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系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更新时间:2023-05-08 03: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1 页,共 53 页

目录

2019年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系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一) (2)

2019年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系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二) (12)

2019年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系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三) (22)

2019年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系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四) (32)

2019年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系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五) (44)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2 页,共 53 页 2019年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系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一)

特别说明:

1-本资料为2019考研考研复习使用,精选汇编了该科目历年常考核心试题,精题精练。

2-资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概念题

1. 社会福利

【答案】社会福利是指社会群体中所有个体的个人福利的加总。福利是一个主观的概念。从个体的角度讲,福利是指个体从消费各种私人的或公共的物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幸福感。而个人福利的加总也就是社会福利。简单地讲,“加总”是指综合各个分散的个体的意见从而得到总体的意见的过程。然而,也正是这一“加总”的过程使得“社会福利”成为一个复杂的、缺乏可操作性的概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在“加总”的具体方法上存在巨人的争议。然而面对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的不同,加总的方式势必会引起较大的争议,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权数组合(除非回到所有人的权数都相同的简单加总方式),按照这种意见所得到的社会福利标准显然不同于一视同仁式的简单加总方式。

2. 效率

【答案】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即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这也是配置效率的一个简化表达。效率是在实践中最常遇到的价值标准之一,可以在两个层次上来理解效率这一概念:①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效率概念,实际上就是产出与投入之间的种比例关系;②经济学中所阐述的效率概念,实际上是对社会福利状态的一种描述。按照该效率概念,如果还有可能对社会目前的状态进行改变,从而可以使社会中某些个体或群体的福利得到提高,但同时其他所有个体或群体的福利都至少维持了原先的水平,那么目前的状态就是没有效率的。相反,如果进行这样的改变的可能性己经不存在了,则配置己经达到一种最优的状态。

3. 爱德华的政策执行模型

【答案】爱德华的政策执行模型认为以下四项主要因素的互动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政策的执行状况:①沟通。政策内容及执行方法如果能清晰地传达给政策执行人员,则能够以整齐划一的步伐,促进政策执行的成功。②资源。充分的资源供给也是保证政策有效执行的必要条件之

一。大致来看,政策执行所涉及的资源包含四项:人员、信息、设备和权威。③执行者偏好。政策执行人员通常具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他们对政策的态度将极大地影响到政策执行效果。④官僚组织结构。包括标准作业程序和执行权责分散化两个部分。

4. 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

【答案】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是强调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分立性,认为二者有明确的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3 页,共 53 页 分工和任务,并且假定,政策是由上层规划或制定的,然后被翻译或具体化为各种指示,以便由下层的行政官员执行。依照这种途径,政策过程被看作是一种指挥链条,政策制定者决定政策目标,政策执行者实行目标,两者形成上令下行的指挥命令关系,其中,政治领导人形成政策偏好,而这种偏好随行政层次的降低而不断被具体化,为下层行政官员所执行。

公共政策学者纳卡木拉(中村)和斯莫尔伍德曾对自上而下政策执行途径的命题作了阐释:①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是有界限的、分离的、连续的;②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所以存在界限,是因为:a.政策制定者设定目标,政策执行者执行目标,二者分工明确;b.政策制定者能够陈述政策,因为他们能够同意许多不同目标间的优先顺序;c.政策执行者拥有技术能力,服从井愿意执行公共政策制定者设定的政策:d.既然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接受两者之间的任务界限,则执行过程必然是在政策制定之后的连续过程上;e.涉及政策执行的决定,本质上是非政治性与技术性的,执行者的责任是中立的、客观的、理性的与科学的。

二、简答题

5. 公共部门的质量标准是什么?

