可以让他们得到同伴的爱戴、尊重,增强自尊和自信。

同辈群体提供了个体键交流社会信息和看法的机会。大家可以商讨各自对社会的看法,交流一些为成年人不允许谈论的话题,扩大了个体的社会经验和思考能力。

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对个体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同辈群体对个体的影响除了积极的一面,还有消极的一面,主要体现在青少年亚文化的某些内容的影响上。青少年亚文化一般包含的成分有:一套特殊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嗜好、衣服的式样与仪表;对旧属集团的责任感和向心力;特有的行为方式,等等。青少年的热情和奇妙的想法,通常是短暂的强调“新颖”时尚,有时与社会主流文化格格不入。成年人很难理解一个中学生怎么会认为裤子的式样、头发的长度有多大意义。他们处处强调自己与成年人的不同,时装、发型、语言、音乐等都成为青少年自我认同的一种手段,借此表达自己的独立存在。青少年亚文化隐含的背离主流文化的潜在危险,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造成反社会的可能。

(3)团体凝聚力对个体的影响

团体凝聚力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

认同感是指团体内各个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这种认同感往往是相互影响、潜移默化的,尤其是当个人对外界情况不明时,团体的其他成员对其影响更大。

归属感是指每个成员对团体的一种情感联结,使人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落实感,产生“我们的”这种情感。当团体获得成功或者失败时,团体成员会有共同的感受,与团体共亨欢乐和忧愁。

力量感是指当一个人表现出符合团体规范,符合团体期待的行为时,团体就会给予他赞许和鼓励,以支持其行为,从而使他的确行为得到进一步强化的力量。

一个群体的凝聚力的高低与下列因素有关:

目标整合程度。团体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整体有整体的目标,个体有个体的目标,两者如能统一起来,保持一致,就是目标整合。整合程度越高,团体凝聚力越高。

团体的领导方式。不同的领导方式对团体凝聚力有不同的作用,穆勒通过实验,比较了“民主、专制、放任”三种领导方式之下的各个小团体的效率和气氛,结果发现,民主型领导方式比其他两种领导方式更能使其成员相互友爱、思想活跃、凝聚力强。

外界的压力和威胁。当团体处于外界的压力下,或者遇到外来的威胁时,团体的凝聚力会提高,会产生“一致对外”的合力。

团体成员的心理素质。团体成员如果志趣相投(即动机、志向、信念、兴趣和爱好等)、心理相容(既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会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另外,他们如能在性格、气质、性别和年龄方面互补,也会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团体凝聚力的高低不同对学生个体的作用也不相同。

如在凝聚力高的团体,成员愿意更多的承担责任、有较强的归属感、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高凝聚力的团体对社会都有积极意义,如青少年犯罪团伙,其成员信奉江湖义气,凝聚力高,而这种凝聚力高对社会威胁更大。因此,只有当团体的目标和行为规范对社会有积极意义时,高凝聚力的学生团体才对社会有积极意义。 (三)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事实上,在进行初中生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设计时,应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入手,同时注重把握好几个认识。(1)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情绪调节、情绪体验,是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绝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能奏效的。(2)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学科课程,目标不是单纯掌握心理学知识,而是针对学生实际,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自信、自省、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3)课堂上应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情景体验、讨论分析、谈话沟通、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等方式,使不良情绪得到控制,不良心理得到纠正。(4)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心理咨询室完成的,而是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

高中生处于心理的“断乳期”。其心理健康教育要比初中生更加注重理性的认识,模式上可以有阅读讨论等多种。虽说教无定法,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是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六个要素:“良性的期待”、“颇有趣味的提高”“组织学生参与”“带着问题去学习”“因人而异的指导”“鼓励性的评价”。同时做到:(1)把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看做是健康教育的主旋律。不回避必要的“灌输教育”,教育形式尽可能丰富多彩。(2)坚持课堂的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心理学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学雷锋、做好事”、“学工、学农、学军”以及其他活动进行。这样做有助于学生产

生情感体验,磨练个人意志,在参与中发展健全人格,在参与中不断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3)要坚持把爱的教育贯穿于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高中学生的健康人格需要我们把爱的种子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课堂教学中以爱的理论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为把握自己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其它理论

