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教师教育改革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

更新时间:2023-11-17 23: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引领教师教育改革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主讲: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朱世丽

一、《标准》制定的意义与性质

(一)背景: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紧迫任务。

1、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我国基础教育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存在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怎样均衡呢?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需要一个可以比较参照的标准。

2、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始构建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高等院校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且已取得初步的成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也再次确认了这一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教师教育在开放化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

1、一些不具备培养中小学师资资质的综合性高校,盲目“上马”教师教育项目。 ○

2、一些师范院校在转型为综合性高校之后,教师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 ○

3、为追求规模和效益,一些院校盲目扩大师范专业招生数,导致质量受到忽视。 ○

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必须有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为保障,而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机构标准、课程标准等)。在众多标准中,教师专业标准是基础和前提:它是制定教师教育机构标准、课程标准和质量标准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是教师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

2

3、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规划纲要》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但“高素质专业化” 只是对教师队伍的一种概括性、原则性的描述,怎样判断教师是否达到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需要有更具体的教师专业标准。

4、推进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制定教师素质标准,确保教师队伍质量;引领和促进教师个体的发展。 (二)过程:一是课题研究 ;二是标准研究;三是征求意见 (三)意义:

1、规范教师专业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促进教育公平。 3、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为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提供目标参照。 5、为教师的资格准入、考核与评价提供依据。 6、与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相吻合。 (四)基本性质:

1、《标准》是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文本。 2、《标准》的定位是“对合格中小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 3、《标准》既具有“评价”之性质,也具有“导向”之特征。 《专业标准》:从专业(行业、职业)领域,对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指示了方向,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诉求。

(五)基本理念: 学生为本 师德为先 能力为重 终身学习※ 二、专业标准的主要特征

3

1、“师德为先”的教师性特征

教师性是教师区别于社会其他专业或职业的基本属性。“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师说》中阐明教师的基本职责应为“传道、授业、解惑”, 而今“传道”仍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2、“学生为本”的教学性特征

“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这既是教学工作的起点,也是教学工作的追求,要贯穿教学工作的始终。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兔子和鸡15只)

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发展。

3、突出能力的实践性特征

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领域。

标准特别强调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 4、强调终身学习的发展性特征

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调整和改进工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优化知识结构,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4

那么,教师怎样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例如:专业困难和挫折——由于不

能良好胜任本职工作所遇到的负性压力情境。还有人际关系或交往困难——师生或者同事关系的困难。面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学习发展自己, 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准确定位,掌握心理调整的方法。使自己成熟起来,进而高效工作。

5、整体联系的结构性特征:

结构性标志着系统的组织化、有序性的程度。《专业标准》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三个部分组成,形成密切联系的整体,体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具有良好的内在的逻辑关系。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结构特征图: 三、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功能

实施《专业标准》将是我国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制度改革。引领的教师教育改革路向。

《专业标准》具有多种功能,重点体现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管理等方面。

1、 教师队伍建设的依据

《专业标准》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建成能具有满足教育发展需求,高水平的教师专业队伍。

2、 教师教育培养的依据

《专业标准》是中学教师教育院校开展中学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主要依据。 “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

5

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3、 教师队伍管理的依据

《专业标准》强调中学“要将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插入)

4、 教师自身发展的依据

《专业标准》强调中学教师要“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 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四、内容与要求

《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和六十三项“基本要求”三个层次。

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若干个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若干个“基本要求”。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专业理念”是关于教育教学的观念和信念;“师德”是指教师在教师职业生活中处理各种关系所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遵循这些规范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专业理念与师德”既超越了“专业理念”所属的“认识论”范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jv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