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针灸类方语释

更新时间:2024-05-28 04: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1)

2008-01-15 22:34:47|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二、寒热病类

【原文】上寒下热①,先刺其项太阳②,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③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

(《灵枢·刺节真邪篇》)

【校注】①上寒下热:杨上善说:“上寒,腰以上寒;下热,腰以下热。”

②刺其项太阳:指针刺项部太阳经输穴如大杼、天柱等穴。张介宾说:“上寒下热者,阳虚于上而实于下也,当先刺项间足太阳经大杼、天柱等穴,久留其针而补之。”

③令热下合:《甲乙经》卷七原校:“一本作冷”。

【语释】上寒下热的疾病,应先针刺项间太阳经的穴位,留针时间要长,已经针刺以后,就温熨项与肩胛部,使热上下相合,就可以停止。这就是所谓“推而上之”的治法。

【原文】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①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灵枢·刺节真邪篇》)

【校注】①陷之:《甲乙经》卷七、《太素》卷二十二均作“陷下”,其义为长。 【语释】上热下寒的疾病,应当观察脉虚的经脉,刺该经陷下的络脉,使阳气下行,就可以停止。这就是所说的“引而下之”的方法。

【按语】以上两条所论上下寒热,为本末盛衰的表现。上寒下热,为阳虚于上而实于下,张志聪说:“太阳为诸阳主气,而太阳之气生于膀胱水中,上寒下热,此太阳之气,留于下而不上。”因此,首先刺项部足太阳经大杼、天柱等穴,用补法久留针,并可施艾温灸肩项之间,候其气至,阳气复则寒去,即可停止针灸,即“推其下者而使之上也”的治疗方法。上热下寒,为阳实于上而虚于下,张志聪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此上焦之气,从上而下。如上热下寒,当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此因脉虚而气陷于脉内,不能熏肤热肉,故下寒也。”针灸治疗,应察看在下因气虚而经脉空虚的经脉,施以补法,使阳气下行,即所调“此其热在于上者,若引而下之”的治疗方法。

【原文】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①,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 (《灵枢·经脉篇》)

【校注】①必间日而一取之:《甲乙经》卷二作“必间日而取之”。

【语释】凡针刺邪在表而发寒热的病,因邪尚未入经脉,应多刺浅表的血络,一定要隔日一刺,把恶血泄尽为止,再根据虚实进行调治。

【按语】本条所说寒热,乃为外感症候。李杲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说:“外伤寒邪,发热恶寒,寒热并作,其热也翕翕发热,又谓之拂拂发热。发于皮毛之上,如羽毛之拂,明其热在表也,是寒邪犯高之高者也。皮肤毛腠者,阳之分也,是卫之元气所滋养之分也,以寒邪乘之,郁遏阳分,阳不得伸,故发热也。……其恶寒也,虽重衣下幕,逼近烈火,终不能御其寒。”其病发寒热,为邪入客于络脉,故治宜浅刺出血,解表而祛络脉之郁邪。

【原文】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①,以年为壮数②;次灸橛骨③,以年为壮数。 (《素问·骨空论》)

【校注】①先灸项大椎:《甲乙经》卷八、《太素》卷二十六均作“先取项大推”。大椎,穴名,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②以年为壮数:以,根据。壮数,每艾灸一炷为一壮。“以年为壮数”即根据病人的年龄决定艾灸壮数。如十岁灸十壮,五十岁灸五十壮等。

③橛(jue音厥)骨:即[骨厥]骨,指尾骶骨。在此意指督脉的“长强”穴。

【语释】灸寒热症的方法,先灸项后的大椎穴,根据病人的年龄决定艾灸的壮数。其次灸尾骶骨的穴位,根据年龄决定艾灸壮数。

【按语】本条所指寒热,当为风寒外袭,而致营卫不和,以恶寒重、发热轻为特点。盖督脉统诸阳,大椎为诸阳之会,可调和营卫,通阳解表,祛风散寒,是治疗风寒感冒、疟疾等病的常用穴。杨上善说:“大椎穴,三阳督脉之会,故灸寒热气取。《明堂》大椎有疗伤寒病;不疗寒热。”橛骨即长强穴,为足少阴、少阳之会,为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亦为通督之要穴,故可灸治寒热。但在临床因其操作不便,除非取不可者如癫痫、脱肛、洞泄、痔瘘等,一般不取此穴。至于灸治壮数,《千金要方》载:“凡言壮数者,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可减半。”《沈括笔谈》云:“医用艾一灼,谓之一壮,以壮人为法也,其言若干壮,壮人当依此数,老幼羸弱,量力减之。”目前临床上,如采用艾炷灸,一般为7~10壮。艾条灸分温和灸和雀啄灸两种。温和灸火力温和,雀啄灸其力较猛,可视病情分别采用,一般灸5~10分钟,以皮肤红润为度。