1.行为取向。

教学模式设计的行为取向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行为主义学习观强调刺激 ── 反应的学习过程,认为学习就是人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人的行为是刺激 ── 反应之间的联结,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无关。人是外界环境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承受者,只要教师对外部刺激加以适当的设计与控制,就能通过外显行为的改变与控制来完善学生的行为,逐步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知识,改善学生行为的过程。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的。

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取向的教学模式设计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其优缺点如下:重学生外显行为的控制与改变,重外界刺激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忽视学生内部心理过程对学生认知的影响;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教学过程的可观察性、可操作性、可控制性和可复制性,却将教学和学习过程处理得过于简单化、机械化;忽视人性,忽视人的情感、能力等因素,将人等同于动物。 2.认知取向。

认知取向的教学模式设计是以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的。认知主义学习观认为,人的认识并非单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与环境的交

互作用中,主动地对外界刺激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过程。教学过程就是要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内部心理活动,使学生主动地将所学的知识纳入到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不断地促进自身认知结构的构建,推动其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向前发展。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赞可夫的“ 发展性教学” 、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加涅的“指导教学”等教学模式都是以认知主义理论为根据设计的。

以认知主义为取向的教学模式设计存在的优缺点表现如下: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重学生内部的认知过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忽视了学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人格取向。

人格取向的教学模式设计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人本主义认为人是具有自我实现潜能、 天性善良的人 ,是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相统一的整体的人 。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着促进者的作用。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教育情境,促使学生在其中自由选择、自主发展。教师是以情感影响为主要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通过建立良好的情感性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达到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尤其是人格的完善和发展。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教学模式就是这种理论的体现。

人格取向的教学模式设计的优缺点如下:(1)从“人的整体性”出发,强调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发展,尤其重视学生完整人格的构建与发展,将人视作真正的完整的人,克服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将人视作“非人性化”的“片面的人”的错误倾向。(2)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自身潜能的发展和自主性的发挥,强调因材施教,但却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过分夸大了学生主观经验的作用。

综上所述,以行为、认知和人格为取向的三种教学模式设计各有其优缺点,都有存在的合理之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由于人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的发展离不开通过行为训练而达成的行为完善,也离不开基础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和自主性人格的发展。人

的行为是心理的外化,是心理发展状况的体现,但忽视人的内心主观体验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的单纯的行为改善,只能获得一些应对具体情境的心理技能,很难促进人的整体心理水平的提高。外部心理学知识要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素质,离不开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改善;完善的人格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一部分,它是以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为基础,是通过外部行为来体现的。因此三种不同取向的教学模式设计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彼此共存、兼容并蓄、互为补充的,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发挥其整体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因此近年来教学模式的设计出现了折衷的整合的趋势。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的依据,一是根据课程大纲,二是根据学生实际,前者更多的是预设性,而后者更多的是生成性。如何既能体现对学生共性问题辅导,又能对随机问题辅导,这就取决于活动目标与具体活动方案,它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

备课

备课一般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必须认真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充分开发中小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课时的备课应做到: 1.课前准备

教师要提前向学生讲明活动要求和应做好的准备工作(对教学所需的电教设备和影视、录音材料、教学游戏所需的玩具、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等等);教师要提前布置好活动的环境。此外,对学生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超出常规的认识和行为,教师如何处理也应做到有所准备和预见。

2.明确目标

教师要认真备课,掌握本节课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标概括为“四个学会”,即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以符合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既有鲜明的时代性,又突出了培养非智力因素和创造性这个重点。实践证明,“四个学会”是行之有效的。要真正做到,还要确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具体目标:

一是认知目标,即有关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知识。如什么是情感和性格挫折?面对挫折人们都有哪些心理表现等等。

二是情感目标,即知、情、意、行和个性协同发展。

三是能力目标,自我定向、自我实现、自我调控。 这样,从总目标到具体目标都体现了心理素质的全面协同自主发展。

3.确立教学重点、难点

教师要认真研究,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确立教学的重点、难点。

4.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5.选择和运用最佳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来确立教学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以提高他们心理素质,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向、理想追求准备好心理基础。基于这样的目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主要有: 讲授法 、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自我反省法、人格感染法、实践活动法。

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综合地运用教学方法,使它们互为补充。同时在不同的年级采用不同形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o3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