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的理念 更大的空间 更高的要求 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点滴体会

更新时间:2023-03-13 21: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更新的理念 更大的空间 更高的要求 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点滴体会

此论文获2002年全国初中新课标物理教学研讨论文二等奖

深圳市石厦中学 龚锡蓉

新课程标准满载着时代的气息向我们走来,如扑面春风,令人耳目一新。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较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要求。通过与新课程标准的接触和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活动,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有了一些感触和体会,现写出来,供同仁们参考,并恳请指正。

一、新课程标准为教学树立了更新的理念

修改后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探索与创新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教学。这些要求,突出了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教学领域里一次极其深刻的变革。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新型的、互动的、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以前,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以学生获取知识为目标来设计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充当“演员”,学生则当“听长”,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讲,无独立思考活动,没有生动的竞争学习和愉快的协作学习,结果是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懵。例如:以前学习“光的折射规律”时,都是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将规律总结出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和记,还反复强调要注意规律中的某些关键字,但学生费了好大劲也不容易记住,常常记错,就是记住的,遇到问题也不太会用。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尝试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探索光线之间的关系,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记忆物理规律的方法。通过实践,学生总结出的记忆方法出乎意料的简洁:“光在空气中更加偏向界面”。由于是自己实践的结晶,所以他们格外珍惜,记得特别牢,在后来的练习和测验中,这部分内容就很少出错了。

这样,学生再也不是“接水罐”式的学习,而是与教师一起寻找水源。教师通过的“引”和“导”,让学生能真正深入到教材中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他们的兴趣非常高,而且能够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新课程标准为教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上为学生打开了更多的门,指引他们到更广阔的空间通过更多的途径去尝试和领略物理现象的奇妙。

在教学内容上,新课程标准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强调“加强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无疑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过去讲电能和电能表时,教师备课的眼光总是盯着课本上的内容,想办法讲清讲透,想办法纸上谈兵让学生反复做所谓的典型例题,使学生会做作业、能应付考试。而课改后,我则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学习:①引导他们自己记录家里电表在一周内所用的电,估算出一个月家里用多少电费;②引导他们思考:家里应该如何使用电器才能节约电能?并请他们把想到的好措施告诉家里父母等每个人,请全家来都参加节约电能活动。③引导他们在家长配合下用电能表估测家里某一种电器的功率。④引导他们调查你们学校的电能使用情况,哪些地方存在浪费现象?可以采取哪些节能措施?并写出书面报告提供给校长。⑤引导他们思考目前使用的电能表有哪些不足之处,并查阅资料,提出创新方案。由于学生的学习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所以学生对这样的知识很感兴趣,学习的效果也非常好,他们没有觉得这部分内容抽象难懂和枯燥乏味,甚至用电能表测电器功率也觉得很简单。他们争相述说着所了解到的新型电能表和查电表的创新方法;他们热烈争论着怎样选购电能表;他们开始为家里节约电费而动脑筋;他们向校长提出了一个个虽然稚嫩但充满责任感且有一定价值的建议……学生不仅学懂了课本上的物理知识,丰富的学习内容也大大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更培养了主人翁精神。尤其是得到家长的赞赏和学校领导的肯定,使他们的求知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成就感和自豪感溢于言表。

又如在学习到“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的内容时,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后,举办爱护耳朵、保护听力的知识小讲座;引导他们了解助听器的原理,发挥想象为有听力障碍的人发明更好的助听设备。

这样,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学生在更加宽泛丰富的教学素材中吸取知识,告别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乐于学习,勤于探究,使他们的学习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培养学生全面能力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深切的体会。例如在讲“噪声”的内容时,我改变了以往直接告诉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社会学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的方法,而是先引导学生进行下列社会调查:

注意一下你每天所听到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列举一张包含有自然界、工农业、社会生活、交通运输、家庭生活等方面的30种声音的清单,并做成如下调查表:

你听到的声音 喜欢 不喜欢 说不清楚 把这个调查表分发给你的同学、家长、老人、小孩等不同年龄的人,请他们说出听到不同声调的感觉,并在对应的项目上打“√”,然后分年龄组统计,哪个年龄组喜欢哪些声音,不喜欢哪些声音,看看他们的意见是否统一?

根据调查结果,你归纳一下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

从物理角度看, 是噪声。 从社会(环保)角度看, 是噪声。

这样,让他们亲自体会到不仅不规则的振动会产生噪声,即使是优美的音乐,在不适当的时间和场合播放也是一种噪声,这下不用教师反复强调他们就能记住了。接下来,又引导他们调查研究家庭内所产生的噪声有哪些?引导他们查阅资料了解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以及防噪降噪措施。这样,学生对噪声的了解就不是课本上单调的文字和课堂上教师苍白的语言,防噪的措施也不是简单的三条途径,学生得到的噪声知识鲜活而生动。最有意思的是针对我提出的“噪声能否利用”问题,不少学生通过讨论和查阅各种资料,了解到“噪声除草”、“噪声诊病”、“噪声发电”、“有源消声”等最新科技成果时,还提出了不少自己的奇思妙想:“噪声红绿灯”、“噪声吸尘器”、“噪声动力车”、“噪声热水器”、“噪声照明灯”等等。

这样,改变了过去传授式的学习方式,用物理情景创设的体验式、研究式、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而且使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有效的培养。

三、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提出的同时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在与学生一同讨论、调查、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我发现,在有些方面教师知道的不如学生多,很多教师的电脑技能不如学生娴熟,还有很多教师对网络资源的使用远远落后于学生,不会使用电教设备的教师也大有人在,这些都是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如果教师的能力不跟上,又怎么能够培养出高素养的学生呢?

课程改革后的课堂开放了,主动权在学生的手里,能否随课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我们要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要面对开放和弹性的空间进行创造性地教学,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才能根据课堂中学生对问题的反映,及时做出准确、恰当的评价与分析。尤其是课改后教科书作用的改变,课改前,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课改后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教科书中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而且这种学习包括向学生的学习,这样,你才能通过能力与知识储备,把教材、教室、学校

及教师本人等都作为学生的教科书,尤其把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教科书,对课程改革产生良好效果,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这对于课程改革的教师来说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对于课程改革我们来说是陌生的,只有教师间的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共同提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半夜凉初透。人比黄花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o2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