【原文】人之振寒①者……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慄,补诸阳②。 (《灵枢·口问篇》)

【校注】①振寒:即振慄恶寒,张介宾说:“振寒者,身怯寒而振慄也。”

②补诸阳:张介宾说:“补诸阳者,凡手足三阳之原、合及阳蹻等穴,皆可酌而用之。”

【语释】人发生振慄恶寒……是因为寒气侵入肌表皮肤,阴寒之气盛,肌表的阳气虚,所以出现振寒颤抖的症状,治疗时应当取各阳经穴位,用补法以助阳气。

【原文】振寒洒洒①,鼓颔②不得汗出,腹胀烦悗③,取手太阴④。 (《灵枢·寒热病篇》)

【校注】①振寒洒洒:《甲乙经》卷七作“振寒凄凄”。 ②鼓颔(han音旱):张介宾说:“振寒鼓腮也。” ③烦悗(man音瞒):闷乱,烦满。

④取手太阴:王冰说:“当取手太阴少商穴。”

【语释】振慄恶寒,两腮鼓战而不出汗,腹部胀满,心胸烦满的,治疗应当取手太阴肺经的输穴。

【按语】杨上善说:“手太阴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别者上出缺盆,循喉咙合手阳明,从缺盆上颐贯颊入下齿中。肺以恶寒故虚,病振寒鼓额也。循胃属肺,故腹胀烦悗。”此从经络方面对发病症状作了详细的解释。

本条所述症状,有表有里,为表里阴阳不和所致,阳者,阴之使,卫外而为固。阴者,阳之守,生阳之源。阴阳失调,疾病由生。《素问·调经论》载:“阳虚则外寒。”《诸病源候论》载:“若阳气虚、阴气盛,则生寒冷之病。”所以振寒、鼓颔、汗不出,为卫阳不能温煦体表,汗不得外出所致。腹胀烦满为脾胃虚衰的见证。张志聪说:“肤表为阳,腹内为阴,在内之津液借表阳之气宣发而为汗,振寒洒洒,鼓颔不得汗出,腹胀烦满者,表里之阴阳不和也。”

针刺治疗,可取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以助肺气,表里阴阳相和,则诸症可除。

【原文】皮寒热者①,不可附席②,毛发焦,鼻槁腊③,不得汗,取三阳之络④,以补手太阴⑤。

(《灵枢·寒热病篇》)

【校注】①者:《甲乙经》卷八、《太素》卷二十六均无此字。

②不可附席:《难经·五十八难》、《甲乙经》卷八、《太素》卷二十六均作“皮不可附席”。 ③鼻槁腊(xi音惜):《难经》五十八难无“腊”字。“腊”本作“昔”,《说文》日部:“昔,干肉也,从残肉,日以唏之。”“鼻槁腊”即鼻干枯的意思。

④三阳之络:各家说法不一。马莳说:“当取足太阳膀胱经之络穴飞扬以泻之,盖太阳为三阳也。”杨上善说:“三阳络在手上大支脉,三阳有余可泻之。”按三阳络属手少阳三焦经,在支沟上一寸,《甲乙经》云:“不可刺,灸五壮。”故暂从马莳之说。

⑤补手太阴:《甲乙经》卷八作“补手太阳”,杨上善说:“太阴气不足,补之也。”张介宾说:“补手太阴之鱼际、太渊。”

【语释】邪在皮肤而发寒热的:皮痛不敢着席,毛发枯焦,鼻孔干燥,不出汗,取足太阳经的络穴飞扬,再针刺手太阴肺经以补肺气。

【按语】本条所述症状乃外感之邪所致。盖肺手太阴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故外邪犯之,首当其冲,所以其病毛发枯焦,鼻槁腊。治法当解表以泻其邪,故先取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飞扬穴,以发其汗。《甲乙经》载:“热病汗不出……飞扬主之。”取手太阴肺经的荥穴鱼际、和俞穴太渊,以补太阴之气而祛邪外出。

【原文】肌寒热者,肌痛①,毛发焦而唇槁腊②不得汗,取三阳于下③,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④,以出其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n6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