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更新时间:2023-05-27 09:2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经济新常态与学生工作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徐祗坤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经济新常态与学生工作一.全面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 二.中国高等教育新常态 三.学生工作要适应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全面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一)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三)新常态、新机遇、新动力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一)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1.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2014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 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

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 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

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新常态 这一词汇开始进入中国百姓 的视野。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7月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与 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次强调, 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 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 适应新常态。 8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新 常态,新在哪?》的特别报道, 8月5日、6日、7日发表《经济 形势闪耀新亮点》、《经济运 行呈现新特征》、《经济发展 迈入新阶段》的评论员文章。 就新常态的涵义、特征等进行 了系统论述。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2014 年 11 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 (APEC) 工商领导人 峰会上,作了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 演讲,向包括130多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在内的世界工商领袖 们,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 应新常态等关键点。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2.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涵义新常态是相对于 常态 或 旧常态 而言的。 要弄清经济 新常态 ,当然首先对 常态 有一

个清晰的界定。所谓经济 常态 ,并不是指经济活动在一个长时期内稳定不变完全可预期的状态,而是在经 济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由经济规律所主导的经济活动

相对稳定特征的动态过程。就经济运行的宏观面而论,经济常态应当最终取决 于某一段时期由技术、制度、人口与劳动供给和资本所 决定的 潜在增长率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中国经济 新常态 的出现,同西方国家的 新常态

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中国经济 新常态 ,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

阶段的标志,而不全是由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其次,这种 新常态 的出现,始终处于国家宏观经济 政策许可的正常运行区间,从根本上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 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

定的状态。实质上就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 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

长阶段。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3.新常态提出的背景 ——旧常态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正从中等人均收入水平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同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转折时

期,旧常态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旧常态的高增长,是不平衡式的增长,是以 GDP为中心、以投资为主导、 对技术进步重视不足的粗放式增长。旧常态的增长模 式难以为继,必然促使经济转向新的增长模式并且实 现与之对应的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①高投资难以为继 所谓以投资为主导,实则是通过人为政策刺激而实

现的增长 在 投资率本已处于畸高水平 、且 资本存量已大幅增 长的背景下,资本增长率趋于下降是必然结果。 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新常态是经济发展 变化所必然导致的供给面变化的结果。 政府投资——挤出效应 储蓄率降低和投资边际效率递减带来投资减少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②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开始出现下降 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一国(或地区)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率

一般而言,决定潜在增长率的因素主要有技术进步、资源投入量、资源生产率、制度革命 中西方差距缩小带来技术仿造红利趋于消失; 资源耗费趋于极限

制度创新红利减少 资源生产率持续提高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人口红利消失甚至转为负担 中国劳动力平均小时工资—— 与欧洲和美国的差距分别从20年前的86倍和77倍 下降到目前的11倍; 与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差距分别从20年前的21倍和 17倍下降到目前的2.9倍和1.9倍。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从出口增速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中 国出口整体比较优势有相当明显的下降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从数量型扩张转型到质量型增长;从依靠低要素成本转型到依靠科技创新;从依靠传统比较优势转型到 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却需要相当漫长艰辛的努力 结论:中国经济增速必然长期放缓,单纯依

靠货币信贷和财政债务刺激根本无法实现经济 持续快速增长,只会适得其反。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③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难以承受过高的速度过去我们的高速增长已经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这个代价难以估量。我们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 重金属污染、食品药品质量等程度严峻,中国人的生存环 境已经达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许多环境污 染是不可逆的,需要经过数十年乃至数百年才能复原,有 些甚至永远不可能恢复了。我们治理污染、保护水资源、 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仍然力度不够,惩罚措施仍然不够严 厉。这些问题必须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放缓经济 增速。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④三期叠加的必然结果“三期 叠加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

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化解多年来

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2014年 11月 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工商领导人峰 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

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是经济 结构不断优化 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 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2014年8月7日的人 民日报发表的《经 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一文归纳了中国经 济新常态的四个主 要 特 征 ——“ 中

高速”、“优结 构”、“新动 力”、“多挑 战”。

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学生工作

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

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优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

逐步成为产业主体。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收入 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动力。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 创新驱动。 多挑战。新常态下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 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lb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