【答案】公共部门的质量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绩效。绩效是民众在接受政府部门所提供的服务时,首先考虑的最重要的面向。例如,民众在申请养老保险时,相关机关能够提供正确且清晰的信息和协助。

(2)专业特色。这是补充基本的政府产品与服务品质的第二项标准。

(3)可信度。对于许多民众而言,最重要的品质标准是服务或产品应具有的可信度。可信度是指一项产品或服务,在某一特定期限之内,能符合民众期望的可能性。

(4)持久性。持久性是指某一服务或产品对民众所带来利益的持续时问的长短。

(5)一致性。是指政府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其成效是否符合预先所设标准的程度。

(6)及时性。是指政府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必须能够及时地满足民众的需求,或是政府能够及时地解决民众所遭遇的问题。

(7)变动性。是指政府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会根据时间空间的改变而适时转变。民众的期望或需求是在不断变化和增加的,因此政府部门应随时掌握和了解民众的需求或愿望,只有这样,才能提供符合民众期望的产品或服务。

6. 简述非营利组织存在失灵的原因。

【答案】非营利组织存在失灵主要是因为其在发展中面临者诸多的限制和困境。具体有:

(1)非营利组织限制

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有其比较优势,但是也存在许多限制。这些限制既来源于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和公共服务的性质,也来源十自身的因素。非营利组织的民间性质,使其不能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如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法律执行领域的公共服务便不能由非营利组织提供:此外,由于非营利组织是民间组织,不是公权力机关,在涉及运用公权力的领域,其提供的服务的能力受到限制。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4 页,共 53 页 非营利组织存在着失灵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公益的特殊性。有些组织可能发展为极端的、排他胜极强的只为特殊群体服务的组织。 ②公益的父权性。指可能为少数人控制,变成图利私人的组织。

③公益的业余性。从事公益活动的常常是志愿服务者,可能热心有余而专业不足。

(2)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的困境

①任务困境。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文化或经济任务为何?言应该与政府或企业保持密切或独立的关系吗?

②财务困境。非营利组织的经费来源如何解决?民间个人或企业的捐助、政府的补助以及自行经营业务与收费之比例应该如何分摊?

②权力困境。非营利组织可以影响政府或盈利部门决策过程之底线为何?

④效能困境。非营利组织本身的效能为何?如何改进其组织效能?

⑤治理困境。非营利组织可以在不影响其创造社会秩序多元主义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利害关系团体负责吗?如何担当治理过程中的责任精神?

7. 政府采购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根据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规定,政府采购的原则包括:

(1)透明。采购作业应公开,不能私下进行,避免有利益输送之嫌;

(2)一贯性。采购方式、流程与政策应前后一致,不得朝令夕改;

(3)公众的信任。采购作业应做到赢得人民的信心,即以公开诚信原则进行,无贪污不法之行为;

(4)公平对待厂商。对于所有符合提供产品条件的厂商皆一视同仁,不得厚此薄彼,图利特定厂商;

(5)提升经济与最大化购买价值。购买应以最低成本(最经济的)方式取得财货,即让经费的使用获得最大化购买价值;

(6)促进竞争。政府应通过向不同厂商的购买来促进市场的竞争,而非造成厂商市场独占力量的增加;

(7)监督保证品质与无瑕疵。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即在确保所购买之财货品质的完整无瑕疵,以符合公务需要及减少损失风险的发生。

8. 渐进模型有何特点?

【答案】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的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或抽象化的代表,在研究公共政策时我们通

常会建立一些抽象的模型,这些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公共政策产生的原因,认识和分析公共政策。

渐进模型认为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分析问题、明确目标、提出方案、优化选择等),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政策制定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决策者要依据现有方案,通过与以往政策的比较,考虑不断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5 页,共 53 页 变化的环境需要,对以往政策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逐渐把一项旧的政策转变成为一项新的政策,也就是“积小变为大变”的过程。

渐进模型的特点主要包括:

(1)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政策制定要以现行政策为基础,不能重打鼓另开张。

(2)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并不强调有所创新,也不是无所作为,只是注重对现行政策的修改与补充,以弥补现行政策的缺陷。

(3)渐进模型强调日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不是金口玉言,一劳永逸,要注意反馈调节,在试探和摸索中前进。

