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更新时间:2024-01-06 02: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理论问题,它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者说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其原因在于: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必须是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我们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惑,在理解和实践邓小平理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和争论,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第三,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向前进。

2、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是把它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加以认识的。社会主义本质,是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在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邓小平同志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做社会主义的原则加以固守的历史教训,经过思考,科学地、创造性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

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做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它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邓小平关于

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目的和目标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克服了过去只注重特征,甚至把特征当做目的,而忽视了更为基本的社会目标,因而自觉不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缺陷,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把握了社会主义本质。

第二,突出了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邓小平强调发展生产力,既坚持了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共性,又体现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个性,而且他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一起,就完整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第三,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

第四,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

第五,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在谈社会主义时并没有把它限定在一个僵死的定义中,而是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包括了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的问题,同时又包括了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本节小评本节命题以选择题为主,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特点或意义。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立这一根本任务的依据是: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首先是要能够

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要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而生产落后是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第四,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出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发展是硬道理

第一,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第二,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和各种社会问题。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坚持“一国两制”方式,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保持稳定的局面,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只有生产力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主义才有吸引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第二,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维护稳定的社会局面,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巩固社会主义等等都要靠我们的发展。

3、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如果我们不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就可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来看,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例如,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祖国的统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等,都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我们在解决各种问题时才有更多的主动权,我们在国际上所起的作用也就能够更大。因此,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本节小评本节命题以选择题和分析题为主,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Ⅲ 本章知识点详解及评点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1.什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及搞清这一问题的关键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要搞清这一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要搞清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清社会主义本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在1996年、1999年出过选择题。注意搞清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认清社会主义本质,此知识点常出选择题。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邓小平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他说: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存在的物质前提。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衡量一种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归根结底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之所以高于和优

于资本主义,最终也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在理论上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突出了发展生产力,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各方面本质的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成果的基础上,把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1)突出地强调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2)在目的和目标层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方面的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人民利益方面的目标。 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3)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和社会主义的目的。体现了实现任务和奋斗目的的统一。(4)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社会主义在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分配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条

件。(5)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此外,它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明确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这对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主要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中体现出来,所以,要掌握为什么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它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如何?以分析题考核的机会多一些。

(三)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及其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

确立这一任务的主要依据是: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

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社会主义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推进,以至于共产主义的实现,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只有不断地发展生产率才能实现这个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与现阶段我国发展生产力的迫切重要性联系在一起可以分析题形式考核。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因为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并且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党要始终坚持先进性,必须按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反映时代的要求。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贯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必须做到: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第二,坚持和深化改革,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开广阔前景。 第三,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心一意谋发展。

如何理解“发展是硬道理”以及“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可以分析题形式考核。注意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一脉相承性。

1.\了解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 2.\理解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

3.\掌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考纲分析

本章的中心任务是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它同第三章一起,可以说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怎样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而且关系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大问题。为此,应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掌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掌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有着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 (1)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2)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基于上述两点,社会主义本质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本任务和发展目标之间内在一致性及其辩证关系。

第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概括的特点。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概括,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1)它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又概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2)它突出地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相统 一;

(3)它把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看作是一个过程。 第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的重大意义。 (1)它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2)它对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正确道路,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① 它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发展生产力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具有更为突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都要靠自己的发展。 第四,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 准。对\三个有利于\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应重点学习。

三、简答题

1.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的内涵。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③ 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邓小平既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使其成为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概括。

④ 把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只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⑤ 把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统一起来。共同富裕不是在静态中实现的,而是在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的,从而把过程和最终结果统一了起来。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论断的重要意义主要是: ① 它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

② 这一概括为我们既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③ 这一概括突破了把计划经济等一些原本不应属于社会主义固有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3.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阶段,无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还是从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态势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看,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1)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明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

4.如何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1)邓小平1992年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中衡量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标准。

