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02 06: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月相变化习题

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兴趣。

●难点磁场

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

A.新月 B.满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 )

A.近日点、朔、大潮 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 C.远日点、望、大潮 D.近日点、满月、大潮

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 )

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 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 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 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

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 )

A.没有大气的作用 B.直接绕地球公转 C.日、月距离变化大 D.月表物质比热小 ●案例探究

[案例1]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

(1)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 (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 ,此时海上出现 潮。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月相成因的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知识依托:此题涉及月相的成因,日食、月食的成因,此外还涉及到了潮汐现象的成因。 错解分析:本题难度较大,主要问题对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不清楚;也可能因对月相的成因规律掌握不熟练而出现错误;还有可能,潮汐中大、小潮

第 1 页 共 1 页

与日、地、月的位置关系没有掌握好。

解题方法与技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规律,月食、日食对应的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天文潮汐的大、小潮与日、地、月的位置关系等。根据图中日、地、月的位置关系;A位置日、地、月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中间,则应为新月,根据月球运动方向,B应为上弦月,C为满月,D为下弦月,故第(1)题应为C点,此时可能产生月食现象;第(2)题图中B时为上弦月,此时前半夜出现,月面应朝西,第(3)题图中D点,日、月、地三者应为垂直关系,此时,应为小潮。

答案:(1)C 月食 (2)B 西 (3)垂直 小 ●锦囊妙计

月相的成因规律是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关系的反映,与我们人类生活、生产紧密相联。通过月相成因及规律的考查能考查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知识点为新教材重要组成部分,高三复习备考应给予重视,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掌握:

1.明确成因:月球本身不透明、不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而发亮;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2.找准时间:判断有关月相成因及规律的知识,关键抓住时间:农历初几?什么时刻? 3.抓住方向:月球的亮面与太阳的位置密不可分。 ●歼灭难点训练

1.如果某人看到上弦月上中天,那么这个人的位置正在( ) A.晨线上 B.昏线上 C.晨昏线 D.不可能在晨昏线上

2.1999年12月22日夜,月光比平常满月时亮得多,是69年来最亮的一次,分析下列条件中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 )

A.月球运行到近地点 B.适逢满月 C.地球在近日点附近 D.地球表面气温低,气压高 阅读下图,据此回答3~4题。

图5—3

3.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能发电几次(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5.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 )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第 2 页 共 2 页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见一面 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6.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

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西 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现

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 7.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相是月球面受光面积大小的变化 B.农历月份安排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 C.上弦月到下弦月的时间大约为7天 D.从朔到望的周期为一个朔望月 8.读图,回答:

(1)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其原因为 。

(3)当月球位于轨道的B点时,其月相为 月,位于D点时,其月相为 月。

(4)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时间 和

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订的。

9.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问题。

(1)图l、图2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 ,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 (2)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 。(单项选择)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3)2007年8月28日晚,上海学生看到的月食过程与下列图序相符的是 。(单项选择)

第 3 页 共 3 页

A.甲一乙一丙一丁 B.乙一甲一丁一丙 C.甲—丙一乙一丁 D.丙一丁一甲一乙

10.材料:北京时间 2013 年 12 月 2 日凌晨 1 时 30 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三号有关活动及日期

有关活动 日期 (农历)

(1). 火箭运行 18 分钟后,在太平洋某地(178oE,0 o)高空实现探测器和火箭分离,此时该地的区时为当天的___________。发射当日人们在上海看到的月相接近________。 (2)“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运动扬起的月尘会长时间悬浮在空中,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月26日“玉兔”首次进入月夜休眠期。有人说,月夜休眠期间“嫦娥三号”着陆区 转到了月球的背面,所以在地球上看不见了。此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火箭发射 2013年12月2日(十月三十) 月球着陆 12月14日 (十一月十二) “玉兔”首次月夜休眠 “玉兔”重新工作 12月26日 (十一月廿四) 2014年1月9日 (十二月初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4 页 共 4 页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解析:此题给出月相,来判断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关系,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望月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共线,且地球位于日、月之间,故答案应选A、B、C、D中的南、北、西方位无法判断。

答案:A

2.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题目给出了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进而来判断月相,由题意知日、地、月三者共线应为满月或新月;又因月球位于日、地之间故应为新月,答案A正确。

答案:A

3.解析:此题是根据天文现象来考查月相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月食出现在日、地、月三者共线,且地球位于日、月之间时才可能发生,故此时的月相应为满月,故选B项。

答案:B 4.解析:此题是结合文学作品对月相进行认识或辨别,只有将诗句融入整首诗词的意境,才能做出正确选择,不可断章取义,根据诗词意境,A项为拂晓,B、D项为黄昏(农历十五、十六),C项为深夜(初七、初八前后),故相同的为B、D项。

答案:BD

5.解析:本题是根据月相来考查学生分析推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对学生能力考查。根据时间7月5日,日地距离应为远日点附近;因此时为满月,故天文潮应为大潮,故三者都符合的顺序是C项。

答案:C

6~7.解析:此组题与科学探索相联系,考查月球表面物质组成,从而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6题应选D项,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应与站在地球上看月球类似,地球表面也能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即白昼,故在月球上看地球应该有圆缺变化,故本题应选D项。

第7题因为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故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因此月球表面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应选A项。

答案:6.D 7.A 歼灭难点训练

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根据题意,此时上弦月位于上中天;而上弦月黄昏时刚好应出现在观察者上中天,故由题知此时应为黄昏,观察者的位置应为昏线。此题应选B项。

答案:B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审题最关键,本题的中心是比“平常满月亮得多”;A项月球位于近地点,观察距离近是可能的,C项地球在近日点,月球得到太阳光照更充足;D气温低、气压高、空气容易下沉、大气能见度高。只有B项满月不可能比其他满月时更亮。根据题意,本题应选B项。

答案:B

3~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图示,大潮时日、地、月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中间,故此时应为新月;小潮时日、地、月三者互相垂直,且根据太阳的位置月球的亮面朝右应为上弦月,故本题①③都正确,第3题选C项;第4题利用潮汐发电,涨潮、落潮时,潮水都能带动水轮机发电,一天之中有一次涨潮,一次落潮,故一天能发四次电,第4题应选D项。

答案:3.C 4.D

第 5 页 共 5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nt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