渐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实验、不断反馈和调整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像蚂蚁向其巢穴的爬行,一边探索一边前进。渐进模型的这一特性有利于避免因决策严重失误所产生的持久性结果。社会是一个惯性很大的系统,覆水难收,越是严重的错误越难以完全纠正。如果把步了迈得小一些,发现了问题就能够及时纠正。

然而,渐进模型多适用于稳定发展的社会形势,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带有明显的保守主义偏见,不符合社会变革的需要。特别是在人口剧增、资源匾乏、环境污染、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社会动乱、战争爆发这些突变的形势下,渐进模型显得无能为力。

9. 危机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答案】危机管理是指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饵危机。危机管理的重点有:

(1)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危机管理信息和决策支持系统包括:资料库、知识系统、规范模型、危机的预警系统、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平台等。要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政府的危机管理之中,透过科技的力量,提高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

(2)危机的准备与预防

危机准备是指危机管理的功能性和运作的层面,即直接针对危机的应对及灾后恢复和重建。危机准备包括了制定应急的计划和预案、提前准备应急的资源等。

应急管理计划的内容如下:

①基本计划。指对一个地区应急管理的一般性说明,包括对目的的阐述、危机情景的假设、危机管理组织及其职责的分配、具体的运作程序、行政、后勤的保障和资源的支持等。

②功能性计划。指回答危机出现以后如何有效地运作,即回答需要干什么,谁负责具体的执行的问题。

③特殊的计划。指超出常态计划之外的,需要做出特别处理的事件的特殊应对方法。

(3)危机的回应。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6 页,共 53 页 危机的回应是指危机出现以后,政府向危机的受害者通过危机援助,通过各种反危机的措施,控制和降低危机的损害。包括了许多重要环节,如警示、隔离与移民、搜寻与援救、灾难评价、紧急救助、基本设施的提供、沟通和信息管理、安全保障等。

(4)危机后的恢复与重建

指开始于危机的应对阶段,一直持续到社区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在有些情况下,恢复和重建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恢复和重建的措施有:

①短期措施。主要是救济和安置,救济和安置工作主要包括清理灾害的现场;恢复经济的活动;恢复政府的服务;为灾民提供基础性的公共服务。

②长期的措施。包含了灾害后的重建工作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措施。重建工作包括基础设施的重建,重振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活力等。灾害后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一定要与灾害的疏缓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恢复和重建计划与疏缓计划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5)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创新。

政府在处理各种公共危机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新的经验和教训,开展广泛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对公共危机事件管理的能力,健全公共危机管理管理系统,完善公共危机应对战略。

10.提升行政绩效的预算原则有哪些?

【答案】预算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达成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依据国家之施政方针,以国家整体资源与国民负担能力为评估基础,所预定的公共财政的收支计划,也即经过政治程序所为之的国家资源配置。

预算原则有传统的强调民主政治监督的原则和现代的强调提升行政绩效的原则。

基于预算的经济稳定、资源配置及行政管理等功能,现代的预算原则不应再局限于民主政治监督控制,政府行政责任与行政职能的加强更为重要。根据美国前预算局局长史密斯的倡议,提升行政绩效的有下列八项:

(1)计划原则。即政府所有预算皆应按照计划来编制,预算反映政府计划,两者具有密切关系。

(2)责任原则。行政首长对于预算的责任是使行政机关的计划符合立法部门所反映的民意,并以最低廉的成本来执行计划。

(3)根据报告原则。预算的编制、立法与执行,均应根据政府各机关的财务及业务报告,而非盲目地任意决定预算。

(4)具备适当权力原则。行政机关为有效执行预算,必须具备执行预算的权限及执行职权的必要人员。

(5)多元预算手续原则。政府预算的手续,可依行政活动、工作毛!划的不同而有差异,无须强求一致。

(6)自由裁量原则。对于政府各支出项目及内容,不宜过分详订并限制留用,在不违反施政方针或目标的前提下,可授子各机关自由裁量的空间,律更有效率地使用资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n2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