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

更新时间:2023-10-16 01: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会计职业道德

第一章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会计职业道德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根据考证,早在公元前3600年就已有了反映经济业务的记录,某些会计概念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代。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与特征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业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总和。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应包括敬业爱岗、熟悉法规制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商业秘密等。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

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与会计职业活动的特征有着内在的联系。具体地说,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自觉性与强制性相结合。

某一种会计现象,可能既属于道德调整的范围,又属于法律调整的范畴。法律与道德的融合,既加强了道德的力量,又增强了道德的威严。例如坚持原则、依法办事,都为道德和法律所包容;违反道德,同时也就违反法律;既要受道德的谴责,又要受法律的制裁。

2.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规范性的体现——很多职业道德要求都是以规范性的文件发布出来的。

灵活性的体现——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的表现形式十分灵活,如“敬业爱岗”是一句口号,没有规章强制规定,更没有法律强制执行。

3.经济的实践性与广泛渗透性相结合。

会计职业道德的经济实践性,决定了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存在着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无时无处不在,它渗透并影响着每一个公民,特别是渗透到会计人员的头脑中去,形成他们的会计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会计道德习惯,从而达到规范他们行为的目的。会计职业道德的经济实践性与广泛渗透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时效性与程序性结合。

会计工作有其特殊性,它对时效的要求相当严格。

强调: 决不能因追求效率而忽视质量,必须按照会计的程序性规范进行会计核算办理会计业务

工作的程序化,一方面可以保证工作过程的合法化;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工作结果的差错。所以,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依照合法的程序完成工作,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追求效率与效益。 5.职业道德义务与职业道德权利相互统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只有职业之分,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岗位不同,没有高低之分”。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不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保证,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会计职业道德在社会经济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会计职业道德可以调节会计活动,纠正人们的错误会计行为,并指导社会经济实践活动。

2.会计职业道德能够通过会计道德判断、会计道德标准和会计道德理论等形式反映会计人员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向人们指明会计人员在现实世界的价值关系中的取向,提供进行会计道德选择的知识。

会计职业道德认知功能推动人们的会计行为从“现有行为”向着“应有行为”的转化,把握经济实践活动的客观必然性和历史发展的脉络。

3.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会计行为方向的指导,充分体现出会计职业道德的导向功能。 4.会计职业道德能深刻影响人们的会计道德观念和会计道德行为,培养人们的会计道德习惯和会计道德品质。

会计职业道德通过造成社会舆论、形成会计道德风尚、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榜样等方式去影响和引导着人们,其目的在于启迪人们的会计道德觉悟,培养人们践行会计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预防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 5.会计职业道德在促使会计人员人格升华以及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1)会计职业道德促进会计人员从善而行,促使他们人格不断升华、精神不断完善; (2)会计职业道德对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有着强大的能量,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表现:首先,会计职业道德通过会计人员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直接影响社会道德。 其次,会计职业道德间接地影响社会道德。

再次,会计职业道德还可以通过会计人员的家庭生活影响社会公德。 最后,会计职业道德的促进功能还体现在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人员只要以此为己任,敬业爱岗,精益求精,发挥其主人翁责任感,搞好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监督,使企业降低成本费用,改善经营管理,帮助企业进行正确的决策,就一定能够为提高经济效益的实现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节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

会计法规是用来规范会计人员执业行为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的统称,它们构成了会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的会计职业纪律。

一、我国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

我国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最高层次的会计规范。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也有与会计有关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会计人员犯罪问题也作了相关的规定。

国家把在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社会公认的并对会计工作有重要影响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使之具有强制性的效力,成为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离开法律的道德,其作用是有限的;道德与法律相结合,将使道德的作用更加加强,发挥得更加彻底。《会计法》第39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这是会计职业道德上升为法律的最直接体现。可以说,会计法律是会计规范体系中权威性最高、最具法律效力的规范,是制定其他各层次会计法规的依据,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法。 (二)会计法规

会计法规是指由国务院或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会计规范。会计法规根据会计法律制定,是会计法律的补充和具体化。

国务院制定:《总会计师条例》、《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 (行政法规)

地方人大制定:比如:《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办法》等。 (地方性法规)

(三)会计部门规章

会计部门规章是指由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以及相关部委制定的会计工作规范。

会计部门规章也包括由国家授权制定的会计行业组织(如会计准则委员会等)制定的行业规范。 制定会计部门规章必须依照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法规的规定。

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准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均属于这个层次。

会计法涵盖了整个会计领域,它是制定会计领域其他法规、制度的依据和准绳。会计法规是会计法律的重要补充和某些指导原则的具体化,一旦条件成熟,会计法规就有可能转化为会计法律。会计部门规章是会计法律的具体化,它们共同构成了会计人员执业所必须遵循的会计法规体系,其主要任务是制定会计法律实践的具体规则。

二、会计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会计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且二者又相互作用。 (一)会计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具有一致性。 1.两者具有共同的基础。 2.它们的目的和内容是一致的

会计法所禁止的行为也是会计职业道德所谴责的行为;同样,会计(法)所鼓励的行为,也是会计职业道德所倡导的行为。 (二)会计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又存在着以下的不同。 1.两者调整的层次、范围有所不同。

会计职业道德是是对会计人员的 更高的要求。会计法根据宪法的要求,体现了国家在会计活动中的意志,是国家会计政策的法律化,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是现阶段约束和调整全体会计人员的最起码要求。 2.社会主义会计职业道德作用的领域、范围较会计法要更加广泛。