(2)\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是为了扫清改革开放中的种种\左\的思想束缚和观念障碍,它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谈的界限,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重点突出了\有利于\这个以往被人们忽略的价值标准问题。从实际出发,用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这是真理的标准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以有利于人民的利益为标准,这是价值标准问题。\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4)\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力标准,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坚持\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首先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

(5)\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反对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迈不开步伐。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就不能把那些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又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东西加以排斥。一切符合\三

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必须接受和坚持的;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决不是社会主义目前所需要和允许的。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徐明德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1、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绝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家依据自己的权威强加给人们的一个政治宣言,而是有着极其丰富的经济内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理论中的有关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集中阐述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全部内容。对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过去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把苏联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及其相应观念神圣化。 传统社会主义本质观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自力更生)

新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则是生产力+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共同富裕。 1980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1992年南方谈话作出明确概括。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生产力目标(前二个);生产关系目标及价值目标(后三个)。 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它的内涵: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下的定义,从经济要素、经济运行、经济目的的全过程进行了论述,把社会主义的制度因素融会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之中,从而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从生产到分配到最终目的的本质特征。

(2)、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定义体现出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体现出使经济增长和福利增长呈现出协调发展的局面,

这一点就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要效率而忽视公平的现实,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真实的体现。

(3)、社会主义本质中最为核心的是“共同富裕”。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也是邓小平理论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定义的经济运行目的的社会主义原则的概括。这种概括既否定了平均主义,也否定了两极分化,更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少数人的富裕和大多数人的贫穷,从而表现出社会主义是超越于资本主义社会之上的更加符合人性和人道的“人的社会”,而不是人的异化的社会。

(4)、社会主义本质将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的。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公有制、消灭剥削,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应纠正的错误观点:

①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②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③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 ④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

⑤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②这一科学概括,为我们坚持公有制有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③这一科学概括,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①“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联系在一起是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发展生产力,又要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

③“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体现:①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②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③从静态的角度规定了社会主义性质;④从动态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任务。

3、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①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②共同富裕。

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

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是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

4、科学区分社会主义本质、制度、特征、体制、模式

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它社会的内在质的规定性,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理论概括,它比社会主义特征更宏观、更集中、更深层,是社会主义更高层次的概念,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决定性。 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存在形式,是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一般是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建立的,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和规范体系的总和,是由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国家基本制度的统一体。

社会主义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在表现,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概括,从总体上说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具有直接性。社会主义特征从属于社会主义本质,为社会主义本质服务。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反映,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形式和前提条件,为社会主义本质的运动提供社会基本制度方面的保障。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在经济上主要表现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共产党的领导、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意识形态上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本质高于特征,特征集中体现为本质,本质是长期不变的,特征在不同发展阶段上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可以有量的变化。

社会主义体制。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一系列具体形式系统地体现出来的,这就构成了体制。相对于制度而言,体制具有具体灵活性和变动性。社会主义改革所要解决的是体制问题。

社会主义模式。它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具体经济政治体制,以及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发展战略,它是社会主义的个性,具有较强的民族色彩(斯大林模式、匈牙利模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具有不同的模式。

二、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1、确立的理论依据

(1)、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确立的客观依据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①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征,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④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3、发展是硬道理,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6大) “硬道理”既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又指主观上应该遵循的原则,因此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地把促进发展当作最高的原则。

发展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发展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稳定。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方式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使我们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我们党成立以来的一切奋斗,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

改革,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打开了广阔的通途。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看,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体制的改革,积极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要:(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2)、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清除;(3)、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要指出的是,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发展生产力,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更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要坚持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特别要看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越来越显示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

用,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就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工业化路子,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先进生产力的内涵:先进生产力不仅指先进的机器设备和高新技术,也不仅指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的人,而是指以高素质人才为主体,以包括管理科学在内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以能够代表产业发展方向为基础,以合理的制度安排作保障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能力。 先进生产力的特征:

(1)、具备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2)、在各个领域拥有世界范围内的高新科学技术;(3)、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适应市场需求、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不同。

4、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

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实现这三大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党的建设。

