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6-21 00: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让人感动的文章,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两次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勇气变得乐观开朗,使她以后能自信地面对生活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文章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让我们看到英子思绪的变化以及内心的感动。教学时,应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两次掌声的内涵,感受文章蕴涵的丰富情感。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写对本课的13个生字,会读10个二类字,能结合课文理解“犹豫、忧郁、骤然”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领会掌声内涵。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与拓展资料,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关爱别人,尤其是对身处困境的人;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

课前准备:课件、2005年感动中国颁奖仪式之一——洪战辉的故事。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从“爱”入手,谈话揭题。

一年前,我们为奉化楼岩患重病的张伟浩小朋友进行了一次捐款,大家有的捐5元,有的捐10元,还有的捐了100元……那么,现在张伟浩同学的身体

好了吗?这是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前些日子,我在奉化新闻中看到了小伟浩,他的身体好多了,已经能和我们一样背起书包上学了。听了这个消息,你有什么想法?

同学们,这就是爱的力量。爱无处不在,它是老师鼓励的话语,它是小伙伴为你擦泪的手绢。爱躲在同学借你的橡皮中,爱还会藏在哪儿呢?(板书:掌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感受爱的力量。

【设计意图:从“爱”入手,让学生初步感受什么是爱,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从而亲近文本,用心感受爱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碰到难读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导认读。 小儿麻痹症 落下了残疾 情绪 忧郁 默默地 慢吞吞 骤然 热烈 持久 鼓励 (1)自由读,领读、齐读。 (2)读中理解:

“小儿麻痹症”,你见过吗?一般会落下什么残疾? “落”在这里读什么?

3、指名读五个自然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英子的什么事。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初读课文时,放手让学生读通课文,多读几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因为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验情感都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阅读为基础。】

三、对比学习,感受变化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一开始,英子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 2、指名回答并出示相应句子: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1)“默默地”是什么意思?“总是”又说明什么?(别人说笑的时候,她——?别人放声歌唱的时候,她——?别人欢呼雀跃的时候,她——?)偌大的一个教室,只有她总是默默地坐在“一角”,你能知道她内心的想法吗?(齐读体会英子的孤独、痛苦、忧郁、沉默。)

(2)句子帮助: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每天(最早)来却(最晚)走,因为她担心 。多么(自卑 忧郁)的英子啊!

【设计意图:语言文字不是一个个简单的符号,而是承载了许多的情和义。语文教学要根植于语文,引领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词语,通过想象补白、换位思考,把文字所描述的情景在头脑中重现、组合,从而获得真切的体验.】

3、过渡: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感动了大家,也彻底改变了英子,改变后的英子是怎么样的呢?

4、自由读课文第四段,指名说一说。 (1)指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忧郁”。

(2)句子帮助: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多么(开心、愉快、自信)的英子啊!

(3)指导朗读,体会英子的开心、愉快、自信。

【设计意图: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课文第一段和第四段分别体现了英子两种不同的情绪,把这两段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心理震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指导书写。

出示13个带田字格的生字,先读一读,再请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哪里需要注意。

如:“姿”的一横比较长。 “势”不能少一点。

“鼓”左边是“十”+“豆(最后一横成了提)”,而且上横长,下横短。 ??

2、把自己认为最难写的字写一写。

【设计意图: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先让学生自主观察,再让他们相互交流,体现了自主、合作的教学策略,能帮助学生增强识字效率,提高书写质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寻找缘由。

英子前后发生那么大的变化,是谁帮助了她,是什么给了她力量,? (是掌声给了她力量,是同学们那充满爱的掌声激励了她。) 二、抓住重点,感悟掌声的含义。

师: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这两次掌声表达了同学们怎么样的心愿?自由读课文2、3 两段。

1、第一次掌声

(1)画出第一次掌声前后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想一想: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

(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句子帮助: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她想 !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的站了起来,她的眼圈红红的。 “犹豫”是什么意思?英子在犹豫什么?

句子帮助:如果我上去 ,如果我不上去 。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你认为同学们的注视中期盼着什么?(希望、鼓励)你从“终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感受掌声的含义。

师:在同学们的期盼中,英子终于鼓起勇气走了上来,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

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你可知道:掌声里藏着什么?

句子帮助:同学们的鼓掌仿佛是在告诉英子: 。 师:是啊,那掌声里藏着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和关爱。

(4)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她在想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设计意图:这是研读课文,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学生的汇报交流应是自主的,通过课堂讨论,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对话。在对话中强化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

2、第二次掌声

(1)自由读第二次掌声前后的句子,说说这次掌声里又藏着什么?(除了鼓励、关爱,还有赞美)

(2)出示句子: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①面对着大家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如果你是英子,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但她为什么没说出来?

英子把许许多多感激的话都溶进了这深深的鞠躬里。正是由于这掌声里藏着的鼓励、关爱和赞美深深地感动了英子,帮助了英子,使她由一个自卑的女孩变成了一个自信的女孩。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英子在信中的话。

3、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这无声的鞠躬里所包含的是深深的感动,让学生换位思考,走进英子,把英子激动得说不出的话说出来,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加深学生对掌声含义的深切体验。】

4、说说我们心里的感受。

(1)学了课文,你心中一定也有许多感想吧!对于这充满爱的掌声,你想说些什么?

(2)出示句子:人人都需要掌声,人人都需要鼓励,人人都需要关爱。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给爱心插上翅膀,把我们的爱送给她。同时也要珍

惜别人的鼓励与关爱。

三、媒体链接,感受“爱”的力量

1、2005年感动中国颁奖仪式之一——洪战辉的故事。

故事大概: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河南一所大学的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并不是洪战辉的亲妹妹,是犯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读高中起,他就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如今已经整整照顾了12年。期间,为了照顾好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高中也断断续续读了6年,而且自己的一只眼睛几乎已经看不见了,也无暇考虑治疗。)

2、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

3、讨论: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帮助?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设计意图: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文的结尾链接媒体,插入这个真实的小故事,在欣赏主持人激情飞扬的语言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爱无处不在。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讨论,并指导学生付诸实践,是对课文主题的延伸。】

教学评价: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应坚信学习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体现了教师的这一教学观,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想象、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又通过自己与同学、与老师的对话交流、合作学习得到启发提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依托文本,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的能力

文本是学习语文的依据。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植根于文本,与文本进行有效

地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初读感知阶段就给学生宽裕的时间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精读阶段,还是指导学生从文本入手,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讨论、交流,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中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对课文主题的感悟。

三、拓展学习,丰富情感体验,升华主题。

教师紧紧抓住“关爱他人”这一主题,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导入课文;用感动中国之洪战辉的故事做课文的结尾,升华主题。一方面,拓宽了阅读渠道的同时,使课堂教学开放而有活力。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爱”的含义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关爱他人,实现知与情、情与行的统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lj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