会计职业道德规定了会计人员的最高行为标准和一些基本原则以及行为规范。会计法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包括在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之中,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不仅标准比会计法要高,而且内容和范围也要广得多,它贯穿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所以说,违反会计法的行为必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而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却不一定违反会计法。 3.会计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所使用的工具不同。

会计法是由文字明确规定的法令、条例,具有强制性,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肯定的形式,一般表现为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对违反会计法的行为视情节轻重实行经济制裁、行政制裁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而会计职业道德则是存在于会计人员内心的一种不成文的“法”,是对其内心世界的约束,它是靠社会舆论和说服教育以及榜样的激励、感染力量来实现的。当社会舆论对会计行为进行赞扬或谴责引起人们内心的同感,并通过内心的约束力起作用时,会计职业道德就具有强制性,但这与法律的强制性是有区别的。 4.会计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相互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的必要补充。由于会计法反映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对会计人员提出的最低的行为标准。所以说,法律体现的义务需要道德义务作为基础。只有这样,会计法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会计法的尊严才能得到保障。 第二章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节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概述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根据会计职业特点,对会计人员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会计行为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既是会计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活动中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又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不同利益群体或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

注意: 非法行为肯定不道德,但合法行为也可能存在着道德还是不道德的问题。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客观的会计职业要求和会计人员的主观认识相统一的结果。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又总会凝聚着会计人员的主观因素,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准则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会计职业品德 (2)会计职业纪律 (3)会计职业胜任能力

这三者共同构成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具有普遍性的行为准则。国际会计师联合理事会和国际会计师联合道德委员会制定的《国际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每个会计人员在与他人交往中,要遵守以下职业道德原则:廉正、客观、独立、技术标准、保密、业务能力和道德行为。

本书所讲的会计职业道德具体包括以下十项: 爱岗敬业、文明服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熟悉法规、坚持准则、保守秘密、诚实守信、精通业务、提高技能。

第二节 会计职业品德

具体包括:爱岗敬业、文明服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首要前提。 (一)爱岗的含义与重要性

爱岗就是热爱本职工作、坚守岗位,对劳动者来说,爱岗意味着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合下要做到忠于职守,守职尽责,这也就是说,从业者不仅仅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苦的劳动,还应当意识到:在工作中面临各方利益出现冲突的情况下,应当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在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和与之相对应的多方权利主体之间如何达到权利与责任的均衡与平等。

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对委托人的利益负责,同时还要维护被审计单位的权益,在“必要”的情况下保守商业秘密。当对企业(或雇主)的忠诚与更高的社会正义发生冲突时,则会计人员应该选择符合更高社会正义的忠诚。 会计人员的爱岗是会计人员的一种意识活动,是敬业精神在其职业活动方式上的有意识的表达。

敬业和爱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敬业是整个职业道德的核心,爱岗就是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敬业与爱岗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敬业即是自爱自强,“敬业”的基石是“爱岗”。 (二)爱岗的基本要求

爱岗意识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做到一个“忠”字,忠于国家、忠于职守。具体的讲,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对单位负责。

2.对债权人和投资者负责。 3.对国家负责。

(三)敬业的含义与重要性

敬业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或行业的人们对所从事职业或行业的认识和态度。

会计人员不敬业的原因在于对所从事职业的认识不够、态度不端。会计人员若对会计工作认识仅仅局限于只是算算账、记录一下经济业务,或者认为这项工作是人人必求的工作,那么,在工作中或迟或早地会表现出“懒”、“惰”、“拖”、“贪”的不良行为,这些反映会给会计职业及其声誉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

具体表现:

1.“懒”是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不积极主动,对业务知识的学习不积极,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不足的主要表现。

2.“惰”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工作状态的主要表现,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和会计学习从不积极主动。 3.“拖”主要表现为会计人员对本应即时完成的事情拖三拉四,造成人为的延迟。 4.“贪”是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谋取私利的根源。

敬业是一切行业或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最基本的规范,是全部职业规范的核心。不敬重本职工作的人根本谈不上爱岗,更谈不上文明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说,敬业就是爱岗。敬业要求从业者热爱自己的职业,树立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敬业的基本要求

敬业精神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做到 “勤学”、“勤练”、“勤思”。 “勤学”是要勤奋学习。 “勤练”就是多操练。

“勤思”就是在学中思,在思中学,不断学习、思考、实践,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水平。活到老、学到老。 爱岗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不敬业爱岗就做不到提高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水平,就不会珍惜会计这份工作,就不会爱惜会计职业的声誉和形象。所以,加强会计人员敬业爱岗意识的培养是完善企业职业道德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五)如何做到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离,不可偏废。要想做到爱岗敬业,一定要达到两个“必须”。 1.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必须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观

所以,广大会计人员应大力提倡树立崇高的理想,献身会计事业的精神,自觉抵制那种不讲奉献、不讲职业道德的庸人习气,树立正确的会计事业荣誉感、责任感和义务感。

二、文明服务

会计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当好参谋,为企业经济管理服务,这是新时期赋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一)文明服务是会计职能的核心

新的经济环境及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多样化要求强化会计的服务职能。 1.政府必须依靠会计信息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2.企业经营者必须利用会计加强经营管理

企业领导人通过分析和利用财务会计所提供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就可以全面、系统、总括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和分析未来发展前景,从而为企业发展大方向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kd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