邓小平关于当代世界两大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的科学概括,为我们从全球的视野来考察民族国家的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例如中国,在东西关系轴线上,属于东方;在南北关系轴线上,属于南方。一个国家只有对自己在全球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为自己的发展找到准确的定位。

命题预测:本章的“发展是中共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命题重点。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失误在于没有完全搞清这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犹豫与困惑也在于没有完全搞清这个问题。这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迫切需要解决的普遍问题。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1.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发展

(1)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以往忽视发展生产力的错误观点。

(2)为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3)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做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做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模糊观点,纠正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3.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它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原则,为改革开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为坚持、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指出了方向;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克服各种糊涂认识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依据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2.依据

(1)它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主张: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应该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2)它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要求,摆脱贫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实现。

(3)它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4)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 (二)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总体上还没有改变;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矛盾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点带来了发展生产力的机遇和挑战。

(三)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2)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重要经验。

(3)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就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发展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制于人。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一般考选择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什么是社会主义,探索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探索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新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新的实践,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新的贡献。

(二)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一般考选择题) 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科学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从逻辑角度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是前提和根本。它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条件,是途径。它是生产力充分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结果,它制约规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方

向、道路,使生产力的成果属于人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目标,是结果。

这三个基本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各有特定的地位和作用,离开哪一方面都不可能完整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具体表现在: 第一,突出地强调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第二,在目的和目标层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本质应有之义。

第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科学概括,科学地回答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理论意义。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般考选择题和论述题)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是:

第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并把它视作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第四,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二)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强调“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要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基本经验;只有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发展生产力是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维护世界和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根本途径。

1.运用本章有关发展的理论分析胡锦涛在“两会”期间关于改革的有关论述。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教学要求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精辟的新概括。

2.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都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社会的全面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引言:

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

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

要点提示:

1.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

2.要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3.邓小平在澄清对社会主义种种不科学认识的过程中,从多方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做了深刻而精辟的论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做出了新贡献。 参考教案

1.要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1) 毛泽东: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 邓小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发展中得出的一个真理性的结论。

邓小平:“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

“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邓小平:《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6页。)

(2) 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都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①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中,我们离开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大二公”才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

②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强化计划经济;

③在政治上,不断强化阶级斗争,大搞“以阶级斗争为纲”。

2.必须从总结历史经验入手,对社会主义进行重新认识,重新审视长期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某些传统观念。

邓小平:“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邓小平:《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2页。)

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基本国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特别是在批判“四人帮”荒谬观点时,

破除和纠正了长期存在的对社会主义的不科学的理解:

(1)针对过去笼统地认为我国已经进入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邓小平认为我国目前阶段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2)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3)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改变了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越大越公越纯越是社会主义的观点。

(5)改变了认为只有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

(6)克服了认为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观念。

3.邓小平在澄清对社会主义种种不科学认识的过程中,从多方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做了深刻而精辟的论述。

(1)强调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2)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

(3)强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

(4)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过程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对社会主义的这些科学认识,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的新内容、做出的新贡献。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

引言: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要点提示:

邓小平在改革的实践中,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他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参考教案:

1.邓小平在改革的实践中,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1)“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提出。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经济特区虽受到群众的欢迎,但却存在尖锐的分歧,遇到姓“社”姓“资”的困扰。对此,在1980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

邓小平:“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3页。)

(2)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从1984年开始,随着改革对传统的非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邓小平更加鲜明、频繁、突出地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1986年9月,邓小平:“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3)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 在回答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2.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一个整体,其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有严密的内在逻辑。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创造物质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又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社会条件;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需要一个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开拓前进的长过程。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3页。)

3.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大大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特别为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开辟了道路。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引言:

“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7页。)

要点提示: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社会的全面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参考教案: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和发展阶段。

邓小平:“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4页。)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邓小平:“我们说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竞争力的需要。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都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3.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社会的全面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总体上还没有改变。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然是我们长期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 案例评析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阅读书目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拿事实来说话》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

《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jpx.html

Top