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危机意识的现状及能力素质构建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3-10-14 00: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小学生危机意识的现状及能力素质构建的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并且不断在中小学院校发生,这些出人意料的危机对于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与心理素质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就中小学生本身而言,他(她)们生活在人际关系、利益关系与社会关系简单化的环境里,对于各类突发的事故的应急意识相当匮乏。因为这些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挫折与磨难,进而对于危险事故的出现毫无应对之力。从山西校车事故的发生再到江苏校车事故的重演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来看,如何提高中小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已经刻不容缓了。 关键词:中小学生 危机意识 构建

一、中小学生危机意识的构建的研究意义

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复杂人际关系的社会,对于中小学生危机意识构建的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小学生危机意识的增强,对于中小学生日后步入社会,面对繁杂的工作程序与微妙的人际关系,有着一个缓冲作用。日后中小学生也将步入社会,将会面临更多潜在的危机,例如:人际关系危机、事业危机、家庭危机等等,中小学生若从现在开始就树立了正确的危机意识,那将会提升他们日后的社会适应力。中小学生危机意识的增强,也可以提升他们对危机的应对与处理能力,一旦树立良好的危机意识,对于突发事件,中小学生就可以胸有成竹,而不至于手忙脚乱。此外,对于中小学生危机意识构建的研究也可以让家庭、学校、社会充分认识到目前问题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通过相关能力素质构建措施的提出,家庭、学校与有关的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对此也会引起重视,会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进而关注中小学生要如何应对危机。借此也可以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中小学院校为传播点,进一步促进全社会公民也树立危机意识,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与素质,不断增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学生的危机意识与当前中小学生危机意识的现状 (一)危机与中小学生的危机意识

美国危机学家罗森塔尔给危机的定义是指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与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景的汇聚。而中小学生的危机意识是指在学生时代,中小学生在思想和主观意识上对于不确定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潜在应对与处理的综合能力的表现。 (二)中小学生危机意识的现状

中小学生的危机意识在现在这个年代处于萌芽期,传统观念的禁锢,让父母对于孩子的保护意识过强,加之在这个年代更多的是独生子女,于是孩子大都成为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的过度保护,让孩子淡化了危机意识。而学校基本上只注重于升学率,一味的强调分数的高低,而对于中小学生的危机教育则缺乏必要的传授。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与素质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此外社会对于中小学生的安全没有提供相应的保障制度。另外中小学生自身的社会阅历尚浅,在人际交流圈方面也相当简单,对于危机事件的发生疏于防范,危机感不强。

三、中小学生危机的应对意识匮乏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方面

当代的中小学生都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父母对于他们存在过多的溺爱:整日呵护他们、处处维护他们,生怕他们受到一丁点的伤害与委屈。于是在这种安逸的生活环境下,他们没有经受一点儿的磨难与考验,久而久之他们缺乏独立

的意识、应对突发事件与处理矛盾关系的能力,也没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旦遇到挫折与困难,他们不会沉着的思考问题,不懂得自己去独立解决困难,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没有主见与责任感。他们对于困难与挫折更多的是采用消极的回避,由于长期的回避在他们地内心产生悲观、埋怨与畏难的心理,进而让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很大的伤害。由于承受不了种种的压力而出现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而对于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令他们手足无措,他们大都是坐以待毙,悲剧的上演是难免的。中小学生自身对于危机意识的构建没有未雨绸缪外,父母的保护让他们自然而然会萌生一种依赖,因为即便有危机事件的出现,家长也会去处理,这样会促使中小学生放松对危机意识的树立。因此家庭教育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对孩子应对危机意识的有着重要影响。而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早期学前教育失当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人生的第一课堂,而家长对于孩子早期危机教育没有实施到位,家长更多的是教育孩子:不要与陌生人说话,不要去拿陌生人的东西……可对于各种危机教育却缺乏必要的教导,在农村父母对于孩子的危机教育更是寥寥无几,很多中小学生是在祖父辈的关爱下度过童年的,他们对于祖父辈的溺爱逐渐养成事事依赖、骄横无理的个性。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得十分脆弱,对于挫折与困难他们总是一味的畏缩,不敢勇敢的去面对,而对于突发事件更是毫无招架之力。如何做好早期的危机教育对于家长而言变得刻不容缓了,家长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从小重视孩子的危机教育

