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对策1(1)1

更新时间:2024-06-08 01: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对策

【内容摘要】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及其健康稳定地发展。因此,摸索出一条具有民办高校特色、适合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路子,是当前民办高校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本文阐述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问题,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就业政策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 毕业生就业 就业形势

从1999年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实行大规模扩招。高校扩招是我们国家出台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它对于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对提高全民素质、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升学深造、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以及拉动经济内需、促进社会消费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然而不能回避的现实是:急剧的扩招使毕业生数量在短时间内成倍增加,大批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必然给广大高校毕业生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以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民办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及其健康稳定地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换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探索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并摸索出一条具有民办高校特色、适合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路子,是当前民办高校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

一、民办高校学生的基本现状

(一)生源结构呈两大类三部分特征

我国民办高校生源目前分为两大类、三部分。第一类是计划外招收的高等自学考试和一批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的学生,第二类是国家计划内的,统招统考的一批。从江西民办高校的生源来看,第一类,也就是计划外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0%以上,比例相对多一些,第二类仅仅占到了不到50%。这两类、三部分学生由于其入学的渠道不同,其就业的渠道、就业的体制、就业的方式也不同。这一部分学生由于入学以后考试和获取毕业证书的方式也不同,导致以后的就业心

1

态以及未来职业生涯的方式、发展轨迹也不同。

(二)生源质量较差且基础参差不齐 民办高校受招生录取体制的影响,学生入学成绩普遍低于同等层次的公办高校,加之生源的区域性差异,致使民办高校的生源基础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而且造成了民办高校生源的先天不足,这就给后续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三)毕业生的学历以专科层次为主

大部分民办高校目前培养的主要是专科层次学生,受各种传统教育的观念以及用人观的影响,专科往往不是学生的首选,专科层次学生的就业往往也受到了冷遇。

(四)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四大特点

第一,一次性就业率的高低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更多取决于毕业生所在学校对就业工作的努力程度和投入力度。

第二,毕业生就业的层次普遍比较低,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 第三,毕业生就业缺乏稳定性。

第四,隐性就业和显性就业的状况同时存在。隐性就业就是已经就业,由于地方人事制度的影响,关系没有转,协议没有签,但是确实已经就业。显性就业就是我们按照正常的、正规的就业标准来统计的就业。

二、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劣势分析 (一)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 “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时代,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大学毕业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然则,各种岗位对人员素质的需求不同,那么不同的就业群体在一定的就业层次上就会拥有一定的优势。总而言之,民办高校走出来的学生一定也具有他们自身的优势,这些优势也肯定能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机会。

1.学生自我定位比较准确

在就业岗位与学生需求越来越难匹配的今天,老师为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已是不易,但是学生中总存在着某些问题,不是对工作的薪资不满意,就是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一直在挑挑拣拣,至今没有落实工作。尽管这样的情况在所难免,但是如果人数居多,成为普遍现象就是不正常的事情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还是重在学生对自身的把关,要做好准确的自我定位。这不是让我们的学生自己看低自己,而是认

2

清形势,放低架子,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干起,只有把自己的地基稳固了,基础做扎实了,将来的发展才是循序渐进,瓜熟蒂落,否则,眼高手低,只能爬得越高,摔得越重。自我定位也不仅仅是对自身的定位,还包括对岗位的定位和认识。所谓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扎根于哪个行业就要在其政,谋其职,社会上提供给应届生的岗位其实有很多,不是每个人都非要进事业单位才是最好的,对于工作来说,只有适不适合的问题,没有好坏的差别。

2.企业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认可度逐渐提高 企业每年对员工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要求,在人员流动极其巨大的今天,就业市场上的竞争每天都在发生,而且愈演愈烈。这些竞争的现象不就在传递着一个信息:企业需要新鲜的血液!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无论你是名牌大学还是民办学校,或是大专高职的学生,你都有机会得到工作。而对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做出直接反馈的无疑是高校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动员就业的工作和活动,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民办高校的就业工作动力也在加大,因此才会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号召全校所有行政领导、教职员工实现 “全员就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就业岗位,也会有那么一次次的校园招聘会,企业宣讲会的举行。而这期间收获者不就是学生么!企业一方面传递信息给学生,让他们了解到现在的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另一方面也给与学生,尤其是民办高校的学生信心:我们不是非要名牌大学的学生不可。

3.民办高校重视就业

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能根据市场实际需要,逐步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路线发展。民办高校多属于教学型的,教学型的办学性质决定了地方高校必须首先立足于地方、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民办高校的办学目标主要是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知识结构上根据一线生产实践的实际需要而设计,重视实际工作能力。而现在的用人单位更多的关注实践经验与能力。因此,不少用人单位更喜欢民办高校学生,觉得他们容易管理 ,人才成本低 ,可塑性也比较强。相比之下,一些重点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理论沉淀较多,而实践能力并不如民办的学生。

4.一部分学生具有经济实力

当然这一点优势也可以用于其它性质的高校,只不过在民办高校中这样的现象算是存在地比较普遍。因为民办高校较之公办性质的学

3

校需要高昂的学费,能支出这部分费用的家庭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些家长的经济基础无疑会给孩子带来一些正面的效应,这些正面的效应可以体现在他们的生活品质上,穿着打扮上,当然也给予了他们在职场上追求自我的条件和信心。

5.创业学生较多

基于目前政府出台一系列大学生创业的指导和优惠政策,各大高校也都纷纷响应,而民办高校的学生对于创业似乎是更感兴趣。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不是民办高校某个部门所能独立完成的,必须全体动员。在民办民办高校的学生工作处、学生党组织、共青团组织以及学生社团组织中都会引进有关创业创新教育的活动课程,进行创业政策的激励和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营造创业氛围等。通过组织和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业创新活动中来。民办高校大学生模拟创业园、创业平台和创业实践基地等,软环境如创业创新指导等,由就业部门实施。当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创业环境的建设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进行。民办高校的学生在这些创业教育的感染下,也或许本身就对创业及其感兴趣的都会加入创业的大队伍,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带动了一批身边的同学的加入。

(二)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劣势

大学生就业难针对的不仅仅是民办高校的学生,大学扩招严重,学生与企业需求之间是供过于求,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等等都是导致大学生难就业的原因。

1.民办高校自身不足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 ,学科建设起步晚,专业设置新,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专业学科上步重点高校后尘,在师资上也没有重点高校的雄厚师资。不少民办高校没有专职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缺乏系统的职前培训,而就业部门疲于应付日常工作,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不足,指导方法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得地方高校毕业生在瞬息万变的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2.并非所有民办高校学生都能得到社会与企业的公正待遇 受人才高消费思想的影响用人单位所招聘地方本科院校的岗位一般是中低职位,缺乏高端职位: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和用人单位对民办院校的学生不太重视,这使得不少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大大挫伤了学生们的学习和就业积极性,对自己就业信心不足。

4

3.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

在经过高考的残酷竞争之后,在民办高校就读的学子们不是对学校没有信心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民办学校的学生生源基本都是高考录取中的后几个批次,生源上无法与公办的学校相比,即使校方投入许多的师资力量,从某种层面上讲,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质量无法提升到一个高度,这样的生源和这样的教学结果直接导致的就是民办高校自身对办学的信心,也影响到学生的信心,在学习上无法专心,更无法去深入地研究问题,往往对学习抱着应付的态度,对书本内容更是一知半解,草草了事,而最后由社会通过一份简历或一次面试或学生的一个月的实习来检验时往往通不过犀利而残酷的评判,渐渐一些企业对民办高校及高校毕业的学生形成歧视与偏见,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度就直接影响学校的今后招生,这里的循环都是非良性的。

三、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建议 (一)民办高校应该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要不断深化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民办教育虽然不能做到通识教育,至少使学生本专业的知识得到拓宽。在考核,要严格把关,对学生的素质和知识方面的问题绝不手软。不能出现只要交钱就能过关,类似于某校学生的话:“在我们学校想挂科都难”、“过关率100%”等情况。强化民办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的教学,增加实训和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产一线学习实践,增强动手能力,努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就业,胜任岗位要求。使学生练就一副过硬的本领去闯市场,以实力求生存,以机遇求发展。