2、家庭教育存在严重断层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言行举行、道德品行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伴随着孩子的一生。而现在的家庭存在严重的断层,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存在很大的疏漏。家长都是过于注重对孩子的智力教育,对于孩子的好坏往往是以分数来衡量。对于孩子的智力教育又显得很严格,动不动就是大骂或是体罚,这样的孩子在童年就是生活在噩梦中。对于平时的危机教育,他们更是只字不提。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日后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或许自己的孩子对于下一辈也会采用一样的畸形家庭教育,如此循环往复、无休无止。因此家长在家庭的危机教育方面应该落实到位,并经常性的给与教育,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让孩子在潜意识里有种危机应对能力,不应该以牺牲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代价换取所谓的“好”成绩,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3、家庭教育的熏染

父母与孩子之间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这就使得父母的喜怒哀乐对于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父母在家里若时刻关注社会,关注危机事件的发生,并且不断的学习如何去规避那种危险。而在这样环境下生活的孩子,他们在内心里就会形成一种好奇,会努力向父母请教,不断的模仿与学习,这样就在无形中教给了孩子危机应对的能力。而现在有些父母并没有很好的尽到家长的责任,他们要么沉溺赌博,经常来往于赌场之中,要么是父母过于忙碌无暇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而对于这些孩子而言,他们从蹒跚学步时就耳濡目染了,对于专注于赌博的家长,他们会去模仿家长赌博的样子而特别兴奋。而对于忙碌的家长,往往是直接给孩子大量零花钱让他们自己照料自己,生活在金钱下的孩子,在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上往往会产生扭曲,久而久之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便会形成一种凡是都可以通过金钱来解决的畸形意识,为孩子日后的犯罪埋下了祸根。家庭教育的熏染至关重要,不一样的家庭环境会培养出不同的孩子。 (二)学校教育方面

在当代的中国,长期的传统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此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对于学生的危机意识的教育几乎是空白。中小学院校对于中小生危机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危机意识的培养未被普遍重视

中小学院校在危机教育方面没有高度重视,大多数的精力是放在如何扩大学校的规模,对于学生的基本安全教育也只是在初期进行简略的介绍,而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知识并更是只字不提,这样流于表层的培养方式为突发事件的发生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2、危机教育的体系尚未健全

尽管不断提倡建立平安校园,可是中小学院校系统的危机教育体系尚未健全。所出台相关的处理危机事件的文件、预案只是一种形式,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处理危机事件的意识才是重点所在。因此中小学院校应该积极健全危机教育体系,提高中小学生的危机应对意识。

3、危机教育内容极其不透彻

中小学院校对于学生的危机教育尽管只是涉及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还是情理之中的,但是对于这类自然灾害的危机教育只是让学生了解个大概,没有让学生懂得如何去防范与应对危机,这样的教育效果不佳。

4、实践演练的开展没有坚持到底

大部分的中小学院校只是储存着所谓的应对危机的方案,而对于实践的落实只是一句空话,一旦遇到危机的出现,中小学生往往是不知所措。 2011年12月13日下午六时,江苏省徐州丰县发生重大的校车事故,该校车从丰县张后屯村开向孔庄村,由于乡村小道的路面湿滑,导致校车侧翻滑入村间灌溉用的小河里,外加超载最终造成12人死亡,11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较重。尽管校车的侧翻,司机有着很大的责任,但是车里的学生对于这样突如其来的事故,却没有相关的应对与自救能力,最终造成了悲剧。

5、教材与教师的配备没有落实到位 中国大多数的中小学院校,只是将相关的安全教育教材发给学生让其自行学习,根本没有配备相关的安全教育课程与授课老师。在这样的教育情形下,中小学生危机意识的薄弱是可想而知的。