(二)民办高校应加快专业调整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加快培养经济、社会、文化、国防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农业、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的紧缺人才。引导高校根据国内外人才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招生专业和教育内容。”民办高校要面向市场设置专业。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以“销”定招。民办高校要按照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开展办学活动,以就业推动民办高校的体制、机制的改革,促进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要主动研究市场、寻找市场、瞄准市场、走进市场、深入市场、依托市场并占领市场。新的职业不一定要求高

5

校设置相对应的专业,但要及时关注职业变化及其要求,并将其反映在专业教育当中来。加快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为广大学生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使学科专业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让每个专业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学以自强,学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这是高校各级管理者必须竭诚而为的责任。

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的设置以及课程的设置,以市场需求和行业及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设置专业,专业设置涉及到未来毕业生就业的出路,所以在进行专业设置之前,我们必须对未来几年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认真的预测、认真的调研,对历届毕业生以及毕业生所在单位进行跟踪调查,确保专业设置的前瞻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以及科学性。

(三)民办院校应提升自己的形象 民办高校要打造优质品牌。民办高校形成的优质品牌会无形中提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从根本上讲,民办高校只有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规格,重视学生个性培养,学校要帮助学生成功,鼓励学生走创业之路,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在发展中赢得社会信誉和做出贡献。要以优质的教育逐渐形成优质的资源,提升办学层次,丰富教育内涵,树立名校品牌。民办高校突出自己的特色专业,形成学校的一大优势并成为促进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江西服装学院的特色就是“服装专业”,对社会已形成很好的口碑。但其他民办学院急需建立自己的办学特色。

(四)一专多能、双证就业

民办高校毕业生要在学习期间,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努力,尽可能获取更多专业技能证书。例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驾驶证等。既可以学到技能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又能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还可以在学习专科的时候,参加专升本、自考本科的考试,成绩合格的同学,可以取得相应的本课证书。有些民办院校都已经开设“专套本”教学模式。这些学生在就业时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价。

(五)深化教学改革以及人才模式改革

首先是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及诚信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树立为用户服务的诚心态度。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努力学习、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吃苦耐劳与实干精神以及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其次是遵循两个规律,一个是教育规律,

6

一个是市场运作规律,加强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开放办学,积极推行学校和行业、企业的结合,实施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专业、校企联合开课程,真正把专业办在企业的需求点上。企业把学校作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把企业作为学生就业实习的基地以及社会服务的基地。再次是努力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并举,鼓励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另外在学生培养最后阶段,应该进一步淡化专业,强化课程,通过课程的调整来满足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灵活授课方式,努力为社会培养真正用得上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六)完善就业扶持政策

鼓励和支持民办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有自主创业医院的民办高校毕业生给予一定数额的小额贷款,并对属于就业援助对象的自主创业者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后,按每人一定数额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在税费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和减免。加强对部分接受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中小型和民营企业进行税费减免或提供其他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吸纳民办高校毕业大学生就业。建立健全民办高校毕业生未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和特困家庭民办高校毕业生援助制度,市、区、县有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未就业民办高校毕业生登记制度。

(七)广开就业渠道

学校应该组织尽可能多的用人单位,特别是符合本校专业设置的用人单位到学校举行专场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学生与用人单位联系的渠道,及时把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信息反馈给毕业生。学校还可以建立健全相应的求职信息网络,及时把岗位需求信息和学生信息发布出去,供供需双方进行参考和选择。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大型的社会招聘会,或者通过与用人地区搞联合招聘会,广开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全方位的就业服务。

综上所述,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变,大学生的人数急剧增长,就业的竞争日显激烈,一向处于竞争弱势的民办高校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面对这样激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面对民办高校自身的就业情况,民办高校应该主动地迎接挑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

7

参考文献

[1]姜纳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08-28 [2]袁辉祥 《中国教育国际论坛 〃 第三辑》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10 [3]李彬 《民办大学毕业生就业直通车》 科学出版社 2011-09-09 [4]黄兆团 《高校毕业生就业手册》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0-09-17 [5]王晋 《大学生就业指导》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08

[6]龙进 《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01-05 [7]杨庆华 《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9-03 [8]姜超凡 《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优势劣势及其对策》 当代教育论坛 2010年04期

[9]王宏伟 《高职教育只有特色办学才有竞争力》中国冶金教育 2007-05 [10]周睿祺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07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mt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