6、危机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

配备相关危机教育的教学光盘与教学课件的中小学院校是少的可怜的,大多的院校对于危机教育都只是停留在宣传板与橱窗上,并没有采购相关的机器设备对中小学生进行深入传授,可见其危机教育模式显得那么单一与陈旧。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导致危机教育的体系极度不健全,在危机教育内容上不完善,对于危机演练的活动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在教育模式上过于老套。这种种的情况使中小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应对这样的危机场面,不懂得应该如何自救与他救。在危机面前产生了价值观的错位、心理素质的失衡,促使中小学生在道德上存在着扭曲以及心灵上的困惑。学校教育的不重视对于中小学生应对危机意识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关联。

(三)社会方面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伴随着各种矛盾与问题的出现。当今社会出现的各种危机事件与以往的危机事件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种危机事件的突发往往令人们措手不及。在如此多样化与难以预料的危机面前,中小学生的抗危机意识根本无法赶上现实的要求,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的情况,这样就

显得中小学生的危机意识相当薄弱。正如德国著名人类学家与教育学家鲍勒诺夫认为:危机是一种打断日常生活的因果链,而直面人生的突发事件与精神状态,每当危机出现时,人将直面自己的处境,并深切地面对自己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无疑危机教育是抓紧时机的节点。危机意识的教育可以鼓励人们奋发图强、居安思危,激发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而纵观现实社会中政府往往注重于追求经济利益,只是一味的进行院校合并从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对于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保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对于出现的各种危机事故没有进行妥善处理。政府往往只是在事故发生后采取形式化的举措,并没有把应对危机的措施与方案实施到底,这样的思维为日后危机事件的发生留下很大的隐患。并且政府在宣传方面没有落实得当,没有提高社会群体的安全教育,也没有调动社会群体去关注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四、中小学生危机应对能力与素质的构建 (一)家庭方面

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与应对危机的能力,对于孩子不应该过多的溺爱。父母需要多去关心孩子,并且放手让孩子去接触社会,让他们多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不断历练他们的人格素养。父母不应该只注重分数而忽视对孩子危机意识的培养,如果利用孩子的美好的童年去造就一个解题高手,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是可悲的。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需要用自己积极的观念去感染孩子,让他们在无形中形成一种危机意识。此外父母需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一种沉着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利用危机感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与勇气,使孩子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意识与良好的心理素质。父母不应该过多的去干涉,而应该去鼓励他们勇敢去尝试,在无形中提高他们的应对危机的能力。

(二)学校方面

中小学院校应该重视对学生应对危机的意识与能力素质的构建,不应该只是追求扩大学校的规模,而把实质性的危机教育抛在脑后,这样的教育理念是不可取的。学校需要加大对危机教育体系的健全,不应该把只是做一些表面的功夫,没有把危机教育贯彻实施下去。此外学校需要加强对于危机教育内容的透彻,不要只是让中小学生懂个皮毛,重点在于让他们如何更好的防范与应对危机的出现。学校一方面需要在校园里加大对学生应对危机的知识宣传,在课外定期开展如何应对危机的知识竞赛活动,并且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多接触应对危机的演练。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危机处理的教育机构,建立起独立的危机教育学科,通过各种举措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危机应对意识。中小学生在危机应对方面的知识是相当缺乏的,那么学校教育理所当然应成为他们提高应对危机意识的主要来源。学校在这方面担当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必须竭尽全力去培养他们应对各种危机的意识。

(三)社会方面

尽管学校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但是社会的义务也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各种矛盾与问题的层出不穷的社会,政府一方面应该摒弃以往的思维,不可只是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重视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道德素质、诚信教育、安全教育方面需加大力度,不断提高全国公民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通过各种危机应急的活动让中小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公民都可以很好的应对危机事件。而媒体方面应该加大宣传积极的方面,多去宣传危机应对的措施,让中小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

提升自身素质。社会群体需要共同努力一起建设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让中小学生在一个安稳的社会中度过美好的时光。

参考文献:

[1] 耿依娜.近年来国内校园危机管理研究综述[M]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2] 徐宝林.浅析高等院校校园危机的预防[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2) [3] 简敏.校园危机与学生应急能力培养[J] .教学与管理.2005(2)

[4] 徐瑞萍.论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与危机教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6) [5] 李浪.大学生心理学[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版

[6] 魏林.大学生进行危机意识教育刻不容援[M]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0(0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o1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